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复习自测题5
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复习自测试题81
2011优化方案高三物理复习随堂自测--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带详答)1.(2010年广东佛山质检)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 .米、牛顿、千克B .千克、焦耳、秒C .米、千克、秒D .米/秒2、千克、牛顿解析:选C.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千克、米、秒、摩尔、开尔文、安培、坎德拉.2.如图3-2-9所示,A 、B 质量均为m ,中间有一轻质弹簧相连,A 用绳悬于O 点,当突然剪断OA 绳时,关于A 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B .gC .2gD .无法确定解析:选C.剪断绳前,绳中拉力为2mg ,弹簧中的弹力为mg 向下,剪断绳后,绳中拉力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故物体A 所受合力的大小为向下的2mg ,加速度为向下的2g ,故C 正确.3.(2010年珠海模拟)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沿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自行向下滑动,不计空气阻力,设物块与斜图3-2-9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物块在这一过程中的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是()图3-2-10答案:C4.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A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 .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 .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 D.粗糙水平面对物体有摩擦力,当推力减小时,合外力先减小,当推力减小到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增大到最大;当推力继续减小时,合外力又反向增大,加速度反向增大,速度减小,因此物体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D 正确.5.(2009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五图3-2-11月联考)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点相距s =7 m ,起初以v 0=2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 点处,同时传送带以a 0=2 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转,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小物块由A 端运动至B 端所经历的时间.解析: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 =ma得a =4 m/s 2物块历时t 1后与传送带共速,则at 1=v 0+a 0t 1得t 1=1 s此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s 1=12 at 12得s 1=2 m<s故物体此时尚未到达B 点,且此后的过程中由于a 0<μg ,物块将和传送带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设又历时t 2到达B 点,则s -s 1=at 1t 2+12a 0t 22得t 2=1 s物体从A 到B 历时:t =t 1+t 2=2 s.答案:2 s。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过关检测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过关检测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气体1.(2010四川绵阳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14)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设氧焊时,氧气从管口缓慢流出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计.则在氧焊过程中瓶内氧气()A.分子总数减少,内能不变B.密度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吸收热量,对外做功D.单位时间内分子对氧气瓶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增加解析:由于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瓶内外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瓶内氧气分子数逐渐减少,所以瓶内氧气内能减少,选项A、B错误;由于瓶内气体缓慢流出过程中氧气体积增大,氧气对外做功,而作为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氧气需要吸收热量,选项C正确;由于瓶内氧气分子数量减少,所以选项D错误.答案:C2.一定质量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时,其分子动能E k和分子势能E p的变化情况是()A.E k变大,E p变大B.E k变小,E p变小C.E k不变,E p变大D.E k不变,E p变小解析:一定质量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则E k不变;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且冰熔化为水时,体积减小,外界对系统做正功,故系统内能增加,则E p增大. 答案:C3.(201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二联,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内能的变化与热传递和做功情况有关,所以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不一定降低,温度也不一定降低,A项正确;温度是物体平均分子动能的标志,而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内能增加时,因为分子势能变化情况未知,故温度不一定升高,B项错;热量能够自发地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D项正确.A.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碰撞的次数减少B.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气体C.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D.电流对气体做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功解析:该过程是等压膨胀,由压强不变、体积变大,可知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气体对活塞碰撞的次数减少,在电阻丝加热过程中,电流对气体做功,气体又对外做功,但由于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根据能量守恒,电流对气体做功一定大于气体对外做功,故A、D正确.答案:AD6.如图8-2所示,绝热气缸直立于地面上,光滑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并静止在A 位置,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活塞上,活塞最终静止在B 位置(图中未画出),则活塞( )图8-2A.在B 位置时气体的温度与在A 位置时气体的温度相同B.在B 位置时气体的压强比在A 位置时气体的压强大C.在B 位置时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比在A 位置时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少D.在B 位置时气体的平均速率比在A 位置时气体的平均速率大解析:物体放上活塞后,气体被压缩,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是绝缘气缸,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平均速率也增大.又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由于T 2>T 1,V 2<V 1,所以p 2>p 1,所以B 、D 正确.答案:BD7.对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解析:由pV/T=C(恒量)可知: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即温度升高)时,气体压强可以不变,选项A 错误,选项B正确;当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大(即体积增大)时,气体压强可变大、可变小、可不变,故选项C、D错误.答案:B8.如图8-3所示,长方体绝热容器被一质量为m 的导热活塞分隔成容积相等的A、B两个气室,活塞与器壁无摩擦紧密接触,现用销钉固定,分别向A和B中充入等质量的氦气和氧气,经一段时间后,拔出销钉,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设A中气体内能变化大小为ΔE A,B中气体内能变化大小为ΔE B,则()图8-3A.活塞向B移动B.ΔE A=ΔE BC.ΔE A>ΔE BD.ΔE A<ΔE B解析:由于A、B两个气室容积相等,所以向A 和B中充入等质量的氦气和氧气经一段时间后,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但A中气体压强大,所以拔出销钉后活塞向B移动,A项正确;拔出销钉,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A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大于B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所以A对活塞做功W1大于活塞对B做功W2,而短时间内两部分气体可以认为没有通过活塞进行热交换,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确定A中气体内能变化大小ΔE A大于B中气体内能变化大小ΔE B,C正确. 答案:AC9.下面的表格是某地区1~7月份气温与气压的对照表.月份1234567平均最高气温(℃)5.1121721.626.729.532.3平均大气1.0211.021.0161.0081.0030.9980.996压(×105 Pa)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正确的是()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增强了C.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解析:从表中所给数据来看,7月份比1月份的温度高,压强低.温度升高,说明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分子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也变大,B选项正确.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气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压强减小了,同时温度升高了,说明气体的分子密度一定减小,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C错误,D正确.答案:BD10.(2010江苏百校分析考试)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但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图8-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4A.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都接近某个数值,其余少数分子的速率都小于该数值B.高温状态下每个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所有分子的速率C.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大小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D.高温状态下最多数分子对应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最多数分子对应的速率解析: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接近某个数值.其余少数分子的速率有的大于有的小于该值,故A错.同样可看出B错.答案: CD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
