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 黄仲义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原则如下:
1. 准确诊断:要确保患者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需进行准确
的病因诊断和细菌学检测,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测试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杀菌或
抑菌效果。
3.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适当的药物:不同感染部位有不同的细菌
分布特点,需要根据感染部位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以确保药物能够
有效抵达感染部位。
4. 注意用药途径: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选择适
当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鼻腔喷雾等。
5. 合理取舍联合用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是否需要联合
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考虑联合用药,但需谨
慎选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
6. 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要根据患
者的病情和感染部位确定,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需要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7.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需要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治疗
指南,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传播。
8. 关注患者安全和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要关注
患者的安全,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用药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继续教育考试题答案
61. A BC D61.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不同感染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A.24h B.36hC.48hD.72h62. A BC D62.败血症应首选: A.利福平 B.苯唑西林 C.万古霉素 D.头孢氨苄63. A BC D63.关于肠球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肠球菌为革兰阴性球菌 B.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 C.无芽孢和荚膜,个别菌种有稀疏鞭毛 D.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呈球杆状64. A BC D64.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喉炎,应选用: A.阿莫西林 B.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C.第1代头孢菌素 D.第2代、第3代头孢菌素65. A BC D65.对于肺真菌病,试验性治疗一般应用几天,若不见效,应停止试验治疗: A.3~5天 B.5~10天 C.10~15天 D.15~20天66. A BC D66.盆腔感染或盆腔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是: A.输卵管炎 B.子宫内膜炎 C.输卵管卵巢脓肿 D.盆腔腹膜炎67. A BC D67.以下属于盆腔感染的宜选药物的是: A.阿莫西林+多西环素 B.头孢噻肟+多西环素C.克拉维酸+多西环素D.氟喹诺酮类+甲硝唑68. A BC D68.对轻、中度脱水病人,ORS 用量在最初6h ,成人每小时: A.500ml B.750mlC.1000mlD.1250ml69. A B CD69.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A.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 唑B.克林霉素+磺胺嘧啶C.复方磺胺甲 唑+磺胺嘧啶 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70. A BC D70.最有效的杀阿米巴包囊的药物是: A.双碘喹啉B.二氯尼特C.氯喹D.吐根碱 71.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我国的耐药率高达:A.50%B.60%C.70%D.80%72. A BC D72.沙门菌属O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什么为主: A.IgG B.IgAC.IgDD.IgM73. A BC D73.军团菌属临床首选治疗药物为: A.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B.SMZ-FMP 和多西环素C.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D.氟喹诺酮类74. A BC D 74.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 A.扎西他滨 B.拉米夫定C.齐多夫定D.安扎那韦75. A BC D75.痢疾菌培养的急诊报告,不含药敏结果报告时间应为: A.24h B.48hC.72hD.96h76. A BC D76.引起血液病相关性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以什么最常见: A.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B.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C.变形杆菌、绿脓杆菌D.百日咳杆菌、流感嗜血杆菌77. A BC D77.手术部位感染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 A.15% B.20%C.25%D.30%78. A BC D78.骨与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A.脊柱 B.膝关节C.髋关节D.腕关节79. A BC D79.脊髓灰质炎瘫痪期最常见的是: A.脊髓型麻痹 B.延髓型麻痹C.脊髓延髓型麻痹D.脑型麻痹80. A BC D80.预防麻疹的根本性措施是: A.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B.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C.注意防止感冒D.保持清洁卫生 81.最早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是:A.青霉素HB.青霉素VC.青霉素GD.青霉素B82. A BC D82.关于不动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革兰阳性杆菌 B.多为球杆状,常见成对排列,可单个存在,有时形成丝状或链状 C.为专性需氧菌 D.最适生长温度为35℃,但有些菌株可在42℃生长83. A BC D83.志贺菌属最适生长温度为: A.31℃ B.33℃ C.35℃ D.37℃84. A BC D84.妊娠期尿路感染病人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 C.阿莫西林 D.喹诺酮类85. A BC D85.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如果药物选择得当,在24小时内病人症状即可好转,如多长时间仍无改善,则应考虑换药: A.36小时 B.48小时 C.60小时 D.72小时86. A BC D86.中重型AAD 患者多表现为假膜性肠炎(PMC ),而几乎所有的PMC 均由什么引起: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艰难梭菌 D.链球菌87. A BC D87.一般公认的最适宜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是: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C.大环内酯类D.四环素类88. A BC D88.大多数移植后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 A.30天内 B.60天内C.120天内D.180天内89. ABC D89.危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是: A.呕吐、惊厥及意识障碍 B.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C.呕吐、高热及意识障碍D.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90. AB C D90.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什么为最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A.新型肠道病毒68型 B.新型肠道病毒69型C.新型肠道病毒70型D.新型肠道病毒71型91.异烟肼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可达: A.60%B.70%C.80%D.90%92. A BC D92.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丁类传染病93. A BC D93.按照WHO 有关合理用药的标准,医院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应该低于: A.10% B.20%C.30%D.40%94. A BC D94.儿童CMV 感染的一线用药是: A.左氧氟沙星 B.更昔洛韦C.万古霉素D.美洛培南95. AB C D 95.根据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成人CAP 管理共识指南,以下属于主要标准的是: A.呼吸频率≥30次/min B.多肺段浸润C.意识模糊/定向障碍D.有创性机械通气96. AB C D 9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9年制定的HAP 诊断标准不包括: A.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B.发热C.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D.白细胞>4×109/L ,或<2×109/L97. A BC D97.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治疗,死亡率为: A.40% B.60%C.80%D.100%98. A BC D98.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什么最为常见: A.细菌 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99. AB C D 99.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β内酰胺类药物应在切开皮肤前多长时间开始给药: A.30min B.60minC.90minD.120min100. A BC D100.化脓性关节炎约有一半发生于几岁以下患儿: A.2岁 B.3岁 C.5岁D.8岁 1.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主要用于哪种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A.甲型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2. A BC D2.在假单胞菌属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 A.70% B.60% C.50% D.40%3. A BC D3.最常见的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4. A BC D4.CMV 感染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 A.异基因移植 B.移植前供受者CMV 的血清学状态 C.是否出现GVHD D.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抑制程度5. A BC D5.对于真菌菌血症患者治疗疗程一般是: A.3~6个月 B.2~3个月 C.3~6周 D.2~3周6. A BC D6.创伤或手术后脑脓肿,病原菌主要是: A.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7. A BC D7.有厌氧菌参与的胆道感染多见于曾接受过胆道手术的患者,厌氧菌中以哪种细菌占多数: A.单胞菌B.不动杆菌C.梭菌D.拟杆菌8. A BC D8.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来源是: A.血行感染 B.继发于关节创伤、手术及穿刺的感染 C.密切接触感染D.由邻近部位感染蔓延9. A BC D9.脊髓灰质炎前驱期持续: A.2~3天 B.3~4天 C.4~5天D.5~6天10. A BC D10.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 A.头痛、腰痛和眼眶痛B.头痛、胸痛和腹痛C.头痛、腹痛和下颌痛D.头痛、胸痛和下颌痛 11.新生儿使用哪种抗菌药物时可导致灰婴综合征:A.青霉素B.庆大霉素C.氯霉素D.万古霉素12. A BC D12.埃希菌属包括5个种,其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弗格森埃希菌C.