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练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练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练习题.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下列纪念碑刻所承载的有中国特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图一虎门销烟图二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碑、抑制西方资本主义、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年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导致国宝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的罪魁祸首是、日本军队、俄国军队、八国联军、英法联军.下图为年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剧照,剧情是朱开山领导山河煤矿与日本森田物产的较量。

日本侵略势力第一次染指我国东北的尝试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锐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华北事变以后不久.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公布.“我们在内战中搅了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北伐战争、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淮海战役.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如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A.B.C.D.2.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刘备建立的蜀国立足西南,在三国之中统治面积最小,但在史书或小说中刘备却多被奉为正统的国君。

这是因为()A.刘备是汉朝皇族之后B.蜀地地理形势优越C.曹操篡汉称帝D.蜀国符合历史潮流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列按照空间更能直观反映出三国鼎立局势的图示是()A.B.C.D.4.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

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5.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资料出处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

《晋书》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籁其利”。

《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徒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徒七千余户”《晋书》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6.人口迁移在中国古代经常发生,不仅对我国古代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原因和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受汉族文化吸引且游牧生活不稳定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B政府组织,发展生产,巩固边防魏晋时期,北方人民迁移到江南地区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D学习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南迁到河南一带A.A B.B C.C D.D7.据吐鲁番出土的墓志来看,进入唐朝后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逐渐与中原趋同,开始出现“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检测试题( 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2、3、4、5、6、7 8、9、10罗马法的发源与发展11、12、13、14、15、20 16、17、18、19 综合21、22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 , 每题 3 分, 共 60 分)1.“这些城邦显得拥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 , 要求有权依照它自己的意志办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色是()A. 小国寡民B. 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分析 :D 资料重申“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依照它自己的意志办理它自己的事务” , 明显这是“独立自治”之意 ,D 项正确。

2.公元前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 雅典从自发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 人, 构成陪审团 , 负责审讯苏格拉底。

有资格当选陪审团的应是( )A. 全体雅典人民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B.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 雅典贵族分析 :B 雅典享有民主权益的是雅典的公民, 其实不是全部雅典人民, 故 A 项错误 ; 资猜中“有资格当选陪审团” 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故 B 项正确 ; 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 , 不拥有公民权 , 故 C 项错误 ; “有资格当选陪审团”的不不过雅典贵族 , 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老百姓 , 故 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 : “人民统治的长处第一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并且全部建议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判决。

”资料反应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是 ( ) A. 人民主权 B. 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分析:A 此题考察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 主要考察学生读取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照题干信息“人民统治” “全部建议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判决” 等可知 ,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人民主权 ,应选 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 451 年规定担当一天陪审员 , 给费 2 个奥勃, 以后增至 3 个奥勃 , 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1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1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一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威王B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 、C 、D 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君主专制D .宗法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漫画体现了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宗主地位,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典型写照。

答案: D3. (2011·安徽淮北高一检测)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郡县制解析: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丝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普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 、C 、D 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答案: A4.右图中。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1.3(人教版必修1)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1.3(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据考古专家确定,安徽六安双敦发掘的古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该古墓主人身份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A.察举制B.封国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判断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从“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可知,是封国制。

答案: B2.唐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灾难沉重。

其主要原因是()A.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B.皇帝残暴C.外敌大规模入侵D.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解析:唐朝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动荡不安。

答案: D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

“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 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故本题选A项。

答案: A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中期设节度使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唐朝时由于设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将含有③的选项排除,故选D。

答案: D5.(2011·湖南浏阳一中高一月考)“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

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解析:由近臣“代起执政”是指重视近臣参与决策,“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指原来位高权重的三公被闲置。

答案: A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对比分析能力。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已纠错)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已纠错)

单元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A.公民有权参与城邦事务B.城邦注重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C.公民应珍视个人自由,具有个性D.公民应有集体荣誉感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他强调“公民都属于城邦”,也就是强调公民要以城邦利益为重,有集体荣誉感。

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答案 B解析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雅典,选B。

3.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答案 C解析小国寡民有利于直接民主的实行,而直接民主也不利于城邦的壮大。

4.在古希腊,从法理上说,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公民权意味着参政权,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答案 A解析梭伦改革时按照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按其财产多少决定他参与政权管理的程度。

