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4出师表word教案(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出师表》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学习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勇敢和敬业精神。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主题。

学习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勇敢和敬业精神。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深入分析诸葛亮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师表》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吗?他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标记出生僻字、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合作探讨《出师表》的主题是什么?诸葛亮在文中表现出了哪些品质?你从《出师表》中学到了什么?4.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成果,进行深入分析讲解。

分析《出师表》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

5.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的其他事迹,谈谈自己对他的认识。

教师补充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深入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章节,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分析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诸葛亮,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师表》。

(2)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3)分析《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师表》。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忠诚报国的崇高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出师表》。

(2)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3)分析《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出师表》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分析《出师表》中的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讲述诸葛亮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关注《出师表》。

(2)介绍作者和背景:介绍诸葛亮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了解文章大意。

(2)布置学习任务:分析《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出师表》中的难点问题。

(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出师表》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分析《出师表》中的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出师表》,并进行相关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背诵评价:检查学生背诵《出师表》的情况,鼓励学生熟练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相关论文、书籍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说课稿教案反思设计课件《出师表》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要说的:是由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

该课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著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

《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

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

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②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③积累名言警句,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①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习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愿望,②领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社会上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①背诵全文。

②掌握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手法。

【设计说明】“辞情恳切,感人肺腑”,把浓浓的情谊融在说理与叙事之中。

这是的精彩、神秘之处。

作为重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人格境界是很有裨益的。

四、教学难点①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设计说明】学生由于阅历浅对“政治”之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应作特别理解。

②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设计说明】诸葛亮对蜀国的赤胆忠诚,是其人格魅力的展观,因此需要人去认真品味。

同时对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说教法一.校情分析我校是典型的农村中学,也就具有了农村学校的特点:①语文资源匮乏。

②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不浓。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3篇)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3篇)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

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

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c jin zh zng p zho yu y wi崩殂忠谏陟罚臧否昭攸祎以遗陛下b qu wi s sh ji ndn fi zhng ji裨阙猥夙庶竭驽钝菲彰咎zu zho咨诹遗诏四、析文。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

初中九年级《出师表》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历史意义。

2.掌握《出师表》的基本内容,能够熟练朗读,并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出师表》内容,学会解析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2.掌握《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了解古代文学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出师表》(40分钟)1)阅读《出师表》本节课教师以朗读的形式进行。

学生可以跟读,对生字陌生的字词教师进行词汇解说,并在解释过后留时间让学生记忆和录音。

2)基础考查教师可以进行解释之后,对生字的含义、发音、造句能力进行基础考查。

3)文学评析教师讲述《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说明其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段。

(1)祭奠之情全文基调紧张激烈,有的地方非常激动,说明了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力。

(2)辞藻雄浑《出师表》应用了大量的武汉方言,深深地寓意着民族文化和情感。

(3)逆境之中的顽强《出师表》说明了袁绍在战败的情况下,坚持不懈,终于达到了胜利。

3.演讲和作业布置(5分钟)1)选两名学生背诵《出师表》并进行演讲。

2)布置《出师表》的学习作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演讲评分进行教学评估。

对于未掌握基础的同学可以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评优,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具体要求1.导入必须有趣味性、互动性、情境性。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进行适度调整,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思考学生在《出师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最需要掌握的是什么?为什么?答:学生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最需要掌握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

初中 出师表 教案

初中 出师表 教案

初中出师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师表》全文;(2)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及其历史背景;(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师表》;(2)学会通过分析词句、揣摩作者意图的方法,理解文章主旨;(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勇敢等优秀品质;(2)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深刻含义;(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出师表》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关键词句的翻译和解释;3. 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2. 文中某些长句和特殊句式的理解;3. 对诸葛亮忠诚、智慧、勇敢等品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诸葛亮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2)简要介绍《出师表》的成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理解文意;(2)要求学生划记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词义;(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2)对文中关键词句进行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3)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2)选取一些与《出师表》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3)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及他的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发扬诸葛亮的优秀品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7.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出师表》;(2)布置一些与《出师表》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初三 出师表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初三 出师表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出师表》一教学目标:1、明确九上文言文的学习方向,掌握写人文言文的考察方向。

2、积累《出师表》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第一章:【导入】第二章:【写作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愚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

第三章:【疏通文意】【第一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第一段译文】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第一段重点词语】崩殂:殂:疲弊:诚:秋:懈:殊遇:诚宜:开张圣听:光:遗德:恢弘:引喻:义:塞:【第二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第二段译文】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经典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出师表》的内容和背景。

2.分析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出师表》的文言文阅读。

2.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理解。

2.对诸葛亮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和事迹。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词。