伤口埃希菌D.赫尔曼埃希菌13. A BC D13.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 A.A 群 B.B 群C.C 群D.D 群14. A BC D14.沙雷菌属中的哪种细菌是引起肠道外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A.液化沙雷菌 B.气味沙雷菌C.无花果沙雷菌D.黏质沙雷菌15. A BC D15.最常见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军团菌是: A.米克戴德军团菌 B.长滩军团菌C.波兹曼军团菌D.嗜肺军团菌16. A BC D16.普通感冒和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在: A.3~5天 B.5~7天C.7~10天D.10~14天17. A BC D17.机械通气患者并发VAP 的最重要途径是: A.先前使用过抗菌药物 B.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营养与免疫状况低下18. A BC D18.发生CRI/CRBSI 的危险性顺序正确的是: A.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B.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D.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19. AB C D 19.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么细菌感染引起: A.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 B.李斯特菌和革兰阴性杆菌C.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肠道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20. AB C D 20.MOF 病人的死亡率随着受累器官或系统数目的增多而升高,二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 A.30%B.60%C.85%D.100%21.卷曲霉素须采取的给药方法为:A.口服给药B.肌内注射C.皮下注射D.静脉注射22. A BC D22.败血症应首选: A.利福平 B.苯唑西林 C.万古霉素 D.头孢氨苄23. A BC D23.鼠疫中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是: A.腺鼠疫 B.败血型鼠疫 C.肺鼠疫 D.肠鼠疫24. A BC D24.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的是: A.林可霉素类 B.β内酰胺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25. A BC D25.对于不耐RFP 的患者,强化期和巩固期治疗时间为: A.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6个月 B.强化期4个月,巩固期4~6个月 C.强化期6个月,巩固期6~9个月 D.强化期6个月,巩固期9~12个月26. A BC D26.由于利福平、丙硫异烟胺的致畸作用,故禁止在妊娠几个月以内应用: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27. A BC D27.近年来肠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以什么为主: A.坚韧肠球菌 B.鸟肠球菌 C.屎肠球菌 D.粪肠球菌28. A B C D 2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A.鼠B.兔C.牛D.猪29. A B C D29.伤寒的传播途径为:A.粪-口途径传播B.呼吸道飞沫传播C.密切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30. A B C D30.白喉根据病变部位,分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A.喉白喉B.咽白喉C.鼻白喉D.耳白喉31.志贺菌属最适生长温度为:A.31℃B.33℃C.35℃D.37℃32. A B C D 32.哪种疫苗的使用已消灭了小儿麻痹症:A.风疹疫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乙型脑炎疫苗33. A B C D 33.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几天的用量:A.1天B.2天C.3天D.4天34. A B C D 34.慢性心包炎的病程超过:A.6周B.3个月C.6个月D.9个月35. A BC D3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首选: A.β内酰胺类 B.大环内酯类C.四环素类D.克林霉素36. A BC D36.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什么最为常见: A.细菌 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37. AB C D 37.粪便的菌群分析常用球菌和杆菌比例法,成人球杆菌比例大于多少为肠道菌群失调: A.1/3 B.1/4C.1/5D.1/638. A BC D38.肝脏外科感染以什么最常见: A.手术后肝脓肿 B.血行性肝脓肿C.胆源性肝脓肿D.创伤后肝脓肿39. A BC D39.特异性骨与关节感染主要是: A.人工关节感染 B.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C.结核菌感染D.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0. A BC D40.疟疾病原治疗首选: A.氯喹 B.哌喹C.磷酸哌喹D.羟基哌喹 41.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中耳炎常发生在:A.儿童B.青年人C.中年人D.老年人42. A BC D42.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菌血症 B.胃肠炎 C.肠热症 D.败血症43. A BC D43.目前所知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真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44. A BC D44.出生20天后各年龄期小儿CAP 的首位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卡他莫拉菌45. A BC D45.儿童CMV 感染的一线用药是: A.左氧氟沙星 B.更昔洛韦 C.万古霉素 D.美洛培南46. A BC D46.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多少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A.6岁 B.12岁 C.16岁 D.18岁47. A BC D47.肾功能不全时乙胺丁醇半衰期延长至: A.48h B.36hC.20hD.10h48. AB C D 48.肝胆系统感染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符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致病菌对所用的抗菌药物敏感 B.只选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不能使用其他抗菌药物C.药物的毒副作用小D.尽可能经济实惠49. AB C D49.霍乱患者静脉补液量宜根据失水程度决定,以第一个24h 计,轻型者补液量为: A.1000~2000ml B.2000~3000mlC.3000~4000mlD.4000~5000ml50. A BC D50.在出生后几岁内出现症状的称为早期胎传梅毒: A.1岁B.2岁C.3岁D.4岁 51.真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是:A.抗体检测B.在组织中证实真菌成分的存在C.血清学试验D.分子生物学方法52. A BC D52.以下属于非核苷类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是: A.去羟肌苷、司坦夫定 B.奈韦拉平、地拉韦定C.齐多夫定、扎西他滨D.拉米夫定、阿巴卡韦53. A BC D53.WH0推荐的肺结核的初治标准化疗方案为: A.2EHRZ/4HR B.2SHRZ/4HRC.2HRZES/6HRED.2HRZ/4HR54. A BC D 54.妊娠期尿路感染病人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C.阿莫西林D.喹诺酮类55. A BC D55.艾滋病于哪一年在美国首先发现: A.1973年 B.1981年C.1986年D.1989年56. A BC D56.成人及青少年HIV/AIDS 病人的HAART 一线推荐方案为: A.AZT (或d4T )+3TC+EFV (或NVP ) B.AZT (或d4T )+3TC+IDVC.ddI+d4T+EFV (或NVP )D.AZI+ddI+EFV (或NVP )57. A BC D57.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 ),每日总量不超过: A.100mg B.150mgC.200mgD.250mg58. AB C D 58.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某些病毒引起的以什么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兔类 B.恙虫C.蜱虫D.鼠类59. A BC D59.躁狂型狂犬病最常见,病程一般不超过: A.5天 B.7天C.10天D.14天60. A BC D60.新生儿破伤风解痉治疗首选: A.氯丙嗪 B.地西泮C.10%水合氯醛D.苯巴比妥 61.血管神经性水肿大多由哪种抗菌药物引起:A.四环素类B.青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62. A BC D62.二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不包括: A.葡萄球菌属 B.革兰阴性杆菌 C.革兰阳性杆菌 D.真菌63. A BC D63.异烟肼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可达: A.60% B.70% C.80% D.90%64. A BC D64.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死亡率可高达: A.10% B.20% C.30% D.40%65. A BC D65.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什么部位的皮肤黏膜: A.颜面和生殖器 B.胸前 C.四肢 D.手足66. A BC D6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常常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少天后出现: A.50天 B.100天 C.150天 D.200天67. A BC D67.幼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假单胞菌属 D.金黄色葡萄球菌68. A BCD68.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球菌D.革兰阴性杆菌69. A BC D69.通常在烧伤休克期开始应用抗菌药物并延续至第一次切痂植皮后,首次应用: A.1~3天 B.3~5天 C.5~7天 D.7~10天70. AB C D70.成人伤寒患者首选的经验用药是: A.四环素类 B.头孢菌素 C.氟喹诺酮类 D.青霉素类71.弧菌属主要引起:A.血流感染B.肠道感染C.尿路感染D.皮肤软组织感染72. A B C D72.替考拉宁的主要排泄部位为: A.肺部 B.肾脏 C.皮肤 D.肠道73. A B C D73.MSSA 骨髓炎应首选: A.万古霉素+利福平 B.奈呋西林或苯唑西林 C.双氯西林或头孢氨苄 D.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74. A B C D7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临床治疗首选: A.磺胺类 B.头孢他啶 C.氟喹诺酮类 D.多西环素75. A BCD75.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 A.扎西他滨 B.拉米夫定 C.齐多夫定D.安扎那韦76. A BC D76.血液培养的合格标准是: A.申请单和标本瓶检号不一致 B.原培养瓶盖被打开C.疑似感染患者首次血培养至少一套,包括一瓶需氧瓶及一瓶厌氧瓶D.非无菌标本种入血培养瓶77. A BC D77.骨关节结核的化疗疗程推荐为: 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78. A BC D78.麻疹皮疹的出现有顺序性,最早出现在: A.面部、颈部前后侧、上肢、上胸部皮肤 B.发际、耳后和颈部侧面皮肤C.躯干和下肢皮肤D.手心、脚心皮肤79. A BC D79.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为: A.70% B.80%C.90%D.100%80. A BC D80.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 A.牛 B.猪C.羊D.马 8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不包括:A.病原菌未查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即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D.病情需较长期用药,但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耐药性者82. A BCD82.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有: A.庆大霉素、青霉素、头孢唑啉 B.氨苄西林酯化物、异烟肼、四环素类 C.磺胺药、酮康唑、咪康唑、两性霉素BD.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83. A BC D83.