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腰麻 硬 膜 外 联合 麻 醉在 下 肢手 术 中的应用
曹俊 浩 尚玉燕 胡 娟
【 要】 目的 摘 观 察 腰 麻 硬 膜 外 联 合麻 醉 ( S A) 用 于下 肢 手 术 的 临床 麻 醉 效 果 。 方 法 对 我 CE 应
L ~L z 。穿刺 , 达硬 膜 外 腔 后 用 2 G 腰 穿针 刺 入 蛛 网膜 下腔 , 时硬 膜 外 腔 留 置 导 管 3c 麻 醉 操 作 到 5 同 m, 结 束 后 著侧 卧住 手 术 患者 不 必 更 换 体位 , 卧 位 手 术 的 患者 取 头 高脚 低 位 。 结 果 应 用 C E 麻 醉 后 平 S A
本文 收集 我 院 住 院 的 1 3 住 院 下 肢 手 术 患 者 , 用 腰 4例 选
至 正 常 状 态 , 有 2例 血 压 下 降 达 3 左 右 , 时 伴 恶 心 呕 只 O 同 吐 、 躁不安感 , 烦 即快 速 静 脉 输 入 血 定 安 或 贺 斯 等 代 血 浆 扩
麻 硬 膜外 联 合 麻 醉 S A) 观 察 使 用 其 麻 醉 效 果 , 报 道 如 CE , 现
12 方 法 .
麻 醉 前 常 规 禁 食 禁 水 , 者 术 前 半小 时肌 肉注 射 患
鲁 米 那 0 1 , 托 品 0 5 。进 入 手术 室后 先 建 立 l 静 脉 . 阿 g . mg 组 通 道 , 规监 测 心 电图 、 压 、 氧饱 和 度 、 导 管 氧 气 吸 入 2 常 血 血 鼻 L mi ̄4L mi, 者 取 侧 卧 位 , 肢 在 下 方 , 择 L ~ L / n / n患 患 选 z 3 或 L ~ L 间 隙进 行 穿 刺 , 直 入 法 , 8例 直 入 有 困 难 改 侧 3 4 用 有 入法 , 到达 硬 膜 外 腔 后 用 2 G 腰 穿 针 行 蛛 网膜 下 腔 穿 刺 , 5 同 时硬 膜 外 腔 置 管 。 随时 监 测 麻 醉 平 面 并 通过 体 位 变 化 调 节 麻 醉平 面 , 制 麻 醉 平 面 不 超 过 T , 麻 醉 平 面 固 定 后 即 可 消 控 s待
布比卡因脊麻联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成骨不全患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成骨 不 全 ( O I ) 又 称 脆 骨症 , 是结缔 组织紊乱 ,
即胶 原形 成 障碍 引起 的疾病 , 临床 少见 , 国外文 献报 道 其发 病 率 约为 万 分 之 一 … 。 国 内关 于 O I 患 儿 手 术 麻 醉 的报 道很 少 。本 研究 探 讨 氯胺 酮复 合丙 泊 酚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 第 5 3卷 第 3 2期
布 比卡 因脊 麻 联 合 氯 胺 酮 复 合 丙 泊 酚 静 脉 麻 醉 在 成 骨 不 全 患儿 下 肢 手 术 中 的应 用
黄春苹 , 刘继 强 , 高成 永 , 邵 书香 , 田立 东 , 黄 美娜
( 天 津 市武 清 区人 民 医院 , 天津 3 0 1 7 0 0 )
静 脉麻 醉 辅 助 0 . 5 % 布 比卡 因 脊 麻 用 于 O I 患 儿 下
肢 手术 的安 全性 和有 效 性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临床 资 料
2 0 1 0年 1 1月 ~2 0 1 3年 3月 天 津
市 武清 区人 民 医院 收 治 的 单 侧 下 肢 截 骨 矫形 0 I 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摘要 : 目的 性 。方法
观察布 比卡因脊麻联合氯胺酮 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 于成 骨不全患儿下肢 手术 的安 全性和有 效
选择成 骨不 全单侧下肢截 骨矫 形患儿 4 0例 , 随机 分为 B 、 Q组各 2 O例 。B组 给予 0 . 5 %布 比卡 因脊麻
联合 氯胺 酮复合丙 泊酚静脉麻醉 , Q组 给予 瑞芬太 尼 、 丙泊 酚 、 罗 库溴铵 气管插 管诱 导全身 麻醉 , 瑞芬太 尼复合 丙 泊酚静 脉泵注维持 。记 录麻醉前 、 麻醉后 0 . 5 h 、 截骨 后 、 术 毕患 儿 的 MA P、 HR、 S p O : , 观察不 良反应发 生情况 。结 果 两组 均顺利完 成手术 。B组截骨后 MA P高于 Q组( P< 0 . 0 5 ) ; 术毕 H R低于 Q组 ( P<0 . 0 5 ) ; B组麻 醉后 0 . 5 0 . 5 %布 比卡 因脊麻联 合氯胺 酮复 合丙泊 酚静脉麻 醉可用 h 、 截骨后 S p O 低于 Q组 , 术毕 S p O : 高于 Q组 , P均 < 0 . 0 5 。两组术 中、 术后均无呼吸抑制 、 喉痉挛 、 高热 , 术毕 6 h 后均无 嗜睡 , 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无 统计学差异 。结论 关键 词 : 成骨 不全 ; / b) L ; 下肢 手术 ; 麻 醉
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
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和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苏醒质量。
方法选择ASA I~II级行上肢或下肢、下腹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R组,n=30)和对照组(D组,n=30)。
R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D 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
两组患儿入室前均肌注氯胺酮,入睡后入室。
R组术中维持用瑞芬太尼0.25μg/(kg·min)持续输注,丙泊酚0.15mg/(kg·min)持续输注,D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5mg/(kg·min)持续输注,视个体差异和麻醉深浅,间断推注氯胺酮。
