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魔术的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c7c91b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7.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教案名称:会变魔术的水班级:小班时间:40分钟课程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会变魔术的水”。
通过察看、试验和动手操作,让孩子们了解水的基本特性,探究水的“魔法”变化,并培育其察看本领、动手本领和操纵本领。
教学目标:1.认得水的基本特性,了解水的三态变化;2.学会察看、试验和动手操作的方法;3. 培育孩子们对事物变化的古怪心和探究欲望;4. 培育孩子们动手实践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其操纵和协调本领;5. 培育孩子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步骤:一、引入新知:(10分钟)1.老师先用一瓶水向大家问好:大家看到了什么?同学回答:是水。
2.老师接着问孩子们:“水是什么?”同学回答:“液体。
”3.老师再问:“水有哪些特性?”同学自由发言,老师引导答案,引导同学认得化学变化。
4.老师用一些图表或实物呈现水的三态变化。
二、水滴试验:(15分钟)1.让孩子们轮番向杯子里倒水,然后让孩子们用棉球轻轻擦干手。
2.让孩子们用手触摸杯子的表面,下一个同学再用手触摸同一个杯子的底部,这时觉得有什么不同了吗?3.请孩子们怜悯地询问这些有趣味而又基本的问题:什么使水停在一个杯子里?它如何输送至另一个被污染的杯子中?他们有进一步的想法吗?再比如,在一个清洁的杯子中放置一个硬币,水到底是上下两部分还是一个?同学应当立刻邀请参加,拨弄杯子、察看表面张力、通过车轮转动、小球弹跳来探究。
三、牙签魔术:(15分钟)1.在桌子上放一碗非常淡薄的糖水。
2.让一位孩子将牙签掰成两份,另一位孩子分别端着糖水和分好的牙签,同时放进碗里,拿出时发觉牙签已经“长”起来了。
3.让孩子们再试一试,在糖水中掰出不同的形状,看看会产生什么奇妙的效果。
四、实践与总结:(10分钟)1.引导孩子们扩展讨论水的不同形式和用途,如喝一杯水、洗衣裳、洗车、游泳等。
2.激励孩子们通过试验和阅历总结水的基本特性,提高察看本领,加强探究欲望和动手本领。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13fddf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3.png)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教案名称:会变魔术的水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物态变化;2. 探索水的密度与比重;3. 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盐、糖、滴管、量杯、透明的容器、纸巾;2. 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容器,询问学生容器中的水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让水变成其他的物质?二、实验过程(30分钟)1. 实验1:变魔术的水a. 将一杯水倒入透明容器中,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和状态。
b. 加入一小勺盐,搅拌均匀,继续观察水的变化。
c. 加入一小勺糖,搅拌均匀,继续观察水的变化。
d. 让学生描述水的变化,并解释为什么水在加入盐和糖后发生了变化。
e.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2:水的密度与比重a. 倒满一杯水,向其中慢慢加入盐,直到盐不再溶解,形成一个小山丘。
b. 再向其中慢慢加入糖,让学生观察现象。
c.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并用密度和比重的概念进行解释。
d. 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学到的知识点,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
3. 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想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或想法?四、延伸拓展(10分钟)1.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比如尝试用其他溶质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水的变化与现象,并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了水的物态变化、水的密度与比重,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操作安全,避免盲目添加化学物质。
教学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用具,保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08a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e.png)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一、教案目标:1.能够理解和描述水的一些特性和性质。
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对物体漂浮的影响。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简单的魔术技巧,并且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硬币、发泡片、针。
2.实验工具:魔术棒、纸杯。
3.教学课件:相关实验步骤和科学原理的展示。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问学生水的性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特性,包括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等。
2.实验一:漂浮的硬币步骤:1)将水倒入透明容器中。
2)将硬币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硬币的情况。
提问:为什么硬币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水的表面张力是导致硬币漂浮的原因。
3.实验二:魔术发泡片步骤:1)用剪刀将发泡片剪成圆形。
2)将发泡片放在水面上,用魔术棒轻轻接触发泡片的中心。
3)发泡片在魔术棒的作用下漂浮起来。
提问:为什么发泡片可以在水面上漂浮?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4.实验三:魔术针穿透纸杯步骤:1)将一张纸杯放在水面上。
2)将针插入纸杯,然后小心地推进直到穿透纸杯。
提问:为什么针可以穿透纸杯而不漏水?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水的表面张力和密度的作用。
四、实验总结和展示:通过以上实验,学生们可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对物体漂浮的影响,以及简单的魔术技巧背后的科学原理。
同时,教师也可以展示其他关于水的有趣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对物体漂浮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实验和观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关于水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以加深对水的理解。
