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3

合集下载

《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鸿门宴》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2.理解《鸿门宴》中各个人物的角色和心理。

3.学习分析《鸿门宴》中的权谋和离间手段。

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鸿门宴》故事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析《鸿门宴》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3.探讨《鸿门宴》中的权谋和政治斗争。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古代权谋政治的复杂性。

2.把握《鸿门宴》故事中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内容2.1 《鸿门宴》故事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鸿门宴》中的秦、楚两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主要人物李斯、项羽、刘邦等的背景。

2.2 《鸿门宴》人物角色分析分析《鸿门宴》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物的动机和心理活动。

2.3 《鸿门宴》权谋与离间手段探讨《鸿门宴》中涉及到权谋和离间的手段,例如项羽对刘邦的策略以及刘邦如何化解危机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鸿门宴》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鸿门宴》故事中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心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鸿门宴》故事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拓展延伸参观相关历史遗迹或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鸿门宴》故事的理解,拓展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本教案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鸿门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其历史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愿学生在这堂历史课上汲取丰富的知识,感受历史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学步骤: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很深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

把握文章思路,对我们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再走近教材,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明确: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

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

“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

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学生朗读第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请看第3段。

2022年《鸿门宴》教案三篇

2022年《鸿门宴》教案三篇

2022年《鸿门宴》教案三篇《鸿门宴》教案篇1课题:鸿门宴教师:铁皮鼓班级:高一4班时间:20__年3月15日上午第二节`教学实录:(教师布置背诵随笔事宜)教师:上次咱们整理了双方的人物,可以看出,双方的人物是旗鼓相当的。

这边有刘邦,那边有项羽,这边有张良,那边有范曾,这边有樊哙,那边有项庄,这边有曹无伤,那边有项伯。

但是项伯和曹无伤又是有区别的,曹无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而项伯有没有蓄意出卖项羽的动机?学生:没有教师:对,他只是智商有些低而已。

(学生笑)但是我们又看见,这中间又交叉了其他的关系,如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曾经杀人,张良“活之”,所以他要报恩,就无意中出卖了项羽。

好了,这节课咱们首先要复述故事,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相互之间复述一下,认真地讲一遍,然后各组推荐一个同学参加。

(学生讨论,比较积极,讨论中间,有学生要与老师个别讨论:为什么老师说项伯智商有些低,老师与他做了个别交流)教师:我们每组选一个同学出来复述。

(学生选代表)现在稍微给他们一点准备时间。

(三组分别推荐出徐放、吴迪、俞露婉)教师:好,现在请徐放上台!徐放:是不是要把鸿门宴之前的事情再概述一下?教师:可以!徐放:故事发生在秦末,当时各路起义军起兵反秦,以项羽和刘邦最强,而项羽比刘邦强很多。

他们在不同方向作战。

当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攻破函谷关,派将领守住关。

项羽很生气,很快攻破函谷关,双方实力相差很大,项羽剿灭刘邦很容易。

刘邦手下的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准备攻打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往,就告诉张良这件事情,张良连夜告诉了刘邦,刘邦与项伯定下了亲家,约定次日去鸿门谢罪。

第二天,刘邦带了百余人去谢罪,和项羽饮酒。

范曾说不可放过机会,但是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派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

但是项伯与刘邦有约定,于是起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下手。

张良看形势危急,就叫樊哙进帐、樊哙义正词严讲了很多道理,让项羽无言。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教案(1)
主题:《鸿门宴》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 学习《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
2. 分析《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鸿门宴》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

2. 学习《鸿门宴》(30分钟)
- 向学生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并讲述其经过;
- 分析《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探讨其在政治、军事和
外交方面的重要性。

3. 讨论与思考(20分钟)
-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长远
影响是否意义重大?并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自己的观点并展示其中
的理由;
- 全班讨论:全班共同讨论,形成一个综合的结论。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 教师总结《鸿门宴》的重要性和学生讨论中的观点;
-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我们现在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
-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鸿门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鸿门宴》对其他历史事件的影响。

