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课件(两课时)
思考: (1)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描绘出你心目中 的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对我国加快生态 文明建设有什么启示。
归纳总结:(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 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 园。
(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 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 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 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 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活动三:讨论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第77~8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目前的资源现状有何特点?对资源 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带来了哪 些影响? (2)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环境 恶化的危害是什么? (3)面对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3)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我国 发展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明确认识到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 直接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说,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刻不容缓。
板书设计
发展中的 人口问题
思考:阅读完这首小诗,你脑海里 浮现出怎样的美丽画面?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说课稿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二年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因此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这一课就简单多了。
二、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2.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
3. 运用资料,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
四、教学难点:
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五、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小组活动法、联系对比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几幅美丽的我国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图片,引导: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要想永远拥有这样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了解她,
合理开发她,建设生态文明。
(1)基本国情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和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你知道我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吗?”
(2)区域特色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 9-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
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
(4)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课时4建设美丽中国 (九上第六课)(39张PPT)
考点2 资源环境危机 1.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 战)(P77)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 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的资源现状(形势)、形成原因、危害及发展要求(P78) (1)现状(形势):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 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攻克选择题陷阱
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 ×)
改正:_人__口__老__龄__化__是__我_国__人__口__现__状__新__的__特__点__之_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 常新。(基本国策) 6.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 国的发展共识。 7.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8. 易错点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关系。
1 抓主干·明考向 2 理考点·抓重点 3 攻克选择题陷阱 4 热点联系考点
核心素养链接 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责任意识)
思维导图
抓住干·明考向
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能力目标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活动——探究与分享P75-76: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2.小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建设美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建设美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祖国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化建设成果。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中。
二、课前准备
1.发放学生学习资料,包括书籍、图片、视频、资料等。
2.准备PPT课件,并配以相关的音频、视频素材。
3.提前安排好班会的主持人、展示者等工作。
三、教学过程
1.开场白:
主持人自我介绍,介绍班会主题,并要求全体学生齐声高喊“我爱我的祖国”。
2.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通过PPT课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在科技、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4.感恩祖国: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5.参观展览:
在班会结束后,安排学生参观班级内的现代化建设展览,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四、教案总结
建设美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发展与成就,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自豪,同时也能激励学生自发地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班会之后,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明显增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祖国建设中发扬光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教案(含反思)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新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新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新湘教版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材分析本教材包括“”、“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章没有具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关心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二、过程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
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小组活动法、联系对比法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109页“活动”。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能力目标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活动——探究与分享P75-76: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2.小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_我们走进新时代 美丽中国建起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思想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结合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进行了选题,并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点:为什么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难点:如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建设美丽中国
三、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通过报刊、网络和电视等查阅党的十九大的相关内容,对美丽中国建设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对学情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进行备课。教室和教具也要全面准备。
四、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唱起来》歌曲刚才听歌时,我看到有的同学都快要跳起来,舞起来了,的确,这首歌的节奏很欢快,其实它不仅节奏感很强,而且它反映的主体更是激动人心,这首歌反映了什么主题?
学生活动:走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教师活动:对,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1、讲述“美丽中国”故事
教师活动:说到美丽中国建设,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丽的感受,我想到一句话“人人都说家乡美”,你的家乡美不美?
学生活动:美
教师活动:好,哪位同学能与大家分享下你美丽的家乡呢?你的家乡美在哪儿?
学生活动:同学们自己讲述自己的家乡的美
教师活动:点播,美丽中国的建设内涵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
2、表达“建设美丽中国”情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教师活动:刚才大家畅谈了我们美丽的家乡,我想再美丽的地方也会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环境问题,你想想,你的家有没有生态环境污染的地方?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黑板:列举重点内容。
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五、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讲授新课: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 学 设 计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课型新授具体内容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梳理中国地理基本国情;2、概括沿海、沿边、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特色;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4、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指图、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读图、析文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生产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4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教学素材学生行为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地理景观图欣赏图片
目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
1、梳理中国地理基本国情;
2、概括
沿海、沿边、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特色;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
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4、理解我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读学习目标
自学引导学生回顾、概
括
【目标一】基本国情
地形、气候——对所学知识加以概括
人口、资源——分析表格数据
回顾地形、气候特征
对表中数据加以分
析概括
合作展示引导阅读、归纳【目标二】区域特色
教材及相关地图、文字材料等
合作探究
分享归纳
组织交流
适当点拨
【目标三】中国与世界
1、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中国在世界经
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
关系。
抢答
全班交流
1、进小组了解情
况、适当提示
2、组织展示交流
3、精讲导学
【目标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是八年级下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章节,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的总结篇,独立成章。此节内容是初中地理所学内容的一个大融合,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融合,所以本节教材内容呈现出区域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本章教材包括“基本国情”“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部分内容。
教材在“基本国情”这部分内容中,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扼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然后,从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在“区域特色”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从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区域特色。教材重点介绍了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开发条件。为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区域特色,分析区域发展优势,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图和P108一组相关“活动”。
在“中国与世界”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正文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我国在世界上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通过正文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树立全球意识。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一幅“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照片。
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正文和P109“活动”1,引导学生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通过正文和P109“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
总结: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及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形成多样的热量带;我国东西跨度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各地降水多少不同,形成多样的干湿地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的两侧气候不同;高山高原区形成垂直分异的气候;青藏高原上形成高山高原气候。我国东部面临太平洋,西部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冬夏季风交替控制东部地区,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活动二: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
活动三:
(1)找出中国沿边主要边境口岸,说一说,它们对当地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
(2)想一想,中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
(3)举例说明,中国沿边地区应如何发展经济?
活动四:
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二>区域特色
自主学习教材106,107页,思考下列问题:
(1)沿海地区:_____ 、长江三角洲和__________ _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2)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国家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界贸易发展迅速,旅游业成为_____省的经济支柱。
(3)黄河流域:___________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第一节《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
(二)难点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①:图片导入:展示几幅美丽的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要想永远拥有这样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了解她,合理开发她,建设生态文明。
新课学习
一、基本国情
过渡式导入:能否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发展。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和下列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你知道我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吗?”教师鼓励学生归纳出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国情。
土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33466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值1/33/51/31/41/6
指标197819902000200520102011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10116522
人均国民总收入居世界的位次175178141128121114参与排序的国家数188200207208215213归纳: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区域特色
教学导入:展示几幅分别代表我国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景观图片,引导:这些图片代表的区域各具特色,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些区域吗?
方案②:过渡式导入:我国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了解这些特色,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
教学过程:
讲述:因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异,我国可以按照多种指标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均有各自的特色。我们以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为案例,了解一下各自的区域特色。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9—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3)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
归纳:我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9—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我国沿边主要边境口岸,说一说,它们对当地发展经济有何积极意义?
(2)想一想,我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
(3)举例说明我国沿边地区应如何发展经济。
归纳:我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9—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城市,议一议,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2)找出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银川、兰州等城市,说出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想一想,这些城市所在地区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归纳:黄河、长江流经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灌溉着无数农田,连接了众多城镇。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长江上、中、下游产业带的形成,加上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三、中国与世界
教学导入:展示我国代表参加联合国会议、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我国举办奥运会、我国海军参与亚丁湾护航等图片,引导: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P.108“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材料,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你有何感想?
材料1 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2010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
数据库)
指标国内生
产总值
进出口
贸易额
货物出
口总额
货物进
口总额
钢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
排名2212114111
指标棉布谷物肉类籽棉大豆花生油菜籽甘蔗茶叶水果
排名1111411311
归纳: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导入:展示几幅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图片中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要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说一说,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破坏?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归纳: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9“活动”。
归纳: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