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猪活体分级

合集下载

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 征求意见稿

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 征求意见稿

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一、前言瘦肉型猪肉是指以瘦肉为主要成分,脂肪含量较低的猪肉。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瘦肉型猪肉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为了规范猪肉市场,保障用户的饮食安全,我们将瘦肉型猪肉质量进行分级管理,制定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标准,以便用户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猪肉的品质,从而能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二、分级标准1. 瘦肉含量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的首要指标是瘦肉含量。

猪肉的瘦肉含量越高,脂肪含量越低,肉质越好。

我们将瘦肉含量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A级:瘦肉含量在85以上;B级:瘦肉含量在80-85之间;C级:瘦肉含量在75-80之间;D级:瘦肉含量在75以下。

2. 肌肉纤维结实度肌肉纤维结实度是评定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结实的肌肉纤维能够保证肉质的细腻和口感的鲜美。

我们将肌肉纤维结实度划分为以下等级:A级:肌肉纤维均匀,结实度较高;B级:肌肉纤维较为均匀,结实度一般;C级:肌肉纤维不够均匀,结实度较低;D级:肌肉纤维非常不均匀,结实度极低。

3. 肌肉颜色肌肉颜色也是评定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色泽鲜艳的肌肉一般来说品质较好。

我们将肌肉颜色划分为以下等级:A级:肌肉颜色鲜艳,光泽度好;B级:肌肉颜色一般,光泽度一般;C级:肌肉颜色较暗,光泽度较差;D级:肌肉颜色非常暗,光泽度极差。

三、经济效益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管理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猪肉的品质,还有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根据不同等级的猪肉,养殖户可以制定相应的养殖策略,提高养殖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四、社会效益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管理有利于提升猪肉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猪肉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五、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制定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标准,我们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就此意见进行广泛征求,希望能够收到来自专家、学者、养殖户、经销商和用户等不同裙体的建议和反馈,共同完善瘦肉型猪肉质量分级标准,推动猪肉市场的健康发展。

主要瘦肉型猪种

主要瘦肉型猪种

主要瘦肉型猪种:从国外引入的有大白猪(大约夏猪)、长白猪(兰德瑞斯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和施格猪;我国自己培育的有湖北白猪、三江白猪和军牧一号白猪。

这些猪种的共同特点是胴体瘦肉率高(57%以上)。

用这些猪种作父本或母本进行经济杂交,都能提高商品猪瘦肉的产量。

一.大白猪(大约克夏猪)(一)产地和特点大白猪于18世纪在英国育成,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优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产仔较多,胴体瘦肉率高。

我国已经引入了英系(英国)、法系(法国)、加系(加拿大)和美系(美国)等大白猪。

(二)体型外貌体格大,体型匀称。

耳直立,鼻直,四肢较长。

全身被毛白色,故称大白猪。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

(三)生长肥育性能增生速度快,省饲料。

生后5-6月龄体重可达成协议100千克左右。

在我国,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3。

4兆焦、精蛋白质16%,自由采食的条件下,从断奶至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千克左右。

体重90千克时屠宰,屠宰率71%-73%,眼肌面积30-3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0%-65%。

根据国内十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种猪场的统计表明,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大白猪,其肥育性能有很大提高。

肥育期的日增重可达到800-1100克,料重比为2。

3-2。

8:1,体重100千克时屠宰的胴体瘦肉率为65%—68%。

(四)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晚,生后5月龄的母猪出现第一次发情,情怀周期18-22天,情怀持续期3-4天,母猪妊娠期平均115天。

初产母猪产仔数9-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产活仔数10头左右。

60日龄断奶窝重工业133千克,哺育率85%-95%。

(五)杂交利用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母猪进行两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50%以上,与长白猪配北京黑猪杂咱母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60%以上,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杂种母猪进行四品种杂交,其一代种猪胴体瘦肉率60以上。

05肉的分级与分割利用scf

05肉的分级与分割利用scf

下等(四级):
剥皮半胴体重21~42kg,带皮半胴体 23~46kg。背脂厚度查图。外观:整体 形及各部对称均有缺陷;肉薄附着不佳, 瘦肉率也不好;背脂及腹部脂肪附着有 缺陷;放血稍有不良,多少有些损伤, 有因处理不当引起的污染等缺陷;质地 粗糙坚实性也不好;肉色过深或过淡, 光泽不佳;脂肪稍有异色,光泽不佳, 坚实性及粘性不好;脂肪沉着过多或过 少。
二、牛胴体的分级
(一) 我国牛胴体分级标准(草案) (二) 美国牛胴体的分级标准
(一)我国牛胴体分级标准
我国肉牛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以前没有自 己统一的牛肉等级标准。随着牛肉生产的迅速 发展,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的牛肉等级标准已成为现实生产中的迫切要求。 本标准以胴体评定为核心,向前延伸包括 活牛的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向后延伸包括牛 肉的分割。在此仅介绍胴体等级的评定方法。
表6-2 加拿大安大略省猪胴体分级指数表
背膘 厚 (mm ) <19 胴体重(kg) 40.0~ 64.9 10
65.0~ 69.9
70.0~ 74.9
75.0~
79.9 110
80.0~ 84.9
85.0~ 89.9
90.0~ 94.9
95.0~
99.9 104
100 以上
50
100
114
114
优质牛肉 (High Quality Beef)
分割牛肉 按照市场要求将牛胴体分割成不
同的肉块。 生理程熟度 反映牛的年龄。评定是根据胴 体的脊椎骨(主要是最末三根胸椎)脊 突末端软骨的骨化程度来判断,骨化程 度越高,牛的年龄越大。
2.屠宰工艺
工艺流程 待宰牛→击晕→放血→去头、蹄、尾 →剥皮→去内脏→胴体劈半、修整→排 酸。

