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选3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选3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篇1课前谈话: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起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
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
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听课记录
3、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相关命题
4、我国自古传承的面积单位——“亩”
5、我国名胜古迹的面积。
三、课堂中运用数学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开展数学文化的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3.将“土地面积单位”蕴含于实际应用中。
4.将数学知识蕴含于科学与自然中。
单元统整研究
1.深析教材——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研究;
2.深炼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3.深研评价——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估研究;
4.深融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研究;
5.深促发展——区域整体深度学习的研究。
数学史
增加“割补法”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中的历史渊源
数学史教材修改建议
建议增加利用“出入相补”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数学与现实生活
个人生活是指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的,如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
数学与现实生活
公共生活是指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的,如运动、公共的、社区的、社会的。
“数学与现实生活”教材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
一、探究前回顾梳理:转化图形-)
二、想一想、填一填。
请你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它们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将它们分别填在相应位置。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重在初步体验转化的方法;
三角形的面积推导,重在对转化方法的拓展;
突出主线,一脉相承
单元统整:知识统整;方法统整
问题情境、转化思想(新旧转化----找出关系----推导公式)
数学教研活动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资深数学教师王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把握;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3.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王老师主讲课程:《分数的加减法》2. 听课教师:全体数学教师3. 活动流程:(1)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2)听课教师进行点评;(3)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4)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发言。
四、活动过程1. 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王老师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1)导入:王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王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王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2. 听课教师进行点评在王老师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听课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张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手段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时,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李老师:王老师的课堂组织有序,教学目标明确。
在讲解过程中,王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刘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浓厚。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并对听课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王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研课听课记录
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一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听课教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简单的分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教具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蛋糕分切问题引入,提问:“同学们,如果一块蛋糕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应该分到多少块蛋糕?”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新课讲授(1)分数的意义张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的定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将一块蛋糕、一个苹果等分成若干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表示方法张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线上下数字的含义,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等分后的物体。
(3)分数的比较张老师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如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比较等。
3.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包括口头练习、板书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归纳张老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比较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四、教学反思1.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张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良好。
3. 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数学教研活动听评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张老师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二、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张老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分数的加减法》。
张老师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张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自我反思,详细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课堂实施过程以及课后反思。
接着,其他教师依次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优点:1. 教学设计合理: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方法灵活:张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 课堂氛围活跃: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不足之处:1. 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环节的教学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2. 课堂评价不够全面:在课堂评价方面,张老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3.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未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等,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4.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不足,全体数学教师共同探讨改进措施: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2. 在课堂评价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年级数学教研听课记录
一、教研背景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提升四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共有8位,其中包括资深教师和青年教师。
听课对象为四年级全体学生,教学内容为“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听课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4月10日地点:四年级(2)班教室三、听课内容本次教研活动共听了两节课,分别由张老师和李老师执教。
第一节课:张老师授课1.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 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3. 教学过程:- 导入:张老师以“切蛋糕”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课讲解: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分数。
- 课堂练习:设计了一系列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亮点:- 教学设计合理,环节紧凑。
-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
- 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
- 课堂练习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完成较慢。
第二节课:李老师授课1.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 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3. 教学过程:- 导入:李老师以“看图猜分数”的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新课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分数。
- 课堂练习:设计了一系列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李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亮点:- 教学设计新颖,富有创意。
- 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 教学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5.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
数学教研听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8日开展了数学教研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旨在通过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示范课展示本次活动共展示了三节示范课,分别由我校三位优秀教师授课。
以下为三节课的具体情况:(1)课题:《分数的加减法》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李老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
最后,布置了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王老师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引出课题。
接着,通过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最后,布置了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课题:《概率》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教学过程:张老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概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概率知识。
最后,布置了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评课研讨课后,教研组成员进行了评课研讨。
大家针对三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教学设计方面: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游戏、动手操作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教学效果方面:三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听课活动圆满结束。
数学教研听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数学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4节课,分别由我校四位数学教师授课。
听课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的情况。
2. 评课环节课后,专家们对授课教师进行了点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教学目标:授课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充分,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否显著,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
3. 研讨环节在评课环节结束后,专家们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三、活动总结1. 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时,专家们的点评和建议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2. 促进教师成长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交流的氛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反思1.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教研数学活动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数学规律,提升学生思维”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二、活动内容1.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活动目的和意义。
