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饲喂出瘦肉型猪

合集下载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养瘦肉型猪最好用全价配合饲料。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仔猪阶段饲养要抓“四食”过“四关”:即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抓护理过好下痢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

在饲养方式上,应采用“前放后限”的“促、控”方法,即60千克前放开饲喂,让其能吃多少喂多少;60千克后则限制饲喂,一般以限10%-15%较适宜。

人为控制营养水平和采食量,以利瘦肉的生长积累。

据试验:猪生长前期脂肪沉积平均每天增长速度为29克-120克,而60千克以后高达120克-378克。

因此,前期应让猪吃饱(不限量)充分发育骨、脂、肉;后期适当控制喂量(吃到八成)可减少脂肪沉积。

瘦肉型猪要喂干料或湿拌料。

试验证明:干料或湿拌料比汤料容易被猪消化吸收转化,一方面是生理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饲喂;湿拌料,料与水的比例大约为1∶1.25-1.50,以手握指缝不滴水为宜。

日喂次数:小猪阶段50千克前4次;中大猪阶段50千克后3次,饮水不限。

做好疫病防治,建立规范完善的防疫和免疫程序,切实做好春秋两季定期防疫和不定期的防疫、驱虫、环卫及消毒工作,以提高瘦肉型猪的出栏效率。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要饲喂配合饲料:要根据猪在不同生长发育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和供给日粮。

在配合饲料时,能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饲料要合理搭配,营养全面充足,特别是要控制日粮粗纤维的含量,日粮的适口性要好,易消化,使猪吃得下,吃得饱,不浪费。

二.饲料要生喂:饲料生喂可大大降低因蒸煮而造成的营养物质损失,同时节省了大量的燃料和人工费。

除豆类,块根类和可能有污染或有毒的饲料外,一般的饲料都宜生喂。

三.注意驱虫:在饲喂过程中由于生喂易患寄生虫病,所以要定期驱虫。

一般仔猪断乳上圈前驱虫一次,上圈育肥两个月再驱一次,种猪每年驱虫两次。

五.饲喂过程中要做到“四定”“三看”。

1、定时:每天固定饲喂时间和次数,不要轻易变动,一般为早、中、晚三顿为宜。

瘦肉型猪的6种饲料配方

瘦肉型猪的6种饲料配方

瘦肉型猪的6种饲料配方近几年,山东省文登市在发展养猪生产中,他们利用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猪种与当地猪杂交,我省猪品种改良覆盖面达到95%,普遍推广瘦肉型猪的饲料配方,提高了瘦肉率,缩短了育肥期,出栏率达到145%根据文登喂猪实践,介绍如下瘦肉型猪饲料配方,供参考一育肥前期(25~35千克):玉米59%,小麦麸13%,花生饼或豆饼15%,草粉(玉米秸花生秧地瓜秧青干草)5%,国产鱼粉6%,骨粉 1.5%,食盐(咸鱼可不加)0.5%这个配方的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3108千卡,粗蛋白质17%,粗纤维4.35%,钙0.8%,磷0.7%,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66%二育肥中期(35~60千克):玉米51.9%,小麦麸24%,花生饼或豆饼15%,草粉3%,国产鱼粉4.3%,骨粉1.3%,食盐0.5%这种配方的蓄积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3060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4.8%,钙0.6%,磷0.72%,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36%三育肥后期(60~90千克):玉米65.2%,小麦麸18%,花生饼或豆饼10%,草粉3%,国产鱼粉2%,骨粉1.3%,食盐0.5%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饲料不含消化能3134千卡,粗蛋白质13.5%,粗纤维4.3%,钙0.58%,磷0.58%,赖氨酸0.48%,蛋十胱氨酸0.6%四仔猪(1~10千克):玉米60%,小麦麸10.5%,花生饼或豆饼15%,国产鱼粉10%,酵母粉3%,骨粉1%,食盐0.5%这种制剂每千克含消化能3101千卡,粗蛋白质18%,粗纤维2.9%,钙0.1%,磷0.62%,赖氨酸0.79%,蛋十胱氨酸0.7%每100千克混合料中外加硫酸铜5克,多维素10克五空怀及妊娠母猪: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或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0%,食盐0.5%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2764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6.7%,钙0.76%,磷0.63%,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63%每日饲喂混合料2.2~2.3千克(限量)六母猪哺乳期: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或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食盐0.5%这种饲料配方,每千克含消化能2934千卡,粗蛋白质16.8%,粗纤维6.7%,钙0.77%,磷0.63%,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57%母猪日喂混合料2.5千克青饲料1千克七种猪:玉米43%,小麦麸30%,花生饼或豆饼8%,干草粉11%,国产鱼粉6%,骨粉1.5%,食盐0.5%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2860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5.8%,钙0.89%,磷0.79%,赖氨酸0.63%,蛋十胱氨酸0.63%此外,每吨混合料中会另加多维素100克。