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麻醉后恢复情况以及外科医生满意度。
结果D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变化,R组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
与D组相比,R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且术中体动发生几率小。
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可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躁动少。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氯胺酮;小儿;全凭静脉麻醉2~6岁小儿上、下肢及下腹部中小手术,常常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此法虽然优于传统的单纯氯胺酮麻醉,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苏醒延迟、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蓄积等优点[1]。
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下腹及上、下肢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择期手术患儿60例,年龄2~6岁,ASA I~II级,体重12~20kg,手术时间30~100min,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R组,n=30)和对照组(D组,n=30)。
1.2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均在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和鲁米那钠4mg/kg。
小儿下肢手术的麻醉处理
小儿下肢手术的麻醉处理作者:马红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
方法 92例行下肢手术的患儿,以随机双盲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观察组46例研究对象进行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46例研究对象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局部用药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小儿下肢手术;麻醉方法;麻醉效果为探讨小儿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提高患儿的麻醉效果,对接收的92例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儿分别采用单独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且疗效显著,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儿的身高均在90~155 cm之间,平均身高133.5 cm;平均体重27.4 k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术前6 h均禁水,术前30 min均行0.01~0.02 mg/kg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常规开放外周静脉,同时给予患者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滴注治疗,若研究对象不配合则应在术前给予其5 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治疗。
在此基础上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麻醉,其具体方法为:将L2~3间隙作为穿刺点,穿刺后将3 ml 1.0% 的利多卡因注射到硬膜外腔中, 5 min后若无不良反应或脊麻等现象发生,则应继续注射6 ml同浓度的利多卡因,术中以实际需要量为依据继续加入利多卡因进行维持麻醉。
观察组46例研究对象则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将L3~4间隙作为穿刺点,利用25 G腰麻针及16 G硬膜外针进行联合麻醉,腰麻利用1.5 ml 0.5%布比卡因进行,并回抽脑脊液,然后稀释为3 ml 0.25%布比卡因,以术中实际情况为依据注入2~2.5 ml布比卡因,将腰麻针撤至硬膜外导管,术中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继续注射适量1.0%利多卡因维持麻醉。
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在小儿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23 不 良反 应 及 清 醒 时 间见 表 2 . 。 K组 不 良反 应 较 多 。 两组 不 良反应 及术 后清 醒 时 间相
比, 有统 计 学 差 异 ( P<0O ) .1 。
选 A A I~Ⅱ级 , S 3岁 以下 腹 部 以 下 部 位 手 术 患 儿 10 6 例 , 括疝修补术 3 包 6例 , 膜 翻 转 术 2 鞘 0例 、 天 性 巨 结 肠 先
调节少 ,血管顺应性佳 ,交感神经阻滞对循环功能影响少
[】 2。
与皮肤成 3 ~ 5 0 4 。角进针 , 阻力 消失感后 回抽无事 , 即可注
入 02 %罗 哌 卡 因 08 1 /g ( 生 儿 )03 %罗 哌 卡 因 . 5 . mLk 新 ~ 、. 3