生猪养殖知识简介【范本模板】

生猪养殖知识简介【范本模板】

生猪养殖知识简介一、瘦肉型猪种简介(一)长白猪(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全球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猪种,我国从1963年引入,因其体躯特长,故名长白猪。

长白猪的主要特点是产仔性能较高,发育快,省饲料、瘦肉率高,但体质是四肢较弱,对饲料要求较高,母猪发情不太明显,易患皮肤病.其外形特征是全身被毛白色,头狭长,耳向前平伸,背腰长,有16对肋骨(多1-2对),太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体躯前窄后宽,呈流线型。

成年公猪体重250—350Kg,成年母猪体重200—300Kg,母猪初产8—9头/窝,经产每窝10-12头,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育肥猪体重90Kg以上,日增重500-800g,每公斤增重耗料3—3.2Kg,体重90Kg时屠宰,屠宰率73%,疲肉率60%以上,母猪泌乳能力高,仔猪21日龄体重可达5-6 Kg,60日龄体重可达20 Kg以上,在很多国家都把长白猪作为杂交母本,而我国则常把长白猪作为父本来利用,对我国地方猪种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

其杂种猪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生长快,身腰长,且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都有所提高.(二)大约克猪(大型约克夏猪)也叫大白猪,18世纪在英国育成。

在我国已有很长的饲养历史,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已能较好地适应我国的环境条件,大约克猪的主要优点是生长快,适应性强,饲料利用率较高仔较多,胴体瘦肉率高。

外表特征是体型大,身躯较粗壮,背平直,四肢较高,大腿丰满,肌肉发达,耳中等大小而直立,头颈比长白猪稍短,全身被毛白色,故称大白猪。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Kg,成年母猪体重230-250 Kg,繁殖力较高,初产母猪产仔9—10次,经产母猪胎平产仔10-11头,初生仔猪体重较长白猪稍小,泌乳力较高,生长肥育性能较好,增重快,6月龄体重可达90Kg以上,在饲料较好的情况下,从断奶至90 Kg体重阶段,日增重700g左右,料肉比3:1左右,体重90 Kg时屠宰,屠宰率71-73%,胴体瘦肉率达60-62%。

农业部“十五”推广瘦肉型猪良种

农业部“十五”推广瘦肉型猪良种

农业部“十五”推广瘦肉型猪良种一、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是世界分布最广的瘦肉型猪代表品种。

我国引入多年,由于其体形大,被毛全白,亦称为大白猪,在各地均有饲养,可作为第一母本或父本利用。

大约克夏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产仔多、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其体形高大,皮肤可有隐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

大约克夏猪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是杜×长×大或杜×大×长,即用长白公(母)猪与大约克夏母(公)猪交配生产,杂一代母猪再用杜洛克公猪(终端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

这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好的配合。

我国用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本地猪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效果也很好。

可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较适宜集约化养猪场、规模猪场。

注意事项:大约克夏猪部分个体肢蹄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蹄病,应加强饲养管理。

二、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引入多年,由于其体躯长,被毛全白,通称为长白猪。

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有加系长白、英系长白、丹系长白等,多作为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长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多的优良特点。

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其被毛全白,皮肤可有隐斑;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耷;体躯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背腰微弓,腹部平直,臂腿丰满,肌肉发达,体质结实;有效乳头6对以上。

成年公猪体重250-35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20-300千克。

长白猪通常利用的杂交方式是杜×长×大或杜×大×长,即用长白公(母)猪与大约克夏母(公)猪交配生产,杂一代母猪再用杜洛克公猪(终端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

用长白猪作父本与本地猪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可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较适宜集约化养猪场、规模猪场。

种猪测定标准

种猪测定标准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种猪测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YA )扩繁场、核心场和博罗分公司(BL )种猪场。

一、 种猪编号(一)、 种猪必须剪耳编号,编号在仔猪初生时进行。

编号规则如下:(二)、 品种与性别区分1、 纯种公猪编单号,纯种母猪编双号。

2、 二元杂公猪不编号,右耳尖上剪缺,二元杂母猪编号不分单双号。

(三)、档案纪录 表示法如下:如:DD-XWFYA-2001050136 表示“湖南新五丰永安分公司2001年5月出生的耳号为136号的杜洛克公猪”,其中 DD :杜洛克 XWFYA :新五丰永安分公司 2001050136:2001年5月出生的耳号为136号的公猪二、测定条件与受测猪要求(一)、饲养管理条件1、 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 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 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 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5、 在测定中,应按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制度和完整的记录档案。

(二)、受测猪的选择1、 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2、 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进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 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2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90kg 时进行屠宰测定。

30101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和记录项目(一)、祖先1、必须查明种猪的血缘关系,系谱中至少应有三代亲本的耳号。

2、如任何一个祖先在系谱中出现二次以上,该祖先即称为共同祖先,并以符号标出,同时标明该种猪的近交程度。

(二)、繁殖性能1、产仔数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一、胴体分级要求将感官指标、胴体质量、瘦肉率、脊膘厚度作为评定指标(其中瘦肉率、脊膘厚度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项或2项),将胴体等级从高到低分为1、2、3、4、5、6六个级别,见下表。

级别感官带皮胴体质量(W)[去皮胴体质量(W)下调5kg]瘦肉率(P) 背标厚度(H)1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无PSE肉。

带皮白条表面无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体型均匀,后腿肌肉丰满。

60kg≤W≤85kg P≥53%H≤2.8cm2级60kg≤W≤85kg 51%≤P<53%2.8cm<H≤3.5cm3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无PSE肉。

带皮白条表面无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体型较匀称。

55kg≤W≤90kg48%≤P<51%3.5cm<H≤4cm4级45kg≤W≤90kg 44%≤P<48%4cm<H≤5cm5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

带皮白条表面无明显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W>90kg或W<45kg42%≤P<44%5cm<H≤7cm6级W>100kg或W<45kg P<42% H>7cm二、分割猪肉分级要求猪胴体的4个部位肉包括:带皮带脂(或去皮带指)前腿肌肉、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后腿肌肉、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大排肌肉、带皮带骨(或带皮去骨、去皮带骨、去皮去骨)中方肉。

