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ARS”疫灾的理性审视 - 江南大学杂志社

合集下载

面对SARS,我们反思什么

面对SARS,我们反思什么

面对SARS,我们反思什么叶冬青【期刊名称】《疾病控制杂志》【年(卷),期】2003(7)3【摘要】医学科学的发展 ,使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疾病控制杂志》名誉主编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在我刊《发刊词》中指出 ,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着第一次卫生革命远未结束而第二次卫生革命又过早到来的严重局面 ,面临着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双重挑战。

近些年 ,我们一直在呼吁 ,传染病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丝毫不能松懈。

我们曾大声疾呼“狼来了”,几月前 ,一种原因未明来势凶猛的疾病现被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国内称为“非典型肺炎”,开始侵袭我国的广东、香港地区。

然后迅速蔓延到世界上的 30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多个省市。

今天 ,狼终于来了 ,似乎是要与人类一决雌雄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为此 ,本刊开辟 SARS 专稿栏目 ,聘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及有关专家撰写文章及组织力量编写 SARS大事记 ,以期对【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SARS;传染病;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作者】叶冬青【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R183.3【相关文献】1.面对SARS反思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 [J], 方志林;方巍2.国门卫士面对SARS的答卷--黑河检验检疫局大黑河岛办事处"抗SARS"大事记[J], 柳红;杨玉梅3.面对SARS,再反思我们的医生与医务界 [J], 杨国利;任明;4.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取得突破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但与家畜家禽和宠物无关/把心助东风且与从容--从徐州联农义赠北京小汤山医院五百箱无公害鸡蛋说起/"等任务"部门分割各自为战面对SARS我科学家败北一套高速有效的科研应急机制亟待建立 [J],5.面对SARS的反思——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当吸取的教训 [J], 魏加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典案例讨论

非典案例讨论

非典案例讨论非典病毒,又称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

2002年至2003年间,非典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危害和社会影响。

在这次疫情中,不同国家的应对措施和防治经验也有所不同,我们有必要对非典疫情进行深入讨论,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治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可以从非典疫情的起源和传播途径入手。

据研究发现,非典病毒最初来源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然后通过旅行者的传播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

这表明,病毒的起源地和传播途径对于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对疫情流行地区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链。

其次,我们可以讨论非典疫情对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非典疫情期间,各国纷纷采取了封锁城市、关闭学校、取消大型集会等严格的防控措施,这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许多行业受到了重创,尤其是旅游、餐饮和娱乐等服务行业。

此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另外,我们还可以探讨非典疫情期间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应对措施。

在非典疫情期间,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加强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并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非典疫情的教训和启示。

非典疫情的爆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这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非典疫情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非典疫情的深入讨论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类似疫情的挑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威胁,为建设健康、安全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SARS的启示

SARS的启示

SARS的启示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冲击,使人类在许多方面措手不及,暴露出在意识、观念、机制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人类和自然发展历史,特别是与病魔斗争历史的反思,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习惯陋习,自觉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通过SARS疫情的控制,使人在不少方面获得了启示。

SARS的突现,确实对这个本不平静的世界陡添了诸多不安,令中国人震惊什么是SARS?这是2002年11月以前地球上还没有人能说清的一种新型病毒性传染病,中国人把它称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英语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 RS。

这种突如其来的病毒,为这个本来就不平静的世界平添了几多震惊和麻烦。

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的广东,它首先泛滥,导致5人死亡,300多人被传染。

一个月后,于2003年1月21日,北京接到了广东方面的报告,说发现了一种与以往的肺炎不相同的疾病,传染性强、潜伏期短。

2月2日,卫生部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再次派出有副部长黄洁夫带队的第三批专家组到达广州,了解它的疫情和病因。

几乎是同时,农业部也派出了专家组。

2月26日,在越南河内,一名48岁的美国商人,在从上海和香港回河内后病倒,3月13日该名美国商人不治身亡,媒体说与它有缘。

2月28日,当越南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这名美籍华人可能是非典病人并病危时,世卫组织在越南的寄生虫病专家卡洛·乌尔巴尼第一个来到医院,亲自调查这种奇怪的病毒。

3月5日,他向越南政府通报了疾病的严重性;3月9日他会见越南卫生部长,提出这种病必须隔离,是他,首先提出了SARS病毒的名称,是他,率先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

然而,由于他过度深入地接触这种病人,3月11日当他抵达泰国时被隔离,18天后病逝,终年46岁。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如果不是乌尔巴尼及早地认识到SARS疫情的爆发非同异常,将有更多人成为受害者。

