技术的本质20141027

合集下载

第六讲 技术的本质

第六讲 技术的本质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座架将人与自然纳入到一个刻板性的结构 中,“座架是这样一种设定的集合,它设 定人,亦即挑战人,使他以命令的形式将 自然去蔽为持存物,这些持存物从属于人 并为人所用。座架就是这样一种去蔽方式, 它支配着现代技术的本质,而它本身却不 是技术的东西。”这表明了技术的本质与 技术之间的异化。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的技术范畴 技术是指人对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首 先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关系和“物质生 活的生产过程”中,从而表现在“社会关 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 起源”及其产生的过程中。技术是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桥 梁,即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 方式方法。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在技术时代,人变成了只从技术(获取金 钱的有效手段)的狭窄视野思考问题的人, 成了技术的动物,一切外物的价值都要由 是否满足人的暂时利益的要求给以说明。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二、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不同的知识(认识目标不同) 科学: How things are ? 技术: How things to do ? 2.间接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 3.不同的规范和评价标准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 是一种去蔽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技术本质的另一完整的领域就会向 我们敞开自身。这正是去蔽的即真理的领 域。”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作为真理展现的一种方式,技术的去蔽是 一种挑战性的,其前提与基础就是“设 定”(stellen)。所谓设定就是从某一方面去 看待某物,取用某物。现代技术设定自然, 挑战自然,将事物变成为持存物(bestand)。 事物作为存在者在表象中成为对象,世界 则被把握为图象。

2019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全部答案

2019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全部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满分答案河北2019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以及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到()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

2020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致开幕辞,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

C: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2015年4月9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了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总理说,企业要焕发生机,就需要创新。

创新不仅指技术开发创新,()也会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A:工艺创新“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E:Maker()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和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最为密切D:专业技术人才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人是()。

C:熊彼特美国《读者文摘》的诞生,就来自于创始人德惠特•华莱士的() A:加法思维曹冲称象的故事,充分体现了()。

B:迂回思维()是美国创新方法和创新过程之父,1941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

D:奥斯本1964年,袁隆平冲破了()理论的束缚,大胆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杂交水稻培育研究。

E:无优势天津地铁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点两翼七条线”模式,其中的“一点”是指()B: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狼文化”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从适者生存角度,是从“丛林法则”角度来看问题,有些偏激。

比亚迪借鉴了狼文化,发展成为()A:袋鼠理论关于7天开店的说法,错误的是()。

B:较好的康乐设施关于大连港五项转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9年,洋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调查,提出了()的概念。

D:舒适度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这两项职能是()BE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创新主要包括()。

技术哲学11:技术的本质

技术哲学11: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
• 自然技术(机械技术):传统技术哲学的 自然技术(机械技术):传统技术哲学的 ): 关注点 • 伴随时代的发展,自然技术的内涵越来越 伴随时代的发展, 丰富,包括工艺、程序、规则、设备、 丰富,包括工艺、程序、规则、设备、系 方法,甚至创意、理念和活动等等。 统、方法,甚至创意、理念和活动等等。 • 因此,鉴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鉴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使得给技术下定义极为困难。 使得给技术下定义极为困难。
• 人类文明主要以技术成就为标志:人工取火、石器 人类文明主要以技术成就为标志:人工取火、 (新旧)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 新旧)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 电气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等。 电气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等。 • 但是,从技术的历史来看,技术首先是身体技术、 但是,从技术的历史来看,技术首先是身体技术 身体技术、 其次是社会技术 再次是自然技术 机械技术) 社会技术, 自然技术( 其次是社会技术,再次是自然技术(机械技术) • 身体技术:人类自身的进化 身体技术: • 直立人:约700万年前出现手足分化的直立人 直立人: 万年前出现手足分化的直立人 Hominid, , • 大约 大约250万年前出现“能人”Homo habilis,即能制 万年前出现“ 万年前出现 能人” , 造工具的人,会打制石器等,会用火;( ;(一般以肯 造工具的人,会打制石器等,会用火;(一般以肯 尼亚的塔纳河以东地区发现的“ 号人” 尼亚的塔纳河以东地区发现的“1470号人”作为人 号人 类最早代表,其石器迄今已290万年前)。 万年前)。 类最早代表,其石器迄今已 万年前
技术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分析: • 技术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 技术是人类生存的方式! 的实践关系。 的实践关系。 • “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 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 产过程。 产过程。” ——马克思 马克思