制霉菌素属于哪种类型的抗真菌药: A.多烯类 B.咪唑类 C.棘白菌素类 D.三唑类84. A BC D84.B 群链球菌感染首选: A.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B.克林霉素或红霉素 C.双氯西林或头孢唑啉 D.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85. A BC D85.以下属于灭活疫苗的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B.乙型脑炎疫苗 C.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 D.甲型肝炎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86. A BC D86.HAP 的定义为病人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多长时间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 A.12h B.24h C.48h D.72h87. A BC D87.以下哪种链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最为多见: A.肺炎链球菌 B.溶血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牛链球菌88. A BC D88.最常见的引起的脑脓肿的真菌是: A.念珠菌B.曲霉C.毛霉菌D.隐球菌89. A BC D89.麻疹前驱期末在口腔颊黏膜上可见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最多见于: A.第二磨牙对应的颊黏膜部位 B.尖牙对应的颊黏膜部位C.上下唇粘膜表面D.上下龈颊沟90. A BC D90.我国疟疾主要在南方流行,以哪种类型为主: A.卵形疟 B.三日疟C.恶性疟D.间日疟 91.克雷伯菌属是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中以哪种细菌多见:A.产酸克雷伯菌B.肺炎克雷伯菌C.催娩克雷伯菌D.枸橼酸杆菌92. A BC D92.人类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只能感染: A.人类和黑猩猩 B.小鼠和豚鼠C.人类和家兔D.人类和雪貂93. A BC D93.关于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血 B.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C.不宜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血D.不推荐血入瓶前换针头94. A BC D94.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多为皮肤常驻菌,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念珠菌属C.肠球菌属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 A BC D95.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 A.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B.夫西地酸或利奈唑胺 C.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D.利奈唑胺或奎奴普丁96. A BC D96.化脓性关节炎约有一半发生于几岁以下患儿: A.2岁 B.3岁C.5岁D.8岁97. A BC D97.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四肢化脓性感染病灶,什么部位最常见: A.腹股沟部位和腋窝 B.颜面部和颈部C.背部和臀部D.胸腹部98. AB C D 98.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经对症治疗5天以上最高体温仍超过多少度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 A.38℃ B.38.5℃C.39℃D.39.5℃99. A BC D99.狂犬病从临床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A.5天 B.7天C.10天D.14天100. A BC D100.麻风最常见和最早期出现的表现是: A.眼部损伤和睾丸炎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肾炎、骨关节畸形D.皮肤和周围神经损害 您回答的以下题不正确:1.MSSA 骨髓炎应首选:2.败血症应首选:3.在假单胞菌属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4.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5.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死亡率可高达:6.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7.鼠疫中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是:8.以下属于非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是:9.关于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的是:11.WH0推荐的肺结核的初治标准化疗方案为:12.对于不耐RFP的患者,强化期和巩固期治疗时间为:13.肾功能不全时乙胺丁醇半衰期延长至:14.慢性心包炎的病程超过:15.以下哪种链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最为多见:16.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17.肝胆系统感染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符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8.化脓性关节炎约有一半发生于几岁以下患儿:19.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20.骨关节结核的化疗疗程推荐为:21.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经对症治疗5天以上最高体温仍超过多少度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22.脊髓灰质炎前驱期持续:2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24.白喉根据病变部位,分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25.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
黄仲义-抗菌药物PKPD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
bioMe 几乎一样。
ity CPK/PD参数的确定 ers 2. 动物体内模型
niv 庆大霉素和替卡西林治疗中性粒细胞 U 减 少 的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感 染 大 鼠 股 部 模 ux 型,庆大霉素组不同给药间隔的疗效无 rie 差别,增大剂量疗效增强。替卡西林组 bioMe 给药间隔缩短,疗效增强。
学治愈率。
ux z β内酰胺类的给药方案目的是暴露期间的合理 rie 化,即使T>MIC最大化,因此宜采用持续静
脉滴注或多次给药方案。增大T>MIC对免疫
e 抑制病人或治疗耐药菌特别重要,且持续静脉
滴注也可减少所需药量。
bioM 注意个体化与顺应性。
ity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ers 大环内酯类从分类上基本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 iv 药物,但由于各药物在体内情况及药效学特征 n 差异,难以用某一类参数描述。 U – 老一代T>MIC应为给药间隔40~50% x –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T>MIC期望值≥50% rieu – 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血药浓度较高时,高于MIC的
表现时间依赖性杀菌活性,T>MBC是反映抗菌疗效的
bioM CPK/PD参数。
ity CPK/PD参数的确定 ers 2. 动物体内模型 iv Craig等对接受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的肺 Un 炎链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文献进行总 x 结,以死亡率为治疗终点,当T>MIC占 u 给药间隔的20%或更少时,死亡率为 rie 100%;相反,当T>MIC占给药间隔 e 40%~50%或更高时,杀菌疗效达到 bioM 90%~100%。
ity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ers z 阿齐霉素AUC/MIC是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iv AUC24/MIC>25才获理想疗效。 Un z 阿齐霉素可积蓄于巨噬细胞并只从细菌缓慢外 x 排的特点,在白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发 u 挥 药 物 释 放 系 统 , 可 采 取 连 续 3d 给 药 后 停 药 bioMerie 4~7天为一个方程的特殊给药方式。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新进展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新进展临床药动学(CPK)与药效学(PD)的临床应用黄仲义E-mail:Huangzhongyi0715@黄仲义简历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五十余年从事于医院药学与临床工作,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科终身名誉主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主任.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主席,上海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药房》杂志主编,《中国药师》副主编,《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主编,以及其它多家杂志编委.五十余年来,在医院药学及临床药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国内首创了静脉配置中心及单剂量作业等新型调剂形式并创建无菌调剂新概念.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药代动力学有很深的造诣.90年代初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参与《临床药理学》教材的编著,并主编《中国非处方药选用指南》一书.从80年初至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1至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家庭用药》杂志的"黄药师锦囊"专栏作家.临床药动学定义应用药动学概念和原则于临床,为病员设计最佳个体化(Optimize and individualized)给药方案,以求最佳疗效和最低毒性,包括S,A,D,M,E过程.药效学定义研究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和药理效应之间关系,此效应包括正负效应.药效学双曲线指数关系抗菌药物按药效学特性分类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抗菌活性主要与其抗生素浓度大于细菌MIC时间长短有关一段较长时间的药物暴露能够增加抗菌活性.增加抗生素浓度作用不大,即使浓度增加至大于MIC 4倍左右时也不能明显增强抗菌作用药效学中有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作用指标是抗生素浓度大于MIC时间的百分比,简称T>MIC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包括利奈唑胺,β-内酰胺类(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类,和碳青霉烯类)以及糖肽类(例如万古霉素)1.Chung E, Amsden GW, Nafziger AN, et al.Formulary. 2003;38:294-319.2. Quintiliani R. Infect Med.2004;21:219-233.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主要依靠高浓度药物作用于细菌增加抗生素浓度可以提高药物杀菌能力以及病原菌清除速度药效学指标包括药峰浓度与MIC比值(Cmax/MIC),或曲线下面积与MIC比值(AUC/MIC)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酮内酯类以及脂肽类1.Chung E, Amsden GW, Nafziger AN, et al.Formulary. 2003;38:294-319.2. Quintiliani R. Infect Med.2004;21:219-233.药动学与药效学关系药动学是机体对药物作用药效学是抗菌药物对病原体与抗体作用,在此三者关系中,组织穿透性,蛋白结合率,药物作用部位浓度与维持时间,成为综合平衡重要指标组织穿透性抗菌药物对感染组织的穿透性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指标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体外抗菌活性良好并不意味着良好的临床疗效给药频率和感染部位的不同对某种抗生素的PK/PD特性并没有很大影响1.Johnson CC. Antibiotic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4th ed. Baltimore, Md:Williams and Wilkins; 1996:813-834.2. Craig W.