从社会学角度对SARS流行事件的反思

从社会学角度对SARS流行事件的反思

从社会学角度对SARS流行事件的反思
关信平
【期刊名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流行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的心理、行为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影响在短期内会很严重,有些影响可能是长期的.此次"非典"流行事件暴露出政府的政策、体制、传统工作模式以及民众的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反思,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关信平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SARS对社会影响研究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D6;D92;C91
【相关文献】
1.重大环境事件与当代国际社会的重塑——福岛核泄漏事件的环境社会学反思
2.从SARS流行反思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3.直面SARS:社会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的社会学思考——浅谈SARS的社会整合作用
4.从SARS事件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后勤保障
5.从流行病学角度对SARS流行的几点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当前SARS散发的思考--SARS防治研究的刍议之二

关于当前SARS散发的思考--SARS防治研究的刍议之二

关于当前SARS散发的思考--SARS防治研究的刍议之二饶纬华;李羲;况九龙;齐协飞;颜春松;陈美华【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45)001【摘要】@@ SARS自2003年6月爆发停止后,又经历了夏、秋、冬三个季节.回顾这段时间它发生的特点和我们在认识上的变化和提高,以及对防治研究的一些思考,会有裨益.本文也是我们前文"应该重视SARS散发病例的发现和研究"讨论的继续.【总页数】2页(P9-10)【作者】饶纬华;李羲;况九龙;齐协飞;颜春松;陈美华【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相关文献】1.论防范城市灾害的城市形态优化--由SARS引发的对当前城市建设中问题的思考[J], 段进;李志明;卢波2.2004年中国4例散发SARS病例的实验室研究 [J], 关玉娟;唐小平;张复春;陈燕清;尹炽标;黎毅敏;钟南山3.应当重视SARS散发病例的发现和研究--SARS防治战略的一点刍议 [J], 饶纬华;李羲4.中医对SARS的认识及辨证治疗方案——92篇中医药防治SARS文献研究小结[J], 袁长津;葛金文;周慎;肖桂林;郭子华5.家族性与散发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的病死率与重症率的研究 [J], 王长远;秦俭;王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中国非典SARS(杀是)的思考(一)

(完整版)中国非典SARS(杀是)的思考(一)

中国非典SARS(杀是)的思考(一)2003年的一场由广东起始而蔓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疫病,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生理、心理、习俗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也对以文字符号为思维工具的思维以巨大的冲击,因而引起人们关于名实、虚实、是非等问题的思考。

然而一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就会有不伦不类、不中不洋、不形不音、不非不是的思考。

这疫病在广东发生时,医学界定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为“非典”。

而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则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英文表示为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mdrome,简称不叫“严呼症”、“急呼症”,而是叫SARS,读成写成为“杀是”、“杀死”、“萨死”、“萨丝”、“萨斯”、“沙斯”、“沙示”……。

中国的医学界对“非典型肺炎”的定义是“指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传染性”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这一疫病重点在“肺”。

而“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其重点应在“呼吸道”,呼吸道则应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等。

呼吸道是统称,肺是专称。

然而外国称SARS 是一种新种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说SARS是专称,非典是统称。

究竟称“非典”,还是SARS,或是“杀是”好呢?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我认为,还是称“非典”为好。

通篇文章都是汉字,间或蹦出个SARS来:一来显得文字不统一,二来不懂英文的不知念啥,三来不能从英文符号了解其内容,四来那读音音译有多种译法。

“萨死”、“萨丝”、“萨斯”,这场瘟疫刚好与伊拉克战争相吻合,有人希望“萨达姆死”、“萨达姆命如悬丝”、“萨达姆于斯”,但新加坡的华文专家说,小学生还不认得“萨”字,还是改为“沙”字好。

这一疫病和“沙”子并没有关系,既看不到“沙”子在斯,也不见“沙”能显示治此病有关。

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疫病还是“杀死”为好吗,如用武器去杀,不但杀不死,还会传染给拿武器的人,倒不如不动武器去杀,干脆隔绝开来,更何况百姓不喜欢什么“杀”呀、“死”呀的字眼。

SARS的相关认识

SARS的相关认识

关于非典型肺炎(SRAS)的认识赵波2016级中西结合临床专硕2002年11月16 日,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首例病因不明的非典型性肺炎,此后发生了一起家庭聚集性非典疫情。