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431
1.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波长是相同的B .声波的频率越高,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C .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即它可以发生衍射D .人能辨别不同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证明声波不会发生干涉 解析:选C.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其波长不同,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则A 、B 均错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C 正确,D 错误.2.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 1、S 2相距6 m ,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7-3-6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 .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C .两列波的波长都为2 mD .两列波的波长都为1 m 解析:选AC.在干涉图样中,加强点的条件是Δs =nλ(0,1,2…).从图中可以看出S 1、S 2连线上加强点有5个,设每两个加强点的距离为x ,则中间的加强点到S 1、S 2的距离之差为0,两侧的第一个加强点距图7-3-6S1、S2的距离之差为λ,即4x-2x=λ得x=λ2,所以6x=3λ=6 m,λ=2 m.3.(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测试)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以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主要体现了哪一种物理现象()A.多普勒效应B.波的衍射C.波的干涉D.共振解析:选A.因为彩超向人体中流动的血液发射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接收仪器收到的频率变化,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工作的.4.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衍射是一切机械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解析:选BD.不只机械波(包括横波和纵波)能发生衍射现象,其他类的波也能发生衍射现象,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选项A、C是错误的.发生明显的衍射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声波的波长在1.7 cm到17 m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可与之相当或比声波的波长还小,正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声波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选项D 是正确的.5.如图7-3-7所示,在坐标原点O 和x =3 m处的A 点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声源,声源发出声波的波长均为1 m .则在y 轴正方向上除O 点外,声音加强的点的位置有几处? 解析:由O 点和A 点分别引直线OP 和AP 交y 轴正方向于P 点,两相干波的路程差为Δs =AP -OP设想P 由O 点向y 轴上方移到无穷远处,于是可得Δs =nλ,由振动加强点的条件0<nλ<AO (其中n =1,2,3…)将λ=1 m 和AO =3 m 代入上式,得 0<n <3即取n =1,2,由此可知从O 点以上至+∞处,声波加强的区域仅有两处.答案:两 图7-3-7。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解测试:5.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1)
1.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C .火箭升空D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解析:选B.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除重力做功外,还有阻力做功,A 错;物体竖直上抛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 正确;火箭升空时,推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C 不正确;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时,机械能增加,D 不正确.2.如图5-3-13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立于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自弹簧正上方h 高处由静止释放,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C .由于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D .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减小解析:选 B.小球与弹簧作用过程,弹簧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使弹性势能增加,因此A 错误,C 错误;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B 正确;分析小球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kx =ma ,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小球的加速度a 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 图5-3-13图5-3-143.(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如图5-3-14所示,A 、B 两球质量相等,A 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 点,B 球用轻弹簧系于O ′点,O 与O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 、B 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动能较大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 球动能较大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解析:选BD.整个过程中两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A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A 球的动能,B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B 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A 球的动能大于B 球的动能,所以B 正确;在O 点正下方位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所受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A 球受到的拉力较大,所以D 正确.4.如图5-3-15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 之间,用一根长为L 的轻杆连接(杆的质量可不计),而小球可绕穿过轻杆中心O 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轻杆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度释放,重球b 向下,轻球a 向上,产生转动,在杆转至竖直的过程中( )A .b 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 .a 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C .a 球和b 球的总机械能守恒D .a 球和b 球的总机械能不守恒解析:选AC.两球组成的系统,在运动中除动能和势能外没有其图5-3-15他形式的能转化,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5.(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如图5-3-16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开始时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A 、B 两点.当甲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乙物体开始自由下落.曲线AC 为甲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C 为乙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C 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两物体( )A .在C 点相遇B .经C 点时速率相等C .在C 点时具有的机械能相等D .在C 点时重力的功率相等解析:选AD.