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Resistance; May 1-3, 2003; Seoul, Korea.影响组织穿透性的因素给药间期,能够保证抗生素在靶位组织中达到足够药物浓度给药途径,能够保证足够浓度的抗菌药物到达组织剂量,必须在绝大多数给药间期内使药物浓度大于MIC,以保证药物能够在感染部位有效的聚集以清除病原菌Johnson CC. Antibiotic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4th ed. Baltimore, Md: Williams and Wilkins;1996:813-834.抗生素蛋白结合率的意义首先,抗生素只有非结合成分才能表现出抗菌活性:抗生素与蛋白结合后不能再与细菌结合1,2其次,抗生素仅有游离成分能够分布到目标组织中 31. Tawara S, Matsumoto S, Kamimura T,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36:17-24.2. . Zeitlinger MA, Sauermann R, Traunmüller F,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4;54:876-880.3. Müller M, dela Pe a A, Derendorf H.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48:1441-1453.药物作用部位浓度许多感染位于细胞间隙体液(ISF)对于大多数感染而言,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主要决定于ISF中的浓度,它比细胞或其他组织中的浓度更为重要1.Dehghanyar P, Burger C, Zeitlinger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2367-2371.2. Pascual A, Ballesta S, Garcia I,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46:4013-4015.抗菌药物CPK/PD进展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PAE等为指导,然而上述参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因此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时间—浓度—效应1979年sheiner 等提出CPK/PD结合模型抗菌药物的CPK/PD图剂量血药浓度感染部位浓度生物学效应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人体—致病原CPK/PD参数的确定1. 体外杀菌曲线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杀菌活性增强,体现了浓度依赖性药物的特点;反之替卡西林在浓度超过4倍MIC时,抗菌活性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亚胺培南对不同数量的铜绿色假单胞菌的体外杀菌曲线,浓度在2倍MIC和10倍MIC时的疗效几乎一样.CPK/PD参数的确定2. 动物体内模型庆大霉素和替卡西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股部模型,庆大霉素组不同给药间隔的疗效无差别,增大剂量疗效增强.替卡西林组给药间隔缩短,疗效增强.CPK/PD参数的确定2. 动物体内模型以头孢曲松治疗对头孢菌素耐药的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感染,对给药后24h的AUC0~24/MBC,Cmax/MBC,T>MBC三个参数与杀菌率的相关性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治疗的最初24h内脑脊液中的T>MBC与杀菌率线性相关.在最初24h内,同样剂量bid给药与qd给药相比,前者的T>MBC大于后者,杀菌率强于后者.24h内2种给药方式对杀菌率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头孢曲松表现时间依赖性杀菌活性,T>MBC 是反映抗菌疗效的CPK/PD参数.CPK/PD参数的确定2. 动物体内模型Craig等对接受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文献进行总结,以死亡率为治疗终点,当T>MIC占给药间隔的20%或更少时,死亡率为100%;相反,当T>MIC占给药间隔40%~50%或更高时,杀菌疗效达到90%~100%. 3. 人体内CPK/PD试验上图表明,要达到85%~100%的细菌学治愈率,T>MIC要占给药间隔的40%以上. 3. 人体内CPK/PD试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6h给药方案对MIC值≤16mg/ml的致病菌的T>MIC可达44%;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q4h给药方案对MIC值≤32mg/ml的致病菌的T>MIC可达42%.不同给药方案对T>MIC及细菌学治愈率的关系下表根据MIC预测疗效及例子(癌症发热病人,重度粒细胞减少症病人)抗菌药物CPK/PD特点抗菌药物CPK/PD分类和CPK/PD参数杀菌作用特性CPK/PD参数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AUC0~24hr /MIC或Cmax/MIC注意不能使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毒性剂量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酮内酯类,甲硝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弱~中等程度持续效应T>MIC血浓>4MIC时杀菌效果达饱和程度β-内酰胺类,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林可类,伊曲康唑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PAE较长AUC/MIC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四环素,万古霉素,氟康唑类_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当药物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再增加浓度,并不能增加其杀菌作用.对G+PAE约1~2hr,对G—无PAE,T>MIC是预测体内β-内酰胺类疗效的主要CPK/PD参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头孢唑啉治疗金葡菌感染中,当高于MIC的时间占24h疗程的55%时达到最大细菌清除率.对一些半衰期比较长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增加给药次数并不增加疗效,如头孢曲松半衰期为8.5h,12~24h给药1次就能持续维持血浆药物浓度而不降低疗效.对t1/2或PAE长的抗生素可减少给药次数.如头孢曲松,头孢尼西.如不合理减少给药次数,则可影响T>MIC及细菌学治愈率.头孢呋新80分钟每日3~4次头孢尼西半衰期:4.5小时用法:每日1~2次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的数据分析显示:当无PAE,T>MIC需获得给药间隔时间的90%~100%;有PAE,T>MIC则需50%~60%.通常T>MIC为40%就可获得85%~100%的细菌学治愈率.β内酰胺类的给药方案目的是暴露期间的合理化,即使T>MIC最大化,因此宜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或多次给药方案.增大T>MIC对免疫抑制病人或治疗耐药菌特别重要,且持续静脉滴注也可减少所需药量.注意个体化与顺应性.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从分类上基本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但由于各药物在体内情况及药效学特征差异,难以用某一类参数描述.老一代T>MIC应为给药间隔40~50%克拉霉素,罗红霉素:T>MIC期望值≥50%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血药浓度较高时,高于MIC的时间与临床药效学评价相关;而当血药浓度较低时还需考虑AUC情况,一般高于MIC的时间的期望值应为给药间隔的50%.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在组织和细胞内浓度常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因此在PK/PD研究中需要加以考虑.如阿齐霉素可积蓄于巨噬细胞并具有从细胞缓慢外排的特点,在白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发挥药物释放系统,故作用持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阿齐霉素AUC/MIC是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AUC24/MIC>25才获理想疗效.阿齐霉素可积蓄于巨噬细胞并只从细菌缓慢外排的特点,在白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发挥药物释放系统,可采取连续3d给药后停药4~7天为一个方程的特殊给药方式.碳青霉烯类对繁殖期和静止期均有强大杀菌活性,又有较长PAE.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时可适当延长药物给药间隔时间采取每日1~2次的给药方案. 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具较长的t1/2(6hr)和PAE.最佳杀菌浓度为4~5倍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率与Cmax/MIC无关,而与T>MIC有关.动物实验也表明万古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评价该类药物临床疗效的主要PK/PD参数为Cmax/MIC.氨基糖苷在体外有1~3hPAE,体内更长PAE(10h). Cmax/MIC 8~12约有90%有效率. 宜采用一天一次给药.理由:①增大杀菌活性;②PAE有利给药间隔期的长期抑制;③减少耐药;④减少毒性.但也有例外,如减少赘生物中细菌,长期腹透,血透,大面积烧伤,腹水等病人及孕妇.氨基糖苷类对致病菌的PAE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后效应(PAE)机理可能因药物清除后,药物在细菌靶位仍长时间结合,而致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恢复再生长时延迟所致.影响因素主要有细菌德种类和接种量,抗菌药物种类和浓度,细菌与药物接触时间,联合用药等.PAE较长的抗菌药物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多肽类等.而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对G+球菌有一定PAE,对G-杆菌PAE 很短.目前已将PAE作为评价新德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和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LAE)PL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产生非致死性损伤,由于细菌形态改变,可增加吞噬细胞的识别,趋化和吞噬作用,从而产生抗菌药物与吞噬细胞的协同效应,使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更延长.PLAE是抗生素体内PAE时间较长的主要机制.首剂效应(The first-exposure effect)和亚MIC效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杀菌活性,但当再次接触或连续接触时,并不显著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抗菌效应.需间隔相当时间后才能再起作用.此效应支持氨基糖苷药物日剂量单次给药方案.当细菌暴露于低MIC水平时,细菌生长受到暂时抑制的现象称为亚MIC效应.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是指抑制细菌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细菌耐药突变的自然发生频率为10-7~10-8.以MPC为上界,MIC为下界的这一浓度范围称为突变选择窗.抗菌药物治疗时,当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治疗成功,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药物浓度如果在突变选择窗内,即使临床治疗成功,也将可能出现耐药突变.MPC/MIC值越小,药物抑制菌株产生耐药变异的能力就越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日剂量单次给药可降低适应性耐药和耳肾毒性的发生率.耳蜗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氨基糖苷类的过程为饱和过程,在低浓度时如细胞摄取氨基糖苷类已饱和,则增加药物浓度摄取不会再增加.一日多次或持续静滴时,尽管血浆药物峰浓度相对较低,但是维持时间长,因而有较高比例的药物被肾皮质所摄取,易造成蓄积中毒.而相同日剂量一次给药Cmax相对较高,但肾皮质对药物的摄取并无明显增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qd给药获得较高Cmax/MIC,取得更好的临床和细菌疗效;使PAE延长,降低适应性耐药的发生率,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耳肾毒性发生率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相似或略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和1.5~2.5hr PAE.