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令译文赏析【宋】张先
张三影云破花解语
张三影云破花解语张先生性开朗,喜好戏虐,一辈子都过着有诗酒和声妓相伴的闲雅生活。
他年纪稍长晏殊,而略少于柳永,活了将近九十岁的高寿。
张先不仅活得长,而且活得相当有质量。
他在垂暮之年八十五岁高龄时尚纳一妾,当时苏东坡等挚友去拜访张先,言及此事时,张先满面春风地随口赋诗一首云:“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此诗颇似眀末的老郎配钱谦益与柳如的一番戏谑之言,河东君问牧斋先生“公爱吾何?”答曰:“爱汝之黑者发,而白者面。
”牧斋先生亦问之。
河东君答言:“既爱公之白者发,而黑者面也。
”东坡后为张先晚年纳妾事作诗一首:“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当然这里对张先的行为还是带有一点嘲讽之意。
他后半生与下一辈的王安石、苏轼等著名文人也都有交往,特殊的经历使他成了北宋词由逐渐兴盛走向全面繁荣的见证人。
同时他本人的词,也以其独特的兼容与创新并存的特质,成为宋词的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宋太宗淳化元年,张先出生在乌程,即浙江湖州。
他的故乡濒临太湖,风光秀美。
张先的父亲张维是一位安贫乐道,善于教子的诗人。
北宋孙觉的《十咏图序》中说,张维“少年学书,贫不能卒业,去而躬耕以为养。
善教其子,至于有成。
平居好诗,以吟咏自娱。
浮游里闾上下,于溪湖山谷之间。
遇物发兴,率然成章,不事雕琢之巧,采绘之华,而雅意自得。
倘佯其闲肆,往往与异时处士能诗者为辈。
盖非无忧于中无求于世,其言不能若是也。
”仁宗庆历六年(1046)张维去世,活了九十一岁,看来张先的家族中有长寿的基因。
张先家世不显,中进士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之前的事迹多不可考。
大凡文人都有红袖添香、歌妓佐酒情结,张先也是诗酒风流,喜欢吟诗弄月。
据《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子野尝与一尼私约,其老尼性严,每卧于池岛中一小阁上。
俟夜深人静,其尼潜放下梯,使子野登阁相遇。
临别,子野不胜惓惓,作《一丛花》词以道其怀。
”同书并载:“张子野往玉仙观,中路逢谢媚卿,初未相识,但两相闻名。
张先《一丛花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 15题。
一丛花令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注]梯横画闻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注] 桡:船桨,这里引申为船。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片前两句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和概括性,既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
B.“离愁正引千丝乱”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两者使她心绪纷乱不宁。
C.上片末三句写眺望寻觅之苦。
恋人骑着马儿远去,一路上战争不断,“何处认”与“伤高怀远”遥相呼应。
D.词的上片抒情,突出女主人公的无限离恨;词的下片写景,以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烘托孤寂之情。
E.这首词写的是闺中人在恋人离开后独处深围的相思与怨愁,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意境浑融,富有情韵。
15.下片最后三句为作者赢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请赏析这三句。
(6分)【猜有所依】2017年高考新题型/综合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猜题指数:★★★★★14.C、D(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得满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C项,“征尘”指征途中扬起的尘土,“一路上战争不断”理解有误。
D项,通览全词,词的上下两片均有写景和抒情。
15.【答案示例】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杏比作女子,将桃杏飘落在春风中比作女子嫁人,形象生动。
②将女主人公与桃杏作对比,桃杏尚能嫁东风,女主人公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磨青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幽怨;③借羡慕桃杏犹可嫁东风,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无聊生活的抗议,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
(每点2分,意对即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鉴赏】词上片首句,使用重笔直接抒慨,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以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感情的倾泻。
张先简介及青门引赏析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
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
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
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
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
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文学创作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张先著《十咏图》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
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
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
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
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
”(《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
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
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
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代诗人张先书写花木兰的古诗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代诗人张先书写花木兰的古诗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所以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诗人张先书写花木兰的古诗鉴赏吧。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代: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
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