甲做平抛运动的同时乙做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竖直方向上甲乙运动的情况相同,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的位置,所以A 正确;在C 位置,甲竖直方向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重力相等所以重力的功率相等,故D 正确;而甲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B 错误,此时两物体重力势能相等,但是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C 错误.6.(2009年大连模拟)如图5-3-17所示,在高1.5 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 取10 m/s 2)( )图5-3-16图5-3-17A .10 JB .15 JC .20 JD .25 J解析:选A.由h =12gt 2和v y =gt 得:v y =30 m/s ,落地时,由tan60°=v y v 0可得:v 0=v y tan60°=10 m/s , 由机械能守恒得:E p =12m v 02,可求得:E p =10 J ,故A 正确.7.(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如图5-3-18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B .1.5hC .2hD .2.5h解析:选B.绳不可伸长,从静止开始释放b 球到b 球落地的过程,两球具有共同大小的加速度和共同的速率,有:3mg -mg =4ma ,解得a =12g ,则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v =2ah =gh ,此后a 球以加速度g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h ′=-v 2-2g=0.5h ,所以从静止图5-3-18开始释放b 球后,a 球到达的最大高度为1.5h ,故选项B 正确.8.(2010年福建福州第一次模拟)如图5-3-19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挂在支架上的O 点处,且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绳长为L .现使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是( )A .大于v 022gB .小于v 022gC .等于v 022g D .等于2L答案:BCD9.有一竖直放置的“T ”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 、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 、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 、B 质量相等,且可看作质点,如图5-3-20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 、B 静止.由静止释放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 ,则连接A 、B 的绳长为( )A.4v 2gB.3v 2gC.3v 24gD.4v 23g解析:选D.设滑块A 的速度为v A ,因绳不可伸长,两滑块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得:v A cos30°=v B cos60°,又v B =v ,设绳长为s ,由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gs cos60°=12m v A 2+12m v 2,以图5-3-19 图5-3-20上两式联立可得:s =4v 23g ,故选D.10.(2010年湖北联考)过山车质量均匀分布,从高为h 的平台上无动力冲下倾斜轨道并进入水平轨道,然后进入竖直圆形轨道,如图5-3-21所示,已知过山车的质量为M ,长为L ,每节车厢长为a ,竖直圆形轨道半径为R ,L >2πR ,且R ≫a ,可以认为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车厢受到前后车厢的拉力沿水平方向,为了不出现脱轨的危险,h 至少为多少?(用R 、L 表示,认为运动时各节车厢速度大小相等,且忽略一切摩擦力及空气阻力)解析:不出现脱轨的最小速度为车厢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由mg =m v 2/R 得:v =gR ①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12M v 2+2πRM L ·gR ②解①②得:h =R 2+2πR 2L .答案:R 2+2πR 2L11.如图5-3-22所示,半径为R 的14圆弧支架竖直放置,圆弧边缘C 处有一小滑轮,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分别为m 1与m 2的物体,挂在定滑轮两边,且m 1=4m 2,开始时m 1、m 2均静止,且能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试求m 1到达圆弧的A 点时的速度大小.解析:设m 1运动到圆弧的最低点时,速度为图5-3-21图5-3-22v 1,此时物体m 2的速度为v 2,速度分解如图,得v 2=v 1cos45°.对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 1gR -m 2g ·2R =12m 1v 12+12m 2v 22又m 1=4m 2由以上三式可求得:v 1=23 (4-2)gR . 答案:23 (4-2)gR 12.如图5-3-23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 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 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解析:(1)物块在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B 2R ,F N =7mgE k B =12m v B 2=3mgR .在物体从A 点至B 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E k B =3mgR .(2)物体到达C 点仅受重力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图5-3-23mg =m v C 2RE k C =12m v C 2=12mgR物体从B 点到C 点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W 阻-mg ·2R =E k C -E k B解得W 阻=-0.5mgR所以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 =0.5mgR .(3)物体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仅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k =E k C +mg ·2R =2.5mgR .答案:(1)3mgR (2)0.5mgR (3)2.5mgR。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22 新人教版
1.(2010年广东佛山质检)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解析:选C.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千克、米、秒、摩尔、开尔文、安培、坎德拉.2.如图3-2-9所示,A、B质量均为m,中间有一轻质弹簧相连,A用绳悬于O点,当突然剪断OA绳时,关于A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2-9 A.0B.gC.2gD.无法确定解析:选C.剪断绳前,绳中拉力为2mg,弹簧中的弹力为mg向下,剪断绳后,绳中拉力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故物体A所受合力的大小为向下的2mg,加速度为向下的2g,故C正确.3.(2010年珠海模拟)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沿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自行向下滑动,不计空气阻力,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物块在这一过程中的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是()图3-2-10答案:C4.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A.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D.粗糙水平面对物体有摩擦力,当推力减小时,合外力先减小,当推力减小到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增大到最大;当推力继续减小时,合外力又反向增大,加速度反向增大,速度减小,因此物体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5.(2009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五月联考)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点相距s =7 m ,起初以v 0=2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 点处,同时传送带以a 0=2 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转,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小物块由A 端运动至B 端所经历的时间.解析: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 =ma得a =4 m/s 2物块历时t 1后与传送带共速,则at 1=v 0+a 0t 1得t 1=1 s此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s 1=12 at 12得s 1=2 m<s故物体此时尚未到达B 点,且此后的过程中由于a 0<μg ,物块将和传送带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设又历时t 2到达B 点,则s -s 1=at 1t 2+12a 0t 22得t 2=1 s物体从A 到B 历时:t =t 1+t 2=2 s.答案:2图3-2-11。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23 新人教版
