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道”与“德”的关系
“道”与“德”的关系《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通行本《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道”与“德”是整个《道德经》中最基本的概念,在《道德经》五千言中,“道”出现了七十多次,“德”出现近四十次。
对《道德经》的理解有把道当做宇宙的本原来解释的,还有把道解释为客观规律的,亦有把道解释为规则的,还有作为道路解释的等等。
然而,把道理解为万事万物的本原一说,已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
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总根据和总根源,万物只有“得”于道才能真正地“德”成万物。
万事万物从道中得且內赋于自身者,是以生存之根据对待之,这就是万事万物的内在本性,即所谓“德”。
德乃道之德,在道生出万物之后并没有脱离之,而是以德的形势内在与万物之中。
更确切的说,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德乃道在万物中的显现,是万物之本性。
所以,道乃德的内在实质,德是道的外在显现;道是无形的,德是具体的;道是看不见的,德是可以看见的;道为本体,德为具体;道包含德,德来源于道,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更是无法分开的。
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者,大也。
孔德,即大德,它以道为自身行为的唯一归依,也就是说,德乃道的精神的化身和具象。
这无不说明了万物的本原就是道,万物生存的根据就是德,德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性亦是内在与万物中的道,即德乃道的德。
在《道德经》中老子常常用“一”来指称道,正是由于道是绝对独立,而不可分的,故万事万物只有得到这个混然一体的“一”时,才能获得自身的本性,也就是获得德。
正如老子所说,天正是由于得到了道而获取清明,地由于得到了道而获取安宁,神由于得到了道而获取灵妙,河谷由于得到了道而获取充盈,万物由于得到了道而得到生长,侯王由于得到了道而获取天下太平。
名词解释道和德
名词解释:道和德一、介绍在中国哲学中,“道”和”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源于古代中国的思想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伦理规范中。
二、道的概念2.1 定义“道”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哲学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佛教和儒家思想中重要的概念。
2.2 道家思想中的道在道家思想中,“道”被理解为宇宙的原理,万物的根源。
它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即”道可道非常道”。
同时,“道”也被理解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即”道法自然”,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一致。
2.3 佛教中的道在佛教中,“道”被称为”涅槃之道”。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和悟道,人们可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解脱和永恒的境地。
2.4 儒家思想中的道在儒家思想中,“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通过遵循”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可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德的概念3.1 定义“德”是指对道德规范的遵循和实践。
在中国文化中,“德”是一种高度重视的品质,被认为是人们应当去追求和培养的。
3.2 道德的内涵“德”包括了道德准则、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它既指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美好。
3.3 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道德的遵循和实践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公平正义和道义原则。
3.4 各家思想对德的看法道家注重自然、简朴和无为而治,强调人的修养和身心的合一。
佛教倡导无我、无私的境界,追求菩萨道和解脱。
儒家则强调道德的实践和个人的责任担当。
四、道与德的关系4.1 道德的根源道是道德的根源,德是道的体现。
德是人们对于道的理解和实践,是道在人世中的具体表现。
4.2 道德的相互关系道和德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只有在理解和实践道的同时,才能培养和发展德的品质。
德的修养也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和实践道。
4.3 道德与社会的关系道德规范是社会行为的准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老子在2500年前,写了一部《道德经》,以五千言之篇幅,内涵深邃,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遂成“万经之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德经》一书的主旨,用简单一句话来讲,四个字:道法自然。
道德,即道与德。
一,何为“道”?道即规律,此规律不是一般狭隘的规律,而是天地万物最大的规律,而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最大的规律,自然者,事物本来具有的样子。
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宇宙间最大的规律,便是自然界本来具有的特性,这种“自然而然”的品性,便是“道”。
“道法自然”中的“法”,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效法,即道之根本规律,是效法自然而来,二是法则,即道之法则即自然,虽然意思略有不同,但主旨都说明了同一个核心:自然即是最大的道。
二,何为“德”?关于“德”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给出了五个维度,或者五种状态,了解这五种状态,甚至达到它,便是达到“德”的境界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首先指出:精神和形体,不应该是分离的,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表现,应该是一致的。
之后,老子指出具体的五种状态:1)“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凝聚精气,柔顺温和,周身通泰,能做到如婴儿般的状态吗?婴儿的特点是柔和,绵软,老子推崇婴儿的状态,指出做人要有婴儿般的品质,温和,柔顺,对别人没有攻击性,守弱,同时,婴儿没有过多的欲求。
2)“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洗除自己本心上的私心杂念,关注自己的内心,能做到没有瑕疵吗?老子在这里提倡人们,明净自己的本心,把一些多余的欲望、贪心、怒怨之气等等,都革除出去,以达到明心净欲的境界,要人们把内心的纯净看得重一些,把外在的欲念看得轻一些。
3)“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关照民众的生活,治理方面,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一个小小组织,都应该顺应自然无为的规律办事,使民众心安,生活平静。
老子的“无为”理论,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避免“妄为”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等。
老子倡导的是一个组织中,“组长”应该较少干预组员的生活,让他们按照生活的规律自然有序的生活和工作。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
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有了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
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
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
“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
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