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AUC0~24h/MIC和Cmax/MIC,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给药间隔时间可参考t1/2,PAE,AUC0~24h/MIC和Cmax/MIC,多数为日剂量1~2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AUC24/MIC为125(24hr期间平均AUC相当于5倍MIC,5×24=120),是细菌学和临床疗效的重要判断点:环丙对院内获得性G—菌肺炎时,当AUC0~24/MIC125时,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和82%.但并非所有细菌都要大于125,如肺炎链球菌25~35就能有效抗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除了AUC/MIC外,Cmax/MIC 也可很好预测疗效,对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研究表明,Cmax/MIC≥12对左氧是很好预测指标,即使8~10时,在体内外均能防止耐药菌产生.如果氟喹诺酮类峰浓度较大,Cmax/MIC>10,那么Cmax/MIC为最有效预测参数;但Cmax/MIC较低时,AUC/MIC更重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耐药影响,增大AUC/MIC值,还可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Thomas等在对107例治疗期间急性病人与产生细菌耐药有关因素的评价中发现,治疗5天后,当AUC/MIC100,仅有9%的病人产生耐药.抗真菌药物咪唑类和氟胞嘧啶:时间依赖性,T>MIC最能反映疗效.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时,也可采用AUC/MIC,比值需大于20,可能原因是其有较长的PAE.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浓度依赖性,且有较长PAE.两性霉素B,Cmax/MIC与对数杀菌相关性为佳.小结CPK/PD的由来CPK/PD参数的确定体外杀菌曲线动物模型人体试验抗菌药物的CPK/PD参数CPK/PD临床应用步骤分离与掌握感染菌株MIC值掌握所应用药物经时曲线过程,包括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速度,血药浓度等数值掌握所应用药物CPK/PD分型按所应用抗菌药物类型结合病员病生状态,感染情况及相应血浓要求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速率与频度监测血药浓度,计算各项参数修正方案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一)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1)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③ 异物植入手术;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三)《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四)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发生SSI后引起机体损害的严重性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使用抗生素后出现副反应,如肝肾毒性,菌群失调的危险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利弊分析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五)SSI是指围手术期( 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5 %.SSI 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 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与手术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中华外科学杂志2003,41(7):552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1.不用抗生素预防时的SSI发生率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术后感染率1.干净切口感染率1.5%2. 轻度污染的切口 5%~10%3. 污染切口 15%~20%4. 脏切口 40%2.发生SSI后引起机体损害的严重性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六)3.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有效性比值比(Odds ratio, OR )抗生素使用组SSI发生率除以未用抗生素组SSI发生率.OR值小于1,则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效,OR值越小,预防效果越好.需要治疗数(Numbers needed to treat, NNT )每预防1例SSI所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例次.NNT越小,预防价值越高.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七)外科手术围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建议I bSSI50.26A推荐肺叶切除术II b切口感染140.20B推荐开胸心脏手术,包括冠脉搭桥和人工瓣膜I a各种感染370.26A推荐安置起搏器证据等级观察项目NNTOR预防用药手术摘自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Surgery,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 Publication Number 45, July 2000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八)临床常见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建议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九)4.使用抗生素后出现副反应和继发感染根据循证医学的有关理论与原则,将证据来源分成以下几类,级别越高,证据越充分可信.Ⅰa 证据来源于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的Meta分析Ⅰb 证据来源于至少一个随机对照试验Ⅱa 证据来源于至少一个设计良好但非随机的试验Ⅱb 证据来源于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准实验研究Ⅲ 证据来源于来设计良好的描述性研究如比较研究,相关性研究或病例研究Ⅳ 证据来源于专家委员会报告或观点,和/或权威人士临床经验同时,根据级别高低,提出相应"建议"条款的等级:A级基于至少一个RCT的结果(Ⅰa,Ⅱb)B级基于良好但非随机的临床研究(Ⅱa,Ⅱb,Ⅲ)C级基于专家委员会报告或观点,和/或权威人士临床经验.缺乏质量良好的直接的临床研究结果(Ⅳ)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手术感染的致病菌与其来源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菌种多属散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干燥,在灰尘中可存活数月,易被携带),G-杆菌经常来自医院环境中的洗涤槽,水管,雾化器以及其他潮湿的医疗用品,包括不按时更换的洗手消毒液等.外源性感染不同于内源性感染的另一特点是,致病菌比较单一.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一)手术感染的致病菌与其来源内源性感染:这些致病菌主要来自病人自身的常驻菌,如胃肠道,呼吸道等.外科医生对不同部位的常驻菌种(包括厌氧菌)应有所认识,以便在防治感染时,更有预见性与针对性.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二)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器官-腔隙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并参考本医院细菌耐药状况选用品种.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三)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因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矫型手术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啶.进入腹,盆腔脏器的手术,主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则多使用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新,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某些妇产科及经口腔部粘膜的头颈手术易有厌氧菌感染,需要同时覆盖肠道杆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专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可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四)《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五)《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六)辨析外科手术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七)手术预防用药方案参考"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表,其中药物选用品种可依据各医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本院细菌流行病学资料,例:万古霉素;根据患者过敏史调整;特殊病人.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八)辨析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静脉给药可在术前0.5小时,肌注在术前0.5-1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存在感染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上海市实施细则(试行)》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也应在在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静脉给药可在术前0.5小时,肌注在术前0.5-1小时).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十九)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只有当细菌污染时组织中含有抗生素,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才有效.2小时后细菌进入稳定生长期,再在短时间(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38℃,或90次/分;呼吸率>20次/分,或PaCO2 12000个/m3或10%.菌毒血症(Sepsis):感染导致的表现与上述SIRS相同的全身性反应.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脓性气道分泌物胸片浸润性阴影血管相关性感染尿路感染吸入性肺炎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五)影响术后感染的因素1,全身情况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营养不良身体远位存在感染病灶者休克(包括术前,术后或术中发生)年龄因素特殊肥胖病人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六)2,手术操作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留有不健康或坏死的组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契合与落实要点与难点 ppt课件共110页
提高经验性用药的正确率
合理剂量
• 合理剂量----PK/PD原理指导
中国是全球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
中国是世界细菌耐药最严 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细菌耐药率增 长最快的国家
年平均增长率为22%
LANCET 2009 VOL373
我国“ESKAPE”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 ESBL为最常见的MDR致病菌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状况(四)
75号文问世征求意见后,由于本文重要性引起各方重 视关注且反响热烈,卫生部为此于2019年8月4日再次 公布了新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 卫办医政发【2019】103号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以“质量好”要求作了一些具体规定