2. 张老师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提升学生思维。
3. 全体教师围绕张老师的讲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三、听课记录1. 活动开始,张老师以“有趣的数学规律”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趣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张老师以“自然数列”为例,向学生展示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
他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数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数列中的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3. 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例如,在探究“奇数和偶数相加的规律”时,张老师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找出其中的规律。
4. 张老师强调,探究数学规律不仅要注重观察,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
他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在讨论环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例如,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的教师认为,应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数学规律。
6. 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3)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研数学活动听课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五年级(2)班主讲教师:李老师活动主题: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一、课前准备李老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以及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
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对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进行了精心安排。
二、课堂导入1. 情境创设:李老师以“分蛋糕”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她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份所代表的分数。
2. 问题提出:接着,李老师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每一份蛋糕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表示方法。
三、新课讲授1. 分数的定义:李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表示方法:李老师通过实物演示和板书,展示了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的分子、分母以及分数线。
3. 分数的性质:李老师通过举例说明分数的性质,如分子相同、分母相同、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等。
4. 分数的加减乘除:李老师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强调了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李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如班级人数、图书数量等。
2. 课堂提问:李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3. 游戏活动:李老师组织了一个“分数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总结1. 回顾知识:李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性质以及运算。
2. 布置作业:李老师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次教研数学活动听课,让我对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几点反思:1.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研听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4. 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两位数学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主讲,课题为《分数的意义》。
张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在课堂上,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主讲,课题为《圆的面积》。
李老师以“圆的周长”为基础,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在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首先,各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两位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也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1)张老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可以适当增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李老师在讲解圆的面积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方法,直观地展示圆的面积计算过程。
(3)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反思环节在评课结束后,各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
他们认为,本次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反思:(1)张老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听课教研记录
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数学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研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3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分别是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课堂环节,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课堂氛围。
2. 评课环节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首先,授课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实施情况。
接着,听课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点评。
(1)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授课教师采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评课教师认为,该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2)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授课教师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评课教师认为,该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良好。
(3)初中数学课堂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评课教师认为,该节课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显著。
3. 研讨环节在评课环节的基础上,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4)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研课听课笔记摘抄
一、课程背景本次教研课的主题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主讲。
本次教研课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定义与分类首先,主讲人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定义,即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接着,对问题解决进行了分类,分为事实性问题解决和策略性问题解决。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主讲人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种问题解决策略:(1)直观策略: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2)类比策略:通过类比,将新问题与已知问题进行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归纳策略:通过对一系列实例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4)演绎策略:根据已知的前提和规律,推导出结论。
(5)探究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3. 案例分析主讲人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分数问题时,可以运用直观策略,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运用类比策略,将新问题与已知问题进行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学实践与反思主讲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注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3)关注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4)加强课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三、听课心得1.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本次教研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听评课教研记录
一、教研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研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2节课,由两位教师分别执教。
以下是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1)教师A授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A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A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究分数的奥秘。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教师B授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师B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效果良好。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以下是评课的主要内容:(1)优点①两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②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
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不足①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②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③课堂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三、研讨针对评课中提出的问题,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以下是研讨的主要内容:1. 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内涵,明确教学目标。
2. 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3. 加强课堂管理,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本次听评课教研活动,为我校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听课教研记录小学数学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主题,邀请了数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研讨。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9:00-12:00活动地点:我校多媒体教室三、活动内容1. 数学专家专题讲座2. 听课环节3. 评课环节4. 研讨环节四、活动过程1. 数学专家专题讲座讲座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主讲人:某知名数学教育专家专家首先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接着,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专家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课,分别由三位数学教师执教。
以下是三节课的基本情况:(1)课题:《分数的加减法》执教教师:张老师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加减法。
张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执教教师:李老师李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动画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同时,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课题:《比例的认识》执教教师:王老师王老师以“比”的概念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
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并掌握比例的应用。
3.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三位执教教师分别进行了说课,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随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针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
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需要加强练习。
山东省教研大讲堂听课记录
会议内容
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
个人信息
姓名
所在学校
教龄
学历
职称
3年
本科
无
听课笔记
我的思考
7月21 上午
1、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梁娟校长
1、导入:5×6、 80×2、 300×2。
学生说一说算法,并引导回顾算理。
学生所以说今天我们可能会学习什么样的口算?
