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稿件校对细则——政治问题

合集下载

校对须知

校对须知

校对须知一、校对概念:校对(Text-proofing),古代称之为“校堪”或“校雠”,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

二、校对要求:1、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2、校对者根据核对并清除稿件上的差错。

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清除错别字。

3、校对以稿件为准,不得违背作者原意在稿件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稿件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问题予以处理。

4、一校主要偏重于对错别字、版式等基础项进行修正,二校主要偏重事实性错误,语言逻辑性错误,三校要全面审查,包括事实性的错误、错别字、版式等诸多方面。

5、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三、校对方法:校对时,手持笔,顺着字句移动,特别要注意按照稿件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校对,看、念、想结合进行。

眼睛要在每个字、每个符号上停留一下,不要一滑而过,同时有节奏地默读文句,并使脑子作出反映。

切忌读书看报式校对。

对于稿件上的差错,校对员只能质疑而无权修改,所以要实行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的制度。

具体办法是:校对员发现了差错,用笔在稿件上标出,同时用笔提出修改建议,并打个问号表示质疑。

四、校对内容:1、检查多字、漏字、错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人名、地名、数字、面积等。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注,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空格。

3、检查标题位置、层级及转行有无漏字、少排。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页眉、页码顺序,封面的文字、格式是否正确。

五、常见错误举例:1、文字差错。

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错简、错繁、互倒、异体字、旧字形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错别字。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

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错字;是字但用在此处不当的字叫做别字。

通常说的错别字,主要是指别字。

文字差错还有一种类型,即外文字母使用错误和汉语拼音错误。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作者:宁姗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8期《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由此可见,编辑要关注书稿中含有国家、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以及随便对企业曝光等政治性问题。

政治问题是红线,是责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警惕的。

作者有写作的自由,但是编辑承担着政治责任,编辑的政治责任就是不让政治上有问题的书流入市场,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必须重视政治问题,如果不仔细、不谨慎处理,就会酿成大问题。

1.关于港澳台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工作过程中,责任编辑都知道港澳台地区不能同其他国家并列提出,但是,书稿中往往存在一些隐蔽性的港澳台的提法,却容易被编辑忽略。

[例1] 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的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这句话看似在澳门前面加了中国,但是前半句“亚洲的某些国家”,仍然存在错误的界定,将澳门纳入了“国家”的范畴,这是错误的。

[解决方案] 亚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在上面这个表中,即使表头中没有提到国家和地区,表文中香港、台湾也不能和其他国家并列。

[解决方案] “香港”改为“中国香港地区”,“台湾”改为“中国台湾地区”,另外,为了表述严谨,建议表头上补充“国家和地区”。

[例3]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每一组对于频率和沟通类型有着相同的偏好,结果如表1所示。

[剖析] 在这个例子中,编辑注意到了表头和表文中对港澳台地区的处理,却忽略了表题和正文中引出语的相应修改,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在处理表格中的相关港澳台的提法时,一定要注意正文、表题、表头、表文四处的对应修改。

[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改为“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偏好可以分为四组”,“国家与项目沟通偏好”改为“国家(或地区)与项目沟通偏好”。

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袁宏军(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03)摘 要:为保证文稿质量,需要积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校对,因此要求相应的校对人员必须做到勤于观察、善辩、分析、谨慎,及时发现文稿中的政治性差错。

校对工作是确保文稿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减少质量问题,应积极针对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这一话题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校对工作;政治性差错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9-0215-01一、前言读校和点校是校对工作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由于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不够,不仅文稿核对速度慢,而且还时常出现政治性差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在校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给校对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校对工作与编辑工作有区别,编辑阅读是以线性阅读的方式进行,而校对中主要是以点性阅读的方式进行,需要对每个标点,每个字都进行反复推敲,避免逻辑错误。

[1]社会发展给校对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校对人员不仅掌握基本的校对工作流程,还要认真做到谨慎、善辩。

