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实词推断方法。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相关案例。
2. 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推断实词意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实词意义。
c. 邻字帮助法:通过邻近字的含义来推断实词意义。
d. 成语联想法:运用成语中的实词意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意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答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词推断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语境、语法、邻字和成语的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词推断方法、分析实例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词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加强练习,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代职官、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实词。
2. 介绍古代诗词:通过学习古代诗词,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素养。
七、教学实践1. 安排文言文阅读课:让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文言文,运用所学实词推断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文 言 实 词 含 义 的 推 断 表 格 教 案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表格教案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表格教案课题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导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今天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考纲阐释】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
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例析】一、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想一想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1、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写)。
驻(车马停止不前)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同返,返回),下马伫(长时间地站着)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才)去。
参考译文:欧阳询曾经走(在路上),看见一古代的石碑,是晋朝索靖所写的。
停下马观看它,很久才离开。
(他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下马站立,等到疲劳了,就铺开裘皮大衣坐下来观看,于是睡在了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
2、高俭字士廉,渤海人。
少有器局,颇涉文史。
大业中,为治礼郎。
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参考译文:高俭字士廉,是渤海人。
青年时有才识度量,很广博地阅览了文史书籍。
隋大业年间,当治礼郎。
士廉的妹妹先前嫁给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了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
我们得出布的意思是铺,主要是依照上下文中的伫立及疲裘坐宿等词语的意思;我们得出适的意思是出嫁,主要是依照下文中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我们把这种根据文句间的意思来推断词义的方法称为语境分析法。
试试看: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积累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猜一猜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二、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一)课文求义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经典例句1——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
提示:(《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口技》中的“曳屋许许声”及《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等句就可解为“拖、拉”的意思。
经典例句2——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
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提示:(《六国论》)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
(二)成语印证法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经典例句3——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
我们可联想成语“绳之以法”而推出其为“约束、制裁”经典例句4——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实词推断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推断方法,自主解读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常见实词推断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3. 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实词推断方法准确理解文言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词推断的定义、方法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实词推断方法:a.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b.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
c. 词义引申法:根据词的本义推断其在文中的引申义。
d. 词义推测法:根据常识、成语等推断词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实词推断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词推断在阅读文言文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一篇文言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实词推断方法的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词推断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掌握实词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推断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推断法。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实例: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实词推断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论知识:介绍常见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如上下文推断、成语推断、语法推断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推断法进行实词推断。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推断法,对给定的文言文段落进行实词推断。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实词推断法的要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运用实词推断法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词推断能力。
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还要注重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运用实词推断法阅读文言文,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在实词用法上的差异,加深对文言实词推断的理解。
2. 文化讲解:讲解文言实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实践: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案例,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 课堂展示:让学生选取一个文言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实词推断法进行推断。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的实词推断情况,评估学习效果。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一.字形推断法可以独飨白粲。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
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王怒曰:“劓之。
”劓:割掉鼻子。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第一文库网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例:口——与口及语言等动作有关(吹、吮)心——关于心理(恨、志)示——和神祉有关(祖)衣——与衣服有关(袖、襟)汉字中的形声字占7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砺: 磨刀石。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②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③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⑤时浓雾半作半止(《游黄山记》)解析:①②③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可以互为释义。
它们的义项分别是①更加②精通③使……战栗震惊。
④句中“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蒙”的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
