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模版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模版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模版一、背景和目的在小学教育中,科研课题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小学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制定了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二、研究内容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应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围绕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

三、研究步骤1. 选题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选择适合的研究课题。

2. 研究设计阶段:制定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同时,要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 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收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

4. 结果呈现和总结阶段: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要将研究结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总结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四、研究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的选题程序:任课教师提出课题申请后,由学校教研部门进行评审,确保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规范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教师在进行研究时要遵循规范的研究设计,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

3. 多角度评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经过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确保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1. 教师培训和研修: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中,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

3. 学术交流和推广: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参加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并向其他学校进行推广。

六、研究经费和项目管理1. 研究经费:学校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研究活动中的材料购置、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等。

2. 项目管理:学校教研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对研究项目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现阶段,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课题选取、研究过程、成果应用等方面探讨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的建立。

一、课题选取小学教科研课题的选取是制定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的第一步。

课题的选取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紧密联系学科教学实际,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施可行性。

首先,课程改革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科研课题应具有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特点。

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选取与教学实际紧密相关的课题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课题的选取需要考虑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二、研究过程小学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然后,设计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等。

接着,进行实施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成果应用小学教科研课题的成果应用是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的重要环节。

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研究成果的应用非常重要。

成果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撰写教材、参与课程改革、开展教师培训等。

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有效的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制度过程中,需要注意课题的选取、研究过程的规范和成果的应用。

通过不断地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可以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1. 选择课题。

在选择课题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比如,可以选择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

2.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确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具体内容,明确研究的步骤和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研究。

3. 收集资料。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反馈等信息,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4. 实施研究。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课堂教学实验、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5. 分析总结。

在研究结束后,教师需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6. 完善成果。

教师可以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完善,形成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也可以将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 确定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2.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任务。

3. 收集全面的研究资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施研究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5.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学教研活动主要措施(3篇)

小学教研活动主要措施(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活动,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教研活动的主要措施。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教研活动。

2. 设立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教研组,每个教研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本组教研活动。

3. 建立教研团队: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级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跨学科、跨年级的教学研究。

三、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经验。

3.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论文撰写: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5. 教学技能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6. 教学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申报教学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研活动实施步骤1. 预备阶段:教研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反馈阶段: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改进教研活动。

4. 评估阶段:对教研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教研活动提供依据。

五、教研活动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学校设立教研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2. 时间保障:学校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教研活动。

3. 培训保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 考核保障:将教研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三篇)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三篇)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是指针对小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1. 课题选定:小学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研究课题。

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2. 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制定研究计划。

3. 资料搜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调查数据、实验数据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4. 管理与支持: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5. 研究实施: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施,包括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和整理等过程。

6. 数据分析与解释:对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解读研究结果。

7. 结果总结与报告:将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汇报研究成果。

8. 应用与推广: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推广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

9. 评价与改进: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10. 后续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

以上是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的一般步骤,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根据不同的课题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二)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围绕教学、教育管理或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的活动。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促进这一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组织管理:明确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责任,设立指导小组或教研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各类课题研究活动。

2. 课题选题:明确课题选题的原则和程序,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自主提出研究课题。

3. 研究计划:规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研究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研究活动的有序进行。

4. 管理指导:制定研究指导手册或指导意见,为教师提供研究方法、技巧和资料,指导他们进行研究工作。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范本(2篇)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范本(2篇)