这对校对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积极分析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二、校对工作的相关介绍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主要环节,为了保证书刊质量,在书刊印刷之前,要发现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对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积极发现原稿在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等方面的错误,确保格式统一、字体工整,及时、有效地纠正在校对环节出现的图表、公式排列不一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政治性差错。

专职人员在校对过程中要积极承担起技术整理、监督检查等职责,不同专长的校对人员要交叉承担校对工作。

[2]对三校校出错误进行核对,同时对文章版式进行最后通校,有效保证了清样无差错。

校对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人工初校、技术整理、改样、核对、计算机二校、人工通读、退厂改样、清样等,对书刊进行技术性整理,在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校对准确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校对的时间。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的问题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的问题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的问题校对稿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稿件的全面审查和修改,以确保稿件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校对稿件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文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检查稿件中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以确保它们是正确的、准确的,并且没有错别字、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通顺性,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所表达的意思。

2.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检查稿件中的所有信息,以确保它们是完整、准确并且没有遗漏。

同时,还需要注意核对所引用的数据、事实和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并避免出现虚假、不实或误导性的内容。

3.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格式和排版的规范性。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检查稿件的格式、排版和版面设计,以确保它们符合规范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字体、字号、行距、段距等细节问题,以确保稿件的外观整洁、美观,并且易于阅读和理解。

4.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的把握。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审查稿件中涉及政治、政策和其他敏感问题的内容,以确保它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审查稿件中涉及宗教、民族、历史等问题,以避免出现不当言论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5.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时效性和新闻价值的把握。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审查稿件中涉及时间、事件和其他新闻要素的内容,以确保它们是最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并且没有过时或失去时效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审查稿件中的新闻标题、导语和结语等,以确保它们简洁明了、准确概括并具有吸引力。

6.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保密性和隐私保护的把握。

这意味着需要仔细审查稿件中涉及机密信息、个人隐私和其他敏感内容的内容,以确保它们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

同时,还需要注意审查稿件中涉及商业机密、技术秘密等问题的内容,以确保相关方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7. 校对稿件应该注意反复审读和多轮修改的把握。

这意味着需要在整个校对过程中反复审读和修改稿件,以确保稿件的质量和准确性达到最高水平。

政治学科 编校规范标准

政治学科  编校规范标准

政治学科编校规范标准为打造精品图书,现就政治学科有关编校规范与标准梳理如下。

一、书稿内容1.内容准确,无重大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差错,尽量减少文字差错,力求语言严谨规范。

(按图书编校差错计算方法规定的计错标准计错。

)2.与教材内容一致。

教辅书中涉及教材内容的要核对教材,定义、定理、公式、观点、标题、栏目名称等要与教材一致。

(其中出现的文字差错按图书编校差错计算方法规定的计错标准计错,相关讲解内容与教材不符,标准规定为3个差错。

)3.注意不同的教材版本,讲解内容不宜相互混淆。

政治学科高中版本有人教大纲版(老人教)、人教实验版(新课标),具体知识讲解时易混淆。

特别在同步教辅中要注意知识体系和具体知识点上的差别。

(若与配套版本教材内容不一致,全书规定为3个差错。

)比如哲学中内外因的观点新课标中未涉及,可以作为拓展知识稍微涉及,但不可长篇大论,题型中不要涉及此知识点。

4.稿件发片前要核准最新教材,如果教材变动,稿件内容要做相应改动。

考虑到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这一点要做好。

教材中如果删掉某一内容,稿件中不宜再出现。

如《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已删,稿件设置的题目中就不要再考查这一知识点。

(如果个别字词不符,标准规定为1个差错;若观点、语段不符,标准规定为3个差错。

)5.涉及引用教材内容时,应统一用“教材第5~6页”的说法,涉及具体栏目的,栏目名称应加双引号。

(不规范处,标准规定为每处0. 1个差错,全书最多1个差错。

)6.政治学科有其特殊性,稿件中引用的资料要认真查证,查阅权威资料,避免事实性错误。

(如出现常识性错误,数据、事件、时间、人名、地名等事实性错误,标准规定为每处2个差错。

)7.引用的法律、法规、正规文件原文要核对准确。

(若具体条目不符标准规定为2个差错,具体内容有误按多漏差错标准计错。

)二、题目及其解析基本要求:设问明确,解析、答案准确。

(设问有误,解析、答案错误,选项重复,规定为2个差错。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编辑工作,用于检查并纠正文本中的错误、不一致和不清晰之处。