六、延伸拓展: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设计更加有趣和创新的水实验,并鼓励他们展示给全班同学,促进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进一步拓展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变魔术的水》(三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变魔术的水》(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d927d3cc22bcd126ff0c8a.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变魔术的水》(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变魔术的水》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光脚旅行》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影子》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会变魔术的水》一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果真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幼儿从实验中体会到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2.白糖、果珍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主题。
1、看情景观察,讨论一小朋友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问:你们知道他在喝什么吗?对了,他和的是开水,你们都喝过开水吧,你们觉得开水是什么味道?小结: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
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后将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变呦变呦,变变变!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喝了这水有什么感觉,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好喝吗?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直观糖溶解到水里的过程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变出甜甜的水。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2.出示果珍,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师介绍:这是饮料粉,可以做饮料。
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
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橘子味的果珍,水就变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
会变魔术的水
![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7eab8516964bcf84b9d57bf1.png)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会变魔术的水白海美2014年11月14日设计思路:阴雨天,地面到处是水,常听见孩子们聊天说:“你打着伞,裤脚怎么还会湿呢?”。
在我们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也经常会听到和看到这样的问题:“植物是怎样吸水?”、“海绵为什么会吸这么多的水?”、“我的腿又撞青了。
”、“我的衣服汗湿了。
”……其实这些都是存在我们身边的毛细现象,为了和孩子探究这个现象《会变魔术的水》的科学活动由此而生。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能力、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厚纸板一张、黑色记号笔一支、透明胶带2、棉纸、宣纸、纱布、毛巾、海绵等吸水材料及透明的塑料杯子若干。
3、红、黄、蓝、绿颜色水,芹菜、细管(口服液的吸管)、放大镜等4、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墙壁上做成的树。
5、课件、生活中的毛细现象视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魔术吗?想不想当魔术师呢?那就和老师一起去魔术王国学学魔术吧!二、试一试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毛细现象1、会吸水的纸(1)教师将宣纸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厚纸板上,用黑色签字笔在皱纹纸另一端1/4处画一个墨点。
(2)将厚纸板竖起来,让皱纹纸尾端浸到水中,猜一猜,纸会怎么样?(水顺着纸向高处爬,并带着颜色向上扩散)。
问题:水为什么会爬高呢?我们再做一个试验。
2、会“搬家”的水教师出示一个装有颜料水的塑料杯、一个透明的空塑料杯和叠成条状的棉纸。
把棉纸条的一端放进装有颜料水的杯子里,另一端放在空杯子里。
问题:棉纸条发生什么变化了?(颜料水顺着棉纸条向上爬高扩散到另一端)问题:为什么水会顺着纸往高处爬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你发现了什么?(纸有很细小的空隙,水会顺着这些空隙向上爬,进行扩散)。
3、会爬高的水每人取毛细管一支,放入4种颜色水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水顺着毛细管向上爬)。
教师总结:水会顺着毛细管和棉纸向上爬和扩散的现象,这是毛细现象。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9b5eee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e.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教案名称:会变魔术的水一、教学目标1.认得努力探求新学问的古怪心是探究的机会,发觉自然的奇妙和美妙。
2.探究水的基本性质:稠度、透亮度、表面张力、流动性等。
3.通过试验把握水的魔术变化。
4.理解科学学问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培育养成对本身发觉的科学现象充分喜好、对科学充分古怪、对科学试验有喜好、擅长发问和思考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1.水的基本性质:稠度、透亮度、表面张力、流动性等。
2.把握水魔术变化的试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呈现一些不同形状的水杯,让孩子们察看它们,从中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水杯的形状不一样呢?又为什么它们可以用来装水呢?2.学问讲解给孩子们演示水的不同性质,包括稠度、透亮度、表面张力及流动性等,通过引导孩子们察看不同的水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容器等等,通过实践的方式,让他们认得到不同的杯子装水时水面的高处与低处不同,也可以将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时水面的高处与低处测量,从而体验到水的量的不同,以及材料和形状的影响。