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
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舴艋(zé 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竞:指赛龙舟。
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
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杨花:柳絮。
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
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
欢声笑语,隐约可闻。
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
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
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张先的词_张先诗词
张先的词本文是关于张先诗词的张先的词,感谢您的阅读!张先的词宋词名句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作者:张先相离徒有相逢梦。
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注释①槽上凤:琵琶上端雕刻成凤头状。
槽:即将弦柱之槽口,在凤头下方。
张先的词宋词名句青门引作者: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词句注释⑴青门引:词牌名。
⑵中酒:喝醉。
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酒酣也,意即醉了。
《汉书》颜师古注:“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
中音竹仲反。
“其说稍异。
杜牧《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与此词意近。
⑶病:字承上”中酒“来,言酒病。
⑷画角:古代军队中绘有彩色图案的管乐器。
⑸那:为”奈何“之合音,读平声,亦读上声。
⑹秋千影:言秋千影,人影可知。
盖值寒食佳节,明月中有人在打秋千。
一说秋千架的影儿被明月送过墙来,是怀人寂寞境界,亦通。
但此处以动态结静境,有人影似较好。
薛能《寒食日题》:“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
“这秋千也空着,却与”隔墙送影“不同。
白话译文乍暖的天气还透着丝丝微寒,一天风雨到傍晚才消停。
庭院里空落寂静,又快到清明了,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样。
晚风送来城楼上的画角声把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里更加宁静。
哪里还能再忍受着溶溶月光,隔墙送来秋千的影子。
张先的词宋词名句一丛花令作者: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译文登上高阁眺望远方,怀念远在天边的情郎,这无限的情思何时才能了结?世间万物,没有什么能比恋情更加浓烈。
分离的愁苦正像那纷纷乱乱的柳丝,更有那东街上飘飞的白絮,令人心烦意乱。
北宋前期词
主要特点:以小令为主 清新、明丽、婉转、缠绵 代表词人:张先、晏殊、柳永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南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 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 东风。
醉垂鞭 张先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
三、柳 永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 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 世。
——李清照《词论》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 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 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 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 当美景,追欢买笑。賸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 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 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 筝笑倚银屏, 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 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 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 曾玩府游州。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先最著名的十首诗1、千秋岁·数声鶗鴂[作者] 张先[朝代] 宋数声鶗鴂。
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
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2、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作者] 张先[朝代] 宋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3、青门引·春思[作者] 张先[朝代] 宋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4、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作者] 张先[朝代] 宋龙头舴艋吴儿竞。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5、醉垂鞭·双蝶绣罗裙[作者] 张先[朝代] 宋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6、题西溪无相院[作者] 张先[朝代] 宋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7、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作者] 张先[朝代] 宋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8、系裙腰·般涉调[作者] 张先[朝代] 宋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9、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者] 张先[朝代] 宋花前月下暂相逢。
张先最有名的一首诗
张先最有名的一首诗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千秋岁·数声鶗鴂(宋)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宋)张先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宋)张先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