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
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
道、德、伦、理的本义及引申义。
一、道字本义。
金文“道”字从首从行从止,实为从人从行从止,故“道”是取象于人行于路途。
道就是人所行走的道路,这就是道的本义。
二、道字的引申义在《易经》的卦爻辞中,道字凡四见,均指具体道路而言,是在其本义上使用道字。
《尚书》里的道,有天数运行规律、思想行为原则、治理国家的方法、途径。
《尚书》的道,仍然是一个名词概念,但涵义已比较丰富,含有抽象的理论思维萌芽。
“道”在《诗经》中出现32次,大多数是在道的本义上使用的。
此外,尚有方法、言论、谈论。
《诗经》之道,从道路而引申为方法、言说,反映了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左传》、《国语》中至少有四处明确解说“道”。
如桓公六年季梁云:“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二是僖公十三年载,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救灾恤怜,道也。
”都是以“道”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揭示了“道”的人伦法则的内涵。
殷周时期,是道字产生、道的概念形成、道的范畴开始萌芽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入,道的涵义也不断丰富。
后来道逐渐被引申、演变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必然趋势即规律,人伦规范,原则,法度,引导,方式,方法,途径,技艺,言说,学说,理论,真理,本体,本原,终极实在等,从而道由名词概念发展为哲学范畴,成为中国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德:一、德字本义。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
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二、德字引申义。
(一)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
参见词条“道德(一)”。
例:品德|公德|德育|德才兼备。
(二)情义;恩惠。
例:功德|积德|感恩戴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
(三)心意;信念。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道”与“德”是《道德经》这篇文章中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道德经》所以名之为“道德经”就源于这两个概念。
《道德经》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经》中七十三见。
无论是从《道德经》本身的表述,还是今天我们对它的理解,应该这样来概括它:“道”的同义词是路,“道”本来是看得见的物体运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观事物运行因循的轨迹;同时又是看不见形、听不着声、品不出味、触不到体的抽象于物质的潜在轨迹,还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行轨迹的大致的经验的认知,是应该取法依据的而不应该违背和对抗的动态的行事原则。
“道”是真实存在的。
《道德经》各章分别从不同侧面来揭示“道”的本质,并不矛盾。
试图对某一章的“道”孤立来解释,是行不通的。
在《道德经》中,“道”常与“德”伴随,又时而与“自然”融合,它的比喻义与本义常常交织在一起。
“大道”在《道德经》中凡三章四见:大道废,安有仁义?(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第五十三章)什么是大道?大道是治国安天下总体因循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和运行态势——这种思想观念、方针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头上的粉饰,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国安天下潜在的运行轨迹,是治国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标准,核心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在治国安天下上的体现,是由治国安天下者思想行为潜在导向而形成的社会主流官风、民风,即整个社会的主流风气。
“德”在《道德经》中四十三见。
《道德经》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德”从“道”而来,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础上,通过修道来立德。
《道德经》中的“德”本来是“纯天然”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质,具有“朴”的特点。
“积”是“德”的修养过程。
“德”是一种思想境界,处世态度。
《道德经》中的“德”依附于“道”,是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道”是行事应遵循的原则,“德”就是按“道”行事。
“心——道——德——事”四部曲:人生最大的奥秘
“心——道——德——事”四部曲:人生最大的奥秘展开全文心是身之主宰。
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事),德的厚薄决定事的高低优劣。
这里有四个关键词:心、道、德、事。
关于心,心是身之主宰。
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起心动念决定了我们的意识、语言和行为,意识、语言和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事,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的人生。
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但被不明和欲望遮蔽,不能开发呈现出来。
建设心灵品质即是去除不明和欲望,从而开发心灵宝藏。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就是心灵品质高低的差别,就是心灵宝藏开发程度的差别。
关于道,道是人的格局和境界;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心的呈现。
心灵品质的高低,决定道的高低;道的高低决定德的厚薄。
根据心灵品质高低,我们大体上将入流的道分为五个层面,即士人之道、能人之道、君子之道、贤人之道、圣人之道。
道可实修实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德,德就是心的一切妙用,包括仁爱、智慧、胸怀、爱国、感恩、奉献、清静、能量、严厉、至诚、恭敬、忏悔、敬业、勇气、惭愧、谦让、勤俭、温和等等。
德是事的根源,德的厚薄决定事的高低优劣。
为便于理解和掌握,针对其中典型的四种德“仁爱、智慧、胸怀、能量”进行多种层次的深入阐述,其他无数的德同理可明,同理可至。
关于事,它涵盖了人生事事物物方方面面的状况和结果,包括事业、口碑、信誉、圆满、自在、观念、成就、见解、幸福、快乐、功名、财富、家庭、朋友、因缘、职业、住所、学历、职位、收入、仪表、口才等等。
综上所述,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反过来,事的根源是德,德的根本是道,道的源泉是心。
故,这是一个“心-道-德-事”的四部曲,它揭示了生命焕然一新的真相和秘密。
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载物(事),德的厚薄决定了事的高低优劣,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规律清晰,大道至简。
幸福、自在、圆满、觉悟的人生就是如此成就的!在德上下功夫,实属不易;在道上下功夫,根深叶茂;若能在心上下功夫,垂直攀登,抵达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的无限风光。
浅谈老子之“德”
浅谈老子之“德”作者:张西光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7期摘要老子哲学的主旨就是言“道”言“德”,这二者都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
“道”既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的本体,还是宇宙运动变化的规律。
而老子的“德”,则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既是万物合“道”的本性,也是人合“道”而行的本性。
因此。
老子的“德”是与“道”辩证统一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德”也继承了“道”的自然属性。
关键词德的自然属性德非道道体德用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老子》全书言“道”言“德”,“道”作为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老子所言甚多;同时,老子对“德”也做了很多阐发。