⑤句中“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
二、对称结构互解法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文过饰非】我们可能知道“饰”是“掩饰之意”,而对“文”则有些把握不住。
这个词语中的过和非同义,那么文和饰也应该同义。
文就是文饰、掩饰的意思。
【求全责备】全,全面。
备,完备。
意思同。
“求”和“责”意思也应该相同。
“求”是要求,“责”也是要求(责成、寻求)。
这样就不会把则和备看成是“责备”了。
【前倨后恭】“前”和“后”相反,“倨”和“恭”也应相反。
恭,恭敬。
倨,傲慢。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5.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6.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所居成邑7.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安逸享乐攻下,攻取奔马不周全,不周到辱骂村落养成,造成任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7.重庆)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担任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遄:速疾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载:负载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包庇答案:C. D项下一句应理解为”蒙骗遮蔽”,可推了上一句是”包庇隐藏”.全句意思是”最初是包庇隐藏,最后酿成蒙蔽欺骗”.C项的”载”是”充满’的意思,成语有”怨声载道”.三、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语境推断法: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3.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推断其意义。
4. 联想推断法:联系已知词语的意义,推断未知词语的意义。
5. 字形推断法:通过词语的字形特点,推断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学会运用推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实词推断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语境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意义。
3. 讲解语法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根据词语的语法地位推断其意义。
4. 讲解联想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联系已知词语意义推断未知词语意义。
5. 讲解字形推断法:分析典型例句,讲解如何通过词语的字形特点推断其意义。
6. 实践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词推断。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8.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在阅读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和解题思路。
3. 小组讨论效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实词的推断 教案 学案
文言实词的推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考点解读—规律总结—拓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推断方法实战练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先提个问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你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找学生回答)清刘淇《助字辨略》:“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
”想要读懂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是关键。
高考中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120个文言实词的不同含义,记忆量比较大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推断实词的方法,那么就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了,所以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来研习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二、考点扫描(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在2013和2014两年中,全国18个省区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道选择题都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考察,题干基本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种模式,在2015年,只有新课标卷1卷2没有设置文言实词的考察,其他省区都考察了这一考点。
(二)分值比重:3分(选择题)此外,文言语句的翻译也考察有赋分意义的实词,如(2015广东卷)翻译题1、“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4分)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分值远在3分以上。
三、应对策略——注意积累,学会推断(一)方法攻略通假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推断法知识迁移法语境推断法(二)初试身手要求:各个小组首先做完所选择的题目,然后探究你是怎样运用方法解答的问题。
1、通假推断法(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4)张良出,要项伯()(5)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字形推断法(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案【篇一: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篇二: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篇三:文言实词推断五法教学设计】文言实词推断五法教学设计1、探究几种常见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2、灵活使用所学习的推断方法,学会实词推断。
掌握实词推断的几种常见方法;能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课前预习为主,这些知识学习难度不大,在涉及时作简单说明)1、会意字和形声字相关知识2、汉语语法知识相关知识《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有两种考查形式: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即积累与答题技巧并重。
(课下预习课堂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一、方法一借助语境例: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褒或贬义)词。
练习: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解释?绐?的含义欺骗2、判断解释是否正确b 吏误收(周)访,访奋击收者收:收留(2013年广东卷)题中?周访?为人名,判断?收?的含义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该为逮捕拘押二、方法二借助字形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练习: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释?畴?的意思田地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解释?组?的意思绳索3.生而眇者不识日解释?眇?的意思瞎,双目失明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和氏璧》解释?刖?的意思砍三、方法三借(词组)助结构分析例:1、文过饰非2、前倨后恭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文:掩饰;倨:傲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解释?奔?的意思飞奔的马追亡逐北解释?北?的意思逃跑溃败(的军队)练习: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解释?逸豫?的意思安逸享乐2、通五经,贯六艺解释?贯?的意思通晓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解释?攘?的意思排除四、方法四借助语法知识例: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 坚硬的盔甲 ?,?锐?解? 锐利的兵器 ?才能搭配。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语法结构、词义推测等手段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含义。
3. 学生能够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2. 实践阅读推断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文言文阅读材料。
2. 相关文言实词推断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文言实词推断概述1.1 导入:介绍文言实词推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讲解:解释文言实词推断的概念和方法。
1.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1.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二章:上下文推断法2.1 导入:介绍上下文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2.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推断实词含义。
2.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2.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三章:语法结构推断法3.1 导入:介绍语法结构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语法结构推断实词含义。
3.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3.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四章:词义推测法4.1 导入:介绍词义推测法的原理和应用。
4.2 讲解:解释如何通过词义推测实词含义。
4.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4.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第五章:综合推断法5.1 导入:介绍综合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5.2 讲解:解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推断方法推断实词含义。
