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王绪春班彦岭◆◆前言教师的语言新鲜活泼,富有诗意,自然魅力无限;教师的教学内容推陈出新,教学的组织方式不呆板,不故步自封,时时有创意,学生当然也会积极参与,不是吗?■■课堂实录(说明:鲁迅和记者都由学生来进行,当然,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读要到位,思要全面、深刻)师: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自由的天地、知识的宝库;三味书屋也留给他深深的记忆。

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作一次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记:鲁迅先生,很高兴有今天的“一面”之交,更高兴与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据说你把自己的一些回忆性散文收录在《旧事重提》中,为何又改名为《朝花夕拾》呢?鲁:《旧事重提》收录的都是我童年及少年时代生活情形。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只能来个“朝花夕拾”。

记:《朝花夕拾》共多少篇?分别是什么篇名?鲁: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记:看来你对童年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我想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向你探讨几个问题。

鲁:行!记:你把百草园比作“乐园”,它“乐”在何处?鲁:它曾给我带来丰富的动植物知识、观赏之乐、口舌之娱!记:前天,我读了《梦回“百草园”,梦回“三味书屋”》,您自己在一开头时也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一个只有野草的园子,何足以乐?鲁:你的问题很有价值,它又勾起我对往事不尽的记忆。

是的,百草园中多的是野草,然而,在少年时代,百草园是我唯一的、也是最自由的嬉戏场所。

在此,我饱览了缤纷的菜蔬;品尝过紫红的桑葚,更有探险猎齐心理的满足——那就是按住斑蝥的脊梁让它喷出烟雾;徒手掘出何首乌,考证它是否像人形,是否吃了能使人成仙。

这些都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但其中也不乏我在成人之后,在面临现实的复杂、沉重、压抑中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美妙幻想,也许真正的百草园没有我描绘得那么美,可能是“距离产生美感”吧,也或许是人性的本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今天我们研究___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早晨的花到了晚上才拾取,比喻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了中年以后写成回忆性文章。

其中的散文就像盛开在晨光里的带露朝花,浸透着儿时的甜美,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浪花。

在检查预环节,我们检查了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情况。

接着,我们解释了课文的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找到了明显的过渡段,体会了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的不舍和依恋。

在重回乐园,寻访童趣环节中,我们回忆了百草园中给童年的___带来乐趣的美好事物,包括大自然的美丽景物、神秘的故事和有趣的捕鸟。

然后,我们重点品读了第二段,集中描写了百草园的美景。

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生十二:本部分小结在这一部分中,___回忆了他在大自然中的自由快乐的生活,流露出了他的童心和甜美快乐的回忆。

五、回味书屋,感受成长在这一部分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___回忆三味书屋生活的场面、细节和人物,以及他的心情。

学生们通过交流和默读课文,概括了三味书屋的内容,包括读书、做戏、描绣像、折蜡梅花、捉苍蝇喂蚂蚁、寻蝉蜕、老师的宽容等。

老师引导学生精读包含读书意义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无奈和不满,以及人声鼎沸的读书之乐。

大家找到了___童年记忆中难忘的读书场面,私塾里的小孩们读书不理解,而先生却入神专注。

先生读书的投入和小孩们的“低下去”、“静下去”形成了对比美,同时也形成了层次美。

这个场面构成了___童年记忆中众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也影响了他一生的读书和写作。

最后,我们回忆了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可以说,百草园是___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他成长的岁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师:上节课我们读到周树人小朋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童年乐园百草园,很不情愿地来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开始关心一个问题,周小朋友的读书生活还能够像在百草园一样快乐吗?大家已经回去做了预习,能不能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哦,郑欣渝先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生1:请大家看第十七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师:你读这一小节想告诉我们什么?生1:我从这一节中知道周树人小朋友在三味书屋也可以像在百草园一样玩。

师: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句话貌似很面熟啊?在哪儿见过呢?(生恍然大悟,纷纷回答:“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对!文章开头第一句就说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是不是?所以这里才用“也”字,这样三味书屋就和前面写的百草园联系起来了。

好,你还想告诉大家什么?生1:虽然说他离开了百草园,但是在三味书屋这儿也有一个花园可以供大家玩耍。

师:供他们玩耍,虽然很小,但是——生1:也有很多的乐趣。

师:都有什么乐趣呢?生1:可以去花坛去折蜡梅花,也可以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找蝉蜕。