(三)课文分析1.分析《出师表》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讨论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爱国精神。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对诸葛亮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五)课后作业1.翻译《出师表》中的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读后感。

五、教学辅助1.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图和诸葛亮的事迹图片。

2.发放《出师表》的注释和译文资料。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学生理解《出师表》奠定了基础。

但在介绍诸葛亮的事迹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详细介绍,导致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不够深入。

2.在课文阅读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辅导学生理解生僻字词时,花费了较多时间。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

3.在课文分析环节,我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师表》。

但在讨论诸葛亮的形象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没有充分展开,导致学生对诸葛亮的理解不够全面。

4.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对诸葛亮的看法。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5.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布置了翻译重点句子和写读后感的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作业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重难点补充:(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出师表》备课全方案素材 北师大版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出师表》备课全方案素材 北师大版

诸葛亮《出师表》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诸葛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戴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这些都是此文为后人所敬仰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积累整合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崩殂.(cú) 恢弘.(hóng) 妄自菲薄.(bó) 陟罚臧否.(pǐ) 裨.补缺漏(bì)行陈和睦.(mù) 卑鄙.(bǐ) 猥.自枉屈(wěi) 夙.夜忧叹(sù) 庶竭驽钝..(núdùn)攘.除奸凶(rǎng) 谘诹.善道(zōu) 先帝遗诏.(zhào)2.词类活用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弘扬,扩大)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善之事)攘除奸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奸臣贼党)3.古今异义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候”的意思;今义:秋季)由是感激..(古义:感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4,一词多义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合适,适宜)宜诚宜开张圣听(应该,应当)故不能推车而及(赶上,追上)彼众我寡,及其未济也,请击之(趁着)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到,至)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得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和,与)强公室,杜私门(私人的,自己的)赏不私亲近(偏私)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自,私下,偷偷地)中原遂多故(事故)古今异俗,新故异备(旧,与“新”相对)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原因,缘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以)作者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案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案

出师表教学目的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出师表》word教案 (1).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出师表》word教案 (1).doc

第二单元《出师表》教案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把握课文的基本脉络。

3、收集、浏览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1、诸葛亮的有关资料诸葛亮(公元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221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相关的重要情节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失街亭3、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郭沫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4、解题。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同学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停顿。

1、正字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疲弊()陛下()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斟酌( )猥( ) 夙( )夜行( )阵以彰( )其咎()(cú bì bì hóng fěi bó sè nú zhì zāng pǐ bì quēzhēnzhuówěi sùhang zhāng jiù)2、朗读断句(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021出师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1出师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1出师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师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出师表》教案【教学设想】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资源优势,将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在读、讲、议、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基本具备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对在网络教室里的学习很感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3.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阅读体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学生诵读《出师表》文言文复习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4)陟罚臧否(陟,提升,提拔。

臧,好。

否,恶。

)(5)不宜异同(应该)(6)作奸犯科(律条)(7)以昭陛下平时之理(彰明,显扬)(8)使内外异法也(内,指宫中。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学教案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学教案一、主旨概述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征伐曹魏。

因后主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深怀内顾之忧,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结构内容本文分三部分,全都着眼于“出师”二字。

第一部分谈治国的大计,是为了消除出师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才20岁,又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受坏人蛊惑,必将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对前方产生重大影响。

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这个部分里不仅向刘禅反复阐明开张圣听、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道理,而且荐举人才来管理“宫中之事”和“营中之事”。

消除了这个后顾之忧,诸葛亮才能专力伐魏。

第二部分是关于出师这一决策的说明。

这种说明不同于奏议,不是反复陈说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陈情式的,就是陈述作者的心愿。

为此,诸葛亮历叙身世,从“躬耕”说到“遂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临崩寄大事说到自己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感激”和“忧叹”的心情;最后集中到一点,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这样来说明出师的决策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第三部分归结全篇主旨。

由此可见,本文结构具有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的特点。

三、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由于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一地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双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值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师表》全文;(2)了解《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作者诸葛亮及古代辞表的特点;(3)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出师表》;(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诸葛亮忠诚报国的崇高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出师表》的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的理解;(2)文中古代礼仪、制度的把握;(3)诸葛亮忠诚报国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作者诸葛亮;(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文章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2)探讨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讲解古代礼仪、制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3)剖析诸葛亮忠诚报国的思想内涵。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诸葛亮忠诚报国的崇高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情感。

6.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发挥创意。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出师表》;3. 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出师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合作精神;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战场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最新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分析北师大-word文档

最新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分析北师大-word文档

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分析北师大导读: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9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

27岁:在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

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二、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样式,也叫“奏章”或“奏疏”。

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三、《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