以下是一些校对工作的相关细则:
1. 拼写和语法检查:仔细检查文本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确保文档符合正确的语言规范。

2. 标点符号检查:确保文本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并符合语法要求。

3. 逻辑和一致性检查:检查文本中的逻辑问题和不一致之处,例如句子的连贯性、段落之间的过渡和信息的一致性。

4. 格式检查:检查文本的格式是否一致,包括字体、字号、标题、段落缩进和对齐等。

5. 表达清晰度检查:确保文本的表达清晰明了,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句。

6. 校对顺序:校对顺序应该是从整体到细节,先检查大的结构和逻辑,然后再关注细节和语法。

7. 参考文献和引用检查:检查文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是否准确、完整,并遵循相关的引用规范。

8. 校对工具的使用:可以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软件、格式检查工具等辅助工具进行校对。

9. 反馈和沟通:及时向作者提供校对结果和建议,并与作者进行沟通,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问。

总的来说,校对工作需要细致和耐心,以确保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校对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本理解能力,以及对编辑规范的熟悉。

同时,校对员还应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便与作者和其他编辑成员有效地合作。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范本(2篇)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范本(2篇)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范本一、概述校对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确保文档质量和准确性,避免文字错误和语义混淆。

为了保证校对工作的高效进行,特制定以下细则范本,供校对人员参考。

二、细则范本1. 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校对人员应仔细检查文档中的拼写和语法,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特别注意常见的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2. 校对标点符号及书写格式校对人员应确保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书写格式的一致性。

包括但不限于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 检查文字表达清晰度校对人员应检查文档中的文字表达是否清晰明了。

需要特别注意句子结构是否流畅,表达是否准确,语义是否清楚。

4. 校对术语和专业名词对于包含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的文档,校对人员应特别注意其正确性。

可以通过检查术语的官方解释、专业词汇表和相关文献来核对。

5. 检查数字、单位和度量标准校对人员应仔细核对文档中的数字、单位和度量标准,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特别要注意数字的运用是否符合规范,并检查是否存在单位混淆和度量标准错误。

6. 核对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链接对于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的链接,校对人员应核对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可通过检查链接的URL地址、文献的出处和版本信息来核实。

7. 检查排版和格式问题校对人员应仔细检查文档的排版和格式,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标题的大小写和层次结构,段落的缩进和对齐,字体的一致性和字号的合理性等。

8. 校对图表和公式对于包含图表和公式的文档,校对人员应特别注意其正确性和标注的准确性。

图表应清晰可读,公式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符号约定。

9. 检查主题和内容的一致性校对人员应仔细检查文档的主题和内容的一致性。

需要确保文档的标题、摘要和正文内容相符,并且信息的传递无误。

10. 校对文档结构和逻辑关系校对人员应检查文档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需要确保文档的章节层次清晰,段落间的连接流畅,内容的组织有条理。

三、总结以上细则范本旨在规范校对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准确性。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5篇)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5篇)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一、校对工作职责工程咨询报告校对常见问题主要有内容完整性、论述充分性、表述合理性、格式规范性、数据严谨性等方面,应做好如下校核工作:a、内容是否符合相应工作阶段的要求,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完整;b、应认真核对文件格式是否正确,逐字逐句校核,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漏句、漏字、错字、别字等;c、文件中图表、说明、报告附件均应逐图、逐表、逐字、逐句校核,保证前后统一、准确无误;d、应逐字逐句复核,对文件前后的协调统一进行复核并提出改正意见;针对我们目前工作情况,本校对制度主要针对报告中出现的初级错误,不包括专业性问题的校对。