2003年1 月 2 日,广东省卫生厅接到某地医院内科发生一起肺炎局部暴发的报告,经专家现场调查,初步认为是一起不明原因的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局部暴发。

该月中旬,广东省中山市出现医院和家庭聚集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2月起,广东省广州出现多家医院、家庭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和一定数量的散发病例。

2月11日,中国卫生部向WHO报告非典的流行状况,同时,广东省卫生厅向媒体公布:从2002 年11月16日至2003年2月9日下午,广东省发现305例非典病列。

2003年2~3月期间,与广东紧邻的香港,以及越南、加拿大也报告发现了类似病例。

倾刻,全球政界首脑和卫生部门专家为之震惊。

2003年3月12日,WHO发布全球性警报,并将此病称为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国内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中国卫生部将之定为甲种传染病。

2003年4~5月,中国北京市暴发SARS流行,此后相继有中国大陆部分省区、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暴发流行“非典”,世界范围内北美、欧洲亦出现区域性SARS。

这场“瘟疫”的全球流行,不仅极大地威胁着人民健康,而且由此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如2003年北京市SARS疫情的突现使整个城市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卫生资源凸显匮乏,公共卫生体系受到巨大挑战,旅游等第三产业受到重创,当年5月份,北京市经济增速下降1.8个百分点。

特别是由于人们对SARS尚未充分认识,治疗中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且SARS直接治疗费用十分高昂,以北京市为例,整个城市用于抗“非典”的费用估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

据估计,SARS在全世界已造成33多亿美元的损失。

1.病原体的结构2003年4月16日,WHO正式宣布造成本次SARS流行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一个变种,并将此病毒正式命为SARS冠状病毒。

传染病危机的生态伦理学反思

传染病危机的生态伦理学反思

传染病危机的生态伦理学反思作者:史军柳琴来源:《阅江学刊》2020年第02期摘要:传染病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但当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就被彻底打破了。

正当人类表明自己是有史以来最高效、最无情的环境破坏者,并在这块蛮荒大陆上刀耕火种、披荆斩棘之时,大自然也在无形中通过不断出现的传染病警醒和教育人类。

人类获益了,自然却生病了。

在一个生病的自然中,人类也无法幸免。

“幸福”是人们面对传染病时的“最佳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从优美的环境中获得。

传染病危机也促使传统伦理学从城市回归自然并帮助人们重返文明,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以建构人类对传染病的天然屏障。

关键词:新冠肺炎;传染病危机;生态伦理;生态失衡;生态幸福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2-0044-10作者简介:史军,博士,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研究员;柳琴,硕士,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研究员。

一、传染病与生态失衡传染病的发病机理是外部病毒的入侵破坏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平衡,而传染病病毒的肆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2003年爆发的sARS和2020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都直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用: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而据当前信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之一可能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里非法经营的“野味”。

如果确实如此,那就可以把新冠肺炎疫情看作一次来自野生动物的“绝地反击”,这些传染病似乎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破坏环境会造成不良后果,造成包括传染病在内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这恰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sars论文

sars论文
本文对模型的误差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使得结论更加科学更加有说服力。虽 然模型的建立都是采用了灰色预测法,但在具体的数据处理时,采用了不同的方 法,使模型更加丰满,更有特色。
关键词:经济指标 灰色预测 MATLAB 相对误差
1 问题重述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俗 称:SARS 型肺炎)是 21 世纪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传染病。SARS 的爆发和 蔓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 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 造条件的重要性。请你们对 SARS 的传播建立数学模型,具体要求如下:
针对 SARS 对经济的影响,我们着重讨论了 SARS 对北京市海外旅游人 数的影响。对海外旅游业的影响,以 1997--2002 年每年同期的数据构造参考数 列,可以得到 1-12 月的共 12 个预测方程,即可预测 2003 年各月的海外旅游人 数。利用 MATLAB 软件求解,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差很大,说明从 4 月份 开始 SARS 疫情就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尤其 5、6 月份影响最大,但 10 月份以后 影响就变小甚至没有影响了。
新增病人数=病人数 每人在t时间内感染人数 =(1 p) X (t) r(t)t (1 p)r(t) X (t)t
死亡人数=死亡率 病人数 t =L1 X (t) t L1 X (t)t
治愈人数=治愈率 病人数 t =L2 X (t) t L2 X (t)t
于是有,
X (t t) X (t) (1 p)r(t) X (t)t (L1 L2 ) X (t)t
步研究加以控制,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根据附录 2 的所给的累计病人数、累