老子之“德”不仅仅指与“人之德”,也包括“物之德”。
因此讨论老子的“德”,一定要和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道”结合在一起讨论。
1 老子之“德”1.1 老子之“道”“道”是老子哲学里的一个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道”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道是万物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42章)“道”具有万物本原的特点。
其次,道是决定世界万物的本体,“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4章)“道者,万物之奥”(《老子》第62章)。
同时,道也是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因此,在对“道”做了最初的本原性,最高的本体性和最高的客观规定性后,“道”在老子哲学里具有了一种最高哲学范畴的意义。
1.2 老子之“德”而老子之“德”,不但涉及到社会生活领域,也涉及到世界本质和世界发展的内在规律。
因此,老子的“德”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对于“德”,老子对其表述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可见,在老子看来,万物合“道”而行的品行,就是老子哲学里广义的“德”。
落实到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作为万物的一类,同样也是由“道”分化产生的,也要受到“道”的作用。
人为了生存下去,也要合“道”而行,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它只是一个狭义上的“德”。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含义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含义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
其中,道和德是道德经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在长期研究中逐渐领悟到了道和德的深层含义,下面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道的含义道在道德经中被视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和运行规律。
道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首先,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它不受人为干预,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基。
其次,道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超越了人类的感官和理性认知。
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道,但可以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来揣摩和感悟道的存在。
最后,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理和价值,它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不受个体和历史的局限。
道的含义还可以从道德层面来解读。
在道德经中,道被视为一种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遵循道的教诲,人们可以实现内心的和谐、社会的和平以及自然的平衡。
道引导人们追求无为而治、无欲而达的境界,强调谦逊、宽容、自律和无私的品质。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们可以与道相合,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德的含义德是道德经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个体或社会中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美德。
德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德是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
个体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培养高尚的品质,如诚实、正直、宽容、谦虚等。
通过修身养性,个体可以与道相合,实现内心的和谐和道德的自由。
其次,德也可以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
社会应该倡导公正、公平、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在社会层面,德的实践需要依靠整体的努力和共同的价值观。
只有当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具备高尚的德行,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和繁荣。
道和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道是德的根源和指导,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体和社会才能与道相合,实现全面的发展。
在道德经中,道和德的关系被视为一种有机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从出土文献论《老子》的“道”与“德”
、
关 于《 老子》 、 上 下篇 及分 章 问题
从《 老子》 一书的思想内容方面进行考察 , 或许可有
一
王弼本《 老子道德经》 三十八 章在 马王堆 帛 第 书本《 老子》 中作第一章 , 其他章节也依次变 动, 两
书 章节次序 颇异 , 这再 一次 引起 了人 们对 《 老子 》 一 书 的分篇 及 分 章 问题 的关 注 。 《 子 》 = 初 是 老 一 最
完全不 同。 从 以上 文献情 况 可以看 出 , 老子 》 书的传 本 《 一
除新发现的郭店简本《 老子》 , 外 都分有上 、 下篇 , 但 顺序 不同 。而这些 传本 或分有 章节 , 或未分 章 节 , 章 - ̄分亦不相同。因此 ,老子》 tl JJ 《 一书的本来面貌如
何 , 现有 文献 弄 清原 书 章 节结 构 似 不 可 能 。如 果 从
收 稿 日期 :0 0 52 2 1- -6 0
去, 莫知其所终。 这 说明至少在汉初 , 老子》 ” 《 一书 已经分 为上 、 下篇 了 , 并有 篇名 。但 是如果 认真 考察 《 老子》 一书的思想 内容 , 却不尽然。“ 一词在 道” 《 道篇》十八个 章节 中 出现 过 , 德 篇》 在《 十九 个章 节 中出现 过 。论 “ ” 一些 重要 篇 章亦 在 《 篇 》 道 的 德 出
自从 17 93年在 湖 南长 沙 发 现 的马 王 堆汉 墓 帛 书《 老子》 19 在 湖北 荆 门发 现 的郭店 楚 墓 竹 和 93年 简《 老子》 开 发表 以来 , 公 由于这 些 出土 文献 与 通 行 本《 老子 》 有很 大的差异 , 因此 引起 了学 术 界 的广 泛 关 注 。有关 学 者 对 于 《 子 》 书 的 文献 考 证 及 思 老 一 想 内容提 出 了许 多 新 的观 点 , 决 了一些 过 去 悬 而 解 未决 的问题 。本 文 旨在通过 对这些 出土文献 的分 析 比较 , 对长 期 以来 关 于 《 子 》 老 的篇 章 划 分 问题 , 以 及 围绕着 “ ” “ ” 义 的不 同 理解 及 其 关 系做 道 与 德 含
论老子的“道—德”含义
论老子的“道—德”含义“道”是“德”的根据,“有”“无”统一是“德”的思维方式,“无为”是“德”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德”的存在状态。
“德”是“自然”的基础,“自然”是“德”的归宿,也是《老子》中为什么要强调合乎德性地行动的真正动因。
因此,《老子》是以德性论为核心的,主要是解决“德”的危机,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标签:老子;道;德刘笑敢认为:“老子哲学有一个可能的体系结构。
这就是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无为为实现这一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以‘道’为自然和无为提供了超越和贯通的论证,以辩证法为自然和无为提供了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经验性论证。
”[1]老子的“道”,是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观念。
这个核心观念的展开,是依赖于“德”进行的。