8技术的本质

8技术的本质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答: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2)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科学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对科学的崇拜呼唤出了无以伦比的生产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其中尤以近现代以来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为烈。

[VIP专享]技术的本质

[VIP专享]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吴国盛吴国盛,男,1964年(甲辰年)9月生,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

现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7年4月9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课堂上的讲演)今天我们讲技术,上次来讲过一次科学。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技术时代,离开了技术就无法生存。

今天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对技术做一个考察,这个题目与科学的题目有所不同。

科学是依赖于文化的,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科学。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科学,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科学。

技术比科学还要基本一些:技术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之所在。

过去我们对人的定义就是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个定义持续了好几百年。

但是到了20世纪,英国有个很有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孤身一人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发现黑猩猩是可以制造工具的。

黑猩猩能把树枝弄下来,把树叶撸掉,把树枝插到洞里去钓白蚁吃,这个过程就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她的观察结果改变了人们的印象。

后来在灵长类高级动物实验室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在屋子里吊了一串香蕉,除了几个平放的木箱什么都没有,大猩猩是够不着的。

但是它懂得把箱子堆起来去够香蕉。

所以现在人们一般不大讲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技术还依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天我要从三个角度来说技术,第一,什么是技术,第二,现代技术的本质,第三,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

过去我们有种看法认为现代技术是现代科学的应用,现在新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是现代技术精神的最早逻辑体现。

这些想法都是比较新的,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我们今天不用ppt。

ppt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但它不是中性的。

每一种工具的运用都要适应、助长并最终培养出一种思维方式。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

第三篇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第八章技术的本质与构成技术哲学技术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如何?即技术价值问题.技术进步的机制如何?其发展过程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即技术发展的模式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技术的界定——什么是技术?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工艺”、“技能”古汉语中——“技”除有时指某种艺术之外,主要泛指才能、本领,其中隐含着“技”对主体的依赖性。

“术”的意思则更为广泛,凡是能用于达到目的的均可称为术。

可见,方法、手段、策略、方术、计谋、权术都统称“术”。

技术定义上的分歧“对技术作整体考察的人们中间,似乎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定义。

”贝克: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艾斯: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德索尔:技术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目的的造型和处理而从思想中引出的现实。

汤德尔:技术是作为主体的人为改变世界的某些特征以便达到一定目标而置于自己同客观世界之间的东西。

(18世纪*狄德罗)技术——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埃吕尔:技术是合理的,有效活动的总和,是秩序、模式和机制的总和。

……是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

技术定义上的分歧技术的现有解释多种多样,如把技术说成是“感觉运动技巧”(费布里曼提出)、“应用科学”(本奇提出)、“设计”(工程师们自己提出)、“效能”(巴文克和斯考利莫斯基提出)、“理性有效行为”(埃卢尔提出)、“中间方法”(贾斯柏斯提出)、“以经济为目的的方法”(古特尔—奥特林费尔德和其他经济学家提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贾维尔提出)、“适应人类需要的环境控制”(卡本特提出)、“人的解放”(迈希恩和马可费森提出)、“迫使自然暴露本质的手段”(黑德格提出)等,某些解释在字面上都明显不同。

但即使把这些都考虑在内,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定义。

资料来源: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247页.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1、技术的狭义与广义界定广义定义:技术是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来控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和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