1、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前腿肌肉根据断面脂肪最大厚度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级别断面脂肪最大厚度(H)1级H≤2.5cm2级 2.5cm<H≤3.5cm3级H>3.5cm2、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后腿肌肉根据断面脂肪最大厚度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NY农业行业标准

NY农业行业标准

NY农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NY5340-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检验规范NY5341-2006无公害食品认定认证现场检查规范NY5342-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认证准则NY53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规范NY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1部分-通则NY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1部分:通则NY5344.2-2006NY5344.2-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2部分:粮油NY5344.3-2006NY534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3部分-蔬菜NY534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3部分:蔬菜NY5344.4-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4部分-水果NY5344.4-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4部分:水果NY5344.5-2006NY5344.5-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5部分-茶叶NY5344.5-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5部分:茶叶NY5344.6-2006NY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NY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NY5344.7-2006NY5344.7-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7部分-水产品NY5344.7-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7部分:水产品NY535-2002仔猪电热板NY536-2002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537-2002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诊断技术NY538-2002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技术NY539-2002副结核病诊断技术NY54-1987畜禽防疫车NY540-2002鸡病毒性关节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1-2002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542-2002茨城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3-2002牛流行热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44-2002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技术NY545-2002猪俐疾诊断技术NY546-2002猪萎缩性鼻炎诊断技术NY547-2002兔粘液瘤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8-2002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NY549-2002赤羽病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49-2005赤羽病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5-19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550-2002动物和动物产品沙门氏菌检测方法NY551-2002产蛋下降综合征诊断技术NY552-2002流行性淋巴管炎诊断技术NY553-2002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554-2002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NY555-2002NY555-2002动物产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NY556-200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技术NY557-2002NY557-2002马鼻疽诊断技术NY558-2002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技术NY559-2002禽曲霉菌病诊断技术NY56-1987谷物籽粒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NY560-2002小鹅瘟诊断技术NY561-2002动物炭疽诊断技术NY562-2002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NY563-2002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564-2002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565-2002梅迪一维斯纳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66-2002猪丹毒诊断技术NY567-2002兔出血性败血症诊断技术NY568-2002肠病毒性脑脊髓炎诊断技术NY569-2002NY569-2002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1987谷物籽粒色氨酸测定法NY570-2002NY570-2002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诊断技术NY571-2002NY571-2002马腺疫诊断技术NY572-2002兔出血病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NY573-2002弓形虫病诊断技术NY574-2002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5-2002NY575-200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技术NY576-2002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NY577-2002山羊关节炎/脑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8-2002黄瓜NY579-2002NY579-2002韭菜NY58-1987民用炕连灶热性能测试方法NY580-2002NY580-2002芹菜NY581-2002茄子NY582-2002莴苣NY583-2002NY583-2002结球甘蓝NY584-2002西瓜(含无子西瓜)NY585-2002库尔勒香梨NY586-2002鲜桃NY587-2002常山胡柚NY588-2002玉环柚(楚门文旦)鲜果NY589-2002椪柑NY59-1987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NY590-2002芒果嫁接苗NY591-2002切花石斛兰NY592-2002切花小苍兰NY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NY594-2002食用粳米NY595-2002食用釉米NY596-2002香稻米NY59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NY597-2002高淀粉玉米NY598-2002食用绿豆NY599-2002红小豆NY6-1983中华蜜蜂十框蜂箱NY60-1987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标准NY600-2002富硒茶NY601-2002油葵籽NY602-2002杭白菊NY603-2002甘蓝型、芥菜型双低常规油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NY604-2006NY604-2006生咖啡NY605-2002焙炒咖啡豆NY605-2006NY605-2006焙炒咖啡NY606-2002小粒种咖啡初加工技术规范NY607-2002橡胶树育种技术规程NY608-2002NY608-2002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609-2002有机物料腐熟剂NY61-1987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NY610-2002日光温室技术条件NY611-2002NY611-2002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NY612-2002小麦蚜虫测报调查规范NY613-2002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4-2002小麦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5-2002麦蜘蛛测报调查规范NY616-2002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NY617-2002小麦叶锈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8-2002NY618-2002多.福悬浮种衣剂NY619-2002NY619-2002福.克悬浮种衣剂NY62-1987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NY620-2002NY620-2002多.克悬浮种衣剂NY621-2002NY621-2002多.福.克悬浮种衣剂NY622-2002甲.