师:还可以干什么?生1:还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

师:对啊,有很多的乐趣,跟在百草园里差不多好玩的是吧。

还有哪位同学想说?……朱奕飞,你来说说看。

生2:请大家看第二十四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师:好!朱奕飞你在这里先稍微停一停好吗?我刚才听到有一句话你是这样读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朱奕飞,你再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一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二页。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翻到前面,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我们先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单元说明)师:好了,我们看一下。

学习本单元的说明,给了我们什么提示?生: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然后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师:对了。

好,你再说说看。

生:文章是记录人的成长历程。

师:在这儿涉及到成长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我们仔细想想看,我们有过幸福的回忆。

生:有。

师:这就不多说了,美好的向往,小小的烦恼,现在没有很大的烦恼,可能你认为已经很大了,但是至少在这儿都属于成长的过程。

成长的过程,有美好的,也有烦恼的,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想一切都是美好的。

然后,我们注意一下学习技巧,刚才孟之沫说了,一是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那么在学文章的时候,这两点注意一下,结合文章的表达技巧,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章的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文章的标题,我们一起读一下。

预备起——生:(齐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那这个标题读了之后,你能看出一些什么门道来?生:这篇文章是从一个地点写到另一个地点。

师:对不对?生:对师: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也就是两个地点。

哪两个地点?生:百草园,三味书屋。

师:那么就是说,由这个标题,我们知道文章的什么?文章的内容是不是写这两个地点呢?没看文章,有极大的可能。

那么,还有“从”“到”呢?顺序,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

过渡词,我们快速的浏览文章,找到“到”对应是的哪个段落?生:第十段。

师:你读一下。

生:(读第十段)师:刘洛含找到第十段,你是否同意?生:我觉得是第九段。

(读第九段)师:现在有两种意见。

哪种意见正确一点?生:第九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编辑发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前创设情境欣赏音乐罗大佑的童年二、上课过程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用左手摩擦右手,然后攥起右手然后放开,看有东西吗?生:没有。

师:这就对了,这就是游戏,童年的鲁迅也喜欢游戏,今天我们就一块看一下鲁迅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从百草到三味书屋》。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假如童年鲁迅邀请你到他家做客,并和你一同浏览百草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生浏览课文后思考可以和同桌讨论,然后四人一组交流。

班上交流:生1:我选择冬天去,因为可以玩雪并且能捉麻雀。

师:好,现在我考考你,在百草园里怎么捕麻雀,不准看课本,其他同学听一听,他的方法行不行?生1:用一截木棍支起一个筛子,在筛子下面撒些谷子,用绳子拴着木棍远远的拉着,看到麻雀走到筛子底下,一拉就能罩住麻雀。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行吗?生2:应等雪下得大一些,麻雀找不到吃的时,扫出一块空地,放谷子太浪费,用秕谷就行。

师:经过这两个学生的合作同学们满意了吗?生(齐声):满意了。

师:好,下面把刚才同学说的动词划出来,同学们要养成及时划出重点的习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福楼拜曾经说过表达某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合适。

同学们齐读一下这一段,注意划出的动词要重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我建议同意冬天去百草园的同学经常与鲁迅联系,下雪时好去游百草园。

生边笑边点头。

师:同学们继续说出自己的选择。

生:我想春天去,因为春天百草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很多美景。

师:请你找出描写美景的句子,读一下。

生读第2自然段。

师:春天的有,春末夏初的也有,你春末夏初去最好。

师: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我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吃桑葚。

师:桑葚是什么时候成熟?生齐声:春末夏初。

师:对,我建议你们组和刚才一个组都在春末夏初去。

生:我们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捉蟋蟀和蜈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下,我们一起来研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生1: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2:在风筝中,他是一个粗暴蛮狠的人。

师: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我们对他的评价?生: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师:很好,那他有哪些作品呢?生1:《阿Q正传》生2:《朝花夕拾》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

这本散文集的名字《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请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先生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他通过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两个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到”字连接的,起到了过渡作用。