五、教学反馈: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鸿门宴》的历史背
景、经过和影响;
- 提供反馈: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历史思考能力。

关于鸿门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鸿门宴教学设计(精选5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关于鸿门宴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鸿门宴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鸿门宴教学设计1一、导入播放歌曲《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抹我独爱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忠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忠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一曲《霸王别姬》,荡气回肠,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那秦时的风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那乌江的水声此时此刻正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鸿门宴上杀气未息,乌江边上壮士落泪。

看,天上云翻动,听,耳边水汹涌,那鲜红如血的残阳啊,映衬着英雄高大的背影,烈烈风中英雄的战袍翻飞,爱马嘶鸣,美姬落泪,不朽的项羽以其悲壮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悠悠两千载,风烟俱消散,斯人独难忘,今日话项羽。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太史公司马迁的《鸿门宴》,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作者,了解了《史记》,总结了文章的文言知识,分析了人物形象,可以这样说,此时此刻,桌子擦净了,凳子摆正了,酒菜端上了,尊贵的客人来临了,我们的宴会现在正式开始。

板书:鸿门宴同学们,在中华文学长廊里,项羽注定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我们应该感谢司马迁,他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彩闪亮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摆的不是鸿门宴,实是结鸿门宴之名,行探究悲剧英雄之实。

二、预习展示下面我先请一位同学再次介绍一下项羽的简单情况:项羽(前232—前202)芈姓,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汉族,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

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鸿门宴》名师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

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

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精炼的动作描写。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3、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助读”,了解作者、背景、《史记》相关知识。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

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鸿门宴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鸿门宴》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鸿门宴》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文中出现的古代汉语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知识。

2.挖掘并学习文中的政治智慧,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阅读古典著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挖掘文章内在含义的能力,学会分析古文中的人物形象。

4.学习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学习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的能力。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透过人物言行,发掘人物内心世界。

2.分析历史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通过分析课文,掌握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画出文中描写刘邦言行的句子,分析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描写:(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贪财好色,但克己自励,胸怀大志(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利欲熏心,但口风极严(3)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利欲熏心,但有自知之明(4)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生性多疑,但虚怀若谷、善于纳谏(5)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为了活命,宁可卑躬屈膝、放弃尊严(7)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低三下四,以有自保,但能屈能伸(9)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内心奸诈,把危险留给别人,但善听取意见。

(10)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

《鸿门宴》教案(优秀7篇)《鸿门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相关事迹以及与《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重点)2、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重难点)3、了解“鸿门宴”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时壮大的场面。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刘邦却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言为心声,可见两人都觊觎帝位的野心。

但我们会发现,两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刘邦的性格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命运有何不同?《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作家作品介绍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

20岁的时候,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汉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作了良好的准备。

20几岁任郎中,36岁父死,38岁继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42岁时主持修订历法,同年开始写《史记》。

5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至53岁时基本完成《史记》的著述。

《史记》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组成:《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五部分。

【12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例外:《秦本纪》《项羽本纪》《吕后本纪》【30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以及特别重要的历史人物【70列传】帝王、贵族王侯之外的名官、名人的事迹以及少数民族的传记【10表】以表格形式简列各个时期的大事件【8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评价: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鸿门宴教学设计(优秀8篇)因为古人距离现在距离较远,比较难以理解,所以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8篇《鸿门宴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精华】《鸿门宴》教案(通用6篇)

【精华】《鸿门宴》教案(通用6篇)

《鸿门宴》教案【精华】《鸿门宴》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鸿门宴》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鸿门宴》教案篇1一、激趣导入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

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

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结果呢?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

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

精选《鸿门宴》教案三篇

精选《鸿门宴》教案三篇

•••••••••••••••••精选《鸿门宴》教案三篇精选《鸿门宴》教案三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鸿门宴》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鸿门宴》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请学生欣赏两首诗投影(一)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投影(二)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精华】《鸿门宴》教案(精选10篇)