校对人职责主要包括。

校对人应了解报告编制意图,对报告进行认真校对,指出校对中发现的错误,同时简单明确地在校审记录表上填写校对所发现的主要错误,在编制人员将校对中发现问题和错漏改正后,负责监督报告编制人对错误进行纠正。

校对人有权要求编制人员预留必要的校对时间并应按进度要求抓紧校对。

二、校对流程1、校对基本流程原则上编制人员要给校对人员预留出半天时间进行校对,校对人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校对:初校。

逐字、逐句、逐段地校对,重点解决版式(包括封面、扉页及目录格式、各章节字体、字号、字样、行间距、段落格式、各级标题层次、格式等)、别字、错、掉字、漏句、标点符号,图表号是否与章节对应。

在初校的基础上精读整个报告,侧重解决章节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编制单位名称等要核实无误,章节前后内容一致,表格数据与章节内容一致等。

最后要特别注意若是内容中有其它报告的参考内容,严禁出现其它报告中与本报告无关的名称性词语或其它不相关词语。

校对工作不限于以上内容,以防止出现低级错误,提高报告质量为原则,遇其他没有提及的校对内容,校对人员一旦发现明显错误或不确定错误都要提出。

2、自校基本流程工作中经常遇到客户要求时间紧迫,此种情况下难以预留适当的时间给校对人员,但是即使这种情况也要保证预留一定时间自校,切记保证重点章节、重点部位经认真审核校对无误后才能出版报告。

编校工作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政治类问题

编校工作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政治类问题
2 1 o 4 o3 0 2V 1 4N . .






编 校 工 作 中应 重 点 注 意 的 几个 政 治 类 问题
鲁 颖
( 黑龙 江省 林 业科 学院 )
[ 摘 要】 一本好的 图书或一本好的杂志应该是集内容 、 编校 、 装帧 、 印刷质 量为一体 的上乘之 作。其任何 一项 内容的缺失 都会造成图书或杂志质量的不完美, 甚至不合格。笔者根据 多年从事鳊校工作的实践和一些出版单位出现的政治类差错的 实例 , 分析原 因, 讨重点, 探 以避免此类问题 的发 生, 我们 所编 的出版物真正 成为精 品 , 使 为我 国文化事 业大发展 大繁 荣增光
n t O a o a o d t e p o lms a d ma e te p b c t n b u l y g o s i,S s t v i h rb e n k u l a o e q a i o d . h i i t Ke r s: u l a o s d t g q ai ;p l i a lo s y wo d p b i t n ;e i n u l y o t l eT r ci i t i c
添彩 。
【 关键 词] 出版物 ; 编校 质量 ; 政治类差错
S v r lP l ia o lmsI i n o k e e a o i c lPr b e n Ed t g W r t i
Lu Ig Yil
( oet cdm f cecs f eogagPoic) FrsyA ae yO i e injn rvne r S n O H l i
Ab ta t A o d b o r g zn h udb o e t no o tn , dt g, idn n y u n r t u l . sr c : g o o ko aieso l eac H c o fcne t e in bn iga dl o t dpi ai ma i i a a nq t y

小学教辅类图书常见的校对问题

小学教辅类图书常见的校对问题

小学教辅类图书常见的校对问题作者:李培勇来源:《出版参考》2016年第04期以校对视角对小学教辅类图书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从设题的合理性、前后的一致性、题干的包容性以及表述和内容的逻辑性等方面切入,以工作中涉及的具体问题为实例,分析了小学教辅类图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方案,以期对教辅类图书编校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热词:校对合理性涵盖性逻辑性一致性我国教辅书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为整个出版行业带来了60%的利润。

