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9年级语文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导学案word可修改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文本,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学会运用类似方法进行论述。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目标达成: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格物致知”的内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要求小组提交一份探讨报告,报告中需包含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这一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家长参与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实例,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将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家长需在作业本上签字,并简单留言,以表示对孩子的关注与支持。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分组合作,探讨课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课堂讲解与互动: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和深层意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明代名臣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选段。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心学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应有格物和目的论的含义,后三个部分阐述了致知和知行并进的关系。

通读全文,发现本文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王阳明的思想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1.通过对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2.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下面的图片,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批判性思维: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

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审美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出示文章,并引导学生做“读前思考”活动,鼓励学生在读之前先花两分钟时间,列出自己想到的问题或者思考点。

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述练习。

让每个学生口述自己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拓展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两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

2.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这个思想的核心表述。

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巩固固有内容使用“语文小故事”环节,向学生介绍一些心学家,理解心学家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小故事的传递,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作业布置布置可以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格物致知’一段经历”的作业。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认识到探究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三、教学难点:1. 领会“格物致知”的精神,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会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格物致知”的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探讨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导学案:提供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现实生活案例:挑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小组讨论成果。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第一章:导入篇1. 引导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由来,激发学习兴趣。

2. 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第二章:课文讲解篇1.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三章:案例分析篇1. 呈现现实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进行分析。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第四章:课堂拓展篇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2.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总结篇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格物致知”的精神。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2 教学内容:回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了解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分析科学研究的本质,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体会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章:格物致知精神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掌握格物致知精神在个人修养中的实践方法。

3.2 教学内容: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个人修养中的具体应用,如慎独、诚实、谦逊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第四章:格物致知精神在社会责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格物致知精神在社会责任中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分析社会责任的内涵,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社会责任中的具体应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相关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格物致知精神在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第五章:当代青少年如何践行格物致知精神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践行格物致知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5.2 教学内容:探讨当代青少年如何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5.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第六章:格物致知与批判性思维6.1 教学目标:理解格物致知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6.2 教学内容: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讨在现代社会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6.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七章:格物致知与创新意识7.1 教学目标:掌握格物致知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丁肇()中埋没()彷()徨()儒()家华裔( ) 论()语中庸()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袖手旁观: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和编写阅读提纲。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4.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6.本文的结论是什么?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二)深层探究1.文本探究。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3)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6)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9)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10)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1)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12)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怎样论证的?(13)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2.写法赏析(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并弘扬“格物致知”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引发对“格物致知”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字词含义。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讲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运用是否有所提高,以及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价2.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价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

3. 自我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格物致知”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一精神。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举例论证)
4.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5.作者举了哪些事例和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事例: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道理: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拓展延伸】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应当怀着对待世界的一种纯净的心灵态度,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文章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世界的认知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思想方法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种奇妙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好奇心?为什么?第二步:学习1. 阅读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呈现相关知识点并讲解。

2. 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第三步:拓展1. 设计小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话题,展示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体现“格物致知”精神。

2. 合作讨论:小组间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感悟世界之美。

第四步:总结1.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2. 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格物致知”精神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内容作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格物致知”精神,培养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哲学思想的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学生活动设计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思考以下问题,同时列好提纲并细化。

1、丁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第4段举王明阳“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明阳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6、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7、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实验的特征之一: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实验的特征之二:实验的过程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尤其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结构提纲反馈: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和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引证:《大学》)东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明阳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引证:《大学》)(例证:王明阳)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证:竹子)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三、文化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

《四书》指《》《》《》《》;《五经》指《》《》《》《》《》。

四、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可以不回答)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2遍。

2.思考: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有什么现实意义?五、搜集整理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六、我的预习收获和疑惑收获:疑惑: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检测(共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导学案(人教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导学案(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学习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 给加点字注音。

肇.()裔.()埋没.()彷.()徨.( )儒.()2.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修身:齐家:正心: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4.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关键是什么?课堂探究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2.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3.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一、基础知识1.填空。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九上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要段落。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层次等方法来理解文章。

(3)掌握并运用文中提到的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分析等方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热爱科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 学会运用论证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如何正确运用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丁肇中先生的科学成就和学术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层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论证方法。

(2)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2. 写一篇短文,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阐述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3. 深入阅读丁肇中先生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学术思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与合作探讨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练习完成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型现代文精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备习备习内容:1.朗读课文。

2.辨明字音并抄写3遍:课后练中“读一读,写一写”3.词义理解:4.多音字:5.形近字比较:6.易错词:7.阅读学案上的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丁肇中的了解。

备习检测内容:1.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正心:端正心思。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其事。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受窘或发急。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理好家政。

诚意:真心实意。

3.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问题:平翘舌、声调易错字习惯性误读的字:对策:辨析,强调。

问题:学生对形近字易混淆。

对策:学生辨析后,教师纠正讲解。

问题:对丁肇中的常识常有误差认识不足。

点拨纠错。

研习一、初读课文:1、明确:提出论题: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一、初读课文:1、初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二、品读课文:1、精读课文,学习释疑。

(小组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全班交流。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出示学习目标。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ord教案 (4)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word教案 (4)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二、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

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

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质疑问难,互动交流(结合导练综合性学习)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重点)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重点)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2.掌握举例论证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提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提问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答案提示: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问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答案提示: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学法指导‖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

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

‖教学提示‖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

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问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提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提问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答案提示: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标导学三:分析课文,掌握论证方法提问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提示: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

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学法指导‖常见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教学提示‖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判别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点,教学中应逐步渗透,通过课文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

☞目标导学四:熟读课文,合作探究提问7: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教师点拨:答案提示: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法指导‖如何做到学习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1)理解课文,明确作者的观点。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感受。

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教学的重点明确,从举例论证中让学生明确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2.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内容作精要的概括,从而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1.议论文教学枯燥,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缺少拓展的内容,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学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三、文化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

《四书》指《》《》《》《》;《五经》指《》《》《》《》《》。

四、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可以不回答)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2遍。

2.思考: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有什么现实意义?五、搜集整理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六、我的预习收获和疑惑收获:疑惑: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检测(共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下边哪项可以作为本文的论点?()(2分)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①用了修辞方法。

(2分)3.下面三句名人言论,不是道理论据的是()(2分)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4.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 _和________ 的论证方法。

(4分)【预习检测参考答案】1.A2.引用3.C4.道理论证举例论证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了解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七嘴八舌说体验说一说自己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方法与体验。

总结:实验精神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

二、预习查评预习查评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作者简介。

3、背景介绍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论点】【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段)【分析问题】第二部分(段)第一层(段)第二层(段)第三层(段)【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段)四、细读课文,讨论有关问题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2.“格物致知”出处在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4.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4.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5.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你还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五、交流展示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3、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5.本文采用了那些说理方法?六、延伸拓展1、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