瘦肉型猪饲养要点

瘦肉型猪饲养要点

瘦肉型猪饲养要点
郑卫生
【期刊名称】《农家参谋》
【年(卷),期】2010(000)009
【总页数】1页(P23)
【作者】郑卫生
【作者单位】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一、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按照猪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前期也就是在60千克以下,主要是长骨架、长肌肉的阶段,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

前、中期是猪长瘦肉的阶段,猪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要高,应达到15%~16%,后期含量要降为12%~14%。

二、要控制能量饲料前、中期饲料中所含可消化能要高,后期要加以控制,以限制猪的增长速度,提高瘦肉率。

整个饲养期间的日粮构成,前期和中期精料和青粗料之比为1∶0.5~1,后期以1∶2为宜。

三、饲喂应“前敞后限” 前期让猪自由采食,不定量,尽量使猪多长肉,在后期适当限制采食量。

但在喂精料过程中,应喂干粉料或湿拌料,在猪吃饱后,让其自由饮水,而不能像喂脂肪型猪一样喂稀食。

四、适时屠宰在猪体重达90~110千克时即可适时屠宰。

因为猪生长到此时,日增重基本达到高峰。

若继续喂养,则生长速度减慢,消耗饲料增多,饲料报酬低,
瘦肉率下降。

若过早屠宰,猪的生长发育不全,产肉少。

适时屠宰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而且瘦肉多,肉质好。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随着育种理论和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有什么好的技术方法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瘦肉型生猪饲养技术一、早期断奶规模养猪过程中,要提升母猪繁殖能力,早期断奶增加产仔数,不失为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有报道说,仔猪于35天~42天断奶是可行的。

传统养猪通常是仔猪在56日龄~60日龄断奶,母猪年产仔数不足两窝,而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大约1000公斤,很不经济。

只有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产仔多,才能实现高生产水平。

试验证实,仔猪早期断奶对母猪下胎产仔数、仔猪生长发育、仔猪育成和肥育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1)适时断奶。

仔猪早期适时断奶,对于提升生产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研究资料显示,将断奶时间提前到35日龄,对于母猪利用年限、仔猪生产、繁殖力等均无不良影响。

(2)母猪管理。

早期断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母猪利用率,增加每窝产仔数。

但如果忽视对母猪的管理,将会导致部分母猪发情配种期延缓,也会降低母猪年产仔窝数。

因此,必须要加强猪群管理。

首先,生产母猪按繁殖计划组织配种,制定详细的妊娠饲养管理方案,准确鉴定发情期,适时进行配种;其次,加强公猪管理,确保高配种能力,供给优良的精液用于配种需要;最后,母猪屡配不中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其发情配种,久治不愈时,可考虑淘汰不用。

(3)重视仔猪饲养。

早期断奶仔猪必须要加强管理,确保其顺利进入下一饲养阶段。

所用日粮务必营养全价,要确保饲料成分平衡,才能满足仔猪断奶后的生长发育需求。

一般建议饲料配方各项占比为:蛋白质含量18%、脂肪含量3%、纤维素含量4%、钙质含量0.7%~0.9%,磷含量在0.6%~0.8%,水分保证在13%左右。

二、全进全出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落实这项制度,猪舍设计、猪栏使用面积、床位安排等,都必须参照一定生产流程进行。

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流程运转不当,达不到应有的基本要求。

养猪怎样再才能提高瘦肉率

养猪怎样再才能提高瘦肉率

养猪怎样再才能提高瘦肉率
饲养优良品种脂肪型猪或土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38%-45%,用杜洛克等优良种猪杂交生产的后代,瘦肉率可达55%,而用杜洛克、长白或其他瘦肉型猪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瘦肉率可达64%以上。