1.(2009年山师附中模拟)如下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答案是()A.荡秋千时当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B.列车在水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为这时候宇航员不受重力了D.电梯正在减速下降,人在电梯中处于超重状态答案:D2.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假设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如此()A.a′=a B.a′<2aC.a′>2a D.a′=2a解析:选C.设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①2F-μmg=ma′②①×2得2F-2μmg=2ma,与②式比拟得:2F-μmg>2F-2μmg所以a′>2a.3.(2010年山东潍坊质检)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一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升降图3-3-10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如图3-3-10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升降机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某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如此在此过程中()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C.升降机一定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升降机可能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解析:选BD.根据欧姆定律有I=U/R,当电梯静止时,物体对压,说明压敏电阻的压力为mg,所以有I0=U/R,当I=2I0时,R′=R2敏电阻所受压力增大,故乙图表示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A错误,B正确;电梯做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C 错误,D正确.4.如图3-3-11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向左匀减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如此中间一质量为m 的西瓜A 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ma ,水平向左B .ma ,水平向右C .m g 2+a 2,斜向右上方D .m g 2+a 2,斜向左上方解析:选C.设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的分力为F y ,水平向右的分力为F x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x =ma ,F y =mg ,所以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 =F x 2+F y 2=m g 2+a 2,方向斜向右上方,应当选C.5.(2010年福建龙岩调研)如图3-3-12所示,质量为m A 、m B 的两个物体A和B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用力把B 压在水平桌面上,使A 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且桌面上方细绳与桌面平行.现撤去压B 的外力,使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A 着地后不反弹,在运动过程中B 始终碰不到滑轮.B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滑轮与轴间、绳子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与细绳、滑轮的质量.求:(1)A 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图3-3-11图3-3-12(2)B 在桌面上运动的位移.解析:(1)分别对A 、B 进展受力分析有m A g -F T =m A aF T -μm B g =m B a解得:a =m A g -μm B g m A +m B. (2)设A 刚着地时A 、B 的速度为v ,设从A 着地到B 停止运动,B 在水平桌面上前进了s ,如此v 2=2aH对B :-μm B gs =0-12m B v 2解得s =H (m A -μm B )μ(m A +m B )B 的总位移:s B =H +s =Hm A (1+μ)μ(m A +m B ). 答案:(1)m A g -μm B g m A +m B (2)Hm A (1+μ)μ(m A +m B )。
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23
1.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2-3-7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解析:选C.由图象可知,三者在零时刻都是从位移为零的点开始运动,在t 0时刻三者位移又相等,所以在0~t 0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只有选项C 正确.2.两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 -t图象如图2-3-8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1的速度大于质点2的速度B .质点1的速度与质点2的速度反向C .质点1的加速度与质点2的加速度反向D .质点1做匀减速运动,质点2做匀加速运动解析:选B.由题中s -t 图象可知,质点1、2都做匀速运动,且图2-3-7图2-3-8v 1=1-32 m/s =-1 m/s ,v 2=1-(-2)2m/s =1.5 m/s ,所以A 、C 、D 均错,B 正确.3.(2009年高考广东卷)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3-9,根据图象可知( )A .0~2 s 内的加速度为1 m/s 2B .0~5 s 内的位移为10 mC .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 s 末与第5 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AC.v -t 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正确;第1 s 末与第3 s 末速度均沿正方向,C 正确.4.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如图2-3-10所示)中,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10秒~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5秒~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图2-3-9图2-3-10解析:选C.由v -t 图象可知,0~10 s 内,v 乙>v 甲,两车逐渐远离,10 s ~20 s 内,v 乙<v 甲,两车逐渐靠近,故选项A 、B 均错;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5 s ~15 s 内,两图线与t 轴包围的面积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选项C 对;t =20 s 时,两车的位移再次相等,说明两车再次相遇,故D 错.5.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 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解析:(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 ,则v 乙=v 甲-at解得:t =12 s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Δs =v 甲t -12at 2-v 乙t=10×12 m -12×0.5×122 m -4×12 m =36 m.(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 1,则有:t 1=v 甲a =20 (s).t 1时间内,s 甲=v 甲2t 1=102×20 m =100 m ,s 乙=v 乙 t 1=4×20 m =80 m.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 2=s 甲-s 乙v 乙=204 s =5 s ,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t 1+t 2=25 (s). 答案:(1)36 m (2)25 s。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11年高三物理考前随堂练习及答案
2011年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高三物理考前随堂练习(1)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c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 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正弦式交变电源,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变压器副线圈接有电阻R 和电容器C ,并均能正常工作。
若理想电压表示数为10 V ,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2W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值至少为10vB 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值至少为102VC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D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23、真空中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部分电场线如图所示,分别标记为l 、2、3、4、5,且1、2和5、4分别关于3对称。
以电场线3上的某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圆与各电场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e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Ea>EcB 电势d b ϕϕ〉C 将一正电荷由a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一负电荷由b 点移到e 点,电势能增大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它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其中还有备用卫星在各自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地球半径为R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6.6R 。
如果某一备用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地球自转周期的1/8,则该备用卫星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A 、0 65RB 、l .65RC 、2. 3 RD 、 3.3R5、2011年春节期间,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治酒驾行动。
据统计,酒驾违法者比往年同期下降了40%,人们的安全驾车意识明显增强。
执法文警所使用的酒精测试仪主要原件是一种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24 新人教版