老子的“德”是对西周文化之“德”的哲学反思,在西周文化中“德”是一个核心的观念,“天命”的获得与延续取决于“德”的存在与否。
因此,周公对“德”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进行了反思,发出“天命靡常”的感叹。
老子的“德”正是沿着这种思路的必然产物,老子把人文之“德”转变为哲学之“德”。
这种突破性的转变,促使老子为“德”提出了普遍性的根据——“道”。
“道”超越了宗教、社会、自然,成为天地的最高存在。
然而,“道”的展开是通过“德”来进行,以此建立了“道”与“物”之间的本质关联,为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永恒的价值与哲学上的根据。
因此,老子思想的结构是“道”与“德”之间关系的设定。
具体而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人们对“道”的认识不同,“德”的内涵也不同的。
在商代,人们信仰鬼神,一切行动依靠于卜筮,“德”表现为天命神意之“得”;到了西周,人们所注目之处已由神意转而为人自身,人不仅考虑从天和先祖那里得到什么东西,而且要考虑如何保持、稳固这种进取,因为这种反思是西周政权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因此“德”的意义主要是围绕宗法与分封制度来进行;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天命动摇,社会开始重视个人品德之德[2]。
因此,老子的“道”“德”将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道德讲堂PPT课件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
道道道道道道
德
德德德德德德
讲
讲讲讲讲讲讲 堂堂堂堂堂堂
堂
道道道道道道
德德德德德德
讲讲讲讲讲讲
堂堂堂堂堂堂
谢谢观赏
肆
道德讲堂道 德讲堂
第一部分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1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2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3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4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பைடு நூலகம்
道德讲 堂
道德讲 堂
道德讲 堂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 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 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 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 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
道德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2017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2014 2013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2012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1
2
2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
道德
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
第二部分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道德讲堂
道家的政治思想
什么是真人? 什么是真人? 真人是对生死都很悠然的人, 真人是对生死都很悠然的人,是根本不考虑 利与害的人,是不怕水火风雷禽兽侵害的人, 利与害的人,是不怕水火风雷禽兽侵害的人, 仙人。 是超凡入圣的 仙人。
(二)庄子的政治理想:至德之世(无何 庄子的政治理想:至德之世( 有之乡)。 有之乡)。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 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 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 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 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 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一)道论——老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道论 老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道的含义: 道的含义: 道的含义 一是精神性的宇宙主体,是世界的本源, 一是精神性的宇宙主体,是世界的本源,先于物质 世界而存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世界而存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一, 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一,一
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的评价 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的评价: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的评价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他反对战争,反对横征暴敛,关怀下层民众的疾苦。 但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 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在他看来, 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在他看来,无为仅仅 是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真正的目的。 是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真正的目的。“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也就是说,通过统治者的无为,使民众变得无知无 也就是说,通过统治者的无为, 而无知无欲的民众最有利于专制国家的统治。 欲,而无知无欲的民众最有利于专制国家的统治。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一方面,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一方面, 统治者要清静无为,另一方面, 统治者要清静无为,另一方面,被统治者也要无知 无欲,安于自己的被统治地位。 无欲,安于自己的被统治地位。
21第二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
也,至公无私。” • 其二,更重要的是,为人谋之忠,是为人谋善、行善而非助恶。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教人以善,
忠 忠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就是对待他人和做事要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尽心竭力。 • 诚心诚意,是指发自内心的真实无欺。如朱熹所说:“忠只是实心,直是真实不伪。”(《朱子语类》卷十
六) • 全心全意,是指专注于一,不二顾,如董仲舒所言:“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春秋
繁露·天道无二》) • 尽心竭力,是指毫无保留,自始至终,不半途而弃。如同朱熹所说:“为人谋时,竭尽自己之心,这个便是忠
第一道ຫໍສະໝຸດ 节 德与 传 统 道 德
一、道德