在讲解中,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如,倒水时水面上下起伏的原因,水为什么能流动,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等等。
3.试验环节给孩子们呈现试验环节,让他们参加进来,学习水的魔术变化。
老师准备材料:玻璃杯、5—10颗食盐、调羹。
首先,填满玻璃杯,加入5颗食盐,搅拌。
连续加入5颗食盐,魔术变化就要显现了,孩子们可以用本身的视觉感受去感受一下水杯中的奇妙变化。
在试验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发觉水变化的奇妙之处,并引导孩子们探究魔术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引导孩子们思考水与盐的作用。
4.小结检查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学问,从水的各个方面加深理解,帮忙孩子们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运用所学学问,并引导孩子们把本次课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得。
5.课后作业在探究魔法水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制作了本身的魔法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7db539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6.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变魔术的水》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认读故事《会变魔术的水》。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会变魔术的水》。
2.一盆水和食用色素。
3.用于辅助故事讲解的图片或卡片。
4.一些魔术道具,如隐形墨水、变色绳等(可选)。
三、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引入故事《会变魔术的水》,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朗读故事《会变魔术的水》,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参与,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3. 想象与创作(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故事内容展开想象,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或个人表现。
4. 游戏互动(15分钟)教师组织一些小游戏,如水中魔术表演、变色水实验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故事的乐趣。
5. 创意表达(20分钟)幼儿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自由发挥,制作属于自己的“魔术水”,并展示给大家。
6. 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鼓励幼儿多多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
四、延伸活动1.编写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同伴。
2.制作魔术道具,学习简单的魔术表演。
3.观看与“变魔术水”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或影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会变魔术的水》的教学设计,希朿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205712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f.png)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过程;2.能够观察、描述和解释化学变化现象;3.能够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4.能够培养对科学珍惜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1.水的变化过程和化学成分;2.魔术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魔术实验的原理和解释;2.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方法1.互动探究法;2.演示法;3.实验法;4.问答法。
教学内容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观察水的样子,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的性质;2.介绍一下水的成分;3.引入魔术实验:“今天我要教你们一种让水变颜色的魔术方法,你们想学吗?”;第二步:实验操作1.准备材料:红色酒精、蓝色酒精、暖水、冷水、两个小杯子、一个大杯子;2.操作步骤:–在两个小杯子中分别倒入红色和蓝色酒精;–在大杯子中倒入暖水;–把红色酒精倒入大杯子中,并搅拌均匀;–把蓝色酒精倒入大杯子中,并搅拌均匀;–把冷水加入大杯子中,观察水的颜色是否会变化。
第三步:探究分析1.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通过魔术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3.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在引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化学变化过程,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科学的踪迹,培养科学素养,并且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表述和交流能力。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64e0af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7.png)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教案名称:会变魔术的水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变化。
2.观察和描述水的变化现象。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准备:1.装有水的透明杯子或瓶子。
2.食用色素或水溶性颜料。
3.婴儿油或橄榄油。
4.碗和勺子。
5.纸巾和毛巾。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2.教师问学生们水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水的颜色、形状和状态。
实验1:变色水(10分钟):1.教师将一杯水放在大家面前,请学生观察水的颜色。
2.教师将几滴食用色素滴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3.教师鼓励学生再次观察水的变化并描述。
实验2:不混合的液体(10分钟):1.教师将一杯水和一勺食用色素倒入碗中。
2.教师再将一勺婴儿油或橄榄油倒入碗中。
3.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水和油的现象,并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3:水的变化(15分钟):1.教师将准备好的水和干净的勺子分发给学生。