SARS与社会舆论反应的研究

SARS与社会舆论反应的研究
[3]
诉诸行动的表达会带来实质性的社会震荡, 某些单 位或个人趁机哄抬物价, 或利用大众的盲从心理制 造谣言促销。整个城市社会趋于不稳。 官方 2 . 2 月 11 日至 2 月 25 日: SARS 继续蔓延, 与媒体介入澄清, 但流言依惯性发展; 民众心态稍 稳, 但对政府的怀疑多于信任。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 里朋曾精辟地指出, 由个人聚合而成的群众具有完 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 “无论组成群 众的是什么人, 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职业、 他们的性格或他们的智力是否接近, 他们已转化为 群众这一事实会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心理, 使他们 以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
第 17 卷
第 53 期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i of Guangdong Coiiege of Young Cadres
Voi. 17 No. 53 Sep 2003
2003 年 9 月
SARS 与社会舆论反应的研究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课题组!
(广东 广州

510275)
要:突发事件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反应。 SARS 事件以来, 民众对这一现象的广泛议论汇集成社会舆论。
收稿日期:2003 - 06 - 19
! " #
“集体表象” ( coiiective representation) 的残余, 值得深 入研究。本研究力图综合多学科视角, 通过对文献 资料、 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的解读, 结合个体在 舆论场中的反应模式, 综合分析在原有的社会文化 基础、 疫情的变化、 政府措施、 媒体引导等变量影响 下社会舆论的几个阶段、 特征和影响, 同时指出社会 舆论的地区差别。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社会舆 论的爆发力和影响力比以往更加突出, 引导社会舆 论的手段方式和力度也空前加强。把握社会舆论的 规律, 进行全方位的合理引导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而从长远来看, 建立健全舆论制度, 进行全民科学知 识的普及与提高, 培养民众的判断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 是减少引爆式社会舆论发生的有效途径。

非典感悟论文

非典感悟论文

非典感悟论文1. 引言2003年,中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非典疫情。

这场疫情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得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防控措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本篇论文将从个人的经历出发,总结非典期间的感悟,并探讨对未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

2. 非典时期的个人经历作为当时的高中生,我亲身经历了非典时期的不安和恐慌。

学校停课,商场和娱乐场所关闭,人们不敢出门,生活变得异常困扰。

虽然在当时对疫情的了解不多,但我逐渐明白了个人的健康与公众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的感悟逐渐形成。

3. 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非典疫情的爆发使得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开始关注。

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普通民众也开始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公共卫生意识开始形成。

4. 网络和媒体在公共卫生宣传中的作用非典疫情时期,网络和媒体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政府和专业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提醒大家防范疫情。

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成为了民众获取实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和媒体在这场疫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非典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除了对个人健康的威胁,非典疫情还给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封锁城市和减少人员流动导致了消费的下降和生产的停滞,许多行业陷入困境。

非典疫情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考。

6. 非典期间的自我保护措施和经验在非典期间,人们学会了强调个人卫生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成为了大家的日常习惯。

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7. 非典疫情对防疫体系的改进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一些薄弱环节。

在此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和防疫能力的提升。

此次非典疫情成为了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的催化剂,推动了我国防疫体系的不断提升。

8. 对未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和展望非典疫情使得全球都对公共卫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传染病--考验人类的试金石--SARS流行后的冷静思考

传染病--考验人类的试金石--SARS流行后的冷静思考

传染病--考验人类的试金石--SARS流行后的冷静思考
施敏;薛惠;龚翌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3(024)009
【摘要】@@ 2003年春天,一种人类从未认识的传染病--SARS(急性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肆虐流行,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历的第一次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经过不懈地抗争,SARS慢慢收敛了肆虐的步伐,但它的流行,如电闪一样豁然凸显了人类在自然界依然脆弱的处境,留给了我们不尽的思考.【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施敏;薛惠;龚翌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
【相关文献】
1.SARS流行后对医院感染的再思考 [J], 李梅;王彩星;石贞仙;徐建萍
2.SARS流行后的思考:绿色住宅与健康城市 [J], 王克刚
3.SARS危机后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J], 谢娟;王建华
4.SARS后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冷静思考 [J], 张广瑞
5.SARS流行后对医院感染的再思考 [J], 李梅;王彩星;石贞仙;徐建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有关SARS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有关SARS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有关SARS社会实践报告
在过去的几年中,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爆发对全球社会和
公共卫生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讨SARS对社会实践的
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SARS的爆发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的加强。