5.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示范推断过程。
5.4 练习:学生练习推断给定的文言实词含义。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推断的正确率。
3. 学生对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词类活用推断法6.1 导入:介绍词类活用推断法的原理和应用。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运用推断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论讲解和例句分析。
2. 练习材料:含有文言实词的句子或段落。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什么是文言实词推断法?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它?第二环节: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文言实词推断法的定义和原理。
2. 介绍文言实词推断法的几种常用方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语法推断法、成语推断法等。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20分钟)1. 呈现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法进行分析和解答。
2. 讲解例句中的实词推断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推断方法。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材料,让学生独立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法进行解答。
2. 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推断法及其运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文言文时,积极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运用文言实词推断法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反馈,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推断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方法:a.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解题能力和推断过程。
b.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
实词意义推断配教案
实词意义推断配教案第一章:实词意义推断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实词意义推断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1. 实词意义推断的定义和作用2. 实词意义推断的基本方法:上下文推断、词义场推断、词源推断等3. 实词意义推断的技巧:比较、联想、推测等1.3 教学步骤1. 引入实词意义推断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实词在语言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 讲解实词意义推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3. 引导学生进行实词意义推断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1.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篇短文,进行实词意义推断的练习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二章: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2.1 教学目标1. 掌握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和技巧2. 能够运用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2 教学内容1. 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原则:相邻原则、相关原则、逻辑原则等2. 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技巧:观察上下文中的线索词、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推理上下文的关系等2.3 教学步骤1. 讲解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2. 引导学生进行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3. 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运用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篇短文,进行上下文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三章: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3.1 教学目标1. 掌握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和技巧2. 能够运用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3.2 教学内容1. 词义场的概念和作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2. 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方法:对比法、分类法、交叉法等3. 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技巧:寻找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线索,分析词义场的逻辑关系等3.3 教学步骤1. 讲解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2. 引导学生进行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3. 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运用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3.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组词汇,进行词义场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四章:词源推断实词意义4.1 教学目标1. 掌握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和技巧2. 能够运用词源推断实词意义,提高词汇深度和广度4.2 教学内容1. 词源的概念和作用:词根、词缀、词源演变等2. 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方法:词根词缀分析法、历史比较法、词源字典法等3. 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技巧:了解词根词缀的含义和用法,分析词源演变的过程,查阅词源字典等资料等4.3 教学步骤1. 讲解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2. 引导学生进行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3. 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运用词源推断实词意义,提高词汇深度和广度4.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组词汇,进行词源推断实词意义的练习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五章:实词意义推断的综合运用5.1 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上下文推断、词义场推断、词源推断等方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5.2 教学内容1. 实词意义推断的综合运用方法:结合上下文、词义场、词源等多种方法进行推断2.第六章:语境分析与实词意义推断6.1 教学目标1. 理解语境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重要作用2. 学会运用语境分析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6.2 教学内容1. 语境的概念与分类: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篇际语境等2. 语境分析法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根据语境推测词义、排除干扰项、确定最佳解释等6.3 教学步骤1. 讲解语境的概念与分类,让学生认识到语境在语言理解中的重要性2. 展示语境分析法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语境推测词义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语境分析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并给予指导和反馈6.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篇含有生僻词汇的文章,运用语境分析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七章:逻辑推理与实词意义推断7.1 教学目标1. 掌握逻辑推理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2. 提高运用逻辑推理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的能力7.2 教学内容1. 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前提、结论、论证等2. 逻辑推理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根据前提推导结论、分析论证关系、排除逻辑错误等7.3 教学步骤1. 讲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结构2. 展示逻辑推理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前提推导结论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并给予指导和反馈7.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组逻辑论证题目,运用逻辑推理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八章:词义变化与实词意义推断8.1 教学目标1. 了解词义变化的原因与类型2. 学会运用词义变化知识进行实词意义推断8.2 教学内容1. 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2. 词义变化的原因:语言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影响等3. 词义变化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识别词义变化现象、根据变化规律推测词义等8.3 教学步骤1. 