大学思想政治课资料-第7章 技术的本质和构成

大学思想政治课资料-第7章 技术的本质和构成
说,这是属于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 的人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的奠基者。”
——卢梭
2021/7/13
23
技术的特征
❖ 技术的人类学特征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 技术的历史特征 技术是后天习得的, 而不是天赋的。
2021/7/13
24
技术的特征
❖ 技术的网络性特征 或技术的系统性。
键盘的历史 1714年
❖ 人类社会需要与对物质运动 规律认识的结合。
❖ 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
❖ 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 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 人类改变自身,思维能力不
断提升。
2021/7/13
22
技术的特征
让·伊夫·戈菲关于技术特征的解释: ❖ 技术的文化特征
——技术的第一标准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无所顾忌地
的萌芽、发展。这些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
制约,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技术体系),在
这个整体中各类技术的发展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时之间
中,代表了Ⅰ 该时期技术发Ⅱ 展的水平、趋Ⅲ势和性质。
2021/7/13
Ⅰ:旧技术体系遗留的技术
(传统技术)
Ⅱ:主导技术群
(新兴技术)
Ⅲ:未来技术体系的萌芽性技术 (未来技术)
202方1/7/13法和相应知识的总
8
技术的含义
技术是硬件和软件部分的综合
❖ 硬部分:
技术的直观表达形式:工 具、机器、仪表。
❖ 软部分:
技术目的实现的方式方法:
设计方法、操作方法、维护
方法,技艺与技能,同时也
包括技术思想。
2021/7/13
9
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的技术定义: “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
技术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编程,这个结论让人感到醍醐灌顶,就冲着这点,本书是值得阅读的书籍。
就更像是有生命的生物体,自身有进化,也有自身组件的新陈代谢,。
说的也是够绕口的,技术是科学艺术的实践发工具,理性严谨的是支撑,艺术表达的形象可视化…。
读的很费劲,课题组读书会的分享书目,读完有点玄乎其玄的感觉。
精彩摘录
技术的循环: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起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 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
(1)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 或组合而成的;(2)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缩微的技术;(3)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 效应或现象。
繁衍性经济
纯粹秩序与混质活力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技 术
作者介绍
这是《技术的本质(经典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组合。
技术的三个定义:•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 技术是可供某种 文化中利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一开始的一系列松散地串在一起的零件如果被用得足够多,就会“凝固”成独立的单元。
目录分析
缺失了本质的技术 技术的进化
4
科学与数学中 的发明
5
发明与新的构 件
结构深化
内部替换
锁定与适应性延伸
域是如何进化的 经济的重新域定
经济中的时间 创新与国家竞争力
1
组合
2
机会利基
3
核心机制
4
关于进化的一 个思想实验
5
技术进化与生 物进化的比较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概览技术是有生命的理论通常始于一般命题或原理。

我们的理论始于三个原理:一切技术都是元素的组合;这些元素本身也是技术;所有技术都利用现象达到某个目的。

其中第三个原理特别提示我们,技术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的编程,它是一种对现象的捕捉,并驾驭这些现象为人类的目的服务。

某个个体技术对许多现象进行“编程”,并精心安排策划这些现象,最后使它们能够密切配合以完成特定的目的。

广义的科学理论让我们超越时代,而技术让我们回到我们的时代真实世界中, 技术是高度可重构的, 它们是流动的东西, 永远不会静止, 永远不会完结, 永远不会完美技术是组合, 这一结构组合是递归、高秩序性的过程技术、科学与现象技术是被捕获并使用的现象, 是对现象有目的地编程. 现象在能够被应用于技术之前, 一定要被”驯服”, 并作好恰当的准备(例子: 碘蒸汽室测量恒星摄动以发现系外行星).揭示新现象的途径:重新关注实验中被忽略的细节;通过理论与推理寻找现象的蛛丝马迹;某种尝试的副产品现象是累积式构建起来的, 被捕获的现象用于制造设备, 为进一步揭示新现象科学提供技术的洞见和预测并开发新的现象家族科学和技术是一样的。

科学是内里孕育着美的事物,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而且它的内涵要比由各种仪器、实验、解释构成的那个核心结构多得多。

科学是一种观念,即自然在本质上是可知的,可以被探察、被究因的。

如果以高度控制的方式对现象及其背后的含义进行探索,就可以获得对自然的理解;科学是一套实践和思维方式,包括理论化,想象和猜测;科学是一系列认识(knowings),一系列由过去的观察与思考积累起来的理解;科学是一种文化,一种关于信仰与实践、友谊与思想交流、观点与确证、竞争与互助的文化。

顿悟来自于“连续不断的思考”。

这种连续的思考允许潜意识工作,有可能从过往的经历中回想起某个现象或概念,而且它提供了一个潜意识的警觉,当一个可供选择的原理或界定问题的不同方式出现时,叩门声就会轻轻地响起。

(完整word版)技术的本质(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技术的本质(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关于技术的本质,一般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技术决定论,重视技术的内在逻辑,认为技术是自主并价值无涉的;一种是技术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决定作用;还有一种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技术的自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作用,它们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答:技术的本质:在技术本质上有多种观点:技能说,阐释的是技术是人经过训练的特殊技能;工具说,技术是工具,是生产手段;方法说,技术是做事的方法。

技术是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手段,是人对自然实践能动关系,是直接生产力。

从演化论角度理解,宇宙大爆炸以来,进行了四种演化态,人类出现的状态为常态,其他出现为非常态。

适合人的状态为常态,不适合人的状态为非常态。

人一方面不能进入非常态但也不能脱离非常态,所以人通过中介手段间接进入非常态。

技术是使人类间接进入非常态的技能、技能、方法和手段等。

从转化论角度理解,世界上,能量物质是不能创造的是守恒的,科学技术是转化财富的手段而不是创造财富。

技术是自然界一般存在物质能量状态转化为对特殊存在(对人类有益)的技能、工具、方法和手段等。

我的理解是,技术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所积累并演化出的可以再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一切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总称。