生1:“到”字在第9自然段。

师:是的,第9自然段连接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思考一下,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个部分?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指导)在这个场景中,一些学生争论着喊出“百草园!百草园!”而另一些则坚持喊出“三味书屋!就是三味书屋!”然而,老师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使得学生们不再争论,安静下来。

老师提出这些不同的观点并不是问题,他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来研究。

因此,这节课他们将首先研究“百草园”这部分。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百草园”这个词。

老师问学生们哪些地方让他们感到灵感,让他们发现作者倾向于百草园。

一个学生回答说,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个词语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执教:沈国华学生:七(1)班时间:2016/2/23 周二(新学期第一天)过程:一、直接导入,解析题目师: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有点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手指事先板书好的课题)——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长长的题目中,至少透露给我们两点信息。

生:写到两个地方:百草园,三味书屋。

生:从……到……师:“从……到……”,这里可以得到什么信息?生:有一个过程,有先后关系。

师:百草园里干些什么?三味书屋里干些什么?生:百草园里游戏、玩耍,三味书屋里读书。

师:所以,这题目里还透露出——生:孩子从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师: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咱们浙江绍兴人,绍兴离我们不远,百草园里的景物于我们也不会太陌生,相信我们会喜欢这篇文章的。

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有谁能作一些介绍?生:这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集,他把儿时往事比作“朝花”,比作“带露折花”,让人感觉到童年往事在他的心底里是温馨的,甜美的。

师:具体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作者又寄托着何等样的情感态度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求答案。

二、检查预习,巩固字词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屏显字词,抽生读,齐读)师:由于时代的原因,这篇文章有些字词较难理解,我们先在课文中圈出需要弄清楚、需要掌握的词语。

(师报,生圈)三、整体阅读,理清思路师:掌握了生字新词,也提取了题目信息,现在我们来快速阅读全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起止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生读)生: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师:如果我们为这两部分分别起个小标题的话,分别可以取作——生:百草园,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导课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的地方,比如说村子旁边的那条小河,比如说村东头的那片果园,比如说村中间的那片空地,这都是我们儿时的乐园,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一起,来体味一下他的童年生活。

一、用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准备地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哪个同学站起来简介这篇文章的作者的有关情况?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师:这个同学介绍的很好,哪个同学再站起来补充一下?生:鲁迅的散文集叫《朝花夕拾》,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就选自《朝花夕拾》。

师:补充的非常好,让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出处。

要想流畅的把课文读下来,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现在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几个词语,老师请一个同学把它们的字音读出来。

生:菜畦qí云霄xiāo 缠络luî珊瑚shān hú攒cuán 敛liǎn 脑髓suǐ人迹罕至hǎn 觅食mì东方朔shuî宿儒sù人声鼎沸fèi 倜傥tìtǎng 盔甲kuī锡箔bï师:整体上读的比较好,要注意“脑髓”的“髓”这个声调,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师;同学们已经扫除了字词障碍,现在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跳读课文,然后整体感知一下课文,看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展示大屏幕:1、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2、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写三味书屋?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地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4、第九节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师:现在讨论结束,每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分别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篇1)【设计创意】“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

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

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的解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放一段音乐《童年的小摇车》)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

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的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百草园在少年鲁迅的时光里,是充满趣味性的。

你喜欢这座园子吗?(学生自由回答)二、百草园之“乐”对于同样的一处百草园,鲁迅之弟周作人也有一段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园子?明确:“荒荒然无所有”的一座荒园。

其实鲁迅文中也有类似描述,ppt 出示: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明确:1.只有“野草”,却是“乐园”2.小范围的“泥墙根”,却有无限趣味追问:这两处矛盾能让你感受到什么?明确: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少年鲁迅的天真和童趣;鲁迅对百草园的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

小结:荒园却是乐园,看似可怖的蜈蚣和斑蝥,却极其有趣。

看来我们只要在文中矛盾的地方多读读,不仅能够发现文字中童年鲁迅的自由快乐,还能捕捉到文字背后成年鲁迅的深沉情感。

三、三味书屋之“趣”出了百草园,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来到了三味书屋,鲁迅的另一段深刻回忆,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聚焦矛盾,去解读鲁迅记忆中的三味书屋:ppt出示阅读小贴士,师引导学生回顾、巩固默读策略,问:有谁还记得默读的要求是什么?明确: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