5.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3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18岁的玛雅丽。

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萨克尼当年有成为法官的可能C.萨克尼有权担任一切官职D.萨克尼可以享受“观剧津贴”答案 D解析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排除A项;年满30岁的公民才能担任公职,排除B项;伯利克里时代除十将军以外的官职向公民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

6.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题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题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当下和未来。

在高一历史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盛等等。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复习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1. 请简要描述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政治制度以“世袭制”为核心,即国家的统治权由父亲传给儿子,形成了“世袭王位”的制度。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世袭制,但在政治上更加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形成了“王室至上”的制度。

周朝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天下分封给贵族,形成了“分封制”的政治格局。

2.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特点?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并赋予农民以耕种权,形成了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封建关系;二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立,贵族按照血缘关系和功绩被封为诸侯,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三是世袭制的确立,贵族的地位和权力可以世袭传承,形成了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四是封建礼教的兴盛,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关系。

3.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其次,秦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的法律制度、货币制度、文字统一等,为后来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此外,秦朝还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加强了北方边防的防御体系。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统一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措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打压,为后来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埋下了伏笔。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018·河南八市测评)据资料统计,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

这表明导学号 99523075( B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C.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D.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解析] 魏晋时期北方经济水平更发达,故水利技术水平比南方高,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影响社会发展,水利工程数目减少,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南方水利工程数量增加,不能反映出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故C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出现在南宋以后,故D项错误。

2.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

’”这反映出当时导学号 99523076( D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解析]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种植桔树可以成为生计来源,不能说明粮食产量已经满足社会需求,故B项错误;在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之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北方黄河流域,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李衡种桔子就能赚钱,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现象明显,故D项正确。

3. (2018·广东惠州一模)明末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

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

该方案重在强调导学号 99523077( A )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解析] 材料“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说明在理想状态下的小农经营规划:以粮食、经济作物等复合式的生产结构,进行多种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即强调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能为农村家庭消费提供可能性,故A项正确;材料“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说明该方案强调的不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涉及精耕细作技术,故C项错误;材料“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反映了商品化经营,已逐步超出了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的范畴,故D项错误。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必修一第2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 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阶段质量检测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必修一第2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单元 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阶段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古希腊城邦( )①在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发展起来 ②城邦一般由若干个城市组成 ③并非所有居住在希腊的人都会成为城邦公民 ④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

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庄,而非有若干城市组成,故②错误。

答案:B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这一评价是针对( )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利克里改革D .议事会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据材料中“按地产”“氏族制度失败”等信息可知,符合梭伦改革的按财产的等级多寡划分的内容和意义,故选A 。

答案:A3.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B .全体成年国民C .所有的成年男子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解析:本题考查对城邦公民这一概念的掌握。

城邦公民既不是全体国民,也不是全体居民,它不包括广大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故正确答案为D 。

答案:D4.阅读下列描绘雅典民主政治状况的图片,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公民大会是司法机关 ②古代希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 ③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选修1 第2单元 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商鞅变法》单元检测卷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选修1 第2单元 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商鞅变法》单元检测卷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解析关键要注意题目中的“直接动力”的限制,生产力发展导致奴隶制井田制崩溃,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而展开争霸战争,这是其根本动力。

答案 B2.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

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上层建筑领域作出相应的变革,所以这一时期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一时期的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变革是奴隶主富国强兵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所以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变革不可能以法家思想作指导。

答案 A3.下列对“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对人民宽刑薄赋D.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解析从材料中的“不法其故”“不循其理”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家反对因循守旧,主张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

答案 D4.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诸侯争霸的冲击B.生产力发展的冲击C.百家争鸣的冲击D.变法改革的冲击解析诸侯争霸直接破坏了原有的礼乐秩序,使以宗法制为主要纽带的分封制趋于瓦解。

答案 A5.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解析上层建筑的变化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决定的。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案2必修一 专题二、三 含解析 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案2必修一 专题二、三 含解析 精品

考案[2]必修一专题二、三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4)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导学号33673183(C)清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C.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1851~1853年清政府并无急需偿还的债款,故A项错误;此时洋务运动尚未开展,政府也没有放宽设厂限制,故B项错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需要大量军费来镇压农民起义,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这种变化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安阳一模·8)《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此条款表明英国导学号33673184(B)A.与清朝关系友好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领土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解析]《南京条约》是中英鸦片战争中方屈膝投降而非双方友好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故B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故C项错误;根据条约可知,英国殖民者干涉的不仅仅是司法主权,更多的还是中国内政,故D项错误。