我国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状况(五)
12.4
81.9
5.8
肺克
100.0
0.0
0.0
肠球菌
69.9
16.1
14.0
绿脓
96.4
1.8
1.8
肺链
100.0
0.0
0.0
白念
90.0
0.0
10.0
草绿链
38.0
49.3
12.7
阴沟
100.0
0.0
0.0
抗菌药物定位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选对药物
• 正确区分感染和定植 • 了解细菌及耐药、MDR:细菌流行病学的提示 • 从DDD角度看抗菌药物的选择 • 细菌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 • 抗生素本身的危害:内毒素的释放、仿制品杂质 • 单用还是联合 • 适应症的范围
他唑
舒巴 克拉
小结
• 我国MDR耐药形势严峻,主要为ESBL、耐药鲍 曼、耐药铜绿
75号文与抗菌药物遴选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三)
从2004年至2009 年短短五年中,虽卫生部多次关注我国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事项,但近年随着全世界细菌耐药发展多重耐药, 泛耐药以及超级细菌等问题提出,故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已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重大问题。卫生部为此于2011 年4月 又发布了卫医改革便函【2011 】75 号文,提出了由卫生部及 各级相应卫生行政部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的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75号文第三条】。由此文开始,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已不再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而由此开始纳入了由 行政监督管理新的地位。
? 最可能责任病原体 ? 感染菌量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四)
尽早治疗
?抗菌药物选择标本 --- 优化正确的选择
? 体外药敏提示 ? 但体外远远不够,仅筛出责任病原体远远不够,应考虑
体内因素,在体内因素应注意:
? 什么病 ? 什么样的人患病
这是一对矛盾应予平衡 ? 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应保证有一稳定的生理平台,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 最高疗效
? 临床评估 ? 实验室评估
? 最大安全性
? 药物直接损害 ? 潜在药物损害
? 合理性价比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主要因素
? 诊断偏差 ? 抗菌谱选择不当 ? 治疗方案不妥
? 未考虑病员特殊情况 ? 未考虑药物特点
? 安全性评估不足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一)
临床药师介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感染临床药师专业化
技能与内容(四) 药师抗菌药物临床实践高级层次内容(二)
协助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品种与制定正确合理给药方案(二) 针对性治疗—协助医师选择品种 临床分离到病原体及显示药敏结果后,应遵循下列原则协 助选择抗菌药物品种
在各敏感品种中选择最有经验品种 在各敏感品种中应选择在感染器官中有高分布品种 在各敏感品种中应选择安全性最高品种 在各敏感品种中应选择最经济品种即疗程价最低品种
病程描述
入院日期:2009.8.31 第一阶段:维持性血透1年,患者于入院前3天有畏寒发热,体温最高点 38.5℃,白血球计数及分类16.9*109/L N89.3%收治入院 采用复方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血培养感染证实为不动杆 菌
病程描述
第二阶段:2009.9.7起血压明显升高,波动达220/120mHg,出 现重度继发性癫痫症状,从2009.9.7直至2009.9.19每日均 反复发作,肌酐升至1000umol/L以上,从2009.9.11起伴发 热体温升至38.5℃以上,抗生素应用多种无计划性与针对性, 且对癫痫病因判断多样化 1.药物性癫痫 1.1头孢菌素(头孢哌酮)积蓄中毒性脑病继发性癫痫 1.2碳青霉烯类不良反应所引起继发性癫痫 2.高血压脑病继发性癫痫 3.感染后加重,代谢物体内蓄积,因肾功衰竭引起继发性癫痫
抗感染临床药师专业化
技能与内容(五) 药师抗菌药物临床实践高级层次内容(三)
协助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品种与制定正确合理给药方案(三)
预防性用药—协助医师选择品种及决定预防用药时间 药师应依据手术性性质及手术部位协助医师正确选择品种并确 保下列各点
所选品种及剂量应保证在手术部位可达到预防感染有效浓度 所选剂量及滴注时间可保证抗菌药物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及术后 4hr 药师应根据病员一般情况、麻醉情况及主要药物代谢清除器官 功能结合手术时间决定剂量、频率
简述抗菌药物使用的流程
简述抗菌药物使用的流程1. 患者评估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以确定抗菌药物是否是必要的治疗选择。
2. 确定感染类型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确定感染类型。
感染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不同类型,并且在不同类型的感染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方式和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3.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确定的感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的特点和抗菌谱,选择对所致病菌具有活性的抗菌药物,并考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过敏史等因素。
4. 制定治疗方案在选择了适当的抗菌药物后,制定治疗方案。
包括剂量、频率和疗程等方面的确定。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5. 监测治疗效果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后,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包括体温、症状的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等方面。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6. 防控抗菌药物耐药性抗菌药物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了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加强防控措施。
包括遵循合理使用原则、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手卫生等基本操作。
7. 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治疗结束后的管理当患者病情好转或治愈后,需要做好治疗结束后的管理工作。
包括对患者进行复查,确认病情已经完全恢复;继续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避免复发或二次感染;建立病案档案,记录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日后参考提供依据。
以上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流程简述,根据患者评估,确定感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防控耐药性,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治疗结束后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抗菌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简述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
简述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1. 开具处方在患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医生首先需要开具相应的处方。
在开具处方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只有在医生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开具相关药物的处方。
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原体类型:根据病原体的类型来选择对应的抗菌药物。
例如,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以选择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抗假单胞菌药物等。
•药物耐药性:根据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来选择抗菌药物。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需要选择对应的特效抗菌药物。
•患者特殊情况: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特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 给药剂型和用法用量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剂型和制定用法用量。
一般来说,抗菌药物可以分为口服药物、注射剂和外用药物等。
对于不同给药剂型,医生需要提供具体的用法用量说明。
•口服药物:一般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同时需要说明用药时间、剂量等信息。
•注射剂:需要说明具体的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和剂量等信息。
•外用药物:需要说明用药的部位、频率和剂量等信息。
4. 用药时间和疗程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坚持使用一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作用时间来确定。
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合适的用药时间和疗程。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且不得随意中止或延长使用时间。
5.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守医生嘱咐: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药物,并遵循用药的时间和剂量要求。
•避免过量使用: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及其他副作用。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抗菌药物的工作流程
抗菌药物的工作流程
抗菌药物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药物选择、使用方法、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来确定最合适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来进行。
通常情况下,抗菌药物可以分为口服、注射、外用等多种方式使用,具体使用方法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病情。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遵守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用药频次等规定,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抑制感染的目的。
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作用靶点,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确保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病原菌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避免过量使用、避免滥用、避免自行停药等。
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细菌超级感染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的工作流程包括药物选择、使用方法、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只有在做到以上各点的前提下,才能确保
抗菌药物的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希望患者们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能够严格遵守医嘱,保持规范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和导致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抗菌药选静注or口服?掌握这5个原则就够了!