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迅速采取行动,建立了更为严格的疫情监控和报
告系统。

这不仅提高了对疫情的快速响应能力,也为未来的公共卫生
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次,SARS的出现促进了医疗科研的发展。

全球科研机构加大了对冠
状病毒的研究力度,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这一过程中,不仅推动了相关医学技术的进步,也加强了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在社会实践层面,SARS的流行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公众对
于个人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成为常态。

此外,社会对于传染病患者的同情和支持也有所增强,减少了对
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经济方面,SARS对旅游、餐饮和零售等行业造成了短期冲击,但同时
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如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

这些变化在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最后,SARS疫情也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反思和改进公共卫生政策。


疫情过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应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SARS疫情不仅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也是对社会实践的一
次深刻考验。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做好了准备。

《非典带来的思考》课件

《非典带来的思考》课件

加强卫生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 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程度。
建立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机制, 提高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能力。
非典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
医疗体系改进
通过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 改进医疗体系创新,研发更加 高效和有效的疫苗和药物。
多部门协同合作
建立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 作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对效率。
类似传染病的应对措施
1 加强预警系统
建立更加灵敏和准确 的传染病预警和监测 系统,及早发现和防 范风险。
2 完善医疗资源
3 合理分配物资
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 和储备,确保能够迅 速应对传染病的暴发。
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 物资,提高传染病防 控工作的效果。
《非典带来的思考》PPT 课件
非典疫情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和思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这个PPT 课件将带你深入探讨非典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启示。
什么是非典?
非典(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它于2003年 全面爆发,迅速蔓延,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非典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3
在线购物兴起
非典期间,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开 始更多地选择在线购物和远程办公。
非典对医疗体系的冲击
1 床位不足
非典疫情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医院床位不足成为严重问题。
2 医疗资源紧张
医疗机构面临医疗物资短缺的困境,导致对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变得困难。
3 医护人员承压
非典疫情对医护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体现出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非典疫苗与药物的研制
全球科研合作
面对非典,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和药物研发合作。

SARS:考验及启示

SARS:考验及启示

SARS:考验及启示从2002年11月发生,并在2003年4月呈恶性蔓延趋势的全球性sars(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具体讲,sars,考验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政治文明;sars,考验了一个城市政府的“应激反应”能力;sars,更考验了一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整性。

作为一名城市安全防灾科技工作者,我以为国家应抓住此时机,建立对所有公共突发事件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机制及法律体系。

这是sars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启示一:国家急待建立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2003年3月闭幕的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建立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社会危急处理机制。

现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社会危急处理机制。

社会危急处理机制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突发事件危急处理系统,它由社会危急预警系统、社会灾难应急系统、社会危急信息疏导系统等子系统构成,需要预先制订出完备的应急方案,建立起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特别是危急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传递和反应能力更是不可或缺,它既能发挥“灭火器”的作用,也能发挥“动员令”的作用。

社会危机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包含天灾,也包含人祸。

建立完备的社会危急处理机制,既可以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也可以以极小的代价迅速平息突发的社会灾害,以求稳定。

在生物学上,人有一种能力叫“应激反应”,指人的身体在突然受到外界强烈刺激或巨大伤害时,会自动调动起身体各部分所有的能力,使各器官协调一致,保持最佳状态,以对抗来自外界的打击,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但是应激反应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危机来临时,连正常情况下很容易做到的事都做不到了。

政府也存在这种“应激反应”:正常情况下,各个部门、各个机构各行其事,各司其职,有序运转,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地生活;但是一旦出现了威胁到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时,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及时判断和应对危机。

sars的突然爆发考验的正是政府的“应激反应”管理水平及能力。

突发事件是针对公共安全的,影响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仅凭一个部门的努力不可能有效扼制事态的发展,这时候政府的权威性和整体协调能力至关重要。

多维视角下的SARS疫情

多维视角下的SARS疫情

多维视角下的SARS疫情
佚名
【期刊名称】《新经济导刊》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四月份以来,杂志社同仁上下班多了一种'装备'——除了公文包,大家都严
严实实地戴上了口罩,而且是厚厚的十二层以上的大口罩。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
止这个国人叫'非典'、国外叫'SARS'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

疫情就在我们身边!伊拉克战争的喧闹早已被它冲淡得无影无踪。

一场灾难来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
审视它,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