克悬浮种衣剂NY623-2002内蒙古白绒山羊NY624-2002军牧1号白猪NY625-2002迪卡配套系猪种猪NY626-2002深农配套系猪NY627-2002北京鸭NY628-2002板鸭NY629-2002蜂胶NY63-1987瘦肉型猪杂交组合试验技术规程NY630-2002羊肉质量分级NY631-2002NY631-2002鸡肉质量分级NY632-2002冷却猪肉NY633-2002NY633-2002冷却羊肉NY634-2002草坪质量分级NY635-2002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636-2002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Y637-2002蜂花粉生产技术规范NY638-2002蜂王浆生产技术规范NY639-2002蜂蜜生产技术规范NY64-1987瘦肉型猪活体分级NY640-2002农用运输车安全监理技术规范NY641-2002农业拖拉机安全技术条件NY642-2002脱粒机安全技术要求NY643-2002NY643-2002农用水泵安全技术要求NY644-2002NY644-2002饲料粉碎机安全技术要求NY645-2002玉米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646-2002螺旋输送机质量评价规范NY647-2002钢板筒仓质量评价规范NY648-2002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649-2002养鸡机械设备安装技术条件NY65-2004NY65-2004猪饲养标准NY650-2002喷雾机(器)作业质量NY651-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NY652-2002民用轻烃混合燃气工程技术规范NY653-2002农业电子信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农业应用软件产品NY654-2002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NY655-200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657-2002绿色食品乳制品NY658-2002NY658-2002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659-2003茶叶中铬、镐、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660-2003茶叶中甲蔡威、丁硫克百威、多菌灵、残杀威和抗蚜威的最大残留限量NY661-2003茶叶中氟氯氰菊醋和氟氰戊菊醋的最大残留限量NY662-2003NY662-2003花生中甲草胺、克百威、百菌清、苯线磷及异丙甲草胺最大残留限量NY663-2003NY663-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质量分等NY664-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电子式控制器技术条件NY665-2003NY665-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鉴定规范NY666-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NY667-2003沼气工程规模分类NY668-2003屋面绝热板NY669-2003NY669-2003建筑排水用再生塑料管材NY67-1988鲜肥肝NY670-2003触感引道路面砖NY671-2003NY671-2003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672-2003NY672-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NY673-2003NY673-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抽样NY674-2003NY674-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DNA提取和纯化NY675-2003NY675-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NY676-2003NY676-2003牛肉质量分级NY677-2003细毛羊饲养技术规程NY678-2003NY678-2003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NY679-200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免疫酶试验方法NY68-1988小磨香油NY680-2003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NY681-2003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NY682-2003NY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683-2003犬传染性肝炎诊断技术NY684-2003犬瘟热诊断技术NY685-2003NY685-2003饲料用玉米蛋白粉NY686-2003磺酞腮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NY687-2003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NY688-2003橡胶树品种NY689-2003番石榴嫁接苗NY690-2003笋玉米NY691-2003番木瓜NY692-2003黄皮NY693-2003澳洲坚果果仁NY694-2003罗汉果NY695-2003毛木耳NY696-2003鲜杏NY697-2003锦橙NY698-2003垫江白柚NY699-2003梁平柚NY7-1984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NY700-2003板枣NY701-2003莼菜NY702-2003啤酒花NY703-2003红花花绒NY704-2003无核白葡萄NY705-2003NY705-2003无核葡萄干NY706-2003加工用芥菜NY707-2003芒果汁NY708-2003甘薯干NY709-2003荔枝干NY710-2003橄榄制品NY711-2003水草地毯NY712-2003剑麻布NY713-2003香草兰豆英中香兰素的测定NY715-2003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NY716-2003柑橘采摘技术规范NY717-2003胡萝卜贮藏与运输NY718-2003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NY719.1-2003NY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19.2-2003NY719.2-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19.3-2003NY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20.2-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20.3-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1.1-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21.2-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21.3-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2-2003饲料用酶制剂通则NY723-2003饲料级碘酸钾NY724-2003饲料中拉沙洛西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5-2003饲料中莫能菌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6-2003饲料中杆菌肤锌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7-2003饲料中映喃哇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8-2003禾本科牧草干草质量分级NY729-2003电热切嚎器NY73-1988小磨香油检验规程NY730-2003牛胃取铁器NY731-2003NY731-2003兽用套管针NY732-2003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低蛋白质胶乳NY733-2003天然生胶航空轮胎标准橡胶NY734-2003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NY735-2003天然生胶子午线轮胎橡胶生产工艺规程NY736-2003胡椒初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NY737-2003木薯淀粉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NY738-2003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NY739-2003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740-2003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NY741-2003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NY742-2003桦式犁作业质量NY743-2003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NY744-2003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NY745-2003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NY746-2003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NY747-2003绿色食品瓜类蔬菜NY748-2003绿色食品豆类蔬菜NY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NY750-2003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NY751-2003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751-2006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752-2003绿色食品蜂产品NY753-2003NY753-2003绿色食品禽肉NY754-2003NY754-2003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NY755-2003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756-2003NY756-2003烟花用钦粉NY757-2003烟花用发射药NY758-2003硬质酚醛泡沫绝热制品NY759-2003承压式家用太阳热水器技术条件NY760-2004芦笋NY761-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761.1-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1部分∶蔬菜和水果中26种有...NY761.2-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酷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2部分∶蔬菜和水果中22种...NY761.3-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3部分∶蔬菜和水果中8种氨基...NY762-2004蔬菜农业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763-2004NY763-2004猪肉、猪肝、猪尿抽样方法NY764-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NY765-2004NY765-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NY766-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767-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技术规范NY768-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NY769-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NY770-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NY771-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NY772-2004NY772-2004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NY772-2004禽流感病毒R丁一PCR试验方法NY773-2004水果中啶虫脒最大残留限量NY774-2004叶菜中氯氰菊醋、氯氟氰菊醋、醚菊醋、甲氰菊醋、氟胺氰菊醋、氟氯氰菊醋、四聚乙醛、二甲戊乐灵、氟苯腮、...NY775-2004玉米中烯哇醇、甲草胺、澳苯睛、氰草津、麦草畏、二甲戊乐灵、氟乐灵、克百威、顺式氰戊菊醋、嘎酚磺隆、异...NY776-2004丝瓜NY777-2004冬瓜NY779-2004NY779-2004普洱茶NY780-2004NY780-2004红茶NY781-2004六安瓜片茶NY782-2004黄山毛峰茶NY783-2004洞庭春茶NY784-2004紫笋茶NY785-2004蒸青煎茶NY786-2004食用椰干NY787-2004NY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788-2004NY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NY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790-2004NY790-2004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NY791-2004双低杂交油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NY792-2004油菜籽芥酸硫普的测定(光度法)NY794-2004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NY795-2004红江橙苗木繁育规程NY795-2004红油橙苗木繁育规程NY796-2004稻水象甲防治技术规范NY797-2004NY797-2004硅肥NY798-2004NY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NY799-2004NY799-2004发酵型含乳饮料NY8-1984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测试方法NY8-2006 