提高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应根据猪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给猪饲喂相应蛋白质水平的饲料。

猪的体重在10-2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的水平应为20%-22%;猪的体重在40-6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的水平应为16%-19%;猪的体重在60-9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的水平应为14%-16%。

改变喂养方式应采取前敞后限的促、控方法,即猪在60公斤前敞开饲喂,猪在60公斤后限制饲喂。

这样可使生猪在育肥前期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在育肥后期抑制脂肪的沉积,从而提高猪的瘦肉率。

饲养瘦肉型猪的关键技术

饲养瘦肉型猪的关键技术
猪 生 长 发 育 的规 律 是 : “ 猪 长 骨 ,. 小 中
和维生素都要达到一定 比例 。可用饲料
厂 生 产 的 “ 缩 料 ” 如 一 时 买 不 到 浓 , “ 浓缩 料 ” ,可 按 下 列 配 方 配 制 。 ( ) 猪 体 重 l— 0千 克 : 玉 米 1 02 6 .%、麸 皮4 、豆 饼 2% 、鱼 粉 4 、 0 2 % 8 % 酵 母 粉 2 、食 盐 03 、骨 粉 0 % 、 复 % . % . 5
三元杂交一代猪的瘦 肉率能达5 . %以 85 O 上 ,比地方肉猪提高2 个百分点 ,肉料 比 O
为1: - 3 。所以 ,肉用猪苗应选用 3 1: . 2 三元杂交—代或二元杂交—代的仔猪。
镧 嘲 8
河 省 年 级  ̄1亿 投 农 社 保 。 北 今 省 预-2 元 向 村 会 险 2 .

nj 2" 1 j — , 0 7 1 — 0


瘦肉型猪 的养殖关键
目前 我 国 各 地 方 猪 种 瘦 肉率 仅 4 % 1 左 右 ,而 通过 外 国引 进 的公 猪 与地 方 母 猪配种产生的二元杂交猪 ,再将 二元 杂 交 母 猪 与 外 国公 猪 交 配 而 产 生 的 三元 杂
骨粉 1 %、复合微量元素03 . %。 饲 养 时采 用 “ 敞后 控 ”方 式 。 前 “ 敞” 前 ,是 指 肉猪 在 5 千 克 体 重 以 前 , 0 每 天 多 次饲 喂或 自由采 食 ,饲料 不加 限 制 ;而在体重5 千克以后 ,每天 除保证 0 充 足饮 水 外 ,只 喂 两 餐 ,每 餐 只 喂八 九 成 饱 , 即所 谓 “ 控 ” 因 为 肉 猪 在 5 后 。 0
21. N 9 c_ X州L u o0 9 9 u_ n s h

瘦肉型猪的饲料配合方法

瘦肉型猪的饲料配合方法

瘦肉型猪的饲料配合方法瘦肉型猪是指母猪在怀孕前几天开始喂养瘦肉猪专用饲料,使其体重下降至宰杀重,以增加出肉率。

瘦肉型猪的饲料配合方法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饲料配方、饲料喂养方式、饲料搭配、饲料处理和饲料利用效率。

首先,饲料配方是瘦肉型猪饲料配合方法的重要环节。

瘦肉型猪所需的饲料配方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要来设计。

瘦肉型猪主要依赖高能饲料,并适量添加一定的粗精饲料和粗纤饲料。

在怀孕前的阶段,应选择高能饲料,如饲料含量高的玉米、麸皮、大豆粕和黄豆等,以满足母猪的能量需求。

在母猪怀孕后的阶段,除了高能饲料外,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如豆饼、鱼粉、骨粉等,以促进胎儿的发育和母猪的产奶能力。

其次,饲料喂养方式也是瘦肉型猪饲料配合方法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由于瘦肉型猪主要以高能饲料为主,因此在喂养时应注意分膳饲喂,即将高能饲料和粗饲料分别喂养,以避免猪只偏食高能饲料导致营养不均衡和腹泻等问题。

此外,还应根据猪只的体重和生长发育阶段适量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次数,以确保猪只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再次,饲料搭配也是瘦肉型猪饲料配合方法中的一个关键点。

饲料搭配要根据瘦肉型猪的品种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搭配比例。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提高出肉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饲料搭配也要注意均衡饲养,即根据猪只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等需求合理搭配饲料,以保证猪只获得全面的营养。