2.教师鼓励学生用勺子搅拌水,并观察水的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水的颜色和味道是否改变。
小结活动(5分钟):1.教师整理学生们的观察结果,总结水的特性和变化。
2.教师鼓励学生描述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
延伸活动: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颜色和数量的食用色素来改变水的颜色。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食材、温度和方法来观察水的变化,如冰水、热水、搅拌等。
3.带领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水的变化现象,如雨水的形成、蒸发等。
4.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水变化的想法和想象。
教学反思:这个科学游戏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小班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观察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和总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f6fe91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1.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水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从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食用小苏打一小包、醋一瓶。
2.用来装水的透明杯子5个。
3.深蓝色和红色食用色素各一瓶。
4.刀和剪刀各一把。
5.锅和瓶盖各一个。
6.黑色布或黑底纸张。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5分钟)引导幼儿关注水,让孩子们观察水的性质和运用场景,例如饮用、洗衣服、洗澡等。
让孩子们发言讨论,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2.实验环节(30分钟)(1)实验1:变色魔术 (10分钟)将三个杯子放在桌子上,逐一测试。
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红色食用色素,让孩子们看到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接着,加入小苏打,观察到液体泡沫渐渐变大,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解释并帮助幼儿记录结果。
(2)实验2:喷出泡泡(10分钟)将一个瓶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然后,用剪刀把透明杯子的底部剪掉,把杯子倒过来,放到锅盖上。
在杯子中倒入醋,让孩子们观察杯子中的醋起泡并且流泄(注意保证幼儿的安全,老师可以操刀或者让家长帮忙)。
孩子们会看到杯子里面有小气泡,而在杯子底部基本没有。
之后,让幼儿取出杯子,放置桌面上,再添加一些小苏打,此时孩子们会看到醋泡沫渐渐向上涌去,喷出了泡泡。
(3)实验3:水的不压缩性(10分钟)让幼儿先行猜想:如果将6个透明杯倒满水,是否可以将它们分别装到一个小手提篮子中,然后撑着篮子的2个手柄让别的孩子一起来压着?让孩子动手实践,他们会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量,水都没有被压缩,并且不会漏水出来。
3.结论环节 (5分钟)在展示黑色布或纸的同时,让孩子再次回忆一下实验的过程,并帮助他们总结吸收所学的知识和理解。
并让幼儿将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
四、课后反思1.教学中哪些环节做得比较好,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幼儿对本节课的反应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老师在课堂中取得了哪些收获?4.下次如何改进教学,让科学更有趣味性,还能更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五、延伸活动1.给幼儿提供更多探究水的任务,例如观察冰和蒸汽的物理特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525041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9.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小班幼儿能够:
1.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2.观察水的颜色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3.通过实验感受科学的神奇和有趣。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透明杯、水、蓝色食用色素、红色食用色素、小勺。
2.教学工具: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PPT,让幼儿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液体。
并让幼儿尝
试在白纸上比较不同液体的“颜色”和“清晰度”。
2. 实验环节
1.泼溅水:让幼儿用小勺向地上泼水,观察水滴的形状和变化。
2.变色水:教师在透明杯中加入蓝色的食用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
接着教师再向杯中加入红色的食用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3.水滴“吸吸”:教师让幼儿用吸管把水吸出杯外,再慢慢放回杯中。
透
过观察,幼儿可以察觉到容器内的水位。
3. 运用
1.讲解变幻水的秘密:告诉幼儿,红色与蓝色是色轮上的相反颜色,加
入红色后水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并让幼儿体会液体被波动的特性。
课后教师可以领幼儿前往水塔位置指引游戏,让幼儿感受流动中的水,学习液态的独有特点。
2.挑战水滴技巧:教师组织水滴比赛,让小班幼儿们轮流吸出杯中的水,
尝试将水滴顺利地放回杯中,在认真实践中感受液体的特性,展示小班幼儿妙手回春的本领。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小班幼儿们不仅可以感受液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也可以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影响着液体的变化。
同时在实验中,幼儿们也会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5cff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
水》含反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素的特性以及颜色的混合原理。
2.引导幼儿对水进行察看,体验水在不同颜色下发生的变化。
3.进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培育幼儿的古怪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颜色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了解不同颜色的特点和分类。
2. 学习活动
(1)以“会变魔术的水”为主题,带领幼儿进行察看,试验、发觉。