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制度范本一、研究目的和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当前,小学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为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围绕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教材设计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展开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分析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总结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材设计的研究:调研并分析小学教材的编写和设计过程,探讨如何优化教材设计,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 教师培训的研究:研究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研究步骤和计划1.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 阶段二: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 到小学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聆听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阶段三: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依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总结;- 归纳和总结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方面:总结和提炼出一些适用于小学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指导;2. 教材设计研究方面:提出一些针对小学教材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促进小学教材的优化和更新;3. 教师培训研究方面:制定一套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新)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教学教研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新)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教学教研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4)召开开题论证会议
a.邀请开题专家,按照课题的需要聘请专家(专家的层 次可以自由确定)
b.提前将研究方案交专家审阅。 c.会议程序: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课题组长陈述研究 方案、课题成员补充方案或者个人相关观点、专家评点方 案、专家与成员讨论方案、撰写开题意见。 d.结合会议讨论情况修正研究方案。
(教学教研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C、开展课题研究的程序
一、面向实际选择课题(课题申报立项)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三、扎实开展研究活动(课题中段评估) 四、及时收集研究材料 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结项材料)
(教学教研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一、面向实际选择课题(课题申报立项)
1、选题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课题通常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理 论文献两个方面。一线教师选题要坚持需要性、可行性、创造性、科 学性原则,着眼于实际,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育教 学实践中发现和提炼间题。 (1)教学困惑中发现。如算法多样化与优化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等。 (2)教研讨论交流中捕捉。活动与思考问题、各类课型教学问题、校 本研修问题。 (3)关注热点问题。评价问题、培养核心素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 (4)文献理论学习中构思。根据“发现法”开展“引导发现法”研究。 (5)使用教材中寻找。学习材料选择问题、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等。 (6)上级教科研部门课题指南选择。
(教学教研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四、及时收集研究材料
(一)研究过程材料收集(材料内容)
①调查提纲,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相关测试的数据等; 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的材料; ③课题组成员研究中形成的课题相关论文;(体会、启示一理论成 果) ④课题组成员课题相关典型教育教学案例;(研究过程、实效材 料。) ⑤课题组成员研究课设计、说课及评课材料;(结合课题要求点评) ⑥有关课题会议、研讨会、阶段成果总结会会议介绍、发言材料 等; ⑦专家报告、专题辅导、理论学习材料等; ⑥与课题相关的音像、图片等各项活动原始记录; ⑨学生的活动设计、心得体会、成绩、才艺展示、获奖证书复印 件等; ⑩课题研究者教学,教科研水平变化与课题相关获奖,发表等成 果材料。

中小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中小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会、工作坊、观摩课等
活动目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交流与合作
活动效果: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式教研活动
主题:确定一个具体的教研主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活动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评价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评价目的:了解活动效果,改进活动设计
反馈处理:及时收集反馈,分析问题,调整活动安排
06
教研活动管理
组织管理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安排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确定参与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计划管理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安排教研活动资源:包括人员、场地、设备等
实施教研活动:按照计划进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评估教研活动效果: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建议
实施管理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组织教研活动:安排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
实施教研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关注活动进程和效果
观摩式教研活动
活动目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活动形式: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流程:确定观摩主题、选择观摩教师、组织观摩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和反馈
活动效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05
教研活动评价
教师参与度评价
教师参与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效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实效,提倡创新,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力军,全面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第三条小学课题研究应注重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题申报与评审第四条课题申报应遵循自愿、申报、评审、批准的原则。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自主申报课题。

第五条课题申报人需提交《课题申报书》、《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等材料。

申报书应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

第六条校教研组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分为:立项、暂缓立项、不予立项。

立项课题需签订《课题研究责任书》,明确课题负责人和成员的责任、权利、义务。

第七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课题研究过程中,如需调整研究内容、目标、方法等,需向校教研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课题研究与实施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组织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定期组织研讨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课题研究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确保研究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

第十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应认真记录研究过程,撰写研究日志、案例、论文等,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第十一条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组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提交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

四、课题成果的评定与推广第十二条校教研组组织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优秀课题成果可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成果评选。

第十三条优秀课题成果在校内进行推广,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

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中小学如何开展教研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最实在、最系统、最深入、最能集中表现教研主体性,也最能展示教研成果的学校教研工作之一。

教研课题的研究一般包括五个方面。

1、课题的选择2、制定方案3、文献的查阅4、课题实施5、成果评价和推广。

一、怎样发现和选择课题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发现和选择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解决一个问题。

这是因为课题引导着整个研究的方向,制约着整个研究的进行,关系到整个研究的价值。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而后根据此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

只是我们平时做了许多这样的工作,但并没有把他重视起来按照科学的方法上升成理论总结推广。

所以我们选择课题时要尽量结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着重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到完成课题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如是否有足够的人手、时间去完成必要的工作量;是否有充分的把握获的所需的数据、资料;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克服研究过程中想不到的困难而把研究坚持下去。