【精华】《鸿门宴》教案(精选10篇)

•••••••••••••••••《鸿门宴》教案【精华】《鸿门宴》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鸿门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门宴》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

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六、学习(3─4)节七、问题设计: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⑵完成练习(二)P91第三课时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鸿门宴》教学设计15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15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15篇《鸿门宴》教学设计 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鸿门宴》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难点】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勾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影片(给学生们播放电影《鸿门宴》的视频片段),看完影片之后大家觉得过不过瘾,老师注意到大家在看影片的时候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看得是相当地认真啊!这部影片叫《鸿门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段影片讲述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对,讲的就是楚汉争雄时刘邦与项羽的一个故事,相信大家刚才已经注意到电影中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形象了,那么真实历史中的项羽和刘邦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课文《鸿门宴》。

【板书标题】(二)学习新课分析项羽形象1、生默读全文,勾画出描写项羽的句子,自主思考项羽的性格特征。

【板书:项羽】明确:(1)政治上幼稚: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板书:政治上无知】(2)自大轻敌: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

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板书:自大轻敌】(3)不善用人。

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板书:不善用人】2、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历代名人对项羽的评价,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评价语。

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有关《鸿门宴》教案4篇

有关《鸿门宴》教案4篇

有关《鸿门宴》教案4篇《鸿门宴》教案篇1【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任务】朗读课文至少两遍,结合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完成《鸿门宴》预习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楚汉相争的相关史实;了解司马迁及《史记》;掌握和积累文言字、词、句式,疏通文意;2、学会抓住关键词阅读文言叙事散文;学会概述__的叙事脉络;过程与方法3、略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人物关系;4、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教学层次设计】一、导入,利用破釜沉舟和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导入;(约5分钟)二、介绍司马迁及《史记》。

(约3分钟)三、检查预习学案完成情况;(约7分钟)四、mp3范读,感受文本的情感基调;(约12分钟)五、略读课文,找出文本中出现的人物,填表,理清人物关系;(约3分钟)六、梳理文本情节,把握文本思路;(约12分钟)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约3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

(约5分钟)师:(板书破釜沉舟、四面楚歌,并在而这之间正上方打上“?”)这个问号里面,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需要我们解决的几个问题。

谁能说出与这两个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生(七嘴八舌):项羽、刘邦、楚霸王。

师:楚霸王就是项羽。

同学们说的很对,主要就是这两个人。

但其中有一个人和这两个成语都有关,这个人是——生(齐):项羽。

师:那么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和主要故事内容?生1:“破釜沉舟”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公元前207年,秦围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城。

项羽受楚王之命率楚兵渡过漳河,命令士兵砸碎做饭用的锅,凿沉了过河用的船,只带了够三天吃的干粮。

楚军被推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士兵们无一不以一当十,奋勇向前,结果大败秦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后来,人们就用“破釜沉舟”表示不顾一切,下定决心干到底。

师:司马迁是什么人?生1: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关于《鸿门宴》教案8篇

关于《鸿门宴》教案8篇

关于《鸿门宴》教案8篇关于《鸿门宴》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鸿门宴》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鸿门宴》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的有关知识2、掌握本课出现的文言基础知识。

3、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是本课重点。

2、对比分析项羽、刘邦性格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了解《史记》及作者。

(2分钟)让学生结合预习,自由发言。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

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二、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插入背景介绍: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

《鸿门宴》教案5篇

《鸿门宴》教案5篇

《鸿门宴》教案5篇《鸿门宴》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__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要点:(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

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 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教学设计一、本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设计:《鸿门宴》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这篇课文,我们准备尝试着把它当做一篇现代文来来进行阅读分析鉴赏。

《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项羽)、语言、动作、表达技巧(衬托)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史记》等文学常识。