有了技术,我们可以实践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当然,任何技术都是与时俱进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更没有可以万能的技术。

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重在怎么运用它。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答:技术本质上就是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并总结出来的用于更好的、更快的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一切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总体。

简而言之,技术就是由人们发明的并由人们使用的工具。

人是技术的主体,技术是人的客体。

当然,任何技术都是与时俱进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更没有可以万能的技术。

技术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端在人之为用。

如果技术的使用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的利益,那么就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相反,如果技术被滥用,则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灾难,轻则阻碍社会发展,重则生态破坏人类灭绝。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800字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800字

《技术的本质》读书笔记800字《技术的本质》这本书其实,也是舶来品,貌似全称音译过来,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当然,读这本书我觉得,首先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

本书作者布莱恩·阿瑟,是一位很出名的经济学家,在美国应该也是很有名,多次拿得各种大奖。

所以写出的这本书对技术与科学、经济之间的关系解释的也很独到。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然后作者通过大白话把整个系统理论的框架给讲述出来。

我想,大家在谈到技术这个问题的时候。

从小学思想品德课上一定便有所了解。

我们听到最多的也莫过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毁灭人类”。

当然,这一点我想到的肯定是思想层面的,但是纵观人类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几乎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而且像咱们新中国成立,然后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可以说跟技术全然分不开。

不过,说到底,技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迫使技术不断革新,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相互相成,是分不开的关系。

那么,“技术的本质”这本书对于我们在公司打拼的小职员来说,有啥意义呢,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分析到一定心得经验的:90年代,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不走的还是传统线下卖货渠道嘛,既没有完善的供应链,也没有信息仓库、物流链,再反观现在,我们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仓库、物流链、中台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可以说,你在线上下单,便能做到线下提货。

这一切都是跟科学技术分不开的。

再细化到我们部门的本职工作,以市场新媒体举例,以前我们写稿子,可能要看报纸、收集各种文摘之类的,现在我们只需要一个AI数据收集器,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我们写作、改错,类似的还有一键生成LOGO、一键抠图等新技术催生的设计平台。

说了那么多,其实不管它技术的本质到底是啥。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

《技术的本质》读后感

《技术的本质》读书心得技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旦发问,不免使人紧张,特别是那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更是令人烦躁。

因为这种本质的东西总是会耗费很多的脑细胞,不过这次,为了完成阅读量,借了一本《技术的本质》来看,自己也稍微认真的思考了一下。

技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无所不在,因为技术,我们的社会得以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但也因为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焦虑和恐惧。

或许因为我们天天都能见到技术,所以我们似乎从未去思考过,技术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进化的?1.技术是什么?技术是实现目的的一种,它是在某种文化中得以运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技术有模块化和递归性的特点。

将技术的构件模块化可以更好的预防不可预知的变动,同时简化了设计过程。

但只有当模块被反复运用且运用次数足够多时,才有必要付出代价将技术分割为功能单元。

这是技术的模块化特点。

技术是由部件和零件(集成件和次级集成件)构成的,而集成件自身也是技术。

技术是由不同等级的技术构建而成的,结构中包含某种程度的自相似组件。

这是技术的递归性结构。

技术的递归性结构决定了技术的模块化。

技术的分解随着市场的细分而加剧,也就是说,零件越多,技术的模块化层级就越多。

技术与科学之间是有区别的,但两者的联系比区别要大很多。

科学的目的是揭示自然现象,而技术是根植于自然现象的土壤,而充分利用自然现象。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科学揭示自然现象需要技术作为手段,而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依赖自然现象的揭示。

2.技术是如何进化的?技术要达到某个目的,总是要依赖某种可被开发或利用的自然现象。

因此,现象是技术赖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源泉。

技术是通过捕捉现象并对之加以应用来获得发展的。

所以技术总是有这样一个循环,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带来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又诉诸更新的技术。