其次,在饲料处理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首先,在饲料配方中可以添加一些酸化剂、酵母菌和益生菌等添加剂,以促进瘦肉型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其次,可以采用草料和饲料共同饲喂的方式,将草料与饲料搭配饲喂,以提高瘦肉型猪对粗精饲料的消化能力。

另外,还可以采用发酵后的饲料,如发酵玉米、发酵大豆粕等,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利用效率。

最后,饲料利用效率是评价饲料配合方法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合理的饲喂方式和搭配饲料,可以提高瘦肉型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技术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技术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技术(一)肥育方法的选择常用的肥育方法主要是阶段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

1.阶段肥育法所谓阶段肥育,是将肥育期划分为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生长不同的内容进行肥育。

在我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小猪阶段,从断奶到体重20-30千克左右;架子猪阶段,体重从20-30千克喂到40-60千克;催肥阶段,喂到屠宰。

将精饲料主要用在小猪和催肥阶段,在架子猪阶段大量利用青粗饲料,少用精料,进行吊架子饲养,因此又称为吊架子肥育。

该方法是在农村经济不发达、饲料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采用的传统肥育方法。

这种方法肥育期长、饲料利用率低、生长速度慢,不利于养猪生产的发展,目前较少采用。

2.一贯肥育法所谓一贯肥育,又叫直线肥育。

以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不同营养需要为基础,整个肥育期间精料的使用是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不进行吊架子饲养。

该方法克服了吊架子肥育的缺点,因此在目前的商品肉猪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两种肥育方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使用青粗饲料。

就是一贯肥育也可以如同阶段肥育法一样分为不同的阶段。

(二)饲养方式1.不限量饲喂根据猪的需要投料,任其自由采食。

其优点是增重快、出栏早,但背膘厚、饲料利用率较差,原因是肥育后期猪体沉积了大量脂肪。

不限量饲喂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日粮放在自动饲槽中让猪自由采食,其二是按顿喂不限量,吃到槽中稍有剩余为止。

2.限量饲喂每天给猪饲喂规定的饲料量。

该方法对猪的增重有影响,但饲料利用率较高,瘦肉率也高。

可采用按顿控制喂量,或在日粮中增加糠麸类的粗饲料比例、不限量按顿饲喂的方法。

试验研究证明,瘦肉型猪在体重50-60千克阶段,是肌肉和脂肪沉积的转折点。

应该在肥育前期,就是在体重50-60千克以前,给予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尽快使猪多长瘦肉,并得到高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在体重50-60千克以后,在不影响日增重的情况下,适当限制日粮能量水平,控制脂肪大量沉积,获得瘦肉率高的胴体。

在生产中,可采用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体重60千克以前,让猪自由采食或者不限量按顿饲喂(食后稍有剩料),以促进增重和肌肉充分生长;体重60千克以后,限量饲喂,让猪吃到自由采食量的80%-85%,这样既不影响增重,又能减少体脂的沉积量。

如何提高猪瘦肉率有妙招

如何提高猪瘦肉率有妙招

如何提高猪瘦肉率有妙招contents •饲料选择与优化•饲养环境与设施•饲养管理与技巧•疫病防治与保健•猪品种与选育•提高瘦肉率的饲养方案总结目录CHAPTER饲料选择与优化选用营养均衡的饲料注意饲料来源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根据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配比饲料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猪对饲料成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比。

定期调整饲料配方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合理配比饲料成分检查饲料保质期注意饲料储存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饲料CHAPTER饲养环境与设施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室外运动每天定时将猪只放出室外活动,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提高瘦肉率。

室内运动空间在室内设置运动场地,如旋转式猪栏或吊挂式玩具等,以增加猪只的运动量。

根据猪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猪舍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猪只生长和瘦肉率。

湿度调节根据季节和猪只生长阶段,合理调节猪舍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控制温度合理控制猪舍温度和湿度VSCHAPTER饲养管理与技巧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猪的饲养密度注意观察猪的饮水和采食情况CHAPTER疫病防治与保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疫苗接种驱虫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有患病猪只,应立即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疾病在猪群中扩散。