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试验方法NY8-2006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试验方法NY800-2004生鲜牛乳中体细胞的测定方法NY801-2004生鲜牛乳及其制品中碱性磷酸酶活度的测定方法NY802-2004乳与乳制品中淀粉的测定酶一比色法NY806-2004光明配套系猪NY807-2004NY807-2004苏太猪NY808-2004NY808-2004香猪NY809-2004南江黄羊NY81-1988果汁饮料总则NY810-2004湘东黑山羊NY811-2004无角陶赛特种羊NY812-2004太湖鹅NY813-2004丝羽乌骨鸡NY814-2004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NY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816-2004肉羊饲养标准NY817-2004猪用手术隔离器NY818-2004NY818-2004猪用饲养隔离器NY819-2004鸡用饲养隔离器NY82.1-1988果汁测定方法取样NY82.10-1988果汁测定方法甲醛值的测定NY82.11-1988果汁测定方法果胶的测定NY82.12-1988果汁测定方法乳酸的测定NY82.13-1988果汁测定方法脯氨酸的测定NY82.14-1988果汁测定方法柠檬酸的测定NY82.15-1988果汁测定方法β-胡萝卜素的测定NY82.16-1988挥发性酸的测定NY82.17-1988果汁测定方法总磷量的测定NY82.18-1988钾和钠的测定NY82.19-1988果汁测定方法钙和镁的测定NY82.2-1988果汁测定方法感官检验NY82.3-1988果汁测定方法容器外观与最低充填量NY82.4-1988果汁测定方法表观粘度的测定NY82.5-1988果汁测定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NY82.6-1988果汁测定方法颜色的测定NY82.7-1988果汁测定方法pH值的测定NY82.8-1988果汁测定方法总灰分的测定NY82.9-1988果汁测定方法灰碱度的测定NY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821-2004NY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822-2004NY822-2004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NY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824-2004畜禽产品大肠菌群快速测定技术规范NY825-2004瘦肉型猪桐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826-2004绵羊胚胎移植技术规程NY827-2004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NY828-2004NY828-2004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829-2004牛奶中氨节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HPLC NY83-1988米质测定方法NY830-2004NY830-2004动物性食品中阿莫西林残留检测方法-HPLC NY832-2004黑米NY833-2004草菇NY834-2004NY834-2004银耳NY835-2004茭白NY836-2004竹荪NY837-2004莲藕栽培技术规程NY838-2004茶叶中氟含量测定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NY839-2004鲜李NY84-1988茶尺蠖防治标准NY840-2004绿色食品虾NY841-2004绿色食品蟹NY842-2004绿色食品鱼NY843-2004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NY844-2004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845-2004微型水力发电机技术条件NY846-2004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7-2004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8-2004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9-2004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1988NY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850-2004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2-2004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4-2004京白梨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5-2004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6-2004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7-2004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8-2004沼气压力表NY859-2004户用沼气脱硫器NY86-1988NY86-1988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860-2004户用沼气池密封涂料NY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NY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862-2004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NY863-2004碧螺春茶NY864-2004苦丁茶NY865-2004巴梨NY866-2004水蜜桃NY867-2004扁桃NY868-2004沙田柚NY869-2004沙糖橘NY87-1988NY87-1988土壤全钾测定法NY870-2004鲜芦荟NY871-2004哈密大枣NY872-2004芽菜NY873-2004菠萝汁NY874-2004胡萝卜汁NY875-2004NY875-2004食用木薯淀粉NY876-2004红掌切花NY877-2004非洲菊种苗NY878-2004兰花(春剑兰)生产技术规程NY879-2004长绒棉生产技术规程NY88-1988NY88-1988土壤全磷测定法NY880-2004芒果栽培技术规程NY881-2004库尔勒香梨生产技术规程NY882-2004NY882-2004硅酸盐细菌菌种NY883-2004NY883-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NY884-2004NY884-2004生物有机肥NY885-2004NY886-2004NY886-2004农林保水剂NY887-2004NY887-2004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NY888-2004肥料中铬含量的测定NY889-2004NY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89-198815N土壤、植物标准样品NY890-2004NY890-2004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891-2004绿色食品大麦NY892-2004绿色食品燕麦NY893-2004绿色食品粟米NY894-2004绿色食品荞麦NY895-2004NY895-2004绿色食品高粱NY896-2006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897-2004绿色食品黄酒NY898-2004NY898-2004绿色食品含乳饮料NY899-2004绿色食品冷冻饮品NY9-1984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NY90-1988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NY900-2004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NY901-2004绿色食品香辛料NY902-2004NY902-2004绿色食品瓜子NY903-2004NY903-2004肉用仔鸡、产蛋鸡浓缩饲料和微量元素预混合料饲料NY904-2004NY904-2004马鼻疽控制技术规范NY905-2004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诊断技术NY906-2004牛瘟诊断技术NY907-2004动物布氏杆菌病控制技术规范NY908-2004羊干酪样淋巴结炎诊断技术NY909-2004NY909-2004生猪屠宰检疫规范NY909-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91-1988油菜籽中油的芥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NY910-2004饲料中盐酸氯苯胍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1-2004饲料添加剂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912-2004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913-2004NY913-2004饲料级混合油NY914-2004饲料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5-2004饲料用水解羽毛粉NY916-2004饲料添加剂吡啶甲酸铬NY917-2004NY917-2004饲料级磷酸脲NY918-2004饲料中雌二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9-2004饲料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20-2004饲料级富马酸NY921-2004热带水果形态和结构学术语NY922-2004咖啡栽培技术规程NY923-2004浓缩天然胶乳薄膜制品专用氨保存离心胶乳NY924-2004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胶乳生产工艺规程NY925-2004天然生胶胶乳标准橡胶(SCR5)生产工艺规程NY926-2004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撕粒机NY927-2004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碎胶机NY929-2005饲料中锌的允许量NY930-2006NY930-2006饲料级甲酸NY931-2005饲料用乳酸钙NY932-2005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NY933-2005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法NY934-2005饲料中地西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35-2005饲料级缩二脲NY936-2005饲料中二甲硝咪唑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37-2005NY937-2006饲料中西马特罗的测定高效液液相色谱法。