什么是道德呢? 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 和。但这种规范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体现真善美行为的规范。 道与德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概念。“道”的原义是道路的道,后来逐渐演变为必须遵循的规范、法则、 规律等内涵。金文的“德”为两个人眼直心正形。眼直心正就是喻示干好事不干坏事。两个“人”字是 指人与人之间相处要行善而不为恶。这就是“德”字最基本的含义。行德做好事,是一种助人的行为。对 被助者来说,得到了他人在精神上、物质上或行为上的帮助,当然是“得”;而对助人者来说,他与人为善, 在精神上获得了安慰,同时也得到了人们的赞颂,这也是一种“得”。以助人为善作为行为规范、做人的 准则,就是“道德”。 道德二字组织在一起,是在战国时期。道是德的宗旨,德是对道的认知与实践。道的具体体现是道德思想、 理论、规范等;德的具体体现是对道德思想、理论、规范等的领悟,并付之于实际的行动。道德是知与行 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产物。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道 德,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各自有自己的道德。在每个社会中,统治 阶级的道德居于统治地位。所以,道德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种意 识形态。 道德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但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并不会随着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消亡而立即消亡,它还会或长或短地存在一定时 间,还会对新的经济基础和新的意识形态起着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还会被新的社会根据自己 的需要加以批判扬弃或改造继承,这就是道德的继承性。
德的主要含义
德的主要含义德这一范畴 , 有著丰富的内容。
一般说,德与道常常对举。
《老子》五十一章∶ " 道生之,德畜之。
"意思道生化万物,而德畜养万物。
道是万物的总根源 , 德是道在万物中的体现。
道既无形无象,德作为体现在具体事物中的道,也没有形象可言。
所以道门中人士常道德联称。
认为它们是至虚至寂 , 却是一切万物最终最深奥的祖宗。
ﻫ德是道之得 : 德是道在万物中的体现 , 就具体每一事物言 , 所谓德,就是得到了道。
唐朝孟安排《道教义枢》说:德 , 就是得,就是成,就是不失去 ( 道 ) 。
因此,德与有时说的「道性」是一致的。
道是无所不在的,万物皆有道性。
《庄子》中就说过,道「无所不在」 , 它可以在蝼蚁 , 在瓦甓 , 在屎溺。
不管是万物中最灵的人 , 还是最卑微的东西 , 无一例外都有道。
《西升经》说 : 「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
」这种万物皆有的道性 , 也就是德。
ﻫ德是道之用: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根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对每一具体事物的养育、规范等作用必需通过德来发挥。
道体虚无,主无,德则存在於具体每一物中,主有。
当然 , 这儿说的体用 , 不是将道和德分为两个不相干的东西 , 而只是从不同场合不同功能来加以讨论。
从根本上说,德与道是统一的,是同一范畴的两重含义。
所以 , 《道教义枢》卷一引玄靖法师的话说 : 「道德一体而二义。
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从二者的功能、作用范围而言,有所区别 , 所以是二 , 但它们只是同一个本体的不同表现,所以又是不二。
同样 , 两者虽为一,作用又有区别 , 所以是一又非一。
素书原文及解释
素书原始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悲天悯人,以遂其生计。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行无一焉。
圣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旷世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辈。
译文: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行分别。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依据著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这样。
德、即是获取,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获取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这样。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爱、爱人的心理,人能关怀、怜悯人,各种和善的梦想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切合某种道德观点的行为,人们依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成立功业。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例,规范仪式的总称。
人人一定依据礼的规范,脚踏实地,夙兴夜寐,依据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摆列的次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行的。
英明能干的人物,道德崇高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隆、虚弱、生死的道理,精通事业成败的规律,理解社会政治修明与纷杂的局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
所以,当条件不适合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候机遇的到来。
一旦机遇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立功立业位极人臣。
假如所遇非时,也可是是淡泊以终而已。
也就所以,像这样的人物常能建立极为崇敬的模范,名重于后代呵!正道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这人之俊也。
行足认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能够使遵约,廉能够使分财,这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这人之杰也。
译文道德崇高,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
诚实不欺,能够一致不一样的建议。
道理充足能够获取手下民众的拥护。
《道德经》里的“道”与“德”
《道德经》里的“道”与“德”*导读: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自成体系,集中和完整地体现在他留存于世的惟一著作《老子》中。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5000余言,但几乎是一个字就包含着一个哲理,其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自成体系,集中和完整地体现在他留存于世的惟一著作《老子》中。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5000余言,但几乎是一个字就包含着一个哲理,其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
一、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是道的思想创始人。
老子创立了道这一超越宇宙时空并包罗了宇宙万物万象的庞大的哲学体系。
(一)道生万物道生万物的思想,是老子的首创。
老子曾多次地论述没有名字的道是个实存的物,是创生宇宙的母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数年研究,确立了大爆炸宇宙论,即在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诞生了宇宙,出现了空间,然后才形成了星球这一学说的提出告诉人们,物的形成与老子描述的道生万物相吻合。
(二)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老子道论的精髓。
道在混沌中成就自身,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物,它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特有的自然法则所规定的。
道隐于万事万物之内,主导着万事万物自生长到灭亡的全过程,它以自然为本性,在创生天地之时,将自己所具有的物质与能量、法则、规律毫不保留地传给了天地,成为天、地、人取法的准则,然后,道又以后勤部长的身份连续不断地、默默地供给天地能量与物质,使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
自然,即自然而然,无任何人为的因素,无任何强求的限制。
如四季更换,日月交替,是天和地常规的运行、自然的运行,而这种运行是效法道的,而道是遵守自然规律、自然规范的。
因此,万事万物顺应自然规律者昌盛,违背自然规律者必受惩罚。
(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老子认为解决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异常情况以便使人们获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最可行、最完美的方法。
道和德是什么关系?