(一)教育科研课题选择的意义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

选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过程和组织管理教育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题可以反映研究的价值课题是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进一步开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领域和领域的联结点。

它反映现有实践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又反映向领域探索和前进的广度和深度。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他认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二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教育科研中,课题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解决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由于其对教育的影响不同,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而其价值表达也就不同。

小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3篇)

小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学习、交流、反思,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扎实开展小学教研活动,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教研活动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2. 优化教学策略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通过集体智慧,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成长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扎实开展小学教研活动的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计划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人员等。

教研计划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每周教研、每月教研等;(2)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3)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拓宽教师视野;(4)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提升教师写作能力。

2. 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教研活动形式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教师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1)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高备课质量;(2)教学观摩: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学习优秀教学经验;(3)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究能力;(4)经验交流: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教育研究课题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而作为教育研究的负责人,中小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系统地撰写文献研究报告,使报告更形象地反映教研工作。

首先,要对报告的写作者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每一位参与作者都有清晰的职责、角色和权限,以防止重复报告的出现。

其次,要合理地确定报告的研究内容,调查研究方法及其范围,确保研究贵有成效。

此外,在准备写作前,还需要对文献研究的内容、调查和分析进行充分的准备,并评估其契合度,以形成研究的整体思路。

撰写研究报告时,要注意严谨、清晰、简洁,确保报告涵盖重要的研究结果,要贴近客观现实,并能体现研究的客观和可行性。

因此,要抓住重点,确保报告的写作方式准确、具体、完整地反映出项目的特点和内容。

同时,报告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字以及图表,使读者容易掌握核心内容,并能从不同角度把握全貌。

此外,研究报告还需要对对照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着重介绍有价值的见解理论,使报告不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可以帮助读者得到多面向的认识,使研究真正达到深入探讨的有效性。

最后,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负责、科学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以指导研究工作的发展,并使报告成为具有评估价值的重要文献资料。

以此来促进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ppt课件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ppt课件
1、构建学科教学模式体系。建立教师 精讲,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相结 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主动 性。
2、制定《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评价量 表》。对小学生在学习的诸环节中的 表现进行量化评价。
该进修校课题下属四所学校进行子课 题研究。
.
47
例《初中语文课堂优化教学艺术的研 究》
课题研究的内容(从原先的10种选了4 种来研究)
.
39
假说的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是有一定的推测性和假定性
三是假说指明研究问题的可 能结果,即表述的明确性
四是可检验性。一个原则上不 能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 的
.
40
假说的表述一
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 定的结论。
其实是要告诉别人,通过你的实验研 究,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或结论。
16人 女生13人。 二年一班:32人 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二年二班:33人 男生18
人 女生15人。 三年一班:32人 其中男生15人,女生17人。三年二班:24人 男生14
人 女生10人。 四年一班:33人 其中男生16人,女生17人。四年二班:30人 男生14
人 女生16人。 五年一班:34人 其中男生18人,女生16人。五年二班:28人 男生16
.
22
三、申报立项的途径
目前省人事厅承认的省立项单位: 省教育学会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地区教育学会(地区教育科学规
划办)
.
23
四、课题的级别
省重大课题 省重点课题 省规划课题(俗称一般课题) 地区课题
.
24
关于子课题
经上一级课题单位批准即可,不作为独立 课题申报或立项。
子课题的实验与结题受命于上一级课题单 位指挥。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是指对中学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中学小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中学生开展的有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管理制度方面:
1. 课题选题管理:规定中学小课题研究的选题范围和要求,例如鼓励学生自主选题,限定研究领域,限制研究题目的重复等。

2. 课题申报和审核管理:规定学生申报小课题的流程和要求,例如提供申报表格,要求附上研究计划,设置审核流程,由教师或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

3. 课题安排和进度管理:确定中学小课题的研究时间安排,规定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度和里程碑,设置定期汇报和检查机制,确保研究工作按时进行。

4. 教师指导和评价管理:确定教师对中学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方式和责任,规定教师的指导时间和频率,以及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5. 资源支持管理:保障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源支持,例如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提供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协助学生获取外部专家的指导和合作机会。

