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标内容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刘邦建立汉朝汉初休养生息政策(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讲述,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②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使学生正确认识其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准确理解因果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②让学生了解,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和发展,是由于在秦末农民战争推动下,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三、教学纲要(一)秦的暴政1、刑法苛严2、赋税和徭役繁重3、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1、大泽乡起义2、项羽大败秦军——巨鹿之战3、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三)西汉的建立1、楚汉战争2、刘邦建立西汉3、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及其结果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刑法苛严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刑罚。
在秦朝,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路上经常能看到身穿囚服被押送到官府、监狱的“罪犯”。
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10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1/20。
②赋税和徭役繁重据史书记载,秦朝的赋税是前朝的20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
由于秦始皇大兴土木,四处征讨,如修阿房宫、造骊山墓、修驰道、攻越·族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秦朝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特别重。
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第14 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3、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成语故事应用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分裂纷争,但统一是主流。
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
另外,秦的灭亡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
西汉初年,统治者即鉴于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新课教学】:一、秦的暴政1、刑法苛严秦朝刑法苛严,单是死刑就有腰折、车裂等十多种,还有连坐等刑法。
在秦朝,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秦朝的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单是死刑就有腰折(把犯人拦腰斩断)、车裂(即五马分尸。
用五匹马套住犯人的头、双手和双脚,向五个不同的方向奔去。
)、坑杀(把犯人活埋)、戳刑(先辱之而后斩杀)、定杀(投入水中淹死)、赐死(使其自杀)、枭首(斩首并悬挂示众)、族刑(秦限于三族,即父、母、妻三族全部杀掉)、连坐刑(一人犯法,邻里也要受到牵连而受罚)等十余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
相反:帝皇生活 豪奢残暴 相反 帝皇生活----豪奢残暴 帝皇生活 情景2 情景2
秦朝法律告示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先是黑京面 即在脸上刺字, 黑京面( 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 ),然后 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 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 (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 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 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 腰斩(拦腰斩断), 又腰斩(拦腰斩断), 最后是醢 音海,即剁成肉酱) 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 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一人有罪 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沛 县
吴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破釜沉舟
你认为项羽这样做高明吗?结果如何? 你认为项羽这样做高明吗?结果如何?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 争夺帝位, 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 战争,即从公元前206 206年到公元 战争,即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 202年 史称“ 前202年……史称“楚汉之争”。 史称 楚汉之争”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202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兵马俑: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 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 l500米处 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 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 井时, 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以东 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 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 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 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 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 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 南北宽62 62米 深约5 总面积14260平方米, 14260平方米 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 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 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 二号坑和三号坑。 二号坑和三号坑。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其暴政所致,培养学生对正义事业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严酷的法律制度,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2.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 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和刘邦建立汉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2. 教学难点: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秦朝暴政的具体案例,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秦朝暴政的影响,以及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伐无道诛暴秦》的主题。
2. 讲解秦朝的暴政:详细讲解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严酷的法律制度、繁重的徭役和赋税,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
3. 分析陈胜、吴广起义:讲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4. 分析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讲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暴政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秦朝暴政的理解深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评估学生对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包括《史记》、《汉书》等古代史籍,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著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14 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目标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二、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
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三、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地位分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分裂纷争,但统一是主流。
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
另外,秦的灭亡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
西汉初年,统治者即鉴于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突破方案方法一: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突破难点。
问题:刘邦项羽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高举起义旗帜,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战争并未到此结束。
刘邦项羽之间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
请同学们思考楚汉之争与最初的农民起义相比,在目的上是否发生了变化?战争性质前后是否有变化?方法二:为了课文的完整性和便于讲述,教师可把此目放在《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一课讲述。
可在课前复习导入时使用。
重点突破方案1.关于“秦的暴政”一目。
可编排历史小短剧“秦的暴政”。
教师提前让一部分文笔好、富于表演的同学(也可以自愿报名)根据课文“秦的暴政”,查找资料,编写小短剧,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汇报、请旨。
内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严酷的刑法,修阿旁宫、郦山陵墓等(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幻灯片课件——《第10课秦的暴政》)。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
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和意义。
利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秦朝的崛起与统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崛起和统一过程。
培养学生对秦朝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介秦朝的崛起过程。
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秦朝的崛起和统一过程。
利用历史文献、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秦朝的暴政与民众起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起义的背景。
培养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简介秦朝的暴政表现。
分析民众起义的背景和原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起义的背景。
利用历史文献、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简介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意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过程。
利用历史文献、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伐无道、诛暴秦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伐无道、诛暴秦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伐无道诛暴秦课程设计
伐无道 诛暴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伐无道,诛暴秦”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深入了解秦朝的历史地位及其衰败原因。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相关历史事件,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掌握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的简要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解读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高信息筛选、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事件,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暴政必亡、正义必胜的道理,树立正义感和道德观。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爱之情,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历史学科,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历史素养。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心,喜欢听故事,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结合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多媒体、故事、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趣、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秦汉时期”为基础,围绕“伐无道,诛暴秦”主题,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法治,但后期出现暴政现象。
教学内容包括:秦朝的徭役制、焚书坑儒、阿房宫等。
2. 陈胜吴广起义:分析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其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大泽乡起义、张耳陈余起义、项梁起义等。
3. 楚汉争霸:秦朝灭亡后,楚汉双方争夺天下。
教学内容包括:刘邦、项羽的争霸过程、楚汉战争、鸿门宴、垓下之战等。
伐无道诛暴秦翻译 指的事件是什么
翻译: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
“伐无道,诛暴秦”出自司马
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将军(指陈胜)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伐无道诛暴秦”所指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
答案:D。
伐无道,诛暴秦
伐是讨伐,无道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无道的人,通常指君主。
诛是诛杀,
暴秦指施政残暴的秦朝。
秦始皇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功劳很多,修长城,统一度量衡,统一全国,
加强中央集权,修驰道都是他的功劳,但是他的错也同样明显,就是太急功近利了,他把应该上百年完成的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严重消耗了国力,还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所以引起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黔西县第四中学政史地教研组袁兴贵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知识2.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法设计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根据课本中的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导入新课【学新】一、秦朝灭亡的原因1.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2.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3.残酷的刑法: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
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农民战争爆发。
之后,在陈建立政权。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发展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率军绕过荥阳,突入关中,直逼咸阳。
四、西汉的建立1.巨鹿之战: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
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相争: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3.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巩固】1.练一练最后推翻秦朝是()A.陈胜、吴广起义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2.活动与探究查找成语故事: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
“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4、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赵高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A.陈胜具有远大的理想B.陈胜等人的反抗精神
C.王侯将相之间的矛盾D.陈胜想进入统治阶层
6、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习日期
学科
历史
编制人
向朝堃、龙光义
课时量
2
课型
课题
第14课伐无道诛暴君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西汉建立、修养生息政策及结果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个民间童谣为什么这么说?
