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全国中考题组)测试试题
中考历史总复习1-第一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
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以牺 特点 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
续表
背景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农
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业
集
(1)直接目的:解决粮食问题;
体 目的 (2)根本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化
开始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工业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化 五年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
计划
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欧洲第一位
续表
工业化
评价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 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 济体制日益僵化
《凡尔赛条约》与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 赛体系,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与中 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引发了 国关 五四运动,中国北洋政府拒签和约
系
续表
时间 1921—1922年
地点
美国华盛顿
(1)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
华 背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盛 景 (2)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 顿 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英、美、日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 会 的海军军备竞赛 议 (1)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
【教材页码:九下P34-P38】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 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给人类社 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全国版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十四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讲解部分检测
62 ㊀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考点清单
考点一㊀ 第一次世界大战
ì ì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 ï ï ï形成原因 ï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㊁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 í ï ï开激烈争夺㊂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 三国同盟和 ï ï军事侵略集团 ㊀ ㊀ î í 三国协约 ï 形成:1882 年,①㊀ 三国同盟㊀ 正式形成( 德㊁奥匈㊁意) ;20 世纪初,②㊀ 三国协约㊀ 形成( 英㊁法㊁俄) ï ï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ï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î
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 一次社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㊂ 巴黎 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㊂
第二十四单元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63 ㊀
考点三㊀ ‘ 凡尔赛条约“ 和‘ 九国公约“ 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时间:①㊀ 1919 年㊀ 年 ì ì ï ï ï ï地点:凡尔赛宫 ï ï目的:讨论战后安排 ï巴黎和会 í操纵者:英国首相劳合㊃乔治㊁法国总理克里孟梭㊁美国总统威尔逊 ï ï ï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ï ï结果: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 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即②‘ ㊀ 凡尔赛条约㊀ “ ï î ï 领土:阿尔萨斯 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ì ï ï ï ï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莱茵河西岸 ‘ 凡尔赛 ï ï㊀ ㊀ 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í 条约“ ï‘ 凡尔赛条约“ í ï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㊁波兰等国的独立 ï ï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ï ï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ï î ï 建立 : 此后 ,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 凡尔赛条约“ 一起 ì ï ï ㊀ ㊀ 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ï凡尔赛 ï ï ï í影响 / 作用:确立了战胜国在③㊀ 欧洲㊀ ㊁④㊀ 西亚㊀ 和⑤㊀ 非洲㊀ 的国际新秩序 ï体系 ï 国际联盟:1920 年 1 月成立,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除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实现, ï ï ï ï㊀ ㊀ 既不批准‘ 凡尔赛条约“ ,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î î 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 ì ì ï ï ï ï㊀ ㊀ 英美对此极为不安 ï ï时间:1921 1922 年 ï华盛顿 ï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尤其是美㊁日关系) ï会议 í ï参与国:美㊁英㊁法㊁日㊁意㊁荷㊁比㊁葡㊁中九国代表参加,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ï ï ‘ 九国 ï í ï影响: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⑥㊀ 东亚㊀ 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 公约“ ï ï㊀ ㊀ 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î ï ì时间:1922 年 ï ï ï‘ 九国 ï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㊁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⑦㊀ 机会均等㊀ 原则 ï公约“ í实质: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⑧ ㊀ 门户开放㊀ 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 ï ï ï ï㊀ ㊀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î î
中考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战一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考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105周年】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欧洲成为世界
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影响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 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 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 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 的目的, 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维持了几个帝国 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专题复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程标准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的重要意义。 3.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 秩序。 4.通过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和主要问题。
动, 武装夺取政权。
考点2 十月革命
十月革 命
苏维埃 政权的 建立与
巩固
意义
对世界
对中国
建立
措施 结果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 影响。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中考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2.俄国崛起: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斯大林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模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
这一新秩序是建立在强权之上,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体系极其不牢固。
4.民族独立运动: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改革。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核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重要战役是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3.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目的)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性质)。
特点是时间长、国家多、伤亡大。
5.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6.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7.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8.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教案)
课题:世界现代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教学目标:1、识记: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②(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③《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④苏联的新经济政策;⑤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⑥苏联模式;⑦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⑧埃及的华夫脱运动;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2、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和影响。
4、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着重要的影响;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美国南北战争原因和历史意义?其中扭转战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①1861-1865年南北战争的原因是:其根本原因是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种植奴隶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导火线)是1860年11月,林肯就任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②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扭转战局的重大事件: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内容是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其作用是解放了黑奴,广大黑人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63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8-12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63—64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一战前世界形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分别以德国和英国为首),其实质是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其影响: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工业化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
评价 工业化;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 体制日益僵化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 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特点 采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农业
(1)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 集体化
考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九下第12课P52-56)
领导者
甘地
印度的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
非暴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