6. 研究成果展示和评选管理:规定学生对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和方式,例如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展览会、竞赛等,设立奖励机制,评选出优秀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选题管理、课题申报和审核管理、课题安排和进度管理、教师指导和评价管理、资源支持管理、研究成果展示和评选管理等方面,旨在规范和管理学生的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中小学教研管理指南

中小学教研管理指南

中小学教研管理指南
一、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研管理,才能推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研组织机构的设置
1. 设置教研组或教研委员会,负责学校各项教研工作。

2. 明确教研组成员的岗位职责,对教研工作进行分类管理。

3. 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研究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问题。

三、教材教法的更新与创新
1. 结合本校特色,灵活使用国家教材,适度进行局部修改或者自编教材。

2. 鼓励教师学习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等新方法,开展试点和推广工作。

3.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学互动与合作。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
1.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班以提高业务水平。

2.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并评价其成果。

3. 指导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难和好的教学方法。

五、教研工作评价与监测
1. 对教研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2. 开展教学实习与互评活动以浮教学质量。

3. 组织教研成果发表会和教学竞赛活动。

4. 调整教研工作不足之处,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实小课题研究制度

实小课题研究制度

实小课题研究制度1. 研究制度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实小课题研究制度应运而生。

实小课题研究制度是指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交流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2. 研究课题的确定和申报2.1 研究课题的确定小学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参考以下原则:•紧密联系实际:研究课题应与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适应学校需求:研究课题应符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求,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

•突出个人特长:研究课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潜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2 研究课题的申报小学教师在确定研究课题后,需要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课题申报。

申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提交申报材料:教师需要按照学校要求,填写研究课题申报表和研究计划,描述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等。

•评审与筛选: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和筛选,确定哪些课题可以立项并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

•通知与备案:学校会将立项的课题通知到相关教师,同时进行备案,记录课题的立项情况。

3. 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总结3.1 课题研究过程教师在研究课题时,应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以下过程:•调研资料搜集:教师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加深对研究课题的了解和认识。

•研究方法选择: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教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

•结果展示与总结:教师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可以通过学术报告、论文、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交流与分享。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中学教育的发展,小课题研究在中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课题研究的开展,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二、研究目的中学小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应旨在规范研究活动的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中学小课题研究的功能和效益。

三、研究内容1. 制定研究计划中学小课题研究应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领域和兴趣选择研究主题。

制定研究计划时,应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并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

2. 确定研究团队中学小课题研究通常需要组建研究团队,团队成员需包括学校教师、相关学科专家以及研究助理等。

确定研究团队时,应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需求,选择具有相关背景和能力的成员,并分工明确。

3. 资金管理中学小课题研究通常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对研究经费进行合理的管理非常重要。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使用的范围和标准,并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

4. 数据收集与统计中学小课题研究需要充分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以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

在数据收集和统计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保护个人隐私。

5. 研究成果评价与推广中学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评价应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标准,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导向。

评价结果可通过学术论文、教学展示等形式进行,并应及时推广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方向。

五、预期结果与意义本研究将提出一套科学严谨的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可为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结论中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是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首先,制定教学研究计划。

每个学年初,学校领导可以根据学校的教
学目标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研究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研究项目,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其次,开展教学观摩和讲课示范。

教学观摩是指教师相互之间进行教
学实践的互动交流,从中学习和借鉴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讲课示范则
是由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示范,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评价。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再次,建立教学研讨组织。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年级,组织相应
的教学研讨组织,让教师们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
间的合作,发现教学问题,并通过集体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建立教学研究成果的分享机制。

教师应当将自己的教学研究成
果进行总结和分享,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开展教学展示等方式来进行。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间的学习和借鉴,推动教学经验的传递和积累,提高整
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小学教学研究制度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机制。

它需要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
教学研究体系,并将其贯彻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中小学教研工作方案

中小学教研工作方案

中小学教研工作方案一、总体思路本学期学校教研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紧密结合省、市、局教育政策要求与新课标2022版的核心理念,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起一个覆盖全面、立体联动的教研生态系统。

