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调研考试卷201604(奉贤)-2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39分)1.(15分)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2.(4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2)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3.(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奉贤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
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②道人:道士。③熨:中医
学名词,俗称“热敷”。④筇:竹名。⑤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1)道人得诗径去( )
(2)足疾大作( )
12.对文中画线句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4.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 秋》
5.殚其地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6—7 题(4 分)
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的感激,对母亲智慧的赞美。
三、综合运用(1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5-26 题。(10 分)
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感二
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
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
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
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上海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试卷时间 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3.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4.?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5.为人处事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义”两者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
”【答案】1.但余钟磬音2. 蜂蝶纷纷过墙去3. 桃花依旧笑春风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句每空3分,第5句每空2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解析】本版块主要是考查课内诗歌、文言文的背诵情况,要求孩子仔细记忆,尤其不能写错别字。
再者近年也出现了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诗歌,从而针对此类情景默写才能更好的进行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诗【乙】文,完成第6—9题。
(13分)【甲】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出师表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16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6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24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编撰(zhuǎn)歉疚(jiù)恻(câ)隐心惊胆颤(zhàn)B.肖(xiào)像发酵(jiào)荧(yínɡ)屏借花献佛(fó)C.横亘(ɡânɡ)上溯(sù)分泌(mì)拾级而上(shí)D.空暇(xiá)解剖(pōu)决(juã)择风雪载(zǎi)途2、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
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深远厚重。
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 质量分量雅量B.分量质量雅量C. 分量雅量质量D.雅量质量分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 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 “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上海市奉贤区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奉贤区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 1.默写(1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
(3分)【答案】12.(1)答应(2分)(2)返回(2分)13.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
(3分)14.(1)能诵读诗文(1分)(2)能向客人问好(1分)15.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等。
(3分)难度:中等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读书的境界①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读书是要有境界的。
②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的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这是他的读书境界;一个学生,会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泡在书店里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_____;而一位老人,会在冬日温煦阳光的照耀下,坐在椅子上静静的阅读有如他一生记录的书籍,他会因此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这是他生命之端的一种读书境界。
故有人云:“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喜爱书、崇拜书。
③常读书,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
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
正如清人萧抡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
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
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④读书要有一定的境界,还要会读书。
一本书并非皆是精华,满世界的书也并非都是精品,这就要求读书的人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秋风萧瑟,。
(《观沧海》)2.,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亭亭净植,。
(《爱莲说》)5.,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6.悍吏之来吾乡,,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诗,完成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和(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课文选自《》,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所作。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反衬了曹刿的深谋远虑。
B.从本文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作战时,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曹刿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题(二模)
上海市奉贤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题(二模)一、文言文(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2.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分)7.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楚王使魏逐张仪①。
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K12语文精品】上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期中语文测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6分)1、欲说还休,。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2、,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3、敏而好学,。
(《孔孟论学》)4、,在乎上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5、梨花淡白柳深青,。
(《东栏梨花》)(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6——7题(4分)【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首曲中既能体现主旨,又能表达情感的句子是“”。
(2分)7、下列对本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首曲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春景。
B、这首曲由近及远描写景物,极富层次感。
C、这首曲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D、这首曲中的几个数词具体的写出了事物的数量。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引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是清朝书法家、文学家 (2分)9、用现代文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10、文中作者批驳的观点是“”通过正反比论证,还阐述了的道理。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刘行本进谏隋主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
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帝不顾。
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调研测试语文科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套试题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科试卷说明:1、 全卷共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完整。
3、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5、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齐。
一、基础知识(24分)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2)_____________ 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5)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
(4分)(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 ēi h òng( )的轻云,但花下也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zh ǒng zh àng ( )着,声音是低哑的。
( 3) 晴天又来xi āo sh ì( )他的皮肤,汗液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4)“他们虽然是哺乳动物,却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相p ì m ěi(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3分)A.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二模)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九年级语文4月调研测试(二模)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89、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上海市奉贤区年初三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上海市奉贤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4.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5.,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6.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
(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本文作者是朝的文学家、哲学家(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
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6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8分)(一)默写(15分)1.不见去年人,。
(《生查子·元夕》)2. ,雪尽马蹄轻。
(《观猎》)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以上两首诗(曲),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分)7.下列对两首诗(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都借用所见之景来抒发情感。
B.都是作者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C.都描写了荒凉萧瑟的秋季景象。