要点一要点二对症治疗根据患病猪只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及时治疗患病猪只兽药使用根据兽医的建议,合理使用兽药,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添加剂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等,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合理使用兽药和添加剂CHAPTER猪品种与选育选择瘦肉率高的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具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瘦肉率较高、肉质好等优点,适合作为生产瘦肉型猪肉的母本品种。

长白猪约克夏猪长大二元猪长大二元猪是由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而成,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特点,是生产瘦肉型猪肉的常用品种。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早期断奶(1)适时断奶。

仔猪早期适时断奶,对于提升生产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研究资料显示,将断奶时间提前到35日龄,对于母猪利用年限、仔猪生产、繁殖力等均无不良影响。

二、全进全出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落实这项制度,猪舍设计、猪栏使用面积、床位安排等,都必须参照一定生产流程进行。

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流程运转不当,达不到应有的基本要求。

因此,落实好这一制度,要参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切实做好如下措施:优选良种猪。

育种品质在饲养制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养殖管理中选择一批参差不齐、分离严重的杂猪,会导致养殖过程中大的大、小的小,想实现全进全出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标准化的瘦肉型生猪养殖,选择猪种必须要达到标准化程度。

全价配合日粮。

标准化的饲养,尽量用全价配合日粮,最大限度发挥种猪的生产潜能,以达到培育标准。

如果采用全价配合日粮仍达不到理想的育肥标准,可考虑是否为猪种的问题,严重的可弃而不用。

三、高床产仔和网上培育一、种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①种公猪舍应具备充足的光线、通风、清洁、干燥的条件,并且有运动场所。

②公猪年满八个月可开始配种,配种次数,青年公猪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为宜;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为宜,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

③公猪日常饲料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特别要有足够的维生素E。

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可在饲料中拌入鸡蛋等营养物质。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喂料量:母猪受孕至怀孕80天饲喂适量的饲料;怀孕80天至107天增加喂料量;怀孕108天至分娩逐步减少喂料量,至分娩当天减少到1天喂0.5公斤(分娩当日最好先喂半市斤左右的麸皮,再喂0.5公斤的混合饲料);分娩后第4天,逐步增加喂料量,以产10头小猪的母猪为例,到产后第8天,1天的喂料量应增加到6公斤(母猪2公斤、每头小猪0.4公斤计算),以后保持此喂料量到小猪断奶。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科学的饲喂技术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科学的饲喂技术

饲料转化率
通过比较猪的饲料摄入量和生长速 度,评估饲料的转化效率。
肉质与口感
通过检测猪肉的质量和口感,如蛋 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肉色等,评 估饲喂技术对肉质的影响。
饲喂技术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01
02
03
消化不良
如果发现猪消化不良,可 以调整饲料配方或添加助 消化药物。
感染疾病
如果发现猪感染疾病,应 及时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疾病扩散。
主要包括维生素预混料,这些饲料含有猪只 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猪只生长阶段与饲料配比
1 2
仔猪阶段
以母乳为主要食物,补料要精细、易于消化。
保育猪阶段
逐渐适应固体饲料,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饲 料。
3
育肥猪阶段
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为主,适当控制脂肪 含量。
饲料质量与安全
选用正规渠道的合格饲料
避免使用过期、霉变、污染的饲料。
遵守药物使用规定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药物使用规定,确保药物残留符合标准 。
监测药物残留
定期监测猪肉中药物残留量,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05
饲喂技术实践与应用
饲喂技术实践方案
制定饲养计划
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 因素,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
严格执行饲喂时间
按照规定的饲喂时间进行饲喂,避免饲喂 不规律影响猪的生长。
精准饲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根据猪 的个体差异、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 精准饲喂。
瘦肉型猪的特点与需求
特点
瘦肉型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肉质 好等优点。
需求
为满足瘦肉型猪的生长需求,需要提供高营养、高质量的饲 料,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卫生。

提高猪瘦肉率6种方法

提高猪瘦肉率6种方法

提高猪瘦肉率的6种方法养猪户要想使猪多长瘦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选择优良猪种瘦肉型猪的体躯较长,背线和腹线平直,后躯尤为丰满,瘦肉率高达50%~65%,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国外的杜洛克猪、长白猪、苏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品种是突出代表,但这些猪体形大、耗料多,不易为饲养户接受。

