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攻略:力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重力的作用的物理量。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连接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3.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能产生共同的效果,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确定。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只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才会发生加速;第二定律(运动规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会涉及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内容。

6.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动量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用p表示,单位是千克·米/秒。

冲量是力对物体施加的作用时间与作用力的乘积,可以用J表示,单位是牛顿·秒。

7.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

8.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做功的数量。

即W = ΔE_k。

9. 动力学问题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例如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问题,可以通过应用动力学知识来求解。

以上是关于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朿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当然,力学知识还有很多内容,如弹道学、静力学、动力学等,需要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琢磨。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压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改变物体的状态。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单位:牛顿(N)。

4.弹力: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时所产生的力。

5.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6.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而产生的力。

7.压力: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力÷面积。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1/2×质量×速度²。

3.势能: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4.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物体在任何位置机械能都是相等的。

5.能量转化: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如物体自由落体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三、运动与力学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2.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时间。

3.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会加速;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会减速。

4.路程和位移的关系:路程是一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所走过的总路程,位移是一个物体由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5.动量:物体运动的惯性大小,动量=质量×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不变。

6.合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够产生的效果相当于合力。

7.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原状态。

8.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

9.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力都是有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四、电学基础知识1.电流:电荷通过单位时间所通过的截面积。

2.电压:电荷单位电量所具有的能量。

3.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知识点之《力》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知识点之《力》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知识点之《力》中考物理知识点:力的定义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中考物理知识点: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考点:一、力和平衡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

3. 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于力的平衡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4. 物体的自由度:物体的自由度及其影响。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影响。

3. 物体的变形:力对物体形变的影响。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特点。

2. 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

3. 摩擦因数:摩擦因数的定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

4.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四、斜面上的力1. 平行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2. 垂直斜面上的力:垂直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3. 斜面上的物体滑动:斜面上物体的滑动条件。

五、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测量。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七、小力的测量1. 小力的测量:小力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估算。

2. 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定义和性质。

2.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大小。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在的地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浮力的大小。

九、力的能量1. 力做功:力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功率: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必考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必考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必考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及计算力是物体产生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来测量。

力的计算公式为 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些力就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简化分析。

合成力是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结果,分解力是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结果。

3.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单位是帕斯卡(Pa),可以通过P=F/A来计算,其中P为压力,F为力,A为受力面积。

在液体中,压力可以通过液体的密度和液体高度来计算。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2.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合外力为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如果速度发生变化,则产生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力的应用1. 斜面运动斜面运动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分解力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2. 包络包络是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画出的轨迹的总称,在包络问题中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进行分析。

3.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可以通过公式F=0.5ρv^2SCd来计算。

四、机械能的转化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E = 0.5mv^2来计算,其中E为动能,m为质量,v为速度。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成平方关系。

如果物体的速度增加两倍,则动能就增加四倍。

3. 重力势能物体在高度为h的位置上,由于重力而具有的能量称之为重力势能,可以通过公式E = mgh来计算。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1.力和力的计算-力是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通常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牛顿(N)。

-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得合力,也可以通过力的分解求得分力。

- 力的计算公式为: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2.运动和物体的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直线上做直线运动时,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指的是物体以恒定速度进行运动,其速度不变。

-变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或减速。

3.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是一个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性质,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为千克·米/秒(kg·m/s)。

- 动量可以通过动量的计算公式求得: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即p=mv。

-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触发前后,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即动量的总量守恒。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反作用力是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时间上同时发生。

5.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产生的力,当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时,弹力也会消失。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弹力和重力都是力的一种,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求解。

6.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坡道上物体的停止-斜面是以水平线为基线,倾斜的平面。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将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斜面的两个分量来解决,其中平行分力是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的原因。

-坡道上物体停止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平行于坡道的力等于重力的分力。

7.圆周运动和向心力-圆周运动指的是物体在沿着圆周轨迹运动时的运动。

-向心力是保持物体在圆周轨迹上运动的力,它指向圆心,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并与半径和角速度有关。

8.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的能力,它有很多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一、力和压力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速度和形状。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的单位为牛顿(N),公式为F=ma。