(2)引导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察看水发生的变化。
这里可以设置为每次只加入一滴墨水,看看不同加入次数下水的颜色变化。
(3)聚焦探究思考,让幼儿对察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4)再次进行试验,察看不同颜色的墨水混合下,水的变化情况。
(5)带领幼儿思考,探究水混合颜色的原理以及色素的特性。
3.巩固活动
设计另一款小游戏,让幼儿将三杯水中的不同颜色水进行混合,察看水的颜色变化,找到最后可混合出的颜色,并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巩固对色素特性和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察看、试验、总结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爱好,为幼儿供给学习探究的机会。
同时,通过反复察看、总结、思考,幼儿能够更好地把握水混合颜色的原理。
但是,在这个试验中,需要特别关注水的颜色是否会影响幼儿的饮用安全,确保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安全。
此外,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在课堂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完成,需要在家长引导下延续。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2f7360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5.png)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课题名称:会变魔术的水班级:大班学科/领域:科学编写时间:2022年X月X日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 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表面张力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透明玻璃杯、针头、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2. 实验材料:清水、小纸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约10分钟)1. 指导老师与学生开展一次简短的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描述水的特性。
Step 2:实验现象演示(约15分钟)1. 指导学生观察以下实验现象:将一张小纸片放在透明玻璃杯上,然后将水慢慢倒入杯中,学生会发现小纸片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2. 解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使纸片能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猜测。
Step 3:探究实验(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至3人。
每组发放透明玻璃杯、针头和小纸片。
2. 指导小组合作进行以下实验:a. 小组成员在玻璃杯中加满水,然后小心地将针头贴近水面,观察针头是否能浮在水面上。
b. 对比纸片和针头在水面上的表现并讨论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纸片和针头在水面上的表现有何区别?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区别?”并帮助学生答案分析。
Step 4:表面张力原理解释(约15分钟)1.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纸片在水面上的现象,并解释:“这个实验中,纸片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2.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表面张力的原理,如:水分子在水面上相互吸引,形成一层紧密的分子网,这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得纸片浮在水面上。
Step 5:小结(约10分钟)1. 全班讨论实验结果和原理,巩固学生对表面张力原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Step 6:拓展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教学延伸:1. 可进一步观察和探究其他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如在水中加入肥皂液后的表现。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5篇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89086471fe910ef02df8cd.png)
Any restriction starts from withi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会变魔术的水教案5篇会变魔术的水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幼儿从实验中体会到操作的乐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碟子2、白糖、盐每组一份。
3、记录表、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主题。
1、看情景观察:教师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问:你们知道我在喝什么吗?对了,我喝的是水,你们都喝过水吧,你们觉得水是什么味道?小结: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
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把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喝了这水是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好喝吗?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二、比较糖和盐1、教师出示盐和糖,让幼儿观察,比较盐和糖有什么区别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是什么东西吗?2、提出问题:淡淡的水加入盐会变成什么味道,加入糖又是什么味道?3、教师示范操作。
4、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记录。
三、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两只杯子,尝试把盐和糖分别放入不同的杯子里。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淡淡的水中加入盐就变成了大咸咸的糖水。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糖、盐、味精若干;一次性杯子(装有清水);鸡蛋一人一个;毛巾;课件《淹不死人的死海》;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幼儿观察物体“沉与浮”的现象1、感知物体的“沉”和“浮”的现象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准备很多东西,我请几个小朋友们来帮我把它们放进水里,看看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会变魔术的水_三年级作文