作者认为,技术如何进化是技术的核心问题。

因为,如果没有进化,没有一种常见意义上的关联性,技术就好像是自己独自产生,独自发展的。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ppt课件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ppt课件
8
4、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联系 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 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 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科学会研究技术提出的问题,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 也会研究科学提出的问题,应用一定的科学知识。 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
4
近代的“技术”——知识应用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技术对科学理论的依赖
越来越明显了,最终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
术科学,从而使得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科学、知识开始
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始视技术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在
生产实践中有意识的运用,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
理而发展成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这;
(2)技术涉及物质装置;
(3)技术涉及技艺;
(4)技术涉及知识;
(5)技术涉及目的;
7
•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 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 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 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 展动力
制作人:王安汀 李康 刘畅 霍扬帆 宣讲人:张文静
1
本章内 容
1、技术的本质 2、技术的特征 3、技术分类 4、技术的构成 5、技术发展的动

2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 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1、“技术”的词源及变迁
techne technique technology
9
二、区别 研究的对象不同:人工自然物,天然 自然物
活动的性质不同:实践活动,认识活 动

技术的本质pdf

技术的本质pdf

技术的本质一、技术的本质是什么?1、技术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我们现知的所有技术归纳起来都可以用这句话概括,首先,技术总是指向某个目的,用来解决某个问题,这既可能来源于人类的生存需求,比如健康、穿衣、娱乐,也可能产生于某些技术自身,如当汽车制造技术出现后,就产生了对加油站、道路系统的需求。

其次,技术解决的思想都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从最早的木头摩擦生火,到随后深层的化学、电力学等,再到更深次一些的隐蔽现象,如核磁共振的量子效应,这些构成了技术赖以产生的源泉,所有的技术,无论简单或者复杂,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应用了一种或几种现象之后打扮出来的。

比如,汽车的发明便是来源于两种现象的组合:化学物质燃烧会转化为动能,以及圆形的东西摩擦力比方形小,发动机加上四个圆形车轮便构成了汽车技术的最核心组件。

当然,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和现象如影随行,如何将发现的现象整合、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同样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战略组合能力,但是离开了现象,技术便不会存在,这构成技术最本质之所在。

2、科学与技术我们经常把科学技术连到一起使用,然而二者并非等同,最早期的技术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其实与科学毫无关系,只是到近代科学革命后,科学由于其严肃系统的实验方法,具备对深层现象不断发掘的能力,如量子效应、生物遗传等的发现,技术才开始了大规模地向科学借鉴。

借助科学的方法,大量现象得以被捕捉,而这些被发现的新现象有帮助了深化理解和对新现象的发现,最后便呈现出一个个现象簇,如光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其体系得以不断深入和完善,这些科学实验下现象(或者自然原理)的发现,给了技术增长以巨大的源动力,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后技术上长期领先,原因便在此,即便到当下,科学研究之重要性同样为各国政府所重视。

在很大程度上,未来一个国家希望能引领先进技术,需要的并不是投资更多工业园等,而是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任何商业目的。

国内华为公司的发展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经过多年的技术跟随,其利用自身的成本和产品优势走向了领头羊的位置,而面对未来的技术不特定性,任何一种新发现都可以颠覆现有体系,因此要保证持续的领先,华为唯有引进多领域人才,在科学上不断投入,包括引进各领域的科学家,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爆炸可能发生在任何领域,无人能预测,但一定来源于科学的发现,这个层面上已经不仅是某个公司战略,更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

AAA在哲学家眼里,技术的本质是……

AAA在哲学家眼里,技术的本质是……

AAA在哲学家眼里,技术的本质是……36哲学之思与技术之美的交汇。

编者按: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我和世界之间”,作者王曦。

人类该如何理解世界——科学还是艺术?理性还是感性?物质还是精神?在这篇文章里,王曦用两部电影和哲学的角度拆解了“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

【题记】我有一个很矫情的毛病,就是不喜欢读容易读的文章,特别是那种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的文章。

所以,我特别喜欢读哲学文章,特别是那种一句话反反复复读好几遍还是不明白是啥意思的哲学文章,因为我觉得有智力挑战的文字才够深刻。

BUT!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果一个哲学家已经想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哲学家眼里最为本质和真实的东西,那为什么他们无法把这个道理讲的更加清楚、更加浅显易懂呢?直到我试图把我对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哲学小文《关于技术的问题》的理解写下来的时候,我恍然大悟。

作为通用符号出现的语言在解释更为本质和真实的事物时是苍白无力的,这就像是上帝和人类开的一个玩笑,上帝似乎早就知道某些人会接近甚至抵达本质,但是上帝偏偏不给你向其他人阐述本质的工具。