3.压力的计算:压力的大小的单位为帕斯卡(Pa),公式为P=F/A。

二、力的作用1. 重力: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公式为F=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2.弹力:物体受到弹簧或绳子等弹性物体的作用力。

3.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处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描述物体受力状态的方法:自由体图、坡面图、受力示意图等。

5.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6. 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定律):物体受力时,加速度正比于合外力,反比于质量,公式为F=ma。

7.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动量守恒定律:当物体间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三、力和运动1. 动量:物体的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公式为p=mv。

2.冲量:物体受到力作用的时间越长,冲击力越大,大小等于力对时间的积分。

3. 动能:物体的动能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平方的一半,公式为E=1/2mv²。

4.动能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公式为P=W/t。

5.功率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和传递。

6.动能定理(功与能的关系):物体由速度v₁加速到速度v₂,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公式为W=ΔE=1/2m(v₂²-v₁²)。

四、空气和液体中的压强1.气压:环境中空气对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称为气压。

2.惯性天平:通过比较物体的质量和浮力的大小,可以使用惯性天平测量物体的密度。

3.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液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4.机械手:通过压力传递的原理,可以使用机械手抓取物体。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力(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力(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力(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知识点详解】力的性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在给它施加力;同时,原“受力物体”也在给原“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原“受力物体”就成为施力物体,原“施力物体”就成了受力物体。

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性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力是相互的。

(3)同时性: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方向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相同的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5)独立性: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影响其他力对物体的作用。

这里还应注意,力的产生,不一定必须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接触的物体间,照样会有力产生。

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两块“吸铁石”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力。

【知识拓展】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不只是运动快慢的变化。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也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如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子弹运动变慢,同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条曲线。

(2)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形变)。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知识归纳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知识归纳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知识归纳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那么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假设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那么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初中物理力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力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力的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初中物理力的知识点: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呀!就像踢足球,一脚下去,球从静止开始滚动,这就是力在起作用呢!
2.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哦!想想使劲挤压一个气球,气球变形了,这就是力的魔力呀!
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哟!你打别人一下,自己的手也会疼,这就是力相互“回馈”呢!
4. 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相互抵消或叠加呢!两个人拔河,力气大的那方不就是力叠加起来占优势嘛!
5. 力有大小和方向呢!你拉东西轻一点重一点效果可不一样,朝不同方向拉结果也不同呀,神奇吧!
6. 重力可是一直都存在的呀!苹果会掉下来不就是重力在“拉”它嘛!
7. 摩擦力有时让人又爱又恨呢!走路要靠它,可太大了又走不动,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8. 弹力到处都有呢!弹簧被压了会弹起来,这不就是弹力在“挣扎”嘛!
我的观点结论:力真是无处不在,充满了各种奇妙之处,好好理解这些知识点,对我们认识世界太重要啦!。

中考物理六个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六个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六个知识点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中考中,物理是一个重要学科,涉及到很多基础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对中考物理的六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力和压力1. 力的定义和计算力是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的原因,通常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加速度来计算。

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就是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一个力,分解则是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立的力。

这对于分析复杂的物体受力情况非常有用。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通常用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计算压力可以使用以下公式:P=F/A其中F为受力大小,A为受力面积。

4.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其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阿基米德原理则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5. 弹力和胡克定律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受的恢复力,其大小与形变的程度成正比。

胡克定律则是指弹簧所受的弹力与形变之间成正比的关系。

6.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摩擦力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其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滑动摩擦系数则是用来描述物体在表面上相互摩擦的性质。

二、机械能和功率1. 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K+U其中E表示机械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2.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1/2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势能则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 功的定义和计算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W=Fs其中,W为功,F为力,s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4.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部总结一、力和力的计算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停止或改变形状的原因。

2. 力的表现形式: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浮力等。

3. 力的计算公式: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 * a。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将它们通过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为一个合力;分解力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垂直方向上的合力和平行方向上的合力。

二、功和功率1.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上,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力所做的功称为功。

2. 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即W = F * s。

3.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4.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即P = W / t。