道和德是什么关系?道德是⼀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要明⽩道和德的关系,⾸先要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宇宙⾃然⼈⽣的规律和法则;“道”是春秋思想家⽼⼦提出来的,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先天地⽣⽽不为久,长于上古⽽不为⽼。
道教创始后即奉⽼⼦为教主,神圣其形象,尊称为“太上⽼君”以《⽼⼦五千⽂》为经典,将“道”加以改造,成为道教的信仰核⼼;认为“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化为三清,并形象化为太上⽼君;“道有最伟⼤的德⾏,它以虚⽆为体、清净为宗、柔弱为⽤,⽆为不争;“道”真常永恒,⽆⽣⽆灭,⽆时不在,⽆处不有,长存于天地之间。
德:顺应宇宙⾃然⼈⽣的规律去做事,不违背⾃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从中获得的收益,称为“德”。
先秦道家⽼⼦认为,讲究清净⽆为,因顺⾃然,有所得于道,就是有“德”,并提出“物莫不尊“道”⽽贵‘德’;庄⼦也认为“德”的重要性仅次于道。
道教沿袭⽼庄关于“德”的哲学思想,⽽加进神仙修炼的仙学内容。
认为修道有成,与道⼀体,⾃然长⽣,就叫做“德”。
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到唐宋之间,⼈们才把“道德”两个字连起来成为⼀个名词。
现在⼈⼀谈“道德”,好像都很反感,你凭什么站在道德制⾼点,动不动就说“道德绑架”别⼈?所以先说好,⼤家别急,今天咱只分析道和德两个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字其实都有⽆穷的意义,⾸先说“道”,是⼀个形⽽上的中国最⾼的哲学名词。
有的时候也指实体的道路的道;《孟⼦》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经商之道”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是道德的代替词。
那在中国哲学上讲呢,道就是⾃然,⾃体本然,天地万物包括⼈、动物⾃⼰运⾏的那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道。
《道德经》上开篇就说“道可道,⾮常道。
名词解释道和德
名词解释道和德
道和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原始
规律和存在方式,也是天地间不可见的力量。
它是一种包容、无限、
无为的原始状态,超越了人们的感知和理解。
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万
物生成、运行和归于平衡的根源。
在人类生活中,追求道即是追求真理、自然、和谐和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和德密切相关,德指的是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它是在追随道
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是人们通过不断修炼、实践和追求道而形成的
道德品质。
德是从内心发出的力量,是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行为方式
的体现。
拥有道德德行的人会关心他人,尊重自然,遵循道义规范,
奉献社会。
道和德相辅相成,通过修炼和实践道可以培养德,而德的
行为也表现出对道的理解和追求。
道和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追
求道和培养德是每个人的修炼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
它们的核心理
念是和谐、均衡、无为而治,以及尊重、善良、正直、公正、忠诚、
宽容和谦虚等道德品质。
通过追随道和修炼德,人们可以与宇宙共融,在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中达到和谐与平衡。
有道与德得诗句
有道与德得诗句?
答:关于道与德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这句诗出自唐代韩愈的《原道》,阐述了仁、义、道、德的概念和关系。
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这句诗来自《道德经》,强调了道和德在万物生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句话也出自《道德经》,表达了天道无私,常常眷顾那些行善积德的人。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句话来自《礼记·大学》,强调了德行可以滋养身心,使人变得宽广豁达,因此君子必须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意念。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成语也体现了道的重要性,得道者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失道者则会孤立无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我们现在试图思考道德。
当这个简单的词语被不假思索地混迹于众多句子中的时候,可以让人想到许多道德理论或说教;而作为一个光秃秃的题目,它从它的熟知用法中被疏离出来,成为一个陌生者,成为被打量的对象,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打量着我们,以它陌生的眼光透过层层熟悉的面具。