而这也是我今天写本文的目的,我想试着用文字和视频的方式来阐述,当然阐述的内容是我个人的理解,错与对,任人评说~◆ ◆ ◆【关于技术的问题】《关于技术的问题》(“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其实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一篇哲学小文,海德格尔在文中探讨了到底什么才是技术的本质。

而我在第七次阅读完这篇小文后,决定把文中最点睛的句子与两部经典科幻电影混剪到一起。

这两部科幻电影分别是库布里克1967年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和斯科特1982年拍摄的《银翼杀手》。

两部电影虽然同为科幻电影,但风格截然不同。

《2001太空漫游》:现代技术是诗意的,也是冰冷的...《2001太空漫游》电影海报,来源:网络库布里克在我心目中不仅仅是电影大师,也是一位哲学家,他一生创作的电影不算多,但部部是精品,部部都传递着库布里克的哲学思考。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

摘要:技术的本质是对自然的编程,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利用。

技术能够为经济带来两种变化,一种是改造,另一种则是常说的颠覆。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这种解读一方面试图脱离哲学、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但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受这些学科的影响,技术本身就镶嵌在这些学科之中。

技术哲学探索的还是哲学,而技术本身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作者则试图做这么一件事,而我也试图尽最大可能的来解读作者的理念,当然这里更多的是我希望从这本书中寻找经验的映射。

一、技术的实现依赖现象任何一个技术要想实现必须依赖现象,而任何复杂的技术拆解到最后发现也不过是对现象的利用。

什么是现象呢?所谓现象泛指自然物理现象,比如重力,我们利用我们所直到的重力知识创造了水车,我们利用所知道的关于摩擦力的物理知识创造了马车、自行车、汽车等等。

其次还包括社会行为现象,比如我们有穿衣服的行为现象,所以我们就创造了服装制造的技术,我们有阅读写作的行为现象,最后有了造纸术、硬刷术等等。

社会行为现象依赖于人性,但要实现技术最后还是要依赖自然物理现象。

所有一切技术都建立在了对现象加以利用的基础上,比如飞机能飞,这里面利用了飞行原理,动力学原理,化学反应原理等等一大堆的原理,我们把技术拆解后发现,飞机能在天上飞,只不过是对自然现象的各种组合利用而已。

所以说到底,技术得以实现是因为背后有自然法则现象,这种法则包括纯物理的,以及人类行为的。

二、技术自身的进化技术自身进化也是有一定规则的,而这里主要谈技术一路进化的过程,技术与自身的关系,不变,变化,变异。

1、不变:新现象发现,新技术诞生前面说过,任何技术都是依赖现象,也就是说科学作为技术的母体必然是走在技术的前面的,必须是先有科学的发展,再有技术的跟进。

比如说当一个化学家发现了通过某几种化学反应组合,可以更好的提炼碱,于是提炼碱的新技术就诞生了,再比如狭义相对论提出后,科学家根据这个基本现象继续进展,创造了原子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来看一看技术通过什么方式来构造人。 首先来看人的身体构造,人的身体构造其 实是通过技术来完成的。和任何动物都不 一样,人的身体是自我雕饰的。我们手脚 的运用和大脑的运用实际上是相互映衬的, 大脑的发展和手脚的分工有关。人的手的 运用是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发达起来的。

因此,人的手和脚是后天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人自我创造的产物。今天我们参加健身 锻炼,也是自我体型的塑造。化妆术是很 古老的自我身体的改造。考古表明人类最 早对金属的运用是用来做装饰的,而不是 用来做工具的,是身体的自我美化。人的 最早的觉醒是对自己身体的觉醒,对身体 的自我塑造是人类自我塑造的第一步。

技术比科学实际上有更悠久的历史。人类 历史大概有200万年,而划分这个漫长进 化时间的标记主要是工具,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黑铁时代的划 分是通过技术工具的种类来划分的,也就 是说人类的文明史本质上就是技术史,我 们通过技术的标定来取得对人类的文明的 认定。所以技术应该比科学更加深刻地反 映人的本性。但是可惜的是因为技术的自 我遮蔽使得技术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我 们今天要重申的命题就是:技术是人的自 我构造方式。
技术的本质 是什么?
道德理论与实践
苏令银
(上海师范大学)
sulingyin@
2014.10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技术时代,离
开了技术就无法生存。今天我要从 哲学的角度对技术做一个考察,这 个题目与科学的题目有所不同。科 学是依赖于文化的,不同的文化传 统有不同的科学。中国人有中国人 的科学,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科学。