要想饲养出瘦肉率高的生猪,可以通过经济杂交,用本地传统优良猪种与国外优良猪种进行交配,杂交后代的瘦肉率一般在双亲瘦肉率的均值左右,比传统地方猪高出7%~13%,此外杂种猪在很多方面都优于它的双亲。

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较强的生活力、较高的饲料利用率,抗病强,耐粗料,易于饲养。

改变育肥方式生猪在生长过程中,瘦肉和肥肉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一般体重在60千克前,瘦肉迅速增长,在75千克左右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峰,以后慢慢下降;而体重在60千克~90千克时脂肪增长速度是20千克~40千克的3.5倍~4.5倍,说明在育肥后期瘦肉组织的沉积速度放慢,脂肪沉积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改变前期限制肌肉生长,后期大量使用能量饲料的传统吊架子的饲养方式,应该推广使用前期充分饲养以促使肌肉生长发育,后期适当限量以限制脂肪沉积的吊尾巴饲养方式。

即体重60千克以前可饲喂干精饲料或湿拌料,如配制全价饲料,其配方为:玉米59%、豆饼15%、米糠14.5%、麦麸10%、石粉0.8%、骨粉0.4%、食盐0.3%,让猪自由采食和饮水;60千克后应限量饲喂,每天喂3次,每次八成饱即可。

饲喂时应做到定时、定量,供足饮水,同时加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和青饲料。

这样,既节省饲料,又提高瘦肉率,使猪卖个好价钱。

提高营养水平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合理搭配日粮,适当加入营养重分配剂等高效饲料添加剂,满足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尤其要提供瘦肉生长起需要作用的蛋白质。

在小于60千克的育肥前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应达到16%~18%,消化能不低于3100大卡/千克;在大于60千克的育肥后期,日粮中粗蛋白质保持在13%~15%。

饲养瘦肉型猪应抓好四个关键问题

饲养瘦肉型猪应抓好四个关键问题
要 提 高 猪 的 瘦 肉 率 ,应 抓 好 四个 关
键 问 题 ,即 “ 、料 、养 、 控 ” 种 。
倡多养二元和三元杂种猪。
3 饲 养 技 术
2 养瘦 肉型猪最好用配合饲料
1 猪 种 要 好
我 国的 猪 种 可 以 分 为 三 大 类 ,一 类 为 地 方 猪 种 ,如 太 湖 猪 、淮 猪 等 ,这 些 猪 瘦 肉率 较 低 .只 有 4 %左 右 ;一 类 为 1
2 一 0 g阶 段 , 粗 蛋 白质 要 求 为 1% , O 5k 6 6 ~ 0 g阶段 . 粗 蛋 白 质 要 求 为 1 % . 0 9k 4 同 时 一 些 主 要 的 氨 基 酸 ,如 赖 氨 酸 、蛋
氨 酸 、胱 氨 酸 等 和 主要 的微 量 元 素 、维
顿 , 并 保 证 有 充 足 饮 水 。 因 为 猪 在 6k 0 g以 后 . 脂 肪 生 长 加 快 . 如 果 喂 得 太 饱 ,猪 会 多 长 脂 肪 。
猪 、杜 洛 克 猪 等 ,这 类 猪 瘦 肉率 较 高 ,
有 5 %一 5 8 6 %左 右 ;一 类 为 杂 种 猪 , 可
分 为 二 元 杂 种猪 和 三 元 杂 种 猪 。 二 元 杂 种 猪 是 指 以 地 方 猪种 为母 本 ,以 国 外 引
入 猪 种 为 父 本 的 杂交 一代 猪 。 每 头 体 重
充 米糠 与 菌种 添加 剂 ,重 新 由 四 周 向 中
进 .形 成 一 个 良好 的 空气 循 环 ;二 是 采
用 机 械 通 风 ,建 议 采 用 轴 向 负 压 通 风 . 如 能 安 装水 帘通 风设 施 则 更 佳 。
3. 控 制饲 养 密 度 5
心 堆 积 成 梯 形 .表 面 覆 盖 麻 袋 等 透 气 覆