SARS 疫情的出现也是如此。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4月20日以来,政府已经把防治'非典'当成了当前最大的政治,提出要一手抓防止'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这样的高度是无与伦比的,也是适当的。

在这个全球化的
时代,疫情无国界,把防治非典当作最大的政治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积极应变能力、透
明度和全球性。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多维视角下的英语翻译——评《英语翻译多维视角新探》 [J], 果佳
2.基于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r——评《现代英语语言学的多维视角研究》[J], 郭定芹
3.多维化视域下新农村体育发展策略研究——评《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
[J], 周坤
4.书讯一:《多维视角下的高职教育探索与实践》《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出版发行 [J],
5.新时代背景下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评《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J], 徐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RS病原的发现过程及其对中国科学家的启示

SARS病原的发现过程及其对中国科学家的启示

SARS病原的发现过程及其对中国科学家的启示摘要:中国是SARS的最早发现地和最严重灾区;中国科学家最早展开SARS病原体的研究。

然而,中国科学家却未能先于外国科学家及时发现SARS的病原体,而且这不是由于实验装备落后所致。

SARS 病原体的发现过程给予中国科学家三点方法论的启示:1.“看见”不是“发现”;2.科学研究应贯彻逻辑理性与经验实证的基本精神;3.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要及时公布。

关键词:SARS病原;发现过程;启示随着8月16日中国最后两名SARS患者康复出院,在中国肆虐数月之久的SARS终于被暂时赶走了。

不少学者已从公共卫生、生态伦理、科技管理等方面对“非典”①事件进行了深入反思。

然而,“非典”事件也是我们反思许多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问题的一个活标本。

比如科学发现问题。

“非典”首先是在我国出现并大肆发作的,我国是“非典”的发现地和最严重的灾区。

然而,中国科学家却未能及时地发现病原体;首先发现“非典”病原并对病原体进行全基因测序的工作是由外国科学家完成的;而且,这并不是由于我国科学家的实验装备落后所致。

实际上,在SARS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比外国同行拥有更充足、更完善的研究资源。

而尤其重要的是,发现SARS的病原体并不仅仅是拔得头筹,为国争光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早一天发现“非典”的真正病原体,我们就早一天主动,早一天摆脱无为的治疗方法,早一天消除它对社会公众的不良影响。

7月1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在新闻聚焦栏目中刊出了关于中国SARS研究情况的长篇专题报道。

报道的题解对中国“非典”事件的评语是:“勇于进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使SARS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中国科学家失去了一次展示其科学研究能力的独一无二的机遇。

”[1]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科学家错失良机,未能及早发现SARS 的病原呢?“非典”事件给予我国科学家和科学界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当然,这也涉及科研管理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政府面对SARS危机公关战略分析

中国政府面对SARS危机公关战略分析

中国政府面对SARS危机公关战略分析从去年年底从我国广东悄悄开始传播的SARS(非典型肺炎),本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到了今年3月以后非典型肺炎来势汹汹并猖狂蔓延,迅速地扩大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不仅使我们的人民经受了考验,也使我们的政府经受了考验。

在紧要关头,党和政府扭转了前一时期的被动局面,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有力的的措施,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击非典。

从目前看,SARS疫情已被控制,社会的恐慌心理已基本解除,工作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了正常。

人们在危机过后的惊悸之中,痛定思痛,深刻地思考这场危机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的问题。

本文力求从政府公关的角度去总结和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

一、SARS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新闻事实看到,初期政府由于缺乏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在处理危机时,显得措手不及,一些政府官员不愿面对危机,采取了信息封锁的态度,使危机不断扩大,应对危机的办法还是运用了传统的做法,只在内部“消化处理”,对外秘而不宣,致使流言盛行,政府公信力下降,造成了社会恐慌心理。

为了稳定人心,卫生部长在记者招待会信誓旦旦,不惜瞒报,掩盖真相。

甚至对前来北京的世卫组织人员也进行隐瞒,骗取其取消SARS 疫区。

但不久真相被北京301医院军医蒋彦永的署名信在国外媒体所披露,国际舆论哗然,损坏了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良好形象。

一度造成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及时果断调整了策略,从4月8日中央政府开始以一个公开负责的政府形象出现,公开信息,如实发布疫情,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及时公布危机的真实情况,化解流言。