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青门引·春思(宋)张先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宋)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江南柳·隋堤远(宋)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题西溪无相院(宋)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宋)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
写柳絮飘扬的诗句
1、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代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译文: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2、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代郑谷《柳》
译文: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3、街南绿树春饶絮。
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宋代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译文: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4、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译文: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5、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宋代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译文: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张先: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张先: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张先: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周忠应人们常常把“才子”和“风流”、“佳人”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有风流好色的倾向,似乎脱离了女人,他们便失去创作的灵感,才华得不到施展。
到了宋代,文人好色之风更甚。
周邦彦与宋代名妓李师师相交甚欢。
专挑男女情愁写词的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终生好色,整日沉溺于声色妓女。
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一生风流,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女人与歌妓。
这些风流韵事被传流许多佳话。
风流入骨是张先我觉得风流得最自在,且最有境界的当数张先无疑。
张先天性疏放,为人“善戏谑,有风味”,诗酒终年,是个崇尚及时行乐、追逐“一夜情”的“花心文人”,与后世那些动辄愁眉、凄苦困顿的“牢骚文人”完全不一样。
据《历代词话》记载:张先有一次去玉仙观,邂逅美女谢媚卿。
一个是名闻天下的风流词人,一个是风月场里的花魁,“一见慕悦”,眉来眼去,就勾搭上了。
事后,张先特地写了《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记叙他的这次艳遇: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
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欢难偶,春过了。
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另一首著名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也来自他的“猎艳”故事。
张先年轻时,曾疯狂地喜欢一个小尼,定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可是,庵里的老尼非常严厉,把小尼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不准他们相见。
这可难不到张先,他让小尼在墙头放张梯子,自己在夜深人静之际,偷偷划船过去,登上梯子,翻过墙头,溜进屋子,天亮之前再悄然离开。
这样约会了多日,老尼竟未发觉。
后来,张先或许是想科考,或许是怕日久暴露,或许是有了新欢,不再来赴约,并杳无音讯。
小尼望断秋水,“日日思君君不至”,郁郁成疾。
张先对这一段偷情经历,也十分怀念、引以为豪,填了一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宋词三百首赏析
宋词三百首赏析1.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①徽宗皇帝裁剪冰绡①,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②。
新样靓妆③,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④。
易得凋零⑤,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凄凉院落,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⑤?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①宴山亭:词牌名。
“宴”通“燕”。
②冰绡:洁白如冰的丝织品,此处比喻杏花的花瓣。
③靓(jìng)妆:美丽的妆饰。
④蕊珠宫:道教传说中的仙宫。
⑤会:理解,懂得。
[赏析]这首词是赵佶被人掳掠北去途中,见杏花而怀念故国的伤怀之作。
开头描绘杏花的形态色彩,接着以杏花的美丽妆饰与天上宫女对比,透过此花,人们能看到曾为帝王、现为囚徒的作者及今日的后宫佳丽憔悴飘零的落魄之态。
下阕由上阕写杏花转为写人。
题意是“北上见杏花”,并非专咏物,所以“凭寄离恨重重”承上启下。
“离恨”为点睛之笔。
借对梦的期待,委婉表达,此刻的作者伤心到连梦也不做了!2.木兰花①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
昔年多病厌芳尊③,今日芳尊惟恐浅[注释]①木兰花:又名《玉楼春》。
②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③芳尊:指代美酒。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
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
“情怀渐觉”、“衰晚”,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进一步表达“衰晚”之感。
“今日”虽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愁绪推向高潮。
3.渔家傲①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
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羌管悠悠霜满地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张先与柳永齐名
张先与柳永齐名,柳永擅长慢词,张先擅长小令。
“柳词”和“张词”一样,延续“花间词派”的题材传统,写的都是男欢女爱、相思离别的情感。
但柳永浪迹市井妓院,柳词活泼生动、热烈浓情,偏于描写市民之情,而张先一生富贵,生活闲适优裕,词风因而也含蓄雅致,言辞工巧,情韵浓郁,清新深婉,带着雍容华贵的气派,是典型的文人贵族词。
先举一首简洁流畅的《相思令》:“蘋满溪,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略略数语,通过对青蘋、柳堤、溪水、陇月、烟霭、寒风、朱门、马嘶、寒鸥的景色描写,景语结情,融情入景,呈现凄迷朦胧的送别情怀。