与此同时,由于其他各类图书受到新兴阅读方式冲击,市场低迷,这个比重呈现出加大趋势。

教辅类图书已经成为某些出版单位的经济支柱和生命线,校对作为整个出版流程中的把关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随着校对的职能从校异同到校是非的功能性转换,其功用日益凸显。

以下针对小学阶段教辅中常出现的校对问题,尝试作一浅析。

1.题目的合理性(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4千米,他共用了5分钟走到学校。

问: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2)题目要求口算各题,而题目中却出现如“68×57=”这样的式子。

(3)假如你买彩票中了500万,你会怎样支配这些钱呢?(《心理健康》中的一个开放性问题)第一道题考察的是简单的除法,结果很简单,但结果是不合乎常理的,因为1分钟走800米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无异于“光速”,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修改一下小明的出行方式,如骑车等。

此类问题需要从生活实际、常识出发,不应单单从数学角度考虑,否则此类题目如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完全沦为为测验而测验的低级层次,经不起质疑和推敲。

第二题所举例式笔算起来尚需时间,何况是口算呢?教辅的受众是广大小学生,而非少数的数学天才,所以这道题作为口算题出现不太妥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目本身的合理性,而智商一般的学生见此类题目,不知会作何感想。

第三道题已经犯了一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严重错误,因为我国《彩票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购买彩票,而小学生远未成年,故前提不成立,而一个不成立的假设是无法推导出合理的正确的结论的,所以此说法本身就丧失了立足条件。

校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

校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

校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校对工作是出版、印刷行业的重要环节,负责发现、纠正稿件中的错误,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在校对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文字错误:包括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处理方法:对照原稿仔细核对,或使用电子校对工具进行检查。

2. 格式错误:如标题、段落的格式不正确,或不同部分之间的格式不统一。

处理方法:根据既定的格式要求,对全文进行检查和调整。

3. 引文问题:包括引文不完整、出处不明或者有误。

处理方法:核对原始资料,确保引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和图表问题:数据不一致、图表描述不清晰或数据标注错误。

处理方法:核对数据来源,检查图表的描述和标注,确保准确无误。

5. 知识性错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或信息来源不准确而导致的错误。

处理方法:利用权威的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进行核实。

6. 逻辑错误:文章内容前后矛盾、逻辑关系混乱。

处理方法: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找出并纠正逻辑错误。

7. 版面和排版问题:如页码不连续、页边距不合适、文字重叠等。

处理方法:对照排版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8. 政治性、敏感性错误:涉及国家政策、民族问题等的表述不当。

处理方法:增强政治敏感度,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确保表述的准确性。

9. 文化背景和习俗错误:对某些特定文化或地区的习俗了解不足导致的错误。

处理方法: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和习俗,进行核实和修正。

10. 电子文件和图片问题:如文件格式不兼容、图片清晰度不够等。

处理方法:确保电子文件和图片的质量和格式符合要求。

针对这些疑难问题,校对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同时,合理利用校对工具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校对错误总结