2.关注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生自主默读3分钟,边读边圈划表达矛盾的地方。

自主默读3分钟后,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ppt显示:小组讨论 7 分钟小组精彩实录:师:同学们,鲁迅笔下荒园却是乐园,像这样的矛盾之处,作者从百草园带到了三味书屋,那么在三味书屋,小组讨论后的你们又有何发现呢?组1:第8段说,“因为我早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而当我问起那种虫子名字的时候,他说,“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些怒气。

“渊博”和“不知道”是一组矛盾,渊博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一点昆虫学呢?说明寿镜吾先生他的教书有点古板,认为“怪哉”之虫这类的事与学习无关的,学生不需要知道。

师:感谢你们小组的精彩呈现,其它小组继续发表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今天,我来到了一节极有意义的课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节课是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的必修课,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百草园。

她讲到“百草园经”,这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

我们知道,古代的医学疗法是以草药为主,而百草园经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草药的特征与用途,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接着,老师转移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所写的一部小说。

冯梦龙通过写信、口述等形式把传统艺术云集在一起,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华文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老师通过演示,呈现给了我们一位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生活、学习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和悠久。

同时,在这次课程中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四大传统艺术:绘画、书法、音乐和舞蹈。

中国的绘画历史需要自古到今,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核心的文化传统;书法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音乐与舞蹈则是古代皇室文化的精华之一,它将中国人民的精神与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观察、聆听等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同时,我们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仁爱、和谐、尊敬和传统。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总之,这是一堂充满文化氛围和价值的课程。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造就当下的文化使命。

所以,今天的课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这堂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它包含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价值观,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一、导入师: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生:(异口同声)记得。

师:好。

我们还记得什么?生1:我记得百草园的景色很美,那里是“我的乐园”。

生2: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很有趣,我印象比较深刻。

师:大家对春夏两季的百草园印象比较深刻。

百草园里的冬天如何?生3:可以捕鸟,闰土的父亲捕鸟很厉害。

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还演示了。

师:你们的语文老师很会上课。

还有吗?生4:鲁迅写百草园的春天的时候,写得很精彩。

调动了各种感官,而且还用了“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这一特殊句式,而且还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对动植物的特点也概括得非常准确。

师:你学得非常扎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这个自然段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

还有吗?生5:三味书屋非常无味,读书没有意思,老师也凶。

生6:三味书屋其实也有三味书屋的乐趣,例如寻蝉蜕,而且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只是假装凶。

师:看来大家对三味书屋部分的理解还不一致。

还有其他疑问吗?(学生摇头)二、从存疑处切入,读出文学作品的意蕴(幻灯片出示:上九潜龙勿用)师:文章中的这句话还记得吗?有没有同学质疑过这句话?(学生齐摇头)师:它在文章的21自然段,这句话其实是错的,正确的是怎样的呢?(幻灯片出示:初九潜龙勿用)师:这句话出自《易经》。

问题来了:大家如何理解这处错误?生7:就是因为老师那时候教了,小朋友们根木不理解,后面读的时候也不清楚到底读的什么东西。

师:这个孩子往后想了,我问的是“鲁迅先生知不知道自己把这句话写错了”。

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刚刚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鲁迅先生是故意把它写错的,原因就是这位同学说的可能当时的小朋友们根本就不理解这句话,于是,他就回忆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师:通过这个小小的错误,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鲁迅先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非常深的用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9篇课堂实录通常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一、直接导入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抢答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鲁迅 (板书)师:他原名——生: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师:这篇文章出自他的散文集——生:《朝花夕拾》。

师:请一位同学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朝花夕拾》。

生:是回忆性散文集,早晨的花到了晚上才拾取,比喻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了中年以后写成回忆性文章。

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就像盛开在晨光里的带露朝花,浸透着儿时的甜美,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浪花。

二、检查预习师: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情况:(幻灯片展示)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确凿菜畦骨髓收敛桑葚倜傥蝉蜕宿儒人迹罕至生一:读。

生:齐读。

三、解释题目,披文入情师:课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明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这两处记述中有一处明显的过渡,大家能找出来吗?生齐声说:第九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声朗诵。