抗菌药选静注or口服?掌握这5个原则就够了!原创梅斯医学呼吸新前沿 2022-09-01 20:00 发表于北京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可显著提高血药浓度,起效快,但同时也易导致静脉炎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同时,静脉用药过多造成患者经济负担过重,那么是否能改为口服抗菌药,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过度支出并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呢?一、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明确了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1.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咽困难者);2.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情况(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3.所选药物有合适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4.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5.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等);6.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
接受注射用药的感染患者经初始注射治疗病情好转并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二、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是在抗感染过程中将静脉途径给药的抗生素转换为口服途径给药,通过早期静脉滴注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抗生素,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抗生素静脉给药时间,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治疗费用支出。
2017年,荷兰专家制订了抗生素静脉到口服的安全转换标准,发布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杂志上。
成年住院患者抗生素静脉到口服的安全转换标准需满足以下条件:1.生命体征良好或改善未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或液体复苏的情况下收缩压稳定;2.感染相关症状和体征已经得到缓解或改善不使用退热药,体温36℃~ 38.3℃;3.胃肠道(GIT)完整且功能良好不存在这些情况:吸收不良综合征,短肠综合征、重度胃轻瘫、肠梗阻、持续胃肠减压;4.口服途径未受损无呕吐,患者配合;5.无禁忌的感染通过口服给药不能在感染部位达到足够抗菌药物浓度;不存在下列感染情况:(重度)脓毒症、坏死性筋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血管内感染(如心内膜炎);6.口服抗菌药(可以是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另一种抗菌药)必须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60%~90%)“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卫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
不同的抗菌药应该这样吃,很多人吃错了
不同的抗菌药应该这样吃,很多人吃错了抗菌药物是指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众所周知,口服药物的服用时间是有讲究的,口服抗菌药亦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口服抗菌药在什么时候服用比较好。
一般服药时间一般口服药物的服用时间有空腹服用、饭前服用、餐中服用、饭后服用、睡前服用、晨起服用、必要时服等。
•空腹为餐前1h或餐后2h;•饭前为饭前15-60分钟;•餐中为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饭后为饭后15-30分钟;•睡前为睡前15-30分钟服用;•晨服为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
口服抗菌药物的服用时间一般是饭前或饭后服用。
至于餐前还是餐后服药,需从药物的性质和吸收、药物对胃的刺激、患者的耐受能力和需要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
一般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宜餐前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餐后服。
口服抗菌药物的服用时间先用一张图了解常用抗菌药物:常见药物的服药时间:■易受胃酸影响的口服抗菌药物建议餐后口服。
大环内酯类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如克拉霉素在胃内pH值升高后其生物利用度升高,MIC90(抑制90%的细菌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降低。
在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四环素建议餐后口服。
■对胃有刺激的口服抗菌药物建议与食物同服或餐后服。
夫西地酸口服与食物同服,以减轻胃肠道症状。
硝基咪唑类如替硝唑口服片剂于餐间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易受食物影响的口服抗菌药物建议空腹服。
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食物可干扰其吸收,应空腹口服。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宜餐后服,因空腹其生物利用度为36%,餐后上升为52%,头孢泊肟酯饭后给药比空腹时吸收良好。
■不同剂型的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剂型的改变,可引起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变化。
学习处方点评体会和两个实际案例讲解黄仲义
处方点评工作具体任务要求(一)
• 2019年28号文对点评专家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 门急诊处方不少于1‰ ✓ 月平均点评处方不少于100张 ✓ 病区医嘱抽样率不少于4% ✓ 每月点评住院病例数步少于40份
处方点评工作具体任务要求(二)
从表知开始氟康唑治疗后第四日总数及中性百分比就逐步下降,从12.25起将 头孢吡污更换为复方氧哌嗪青霉素后血像改善日益显著
讨论(一)
大剂量氟康唑应用文献经验(一) 疗效 与剂量关系
➢ 文献报导【1,2】在中性粒细胞缺乏和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播散性念 珠菌模型中AUC/MIC比值是评价氟康唑疗效最佳参数
患者周围血象变化
日期
项目
2009.1 2.11
12.17
白血球 总数 38.2
15.5
中性粒 细胞% 92
92
12.21 21.7 92
12.22 20.7 93
12.23 22.2 89
12.24 25.3 84
12.25 24.1 83
日期
项目 日期
项目
2009.1 2.26 12.27
12.28
处方点评实例(一)
一例白色念珠菌败血症伴脑病 应用大剂量氟康唑治疗临床体会
病例基本情况
姓名:张** 年龄:48 性别:男 住院号:397724 基础疾病:1.黄疸待查 2.胆囊结石 3.胆囊炎 入院日期:2009.12.3 入院原因:因急性胆管炎,剧烈腹痛,发热入院 出院日期:2019.1.27 出院诊断:1.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
2.感染性休克 3.真菌性败血3
第一次手术:2009.12.4 ERCP取石,并确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放置鼻胆管,减压引流
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
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介绍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由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流程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感染类型和致病菌: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致病菌种类。
这可以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病情表现进行确定。
2.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感染类型和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在做出选择时,应该考虑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药物过敏情况等。
3.确定使用剂量和用药途径: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途径。
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副作用,剂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4.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疗效不佳或者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5.完成疗程: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不可随意停药或者增减剂量。
否则,可能导致感染无法根除或者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注意事项除了以上的使用流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防止交叉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包括严格的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
•不适宜的人群慎用: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谨慎,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遵守医嘱: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者停药。
总结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红霉素服用时间有讲究
红霉素服用时间有讲究
黄仲义
【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上世纪50年代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问世后,曾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红霉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抗菌范围较窄、口服吸收不完全、消化道反应明显等原因,其应用日渐减少。
【总页数】1页(P21)
【作者】黄仲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红霉素服用时间有讲究 [J], 黄仲义
2.中药服用时间大有讲究 [J], 李德勇
3.降糖药六大类,服用时间有讲究 [J], 戴伦
4.降糖药六大类,服用时间有讲究 [J], 戴伦
5.中成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流程
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流程1. 什么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对抗细菌感染或者杀灭细菌的药物。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作用于细菌,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或者直接杀死细菌,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疾病的目的。
2. 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菌药物分类包括:•青霉素类:青霉素是一类最早发现并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耳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抑制菌体生长的效果。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强力霉素类:强力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等严重感染疾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抑制菌体生长的效果。