3.(2018·四川绵阳一模·32)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

”这反映当时导学号33673185(D)A.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B.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C.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D.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日本对清采取军事行动是不理智的行为,不能调动民众,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清朝国力远胜于日本,未提及是洋务运动之功,故C项错误;《申报》轻视日本国力,体现了社会舆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本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复高中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以下为800字以上的综合练题。

*
古代东亚文明发展的主要特点
1. 列举古代东亚的四大文明,并简要描述其主要特点。

2. 中国是其中一种古代东亚文明,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的影响。

3. 阐述古代东亚文明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世界各大洲的原住民文明
1. 简要描述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原住民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2. 对比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原住民文明,说明两者的异同及其形
成的原因。

3. 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探讨原住民文明与后来
的殖民文明的冲突和影响。

近代世界的主要文明冲突与融合
1.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2. 简要描述二战后东亚地区的文明冲突和融合,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例。

3. 探讨全球化对文明冲突和融合的影响,说明如今世界的文明
联系和交流情况。

文明变革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1. 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
面的改变。

2. 简要描述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和影响。

3. 探讨当今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以上是本份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的内容,请学生们认真作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4(人教版必修1)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4(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 .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D .辛亥革命果实被窃解析: 从对联中的关键词“青岛”“国贼罢黜”“学生复课”等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答案: A2.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的口号是()A .“废除二十一条”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 .“还我青岛”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解析: 从图片中拳头上的“劳动”“学”“商”和三个狼狈不堪的人身上的“曹”“陆”“章”等文字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又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

答案: D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 .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B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D .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分析能力。

题干通过比较要求理解“转变主要反映了”什么?题项列出类似的“变化”;经辨析可知;A 、B 、D 三项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发生了变化;C 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

答案: C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三大C .国民党一大D .同盟会成立大会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

答案: A5.中共一大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发动武装起义B .领导农民运动C .领导工人运动D .与国民党合作解析: 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2(人教版必修1)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2(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威海卫战役B .平壤战役C .黄海战役D .辽东战役解析: 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

邓世昌命官兵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时,不幸为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答案: C2.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A .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B .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 .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D .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内容分析“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分析,应是日在旅顺进行大屠杀。

答案: C3.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

这里的“要求”是指( )A .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 .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 .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 .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此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正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答案: B4.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刺激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1897年冬,从德国侵占胶州湾开始,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6(人教版必修1)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历史专项复习试题 练习:4.16(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能长久》的漫画反映了()①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②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③日本侵略面临失败境地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的共同敌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注意1938年的时间限制。

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失败。

答案: D2.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B.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百团大战显示中共力量解析: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有本质的不同,不会因为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两党的阶级利益发生变化,因此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中日民族矛盾在抗战期间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正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能够得以维持,因此B项符合题意。

C项和D项都不是国共合作的原因。

答案: B3.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全面理解能力。

全面抗战突出了不仅要依靠政府军队,更要发动群众。

答案: D4.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日本侵华的“时间表”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这一计划在上海即遭“粉碎”,这指的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

答案: B5.要了解侵华日军的罪行,可以从下列哪些事件中得到答案()①南京大屠杀②潘家峪惨案③“七三一部队”细菌战④虎门销烟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题意,虎门销烟不属于抗日战争期间的史实。

答案: B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基础巩固]
1.《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法史的开端,弥足珍贵。

下列表述正确揭示《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
A .商品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B .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C .万民法替代公民法的起点
D .罗马奴隶制走向繁荣的标志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罗马史学家李维语)。

A 项是马克思对整个罗马法的评价;C 、D 两项均错误。

选择B 项。

答案:B
2.下列最适用于下图(罗马帝国疆域图)区域的成文法律是(
)
A .习惯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自然法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只有万民法才适用于整个帝国,故答案为B 。

答案:B
3.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 .《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 .万民法的颁布
C .公民法与万民法在欧洲的消失
D .《民法大全》的编纂
解析:A 项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 项是罗马法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一部法律。

C 项与题意无关,D 项正确,《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答案:D
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
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