讲解词义变化的类型与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词义变化的存在和影响2. 展示词义变化在实词意义推断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变化规律推测词义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词义变化知识进行实词意义推断,并给予指导和反馈8.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组词义变化题目,运用词义变化知识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九章:实词意义推断策略与技巧9.1 教学目标1. 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策略与技巧2. 提高实词意义推断的准确性和效率9.2 教学内容1. 实词意义推断的策略:猜测、验证、修正等2. 实词意义推断的技巧:联想、推断、比较等3. 实词意义推断策略与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9.3 教学步骤1. 讲解实词意义推断的策略与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2. 引导学生进行实词意义推断的练习,给予指导和反馈3. 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运用实词意义推断策略与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9.4 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篇含有难懂词汇的文章,运用实词意义推断策略与技巧进行阅读2. 提交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十章:实词意义推断的综合训练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1. 实词意义推断的综合训练:结合上下文、语境、逻辑推理、词义变化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实词意义推断的评价与反馈:分析推断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0.3 教学步骤1. 设计综合训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词意义推断2.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给予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和技巧,共分为十个章节。
实词推断公开课教案获奖课件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 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 为褒义,故选B。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 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侯史高。
“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分析:“事”有“奉”“为……服务”之意, 从下文“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看来, 当有贬的感情色彩,从搭配看,可推断为
(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 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六、联想推断法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 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 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 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以解决试题中的实 词词义问题。
1、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
文 言 文 阅 读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学习目标
1、运用已知的知识归纳推断文言词 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学会运用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 法和规律来正确理解、解释常见实词 的意义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五、语境推断法
二、字音推断法
三、结构推断法
六、联想推断法
七、代入检测推断法
四、语法推断法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 的宾语,
实词推断教案范文
实词推断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实词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推断实词的意思。
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推断实词的策略来理解生词。
教学重点:1.理解实词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推断实词的策略。
3.运用推断实词的策略来理解生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包含生词的课文段落或阅读材料。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教师介绍实词的定义和特点,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实词的概念。
Step 2: 解释实词的推断策略教师解释推断实词的策略,包括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词义,寻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线索,以及利用词根、前缀和后缀等词缀来推断词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每种策略的使用。
Step 3: 练习推断实词的策略教师提供一些带有生词的课文段落或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阅读。
学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生词的意思,并写下推断的依据和答案。
Step 4: 分享学生的答案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分享给全班,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推断策略和结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推断实词的方法。
Step 5: 概括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推断实词的策略和方法,并强调实践是掌握这些策略的关键。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接触英文材料,以提高推断实词的能力。
Step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练习,让学生继续运用推断实词的策略来理解生词。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词根、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和用法,以加强他们推断实词的能力。
Step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英文文章,并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其中的生词。
学生需要写下推断的依据和答案,并写一篇作文总结推断实词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实词的定义和特点,并掌握推断实词的策略。
教师设计了多个练习环节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推断实词的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布置,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学目标培养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教学内容与步骤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
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例题: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联想:粜--卖出粮食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再如:(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悬赏捉拿﹚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⑵用"糸"作偏旁的字:缢绡缒例句: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绳索、丝织品"有关。
⑶.用"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②.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璐:美玉﹚结论:用"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美玉有关。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辶(走)、彳(行)、(心)、(言)"--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禾--五谷、皿--器具、宀--房舍、冖--笼罩、求--毛皮、歹--死亡、月--肉、页--首、目---眼、尸--身体、隹(zhuī)--鸟雀.二、例题:①金就砺则利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③生而眇者不识日解析:从字形入手①"砺","石"旁。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解题方法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解题方法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不仅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解题方法(一)巧借字形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
如果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召有司案图。
(按)(《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的解题方法(二)语境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
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
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xx年重庆高考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推断文言实词教案(预科)(思路清晰,讲练结合,善始善终)