(2)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这种奇怪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反思:
反思:(本节导学案的学习情况的自我反馈。像“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未解决”,什么原因?)
三、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决定了秦朝成与败的是()
A.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B.长平之战与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与巨鹿战战D.长平之战与涿鹿之战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3、世纪星学校初一(4)班集体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重点、难点
伐无道,诛暴秦 PPT课件14 人教版
2、阅读和研讨,探寻项羽背黑锅的历史原 因。研讨一下,考古学家推翻错误结论采用了 什么方法。你相信吗?
课堂练习
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B
A.公元前208年 B.公元前206年 C.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O2年
刘邦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 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 “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 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 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 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鸿门宴
韩信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D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课堂练习
3.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史称 D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4.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C.未图再起,乌江自杀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
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
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
一 秦的暴政
1、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2、 残酷的刑法
3、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政治十分黑暗。
二 秦末农民起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赵高
赵高(?~前207),原为赵国宗族远支, 因其母在秦国服刑,其兄弟数人亦在秦国受到 宫刑。后来,赵高在秦宫充当干杂活的宦官, 因精明强干,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
1 、起义推翻秦朝
十四课伐无道诛暴秦
公元前206年秦亡
三、西汉的建立 1、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年—前202 项羽 刘邦 年
2、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刑法苛严 秦
赋役繁重 的 暴
秦二世 政 更加残暴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秦
张楚政权
末
农 民
项羽大败秦军
楚
西
战
汉汉
争
战建
刘邦进逼咸阳 争 立
第十四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华 清 池
当时民谣流传: “阿房、阿房,亡 始皇。”想一想,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
说?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秦的暴政,而秦始皇修阿房 宫等导致徭役繁重,这是暴
政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1、大泽乡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人物:陈胜、吴广
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
1.“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D、陈胜、吴广起义
3、西汉成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成 立者( 刘邦)都城( 长安 )
伐无道,诛暴秦ppt14 人教版
一 秦的暴政
1、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2、 残酷的刑法 3、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政治十分黑暗。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二 秦末农民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赵高
赵高(?~前207),原为赵国宗族远支, 因其母在秦国服刑,其兄弟数人亦在秦国受到 宫刑。后来,赵高在秦宫充当干杂活的宦官, 因精明强干,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 前210年随秦始皇出巡,归途中与李斯、 胡亥合谋,乘秦始皇病死之机,诈传始皇遗诏, 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后,赵高担任郎 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先指使胡亥诛杀 宗室大臣,专擅朝政。
指鹿为马
返回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 遇雨而误期 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 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 暴的统治。
陈胜
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县)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大泽乡起义, 建立“张楚”政权。前208年12月,陈胜在今安 徽亳县的下城父地方,被他的车夫、叛徒庄 贾杀死。
垓下遗址
霸王别姬
虞姬
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 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 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 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 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 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 ,虞姬为楚霸王 起舞,含泪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 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4.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C.未图再起,乌江自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鹿之战:时间:作战双方:特点:
秦朝灭亡:时间:率军进驻咸阳
3、阅读65页“西汉的建立”,回答:
(1)、楚汉战争:
(2)、西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4、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结果怎样?
自主反思:
三、合作探究
材料一“阿房,阿房,亡始皇。——童谣
材料二在秦朝,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个民间童谣为什么这么说?
(2)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这种奇怪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方法与
要求
一、练习反馈
二、自主学习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62-63页“秦的暴政”一目,说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阅读63-64页“陈胜、吴广掲竿而起”一目,回答: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时间:爆发地点:建立政权:结果:
起义意义:
3、世纪星学校初一(4)班集体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徭役繁重、赋税沉重C.刑法残酷 D.秦二世的残暴
4、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赵高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A.陈胜具有远大的理想B.陈胜等人的反抗精神
【学习课题】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方法
与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西汉建立、修养生息政策及结果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4)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四、梳理巩固(教师点拨)
五、达标检测
1、下列战役中决定了秦朝成与败的是()
A.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B.长平之战与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与巨鹿战战D.长平之战与涿鹿之战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C.王侯将相之间的矛盾D.陈胜想进入统治阶层
6、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B.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C.建立了陈政权,推翻了秦的统治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学习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性质的变化。(难点)
【学习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