08 1 d g 3岁 以下 婴 幼 儿 )术 中输 液 均 采 用 羟 乙基 淀 粉 . mlk ( ~ , +复 方 氯 化 钠 。术 中监 测 平 均 动 脉 压 ( A 、 S 0 , M P)HR、P 2 据 术 中患 儿 而部 表 情 、 动 , 录 清 醒 时 间 和不 良反 应 。 体 记
『1 祯 浪 . 3张 亚麻 醉 剂量 氯 胺 酮 一 芬 太 尼 辅 助 小 儿 区 域 麻 醉 临 床 效
21 肌 注 氯 胺 酮 7 9 g g ,均 在 3 5 n内 入 眠 , P . -m / 后 k — mi KS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与讲座◇摘要艾司氯胺酮是N -甲基-D -天冬氨酸(NMDA )受体的拮抗剂,通过与NMDA 受体、阿片受体、M 胆碱受体、单胺受体、腺苷受体和其他嘌呤受体相互作用发挥抗焦虑、催眠、镇静和镇痛作用。
作为氯胺酮更强效的S 型异构体,效力大约是氯胺酮的2倍。
与氯胺酮相比,艾司氯胺酮具有起效和代谢快、强镇痛、呼吸抑制轻微、认知功能恢复快、精神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成为小儿临床麻醉药物的新选择。
本文就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和近年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小儿围手术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艾司氯胺酮;镇静;镇痛;小儿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3-0328-06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3.011艾司氯胺酮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受体拮抗剂,于2019年底在国内上市应用于临床麻醉。
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更强效的S 型异构体,具有起效和代谢快、强镇痛、认知功能恢复快、精神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成为小儿临床麻醉药物的新选择。
本文就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和近年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小儿围术期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药理作用艾司氯胺酮是一种水溶性苯环利定衍生物,为NMDA 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剂,一方面作为通道阻断剂可有效缩短通道开启时间,另一方面作为变构调节剂可降低通道开启频率[1]。
艾司氯胺酮缓慢地从受体解离,持续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导,发挥镇痛作用[2]。
艾司氯胺酮的催眠机制可能与NMDA 受体的快速阻断和超极化(HCN-1)受体的激活有关,而胆碱能和胺能系统的正、负调节可导致阿片系统的增敏,并增强了内源性抗伤害系统的活性,产生显著的镇静、镇痛作用[3]。
有研究发现,艾司氯胺酮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减轻CCl 4诱导的肝损伤和氧化应激,有效保护肝脏[4]。
丙泊酚静脉麻醉
3岁以上: 诱导:丙泊酚2.6mg/kg; 维持:丙泊酚9mg/ (kg *h)。
优点:清醒迅速,脑功能彻底恢复较快。 缺点:注射疼痛。
二、颅脑手术麻醉的应用
优点:可降低脑血流、减低颅内压、降低脑 氧代谢率、减少脑氧耗。丙泊酚2mg/kg诱导 量,5min后颅内压(ICP)下降30%,脑灌 注压(CPP)下降12%。10min后CPP恢复至给 药前水平, ICP则无回升趋势。
缺点:诱导期病人如果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 血氧饱和度下降,PaCO2升高引起脑血流量 增加而导致颅内压升高。
三、门诊手术麻醉的应用
以人工流产手术为例: 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
若因疼痛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 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以ERCP手术为例: 病人年龄多数超过55岁,应减少丙泊酚
丙泊酚静脉麻醉
(一)、诱 导
丙泊酚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 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 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 人,大约需要2.0~2.5mg/kg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 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 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优点:对应激反应抑制好,而且麻醉苏醒迅 速完全,苏醒期安静。
缺点: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重,需准备呼吸 机等设备。
(三)、丙泊酚复合麻醉
2、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 诱导:氯胺酮1mg/kg+丙泊酚2mg/kg; 维持:氯胺酮2mg/ (kg *h)+丙泊酚4mg/ (kg *h) 。