推断文言实词教案(预科)(思路清晰,讲练结合,善始善终)第一篇:推断文言实词教案(预科)(思路清晰,讲练结合,善始善终)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文言实词推断学案制作:二组审核:王亚丽时间:2014-03 教学目标:1、掌握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巧寻规律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2007山东卷)②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③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④(高)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仪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易?……守不能夺.,卒从之。
(月考卷)⑤(郭原平)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⑥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已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
方法一:2、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释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家园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带子腰间③其(王氏)督赋税,未尝急.贫民。
着急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易⑤广西帅沈晦问(高)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月考卷)条目⑥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老师⑦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恩德方法二: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④贯.五经,通六艺。
⑤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⑦《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方法三: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②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2013山东卷)③《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
④淮阴侯挈.其手。
⑤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⑥帝善其不挠.,迁均(人名)司隶校尉。
(2007山东卷)方法四:5、辨析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①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殉.国,继之以死。
实词意义推断配教案
实词意义推断配教案第一章:实词与实词意义1.1 实词的定义与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1.2 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表达概念、动作、状态等1.3 实词意义的理解词汇意义语境意义词义引申第二章:实词意义的推断方法2.1 语境分析法上下文线索相邻词语的提示2.2 常识判断法生活经验学科知识2.3 词义搭配法词语搭配的规律词义搭配的常见错误2.4 词义引申法从原义推导出引申义识别词义的适用范围第三章:实词意义推断实例分析3.1 词语替换练习替换练习题设计与解析学生练习与反馈3.2 完形填空练习完形填空题设计与解析学生练习与反馈3.3 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理解题设计与解析学生练习与反馈第四章:常见实词错误类型及对策4.1 词义混淆同义词误用反义词误用4.2 词义过宽或过窄错误理解词义范围忽略词义的适用对象4.3 词义搭配错误词语搭配的规律与例外学生常见搭配错误分析第五章:实词意义推断策略与技巧5.1 提高词汇量词汇积累的方法与技巧学生词汇记忆策略分享5.2 培养语感朗读与背诵学生语感培养活动设计5.3 逻辑思维训练推理与判断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实例第六章:多义词的识别与意义推断6.1 多义词的概念与特点多个义项的词不同义项的区分6.2 多义词的识别方法上下文分析词义场分析6.3 多义词的意义推断义项的区分与选择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七章:词义转移与词义发展7.1 词义转移的现象词义演变的原因词义转移的类型7.2 词义发展的趋势词义的扩大与缩小词义的新生与淘汰7.3 词义发展与教学策略关注词义变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第八章:成语与实词意义推断8.1 成语的构成与特点成语的定义成语的结构与修辞8.2 成语中的实词意义推断成语中实词的特殊用法成语意义推断的方法与技巧8.3 成语教学与实词意义推断成语教学的意义成语教学与实词意义推断的结合第九章: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推断9.1 文言实词的特点文言实词的构成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9.2 文言实词的意义推断方法词义推断的基本原则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9.3 文言文教学与实词意义推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词意义推断实践第十章:实词意义推断的评价与反馈10.1 实词意义推断的评价标准准确性逻辑性灵活性10.2 学生实词意义推断的评价方法笔试评价口语评价作业评价10.3 教学反馈与教学改进学生反馈的收集与分析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实词的定义与分类实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河南穆修,修性庄严寡合,虽之才亦频在诃怒中,之才事之益谨,卒能受《易》。
时苏舜钦辈亦从修学《易》,其专授受者惟之才尔。
《宋史》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
康节谨再拜,悉受业。
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赵与时《宾退录》
2.曼卿报师鲁曰
3.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
4.公讳希亮,字公弼。
天圣八年进士第。
始为长沙县。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
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2011江苏卷)
5.公讳涣,始字公群,……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2012江苏卷)
6.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2013全国卷)
三、练习(南京三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
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①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
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
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
”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
又一里亦如之。
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
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
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
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
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
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
”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
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
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
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
”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
乃以公为河南尹。
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
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
尹都者。
”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
”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
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
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
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
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②,然而下
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①醯(xī):醋。
②支梧:抗拒。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粗:大略
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听:听从
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市:购买
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毁:指责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
B.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
皇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
C.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
他态度坚定,无法劝阻。
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
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
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深感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
7.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
(3分)
答: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4分)
译文:
(2)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3分)
译文:
(3)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