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四、课堂探究:(1)蜀国当时的形势怎样?分析形势的原因: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原因: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居安思危、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表”的文体常识,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反复朗读,理解句意,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治国主张;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3、领会文章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4、品味谏言的语言特点:谨言善谏,情辞恳切。

5、感受作者对蜀汉的忠诚和崇高的.人格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背诵全文;理解本文寓情于议(理)、寓情于叙(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作者三条建议的核心;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时安排:第一教时——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常识及“表”的文体常识,朗读课文,译读课文1—5段。

第二教时——译读课文6—9段、背诵全文。

第三教时——概括课文内容,探究课文内容,链接中考。

教学设想:编印学案指导学习;制作PP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第一教时:略。

第二教时:略。

第三教时一、检查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二、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一)(1—5)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二)(6—7)追述往事,表达真挚情感和坚定决心——“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三)(7—8)归结责任,临表拜别。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一)第一段1、内容概括:作者提出三条建议的目的各是什么?2、内容思考:(1)开篇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第一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建议的核心是哪条?为什么?(4)文章作者深情地回忆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二)第二段1、内容概括:(1)概括文中6、7段涉及刘备和诸葛亮的事件有哪些?。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中的“此”指哪两件事?(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报先帝”一语与文中6、7段哪两件事相呼应?2、内容思考(1)怎样理解诸葛亮自述本志和志趣这段的内容?(2)追忆白帝城托孤(临崩寄大事)的作用是什么?(三)第三段1、内容概括:作者对自己、贤臣和陛下各自归结的责任是什么?2、内容思考:诸葛亮在结尾写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涕零”的原因。

《九年级语文 出师表 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 出师表 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理解诸葛亮的忠君爱国思想,体会其拳拳之心。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诸葛亮的情感。

2.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文本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引出课题。

2.诵读文章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

3.理解文意
(1)逐句翻译文章,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

(2)分析文章的内容,了解诸葛亮出师的原因和目的。

4.体会情感
(1)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诸葛亮的忠君爱国思想和对后主的期望。

(2)讨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5.分析结构和语言特色
(1)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的结构等。

(2)体会文章语言的质朴、恳切的特点。

6.总结归纳
总结文章的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7.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出师表》教案
课前预习
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把握课文的基本脉络。

3、收集、浏览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课题)
二、预习成果展示
1、诸葛亮的有关资料
诸葛亮(公元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221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相关的重要情节
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
空城计借东风失街亭
3、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郭沫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4、解题。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
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同学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停顿。

1、正字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疲弊()陛下()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斟酌( )猥( ) 夙( )夜行( )阵以彰( )其咎()
(cú bì bì hóng fěi bó sè nú zhì zāng pǐ bì quēzhēnzhuówěi sùhang zhāng jiù)
2、朗读断句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老师可引导学生要在大致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并提示同学们注意进一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再找几句进行朗读断句,如:
(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自由朗读课文
4、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翻译全文
四、精读论辩,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梳理第1段。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

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民力困乏。

诚:果真、实在。

宜:应该。

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

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

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

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

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学生讲述大意。

3.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2)诸葛亮向刘禅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师生互动,讲读第2段。

1.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共同纠正其中的错误。

2.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节,借助注释和资料翻译这节。

3.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陟,提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的好坏。

异同:偏义词,意偏“异”。

昭:表明,显示。

是以:因此,“以是”的倒装
痛恨:痛心,遗憾,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所以:表原因连词,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计日而待:时间不长,屈指可数
良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良诚实之人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阙:通“缺”,缺点
4.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1)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板书:建议二:赏罚分明
建议三:亲贤臣,远小人
五、课堂小结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治国方针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正确的,可供借鉴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1、2段
2 熟读3、4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默写背诵1-2段重点词语、句子含义。

2、诸葛亮提出的3条建议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
齐读课文3,4段
1,、小组合作
(1)、理解重点词语
躬耕,亲自耕种躬,身体,此处是名词作状语
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庶,读shù,连词,表希望
驱驰:本义是策马前进,此处引申为奔走效劳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托付,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托付的事情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2)、翻译课文3、4段
2、再读课文第3段,思考:
(1)、表明自己身份的词语(句子)?
(2)、当时自己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诸葛亮“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4)、表中着重回顾了和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之情。

(三顾茅庐临崩托孤感恩图报)
3、自由朗读第4段,思考: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2、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3、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感情可以用哪六个字来概括?
三、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也比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四、成语积累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指日可待察纳雅言
五、写作特色
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2.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六、课堂检测
1、一词多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完成)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谢)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庶竭驾钝,攘除奸凶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

七、作业布置
拓展写作
收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请以“千载诸葛我评说”或“我看诸葛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语句流畅,有自己的观点。

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广开言路
出师表严明赏罚鞠躬尽瘁
诸葛亮亲贤远佞死而后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