![会变魔术的水_三年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2b6116bd64783e09122bcd.png)
会变魔术的水
会变魔术的水水是大家最熟悉的物质,它可是个魔术大师,一会儿是硬硬的冰;一会儿是抓不住的气;一会儿又变回柔柔的水。
它怎么有那么大的本领呢?有什么秘密吗?有人会说:“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吗?要是我告诉你:“水会燃烧的”你会相信吗?好奇的我,查看了很多科学资料,做了几个实验论证了一下,使我知道一些水的奥秘。
水分子是氢和氧的分子组成,分子式是H2O,物理状态有液体、固体、气体。
水可以用电分解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所以说水是会燃烧的。
温度决定了水的形态,在常温下水是液态的,水分子松散的聚集在一起;在零度时是固态的,水分子牢固的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在一百度时是气态的,水分子是分散的激烈运动。
看起来很抽象是吗?下面我就形象的解释一下以上的知识吧!什么是分子?分子就是我、你、他,我们都是五小的学生分子。
那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喻,我们都是水分子,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温度。
老师开心的说:“我们开始手拉手游戏”此时的水分子就像同学们一样,一个连着一个,快活的移动着,形成了湖面上碧波荡漾的水;老师严肃的说:“游戏结束”大家集合,这时的水分子,就像同学
第1页共1页。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魔术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37b6cd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可以变魔术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合作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可以变魔术的原因。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发现水的魔术变化。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每个孩子准备一杯水,一些盐,一些糖,一些色素,一些冰块。
2. 环境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每个孩子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魔术引入课题,让幼儿观察魔术的变化,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的魔术变化。
让幼儿将水加入盐,观察水的变化;让幼儿将水加入糖,观察水的变化;让幼儿将水加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
3. 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让幼儿交流彼此的感受。
4.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解释水可以变魔术的原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个水的魔术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可以变魔术的原因。
2. 能力发展:评价幼儿在实验操作中是否能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3. 情感态度:评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评价幼儿在合作探索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水的魔术实验,与同学分享。
2. 让幼儿探索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工业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观察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水的魔术变化背后的原因;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九、家长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进行水的魔术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会变魔术的水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精选
![会变魔术的水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d08f5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f.png)
会变魔术的水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会变魔术的水”。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以及水与颜色的奇妙结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变。
2.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颜色与水的奇妙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冷水壶、色素、滴管、玻璃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魔术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魔术师手中的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顾水的三态变化,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例题讲解:a. 演示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 讲解水的表面张力,进行滴管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并理解表面张力现象。
c. 演示颜色与水的奇妙结合,让幼儿观察并讨论颜色变化的原因。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表面张力3. 颜色与水的奇妙结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画出颜色与水结合的美丽画面。
2. 答案:根据观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其他关于水的实验,如冰块融化、水滴在纸上扩散等,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
2. 例题讲解:演示水的表面张力,进行滴管实验。
3.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家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8fa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教案:《会变魔术的水》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的物理属性及变化;2.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魔术变化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杯、水、干净的纸巾、食用色素、喷雾瓶;2.学生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 (5分钟)1.教师拿出一杯普通的白开水,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思考:水有哪些特点?水能变成其他物质吗?2.预测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种神奇的魔术,通过水的变化来实现。