瘦肉型猪前敞后控的饲养技术

瘦肉型猪前敞后控的饲养技术
培训内容
介绍瘦肉型猪的品种特点、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以及如 何选择和配制饲料、预防和控制疾病等关键技术。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确保饲 养人员充分掌握前敞后控饲养技术的要领和操作方法。
饲料的选择与配比
饲料选择
根据瘦肉型猪的品种特点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和添 加剂,确保猪只获得足够的营养。
饲料配比
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饲 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和充足。
饲料品质控制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驱虫 和灭鼠,防止病原体传播。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使用规范,制定合理的免疫 接种计划,确保猪只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提高生长速度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计 划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生长速度。
饲养技术的重要性
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瘦肉型猪肉 的需求增加,采用前敞后 控的饲养技术可以满足市 场需求,提高猪肉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 瘦肉率,可以提高养猪的 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 发展。
疫病防控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定期消 毒、驱虫、免疫接种等,确保
猪群健康。
案例二:某瘦肉型猪养殖场的技术改进与提升
饲养环境改善
改善猪舍通风、温度、 湿度等环境条件,提高 猪的舒适度和生长速度 。
技术改进
针对前敞后控饲养技术 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 改进,如增加饲喂次数 、调整饲料配方等。
疫病防控升级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 采用更加先进的疫病防 控技术,如生物安全措 施、疫苗研发等。

浅谈优质瘦肉型猪养殖技术

浅谈优质瘦肉型猪养殖技术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韦智囊(1979.10-),男,助理畜牧师。

浅谈优质瘦肉型猪养殖技术韦智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5102)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瘦肉型猪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故养殖户如何科学快速饲养出瘦肉型猪,提高其生产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充足的瘦肉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引种、营养饲料、科学管理、疾病防疫、出栏屠宰等方面简要介绍瘦肉型猪养殖技术,以期对广大养殖户饲养瘦肉型生猪有所帮助。

关键词:优质瘦肉型猪;养殖技术;营养饲料;疾病防疫;出栏屠宰1引进良种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

我国地方品种主要有太湖猪、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等,其主要特点是产仔数高,耐粗饲,但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一般较低。

而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汉普夏猪、施格猪等,其主要特点是产仔数一般较低,且对饲料营养条件要求高,但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在体重90kg 宰杀时,瘦肉率可达64%~70%)。

现今,我国广泛饲养的是“杜长大”等国外瘦肉型杂交猪,瘦肉率可达65%,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广西本地品种的猪具有耐粗料、抗逆性强、繁殖力高、肉味佳等优点,若利用国外瘦肉型公猪与本地良种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后,其后代既可将瘦肉率提高到55%,又可保持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

再者养殖瘦肉型猪,最好是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

避免引入外来病种。

2良好的饲养环境由于瘦肉型猪抗应激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其生长发育,环境温度过高过低、空气干湿度等都会对蛋白质和脂肪沉积产生一定影响。

瘦肉型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21℃,夏季气温高于30℃,猪采食减少,影响生长,冬季气温低于10℃,采食虽增加,但部分能量用于产热保暖,故应尽量保持在最适宜温度饲养。

最适宜的湿度在40%~75%。

此外还需控制猪舍中猪只的饲养密度,不能过密,育肥前期饲养密度控制在0.5~0.7m 2/头,育肥后期控制在0.7~1.1m 2/头为宜[1]。

最新提高猪瘦肉率的方法【动植物养殖】

最新提高猪瘦肉率的方法【动植物养殖】

提高猪瘦肉率的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食品的需求量占粮食作物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在肉食品中猪肉所占比重在逐渐减小,消费者也由过去对肉脂型猪需求转向脂肉型、瘦肉型猪。

若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看,瘦肉型猪的价格也明显高于脂肪型猪(大约每公斤高0.5~1元)。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如何提高猪的瘦肉率是饲养商品猪的关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瘦肉型猪种:国内培育出的瘦肉型猪主要有湖北白猪、三江白猪,国外引进的以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猪种最为突出。

杂种猪最好是三元杂种猪即地方品种母猪与长白公猪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母猪再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所产生的仔猪,或地方品种母猪与长白(杜洛克)公猪的杂交母猪再与长白(杜洛克)公猪交配所产生的杂种,其瘦肉率均可达56%以上。

2?改变饲养方式,控制营养水平:育肥猪生长有早、中、后期三个阶段。

早、中期主要长骨骼和肌肉,后期主要沉积脂肪,针对这一生长发育规律,在早、中期(20~60公斤阶段)饲养时尽量提高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自由采食不限量以利于加快生长速度;后期(60~90公斤阶段)采用高能量、中蛋白饲粮(每公斤饲粮含消化能13.80焦耳、粗蛋白14%),或减少饲喂量,既不会太大影响育肥猪增重,又能减少其体内脂肪的沉积,从而提高胴体瘦肉率。