不合作 概况 第一次 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
运动
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
围,决定停止运动
印度的 非暴力 不合作 运动
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
华盛顿 影响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体系
(2)消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考点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九下第11课P47-51) (2022·安徽13) 1.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春开始实施 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1)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 营中小企业 内容 (3)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 由贸易 (4)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 特点 系直接联系起来
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苏维埃政 1917 年 11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 权的建立 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九年级历史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主题二十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4)警惕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5)合理开发利用科技,用于造福人类,而非用于战争
易错易混 1.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德国;三国协约的核心国是英国。 2.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德、意、奥中的“奥”指的是奥匈帝国,而不 是奥地利,也不是奥斯曼帝国。 3.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而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4.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正义战争,但不能改变整 个战争的性质。
(2)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
过程
(3)僵持: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 (4)转折:1917年,美国参战,加入协约国;11月,俄国爆发
一
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次
(5)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世 界
性质
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易错易混
5.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造成的;二者性质不同,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战争, 二战是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拓展提示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直接推动了一战的进程的发明是飞机。 2.中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胜国。但参与一战的是北洋政 府,参与二战的国民政府。 3.帝国主义: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是资本主义 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背景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 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凡 尔
时间、地点
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赛 华 目的 |盛
调整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华 顿 参加国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9国)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四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讲解部分素材新
第二十四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结构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三国同盟次世三国协约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凡尔登战役 德国投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列宁十月革命道路的探索战后 初凡尔赛华盛顿体期 的系下的西方世界 世 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列宁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斯大林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凡尔赛体系 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华盛顿体系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ì ì ì ï ï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清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 ïïïï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 形成原因í ï 三国同盟和ï í ï开激烈争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 ï î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协约ïì ï形成年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奥匈意世纪初三国协约形成英法俄 ïï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ï î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德美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ï原因 ï ï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ï时间年月年月ï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 ï ï 第一次世ï í 美国日本中国后来加入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年退出一战 爆发年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ï 界大战ï ï三条战线欧洲战场形成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过程íïï主要战役年德法之间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ï ïî结束年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ï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ï影响给交战各国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ï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ï î启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远离战争考点二列宁与十月革命背景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 ïïï 十月ï矛盾激化年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将一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革命í爆发及结果年月日晚列宁亲自领导起义年月日彼得格勒武装 ï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ï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 ï î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第1讲 第1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 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2.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 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3.结果: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4.新政府的措施: (1)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2)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 民耕种。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知识概要
知识综述
考情分析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知识梳理
典题回顾
当堂检测
自主复习九年级下册教材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第 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1917年11月7日,__彼得格勒_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 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__十月革命__”。革命胜 利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__列宁__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十 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_社会主义__革命,建立 了第一个__无产阶级专政__的国家。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模块六-世界现代史-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
2019
历史
安 徽
中考帮
第一部分 安徽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模块概览
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种经济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大格局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四大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五大社会问题:法西斯主义、生态环境、人口增长、恐怖主义、世界安全问题。
性质 特点
无产阶级革命。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攻占冬宫
考点帮
十月革命 (10年1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对世界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 刻影响。
过程
转折点: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军在法国凡尔登 展开的一场阵地战。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 “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德国从此陷入被 动。[2015安徽17(1)]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扩大:1917 年, 美国参战, 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后, 退出战争。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背景
萨拉 热窝 事件
概况
①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②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 。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 军队。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 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十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时空观念
阶段特征
考点4
考点5
考点必备梳理
史料实证探究
对世 界
意义
对俄 国
对中 国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建立了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措
结 经过 3 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 果 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14
时空观念
阶段特征
考点必备梳理
史料实证探究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异同比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内容:九国 代表签署了 针对中国问 题 的《九国公 约》等条约
(1)时间:1922 年 (2)《九国公约》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 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原则
(3)《九国公约》影响: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 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7)对科学技术:参战各国为了获胜,争相研发新式武器,推动了军 事技术的发展,战后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8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时空观念
阶段特征
考点4
考点5
考点必备梳理