优点:总用药量减少,使两药的副作用减少, 镇痛完全。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术前 禁食 :<3个 月禁奶和禁 固体食物6 ,禁饮2 ; >3个月 禁 6 h h 6 食8、禁饮4。术前3mi h h 0 n 常规肌 内注射阿托品01m /g . g ,患儿人 手术 5 k 室后肌内注射氯胺酮7 9 gk ( - m /g 年龄偏 小剂量偏大 )基 础麻醉后 ,开 放静 脉通 路,并常规面罩供氧23 / i。K S 以丙泊酚2 / gh  ̄Lr n P 组 a mgk . 维 ( ) 持麻醉 下行骶管麻醉 。患儿取右侧 卧位 ,先摸 清两 侧骶骨 角,其联线 的正 中点 即为其穿刺点 ,常规消毒后用5 L m 注射器 接7 号注射针头 ( 带
中国医药指 南2 1 0 0年 1月第 8卷 第 2期
Gud f hn ieo C iaMe iie Jn ay2 1, o., . dcn ,a ur 0 0 V 1 No2 8
临床 研究 I19 0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 4 L 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骶 0
王 丽 雅 任 玉 琢 金 立 民
观 察 记录清 醒 时问 ( 指停静 脉维 持药 至 患儿 清醒 呼之 睁眼 的时 间 ) , 术 中及 术后不 良反应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位手术效果 满意 ,呼吸循环 更稳定 ,术后 清醒快 ,其 临床效果 优于
常规 氯胺酮麻 醉。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2结
果
选择A A I Ⅱ ,3 S ~ 级 岁以下腹部 以下部位手术患J8例 ,包括疝修 L0 补术 1例 ,鞘膜翻转术 l例 、先 天性 巨结 肠根 治术6 8 0 例、先天性肥厚性 幽 门狭窄环肌切开术 IN、隐睾牵 引固定术 l例、阑尾切 除术1例 、肛 o 4 2 门闭锁成形术1例 。手术时间3 ̄5mn O 5 10 i,体质量2 8 1k ,年龄3- . -6g 3 d3 岁 ,采用 随机排列分段随 机化方法分为 氯胺 酮复合 丙泊酚辅助骶 管麻 醉组 ( P )和 氯胺酮麻醉组 ( ),各组分别为4f 。 KS I oJ  ̄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泵注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物; ②微量泵通路完全阻塞 , 如泵管折叠 、 针头阻塞 。应检查 泵管有无折叠 , 针头 阻塞需重新穿刺 ; ③蓄电池 能源耗尽 , 应 立 即接通外 电源 , 使其继续工作 ; ④发现电源插 头松 脱 , 应立
出汗等。
当血压的用 药量 , 真交接班 ,— h更换一次 ; 认 68 ④加强对应用
病人的巡视观察 , 密观察用药 患者 的局部反应 , : 严 如 有无 回
3 . 对给药速度要求不严 、 .3 4 回血量极少 的药物 , 可直接按快
进 ( A T) 。 FS 键
血外渗 、 报警 。一旦发生药物外渗 , 应立即停止推注 , 重新选
参考文献 : 【 盛淑贤 . 1 ] 微量 泵的l 临床应用体会 f.中华 医学 写作杂 志, 0 , J 1 2 2 0 9
( 1 :6 . 1 ) 7 8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措 施 , 如抑制生长激素 、 岛素 、 胰 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简
单地按快进 (A T 键处理回血 , FS ) 应将装有 生理盐水 的针管接
3 . 发 现 静 脉 回 血 时 ,应 根 据 所 用 药物 性 质 和 回血 量 采 取 .2 4
3 加 强 微量 泵 保 养 . 6
微量泵用后应清洁除尘 ,每次用 7 %酒精纱布擦拭 , 5 有 胶布污渍用 汽油擦净 , 特别是推 进器和导轨摩 擦处 , 以免影
响微量泵速度 的准确性 , 并常测试微 量泵速度是否准确 。
律失常 ; ②硝 酸甘油泵入 主要用于心肌 梗塞 、 心肌痛频繁发 作者 , 泵入 时监测 血压 变化 , 注意泵速的调节 ; ③硝普钠在溶 液 中遇 见光易分解 , 分解 产物有毒性作 用 , 因此需要现配 现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
析 , 量 资料 采 用均 数 ±标准 差表 示 , 计 数据 分析 采用 方差 分 析 q检 验 , 间 比较 用 t 验 , 良反 应 采用 组 检 不 x 检验 , P%0 0 . 5为差 异 有显 著 意义 。
2 结 果
术患 儿 3 O例 , 除 心 、 疾 病 , A I ~ Ⅱ级 。 包 排 肺 AS
追 加维 持镇 静 。两组 病 例 均根 据 术 中情 况 , 分 扩 充
贵州医药 21 年 9 第 3 00 月 4卷 第 9期
・ 1 ・ 8 7
靶 控输 注丙 泊 酚 复合 硬 膜 外 阻滞 麻 醉 在& J 下 肢 L
手术 中 的应 用
( 3 附 O例 报 告 )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5。3 冷 毅 岳 加 邓 奇 沈 冰 5oO)
压( P 、 NB ) R。基 础麻 醉 生命 征 平 稳 后 , 儿 取侧 卧 患 位 进行 硬膜 外 穿 刺 , 向上 置 管 2 3c ~ m。 向硬 膜 外 腔 内注入 0 7 布 比卡 因与 2 .5 %利 多 卡 因及 注射 用
水 的 等容 混 合 液 0 5 0 7 mL k ( 次 总 量 ≤ 2 . ~ . / g 首 O mL)麻 醉 效 果 确 切后 开 始 手 术 。P组 在 手 术 开 始 , 时 以“ I OT ANAE T PL S HE I ” 微 泵 靶 控 输 注 S A2 型
例。
两组 患 儿 人 室 静 注 氯胺 酮 1mg k , 达 唑 仑 /g咪
0 0 ~ O 1mg k .8 . / g后 , 在 1 mi 均 n左 右 安 静 入 睡 。 两组 硬 膜 外 间 隙 阻 滞 穿 刺 均 一 次 成 功 , 醉 平 面 麻
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与常规氯胺酮麻醉比较分析
… 徐忠厚 . ,L 1 d J 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 丙泊酚临床效果观察[ . J 安徽 】
医药 ,2 1 ,1 3 :3 3 0 0 4( ) 4 .