(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一样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答案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小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答案:B2.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0倍,而A 作用于B的力的大小等于B作用于A的力的大小D.以卵击石,石头没损坏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答案:C3.(2010年广东执信、中山纪念、某某外国语三校联考)如图3-1为某人从20楼下到1楼的速度—时间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处于超重状态B .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 4 m/s 不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 .16 s ~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4 m/s 减至0,处于失重状态D .0~24 s 内,此人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解析:选D.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此人处于失重状态,A 不正确;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4 m/s 不变,加速度是零,处于平衡状态,B 不正确;16 s ~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C 不正确;重力与此人的运动状态无关,D 正确.4.(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2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3-1图3-2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假设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因为受到阻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所以物体对支持面有压力,A错.由于箱子阻力与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箱子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B、D错,C对.5.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用轻绳和轻弹簧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3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绳A1、B1,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1、a2、a3和a4表示,如此()图3-3 A.a1=g,a2=g,a3=2g,a4=0B.a1=0,a2=2g,a3=0,a4=2gC.a1=g,a2=g,a3=g,a4=gD.a1=0,a2=2g,a3=g,a4=g解析:选A.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轻质绳状态发生变化,力发生突变,轻质弹簧,瞬间力不发生突变,从而剪断轻绳A1的瞬间,1、2竖直自由下落,a1=a2=g,竖直向下;当剪断B1的瞬间,弹簧不发生突变,4球的瞬时加速度为a4=0,对3球,如此有2mg=ma3,所以a3=2g,方向竖直向下.6.如图3-4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与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图3-4 A.向右斜上方B.竖直向上C.向右斜下方D.上述三种方向均不可能解析:选A.因物体A随斜面向右匀加速运动,因此,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ma,方向水平向右,因此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只有A正确.7.如图3-5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如此()图3-5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2 s~3 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 .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 的方向一样D .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解析:选C.由F =(m A +m B )a ,F fB =m B a 可知,F fB 与F 的方向始终一样,C 正确;2 s ~3 s 内,F 增大,a 增大,因此,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B 错误;因F 随时间变化,故a 也是变化的,A 错误;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两物体一直向前运动,不做往复运动,D 错误.8.(2010年日照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3-6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如此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A .伸长量为m 1g k tan θB .压缩量为m 1g k tan θC .伸长量为m 1g k tan θD .压缩量为m 1g k tan θ解析:选A.分析m 2的受力情况可得:m 2g tan θ=m 2a ,得出:a =g tan θ,再对m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x =m 1g k tan θ,因a 的方向向左,故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 正确.9.(2010年广东江门调研)如图3-7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2图3-6kg 、m 2=3 kg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 1=30 N 、F 2=20 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 1、m 2上,如此( )图3-7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 N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C .在突然撤去F 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D .在突然撤去F 1的瞬间,m 1的加速度不变解析:选C.设弹簧的弹力为F ,加速度为a .对系统:F 1-F 2=(m 1+m 2)a ,对m 1:F 1-F =m 1a ,联立两式解得:a =2 m/s 2,F =26 N ,故A 、B 两项都错误;在突然撤去F 2的瞬间,由于弹簧秤两端都有物体,而物体的位移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弹簧的长度在撤去F 2的瞬间没有变化,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故C 项正确;假设突然撤去F 1,物体m 1的合外力方向向左,而没撤去F 1时,合外力方向向右,所以m 1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D 项错误. 10.(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 f 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如此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v 022g (1+F f mg )和v 0mg -F f mg +F fB.v 022g (1+F f mg )和v 0mg mg +F f C.v 022g (1+2F f mg )和v 0mg -F f mg +F f D.v 022g (1+2F f mg )和v 0mg mg +F f解析:选A.上升过程加速度大小a 1=g +F f m ;下降过程加速度大小a 2=g -F f m ;根据h =v 022a 1和2a 2h =v 2得:h =v 022g (1+F f mg );v =v 0mg -F f mg +F f .二、 填空题(此题共2小题,每一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2008年高考某某物理卷)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2930mm ,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 s .由此可以推算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_m ,斜面的倾角约为____________度.(g 取10 m/s 2)表: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解析:由表中数据知,斜面长度至少应为L =2104×2930×10-3 m=2.034 m ,估算出a ≈0.25 m/s 2,sin θ=a g ≈0.027,θ≈1.5°.答案:2.034 1.512.某汽车的局部参数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表的其他局部.解析:由加速度公式得a =v ′-v t =30-011m/s 2=2.73 m/s 2.由动能定理得-F 合·s =0-12m v 2,F 合=m v 22s =1500×1022×6.5N =1.15×104 N. 答案:2.73 1.15×104三、计算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3-8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θ=45°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滑块以加速度a 向左运动时,要使小球不脱离滑块,求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此时细线的拉力F T 为多少? 解析:当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 时,小球受重力mg 、绳的拉力F T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作用,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方向:FTcos45°-FNcos45°=ma ①在竖直方向:F T sin45°+F N sin45°=mg ②由①②联立,得:F N =22m (g -a ) F T =22m (g +a )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当加速度增大时,球受到的支持力F N 减小,绳拉力F T 增加.当a =g 时,F N =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有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如图乙所示.这时细绳的拉力:F T =2mg .图3-8答案:g 2mg14.(10分)(2010年安庆检测)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力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3-9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3-9(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块在3~6 s 中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v -t 图象可知,物块在6~9 s 内做匀速运动,由F -t 图象知,6~9 s 的推力F 3=4 N ,故F f =F 3=4 N.(2)由v -t 图象可知,3~6 s 内做匀加速运动,由a =v t -v 0t 得a =2m/s 2.