随后处理了一批工作不力的政府官员,督促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工作。

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恢复民众信心。

积极拯救受害者,采取防护与救援措施。

控制SARS 病人的管理,分别接诊SARS病人,安全转移SARS病人,分类进行隔离,集中医疗治理,保护医护工作人员,尽可能地降低死亡率。

开展SARS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在各种公共场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4期2003年8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2 No.4Aug. 2003 [收稿日期]2003-06-10[作者简介]金蓓蓓(1982-),女,江西余江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2000级基地班.对“SARS ”疫灾的理性审视金蓓蓓, 廖雅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摘 要]“SARS ”———这一传染性极强的突发疾病挟死亡阴影煽动起的恐慌,借助最先进发达的信息传布网络,在虚拟和现实的两度空间不断地相互映射、碰撞、放大,弥散……疫灾不仅影响市场秩序,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在经历这场疫灾之后,政府、民众必须以理性的心态对其加以审视。

[关键词]SARS (非典);疫灾;理性审视[中图分类号]C 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973(2003)0420009202R ational reflection on SARSJ IN Bei 2bei , L IAO Ya 2zhen(Institute of Economy and Law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3,China)Abstract :SARS ,an acute contagious disease ,has caused a great terror in the imaginary and realistic worlds with the help of the advanced medium 2the Internet.It posed negative effect to the marketing order and social stability.After this pestilence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must have rational reflection on SARS.K ey w ords :SARS ;contagious diseases ;rational reflection一“SARS ”病例于2002年11月在广东出现,到2003年2月春节期间,媒体报道广东大规模爆发“非典”信息前后大约三个月时间,“非典是瘟疫”的传言就如同“非典”本身一样迅速传播蔓延开来,由此引发了民众来自内心深处的紧张、焦虑和恐慌,这从市民抢购板蓝根、白醋等行为中可以得到证明。

一场疫灾的流行,暴露出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1.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尤其体现在市场秩序方面。

众所周知,市场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

但此次疫灾却说明了市场不是万能的,泛滥的自由会导致:(1)信息的不对称。

准确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

现实的问题是,因传播途径的不正常而使失真的信息凭空填加许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后成为谣言。

“抢购”就源于失真的信息后形成的谣言:“非典”是鼠疫,炭疽。

这种引发人的内心恐惧的传言必定破坏市场规律。

(2)出现投机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供求关系之外,还受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面对非正常因素对市场秩序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人们都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所以,当“SARS ”引发恐慌时,作为“特殊商品”的板蓝根、白醋等价格不断攀升,市民纷纷抢购势在必然。

2.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甚至不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体系,但某些地方政府在突发情况下常常用封闭的方式隐满事件真相。

政府部门作为信息发布的权威机构、信息的掌握者,如果极力阻止信息的充分流动,或者提供不全面的信息,则无异于提供了错误性和误导性的信号。

这种做法无助于市场理性战胜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还可能加重市场的扭曲程度。

现实中一些媒体所说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所谓“不明真相”事实上是大家根本就无法到哪里去了解真相。

公众的9恐慌心理助长各方面的非理性。

即使随后政府借助媒体公开信息了,但是已经很难改变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反而让人更怀疑发布这些“权威信息”机构的“权威性”和“事实”的“真实性”。

3.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如今出现一些不法商家在非常时期为获取非法暴利,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还有不法厂商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编造和传播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这正说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运用法律手段制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即便是《传染病防治法》在我国颁布实施已有时日(1989年2月),但由于对“非典”这种新的传染性疾病无法定性,以至于拖到2003年4月8号才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疫情报告制度”。

4.社会公众在面临大规模突发恶性事件时,承受力非常脆弱。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大楼的现代化,汽车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就是,尊重常识,富有理性。

此次疫情流行也暴露出部分市民心理脆弱,思维独立性差,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去认识出现的问题;也暴露了我们对消费者素质教育的欠缺。

根据“小数法则”的认识偏差: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判断或决策时人们往往会以偏概全。

在“非典”蔓延期间,人们直观感受到的是人死了、住院了、许多人在抢购药品,从而忽视了先验概率即理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开放性越强的城市,接触外界信息越方便,受到冲击也越大。

二由于控制措施没有及时到位,“非典”疫情从香港、广州到北京,山西、台湾,向周边地区逐渐扩散。

截止5月初,全国有20多个省市出现“非典”病例。

为什么“非典”病毒会如此大规模侵袭我国呢?除上述我们分析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有以下两种文化层面的因素值得深究:一方面是报喜不报忧“传统思想”,虽然早在春节前,广东的某些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非典”疫情,或许为了减少压力,也或许担心由此影响节日的气氛,当地政府或更高层政府并未将此类消息向社会及时进行披露,一般而言,行政执行后应有行政总结,检查行政执行的情况,要求实事求是,功过分明。