中国古代的字里面很多都是带“足”字的, 意味着用脚走路的方式,现代人由于不大 关注怎么走路,对走路的方式不太敏感。 以前有个笑话说,有一个秀才走到了一个 大沟前面,不知道怎么过去,旁人告诉他 蹦过去,他就两条腿合并着蹦,结果掉到 沟里去了。他责怪旁人,旁人说你两条腿 并拢怎么蹦得过去。秀才说,那你得说 “跃”而不是“蹦”。


今天的人类婴儿生下来以后完全是无能的, 跟所有的动物都不一样,动物从一生下来 没多久就可以自己活动,只有人生下来以 后有一个漫长的哺育时期。所以严格意义 上讲,人的绝大多数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结 果,人的大部分本质都是后天形成的。
第二个缺陷就是人在生物学意义上没有一 个指定的特殊位臵。 我们知道,所有的动物几乎是不需要工具 的,因为它与生俱来有一种天赋,像鸟生 下来就能飞,老虎生下来就会捕食。用基 督教的话说,上帝在创造它们的时候就给 它们指定了本质,通过这种本质获得自己 的生存方式,但独独人类没有自己的本质。 希腊神话里有爱比米修斯(Epimetheus) 和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故事,这 个故事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这都说明人的身体是自己塑造出来的,对身 体的塑造是文化最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古人 讲“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表面上看来 是对身体的要求,实际上包含了对人的品性、 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要求和训练,这都是 通过身体来表现的。所以说古人的直觉里, 精神和身体是不能分开的。现在认知心理学 者、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开始认为身体对思维 是有影响的,没有身体,思维将不可能存在。 有个人工智能专家设计了一个机器人服务员, 但这个机器人只能解决常规问题,因为它没 有身体,很多问题不能解决。

我们再来看看人的自我塑造过程中感知觉 的塑造。在我们过去学的方法论中,感知 觉是完全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的观察 世界的通道。其实不然。20世纪科学哲学 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是确立了观察渗透理 论,这个理论表明,任何人的看都不是中 立的,每一种看都是带有前见的。有一个 很有名的格式塔心理实验可以很好的说明 这一点。实验表明我们的感知觉已经被教 化了,眼睛不再是单纯的光线通道,而是 随着经验被充分的人化了。


天神造完所有生物以后派这兄弟俩分配每 一种动物一种能力,爱比米修斯负责分配, 普罗米修斯负责检查。但是爱比米修斯很 马虎,没算计好,分到人的时候能力分光 了,结果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使得人缺 乏先天本质。普罗米修斯在检查的时候发 现人没有任何能力,觉得很不好,就把火 偷给了人类。宙斯知道了以后很不高兴, 惩罚了普罗米修斯。在这个故事里,火就 是技术的象征。

这个神话其实表达了远古人类对人本质的 基本认识:人是没有本质的动物。某种意 义上说人的本质是通过技术的方式被自我 塑造出来的。刚才说技术的本质无法定义, 恰恰是因为人的本质无法定义。人的非本 质和后天规定性向我们反过来揭示了一个 重要的秘密:技术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之 所以一直不受到重视,就是因为人们持有 一种本质主义的观念。
技术比科学还要基本一些:技术是人和动 物的区别之所在。过去我们对人的定义就 是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个定 义持续了好几百年。 20世纪,英国有个很有名的灵长类动物学 家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孤身一人 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发现黑猩猩是 可以制造工具的。黑猩猩能把树枝弄下来, 把树叶撸掉,把树枝插到洞里去钓白蚁吃, 这个过程就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所以现在人们一般不大讲制造工具是人区 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不过我们必须知道, 技术还依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 志。 今天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技术,第一,什么 是技术,第二,现代技术的本质。过去我 们有种看法认为现代技术是现代科学的应 用,现在新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是现代 技术精神的最早逻辑体现。这些想法都是 比较新的,我们可以讨论。

一、什么是技术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技术无所不在, 技术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存在方 式,因此很难说什么是技术,什么不是技 术。没有一样东西不被技术渗透。要是用 定义的方式来给出什么是技术的话,多半 会令人失望的。我想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 迂回的获得一些关于技术的规定性。我们 先从人讲起。

技术被忽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 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隐蔽、自我 遮蔽。大家戴眼镜的时候有个体会,当眼 镜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时候你是不会注意到 眼镜的存在的,只有当眼镜出现问题,比 如破碎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它的存在。工具 就是这样,当被运用的很好的时候是不向 我们显现的,你是不知道有工具的存在的。 因此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忽视的原因就 是它的自我遮蔽性,让我们认为它是透明 的。