(3)在3~6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2-F f =ma ,得m =1 kg.且F f =μF N =μmg ,如此μ=F 2-ma mg =0.4.答案:(1)4 N (2)2 m/s 2 (3)0.415.(12分)(2010年陕西宝鸡质检)如图3-10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 以v 0=2 m/s 的水平初速度冲上该木板.木板质量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是多少?(g 取10 m/s 2)解析:设滑块的质量为m ,木板的质量为2m ,小滑块的加速度为a 1,木板的加速度为a 2,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1即a 1=μ1g =5 m/s 2经t 秒,设木板与小滑块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 ,如此: v =v 0-a 1t以木板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μ2mg =2ma 2a 2=μ1mg -μ23mg 2m=1 m/s 2 如此经t 秒木板的速度为:v =a 2t所以a 2t =v 0-a 1t ,t =v 0a 1+a 2=13 s 如此小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为:s =(v 0t -12a 1t 2)-12a 2t 2=13 m. 图3-10答案:13 m16.(12分)(2009年高考某某理综卷)如图3-11所示,质量m 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 =1.5 m ,现有质量m 2=0.2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2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求:图3-11(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 ′0不超过多少?解析:(1)设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2v 0=(m 1+m 2)v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F f t =m 2v -m 2v 0又F f =μm 2g解得t =m 1v 0μ(m 1+m 2)g代入数据得t=0.24 s.(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面滑出,须使物块到车面最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设其为v′,如此m2v′0=(m1+m2)v′由功能关系有1v′02=12(m1+m2)v′2+μm2gL2m2代入数据解得v′0=5 m/s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5 m/s.答案:(1)0.24 s(2)5 m/s。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5 新人教版
1.(2010年广东东莞调研)一个电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如此()A.此空间一定不存在磁场B.此空间一定不存在电场C.此空间可能只有匀强磁场,方向与电子速度垂直D.此空间可能同时有电场和磁场解析:选D.当空间只有匀强磁场,且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洛伦兹力作用,会发生偏转,C不正确.当空间既有电场又有磁场,且两种场力相互平衡时,电子不会发生偏转,A、B不正确,D正确.2.(2010年江门模拟)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如图11-3-12表示它的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喷射入磁场,在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图11-3-12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B板带正电B.A板带正电C.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射入速度,U AB增大D.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磁感应强度,U AB增大解析:选ACD.由左手定如此,带正电的离子向下偏转打到B板,使B板带正电,带负电的离子向上偏转打到A板,使A板带负电,故A正确,B错误;设A、B两板之间的距离为d,当达到稳定时,飞入的带电离子受力平衡,即q v B=q U AB,所以U AB=v dB,当只增加射入d速度v时,U AB增大,故C正确;当只增大磁感应强度B时,U AB增大,故D正确.3.地面附近空间中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电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直线MN运动,如图11-3-13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图11-3-13 A.油滴一定做匀速运动B.油滴可以做变速运动C.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M点运动到N点D.如果油滴带正电,它是从N点运动到M点解析:选AC.由于油滴做直线运动,故受力如图.假设带正电,C 项才是合理的,并且速度恒定,假设有变化,F洛即为变力,油滴将做曲线运动.应当选A、C.4.在赤道处,将一个小球向东水平抛出,落地点为a,如图11-3-14所示,给小球带上电荷后,仍在原处以原来的初速度抛出,考虑地球磁场的影响,不计空气阻力,如下说图11-3-14法正确的答案是()A.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仍会落在a点B.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下落时间都会延长C.假设小球带负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点D.假设小球带正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点解析:选D.赤道处地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北,假设小球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如此可知小球向东水平抛出后受到洛伦兹力方向向上,如此F合减小,加速度减小,飞行时间延长,水平射程增大,将会落在更远的b 点,所以A项错,D项对;假设小球带负电,向东水平抛出后,如此F洛向下,F合增大,a增大,水平射程减小,将会落在a点的左侧,所以B、C项均错.5.在某空间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如图11-3-15所示.一段光滑且绝缘的圆弧轨道AC固定在纸面内,其圆心为O点,半径R =1.8 m,OA连线在竖直方向上,AC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今有一质量m=3.6×10-4kg、电荷量q=+9.0×10-4C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以v0=4.0 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从A点射入圆弧轨道内,一段时间后从C点离开,小球离开C点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 =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2)小球射入圆弧轨道后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解析:(1)小球离开圆弧轨道后,受力分析如图,由图知Eq=mgtanθ,代入数据解得E=3.0 N/C.(2)小球从进入轨道到离开轨道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qERsin θ-mgR(1-cos θ)= mv2- mv02代入数据解得:v=5.0 m/s,qvB= ,解得B=1.0 T.小球射入圆弧轨道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qBv0-mg=mv02/R.解得FN=3.2×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3.2×10-3 N.答案:(1)3.0 N/C(2)3.2×10-3 N。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16 新人教版
1.(2009年高考卷)如下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选B.天然放射现象是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β和γ射线的现象,必然使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应当选B.2.如图15-3-1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图15-3-1射线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解析:选B.粒子垂直进入磁场中,假设带电如此必受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做圆周运动,轨迹为圆弧,而乙为直线,可判定其为不带电粒子,即乙是γ射线;再根据左手定如此,即可判定甲为β射线、丙为α射线.3. 90232Th(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 82208Pb(铅),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解析:选C.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x =232-2084=6现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β衰变的次数y 应满足:2x -y =90-82=8 所以y =2x -8=4.4.一个静止的原子核b a X 经α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并生成一个新核,α粒子的动能为E 0.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变成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如此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A.E 0c 2B.E 0(a -4)c 2C.(a -4)E 0c 2D.aE 0(a -4)c 2解析:选D.衰变时放出的核能ΔE =Δmc 2,而ΔE =E 0+E k ,而E k=p22m新,衰变时由动量守恒有pα=p新,故E k=pα22m新=2mαE02m新=4a-4E0,代入得ΔE=E0+4a-4E0=aa-4E0,质量亏损Δm=ΔEc2=aE0(a-4)c2,D正确.5.(2009年四川模拟)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响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假设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 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 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 u,中子的质量为1.0087 u,1 u=1.66×10-27 kg.(1)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响方程;(2)试计算这个核反响释放出来的能量.(光速c=3.00×108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解析:(1)氘和氚聚合的反响方程:12H+13H―→24He+1n.(2)核反响释放出来的能量:E=Δmc2Δm=(m氘+m氚)-(m He+m n)=0.0188 uE=2.8×10-12 J.答案:(1)12H+13H―→24He+01n(2)2.8×10-12 J。
