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辛德勒在瑞士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身无分文,靠他曾经救助过的犹太人的救济生活。 过了几年,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 路撒冷。他们的墓碑上都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在激烈残酷的抗 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 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 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 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 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 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 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 迹。
•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 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 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 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 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 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 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 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 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 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关于小说的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 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 节描写) 4、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小说阅读方法:
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含而不露、平易 简洁,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冰山原理”既是作者创作的指导原则,也是 读者读解作品的指南.我们必须通过水上的八分之一 去发现水下的八分之七。
•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里的典范, 那么,他的“冰山理论”在这篇小说里有怎样的 体现? • A他没有去写小说的主人公老人的身世和命运,只 通过非常有限的对话使我们了解到他的孤独无依。 • B他没有正面写老人的品格,但又表现出老人的善 良有爱心。 • C没有正面去写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只写到一些很 忙乱的场景(如开头),只通过老人的处境和我 的担忧来暗示。
•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 影响进行分析。 • (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 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 • (3)探讨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 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题解读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 哥 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 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 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 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 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 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 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 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 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 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尾声),理解和分析小说情 节的意义。 三、理解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对主题的暗示或作用。 2、分析环境对故事气氛的渲染作用。 3、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现代文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八条具体 要求:
一、分析综合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鉴赏评价
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Baidu Nhomakorabea和判断
三、探究
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分析小说的语言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 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五、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通过环境、背景了解小说的主题。 (《药》) 2、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项 链》) 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 随意拔高或作主观臆断。
•
《辛德勒名单》:在二战中,被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有570万名之多,影片就是以此为背景。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一个坚定的纳粹党人,他好女色、会享受,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资本。 他的搪瓷厂里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在那儿工作的人都受到从事重要战争产品工作的保护,因为 搪瓷厂给前线部队供应餐具和子弹。 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到血腥屠杀,辛德勒受到了震动,引发了他做为一个人应有 的良知。为了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保证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单”, 并贿赂了纳粹官员,使得许多犹太人得以幸存。但是他的行为引起了反种族法的怀疑,可他每次都 能机智的躲过纳粹的迫害,并一如既往的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直到苏联红军向辛德勒工厂里 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 在一个大雪的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准备踏上逃亡之路,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 行,自发的签名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并把一枚打造好的戒指送给辛德勒作为纪念,上面刻有希伯莱 文“救一个人就是救全世界”。此时,辛德勒突然跪倒在犹太人的面前,痛苦失声:“我本可以救 更多的人,我挥霍太深……”
汉字笔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像汉字的撇形的:~嘴。两~黑眉
拓展延伸
问题一、“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 举例说明?并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答非所问” 的对话? 原因: 举例: 两人身份不同。“我” (1)“我”问老人 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 的家及政治态度时, 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 老人的“敷衍”; 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 (2)老人问“我” 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 动物能否挨过炮火, 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 “我”的心不在焉。 动物的生命。
为什么不再是对我讲了? 或许是他不再期待“别人分 担他的忧愁”;或许是他想 例一:《桥边 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 的老人》结尾处,当 轻人的好意;或许是疲惫得 连话都懒得说了;或许表明 “我”再次催促老人 了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 离开、而老人无力动 了。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 身时,海明威这样写 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 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 道:“那时我在照看 味深长。这里面交织着一种 动物。”他木然地说,“怨”与“冤”得情感:我 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 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 “我只是在照看动 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
海明威: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 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 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 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 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中 篇小说《老人与海》。1954年凭此获诺贝尔文学 奖。
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 淋的人类战争史。而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 人类中极度自私、贪婪、残暴之本性所铸成,所 以战争是应该诅咒的,而更应该诅咒的则是人性 中的顽劣与丑恶。因而,人类对于战争的书写, 不能总是去歌颂战争的雄壮及其最后的胜利者, 更不能总是流于战争表面的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 而更需要通过战争的残暴、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 中人们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来烛照人性中常常隐 藏着的那些正面与负面。
• 预习课文 眺望 tiào pánshān 挨得过 蹒跚 āi 依次顺次:~门逐户。 轮辐 fù 靠近:~近。肩~着肩。 huái 挨 ái遭受:~打。~骂。 脚踝 zhí zhú 拖延:~时间。~延。 踯躅 piē丢开,抛弃:~开。~弃。
由液体表面舀取:熬粥时把沫儿~掉。 撇
piě平着向前扔:~手榴弹。
• 《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 一九四七年三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 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 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 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的 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 煌胜利。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 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 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 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 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 有力作品。
拓展延伸
物。”
品析鉴赏——老人形象
• 朴实憨厚,热爱家园 • 心地善良,充满爱心 • 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所谓的“冰山理论”是海 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 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 上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在海面 以下。 即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 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在作品中。
你看过哪些反映战争内容的作品?
《辛德勒名单》《安妮日记》《荷花淀》《红旗谱》《红日》 《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战争与和平》《战地钟 声》……
这些作品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反映战争这一主题的? 《桥边的老人》和这些作品的叙述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战争年代普通人对动物的关心,反映出人 性的光辉。
• 《丧钟为谁而鸣》: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志愿者 罗伯特· 乔丹为了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 来到西班牙山区的一个游击队里与游击队员们携 手合作,并肩作战,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的故事。 其中穿插了乔丹与一位曾遭受法西斯凌辱的西班 牙姑娘玛丽亚纯真的爱情故事。但为了西班牙人 民的民主和自由,为了他所笃信的并为之奋斗的 事业,也为了他所热爱的姑娘,在小说结尾,乔 丹勇敢地独自一人面对追来的敌人,同时也面对 死亡。这是海明威成功地塑造的又一个“硬汉形 象”。
• 近三年广东高考选做题一览:文学作品命题材料 以散文、小说为主 • 2008广东卷 • 《河的第三条岸》罗萨(巴西),《绝妙的错误》 托马斯(美),小说/科普文,设题特点是赏析语言、 形象分析; • 2009广东卷 • 《耕作的诗人》(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黄侃 先生二三事》,散文/传记,设题特点是赏析语言 /作品内容/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 • 2010年广东卷 • 《面包》沃尔夫冈· 博歇尔特(西德 )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小说/新闻。
•
• •
《红日》:1947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张 灵甫率王牌主力整编74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 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败走麦城。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 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 活捉陈毅和粟裕。 在这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 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 介石的有生力量。 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20余万人以张灵甫74师 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 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粟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 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5万敌军企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 振新率部飞兵攻占吐丝口,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蒋军不甘失败 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野于沂蒙山区。陈 粟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围歼74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 崮,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近30万人在小小 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从山后 小路攻入孟良崮主峰,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无路可走便与众将领 自杀身亡,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