它光秃秃地站在那里,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成为一种开启的可能性:一个扬起的手势或一个张开的口型。
我们于是争取到一种微弱的可能性,得以聆听道德的声音,在它的突兀站出所撕裂出来的寂静里。
所以胆敢用而且仅用这两个简单的字来作为标题,既是出于对语言的失望与无奈,也是出于对语言的绝对意义上的尊重和依赖。
尤其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原词语,更多的是出于后者。
因为作为背负着沉重文化遗产的后来者,我们本来是没有权利仅仅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原词语来作为一篇文章的题目的;但这说的只是我们,而就一个原词语本身来说,恰恰是它背负着沉重的文化遗产这种状况本身赋予它一种理由和责任去重新简单地站出来,迫使人们重新思量它的意义。
因为所谓文化遗产终究是历史的“我们”所创造的,而一个原词语在一种绝对的意义上讲是任何文化创造的一种被给予的语言上的条件。
所以,就“我们”而言,或者说出于对语言的失望与无奈,这个题目说的是:它可以是在思考任何别的东西,但不是道德;而就道德这个原词语本身而言,或者说出于对语言的绝对尊重和依赖,这个题目试图说的是:它只思考道德,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
现代人经常谈论现代人或现时代的道德沦丧,并因此而沮丧。
然而真正堪忧的不是现代人或现时代的道德沦丧,而是道德本身的沦丧。
道德沦落到伦理道德,因而丧失了它的真义,这是现时代和现代人道德沦丧现象的根本原因。
伦理道德关注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可以是“有道德的”,也可以是“没有道德的”,道德是一种“品性”,拥有或者不拥有它被描述为与人交往的两种伦理状态,就好象有钱没钱是经济交往中的两种状态。
而且对它的拥有还可以有量的区别:有的人拥有较多的道德,有的人拥有较少的道德;某件事体现较多的道德,某件事体现较少的道德。
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有一种收集整理道德规范的伦理学,它把道德按照日常的方式理解为现成固有的、不会改变的东西,它以故事、寓言、谚语等等文学方式使其自身成为日常伦理道德理解的语言表达:这种表达或者是把抽象的道德原则形诸具体的情境和行为,或者是把生活中的道德经验提炼为简约抽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前者成为脍炙人口的教化故事,后者成为有口皆碑的伦理准则,这两者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随着这种道德语言的成型与习惯化,道德越来越被伦理化,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生活的伦理化,乃至世界的伦理化,也就是说自然越来越被理解为人的世界,而且世界越来越被当作人与人发生关系的舞台与背景,甚而至于只被当作空洞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道德以一种“最富有道德的”方式被伦理化的过程,伦理道德取得它强大的教化力量的过程,也就是本真的道德被沦丧和本真的自然被遗忘的过程。
道德世界的建立,也就是自然隐退和道德沦丧的开始。
[!--empirenews.page--]在道德伦理化的背景上,对自然的隐退或世界化的抗争最初表现为一种拒绝教化的自然主义,但是由于它所崇尚的自然不过是被伦理道德夺去了内容的空洞躯壳,所以实际上它不过是伦理道德世界的一个反面陪衬现象,或者说是温情的伦理道德世界的一个冷冷的空洞的伤口。
它以它的反道德的冷漠自然无情地揭露伦理世界的谎言和虚无的本质,但毋宁说它就是伦理道德世界的虚无本质本身,它许诺的自然毋宁说是伦理道德世界最大的谎言,因为它实际上被伦理道德世界利用为自我开脱和自我麻醉的最后防空洞,在这里面自然的隐退和道德的沦丧不但不再作为问题来刺痛人们的回忆,反而成为一种享受。
所以这种自然主义实际上成了一种为伦理道德世界制造调剂性不和谐音的共生同谋。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世界的主流文化出于对道德伦理化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也开始对伦理道德视道德为事实、从而只对它进行加工整理这样一种状况开始不满,这种不满导致了对道德的根据、来源或本质的寻求,这种寻求表现为两种互相争夺支配权力的共生同谋:宗教的与哲学的道德阐释。
如果说朴素自然主义是隐退的自然的殉葬品,或者说它对道德的伦理化所做的抗争是以一种随自然的隐退一起隐退的话,那么可以说宗教是第一个试图从正面冲破伦理道德世界的力量。
然而由于这种力量原本就是在伦理道德世界的温床上孕育出来的,它既没有见证到道德的伦理化,也没有经验到自然的丧失,它只是对这个伦理道德世界感到不满,但它并不真正知道它的不满究竟来自何方,所以它伪造了一个彼岸世界作为伦理道德世界的对立面,这个世界是超自然超道德的,它是自然和道德的来源和根据。
但是宗教不知道它所要超越和为之寻求根据的自然已经是隐退了的自然,道德已经是沦丧了的道德,所以它对所谓自然和道德的超越和奠基实际上加剧了自然的隐退和道德的沦丧。
一方面,彼岸世界的无限权威以及人亲近甚至达到这种权威的可能性极大膨胀了人类的自我中心幻想,助长了人对于自然的忽略与蔑视;另一方面,道德的伦理化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被扬弃,反而被神圣化为通往彼岸世界的津梁,所以虽然宗教本来是作为伦理道德之世俗权威的挑战者面目出现的,而且虽然伦理道德世界的权威知道在宗教的极端空虚和傲慢的核心里道德并不占有任何重要地位,宗教还是被伦理道德世界引以为最亲密的同盟。