②积累文言词句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赏析文中的成语故事,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②分析鉴赏文中对刘邦、项羽语言、动作的描写,辩证地评论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①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①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②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本课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2、课文文义已自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梳理文章思路,“以情节带语言”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3、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文中人物多元化评价。

三、教学安排:2课时四、教学步骤:课前预习提纲:(三遍阅读法)1、查资料,了解《史记》、司马迁及刘邦.并做相关的笔记整理 .2、一读: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3、二读:查注释,凭借现有的文言知识,初步了解文意。

4、三读: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提示:故事的情节)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一)让学生把整理后的有关《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在课堂上做相应的发言,并投影展示。

评出最佳,教师最终点拨总结。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先生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

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

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二)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点:1、正音:①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②鲰 (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我曰③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④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⑤目眦(眦,zì眼角)尽裂⑥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⑦彘(彘,zhì,猪) 肩刀⑧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2、古今异义: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②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3、通假:①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③要项伯(要通邀,邀请)④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⑤不可不蚤来(蚤通早)⑥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4、活用:①名词用作动词军霸上(驻扎)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不义也(合于义)②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道)③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从百余骑(使……跟从)④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交好)臣活之(使……活)拔剑撞而破之(击破、打碎)5、特殊句式:①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倒装句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③被动句珍宝尽有之(无被动标志)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吾属皆为所虏矣④省略句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⑤固定结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6、文中出现的成(熟)语:①鸿门宴:比喻暗藏杀机或另有阴谋的宴会。

②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⑤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三)[基础知识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①若入前为寿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公为我献之④吾属今为之虏矣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会其怒,不敢献A.②④/①③/⑤⑥B.④/①②/③⑤⑥C.④/①②③/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约为婚姻⑥若入前为寿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⑩常以身翼蔽沛公○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2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1414此其志不在小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13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14/○11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B)A.此天子气也B.吾属今为之虏矣C.亚父者,范增也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1)目似瞑,意(神情)暇甚(2)项王受璧,置(摆设)之坐上(3)卮酒安足辞(推辞)(4)此亡秦之续(连续)而(5)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6)大礼不辞小让(谦让)(7)沛公起如(往)厕(8)沛公则置(安置)车骑A、(1)(3)(5)(7)B、(2)(3)(6)(8)C、(2)(4)(6)(7)D、(1)(4)(5)(8)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 )A、(1)因沛公于坐(2)不如因善遇之B、(1)故遣将守关者(2)君安于项伯有故C、(1)范增数目项王(2)瞋目视项王D、(1)沛公军霸上(2)度我至军中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1)约为婚姻(2)沛公居山东时(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7)张良入谢(8)再拜献大王足下(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A、(2)(5)不同,其余相同B、(3)(6)(7)不同,其余相同C、(4)相同,其余都不同D、全都不相同。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A 、①妇女无所幸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B、①素善留候张良②不如因善遇之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D、①距关,毋内诸候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下列诗句和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南弟子今尚在,肯与君王卷土来?(2)将军威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3)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将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A、(1)项羽(2)刘备(3)杨玉环B、(1)岳飞(2)刘备(3)王昭君C、(1)项羽(2)曹操(3)王昭君D、(1)岳飞(2)曹操(3)杨玉环(三)学生复述原文,把准备好的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总结,思路梳理等作业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点拨。

《鸿门宴》全文共7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第一部分(第1、2段)宴会前。

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

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会后。

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

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标题宴会中刘邦谢罪—项羽留饮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1.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

战争一触即发。

(一张)2.发展:项伯穿梭斡旋。

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

(一弛)3.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

(二张)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

(二弛)4.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

无可奈何花流去!5.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二、课时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鸿门宴》这篇课文无论在基础知识方面上,还是在文章结构,思路梳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三、作业布置:①再次熟读课文。

②预习文本中的有关刘邦、项羽的语言、动作描写③尝试评价文中的项羽的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