瘦肉型猪活体质量

瘦肉型猪活体质量

瘦肉型猪活体质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瘦肉型猪上市的活体质量要求、抽样、检测、复检、质量评定与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瘦肉型猪上市的活体质量评定与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822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农业部农医发[2010]20号)兽药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中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mn (农业部公告第278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瘦肉型猪lean type pigs以生产瘦肉为主的一类猪群。

3.2活体重live weight自由饮水,停料12h以上称量的个体重。

3.3样本活体重live weight of sample同一批次猪群中随机抽样称量个体的活体重。

3.4活体背膘厚live backfat thickness按规定方法和部位测量的活体背部脂肪(含皮)的厚度。

3.5样本活体背膘厚live backfat thickness of sample在同一批次猪群中随机抽样测量个体的活体背膘厚。

4 要求4.1 外观应具有瘦肉型猪的体型外貌,体表无脓胞或肿块,行走自然。

4.2 卫生检疫应满足《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和生猪卫生检疫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3 安全检验应满足《兽药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中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的要求。

5 抽样5.1 抽样量抽样量应根据上市猪群的数量而定。

当猪群头数小于100头时,抽样量应不少于5%;当猪群头数为100头~300头时,抽样量应不少于4%;当猪群头数大于300头时,抽样量应不少于3%。

当任一批猪群抽样量的计算值低于5头时,一律按5头进行抽样。

5.2 抽样方法根据猪群个体号或编号进行随机抽样。

抽样方法可采用带有随机选号功能的计算器进行随机抽样,也可采用抽签、抓阄等方法。

6 检测6.1 检测项目活体重、背膘厚。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一、猪地经济类型猪地经济类型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肉脂兼用型三种.这是由于人们根据猪地体型外貌、胴体中瘦肉和脂肪地比例、人们对肉食地爱好,不同地区供应猪地饲料种类地不同,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地,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地产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瘦肉型(肉用型)这类猪地胴体瘦肉多,瘦肉占胴体比例以上.外型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体长大于胸围厘米.——肋骨背膘厚——厘米.瘦肉型猪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且蛋白生长耗能比脂肪低所以长得快,饲料高.一般日龄体重可达到或超过公斤,料肉比:左右.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以及我国近年培育地三江白猪、湖北白猪等都属于瘦肉型品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脂肪型这类猪地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外型特点是体躯宽、深、短、矮,头颈较重而多肉.体长、胸围相等或相差——厘米.——肋背膘厚——厘米以上.脂肪型猪由于脂肪多,而脂肪生长耗能多,所以生长慢,料肉比高.我国地两广小花猪、海南猪属于此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兼用型这类猪地肉脂比例介于脂肪型与瘦肉型之间,各占左右.外型特点也介于两者之间,体长一般大于胸围厘米,背膘厚——厘米左右.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中约克夏猪属于此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猪地经济类型(图)二、瘦肉型猪活体分级国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胴体瘦肉以上瘦肉型猪地活体分级,收猪时亦可参照使用.(一)单项分级根据猪地体形外貌、品种类型、体重和活体膘厚划分一、二、三级、外形分级一级: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型紧凑.二级:头较小,有腮肉,前后躯较丰满,腹部较小,肢蹄结实.三级:头较重,颈较粗、腮肉明显,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品种类型分级一级:国外引进地优良瘦肉型品种(系)及其杂种猪,我国培育地杂优猪;国外引进地优良瘦肉型品种(系)与我国培育地瘦肉型新品种(系)地二元或三元杂种猪.二级:瘦肉型品种(系)间地杂种猪;国外引进地瘦肉型品种(系)与兼用型品种(系)地二、三元杂种猪;培育地瘦肉型品种(系)地纯种猪;以地方品种(系)为母本,与国外引进地瘦肉型品种(系)为父本地三元杂交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级:凡不符合一级和二级地瘦肉猪均属三级(不包含地方品种猪).、体重分级一级:体重在——100kg.二级:体重在——89kg或——110kg.三级:体重在80kg以下或110kg以上.、活体膘厚分级在最后肋骨距中线4cm处用探刺尺测定活体膘厚.一级:膘厚在1.8cm以下.二级:膘厚在——2.5cm.三级:膘厚在2.6cm以上.(二)活体综合评定分级活体综合评定分级时,将各项指标按其相应地重要性给予适当地加权,再将各单项等级化为分数(见表——),各单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加权系数之积地和即为综合评分.表——活体综合评定分级注:()外形和品种类型地等级分类:一级分,二级分,三级分.()体重在——100kg地猪为分,每减少或增加1kg,则评分扣分,以此类推.()膘厚1.8cm以下地猪为分,每增加0.1cm则扣分,以此类推.()凡综合评分在分以上者为一级,——分者为二级,在分以下者为三级.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订,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三、美国瘦肉型猪标准屠宰时,大腿、眼肌、肩下端肉和臀肉应占活重地——.月龄时体重应达——公斤.——公斤屠宰时,胴体产肉达——公斤.胴体长——厘米.背膘厚不超过——厘米.眼肌面积32.26cm胴体中,大腿肉占,腹部肉占,背腰肉占,肩下端肉占,臀肉占.饲料报酬为:.母猪每窝产——头商品猪.四、供港瘦肉型猪标准我国外贸部门出口香港活猪地瘦肉型猪标准是以精肉率来计算地.良种猪,精肉率以上,相当胴体瘦肉率——.特良猪精肉率以上,相当于地瘦肉率.精肉率——四条瘦腿肉(包括背最长肌,俗称枚肉)重占屠宰前活重地百分比().瘦肉率——将左侧胴体地板油、肾脏去掉后,再将瘦肉、脂肪、皮用骨骼分成四部份,出瘦肉所占比例.五、瘦肉型猪地特点瘦肉型猪一般性成熟和体成熟校晚,体格较大,生长瘦肉地能力强,而生长脂肪地能力则比其他猪种弱.由于瘦肉型猪胴体瘦肉量高,而饲料转化率高,但对饲料中地蛋白质地含量要求较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瘦肉型猪背膘薄、皮薄毛稀,故比脂肪型猪耐热,但耐寒性较差.瘦肉型猪对外界环境条件地变化敏感性强,适应性较差,有时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综合症.严重时,还会引起肌肉变质,出现渗水,松软地灰白色地劣颀肉,人们党称这种肉为肉.这种猪之所以有这些缺点,是由于长期向背膘薄、体型长、生长快等方面选择地结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为会么要饲养瘦肉型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开始要求吃更多地瘦肉,而不再需要肥肉来补充能量地不足,于是脂肪型猪已逐渐淘汰.肥肉中几乎全是脂肪,含蛋折质极少,因此很腻,也容易使人肥胖,且肥肉中地胆固醇仿量比瘦肉高,胆固醇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人们从营养需要和身体健康地角度出发普遍“挑瘦剔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另外,从经济效益考虑,养脂肪型猪很不合算.我国农村以前养地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肥肉率多达.而当今市场上肥肉与瘦肉地差价越来越大.在港澳市场,肥肉与唐肉地价格相差倍,有很多国家肥肉根本无销路,不得不作为工业原料或制成骨肉粉使用.所以脂肪型猪不公没有销路,而且售价极低.我国目前也已改变以前地商口猪收购政策,按瘦肉率高低实行优质优价.预计以后地等级差价会越业越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养猪生产本身来看,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周转快,饲料转化效率高.猪每生产公斤肥肉比生关公斤瘦肉多消耗能量.倍,也就是说脂肪型猪每增重公斤所需要地饲料要大大高于瘦肉型猪.据统计,膘厚(肥肉多少地重要标志)增加厘米,日增重下降.瘦肉型猪具有较高地沉积蛋白质地能力,单位增重耗电量料少,经济效益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可见,大力发展商品瘦肉型猪,既适应市场地变化,满足消费者地需求,又有得于提高生产水平,使养猪生产者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商品猪