再如这首《千秋岁》,写男女情爱悲欢,韵高而情深,含蓄而激越,极尽幽怨曲折之能事:“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下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天不老,情难绝”,化自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诗意却完全相反;“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与“思”谐音双关,表示相思不怕阻扰、仍将继续之意。
琼瑶的小说《心有千千结》书名,即从这两句词化解而来。
由于张先所写之词,离不开“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题材;而他的一首《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因此,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名“张三中”。
张先得知后,不仅不恼,反而大乐,道:“为何不干脆叫我‘张三影’?”看众人不解,张先自鸣得意起来,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三影’,才是我平生最得意的诗句呢。
”于是,众人顿悟,都追着称呼“张三影”。
后来,苏轼但凡提到他这个高龄长辈,也戏称:“能为乐府,号张三影者。
”其实,张先爱“影”之深,擅长写“影”,岂止以上的“三影”?还有“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等,均属名句。
但是,后人评价最高的还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其他“诸影”都远不及。
古诗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翻译赏析
古诗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翻译赏析《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先。
其古诗全文如下: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前言】《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写一位女子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
词的结尾两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注释】⑴伤高:登高的感概。
怀远: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穷:穷尽,了结。
⑵千丝:指杨柳的长条。
⑶东陌:东边的道路。
此指分别处。
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⑷嘶骑:嘶叫的马声。
⑸小桡:小桨。
桡,这里引申为船。
桡:一作“桥”。
双鸳,一对鸳鸯。
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注引《列异传》:“宋康王埋韩冯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高观国《玉楼春》词:“桌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此处暗示爱情圆满。
通,暗示“船通情难通”。
⑹梯横:是说可搬动的梯子已被横放起来,即撤掉了。
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
南朝梁庾肩吾《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唐王建《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唐。
”⑺栊:窗。
⑻解:知道,能。
【翻译】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orG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 千秋岁 数声鶗鴂 注释 译文 赏析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注释译文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试题、作文大全、写作练习、文学阅读、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成语词典、时评借鉴、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books, writing exercises, literary reading,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etry appreciation, idiom dictionary, time evaluation reference,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注释译文赏析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北宋】张先《一丛花令》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来自喜马拉雅115. 【北宋】张先《一丛花令》:离愁正引千丝乱【本期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离愁思念爱情【诗词原文】《一丛花令》北宋·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远,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精华赏析】“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词以女性的口吻,开门见山地就揭示了情感的主题:伤高怀远的绵绵离愁。
一般的言情词描写的套路都是由叙事或者是写景开始,慢慢地引入情感,最后再将情感推向高潮。
张一开始就用非常突兀有力的笔调,完全省略了情感生成的过程,直接将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这就好比别人抒发感情是从山底开始慢慢往山上爬,情绪的程度是越来越强烈;张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是先占据了山顶,然后再向下俯视整座山脉。
这种笔法确实更能带给人一种情绪的强烈震撼。
词中的女主人公一开始就站在了最高处,并且发出了情绪最强烈的质问:伤高怀远何时才能有个尽头呢?仔细一想,其实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就好像李煜问:“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样,这样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问题本身就已经是答案了。
词人他并不是为了刻意去追求一个答案,只是情到最深处,一种下意识的呐喊而已!因此“伤高怀远几时穷”的设问之后,紧接着的一句“无物似情浓”,看上去好像是回答上一句的问题,其实仔细品味一下,我们会发现“无物似情浓”实际上是否定了前一句提问的意义,因为情实在太浓太强烈,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这份深情相比拟,同时再一次暗示了:伤高怀远是没有尽头的。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这两句词堪称全篇的主旨。