师:请注意这段的最后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称蟋蟀、覆盆子、木莲为“我的”还是“们”,而且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种写法太特别了,我们能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吗?生:把百草园的动植物称为自己的朋友的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

师:在这朴实而又深情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到童年的鲁迅在告别百草园时,是什么心情吗?生:不舍,依恋。

四、重回乐园,寻访童趣(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请大家回忆一下,百草园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乐趣?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生:思考,回答。

生一:百草园的美景,故事的神秘,捕鸟的乐趣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乐趣。

师:说的很全面,能不能说的再具体些。

生二:写了百草园中的菜畦,皂角树,桑葚,鸣蝉,石井栏,师:我们可以概括为大自然的美丽的景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8514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8514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2010-02-27 19:40:53)转载▼标签:分类:教学实录赵新香备课资料课堂实录教育授课时间:2009.3.18上午第四节授课地点:合肥65中多媒体教室授课班级:合肥65中七<3>班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音乐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松氛围,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禀赋才能。

)“童年”像陈年的美酒,搁得时间越长越香醇;“童年”像怒开的香花,芬芳扑鼻;“童年”像潺潺的小溪,流啊流啊,流到每个人的心中。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童年,一起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作者是——生:(齐声)鲁迅。

师:(板书作者)能简单介绍一下鲁迅吗?生1: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2:在风筝中他是一个粗暴蛮狠的人。

师3:(引导)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我们对他的评价?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很好,那他有哪些作品呢?生1:《阿Q正传》生2:《朝花夕拾》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请大家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大屏幕展示:“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是的,那时正是先生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今天这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重读“百草园”“三味书屋”两词)唱的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题目中看出一些端倪?生:告诉我们文章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百草园部分和三味书屋部分。

师: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生1:“到”!师:(顺势)“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生2:第9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一、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比较深的情景有哪些?生1:在文章的第四段长妈妈给小鲁迅讲故事的内容令我印象特别深。

师:长妈妈讲故事印象比较深。

还有呢?生2:第二自然段鲁迅在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印象深刻。

师:还有吗?生3:在第七段冬天的百草园,小鲁迅在那边捉小鸟的情景。

师:雪地捕鸟。

师:那么读到现在,你们有没有还不太明白的地方?生4:写三味书屋是为了衬托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可为什么还要写在三味书屋里作者的趣事?师:这是为什么呢?生5:为什么第9自然段要用德语说再见?师:他的眼力很好,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

为什么呢?生6:我还要问一个问题,既然前面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后面却又说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为什么这两个规矩都不常用,还要被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师:很会读书啊。

前后似乎矛盾了啊!但矛盾吗?我们来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齐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师:‚最严厉的书塾‛。

‚严厉‛的前面有一个什么词?‚最‛。

‚最‛的前面还有一个什么词?‚称为‛。

可见这是听说而已,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前后矛盾吗?不矛盾。

还有吗?生7:‚我‛提问‚‘怪哉’这虫‛,为什么先生不肯回答呢?师:先生怎么回答的?‚不知道!‛。

这就是他的回答吗?问题是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呢?你认为呢?生8:我觉得先生是装作不知道,因为他在14段里写了‚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从‚怒色‛可以看出他不高兴‚我‛问这样的问题。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先生觉得‚怪哉‛这个问题与学习没什么关系。

师:先生喜欢孩子读的是什么?生:学校里学习的书籍。

老师:就是正统的书籍,四书五经,而我问的确是旁门左道。

比如你们问我演员杨幂又演了哪些电视剧,那我肯定会有些不高兴的。

还有别的问题吗?生9:为什么鲁迅先生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这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他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他想告诉我们读者什么?有同学帮她解答这个问题吗?生10:我觉得他是想怀念一下他童年生活,然后是对童年生活的向往、赞美。

师:好。

还有补充吗?生11:我还觉得百草园里是很有乐趣的,三味书屋的教学方式是很古板的。

师:三味书屋它代表的什么教育?生:封建教育。

师:什么叫封建?你们知道吗?老师补充封建的含义(封建最初他指的是封邦建国,我们中国真正的封建社会是从周朝开始的。

天子把土地分封给大臣,大臣可以在分封的土地上封邦建国,这个时候‚封建‛有贬义吗?没有。

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往往会把它哪些词联系在一起?封建迷信、封建落后,封建专制,但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封建社会,封建教育都是不好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琢磨。