二、重点任务与实施策略(一)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其在学校各个层面的渗透。

组织思政教师进行专题备课,系统梳理教材内容,创新性地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小学思政课程,以期形成“大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教师们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教学设计,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高度整合,并通过定期的集团校线上线下交流分享,不断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二)强化教研组活动实效性与深度1.规范教研组活动频次与流程,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教研,严格遵循“三定三有三保证”原则,确保教研活动有序高效,教师们能够带着问题来、思考去、收获归。

2.推行双主备课人制度,以保证备课质量为核心,同时强化评课议课机制,深究“研、说、观、评、改”作业设计法,积极开展各学科“小主题”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名师优质课,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3.对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如教研组长提前规划主题、指定负责人,做好教研记录;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针对当前教学难点,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小主题研究须有详细的实施计划和阶段成果汇报。

(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规划与实施1.鼓励青年教师制定个人分阶段的专业发展规划,按照“四步三阶”校本研修模式进行定向培养,明确发展目标,通过自我进修和阅读等方式加速专业成长。

2.深化师徒结对制度,除设立教学指导教师外,增设班主任和生活导师角色,全方位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指导教师要从教学技艺、课程理解、职业道德等多维度给予“传、帮、带”,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备课、授课、课后辅导、作业设计与批改等环节,使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微观研究为主;历史研究、超前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以现实研究为主。

2、科学性科学研究是探寻真理的活动。

教育科研题目的选择必须遵循教育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充分认识研究的客观条件。

应该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的分析,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等形成课题,切忌主观想象、盲目选题。

科学性的要求还必须注重课题的科学价值。

所谓科学价值,是指教育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育科学向前推进一步,会对教育科学某些空白给予填补,对教育科学中某些不正确的观点给予纠正,并对前人的研究给予补充,使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完整。

3、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意在发明、创新、前进。

教育科研的选题应该充分体现创造精神,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敢探求发明的新理。

选题要有先进性、新颖性,目光应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

如研究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起教育的新发展等。

对教育领域的老课题,则应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以新的视野去研究。

即使是选择一些验证性研究课题,也应力图有新的发现。

只有富于创造精神的课题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4、可行性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求实的活动。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分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

从主观方面看,自己是否具备课题研究必需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自己的经验、精力,以及兴趣所在等是否满足研究的需求。

从客观方面看,是否有必要的资料、工具、设备、经费、时间,是否能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等。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与研究课题的大小难易是否相称。

初次从事研究的人应该选择那些范围较窄、内容比较具体、难度较低的课题,特别是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实际,选择有可利用的条件、成果,能直接用于自己实践的课题。

以后,随着自己经验的不断积累,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视野不断扩展,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综合性较强的课题。

还可以组织有关人员协同研究,集体攻关。

总之,要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数人起步到群众性参与,由一校到数校及跨地区协作。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和选择方法1、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更具体地说,则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寻找和发掘研究课题。

(1)从如何提在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掘课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与提高工作的质量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师范学校教师研究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师范性;幼儿园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图书管理员研究如何提高图书使用效益与进行阅读指导;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如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等等。

从本职工作中去寻找课题,加以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程度。

(2)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去发掘课题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意义。

例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

这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学。

教师就可以这样思考,是否可以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合作的新颖师生关系,尤其要给“差生”以更多的厚爱,增强他们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提高学习的成功感与愉悦感;是否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自学辅导法”、“导学法”、“自主参与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是否可以改变原来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班级授课制与小组讨论、个别答疑结合起来,并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是否可以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增加实践环节与学。

生练习、实验时间,加强反馈----矫正;是否可以对学校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作些改革试验,使它们真正发挥反馈、激励与科学评估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为了分等而已。

等等,只要悉心思考,是不难找到研究课题的。

(3)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去发现课题观察教育实践活动,最能发现问题,若以科学的敏感,学术的敏感来进行理论的思考,就不难发现一批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例如,初步观察发现,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少中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了,深入观察与思考后,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提出一系列问题: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中学生性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社会与学校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有何影响?青春期教育对学生个性形成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平衡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如何对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进行咨询与指导等等。