5. 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三、机械能和能量守恒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即E = K + U。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摩擦和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四、简单机械1. 杠杆:是一种利用支点作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2. 滑轮:是一种利用滑动支点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简单机械。

3. 斜面:是一种利用斜面倾斜角度来减小物体移动所需力的简单机械。

五、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跟着振动,产生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波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主要特性。

六、光的传播1. 光的产生:光是由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可通过光源的激发产生。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常见的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常见的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常见的力
重力、摩擦力、弹力是我们常见的力,对于不同的力有着不同的要求:
1、重力:要掌握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大小的影响因;
2、摩擦力:要掌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大小的影响因素。

3、弹力:要掌握弹力的概念。

弹力的大小、方向。

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常见考法】
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一是综合性较高的填空题。

主要考查对上述几个常见的力的理解程度。

【误区提醒】
1、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有利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2〕有害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少粗糙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
〔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典型例题】
例析:
如下图、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重12N,请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解析】: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是否会作力的图示,另外,题目给出了一个干扰条件,小球向上运动,此时有的同学就认为小球受的力的方向也应该向上,从而忽略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球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力的大小是所给标度的4倍。

中考物理受力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受力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受力知识点总结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才能进一步理解受力的知识点。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有接触面并能相互作用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没有接触面而能相互作用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3. 力的合成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可以合成为一个力,这个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方向和大小由各个分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

学生需要掌握力的合成原理和方法,以便解决物体受力情况的问题。

4. 力的平衡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平衡状态下的力的性质和平衡条件。

5. 弹簧的性质弹簧是一种能储存力的装置,当外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变形。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和外力成正比。

学生需要理解弹簧的性质和胡克定律的相关知识。

6.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不规则形状和不完美光滑所产生的阻碍力。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学生需要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7. 标准化的力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标准化的力是一个力的概念,标准化的力是用于度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

在物理学中,标准化的力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学生需要知道1N等于1kg物体在1m/s²加速度下所受到的力。

以上就是中考物理受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当然,要想真正掌握受力知识点,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加强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精选-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力-文档

精选-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力-文档

中考物理复习攻略:力:初三的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又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同学们要注意物理学习时间的安排。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中考物理复习攻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三、摩擦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XX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DOC范文整理】

XX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DOC范文整理】

XX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力知识归纳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重力的计算公式:G=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利用气垫。

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

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面复习汇编 力

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面复习汇编 力

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速度是否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不改变,只有两种情况: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的描述:1、力用字母F表示,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也就是质量约100g的物体放在手上的感觉)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图示:(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两个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对线段的长度不要求精确表示。

三、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③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③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外壳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A、看清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若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应先调零。

B、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考物理知识点:力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力的测量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2、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3、测力计的使用、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力的应用点击查看更多信息新初三快扫码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物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力与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单位为牛顿(N)。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速度方向等。

3. 力的合成合力是多个力合成的结果,可以是平行力、共线力或不共线力的合成。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作用,单位为帕(Pa)。

5. 压力的计算压力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

二、功与能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再乘以位移。

3.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为瓦特(W)。

4. 功率的计算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做功所用的时间。

5.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6. 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三、振动与波动1. 振动的基本特征振动有幅度、周期、频率和振动方向等基本特征。

2. 波的基本特征波有波长、频率、波速和波动方向等基本特征。

3.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4. 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电场力作用区域。

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3. 电压与电功率电压是电能的高低,单位为伏特(V),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4.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等,电压叠加。

并联:电路中元件并列连接,电流叠加,电压相等。

5. 静电场静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场,具有电场力。

电场线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密集表示电场强。

五、热学1. 热量与温度热量是能量的一种,是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物质的内能状态,单位为摄氏度(℃)。

2. 物体的热传递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中考物理知识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中考物理常见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力学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力必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推桌子时,用力大小不同,桌子移动的快慢可能不同;用力方向不同,桌子移动的方向也会不同;作用点不同,桌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转动效果。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的弹力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4、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 = mg,其中 g 约为 98N/kg。

5、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等。

6、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7、二力平衡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8、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F/S。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9、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
攻略:力
整理“20XX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攻略:力”,帮助各位考友轻松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备考资料:20XX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攻略大全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
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