)批注:这个环节是真正践行了韩愈在《师说》里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好。

接下来,轮到罗老师问大家了。

题目叫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很显然写了鲁迅童年生活的两个地方。

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

这两个地方在成人看来,好玩吗?百草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而三味书屋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

但是在儿童看来,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生:这两个地方在鲁迅看来都是乐园。

师:好。

我们的语文书上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我们今天就主要来学习鲁迅先生是怎么来写乐园的?我们首先看百草园。

二、品味经典段落——百草园师:百草园,可乐吗?好玩吗?我们来看看百草园——第二段。

他是怎么写的?好玩在哪里?感悟:老师提的问题不够聚焦,会导致学生不知道怎么说。

在‚我‛看来百草园里有哪些比较好玩的事?鲁迅是怎么来写这好玩的事的?其实罗老师不是要学生找好玩的事,而是想让学生从写法上品味经典段落高妙之处。

他所问的问题还有待改进。

生1:我觉得他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和拟人,用了详略结合和动静结合,就可以看出这个园子里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和动物一起遨游在动物的世界里面。

师:她是笼统地说。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孩子的天性会喜欢这样一个地方。

我们去看一看,他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我举个例子,比如他写那个‚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为什么不说‚常叫‛‚常鸣‛,要说‚长吟‛?‚吟‛就是吟唱,吟诵,抑扬顿挫,高高低低,平平仄仄。

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吗?师模仿知了叫:知——啊——。

这在我们成人听来,知了的声音非常吵闹,有点讨厌,但是在儿童的耳朵里,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线之美呢。

对不对?还有别的地方吗?你说说看。

感悟:当学生未朝着老师的问题来回答或回答得有些不够具体时,老师及时地做了示范和引导。

生:他这里运用了多感官描写,光滑的石井栏是触觉描写,‚紫红的桑葚‛,‚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是视觉的描写,‚油蛉在这里低唱‛是听觉的描写。

他运用多感官写出园子里的热闹。

师:非常好,把握了作者的写法,运用了多种感官,视觉的,听觉的,甚至后面还有味觉的。

这又表现了什么地方?大家注意到没?特别写这些昆虫的时候,写了动词,你比如说他写蜈蚣,之前用了什么动词?为什么不说‚看见‛?引导赏析:遇见、喷出,儿童视角生:我觉得作者是把动物都当成他的朋友。

‚遇见‛这个词一般在朋友之间相互碰面,所以这一点也表明了作者对自然、动物的热爱。

师:非常好。

你们遇见蜈蚣会高兴吗?不会,很害怕。

为什么?有毒,看得人心里发毛。

但是谁喜欢?儿时的鲁迅多么喜欢昆虫啊!这个‚喷‛字写什么?写斑蝥它喷出这个烟雾,力度大不大?阵势大不大?毒气大不大?多可怕啊。

简直就是生化武器啊。

鲁迅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描写动物。

使用了很多动词,所以我们不必说这段写景的层次,也不必说它修辞的妙用,单看这动词的使用就够我们好好玩味了。

这里可以学到一招怎么来写景?巧用动词来写。

板书:巧用动词三、怎么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引人入胜的?师:鲁迅除了喜欢斑蝥、蜈蚣,他还喜欢草丛里边那个美女蛇。

你们喜欢美女蛇吗?为什么?生:因为她会吃人,也很可怕。

师:但是有人喜欢,谁呢?生:鲁迅。

师:准确地说,他是又爱又恨,又怕又爱,越怕越爱,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心里想她会不会是美女蛇?对美女蛇简直是。

所以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鲁迅是怎么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引人入胜的?接下来老师来把这一段读一读,你们听一听,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几个人的角色?几个人的口吻?师:讲故事是什么样的语气?长妈妈是迅哥儿儿时的保姆,要哄小孩子赶快睡觉,睡前给他讲一个鬼故事,所以她讲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神叨叨的,就像中年妇女。