从这些问题出发,可以形成许多研究课题。

(4)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去发掘课题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同事、朋友等的交谈、会议发言或辩论中,在广播、电视、报纸的报道中,会涉及许多教育问题,若留意将它们记录与思考,就有可能形成教育科研的课题。

例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既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环境,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所向往、教师与家长所期望的,同时,它又是学校教育中议论得比较多的一个热门话,若将这些议论概括起来,就形成有关班集体建设的系列研究课题;良好班集体的目标与评价研究;良好班集体形成规律;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和“三自”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班集体中学生基础文明行为的培养和训练研究,班集体中狭隘集体主义观念的表现及教育研究,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班整体与自然群体关系研究,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与班集体建设关系的研究,班主任素质与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相关研究等等。

此类课题的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以及中学德育建设,必然会起重要作用。

(5)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去发掘课题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手不少是成功的。

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

因此,这些经验往往“自生自灭”,难以推广。

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揭示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间的关系,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使它们有了推广的可能。

(6)从对某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深入调查,也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如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对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有强烈的感受,但具体状况如何呢?须通过深入的调查,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否则,有的议论仅仅是泛泛而谈,不能揭示其本质,更难做出正确的教育对策。

因此,进行这类审查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就形成一批教育科研课题。

如生厌学、辍学、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及其教育对策,中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职业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民主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写基础文明习惯的现状调查研究;学校教师、干部心理平衡能力的调查研究,破裂家庭子女教育现状调查等。

三、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的一般步骤1、调查研究,提出问题课题始于问题,为了提出新的问题,确定研究工作的起点,就要了解前人或他人研究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有关的研究课题发展史实,课题研究水平与今后发展趋势,摸清进行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调查研究的方法,有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三种。

(1)查阅资料查阅资料可以考察、论证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吸收与消化有关领域内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们研究达到的程度以及目前研究动态。

这样,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主攻方向,从而使研究课题具体化、深入化。

查阅资料,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构思或新的研究方法,引进相邻学科的新观点、新思路,从中得到启发。

还可以从资料中了解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供自己比较和参考,避免或少走弯路。

(2)调查到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去调查,有利于发现问题与形成课题。

在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拟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表格,力求调查的情况真实、全面、系统、可靠。

在调查中,要注意听取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意见与对教育问题的分析。

(3)专家咨询征询专家或对某方面有研究经验者的意见,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取得借鉴,有时要反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2、资料的分析与综合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

第一步要去伪存真,保留其中真实可靠的材料;第二步要分析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内在联系和问题所在;第三步对收集的问题进行筛选;第四步,提出课题或项目。

3、提出课题的设想与设计在调查研究与资料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课题的各称。

其次,要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以及课题的国内(或地区)研究水平和动向。

再次,提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途径、步骤及所需的经费、设备、手段等。

4、预实验或预调查对一些综合性的、重大的、研究因素比较复杂、探索性比较强的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往往需要进行预实验或预调查,通过模拟研究,对提出的研究目标、采用的方法、途径、研究内容进行初步的论证。

以上这四个步骤,又可统称为开题论证。

5、课题确立课题选定后,研究者向有关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申报表”,申报表的内容有:(1)课题名称、研究类别、研究起止时间。

其中研究类别一般指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

(2)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参加者、承担单位以及合作或协作的单位与分工。

(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4)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途径、手段。

(5)预期的效果、成果的形式与去向。

(6)研究的基础和准备情况。

(7)研究的步骤。

(8)经费估算与来源。

(9)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意见。

(10)审批单位的意见。

填写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文理通顺,简要明白。

需要指出,研究者选定课题,不论是上报有关管理部门还是自行研究,都应该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与步骤,都要重视开题论证,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有助于研究获得预期成果。

四、教育科研课题选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课题的大小要适度,开始应以小课题研究为主初搞教育科研的人,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往往把研究课题选得过大,以为大课题就有研究价值。

实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问题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或者无法获得可信的科学结论。

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范围大小与实际研究条件相适合的课题。

而且,无论是微观课题研究还是宏观课题研究,综合课题研究还是单项(单科)课题研究,都要力求使所研究问题清晰、具体与可操作化,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