我们的认知系统已经被技术高度渗透,技术在人 和世界之间形成了中介,在人和技术世界之间没 有绝对的区别,只有相对区别。技术可以作为人 身体延伸的器官,比如说汽车。人对于身体尺度 有很深的认识。一个熟练的汽车驾驶者,看到两 个杆子之间的宽度就知道能不能从中过去,并且 怎么过去才能不撞杆,不用亲自下车去量。当汽 车被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成了身体的重要组成部 分,驾驶起来就会非常自如。不过我们需要注意, 世界、技术和人之间有重叠之处,当技术成为人 的一个器官的时候就是与人重叠的。整个人就在 技术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思想史一直把人看作 是可以思维的动物,思维、理性、推理这 样一些思想活动被看作是人的本质。所以 从希腊开始,技术就没有进入西方思想家 的视野之中,对技术的反省也一直没有思 想资源可以援引。技术哲学作为一门新兴 学科在西方也只有三十年的历史,很重要 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哲学传统和科学传统都 不重视技术,认为技术很不重要,没有思 想内涵,掌握技术的都是工匠,都是些社 会地位低下的人。就是现在技术很重要了 也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运用。所以技术哲

人和世界之间的界限不明确,身体本身是 个界限,但身体和世界的界限具体在哪里 并不清楚。比如我们的身体需要呼吸,这 就和世界之间形成一个圈,通过氧气的中 介将人和事件联系在一起,区分不出身体 的内部和外部。所以人和世界的边界被技 术模糊,同时也被技术塑造。技术决定了 人和世界的边界,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 边界。

对一个汉人来说用手抓饭是不合礼仪的, 都用筷子来吃;一般人吃饭也都是坐着的, 但站着吃饭也不是不可能,并且坐着的时 候是膝盖往前的,但机器人并不知道,这 些都没有进入他的程序,对于客人的很多 状况都不能应对,因此他不能恰当的接待 客人。

我们说“设身处地”这个词很好,因为身 体的知识实际上已经把生活中最基本的存 在状况都包容进去了,只要充分运用身体 ,就能够应付大部分东西,相反,如果身 体失效了,即使聪明如电脑,也不能与生 活世界中的大部分东西相协调。现代认知 心理学和人工智能都越来越强调机器的“ 设身”技能,要真能和人类世界接触。

中国人早期使用算盘,算盘的特点就是一 边算一边抹去过程,只有结果,导致我们 的数学不重视推理过程。而西方人强调推 演过程,从欧氏几何传下来的演绎思维一 直是西方数学思想很重要的因素。中国人 数学工具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我们 的思维方式。所以技术对思维也有规定作 用。今天我们过多的使用计算机必定要使 我们的大脑的计算功能大大退化。过去我 们嘲笑美国的小孩因为使用计算器而不会 算数,今天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这都是 因为对技术的使用使我们的大脑放弃了一
整个技术的演化史都能在人身体的改
造中体现出来。过去,对身体的研究 和对技术的研究一样都被人忽视,人 们都相信人类最重要的是灵魂、思想 。但实际上心灵和身体是不能被区分 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作为人类 最基本的工具记载了人类一切的进化 成就,它也反映了社会关系。

没有一种社会关系不在身体上打下烙印, 因为每一种压迫都在身体上体现出来,古 代奴隶主在奴隶的身上烙下标记,这只是 一个最外在的标志,而所谓顺从、谦卑也 要通过身体来表达出来。当代西方哲学尤 其是法国哲学开始很重视对身体的研究, 尤其是女性主义者。

当然今天我们不大关注踏、跃、蹦、跳这 些词的区别,因为现代生活使我们身体里 的很多部位正在丧失敏感。不同民族因为 不同的环境不用的文化,有着很不一样的 感知方式。据说住在雪山上的藏族人对雪 的颜色有多种描述,我们汉人的感知却只 是雪白雪白,我们根本看不出雪的多种形 态。

有个故事讲美国一个人类学家到太平洋群 岛上的一个土著部落里,拍摄土著人的生 活场景,还试图在电影里引导他们爱护环 境讲卫生,据说片子拍出来之后,土著人 根本看不懂,那些土著从来没有看过电影, 看到电影的时候一直没有表情,他们什么 都没看出来,不知道电影意味着什么。在 放映了十几分钟之后开始热闹起来,纷纷 议论直到电影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