校对错误总结

校对错误总结封面篇1.封面风格要与正文内容协调,服务于正文内容。

2.封面上的书名、作者名、书号、定价等信息要准确无误。

3.封面的尺寸(16开,大32开,小32开)是否准确无误。

扉版篇一、扉页1.书名(包括丛书名)书写正确。

2.书名一般比丛书名大。

3.作者名、出版社名要正确。

二、版权页1.作者名是否正确,作者类型是主编、编者、编著者或著者。

2.出版社名、地址、邮编正确。

3.发行一般是新华书店。

4.印刷厂为负责承印图书的,不可错写。

5.版次,包括年月第几版,是否为修订版,一般是最新版。

6.印次,包括年月第几次印刷,一般是最新版。

7.开本,包括开本类型(如1/32)、成品尺寸(如850*1168)。

8.印张,有套书总印张和单本印张两种。

9.字数,每页字数×总页数。

10.印数,即印刷图书的数量。

11.标准书号,使用国际书号,目前由10位数升级为13位。

12定价,有总定价(加上总册数)和单本定价。

13.书名,与封面、扉页书名一致。

前言篇1.内容要求:介绍书的基本情况、编写目的等。

2.字体,一般使用楷体,区别于正文字体(宋体)。

目录篇1.目录上标题是否书写正确,与内文标题、相应页码是否一致。

2.目录上的页码一般不需要用括号括起来。

3.当一个标题偏长,不止一行时,文字不能排到和页码对齐,应缩回两个字;省略号也不能和最左边对齐。

另外,文字需按整体拆分。

4.目录上一般不需要版式,但也有个别情况。

5.目录中的两字标题是否空一个字符,三字标题是否空半个字符,全书要统一。

6.目录上的章名应左右对齐,这样美观。

内文篇一、政治性错误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表述是否准确,切误曲解。

2.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言论的引用是否准确。

3.政治原则、立场是否正确。

4.领土问题,如台湾。

5.民族、宗教问题。

6.国家安全、机密问题。

二、知识性错误1.事实性错误2.名称(1)人名“齐桓公”不能写成“齐恒公”,“汉文帝刘恒”不能写成“汉文帝刘桓”;“周幽王姬宫湦”不能写成“周幽王姬宫涅”;“莫泊桑”不能写成“莫伯桑”;“穆罕默德”不能写成“穆罕墨德”;“吉普赛人”不能写成“吉卜赛人”五代时吴越王“钱镠(liu)”不能写成“钱缪(mou)”(2)地名“花剌子”不能写成“花刺子”、“花拉子”;“巴米扬”不能写成“巴米杨”;“捷詹河”不能写成“捷占河”;“新疆和和县”不能写成“新疆阗田县”;(地名已更改)“韩国首都首尔”不能写成“韩国首都汉城”;(3)国名“苏联”、“前苏联”视具体情况而定。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由此可见,编辑要关注书稿中含有国家、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以及随便对企业曝光等政治性问题。

政治问题是红线,是责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警惕的。

作者有写作的自由,但是编辑承担着政治责任,编辑的政治责任就是不让政治上有问题的书流入市场,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必须重视政治问题,如果不仔细、不谨慎处理,就会酿成大问题。

1.关于港澳台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工作过程中,责任编辑都知道港澳台地区不能同其他国家并列提出,但是,书稿中往往存在一些隐蔽性的港澳台的提法,却容易被编辑忽略。

[例1] 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的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这句话看似在澳门前面加了中国,但是前半句“亚洲的某些国家”,仍然存在错误的界定,将澳门纳入了“国家”的范畴,这是错误的。

[解决方案] 亚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在上面这个表中,即使表头中没有提到国家和地区,表文中香港、台湾也不能和其他国家并列。

[解决方案] “香港”改为“中国香港地区”,“台湾”改为“中国台湾地区”,另外,为了表述严谨,建议表头上补充“国家和地区”。

[例3]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每一组对于频率和沟通类型有着相同的偏好,结果如表1所示。

[剖析] 在这个例子中,编辑注意到了表头和表文中对港澳台地区的处理,却忽略了表题和正文中引出语的相应修改,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在处理表格中的相关港澳台的提法时,一定要注意正文、表题、表头、表文四处的对应修改。

[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改为“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偏好可以分为四组”,“国家与项目沟通偏好”改为“国家(或地区)与项目沟通偏好”。

图书稿件校对细则

图书稿件校对细则

图书稿件校对细则
一、校对原则
1.校对稿件要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样。

2.注意发现原稿在撰写或编辑加工中的遗留问题,如要修改原稿,应与编辑联系。

3.学报的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标题、书眉、人名、地名、封面等重要部位杜绝发生错误。