所以必须培养和提高行政领导者对下属反应正反两方面情况的感受能力。

这样才能了解并掌握实际情况。

如果政府实行隐蔽政策,那么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就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中国民众对传染性疾病的讳忌心态。

中国首例感染者失踪事件就说明了许多问题:确诊为“非典”或为疑似的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疼的折磨,还要同家人一起面对很大的社会压力。

同时因为“非典”的错误信息,一部分人在未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客观冷静地分析就做出一些盲目的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盲目的购买板蓝根、患者失踪逃避治疗等。

4、5月“非典”疫情虽然比2月广州“非典”要严重的多,但却较少出现与广州“非典”类似的非理性现象。

中国政府最终控制住了“非典”的进一步扩散,其原因有三:1.中国经济良好的成长基础。

中国经济还是一个内需主导型的大国经济,经济增长基数不断积累,与外部的联系不足以从根本上决定中国经济的走向。

至于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广东地区则由于其经济门类齐全,旅游和零售业并不占绝对地位,因此经济层面遭受的影响能被较好的消化。

而香港是典型的“城邦经济体”,产业非常有限,其中旅游购物占据了较大比重,经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外部的联系,因此“非典”带来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

2.政府及时有效的措施。

4月“非典”疫灾来临时,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注意到应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

为民众及时提供一个充分客观完整的信息保证。

同时对乱传“小道消息”者予以追究。

从而引导人民做出科学合理的理性选择。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防御和治疗“非典”发放了巨款,确定了四种渠道接受社会捐赠;运用一系列方式和手段严查、控制“非典”药品价格;设立“非典”指挥部并下设十大工作组分管不同工作,建立小汤山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并于5月12日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条例》,建立了应急报告和举报制度。

3.公众防范意识提高。

在得到了政府准确信息的保障后,民众对“非典”的情绪状态由恐慌和紧张逐渐趋于稳定,人们运用政府公布的正确方法防治“非典”,积极地抵御“非典”的侵害。

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的精神给国人以强大的精神支持。

现在的中国人可以大声地说“我不害怕‘非典’,但我憎恨‘非典’,我们会和‘非典’抗争到底。

”三“SARS”病毒的传播经过政府、医务工作者民众的奋起抗击暂时得到控制,人在这场与自然界突发的疫魔的较量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但在付出了生命、物质财产等重大代价之后,我们应该冷静反思,去寻求规约人自身的生活准则和解决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渠道的畅通是市场价格均衡的重要保证。

如果原生源和再生源准确,但在信息传递受到干扰时,信息接受者接受到的信息可能就是虚假、错误的信息。

因此要有专门组织机构和组织体内部的协调、选择最好的传递通道;要创造充分的信息流动环境。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做到健全信息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方面的制度,作到信息收集制度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政府应建立处理紧急事件的部门。

美国在“9・11”事件发生以后,短时间内就组织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负责处理突发恐怖事件。

我们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专门研究社会突发事件处理的研究机构,建立一套法律制度、流程、建立起快速反应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鼓励民间学术机构或战略研究机构的发展。

并保证各机构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同时在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建立协调机制。

否则就没有快速的反应。

3.提高民众的心理素质。

我国的市场消费心理仍很不成熟。

(下转第18页)次,“一切是一”的思想第一次被揭示出来,纷繁复杂的世界在这归宗的“一”里变得统一有序了,这实际上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对“本体”问题思考之先河。

自从泰勒斯第一个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后,“始基”观念的圣火从此燃起,并激起一代又一代古希腊先哲的哲学探索,他们或继承,或批判,在人类精神家园里留下他们丰富而深邃的智慧。

诚如列宁所说;“每一种思想==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大圆圈(螺旋)上的一个圆圈。

”[7](P271)在这个大圆圈里,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其中一个轨迹点或必然环节,既继承发展前人思想成果,又被后人所扬弃,从而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

阿那克西曼德继承并超越他的老师思想,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

“无限”比起“水”来更虚灵、更具抽象性。

这体现阿那克西曼德不是在经验之中而要到经验之外(超越经验处)去探索“始基”的思想。

阿拉克西美尼的“气”比“水”更富变化性,比“无限”又更具体,更可把捉,可以说,“气”是“水”和“无限”二者的扬弃。

赫拉克利特的始基构想是米利都学派的延续,他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