D.都刻画了作者归乡途中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登泰山记(节选)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本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派古文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大风……皆云满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
B.文中“若摴蒱”、“若偻”以小喻大,突出了泰山的雄伟。
C.作者“回视日观以西峰”的视角是由近向远的平视。
D.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初中语文毕业调研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某某市沙湾区2016年初中毕业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6、4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漫nàn搓捻.niǎn绽.开zhàn蜂围蝶阵.zhènB狩.猎sòu 剽.悍piāo炽.痛chì锲.而不舍qièC污秽.huì磐.石pán嗥.鸣háo 相得益彰.zhāngD吞噬.shì寒噤.jìnɡ孱.弱chán 龙吟凤哕.hu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诀别辉煌宽宏大量鸦鹊无声B蓦然杀戮家喻户晓嘎然而止C箱箧家醅众目睽睽遍稽群藉D媲美骈进恃才放旷越俎代庖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恰当的一项是A 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心..和认真。
C某某合川区三汇天然石林,虽不及某某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D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会有很大改善。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校园的夜晚很美丽,春风徐徐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四下里显得格外寂静。
B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其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是每个社会都需要的。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奉贤区初三二模卷一、古诗文(35分)(一)(13分)1.默写与运用(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
(《竹石》)(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与《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相同的待客之道。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22分)【甲】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奉贤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奉贤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题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2.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
(《卖炭翁》)4.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
(《桃花源记》)二、材料题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
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样。
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1.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 )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2.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
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
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书”字。
如:“翰墨扬贤风”。
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_________”师生书法作品展3.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 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与前面语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快乐伤感;成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成长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的沟沟坎坎。
(4分,句式正确,用比喻手法。
)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两个例句中的句式是相同的,字数也是相同的,总体为"成长是……,……着……的……",第一个省略号中是一个名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内是动词,第三个省略号内是名词,第四个省略号内是一个名词短语。
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写出的句子就切题了。
如“成长是一棵树,见证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第2题: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
发现,过去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区”等。
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新的命名,像“江南人家”“静水楼台”“星河家园”“公园1号”“水韵花都”“西山水岸”等。
【小题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的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小题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
(选作其一,2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① 立于净水浅溪之旁的__“在水一方”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得分______九年级语文试卷(2016.4)(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A. 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 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 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9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禅“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①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注释】①亟(jí):赶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欲将更.弃之()(2)仆地不得行.()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12. 张元见弃犬“收而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叔父“欲将更弃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13. 从全文看,对叔父的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3分)A.叔父有仁心。
B.叔父懂得做人的道理。
C.叔父疼爱小辈。
D.叔父有感恩之心。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1分)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
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
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
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
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地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
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_____(细节、梗概)当作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_____(细节、梗概)。
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
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
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
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
小桥流水,黄土高坡,______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_____能真正认识江山。
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⑥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
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
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
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象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
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
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
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自己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
“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
14.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3分)A.即使也B.只要就C.既然就D.只有才15. 第⑥段中加点的“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分)16. 结合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第③段横线处。
(2分)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_______(细节、梗概)当作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________(细节、梗概)1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
第⑤-⑦段依次从(1)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9分)18.下列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⑦段更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5分)甲: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齐相邹忌的劝吿,发布政令,广开言路,聆听群臣的进谏,终于使齐国大治。
乙: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一段知音情流传千古。
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也不会留下“高山流水逢知音”的佳话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大约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一位好奇的老头儿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biàn____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
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
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
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
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
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
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11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
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13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19.根据拼音写汉字:也不biàn____解(2分)20.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1)中年壮汉在小区池塘边为孩子费力地捉蝌蚪;(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6分)21. 把第⑦段中的画线内容改成“一只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摇醒,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后,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请选一个角度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4分)22. 联系上文,在第○11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____________(3分)23. 对本文题目“柔软的父亲”的妙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4分)A. 揭示了本文所写父爱的特点。
B. 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C.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理解。
D. “柔软”和“父亲”搭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