4.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改校处要勾画清晰、醒目。

二.校对程序
编辑毛校和一校,作者二校,编辑三校,责任编辑总校,主编或副主编核红校对。

三、校对内容
1.检查封面、版权页、目次页上所著录的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

2.消除一切错字、别字、多余字,以及字体、字号的错误。

3.消除标点符号的错误。

4.检查外文字母、量和单位符号的字体(黑、白体,正、斜体等)、字号、文种(英、俄、希等),大、小写,上、下角标是否正确。

5.检查图、表、数学式、化学式是否有文字或符号的错误,它们的内容与行文中提及的是否吻合,版式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外文单词,数字及数字与符号的组合的转行是否符合规定。

7.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序号是否与正文所标注的一致,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

8.检查全刊的页码是否连续,数学式、插图、表格的序号是否连续,与行文中提及的是否相符。

9.检查全文的标题层次是否合理,标号是否连续;文题、篇首页页码和作者姓名及次序是否与目次页上一致。

10.检查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正线、反线等版式上存在的问题。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及相关细则
校对工作是指对文本、文章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校对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文本的质量,使其更易读、易懂和准确。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细则和建议:
1. 仔细阅读整篇文章,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

使用英语的语法书和拼写检查工具作为参考。

2. 确保文章的逻辑连贯和一致性。

这包括检查段落结构、句子顺序、时态和人称的一致性等。

确保文章的用词准确、清晰,没有歧义。

3. 注意格式和排版。

检查字体、字号、行间距、段间距等是否符合要求。

确保标题、副标题、正文等各个部分的格式一致。

4. 检查文本是否符合要求的字数限制。

如果需要,调整文本长度,删除或添加内容,使其符合规定。

5. 检查文本中的引用、参考资料和注释。

确保引用格式正确,并且与正文和参考资料的内容一致。

6. 特别注意常见的易混淆的单词和词组,如Dear与Dead、Than与Then等。

在校对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这些容易出错的词汇。

7. 另外,对于具有特定要求的文本,如学术论文、科技文献等,还需要检查是否符合相关的格式要求和学术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校对工作可能因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校对工作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细则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编辑与校对知识:编辑与校对中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编辑与校对知识:编辑与校对中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编辑与校对知识:编辑与校对中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编辑与校对知识: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诸多敏感话题,在编辑与校对中,我们需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误解。

以下是一些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建议。

一、保持中立立场在编辑与校对文章时,需要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某一方或观点。

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形势,不同的政治制度,导致人们对同一现象或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在编辑与校对时,我们应该客观中立,注重事实,不带私人色彩,切忌对读者进行政治宣传。

二、了解政治敏感词汇政治敏感词汇一般涉及到敏感的历史人物、敏感事件、敏感政策等等。

编辑与校对时,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语言冲突。

一些政治敏感词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处理文章时,需要特别谨慎。

三、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在编辑与校对中,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并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同时,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需要注重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信息,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和背景,从而更加客观地理解相关事件。

四、注意语气和措辞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需要注意与读者交流的语气和措辞。

我们不应该使用过于激烈、武断、带有侮辱性或贬低性的语言,也不应该偏向某一个文化或信仰。

“政治正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礼貌地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尽量不被贴上极端、偏激的标签。

五、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编辑与校对的最终目标,是要保证文章的客观公正。

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做到客观公正非常重要。

我们不应该因为个人偏见或观点而在文章中有意或无意地添加一些误导或歪曲事实的信息。

相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收集各种信息来进行分析,展现一个全面的、反映真实情况的故事。

总之,在编辑和校对文章时,应该尽量避免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问题。

校对要求及考核细则

校对要求及考核细则

校对要求及考核细则一、校对程序(二校三审,确保无误)一校稿对照原稿校对错误,初调版面;二校稿先校一校稿错误,然后对照原稿进行二遍校对,彻底调好版面和校对错误;三校稿只对照二校稿点校二校稿错误(换题和教材变动除外)。

