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导致商朝灭亡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A. 巨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长平之战D. 官渡之战2、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A. 齐国B. 韩国C. 楚国D. 秦国3、题干: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科举、开办学校”法令的是:A. 洪秀全B. 张之洞C. 张謇D. 康有为4、题干: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形成?A.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B.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起步C. 工业品 birthdays 在中国的研发成功D. 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试制成功5、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题干:以下哪个条约规定了中国必须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A、孙武B、孙膑C、孙权D、孙子8、明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A、明太祖朱元璋B、明成祖朱棣C、明仁宗朱高炽D、明代宗朱祁钰9、题目:北魏时期,改革者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A.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 提高北魏军队的战斗力D. 推行胡汉融合,推动民族融合 10、题目:以下哪个不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A. 悠久的历史文化B. 巩固了中央集权C. 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富裕D. 民间艺术蓬勃发展11、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其中?()A. 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B. 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C. 设立通判,分割地方行政权D. 设立转运使,分割地方财权12、以下哪项不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A. 设立内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 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中央集权C. 采取“文字狱”等措施,严密控制知识分子D.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13、下列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1842年8月)B、北京条约(1860年10月)C、马关条约(1895年4月)D、辛丑条约(1901年9月)14、《民报》作为重要的革命舆论工具,其领导人是谁?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汪精卫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试卷.pdf
3.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下列最能突出体现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A .刀耕火种 B .精耕细作 C .男耕女织 D .千耦其耘
4.自战国以来,地主得以扩大地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垦荒造地 B .强取豪夺 C .土地兼并 D .租佃经营
5.在古代,虽然政府采取了均田限田等措施, 但仍无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其根源在于
要的流通货币
C .可见到极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D .商业区遍布全城,坊市不
分
14.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其中“抑商”的含义是
A .取消工商业经济活动
B .限制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C .限制私人工商业经济活动
D .商品均实行政府专卖
15. 下图中货币属于宋代开始流通的是
A.
B.
C.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影响很大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世界市场联系极为紧密
28.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 .创造了“以工代赈”的新模式
29.下列哪一组织不能体现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A .政策力度不够 B .地主势力过强 C .农民的软弱 D .土
地私有制的存在
6.造成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
B .社会环境 C .封建统治 D .民族关系
7.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属于完全解放人力的是
A .翻车 B .筒车 C .耧车 D .曲辕犁
8.中国古代, 战乱引发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下列哪一战乱未引发过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A.上海海关阻碍英国棉布进入福州
B.远洋交通不便导致棉布进口受限
C.工业革命提高英国棉布的竞争力
D.自然经济对经济侵略的顽强抵制
【答案】D
【解析】 鸦片战争后,我国关税不能自主,海关无权阻碍商品进入其他通商口岸,排除A项;工业革命也是一场交通革命,汽船可以实现远洋运输,排除B项;英国棉布竞争力的提高,应有利于出口,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依然占统治地位,外国的商品输出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
D.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
【答案】B
【解析】 商朝时期已经出现贝币,A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格伯和倗生进行土地交换,可见在当时土地制度受到一定程度冲击,B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井田制的冲击,并未反映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9.民国35年,某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该条约( )
8.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含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含答案)题1: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2009牟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
……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3)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反对全球化的?其目的是什么?(4)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课后练习详解题1:答案(1)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或:国际贸易准则确立);全球公司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题1(含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题1(含答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是东汉晚期一个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
全书内容大致包括:一、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二、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三、纺绩、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四、食品加工及酿造;五、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六、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七、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八及九、粜籴及杂事。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庄经济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
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2)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②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③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课后练习详解题1:答案:(1)主要经营农业;手工业活动包括纺织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也涉及—些商业活动。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必修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A、“以XXX”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D、精工细作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XXX。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XXX“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XXXC、灵渠D、芍陂3、东汉南阳太守XXX“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划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朝C、唐朝D、宋朝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输华货物总值明显增长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劳动力市场不竭扩大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XXX的是()XXX、创办了XXX缫丝产B、建议了洋务运动C、创办了XXX机器产D、曾经是清末状元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XXX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11、一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人民版历史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某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 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其他同学看后给出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①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
②该组织今天已经不存在
③该组织的控制权长期由美国人掌握
④美国人利用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准确反映了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B.欧洲联盟建立
C.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形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0、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B.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A.郑国渠的修建B.都江堰的修建
C.灵渠的开凿D.井渠的出现
4、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次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从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5、“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19.4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期末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2.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是俄国迅速恢复经济的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3.下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
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
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4.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5.下图为1922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
出现图中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C.国内外战争的结束D.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
那时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2X-202X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真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地区C.城市D.国营经济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根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有人到X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肯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耦犁B.X C.郑国渠D.井渠4.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绩〔〕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①X ②X ③X ④X浦东⑤X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服。
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开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特意的机构进行治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8.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X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9.新航路的开发带来的影响有〔〕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稳固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10.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置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1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A.较快开展B.出现短暂的春天C.受到沉重打击D.萎缩1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开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异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局部资金,以猎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X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X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外表上却依附于日本。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地区C.城市D.国营经济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耦犁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4.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①深圳②珠海③厦门④上海浦东⑤汕头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8.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9.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巩固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10.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1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A.较快发展B.出现短暂的春天C.遭受沉重打击D.萎缩1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开始认识到的问题是A 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 党的工作重心应从城市转向农村C 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 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2、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影响最大的举措是A 建立了一支人民革命队伍B 决定放弃夺取长沙的计划C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相同点是A 集中分布的地区B 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实行的土地政策D 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拥护,主要原因是A 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B 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C 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D 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5、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 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B 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等地C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沦为殖民地D 日本进犯平津,战火燃烧到华北6、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 日本旨在侵占全国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7、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 凇沪会战B 台儿庄战役C 太原会战D 平型关大捷8、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A 要不要抗日B 依靠哪些力量抗日C 采用哪种方式抗日D 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 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D 取得了抗战的重大胜利10、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A 百团大战B 反对党八股C 整风运动D 中共“七大”1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A 统一军令、政令B 结束“讯政”实施“宪政”C 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D 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12、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之所以很快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主要运用的作战方法是A 游击战B 运动战C 攻坚战D 阵地战13、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其主要依据是A 国民政府腐败不得人心B 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A、“以牛田”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 D 、精工细作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代C、唐代 D 、宋代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B、发起了洋务运动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D、曾经是清末状元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11、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XXX、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XXX新设立的商业区4.《四友斋丛说》记载:“往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往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5.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