3.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严格遵循医生的嘱托和处方,按时按量服用抗菌药物。
•不可随意更换或停用抗菌药物,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只涉及细菌感染风险低或自限性感染的情况,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应遵循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范围。
4. 抗菌药物使用流程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临床评估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包括病情分析、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步骤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临床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时,医生会采集适当的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以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步骤三:抗菌药物选择在得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后,医生根据细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对本品吸收速率及吸收度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常用喹诺酮类服药顺序 培氟沙星
特点:是第三代喹诺酮中口服吸收最佳品种,生
物利用度达100%,但光敏反应严重
食物影响
进食延缓吸收,尤以高脂饮食更为显著
结论:可空腹服用或进食少量低脂食物后服用,
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常用喹诺酮类服药顺序 第四代喹诺酮
现进入临床应用品种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
吉米沙星正在临床验证中,此二种第四代 喹诺酮药物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可空
腹或进食后服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服药顺序
常用大环内酯服药顺序 红霉素
特点:吸收与盐及碱基有关,红霉素碱不耐酸,
剂量250-500mg时Cs仅为0.3-0.5μ g/ml,红霉素 硬脂酸盐同等剂量下Cs可达0.3-2μ g/ml。此外, 依托红霉素吸收较硬脂盐红霉素、碱及琥乙红霉 素好,依托红霉素血浓度可为琥乙红霉素的二倍,
食物对本品吸收影响低 结论:空腹或进食后服用均可
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力新(头孢4号)
特点:胃液中稳定,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上端
食物影响:高脂食品或奶制品延缓胃排空,
延迟本品吸收使Tmax从1hr延至2hr,延迟药
效
结论:为保证迅速起效,应空腹服用本品
结论:应空腹服用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地尼
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其生物利用度不仅受食
物影响,且与剂型剂量相关,胶囊剂生物利用度 300mg-21%;600mg-16%,混悬剂约为25%
食物影响
高脂饮食明显地影响吸收,可使Cmax下降16%, AUC下降10%
结论:应空腹或进食后2hr服用
进食对片(胶囊)剂仅见峰浓度轻度下降,可 空腹服用或服用前进食少量食品以减轻胃肠道 反应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丙烯
特点:生物利用度约为所给剂量90%左右
食物影响:进食对其吸收无明显影响 结论:可空腹服用,或进食后服用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羟氨苄
特点:口服吸收好
结论:
常用大环内酯服药顺序 克拉霉素
特点:本品生物利用度50%,Tmax2-4hr,t1/2β 3-7hr 食物影响:与剂型、释放速率及年龄有关
延迟速释片吸收,影响达峰时间及代谢物形成 进食增加缓释片吸收,与空腹相比AUC增加30% 进食降低成人混悬液剂型吸收,但增加儿童吸收量
结论:
速释片应空腹服用
缓释片应与食物同服 成人应空腹服用混悬液,儿童服用混悬液时可与食物 同服
常用大环内酯服药顺序 交沙霉素
特点:本品碱基与红霉素碱相比对酸稳定性佳, Tmax1hr,t1/2β 1-2hr
食物影响
进食延迟碱基吸收,Tmax增至2hr,Cmax下降
进食可增加丙酸酯吸收 碱基制剂应空腹服用 丙酸酯制剂应与食物同服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
特点:前体药物,体内经非特性酯酶水解成头孢呋 辛产生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所给剂量40%左右
食物影响
进食可明显增高生物利用度,可增至50%,牛奶 及奶制品作用更明显,可使AUC增加22-88%,峰 浓度也明显提高
食物作用与剂型相关,食物对混悬剂影响最显著
结论:现临床应用主要为碱基颗粒分散片或新处 方剂型,故应空腹服用
常用大环内酯服药顺序 阿齐红霉素
特点:本品生物利用度较低仅为所给剂量37%
食物影响
与剂型有关,食物对片剂与混悬剂吸收无影响, 但可降低胶囊剂吸收50% 高脂饮食可使片剂及混悬剂达峰时间延迟 胶囊剂应在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应用片剂及混悬剂时应避免高脂饮食
同样250mg剂量下,前者Cmax为1.84μ g/ml,后者
仅为0.13μ g/ml
常用大环内酯服药顺序 红霉素
食物影响
食物特别是高脂饮食可影响红霉素碱基吸收, 例如红霉素碱基颗粒分散片与高脂饮食同用, Cmax和AUC分别下降达72%和73% 食物对红霉素硬脂酸盐减少吸收,而脂可增加 吸收
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
黄仲义
常见口服药物服药顺序
餐前
餐中 餐后 定时 任选
影响服药顺序因素
空腹或饱食
食物性质 药物剂型
决定服药顺序基本原理
治疗目的与药物作用原理
提高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
青霉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食物对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吸收基本影响
影响吸收速率 改变生物利用度
降低Cmax及Cave
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服药顺序 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
特点:生物利用度低,一般仅为40-50%
食物延迟及减少本品吸收,使药物峰浓及 吸收量下降25-50%,使各靶组织中浓度低 于MIC影响疗效 腹泻时,吸收更减少 结论:空腹服用,应在餐前1.5hr或餐后 2hr服用本品
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服药顺序 羟氨苄青霉素
特点:生物利用度较氨苄青霉素高,一般可达70%
左右,且儿童吸收较成人为好
吸收度与剂量有关:吸收过程与单次剂量有关, 随着单次剂量增加,吸收百分率下降,单次剂量 达到2g时,吸收达到极限
食物可影响吸收速度及吸收量使药物峰浓度下降 结论:进食少量食品后服用或空腹时服用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且与食物中钙及咖啡因含量
无关
常用喹诺酮类服药顺序 依诺沙星(氟啶酸)
特点:本品是第三代喹诺酮类中与咖啡因相互作用最强者, 生物利用度87-98%,但与剂量有相关性 食物影响
食物降低本品吸收度,影响疗效 本品严重干扰咖啡因代谢,降低咖啡因清除达78%,使 咖啡因清除率从3hr延长至12hr,AUC增加300%,显著 增高咖啡因血浓度,明显提高咖啡因兴奋作用 应在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服用本品时应避免进食富含咖啡因食物或饮用含咖啡 因饮料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拉定(头孢6号)
特点:生物利用度高,可达所给剂量90%
食物影响:影响不大 结论:空腹或进食后服用均可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克洛
特点:由于本品是双极性,一水化合物,且在肠 壁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双脂层及粘液层对其 吸收无障碍,故生物利用度高,可达所给剂量90% 左右,但不同剂型间吸收有差异
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服药顺序 前体药物服用
匹美西林
特点:美西林前体药物 食物可增加其吸收,生物利用度增高20%
结论:应于早餐时或早餐后1hr内服用
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服药顺序 前体药物服用
复方氨苄青霉素(舒他西林)
特点: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复合前体药物 以前体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单纯氨苄 青霉素制剂,本复合物中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生 物利用度均可达80%
食物影响:进食对其吸收无明显影响 结论:可空腹服用,也可进食时服用
常用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服药顺序 头孢布烯
特点:第三代广谱头孢菌素,生物利用度约为80%
食物影响
推迟达峰时间,可使Tmax从2.6hr延长至3.2hr 对吸收度影响与剂型相关
胶囊剂吸收度下降约8% 混悬剂吸收度下降约12%
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服药顺序 前体药物服用
巴氨西林
氨苄青霉素前体药物体内代谢成氨苄青霉素 由于为酯类前体药物,生物利用度显著地高于氨 苄青霉素,可达到所给剂量98% 由于为酯类药物,食物对其吸收影响颇大,进食 可影响吸收速率,吸收度,降低AUC、Cmax、Cave 结论:空腹服用,此外不应与H2受体阻断剂雷尼 替丁及制酸药碳酸氢钠同服
黄仲义简历
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 院)。46年余从事于医院药学与临床工作,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中 心医院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科主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国家 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 药学会理事,上海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 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 《中国药师》副主编,《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主编,中 国药物应用与监测编委,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资深编委以及其它 多家杂志编委。46余年来,在医院药学及临床药学积累了丰富经 验。在国内首创了静脉配置中心及单剂量作业等新型调剂形式并 创建无菌调剂新概念。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药代动力学有 很深的造诣。90年代初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科技 进步奖及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参与《临床药理学》教材 的编著,并主编《中国非处方药选用指南》一书。从80年初至今 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1至今发表论文13篇。《家庭用药》杂志 的“黄药师锦囊”专栏作家
喹诺酮类药物服药顺序
常用喹诺酮类服药顺序 诺氟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中生物利用度最低者,仅相 当于所给剂量40% 食物影响 延迟吸收速度及减少吸收度 牛奶或奶制品可使本品吸收减少40% 由于本品抑制咖啡因清除,与富含咖啡因类食 物同用,使血中咖啡因浓度增高,增加中枢神 经系统不良反应 结论 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不应与牛奶或富含咖啡因的饮料同时服用
常用喹诺酮类服药顺序 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