请学生展示出对魔术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Step 2:观察水的变化 (10分钟)1.教师将喷雾瓶中加入少量食用色素,并将水在黑板上和学生详细介绍:食用色素是一种能够溶于水中的物质,能使普通的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2.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变化,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思考:为什么加入食用色素后的水会变成有颜色的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变化?Step 3:魔术表演 (15分钟)1.教师将喷雾瓶中加入食用色素的水倒入一个干净的杯子中,并告诉学生这是一杯特殊的水,称为“会变魔术的水”。
2.学生观察教师的表演,教师将纸巾放入水杯中,然后倒入会变魔术的水。
3.魔术表演开始时,纸巾会吸收水,但当教师倒入会变魔术的水时,纸巾仍然干燥,没有吸水的痕迹。
学生观察后应该会感到非常惊讶和好奇。
Step 4:探究变化原理 (20分钟)1.学生对魔术的表演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为什么纸巾不会吸收水?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一些提示:纸巾的表面是否有特殊的处理?是否是因为纸巾已经饱和了,没有吸收水的能力?3.学生将会变魔术的水倒掉,用普通的水替换,并再次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Step 5:总结 (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
2.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纸巾不会吸收水的原因是因为纸巾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使其具有防水的特性。
会魔术的水三年级作文
![会魔术的水三年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8f00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9.png)
会魔术的水三年级作文哎呀呀,你们知道吗?水可神奇啦,它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小精灵呢!有一天,我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水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本领。
我心里就想:水不就是我们每天喝的、用来洗手的东西嘛,能有多神奇呀?可是老师接下来讲的事情,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呢!老师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哇,这可太好玩啦!就好像水一下子长出了翅膀,飞起来啦!然后水蒸气在空中飘呀飘呀,遇到冷空气又会变成小水滴,落下来就变成雨啦。
这不是就像水在玩变身游戏嘛!我就问老师:“老师老师,那水还能变成什么呀?”老师笑着说:“水还能变成冰呀。
”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水变成冰,那不就是从会流动的液体变成硬邦邦的固体啦,这也太不可思议啦吧!回到家,我就赶紧自己做实验。
我把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等了好久好久,再打开一看,哇,真的变成冰啦!我用手摸了摸,凉凉的,滑滑的。
我还试着把冰放在桌子上敲了敲,发出脆脆的声音,哈哈,真有趣呀!我又想,那冰能不能再变回水呢?我就把冰放在太阳下面晒,过了一会儿,冰真的开始融化啦,变成了一滩水。
这不是就像水这个魔术师又把自己变回来啦!还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我们把肥皂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吸管蘸上肥皂水,轻轻一吹,哇,好多好多漂亮的泡泡就飞出来啦!那些泡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个个透明的小气球。
我就觉得水可真厉害呀,能变成这么漂亮的泡泡。
我问小伙伴:“你们说水是不是很神奇呀?”小伙伴们都点头说:“是呀是呀!”会魔术的水呀,你还有多少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我真想一直探索下去,看看你还能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来。
我觉得水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大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它无穷无尽的魅力。
你们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开放日集教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会变魔术的水》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注意水的颜色变化,并对此现象产生好奇。
2、鼓励幼儿尝试操作,巩固对红、黄、蓝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空瓶子若干,红、黄、蓝颜色的水粉颜料。
2、一瓶已变色的水;三个洗净的空瓶子,内装干净的水。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出示一个盒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我们来看看这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2)出示一杯已变色的水(红色),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2、再出示一杯干净的水,进行变魔术。
(1)师:看这杯水和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师:黄老师会变魔术,可以将这杯水也变成有颜色的,你们想不想看看?
(3)师“变魔术”,将红色颜料溶入水中(红色颜料的盖子盖在瓶子上,然后摇动,使水发生变化)。
让幼儿边看边说水的变化。
3、出示剩下的两个清水瓶子,请个别幼儿上来变魔术(变蓝色和黄色)。
(1)师:他们变的颜色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蓝和黄)。
(2)师:刚才这几位小朋友学的真棒啊!可以将透明的水变成有颜色的水,你们想不想变一变。
4、播放轻音乐,幼儿动手操作。
将幼儿分成三组操作,鼓励幼儿尝试操作,并和老师、同伴交流自己变的是什么颜色。
5、将三组幼儿的成果拿在手上,一起欣赏变色后的水,巩固对红、黄、蓝颜色的认识。
师:好,小朋友真能干啊,透明的水都被你们变成有颜色的水了,我们来看看,你们都把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6、幼儿将瓶子按颜色的不同,分类放回红、黄、蓝三个篮子里。
延伸活动:
师:刚才小朋友将干净的水会变成了红、黄、蓝的颜色,生活中。
除了这三种颜色以外,还藏着很多其他的颜色,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然后来幼儿园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