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441
1.较大的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由于()A.液体分子不一定与颗粒相撞B.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相互平衡C.颗粒的质量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D.颗粒分子本身的热运动缓慢答案:BC2.(2010年湖北联考)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分子间势能越来越大解析:选B.由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可知,A错;由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的关系知,B对C错;打气筒打气时,气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时距离,分子力为引力,越向下压,分子势能越小,D 错.3.(2010年黄冈模拟)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可以计算()A.固态物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B.液态物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C.气态物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D.气态物质分子的质量解析:选ABD.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可知,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分子的质量m0均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M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即m0=MN A.由于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固态和液态均可视为分子紧密排列,但气态分子间距远大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所以,只有固态和液态分子的体积V0,可由摩尔体积V mol除以N A得出,即V0=V mol N A.综上可知A、B、D选项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 .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 .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 .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解析:选AD.当r <r 0时,减小r 的距离,则斥力增大得比引力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A 正确;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体现,则B 错误;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是大气压强的作用,C 错误;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D 正确.5.要落实好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不只是政府的事,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比如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知道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害处更大.试估算一个高约2.8 m 、面积约10 m 2的两人办公室,若一人在吸一根烟,另一人不吸烟,求不吸烟者一次呼吸大约吸入多少个被污染过的空气分子?(人正常呼吸一次吸入气体300 cm 3,一根烟大约吸10次)解析:吸烟者抽一根烟吸入气体的总体积10×300 cm 3,含有空气分子数n =10×300×10-622.4×10-3×6.02×1023个≈8.1×1022个 办公室单位体积空间内含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8.1×102210×2.8个/m 3≈2.9×1021个/m 3 被动吸烟者一次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分子数为2.9×1021×300×10-6个=8.7×1017个.答案:8.7×1017个。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11doc
1.关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有()A.在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能产生变化的磁场D.振荡电场在它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解析:选D.不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如果电场是均匀变化的,产生的磁场是恒定的.如果电场是周期性变化的,产生的磁场也将是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反之也成立.故D正确.2.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电磁波和机械波本质上相同,故这两种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间具有相同的关系B.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传播过程都传递了能量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D.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检波答案:B3.关于雷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只是用来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装置B.雷达只是用来接收外界电磁波的装置C.雷达除了向外界发射电磁波,它还要接收它发射出去的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D.雷达只能测出物体的位置,但不能描绘出物体的形状解析:选C.雷达能够发射电磁波后再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利用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出被测物距雷达距离s=12cΔt,还可以描绘出物体的形状.4.在电磁波发射与接收过程中,互为逆过程的是()A.调制与调谐B.调幅与调频C.调制与检波D.调谐与检波解析:选C.调制是把需要发送的信号加到高频的电磁波上,而检波则是从接收到的被调制过的高频电磁波中检出低频信号,它们互为逆过程.5.某雷达工作时,发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0 cm,每秒脉冲数为n=5000,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为t=0.02 μs,问电磁波的频率为多少?最大侦察距离是多少?解析:由c =λf ,可得电磁波的振荡频率f =c λ=3×10820×10-2 Hz =1.5×109 Hz. 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间隔时间内传播的距离s =c Δt =c (1n -t )=3×108×(15000-0.02×10-6) m=5.94×104 m ,所以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s ′=s 2=2.97×104 m =29.7 km.答案:1.5×109 Hz 29.7 km。
河北省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达标自测试题18 新人教版
1.(2010年南京模拟)对以a =2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B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m/sC .2 s 末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2倍D .n s 时的速度是n 2 s 时速度的2倍解析:选A.加速度是2 m/s 2,即每秒速度增加2 m/s ,经t s 速度增加2t m/s ,所以很明显A 正确;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m/s ,B 错;因为物体不一定是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所以C 、D 说法不正确.2.(2009年西城模拟)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 点和c 点.不计空气阻力.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经过c 点时的速度为3v .如此ab 段与ac 段位移之比为( )A .1∶3B .1∶5C .1∶8D .1∶9解析:选D.由v =gt 可知小石块在ab 段运动时间与ac 段运动时间之比为1∶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小石块在ab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与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如此ab 段与ac 段位移之比为1∶9.3.(2009年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 .如此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是(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解析:选C.由每秒内位移减少2 m 可得,第1、2、3、4、5、6秒内的位移分别为:9 m 、7 m 、5 m 、3 m 、1 m 、0,故总位移为25 m.4.以35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 .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 .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解析:选ACD.由h =v 022g 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61.25 m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t 上=v 0g =3510 s =3.5 s.5.如图2-2-3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5 m 的铁棒ab ,在铁棒的正下方距铁棒下端5 m 处有一圆管AB ,圆管长10 m ,剪断细线,让铁棒自由下落,求铁棒通过圆管所需的时间(g 取10 m/s 2).解析:由h =12gt 2得:铁棒下端b 下落到圆管A 端时的时间:t 1= 2h 1g = 2×510 s =1 s铁棒上端a 下落到圆管B 端的时间:t 2= 2 h 2g = 2×(5+5+10)10 s =2 s∴通过圆管的时间Δt =t 2-t 1=(2-1)s =1 s. 答案:1 s图2-2。