二、校对注意问题:除文字、数字、题号、加点、标点、字号、字母、符号、图形、版面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1、校对必须认真,改正错误符号得体到位,无法让打字员怎样改时要注明。

模棱两可的改法必须有针对性地用文字说明,以免产生误导。

2、无论那一遍加题、删题后不仅要改变原稿题号顺序,还要改变新稿题号、图形号、答案号。

3、调版时章节内容尽可能独立;4、校对要从课题对起;5、见到如图字样,除抓住图形,对图形中的每个笔画核对外,还要看图形是否规范与题目意思是否吻合;6、有些题目的答案就在图形上,要注意区分哪是题目,哪是答案;7、遇到题目上有加点字样时,一定要注意加点;8、对上校稿时不必再对未改动的地方;9、每时每刻做好稿子的登记工作,含稿子进展程度,稿子去向;10、能抓住老师,抓住排版室;11、注意大题号、小题号是否连续,或A、B、C、D是否连续;12、白纸和酸纸换图后一定要对照图形的每一个笔画。

13、老师换题后,先要看答案是否已换。

14、最后一遍稿校对完毕后所做的工作要在打印高上写明,并在各人的记载本上作好记录。

15、若在二校稿或三校稿上换题,请将此题与答案连校两遍。

16、注意版面处理:①数行数;②调图形位置、方向与留空大小。

17、登记好老师稿中存在的问题(含超纲、错题、重题、难度偏大题等)18、语文或其它科目在删题前如果题目是“阅读下文,回答12—17题”,则删题后这种题号也要改变过来。

19、为了使材料显得有新意,有些时间要作必要的改动,但一定要合乎情理及时间性。

20、注意答案排列顺序与正文排列顺序是否一致。

21、分值核算要注意大、小分值。

22、选择项的括号若在另一行的开始,要摆在此行的末后;23、注意删增符号的到位程度。

互查教材教辅要求

互查教材教辅要求

互查教材教辅要求互查教材教辅具体排查原则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昭通学院教材选用和征订管理办法》中相关要求执行,具体要求如下:1、把好“政治关”。

教师选用教材教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有问题的教材教辅不得选用。

2、各教学单位应认真、仔细核对已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目录“对应课程”的范围要求,对符合“推进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范围的课程,必须统一选用“马工程”教材。

3、把好“学术关”。

选用教材教辅必须符合本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效果不好的教材教辅,不得选用。

4、把好“质量关”。

结合本学科当前发展方向和趋势,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

内容陈旧、低水平重复、简单拼凑的教材教辅,不得选用。

5、一门课原则上只选用一种(套)教材教辅(含实验教学指导书,下同),不得因教师不同而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在选订教材时,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对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论证,统一使用意见。

6、选用的教材涉及境外教材(包括境外原版、境内影印、翻译出版),整本书用于教学的外国语言类与其他学科专业类境外电子教材,非正式出版的用外语编写的讲义、自编教材等,应对教材就政治导向、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并按教育部《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辅稿件校对细则——政治问题
一本好的教辅资料,不仅表现于知识的正确性、体系的完善性,还表现在稿件编辑的准确性、美观性。

因此,在编辑教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杜绝稿件本身的知识性错误外,还应该加强文本的编辑质量,尽可能地减少编辑性错误,以达到出版要求。

鉴于此,这里罗列一些在编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问题:
人物:牵涉各国领导人,国际、国内的“名人”等,包括历史上的人物。

人名一旦在稿件中出现,一定要慎用。

能够避免的情况下,不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核实再用。

核实人物的正确性、该人无政治性的负面影响等。

地名:除了国际地名外,台湾、香港、澳门,这些特别容易出错。

另外,注意省、市间“搭配”出错,诸如“四川昆明”就属于错误说法。

事件:事件准确,事件无政治性的负面影响等。

数据:尽量选择为最新数据。

如,人口、面积等。

另外,注意其他相关说法。

如,存在“苏联”,不存在“前苏联”;只能够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不能说“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