接下来的所有描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主旨了。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这几句将女子登高怀远所看到的自然风景引入到了离愁的情绪之中,本来女子思念远方的郎君已经非常悲伤了,更何况她满眼所见,是千万条柳丝在风中凌乱,飞絮濛濛漫天飞舞,就好像她的离愁别绪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张先简介_张先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张先简介_张先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 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
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 年)中进士。
明道元年(1032 年)为宿州掾。
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佑二年(1050 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
嘉佑四年(1059 年),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 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张先古诗词作品:《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
其古诗全文如下: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翻译】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
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
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
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
其古诗全文如下: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翻译】心中思念情郎,于是登上高楼远望。
楼前的芳草,一年一绿,如今又是春天来到。
这青翠的绿色仿佛情郎离去时所著衣袍的颜色/a/zhangxianhtm 。
分别时,他不忍离去,回首凝望,衣袖随风飘动。
一别数年,他崭新的衣袍恐怕已经变旧了吧。
新绿的颜色也已经暗淡无光了吧。
其实韶华易逝,就连镜中的容颜也一年一年减色,不像芳草那样岁岁依旧。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
张先诗词赏析
张先诗词赏析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词人,造语工巧,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
天圣八年(1030)进士,任安陆知县,人称“张安陆”。
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
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
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后留恋山水,作诗自娱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他“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大多抒写诗酒生活、男女之情,词风冶艳、语言工巧、情韵兼备。
曾因三处用“影”绝妙,世称张三影,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醉垂鞭(正宫)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
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赏析:“东池宴”初见,淡妆轻扫,犹如初春闲花,美丽不似凡尘女子。
这首词神采飞扬、亦真亦幻,极富艺术感染力。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朱粉不须施,花枝小。
春偏好。
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
双条重。
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
黄蜂花上飞。
赏析:词风妖冶、格调欢快,多角度花样赞美少女美好的模样。
南乡子(中吕宫)何处可魂消。
京口终朝两信潮。
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
催促行人动去桡。
记得旧江皋。
绿杨轻絮几条条。
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
有个多情立画桥。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中吕宫)潮上水清浑。
棹影轻于水底云。
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
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
暮角寒沙雁队分。
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
露冷依前独掩门。
赏析:这组情词,犹如温婉女子在耳畔倾诉相思。
前首先抒情,后写景,一腔深情欲说还休,后以秋景衬离愁,一片景,一缕愁,黯然销人魂。
菩萨蛮(中吕宫)忆郎还上层楼曲。
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
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
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意思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意思“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出自宋朝代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释】⑴伤高:登高的感概。
怀远: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穷:穷尽,了结。
⑵千丝:指杨柳的长条。
⑶东陌:东边的道路。
此指分别处。
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⑷嘶骑:嘶叫的马声。
【翻译】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
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
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赏析】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
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一时盛传,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
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永叔是文坛巨擘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称赞,足见其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以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感情的倾泻。
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
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