学生大胆想象。
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及呈现位置:在“你知道吗”栏目中增加“算筹乘法”等数学史内容;增肌“活动类”题目。
4、研究新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
1、在课堂开始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口算,依照难度逐次递增,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攀升的过程。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进行方法的汇总。
在方法总结的时候充分让孩子发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没有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接着在总结方法后又进行了口算练习,让学生对口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解决30×20时,又让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自己动手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并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充分的绽放。在课堂中我观察到,老师对学生下达的指令很清晰,所以学生做起来也是有条不紊。这让我学会了怎样把控自己的课堂。
微课堂的播放不仅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知识,,更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增强了爱国情感。
二、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整体学习,让自己对于整个单元有了更多的想法的措施。以前自己备课只是被表面,对于知识没有更加深刻的研究。今天对本单元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运算也明确了如何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人文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心中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应适当的给学生进行补充,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小学数学听课教研记录
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小学数学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教研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四节课,分别由四位数学教师授课。
以下是听课记录:(1)授课教师:张老师课题:《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张老师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加减法。
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最后,张老师通过练习巩固,使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授课教师:李老师课题:《角的度量》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李老师以“如何度量一个角的大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
接着,李老师通过展示角的度量工具,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方法。
在课堂实践中,李老师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角的度量过程。
最后,李老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授课教师:王老师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王老师以“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接着,王老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
在课堂实践中,王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体积计算的方法。
最后,王老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授课教师:刘老师课题:《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刘老师以“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
接着,刘老师通过展示百分数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应用方法。
省教研大讲堂培训听课记录
通过今天的会议学习,我想在以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应改变过去的“印染”法,而采用“浸化”法,将数学文化溶透至小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它永不褪色。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有意提炼、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上,意会数学中的美和辩证法的思想,让学生的心田浸润数学文化。
首先,“钟表的认识”学生网络学习中强调学生的居家动手操作、亲子制作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际。其次,介绍“会学习、惠文化”教学思想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学生动手梳理知识的活动教学。最后,吕校长介绍线上庆祝国际数学节。
三、济南市章丘区团队:疫情期间如何保驾学生的线上学习。
了解真实的家庭居家环境,组建强大的教师团队。注重趣味学习,挑战性作业、展示作业等有效活动激发学生的居家学习热情。具体措施:①作业形式多样化,学生视频讲题,多种应用软件的使用。②评价方式多样化。③关注学生差异。(预约直播防止学生脱管)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对定理、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究中,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这才是数学文化的精髓。
关于疫情下的线上学习,我们一直在实践、思考、改进、实践……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们的居家学习需求。
听课记录
会议名称
xxx
学校
xxx
听课人
xxx
工作年限
xx
听课笔记
我的思考
一、青岛市刘老师:数学文化在数学教材及教学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名称
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线上会议
学校
xx中心小学
听课人
工作年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听课笔记
我的思考
割补法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把握数学的本质。
数学与生活:公共生活及个人生活
数学文化:提供背景及提供应用性情景。1、教材中的数学文化2、课外资源中的数学文化3、课堂中运用数学文化(1)将割补法蕴含于数学活动中(2)将“以盈补虚”蕴含于数学故事中。
别样数学节,厚植文化情:1、感受数学文化魄力2、提高数学学习兴趣3、增强数学学习信心4、提高学生思维能力5、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线上学习质量有效监管:1、竞选资源,夯实基础。2、集中在线,方法指导,实时在线,评价激励。3、精准施策,个性指导。4、网络监测,落实质量(1)当天作业检测(2)阶段性质量检测。
在数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学史
我的计划: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重视迁移类推 ,加深转化的教学思想。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应不断提升自我 ,提高自我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