2011届高考物理随堂复习自测试题21
2011优化方案高三物理复习随堂自测--机械能守恒定律(带详答)1.(2010年广东东莞调研)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 .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解析:选 D.只有重力做功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等于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D 正确.2.如图5-3-9所示,桌面高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A .mghB .mgHC .mg (H +h )D .mg (H -h )解析:选 B.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开始下落时的机械能为mgH ,因小球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小球落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mgH ,故B 正确.3.(2010年深圳调研)如图5-3-10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 点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 点时,其动能为( )A.12m v 02+mgHB.12m v 02+mgh 1C .mgH -mgh 2D.12m v 02+mgh 2解析:选B.由机械能守恒,mgh 1=12m v 2-12m v 02,到达B 点的动能12m v 2=mgh 1+12m v 02,B 正确.4.(2010年广东高三调研)一不计质量的图5-3-9 图5-3-10图5-3-11直角形支架的两直角臂长度分别为2s 和s ,支架可绕水平固定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支架臂的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 ,开始时OA 臂处于水平位置,如图5-3-11所示.由静止释放后,则( )A .OB 臂能到达水平位置B .OB 臂不能到达水平位置C .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v A ∶v B =2∶1D .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v A ∶v B =1∶2解析:选AC.当OB 臂到达水平位置时,质量为m 的小球重力势能减小2mgs ,质量为2m 的小球重力势能增加2mgs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这是可能的,所以A 正确,B 错误;两个小球转动的角速度ω相同,根据v =ωR 可知,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v A ∶v B =2∶1.5.如图5-3-12所示,让摆球从图中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到最低点B 位置时线被拉断.设摆线长为L =1.6 m ,B 点与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 =6.4 m ,不计空气阻力,求摆球着地时的速度大小.(g 取10 m/s 2)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mg [L (1-cos60°)+h ]=12m v 2∴v =2g [L (1-cos60°)+h ]= 2×10×[1.6×(1-12)+6.4] m/s=12 m/s.答案:12 m/s图5-3-12。
2011届高考物理选择题限时训练五(曲线运动)答案.pptx
选择题限时训练五(每组十五分钟)【曲线运动】
第一组: 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一小段时间后突然受一恒定水
平 向右的风力的影响,但着地前
一段 时间风突然停止,则其运动
的轨迹 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C ) 2、在同一点 O 抛出的三 个物体,
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A、vB、vC 的关系和三个物 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A、tB、tC 的关系分别是(B )
细绳水平伸直,A、B 静止.由静止释放 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A.时4v,2滑块 B 沿着竖直B杆. 3下v2滑的速度为 vC,.则3v连2接 A、B 的绳长D.为4v2( D )
g
g
4g
3g
解析:系统机械能守恒
mgh=
1 2
m
2 B
+
1 2
m
2,
A
A
cos 30
B
cos60 得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
C.vA=vB=vC,tA=tB=tC
D.vA>vB>vC,tA<tB<tC
3、有一坚直放置的“T” 型架,表面光滑,质量相等的滑块 A、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
杆上, A、B 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 可看作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
如图所示,则通过 A 点的半径 OA 和竖直方向 OB 的夹角θ为 ( D )
A.arcsin v2 Rg
B.arccot v2 Rg
v2 C. arctan
Rgv2 D. aFra bibliotekccosRg
2011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自选模拟测试卷五
空气 水图 16 2011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自选模拟测试卷五题号13:“物理1-2”模块(10分)(1)(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 .裂变,核燃料为铀B .聚变,核燃烧为铀C .裂变,核燃烧为氘D .聚变,核燃料为氘(2)(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 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C. D.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3)(本小题共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
设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被淹没的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则筒内空气的压强如何变化?试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1)A (2)AB (3)增大, 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 筒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力增大。
题号14:“物理3-3”模块(10分)(1) (本小题共3分,每空1分) 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 现象,是由于分子的 而产生的。
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 (填“无序性”、或“有序性”)的方向进行的。
(2)(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 型玻璃管的左端,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 ,能使h 变大的可能原因是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3)(本小题共4分)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优化方案高三物理复习随堂自测--圆周运动及其运动(带详答)
1.将一枚硬币放在唱片上匀速转动时,硬币与唱片保持相对静止.关于硬币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硬币受静摩擦力、向心力,共两个力
B .硬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共三个力
C .硬币受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切线方向的静摩擦力,共四个力
D .硬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共四个力 答案:B
2.(2010年广东高三调研)如图4-3-9
所示,A 、B 是两个摩擦传动轮,两轮半径
大小关系为R A =2R B ,则两轮边缘上的( )
A .角速度之比ωA ∶ω
B =2∶1
B .周期之比T A ∶T B =1∶2
C .转速之比n A ∶n B =1∶2
D .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2∶1
解析:选C.由于没有相对滑动,AB 两轮边缘上的线速度相等,ωA ωB =v A R A v B R B
=12,A 不正确.T A T B =ωB ωA =21,B 不正确.n A n B =ωA 2πωB 2π=12,C 正确.向心加速度a A a B =v A ωA v B ωB
=12,D 不正确. 3.(2009年汕头模拟)在一段半径为R 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为μgR ,则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 ) A.μ倍 B .μ2倍
C .μ倍
D .μ3倍
解析:选C.汽车拐弯时的向心力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F f =m v 2R =μmg ,C 正确.
4.(2010年海南海口检测)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
图4-3-9
最高点的速度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的极小值为gL
B .v 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也增大
C .当v 由gL 逐渐增大时,杆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D .当v 由gL 逐渐减小时,杆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答案:CD
5.如图4-3-10所示,在倾角为α
=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根长为L =0.8 m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质
量为m =0.2 kg 的小球,沿斜面做圆周运
动,(g 取10 m/s 2)试计算:
(1)小球通过最高点A 的最小速度;
(2)若细绳的抗拉力为F max =10 N ,小球在最低点B 的最大速度
是多少?
解析:(1)小球通过最高点A 的最小速度就是绳子上拉力为零的时候,所以有: mg sin α=m v A 2
L .
代入数据可得最小速度:v A =2 m/s.
(2)小球在最低点B 的最大速度满足的条件:
F max -mg sin α=m v B 2
L .
代入数据可得最大速度v B =6 m/s.
答案:(1)2 m/s (2)6 m/s
图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