在农村农户利用农家饲料资源养猪,多采用定时定量饲喂法,饲喂时采取先粗后精、少给勤添、饲料生喂的办法,也可提高胴体的瘦肉率。

但要注意饲粮营养全面,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适时屠宰:应根据肥育猪的品种特性、体组织成分变化规律、市场对胴体品质的要求以及增重的经济效益等因素来决定屠宰时间。

一般以平均日增重达580克以上、瘦肉率56%以上、活重达90~100公斤屠宰最为适宜,也就是对5~6月龄猪进行屠宰最好。

养猪增肥增重十种喂养方法

养猪增肥增重十种喂养方法

养猪增肥增重十种喂养方法
1.饲料调配:选择适宜的饲料搭配,主要包括粗饲料(玉米秸秆、豆秸、麦秸等)、精饲料(糠麸、豆粕、米糠等)和添加剂(盐、维生素、
矿物质等)。

合理搭配可以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2.饲料浸泡:将粗饲料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增加口感的柔软度,提高
猪的食欲,加快消化吸收。

特别是秸秆类饲料,浸泡后更易被猪消化,有
助于增重。

3.饲喂增肉饲料:市场上有很多专门用于增肉的饲料,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用于养猪增肥增重。

这些饲料中通常含有高蛋白质和高能量成分,有
助于提高猪的肌肉生长速度。

4.蛋白质补充: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豆粕、鱼粉等,可以提高猪
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增重。

5.添加盐和矿物质:盐和矿物质是猪体内许多生理活动所必需的,适
量添加有助于提高猪的食欲、增重和健康水平。

6.及时补充水分:猪体内水分对于消化吸收和代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猪舍内的饲水器常年畅通,并随时补充水量。

7.控制喂养量和次数:根据猪的体重和年龄,合理控制每次喂养的饲
料量,不过量也不过少,以及时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8.保持舒适的环境:养猪环境干净、宽敞、通风、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有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和增重。

9.合理排便清洁:猪在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及时清理猪舍
内的粪便,保持环境清洁,有助于防止猪生病和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10.定期检查和健康管理:定期对养猪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疫苗接种和预防工作,保障猪的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饲喂出瘦肉型猪
想要生猪在正常情况下多长瘦肉,可以在饲喂上下功夫,做到前敞后控。

“前敞”是指肉猪在50公斤体重以前,每天采取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饲料不加限制;而在体重50公斤以后,每天除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外,只喂两餐,每餐只喂八九成饱,即所谓“后控”。

因为肉猪在20公斤以后,脂肪以沉积为主,生长加快,如果喂着太饱,肉猪便会多长脂肪,瘦肉减少。

另外,肉猪体重在40~60公斤时,每天增长的瘦肉为288克,脂肪280克。

而在此公斤以后,每天长瘦肉只有120克,而脂肪是瘦肉的2倍以上。

因此,养瘦肉型猪必须控制在90~100公斤屠宰上市。

实践证明,养瘦肉型猪每公斤消化能要求在3100大卡左右,体重在20~5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要求16%,体重60~9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仅14%,而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等和重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都要按一定的比例。

为了方便养猪,可用饲料厂专门生产的“浓缩料”,还可按下列配方进行配制:
1 猪体重10~20公斤:玉米60.2%、麸皮4%、豆饼28%、鱼粉4%、酵母粉2%、食盐0.3%、骨粉0.5%、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2 猪体重21~35公斤为:玉米63%、麸皮10.2%、豆饼13.5%、菜籽饼6%、鱼粉5%、食盐0.3%、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3 猪体重36~60公斤为:玉米62%、麸皮12%、谷糠5%、豆粕10%、菜籽饼5%、鱼粉3.5%、食盐0.5%、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4 猪体重61~90公斤为:玉米57%、麸皮18%、谷糠6%、豆粕9%、菜籽饼5%、酵母粉3.3%、食盐0.5%、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1%。

本文仅供参考,谢谢阅读!有喜欢或是需要本文的,可以点击下载哦,祝大家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