[ 沈通 桃, 2 ] 钱燕宁 . 小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 . J 国外医学 ‘ ] 麻醉学 与复 苏分册 , 0 3 4 ( ) 4 - 4 . 2 0 ,2 6 :33 3 4
静脉 通路 ,并常规 面罩供 氧 2~3 / i L r n。观 察组 以丙泊 酚 a
骶管麻醉用于s J 下腹部手术 ,具有镇痛完善、肌松满 JL , 意 、术后镇痛 时间较长、对 循环 呼吸干扰小 、操作简单等优 点 。小儿骶管 阻滞镇 痛完善 ,对应激反应 阻断较好 。这是 因
为小 儿末梢 血管 发育 尚不健全 ,循环功 能调 节所 占 比重较
表 1 两 组平均动脉压 心率及 呼吸监测指标在 围麻醉期变化情 况
( ±S )
3 7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氯胺酮可 肌肉给药 、起效快 、深 度镇痛 ,应用于小 儿麻醉 ,
参
考
文 献
其内脏镇 痛效果较差 , 不能有效抑制术 中的牵拉反应 ,是术 中躁 动的常见原 因 5 2 ] 胺酮复 合丙泊酚 辅助骶 管麻醉 , - 。氯 可以有效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 , 且使术 区肌 肉松弛 ,有利于 术野暴露 ,便于操作如肠套叠 、阑尾炎等开腹手术 。在氯胺 酮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麻醉 ,能使 患儿安静入 睡 , 解决 了患儿 不易合作 的问题 。,J 皮肤薄 , hL 皮下组织少 ,体表标记清楚 , 骶管穿刺较成人容易成功 ,但穿刺时动作应轻柔 ,以免进针
0. 8~1 0 / g ( 幼儿 ) . mlk 婴 ,测 试平 面符 合手 术要 求后 开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一、药理作用:本品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临床剂量时, 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 2.5mg/kg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
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无明显变化。
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同作用。
4分钟)及12.持续输注用重3.ICU静效果。
4剂量较低。
5,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不推荐丙泊酚作业小儿镇静药物使用。
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 /或体重调节。
年龄超过8岁的多数病人,麻醉诱导需要约2.5mg/kg;低于该年龄所需药量可能更大;ASAⅢ级和Ⅳ级的小儿建议用较低的剂量。
用于小儿麻醉维持:通过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能够维持麻醉所要求的深度所需的给药速率在病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别,能常4~12mg/kg/小时的给药速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6.给药方式: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直接用于输注。
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直接输注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
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存放于 PVC输液袋或输液瓶中。
稀释度不超过1∶5(2mg/ml)。
用于麻醉诱导部分的丙泊酚注射液,可以以小于20∶1的比例与0.5%或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
稀释液应无菌制备,给药前配制。
该稀释液在6小时内是稳定的。
四、影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因素:一、年龄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对丙泊酚的敏感也增加,年龄影响药物代谢和意识消失。
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比较
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比较小儿阑尾切除手术,是普外常见的小手术。
小儿因不能很好配合,必须在基础麻醉后才能顺利地进入手术室。
术中选择全麻,因担心实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增加术中及手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小儿短小手术常选用非气管插管全麻或基础麻醉后复合椎管内麻醉的方法。
喉罩具有操作简单、不会造成声带和气道损伤、应激反应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的呼吸管理。
我们观察并比较了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喉罩通气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使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2~6岁,体重12~21kg,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a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联合腰麻组(b组)、喉罩通气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组(c组)。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h,禁饮4h,都在手术室外开放静脉输液,麻醉前静注阿托品0.01mg/kg,静注氯胺酮1mg/kg作基础麻醉,患儿入睡后进入手术室,监测ecg、bp、hr 、spo2。
a组面罩吸氧2l/min,手术开始前静注氯胺酮2mg/kg,以后每隔10~15min或体动时静脉追加氯胺酮0.5~1 mg/kg,保留自主呼吸,spo2低于95%辅助呼吸;b组入手术室后,面罩吸氧2l/min,由助手给患儿摆左侧卧位,由资深麻醉医生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药1.5%利多卡因,按5 mg/kg 剂量单次给药,术中微泵静脉给丙泊酚2~5 mg/(kg·h),每隔10~15min或体动时静脉追加氯胺酮0.25~0.5 mg/kg,保留自主呼吸,spo2低于95%辅助呼吸。
c组面罩吸氧4l/min,静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銨0.1mg/kg,诱导成功后喉罩置入,控制呼吸,监测平均气道压(paw),术中维持微泵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0.05ug/(kg·min)和丙泊酚4~8mg/(kg·h)。
如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
如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李万川(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635000)随着现代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泌尿外科处理的手术量也越来越大,而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恢复快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状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以下便是一些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麻醉方式的接受。