可是XXX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XXX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XXX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XXX线D.XXX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6.在XXX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反动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7.XXX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地区C.城市D.国营经济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耦犁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4.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①深圳②珠海③厦门④上海浦东⑤汕头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8.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9.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巩固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10.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1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A.较快发展B.出现短暂的春天C.遭受沉重打击D.萎缩1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试题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讲究不违农时,顺时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C项。
天人感应反映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与材料适时而种,不违农时不符,故A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故B项排除;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与材料中“民间……谚语”不符,故D项排除。
2.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
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
材料说明当时( )A.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B.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C.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D.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答案】A【解析】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器,但冶铁水平制约了铁制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铁制武器很少,故选A项;秦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铁制兵器,说明秦国已经掌握了生铁铸造技术,故排除B项;当时秦军战斗力强大,并没有因为青铜兵器导致战斗力下降,故排除C项;青铜兵器出土于秦兵马俑坑,并不能说明当时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需品,故排除D项。
3.《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
”材料说明明朝( )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效率增加,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和官营手工业规模,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纺织原料多元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具的改进,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无关,故D项错误。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试题说明】: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座号1、答卷前,考生先把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填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上。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和红笔。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工整,考试完毕,只须交回答题卡。
4、本试卷分A B A B 两卷两卷两卷((理科学生只做A 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钟;;文科学生A 卷和B 卷都要做卷都要做,,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钟.)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A 卷第Ⅰ部分(选择题,共30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A . ①②③①②③B B.. ①②④①②④C C.. ①③④①③④D . ②③④②③④1.B 诗中反映的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经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不可能促进商品流通,故③不正确。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A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C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B 商殃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分值: 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交纳赋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限制 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3、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礼器等青铜器铸造于A.原始社会 B.商周时代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4.18世纪中期,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5、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6、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A.汽车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飞机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7、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基本动力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C.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8、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9、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西部的开发10、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2、一位到中国访问的外国首相说:“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能够在这样的一年举办奥运会,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崭新发展阶段,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对于必修二的历史复习,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平日里的测试才能检测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份历史试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单选题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
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
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
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3.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4.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不享有决策大权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5.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
”王祯在此强调的是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6.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
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和化学B.煤矿和面粉C.纺织和面粉D.冶铁和纺织3.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
这不能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C.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失误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4.某次国际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会议一开始就决定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不设主题,领导人不带助手,自由交谈。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穿着牛仔裤,十分随意。
这次会议A.是该组织举办的首次非正式会议B.提出了该组织大家庭精神C.中国首倡安理会五大国首脑会晤D.丰富结伴不结盟国家关系5.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选项中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A.粮票——股票B.老爷——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7.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新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文中“最大胆行动”是指A.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B.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8.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出处记载《通典》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编》良田收百倾,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A.土地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税收制度变革成为历史趋势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9.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排序对应的信息,全部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富尔敦、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10年代、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0.“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
”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殖民体系的瓦解11.《墨子非乐上》载:“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这体现了古代经济A.男耕女织的特点B.集体耕作的方式C.自我封闭的模式D.脆弱落后的本质12.司马光在一篇《论财政疏》中指出:“臣窃见……左右侍御之人,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
……以豪华相尚,以俭陋相訾。
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
据此可知司马光是在A.批评社会上的奢靡风气 B.主张发展商品经济C.倡导手工业产品的更新 D.主张收集天下珍宝13.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
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
利己心这并不是值得反对和摈弃的;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利”。
材料反映出他A.奉行重商主义政策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D.倾向于采取自由市场制度14.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
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A.欧盟成员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B.欧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外交政策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D.欧盟成员国“国族国家”主权逐渐消失15.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确立并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其标志是A.外商洋行的出现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洋务企业的创办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16.有经济学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其中一个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铁路运输业。
这一阶段:A 、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B、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D、世界进入到“电气时代”17.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B.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D.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18.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
下列文字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作其依据的是A.“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19.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能源危机加深B.市场作用发挥失灵C.凯恩斯主义的失灵D.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0.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②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④嘎子看到路口刚刚刷上标语:“公社食堂真是好,省劳力来节约粮;厨房餐厅宽又大,男女老少喜洋洋。
”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2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2.具有传播信息功能的“第四媒介”是A.报纸B.电视C.互联网D.广播23.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动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②欧洲共同体成立③《欧洲联盟条约》签订④欧元正式启用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2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相继成立。
对这些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区域集团化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B.区域集团化组织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其负面影响较突出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D.现在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缓慢,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加速发展势头25.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在客观上A.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很缓慢B.导致商品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C.推动了官营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顺利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6.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
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
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
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
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
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
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
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材料二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
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
27.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上好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商号后,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