‚来,迅哥儿,赶快睡觉,睡不睡?我给你讲故事好不好?做好了啊。

‛师表演性地朗读第4段。

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这段故事,很有感染力。

师:你能听出几个人的语气?生:能听出妈妈的语气,还有老和尚的语气,‚后来呢‛是小鲁迅说的。

师:三个,好。

不错。

还有吗?师:‚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谁看见的?师:那么还有一句话,‚当然睡不着了‛。

谁睡不着啊?生:读书人。

师:读书人能跳出来啦。

谁?可能听故事的老王。

我听长妈妈这么讲,我睡不着,当然睡不着,谁敢睡啊!还有可能是谁呢?长妈妈。

有没有可能?长妈妈真是讲故事的民间的高手,她讲到高潮的地方,延宕下去,吊人胃口,还有可能是谁呢?美女蛇?美女蛇怎么会跑出来呢?沙沙沙,我来啦。

你们当然是睡不着的。

有点不合逻辑。

生:读书人。

师:读书人不是故事里那个角色吗?老和尚,老和尚见多识广,有没有人说有可能是中年写作时的鲁迅,他故意在讲故事的高潮时出来诙谐地调侃,当然睡不着的。

有可能吗?好像似乎也有一点道理。

所以从这里我们又可以学到一招怎么来写故事啊?要变换角度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解读文本非常精当师板书方法:变换角度写生:从更多的方面,比如说从小鲁迅的方面害怕,从各种方面来了解。

师:从各种方面来营造一种很的境界,就更加引人入胜。

四、雪地捕鸟过渡: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好玩吗?冬天的百草园主要可以做什么呢?生齐答:捕鸟。

师:我们来把捕鸟这一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师:这一段是写捕鸟的过程,用了很多的动词,看一看,捕鸟时哪一个动作是最关键的?最紧张的?生:我觉得最紧张的应该是‚将绳子一拉‛的拉,因为这个拉说明鸟走到中间,如果你拉晚了,那鸟就飞走了,如果你拉早了,你就套不住它。

师:如果将‚将绳子一拉‛改为‚拉了绳‛,可以吗?生:我觉得鲁迅写这一段肯定有紧张的感觉。

师:这一拉,他强调的是这个动作,瞬间这个动作的快速,而‚拉了绳‛强调的是什么?这个动作的结果。

‚拉了绳‛,对吗?师:好,既然‚将绳子一拉‛强调的是过程,对吧,下面这个‚拉了绳‛也把它改成‚将绳子一拉‛可以吗?生:我觉得不可以。

因为他下面写‚拉了绳‛是为了强调下面捉住的不过三两只,所以说‚拉了绳‛。

师:好。

还有吗?我们看整个这段写得是捕鸟的心情,对吧。

这个心情比较怎样?很兴奋很激动,到后来呢?最后呢?又很失落。

越兴奋越失落,他怎么来突出这个兴奋呢?三句话。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

‚进去啦,进去啦‛,兴不兴奋?‚拉了绳‛,罩住啦,罩住啦,但是最兴奋的是哪个地方?哒哒哒,跑过去一看,看得那个瞬间是最兴奋的,对不对?所以大家看这一段,强调的不在一拉,而在一看。

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水平是不是很高超啊!师:正因为百草园景色如此之美,故事如此有趣,活动如此之多,所以当我离开百草园时,心情会怎么样?生:他离开百草园时会是恋恋不舍。

生:他会有点疑惑,他不知道为什么家人要把他送到最严厉的书塾去了?师:会不解,会疑惑。

生:我觉得他是会失望。

没有这个机会。

师:失望。

惆怅、疑惑、有不舍,有失望。

我们就带着这么多复杂的感情一起来读读第九段。

生齐读第九自然段五、不舍百草园师:这段感情强烈不强烈?生:强烈。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的蟋蟀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用了两个感叹号。

师:标点符号看出来。

还有吗?生:用了排比句的句式,自己对这个的无奈。

师:三个也许,这是我的什么?猜测。

这种猜测有理由吗?很荒谬,很无理,甚至很傻气。

但恰恰儿童越荒谬,越无理,越傻气,越是儿童的天性。

而我们现在呢恰恰是少了这种纯粹的天真和傻气啊。

最高潮的地方在哪里呢?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模仿读三个也许)都无从知道。

最高潮在哪里?生:总而言之。

师: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