一、氯胺酮的应用氯胺酮是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但单用氯胺酮对循环干扰大,术后醒时间长,易出现恶心、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舌根后坠及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
临床上应用喉罩技术舒芬太尼联合静安与单纯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全麻比较,观察其对呼吸、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
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确切的麻醉效果,但具有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静安是一种中链肿胀脂肪。
一种新型的短效脂肪乳静脉给药,其作用迅速、连续输注,无蓄积,恢复迅速、彻底,且无注射疼痛,特别适合儿童,但其镇痛效果差,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舒芬太尼是一种具有强亲和力的强阿片类镇痛药。
其突出优点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静安和舒芬太尼均具有呼吸抑制作用,这与注射速度和剂量有关。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应适当控制注射速度和剂量,微泵输液更适合小儿泌尿外科麻醉。
另外,喉罩技术在手术过程中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深度能满足手术要求,在出现呼吸抑制时能辅助患者呼吸。
因此,喉罩联合舒芬太尼是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二、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临床手术麻醉中应用广泛。
它结合了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法。
它不仅充分发挥了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而且麻醉范围广,麻醉时间充足,结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起效时间短和肌肉松弛效果好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但由于适应症选择不当,手术不规范,缺乏管理经验,常出现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后果。
单次腰麻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中应用
单次腰麻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中应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在临床比较常见,由于小儿对手术的恐惧感,常常表现为惊慌、哭闹、不合作甚至拒绝手术,影响了麻醉工作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采用单次腰麻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患儿136例,男80例(58.8%),女56例(41.2%),男女之比1.43:1,年龄6~11岁,平均7.9岁;体重18.9~35.9kg,平均27.8kg。
手术分类:肠梗阻4例(0.3%),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50例(36.8%),睾丸下降固定术20例(14.7%),急性阑尾炎28例(20.6%),下肢外伤和下肢骨折28例(20.6%),尿道下裂6例(4.4%)。
asa ⅰ~ⅱ级,全组患儿均无椎管畸形及腰麻禁忌证,施行基础+骶管阻滞麻醉。
麻醉方法:常规术前准备,患儿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通道,常规监测ecg、spo2、nibp。
行基础+单次腰麻阻滞麻醉。
麻醉方法中,惹患儿不配合麻醉,应用丙泊酚2mg/kg或氯胺酮1~2mg/kg 进行基础麻醉。
单次腰麻方法:右侧卧位下取l3~425g腰麻针垂直穿刺入,有突破感既达硬膜外腔,再推进2~3mm1,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的布比卡因比重液剂量0.2~0.3mg/kg2。
结果136例患儿麻醉穿刺时间<1分钟100例(73.5%),1~5分钟32例(23.5%),6~10分钟2例(1.5%),10分钟以上2例(1.5%)。
手术时间79.6±11.6分钟,所有患儿均在术后10~15分钟完全清醒,无呼吸抑制、心跳停止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单次腰麻麻醉的优点:通过对本组患者的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体会如下:①可明显减少局麻药的用量,避免局麻药中毒。
②由于小儿皮肤至蛛网膜下腔的距离短,所以在穿刺时不宜穿刺过深3。
③无需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简单,尤适合急诊手术。
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观察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参考文献
1 He d n e r E, Ca r l s s o n J , Ku l i c h KR. An i n s t r u me n t f o r me sur a i n g h e a l t h
・
l 0 6・
晦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4年 3月 第 7卷 第 3期 下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Ma r c h 2 0 1 4 ,V o 1 . 7 N o . 3 C
表 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以及镇痛效果 比较 ( ±S )
( D V T)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v li a d a t i o n o f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s i s Q u a l i —
舒芬太尼是 芬太 尼衍 生物 ,临床 使用 的为其 枸 橼 酸盐 , 是阿片受体激动剂 ,该药 亲脂性 强 ,容 易通 过血 一脑 脊液屏
障 ,血浆蛋 白结合 率高于芬 太尼 ,分 布容 积小 。舒芬 太尼 与
静脉镇 痛 的临 床 研究 [ J ] . 当代 医学 ,2 0 1 1 ,l 7( 3 3 ) :1 4 2—
轻度疼痛 ;5~7分 ,感 觉 重 度 疼痛 ;8—1 0分 ,疼 痛 剧烈 ,
无法忍受。
等。合理 的选 择麻醉手术 对于 降低心 血管患者 非心 脏手术 心 脏不 良事件的发生具 有重要 意义 。瑞 芬太尼 和舒芬 太尼 都是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软 件进行统 计学分 析,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部、下肢吸脂术的临床观察
氧, 连接麻醉监护仪行无创脉搏 血氧饱和度 , 创血压 , 无 心
电监测。 贯序诱导 给予负荷量丙泊酚 2 gk ~25 /g . m /g .mg , 0 k 氯胺酮 1 /g 术中丙泊 酚以微量 泵按 4 / gh 一 / k, mg ( ・)一 mg mgk 5
系统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 , 表现为 : 主要 丙泊酚诱 导麻醉能使 心率降低 1%~ 0 动脉压降低 1%~ 5 抑制二氧化碳 0 2 %, 0 2 %, 通气反应 , 使呼吸减慢 , 潮气量减少 , 偶尔可见呼吸暂停。 ② 镇痛作用轻微 , 要达 到一定 的麻醉深度 , 常要增 加剂量 , 通