商品猪

商品猪ICSDB35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009代替DB35/T112.10-2001瘦肉型商品猪(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 ××××—2009前言本标准是对DB/T112.10-2001《瘦肉型商品猪》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DB/T112.10-2001《瘦肉型商品猪》。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局、龙岩市龙马原种猪场、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秋华、魏泉龙、林东文、雷悦平、廖桂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版本的历次发布时间为:DB35/T112.10-2001。

DB35/T ××××—2009瘦肉型商品猪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销售的瘦肉型商品猪的品种类型、体型外貌、体重和品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销售用的瘦肉型商品猪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品种类型采用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模式。

即:长白♂×大约克♀大白♂×长白♀杜洛克♂×长大F1♀杜洛克♂×大长F1♀杜长大三元杂交杜DB35/T ××××—2009 大长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瘦肉型商品猪4 外型分级一级: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形紧凑。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一、猪的经济类型猪的经济类型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肉脂兼用型三种。

这是由于人们根据猪的体型外貌、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人们对肉食的爱好,不同地区供应猪的饲料种类的不同,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的,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一)瘦肉型(肉用型)这类猪的胴体瘦肉多,瘦肉占胴体比例55%以上。

外型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

体长大于胸围15厘米。

6——7肋骨背膘厚1.5——3.0厘米。

瘦肉型猪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且蛋白生长耗能比脂肪低所以长得快,饲料高。

一般180日龄体重可达到或超过90公斤,料肉比1:3左右。

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以及我国近年培育的三江白猪、湖北白猪等都属于瘦肉型品种(二)脂肪型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40——50%。

外型特点是体躯宽、深、短、矮,头颈较重而多肉。

体长、胸围相等或相差2——3厘米。

6——7肋背膘厚5——6厘米以上。

脂肪型猪由于脂肪多,而脂肪生长耗能多,所以生长慢,料肉比高。

我国的两广小花猪、海南猪属于此类。

(三)兼用型这类猪的肉脂比例介于脂肪型与瘦肉型之间,各占50%左右。

外型特点也介于两者之间,体长一般大于胸围5厘米,背膘厚3——4厘米左右。

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中约克夏猪属于此类。

猪的经济类型(图)二、瘦肉型猪活体分级国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胴体瘦肉55%以上瘦肉型猪的活体分级,收猪时亦可参照使用。

(一)单项分级根据猪的体形外貌、品种类型、体重和活体膘厚划分一、二、三级1、外形分级一级: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型紧凑。

二级:头较小,有腮肉,前后躯较丰满,腹部较小,肢蹄结实。

三级:头较重,颈较粗、腮肉明显,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

2、品种类型分级一级: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及其杂种猪,我国培育的杂优猪;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与我国培育的瘦肉型新品种(系)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猪。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范-最新国标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范-最新国标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要求,描述了对应的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瘦肉型种猪。

其他经济类型猪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1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NY/T825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2894猪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测定B型超声波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瘦肉型种猪lean-type pig按照NY/T825规定进行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不小于55.0%的猪只。

3.2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在一定条件下观测、度量个体性能表型值的活动。

3.3中心测定station test将不同来源的种猪置于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一致的第三方测定场所进行饲养,测定其特定体重阶段的生产性能表型值。

3.4场内测定on-farm test将受测个体置于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一致的本场测定场所进行饲养,测定其特定阶段的生产性能表型值。