第二句是对“几时穷”的一种回答,合起来的意思是伤高怀远之情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真挚的爱情更为浓烈的缘故。
一丛花张先译文
一丛花张先译文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作者】张先【朝代】宋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译文: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
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
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独上高楼,伤怀人事,人世间没 有什么能像相思之情这样浓。分离的 愁苦正像那纷纷乱乱的柳丝,更有那 东街上飘飞的白絮,令人心烦意乱。 想当初,心上人骑着马儿渐渐远去, 沿途一路风尘,我又怎能看出他的行 踪?池塘中春水溶溶,一双鸳鸯正在 嬉戏,小船儿悠然往返,南北相通。 又到了黄昏时节,渐渐地一弯斜月映 照着帘栊,孤独寂寥真令人幽怨无穷。 仔细想来,离愁别恨竟是如此深重, 真不如桃花杏花,还懂得及时嫁给东 风。
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
可搬动的梯子已被横放起来, 整个楼阁被黄昏的暮色所笼罩, 一弯斜月低照着帘子和窗棂。这 虽是景语,却隐隐传出一种孤寂 感。“斜月”勾出无限的忧思。 感情炽烈,情真意切,凄婉深刻, 极富感染力。“又还是”三字, 暗示这斜月照映画阁帘栊的景象 犹是往日与情人相约黄昏后时的 美好景象,离别后,孑然孤处, 已经无数次领略过斜月空照楼阁 的凄清况味了。这三个字,有追 怀,有伤感,使女主人公由伤高 怀远转入对自身命运的沉思默想。
一丛花令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 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 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 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 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 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词作故事】 传说在一年的春日,张先约上几个词人墨客去踏青。 不料,下起了朦朦细雨。张先和几个才子均未带油纸伞,不 一时就给冻的直打哆嗦。大家决定到前方的丘庙避雨。尼姑 庵的主持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答应几人可以到偏殿去躲雨, 还派了一个小弟子妙如给几个人送来了柴禾等物以供诸人取 暖。小尼姑妙如正当二八芳龄,生的是比花娇,比水柔,即 使去了三尺云髻也不减风采分毫,反而别具一番风情。正当 是青春年少年纪的张先一见,即视为仙人。一个书生何小尼 姑的恋情就这样因为一次躲雨事件而发生。老主持发现后并 且大发雷霆,如果妙如选择继续和张先谈情,老主持就把她 逐出寺院,小妙如被迫选择了与情郎分开。张先对数月的相 处也是难以割舍,心情悲愤之下,才情涌动,写下了这首 《一丛花令》以慰藉两人的感情,也为自己和妙如留个念想。 自此,世上多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也多了一段才子爱尼 姑的佳话。传说虽然未必真实,但放在张先身上却显得尤其 可信。无论是张先的言情小令与艳情小令,还是他一贯的生 活做派,都很容易让人产生“诗词背后别有本事”。全词用白 描手法表现伊人心理活动。上阕直抒胸臆,突 出抒情主人公的离恨。“词人一开头就提问: “伤高怀远几时穷?”随即自叹:“无物似情 浓。”开头两句概括突出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和思想。接着作者又模拟对方的身份(少女), 上阕以“乱柳、飞絮”等意象渲染一种忧愁, 以境抒情表达人物离愁别绪和恋恋不舍。下阕 写离别后少女的孤独生活,用“双鸳、池水、 梯阁”等意象,反衬分手前后的巨大反差,以 及悲落心情,最终使少女发出怨恨。整首词表 面写少女,其实乃诗人本身,他以代入法,更 反映作者本身的浓浓思恋之情。
刘逸生《宋词小札》:这首 《一丛花》,比较深刻地体 贴了少女的心情,反过来衬 托自己对她的怀念,却是写 得很成功的。 范公偁《过庭录》:子野郎 中《一丛花》词云:“沉恨 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 风。”一时盛传。永叔尤爱 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 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 以通,永叔到屣迎之曰: “此乃‘桃杏嫁东风’郎 中。”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不远处有座宽广的池塘, 池水溶溶,鸳鸯成双成对地 池中戏水,小船来往于池塘 南北两岸。这两句看似闲笔, 但“双鸳”二字既点出对往 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 见出今日触景伤怀、自怜孤 寂之情。“池中双鸳”正如 当年情侣欢聚爱恋的情景, 它引发女子对昔日欢情的甜 蜜回忆,也触动她此刻的孤 单寂寞的情怀。
名 人 点 评
感情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感情 使人的生活色彩斑斓,可是感情也 会给我们带来晦暗。人世间,离别 之愁是许许多多诗人经历过的。离 别是痛苦的,是令人煎熬的。可是 正因为这种离别之愁让我们更加学 会珍惜。正是有欢乐和悲情,构成 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生活。只要我们 学会以情制情,当黝暗的悲情油然 而生时,试着利用它融于写作的激 情中,把悲情发散、移嫁,用积极 上进之情照亮生活的晦暗。当悲伤 消失时,你会发现自己豁然开朗, 你会发现自己已学会如何面对伤悲,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唐代诗人李贺在《南园》诗 中写道:“可怜日暮嫣香落,嫁 与东风不用媒。”出嫁是女子一 生大事,而桃杏花嫁给东风时连 媒人都没有,李贺的诗意是十分 沉痛的。张先此词反其意而用之, 为桃杏能嫁给东风而庆幸,意在 为思念离别的女主人公尚无归宿 而感叹,深深地勾勒出一个情痴 女子极端渴求爱情的内心世界。 而从深一层看,这是由于无法掌 握自己命运而造成的,从中显出 “沉恨细思”四个字的分量。词 中“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句, 使作者获得了“桃杏嫁东风”的 雅号。
谢 谢 大 家 !
无 物 似 情 浓 。
伤 高 怀 远 几 时 穷 ?
开篇即直截了当地点出“无 物似情浓”这个主题,突出抒情 主人公的离恨,这之后的每一笔, 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情”字来写 伤。“无物似情浓” 这一比喻, 将抽象的“浓情”强调到世间无 物可比的程度,更将离恨推到无 以复加的地步,也表达出愁思的 迷离纷扬,无处不在。突出思妇 念远的真情和执著。以上两句, 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 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是整 首词感情的概括。
嘶 骑 渐 遥 , 征 尘 不 断 , 何 处 认 郎 踪
离 愁 正 引 千 丝 乱 , 更 东 陌 、 飞 絮 蒙 蒙 。
本来是乱拂的千万条柳丝引 动了胸中的思,使自己的心绪纷 乱不宁,这里却反过来说自己的 离愁引动得柳丝纷乱。这一句貌 似无理的话,却更深切地表现了 愁之“浓”,浓到使外物随着它 的节奏活动,成为主观感情的象 征。这里用的是移情手法。而那 蒙蒙飞絮,也仿佛成了女主人公 烦乱、郁闷心情的一种外化。 “千丝”谐“千思”。“离愁”, 承“伤高怀远”。想当时郎骑着 嘶鸣着的马儿逐渐远去,消逝尘 土飞扬之中,今日登高远望,茫 茫天涯,又要到哪里去辩认郎的 踪影呢?“何处认”与上“伤高 怀远”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