症少 , 作用起效快 , 苏醒麻 醉方法 。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 脉全麻药 , 具有高脂溶性 , 静注后 快速分布至组织 中, 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 给药后 3 s即达 0
到一定的麻醉深度 , 随手术时间酌情给予补充剂量 , 此药突
苦。 腹部 、 下肢吸脂术 手Fra bibliotek部位较少 , 手术时间短 , 于应用 适
A AI 一Ⅱ级腹部 、下肢吸脂术住院病人 8 例 , S 级 6 年 龄 2 2岁 ~4 1岁 ; 体重 5 k 一7 g 术前 均无 明显心肺 疾 8 g 2k ; 病史 , 手术时间 3 n一 8 n 2mi 4 mi 1 . 麻醉方法 2 术 前禁食 水 ,麻 醉前 3 n肌 肉注射东 莨菪 碱 03 0mi . mg病人人手术 室后开放静 脉通路 , , 同时给予 持续面罩 吸
动力学稳定。
【 关键词 】 丙泊酚; 氯胺酮 ; 静脉复合麻醉 ; 吸脂术
随着社会 的发展进步和人 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提 高 ,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 随之上升 , 吸脂术手术量逐年增高 ,
腰麻用于幼儿骨科下肢手术的观察
优, 不需追加氯 胺酮 ; 需 适量追 加氯胺 酮 ; , 良, 差
主要依靠氯胺酮 维持麻醉 。肌松 效果 由术 者分 为优 、 良、 差三级 。术后随访 患儿恢复及 是否导尿情况 。
1 5 统计分析 . 所有数 据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s) 示 , 用 i 表 采 S s 6 0Saii akg r oi i c,社 会科 P s1 .( t s c pcae o c lc ne tta l f s ase 学统计 软 件 包 ) 件 行 统 计 分 析。计 量 资 料行 t 软 检 验, 等级资料行 非 参数 秩 和检 验 , 计数 资 料行 卡方 检 验, P<0 0 .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在 现 代 临 床 麻 醉 中, 麻 ( pn l etei, 腰 S ia An s s h a S 已广 泛 应 用 于 成 人 手 术 。 具 有 起 效 快 、 松 A) 它 肌 好、 用药 少 的优 点 , 于 这方 面 的报 道 已很 多 , 关 关 但 于幼 儿 ( ~3岁 ) 麻方 面 的报 道 则较 少 , 将 我 院 1 腰 现 小 儿骨 科 6 0例 i ~3岁 幼儿腰 麻下 行下 肢手 术 的临
及 脊神 经损 害等 并发症 。结论 : 麻 用于 幼儿 在临 床是 一种 可行的幼 儿麻 醉 方 法。 腰 [ 键词 ]腰麻 ; 关 幼儿 ; 骨科 手术
【 图 分 类 号 ]R l 【 中 l i 4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 编 号 ]1 0 —9 1 2 1 )91 5 —3 论 0 40 5 (0 1 0 —0 90 .
床研 究及 经 验报 道如 下 。
尿 , 中辅助 异丙 酚维 持 患儿 睡 眠, 术 视麻 醉效果 辅 加 氯胺 酮 , 中面 罩 吸 氧 ,常 规 进 行 患儿 的 B 、 术 P HR、 E G和 S O 监测 , 毕脱 氧 吸 空气 5mi , p C p2 术 n后 S O2 维 持在 9 %送入 P U。 6 AC 1 3 麻 醉用 药剂量 . 蛛 网膜 下 腔 用 药 。选 择 0 7 %布 比卡 因 1 5 .5 . ml %利多 卡 因 1 0ml 0 +2 . +1 %葡 萄糖 1 的重 比 ml 重液 。给药 量 : 药量 ( ) 年 龄 ( ) . m1 =[ 岁 ×0 2+体 重 ( g ×0 0 ] z k ) .5 / 。 硬膜 外 用 药 。选 择 1 %利 多 卡 因液 , 多 卡 因 利 剂 量按 8 0mg k 。每 4 n追 加 1 ~1 / g 5mi %利多卡 因
艾司氯胺酮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骨科手术麻醉效果
艾司氯胺酮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骨科手术麻醉效果胥娜;杨雪;王海彬;张秀英;褚海辰【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2(58)5【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神经阻滞对行骨科短小手术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行骨科短小手术治疗儿童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诱导对照组(C组)、0.5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观察组(E 1组)、1.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观察组(E 2组)。
3组病儿麻醉诱导后进行神经阻滞,观察进神经阻滞刺激针(T 2)时病儿体动反应及呛咳、喉痉挛、屏气、低氧血症、低血压、苏醒期躁动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 0)、麻醉诱导后(T 1)、T 2、手术开始时(T 3)、手术结束时(T 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后苏醒时间。
结果3组病儿T 2时体动反应、围术期吸痰次数>2次及喉痉挛发生率E 2组低于C组和E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1~14.892,P<0.05);T 1时3组MAP比较,C 组低于E 1、E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61,P<0.05);T 2时3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79,P<0.05),C组明显高于E 1、E 2组,E 1组明显高于E 2组;苏醒时间C组明显长于E 1、E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00,P<0.05)。
结论艾司氯胺酮1.0 mg/kg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能更好提供镇静镇痛效果,保持循环稳定,并能减少呼吸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4页(P646-649)【作者】胥娜;杨雪;王海彬;张秀英;褚海辰【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临沂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2.艾司氯胺酮在气管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3.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艾司氯胺酮对小儿短小手术后麻醉恢复期痛觉过敏及苏醒躁动的影响4.艾司氯胺酮联合臂丛麻醉方案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5.七氟醚、艾司氯胺酮及丙泊酚静吸复合喉罩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7T08:21:03.1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3期作者:周庭云[导读]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价值周庭云西充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四川南充 637200【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本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1-80号,输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实验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方案进行麻醉,麻醉后对比指标:(1)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舌后坠、吸痰、精神不良反应等);(2)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HR、MAP、SPO2)。