但是对伦理道德根据的寻求并不一定要以一种假装蔑视和企图超越伦理道德世界的神圣面貌出现,它还可以表现为一种坚持在伦理道德主体自身内部寻求根据的崇高形态,这被叫做哲学的道德观。
由于这种道德观是道德伦理化的直接的和正面的结果,而它也将它的思想触角深入到宗教的领域,所以它不象伦理道德世界本身那样直接以宗教为亲密的同盟,而是以与宗教相互争执对伦理道德世界的解释权的方式在伦理道德世界的屋檐下与宗教共生同谋。
作为自我根据的道德观,哲学道德有两种形态:据理的自律道德或从心的自律道德,分别以客观的理或者主观的心作为伦理道德的根据或基础,以之为道德的伦理化作出解释和提供论证。
它们不停地互相批评,但实际上它们至少在两点上是一致的:一是都强调自律:从心的道德固然是自律,据理的道德也强调道德之理虽然客观,但也是人心之客观,与物理之客观有别,与宗教彼岸之不可以人心思议亦有别。
二是它们共同的兴趣不在于记录整理伦理道德的“老人言”,而在于为伦理道德提供理论基础或根据;它们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日常伦理道德如何才能被合理地论证和建立起来,也就是问: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人的行为或者人的内在品性为什么是要符合道德的?论证、建立、遵守、符合这些词表明它们没有问到更根本的问题:道德首先是否应该被理解为或被规定为伦理道德?这个问题本应优先于伦理道德的合理性问题。
[!--empirenews.page--]于是我们看到,这里实际上暴露出自我根据的道德的一种自相矛盾:它一方面强调伦理道德合理性的根据在于主体自身,另一方面它并没有贯彻这种自律的原则,因为理性的或心性的主体所要论证、建立、遵守、符合的伦理道德规范毕竟是从外面现成拿来的,虽然“凑巧”与那些发自理性或心性的道德原则一样。
作为对这种不彻底性的克服出现了两个方向的道德学说:一个是从哲学的努力回退,试图以科学的方式论证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解释其发生的原因与历史,探讨其结构与功能,衡量某些具体道德规范的得失,决定其取舍废立。
另一个是突破主体性哲学的理性原则,不接受、更不屑于去论证任何外在于自身的既有道德规范,而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为最高的道德。
与科学策划的道德观相比而言,这种道德可以叫做艺术创造的道德观。
但是这两种道德观实际上取消了道德。
无论在科学性的道德策划里,还是在艺术化的价值创造里,伦理道德或哲学道德的消极的客观限制固然被打破,但同时任何积极的限制也被取消了,也就是说原来以伦理化的道德形式曲折地残存下来的一点本真道德的遗迹也被彻底地抛弃,于是道德完全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多余的词汇:在严格的社会科学用语里它与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等等放在一起成为有关法制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等等标准考察之外的非常规变数。
在这种科学策划指导下的社会工程实施中,它被用作精密的标准技术手段如法律条文、经济预算之外的辅助性的民间调解手段,而且科学社会确信这种辅助手段的需要仅仅是暂时的,因为按照“社会进步”也就是科学化的要求,道德的原则最终都要被全部转写为可操作的、可控制的、可废立的、无歧义的精确形式。
所以无论在社会工程实施中出于操作性的技术细节原因是否还暂时被利用,它在科学策划的眼里只不过是一种原始的遗迹、落后的象征,如果说除了暂时之用外还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便是一种观赏价值或文物价值,是一种有趣而且无害的古迹旅游资源一类的东西,这种东西在越落后的地方越丰富,而在一个充分进步发达的社会里,也就是说在一个充分数字化、精确化、机制化的现代性社会里,这个因素在严格的社会的算计、策划和工程实施里是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的。
类似地,在艺术创造式的道德理解里,或者说在为自己创造道德的自我癫狂的艺术活动里,道德实际上成了一个贬义词,一个笑话,一个现代派的搞笑的艺术品。
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相争-同谋,因为在科学技术操纵的世界里,据说对美的热爱、对诗意的感受、对艺术的虔诚是现代人唯一可能用以抗拒科学权威、抵制技术统治的稻草,是人类最后的救主,但实际上对纯粹美感的狂热追求正如对精确控制的无限提高一样,是现代人彻底丧失了本真道德尺度之后的痛苦而麻木的、疯狂而冷漠的、清晰强烈而盲目愚钝的自我膨胀。
这个膨胀的自我可以表现为审美的主体,也可以表现为算计的主体,而这两种主体相互争执的可能条件在于:就其根本而言,二者都是追求控制和创造世界之权力的意志。
这种意志本身除了什么都不是之外并不是任何东西,它是无限吸附和无限膨胀的自身虚无的旋涡,以自己为中心疯狂而冷漠地旋转,在这个旋涡中自然被脱水甩干、被震裂粉碎、而且以“进步发展的加速度”离心而去。
除了服务于它的控制、创造和同化,这种自身旋转从不真正尊重任何异于自身的他者,它只在乎它自己的感觉:美感或者感觉材料的当下主观确定性,是现代美学和实证科学共同的第一原则。
接下来便是表达、创造或者参数设置与结果控制。
当然从外观看起来,现代科学和艺术作为一个权力意志的两种表现还是有所区别的:可以说前者是在冷漠掩盖下的狂热,后者是在狂热掩盖下的冷漠;或者说前者是打着客观旗号的主观,后者是打着主观旗号的客观棗当然主观客观这样的词语是宗教-哲学相争-同谋时代的用语了,而现代科学-艺术的相争-同谋则主要不再是“观”点上的相争-同谋,而是行动上的了。
行动也是现代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原则。
两种貌似不同的行动表现着同一个意志,两种实质相同的行动争抢着同一个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