3.5目标体重target weight育种目标所规定的体重。

4要求4.1中心测定要求4.1.1测定场所的要求a)生长性能:应有独立的饲养场所,且各功能区完备。

b)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应有固定的实验检测场所。

4.1.2设施设备的要求a)生长性能:测定设备应满足日增重、达目标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活体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等性状测定的需要,其中:——笼秤:称量范围为0.0kg~200.0kg,称量精度为±0.1kg;——B超:应符合NY/T2894的规定;——自动饲喂系统的料槽:称量范围为0.0g~2000.0g,称量精度为±2.0g;——测定设备应经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测定舍内应配备有环境调控的设施。

云南省瘦肉型种公猪生长性能检测报告

云南省瘦肉型种公猪生长性能检测报告

重和饲料转化率逐渐提高,最高的是杜巴黑组,料重比和日增重分别达到2.82和602.32g ,但各组两指标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2结论2.1杂交利用是改善凉山黑猪的最好途径,采用瘦肉型猪种两次杂交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生产性能,合理选择猪种及杂交顺序可较好地保持毛色等质量性状。

2.2本研究在调研基础上,通过杜洛克、巴克夏猪杂交改良凉山黑猪,筛选出适合高二半山彝区养殖的猪种—杜巴黑杂交猪,该猪毛色为黑色,体型好、产仔数高、生长速度快。

同时筛选出的杂交猪既符合彝区群众的毛色喜好,又提升了凉山黑猪的生产性能,为高二半山彝区养殖提供了更多的猪种选择,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1]孙艳,黄卫平,庞继光.四川凉山高二半山彝区养猪生产现状与思考[J].养猪,2020(1):69-70.(编辑:郭玉翠)表44月龄猪试验期(4个月)增重统计组合样本数/头日增重/g 料重比杜黑14559±99.4 2.98巴黑14553.5±91.1 3.67*杜巴黑14602.32±99.37 2.82巴杜黑14587.29±91.42 2.97注:差异显著性在同一世代间进行比较,*为差异显著(P <0.05)。

云南省瘦肉型种公猪生长性能检测报告赵彦光,刘韶娜,张斌,相德才,杨仁灿,赵智勇,胡清泉,常雅洁,沙茜(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种猪性能测定站,云南省种猪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云南昆明650224)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5-0062-03摘要为了解云南省种猪质量水平,对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3个品种的不同品系种公猪进行了集中生长性能测定。

结果发现,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种公猪达100kg 日龄分别为(185.97±17.03)d 、(183.03±3.94)d 和(170.69±9.74)d ;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种公猪的100kg 活体背膘分别为(11.20±0.53)mm 、(11.32±0.52)mm 和(11.38±0.51)mm ,均高于全国99家核心育种场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公猪的[达100kg 日龄(164.79±15.13)d 、(163.97±15.24)d 和(162.52±15.37)d ,100kg 活体背膘(10.55±1.91)mm 、(10.72±2.00)mm 和(10.42±2.06)mm]数据。

活体膘厚

活体膘厚

活体膘厚:体重达100kg时,猪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间距背中线4 ~ 6cm 的活体背膘厚。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贮存损失:在不施加任何外力而只受重力的作用下,肌肉蛋白质在测定期间的液体损失产活仔数:出生后24小时内存活的同窝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

杂交:杂交指不同品种、品系或类群的交配系统。

后备母猪:5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同期发情:所谓同期发情就是改变猪的性周期,控制母猪在比较集中的时间内发情。

人工授精:利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检查和处理后,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

1.中国地方猪种“六短猪”指陆川猪,属六种类型的华南型。

2.影响胚胎成活率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和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其他因素。

4.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中的“过三关”指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7.初生仔猪有三个死亡高峰期:9. 育成猪体躯各组织生长顺序依次是:骨骼、肌肉、脂肪。

11.目前我国引进的国外猪品种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等五个。

13.乳猪断乳方法有一次断奶法、分批断奶法、逐渐断奶法等三种方法。

15.维持哺乳期内的生活环境和饲料条件,做好饲料,环境,饲养制度的过渡,是养好断奶仔猪的关键。

•根据2011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目录,我国已认定猪遗传资源有地方品种76个、培育品种19个和配套系8个、引入品种6个, 共109个2.仔猪出生后( A )小时以内称取初生重。

A. 12B. 16C. 18D. 2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猪对温、湿度敏感B、猪有爱好清洁的习性C、猪属多胎动物D、猪是草食动物6.太湖猪是世界上( A)的猪。

A、繁殖力最高、产仔数最多B、生长速度最快C、瘦肉率最高D、体型最7. 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 A )等种质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Y/T 64—1987 瘦肉型猪活体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胴体瘦肉率在55%以上瘦内型种猪的活体分级,收购商品猪时亦可参照使用。

1、单项分级
根据猪的外形外貌、品种类型、体重和活体膘厚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1.1 外型分级
一级: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形紧凑。

二级:头较小、稍有腮肉,前后躯较丰满,腹部较小,肢蹄结实。

三级:头较重、颈较粗,腮肉明显,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

1.2 品种类型分级
一级: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及其杂种猪;我国培育的杂优猪;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与我国培育的瘦肉型新品种(系)间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猪。

二级:瘦肉型品种(系)间的杂种猪;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品(系)与兼用型品种(系)的二、三元杂种猪;培育的瘦肉型品种(系)的纯种猪;以地方品种(系)为母本,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系)为父本的三元杂种猪。

三级:凡不符合一级和二级的瘦肉猪均属三级(不包含地方品种猪)。

1.3 体重分级
一级:体重在90-100KG
二级:体重在80-89KG或101-110KG
三级:体重在80KG以下或110KG以上
1.4 活体膘厚分级
一级:膘厚在1.8CM以下
二级:膘厚在1.9-2.5CM
三级:膘厚在2.6CM以上
2、活体综合评定分级
活体综合分级时,将各单项指示按其相应的重要性给予适当的加权,再将各单项等级化分为分数,各单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加权系数之积的和即为综合评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熊远著、范春国、吴梅芳、陈顺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