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4例临床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4例临床病理分析作者:王海玉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12期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对44例IMPC 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病理改变、淋巴转移情况。

结果 IMPC共44例,随访10~65个月,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8例,死亡12例。

44例中有32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达72.7%,转移癌灶与原发灶癌巢形态相同。

24例脉管淋巴管内见癌栓,侵犯率达54.5%。

结论 IMPC具有高度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相结合可有效诊断。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IMPC不常见,占所有浸润性乳腺癌的2%以下,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局灶性IMPC更多见于其他组织学类型之中,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IDC),约75%患者就诊时已有腋下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对较差。

通过对工作中确诊的44例IMPC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信息,为IMPC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溪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6年9月~ 2015年1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行手术切除的存档病历资料。

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去除诊断有争议的病例,最终确诊44例IMPC患者。

1. 2 诊断标准①肿瘤细胞簇呈微乳头或小管腺泡状,悬浮于透亮区域内。

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②微乳头状簇中的细胞呈“里面朝外”的排列方式, EMA免疫染色可突出显示这一特征。

③据报道33%~67%的病例具有真正的淋巴管血管侵犯甚或广泛的淋巴管血管侵犯。

④细胞学上, IMPC常有低到中级别核,高达70%的肿瘤伴有导管原位癌成分(微乳头型和筛状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判断标准:大约75%雌激素(ER)阳性, 45%孕激素(PR)阳性,约1/3患者c-erbB-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

EMA呈“里面朝外”的表达方式。

1. 3 方法标本均经4%的中性甲醛液充分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制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组化所用抗体包括EMA、 ER、 PR、c-erbB-2、ki-67,免疫组织化学试剂均购自中杉公司,工作浓度1∶100。

阳性结果判定:ER、PR和ki-67为细胞核阳性;EMA和c-erbB-2为细胞膜阳性。

组织学参考《乳腺病理活检解读》[1]。

2 结果
2. 1 临床特点 IMPC共44例,占2006~2015年8万余例病理标本的0.046%,约占乳腺浸润性肿瘤的1.8%。

44例患者平均年龄5
3.8岁,绝经前32例,绝经后12例。

其中28例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10例外下象限, 4例内上象限, 2例内下象限;2例乳头内陷。

40例行改
良根治术, 4例行保乳根治术,淋巴结转移32例。

随访10~65个月,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8例,死亡12例。

2. 2 病理学特点大体观察:IMPC的平均肿瘤大小
3.4 cm。

44例均为实性包块,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外观。

无包膜,切面灰白,实性,质硬,界限不清,有4例肉眼可见坏死灶。

镜下观察:①41例为伴有IDC的混合性病变,均为典型的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局部逐渐移行为微乳头状癌。

②3例为单纯性IMPC。

镜下表现:肿瘤细胞呈簇状聚集,可见瘤细胞簇存在于人工空隙内,乳头状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间质空隙无内皮衬覆。

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核中度多形性,染色较深,核分裂较为常见, 0~1/10高倍视野(HPF),核仁偶见,胞浆多少不等,淡染至强嗜伊红,有时呈细颗粒状, 4例见坏死。

免疫组织化学:44例均见病灶处EMA呈“里面朝外”的反表达, ki-67表达率29.2%, ER阳性率80.8%, PR阳性率69.7%, c-erbB-2阳性率(+++)17.2%。

44例中有32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达72.7%,转移癌灶与原发灶癌巢形态相同。

24例脉管淋巴管内见癌栓,侵犯率达5
4.5%。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值、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

3 讨论
伴有明显微乳头状生长方式的癌占所有浸润性乳腺癌的2%[2]。

单纯型IMPC罕见,但在3%~6%的普通型浸润性癌中存在局灶性微乳头状生长方式[3]。

组织学上:IMPC分为单纯性和混合性,单纯性IMPC罕见。

本组患者中, 3例为单纯性,其余41例均为伴有IDC的混合性癌。

混合性癌除可与IDC混合,少数患者可与黏液癌伴发。

IMPC需与某些IDC鉴别,具体与以下四类癌鉴别:①乳腺黏液癌,此类癌发病年龄较大,肿瘤大体境界清楚,切面呈胶冻状,有黏液感,镜下特点:癌细胞悬浮于黏液湖中,不存在无轴心的微乳头状结构,细胞轻微异型,核分裂象罕见。

而IMPC的癌巢与间质之间缺乏黏液。

②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此种癌的浸润成分为真性乳头或呈浸润性导管癌形态,缺乏无轴心的微乳头状结构。

③管状腺癌:癌的管腔是真性腺管腔,不呈现“里面朝外”的反表达。

④乳腺转移性乳头状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转移,还应与原发于肺及膀胱的某些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转移癌鉴别。

转移癌有原发病灶,且无导管原位癌成分,而IMPC的边缘具有导管原位癌成分。

同时转移性癌多表达原发部位肿瘤的某些特异性免疫组化抗体。

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辅助方法, IMPC的诊断率大大提高,误诊及漏诊已经大大减少。

IMPC是一类预后较差的肿瘤,有研究表明,微乳头状癌成分即使
综上所述, IMPC的预后与脉管淋巴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MN分期、患者的ER和c-erbB-2表达状态有关。

由于72%~77%的IMPC在首诊时就有淋巴结转移,故临床以手术根治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辅以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石群立,张荣,马捷,等.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4,20(3):371-372.
[2] 付丽,松山郁生,付笑影,等.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改变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33(1):21-25.
[3] 范宇,郎荣刚,王颖,等.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上皮性钙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33(4):308-311.
[4] 付丽. 重视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诊断.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33(4):305-307.
[收稿日期:2015-1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