(3)麻醉情况: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
结果:经不同麻醉方案开展后,对比相关指标,得出如下结果:(1)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2)实验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3)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短,三项指标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手术类型与例数不断增加背景下,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体征,相较于常规麻醉方案不会显著影响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起效更快、持续时间更短,同时安全性高,造成不良反应情况更少。
复合麻醉方式临床效果好,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手术麻醉;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近年来,各种疾病导致的患儿临床手术例数较多,麻醉是手术绕不开的一个环节,相较于普通成年人,小儿受到麻醉影响更大、耐受性更差,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影响,在临床中,为避免患儿受到麻醉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结合小儿特殊的机体特点,科学选择麻醉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36例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儿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观察麻醉后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
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氯胺酮;丙泊酚;硬膜外麻醉
小儿硬膜外麻醉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的优点,而小儿又具有不易合作的特点。
在硬膜外麻醉的操作过程中及术中常需辅助镇静药或全麻药。
作者观察于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一汽总医院麻醉科治疗的36例下肢骨科手术的患儿,观察麻醉后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儿36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5.5岁,包括骨折内固定18例,骨折术后取内固定12例,肌腱松解术6例。
手术时间30~100 min。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 h,禁饮4 h。
术前用药:术前30 min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鲁米那钠4 mg/kg。
患儿入手术室后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路,并常规面罩供氧3 L/min。
以丙泊酚2 mg/(kg•h)维持麻醉下行骶管麻醉。
患儿取左侧卧位,先摸清两侧骶角,其联线的正中点即为其穿刺点。
常规消毒后用10 ml注射器接7号注射针头,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突破骶尾韧带后与皮肤成30°~45°角向上再进2 mm,感觉有阻力消失感后抽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入0.25%布比卡因0.8 ml/kg(含1∶20万肾上腺素),测试平面符合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
1.3 观察指标患儿的麻醉效果根据术中患儿的面部表情、体动来进行观察,并观察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
2 结果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均在5 min内安静入睡。
患儿随后的硬膜外麻醉穿刺均为一次成功,麻醉平面固定于T8~10水平。
患儿术中安静,呼吸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1例血压下降明显使用麻黄碱治疗,占本组2.78%。
3 讨论
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麻醉,能使患儿安静入睡,解决了患儿不易合作的问题。
小儿皮肤薄,皮下组织少,体表标记清楚,骶管穿刺比成人容易成功。
小儿骶管长度短(1~5 mm),骶管容积小,生理弯曲不明显,从骶管给药,麻药可向胸部硬膜外扩散,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结果来看0.8 ml/kg 的药量完全能满足下肢手术的需要。
小儿硬脊膜组织菲薄、神经根细、髓鞘薄,麻醉作用较成人出现早,低浓度麻药可使阻滞完善。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选用的布比卡因浓度低于一般成人,骶麻效果满意。
由于采用7号注射针头,穿刺创伤很小。
应该注意的是小儿皮肤至硬膜囊的距离,新生儿10 mm,小儿<20 mm。
小儿骶骨是软骨,未完全骨化。
所以穿刺时操作应轻柔,以免进针过深或穿过骶骨。
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来看,穿过骶尾韧带再进2 mm,空气阻力消失即固定穿刺针是安全可靠的[1]。
小儿骶管阻滞镇痛完善,对应激反应阻断较好,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循环呼吸稳定。
氯胺酮因可肌肉给药、起效较快、深度镇痛而应用于小儿麻醉,但其内脏镇痛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地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这是出现术中躁动的常见原因。
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用药量大,术中呼吸循环不够平稳,术中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苏醒时间也较长。
而复合应用丙泊酚对钙离子通道有轻度的阻滞作用,可使外周阻力和心室压降低,部分抵消了氯胺酮的毒副作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由于复合使用了骶管麻醉,丙泊酚在整个麻醉中只起镇静作用,使用量远低于此。
本组虽然与氯胺酮复合使用,也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麻醉中,氯胺酮为单次肌肉注射,而用于术中输注的丙泊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所以停药后很快清醒,提高了围术期的安全性。
通过本组研究所见,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平面固定于T8~10水平。
患儿术中安静,呼吸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1例血压下降明显使用麻黄碱治疗,占本组2.78%。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是小儿下肢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燕,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312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