史料实证探究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八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3)通过学习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 卡德纳斯改革的相关内容,落实史料实证,概括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 的特点。 (4)通过学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更深刻理解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 主运动对于瓦解世界殖民体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初中历史》P237、 P243—244
(1)结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的飞 速发展,国力增强,认识到德国的崛起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冲击和挑战。
(2)注重史料实证,通过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帝国主义之间错综复 杂的矛盾,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不平衡的体现,从而使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有深刻认识。 (3)从时空观念出发,通过展现战争的过程和对整个世界造成的严重损 失,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从而落实家国情怀,珍惜和平, 意识到和平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河南历史
主题八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 的世界
(近5年考查3次,每年1道)
历史
一、主题解读
19世纪后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 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列强之间展开激烈争夺,它们 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 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中考复习指南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中考复习指南一、引言亲爱的同学们,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这一历史阶段的关键知识点,我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份复习指南。
本指南将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详细列出该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帮助大家系统地进行复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形成了复杂的矛盾关系。
德、奥、意三国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三国组成的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引发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二)战争过程战争初期:双方在西线、东线和南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西线:英法联军与德军在马恩河等地进行了多次激战。
东线:俄军与德军在东普鲁士等地进行了交锋。
南线:奥匈帝国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在塞尔维亚境内展开了战斗。
战争相持阶段:双方陷入了长期的消耗战和阵地战。
西线:德军试图通过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打破僵局,但均未成功。
东线:俄军与德军在多个战场上进行了拉锯战。
战争结束:美国参战,协约国军队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支持。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战争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争期间,各国共动员了约7000万人参战,造成了约1500万人的死亡和3000万人的受伤。
战争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破坏。
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使它们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四)复习要点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为争夺世界霸权,他们之间矛盾不断,各国冲突也日益加剧。
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2)一战正式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史实: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正式开始。
意大利原先属于同盟国阵营,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至上”。
(3)一战主要战场:欧洲史实:一战主要战场在欧洲。
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后战争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4)一战中法德战场(西线)的残酷战役:凡尔登战役史实: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阵地战,德国惨遭失败。
因战役异常惨烈、死亡人数众多,凡尔登战役又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1917年一战形势史实:1917年4月,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
接着中国、巴西等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
而俄国因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6)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史实: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一战规模空前:1914年—1918年,历史4年多。
参战国家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
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
(2)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3)影响:①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也可以用来回答历史地位)②(对世界的影响)推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新出路。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背诵清单)
专题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对接课标落实基础(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3.结果:1918年下半年,协约国不断发动反攻,德军败局已定。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3.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4.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5.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三)列宁与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的背景:①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
②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③政治上: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外交上:临时政府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2.十月革命(又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改变了社会性质,由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
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战),还镇压人民。
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城市)领导人:列宁革命对象(任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临时政府据点:冬宫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结束标志:攻占冬宫(或“阿芙乐号”巡洋舰的炮声)性质:社会主义革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①背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四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梳理整合
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建立政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政权巩固 ①政治上: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②军事上: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③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 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外交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集体化 和工业化 颁布新宪法
规律方法探究
考法一
考法二
【例2】 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根据下表可以推断出,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 家 苏联 24.3% 英国 17% 法国 9.4% 德国 7.1% 美国 4.3% 日本 3% 年均增长率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十四单元 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 战后初期的世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点梳理整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 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②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两大集团
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成员国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英国、法国、俄国 核心国 德国 英国
考点梳理整合
(6)影响 ①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考点梳理整合
二、列宁与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二月革命 ①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②时间:1917年3月。 ③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 布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2.十月革命 (1)背景:1917年7月,俄军惨败;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2)过程 ①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 自领导起义。 ②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河北中考历史基础过关 19_主题十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名师点拨 (1)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适时调 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很大,也不可避免地走 了一些弯路。 轻巧识记 形象联想记忆法,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把枯燥乏味 的历史材料通过联想赋予一定的意义进行形象记忆。1922年苏联成立时最 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可先 化简再联想成“屋(乌)外有白鹅(俄)”进行记忆。“屋”即乌克兰,“外”即 外高加索联邦,“白”即白俄罗斯,“鹅”即俄罗斯联邦。
主题十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基础知识过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宁与十月革命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考情探究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3.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4.据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不同特点
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 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典例 下侧所示书籍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 ( C )
A.属于第二手的资料 B.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D.能得到全方位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26,1.5分)2018年9月,下图中的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 )A.英国内战B.拉丁美洲独立战争C.印度民族大起义D.第一次世界大战2.(2018辽宁沈阳,13,2分)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近百万只羊、无数头牛和约50万匹马被消耗;近100万栋建筑物及难以计数的铁路和公路、许多桥梁、大部分工厂等被破坏。
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影响是( )A.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B.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C.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D.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3.(2018陕西,18,2分)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4.(2018福建,27,2分)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安排战后和解,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
“痛苦的遗产”是指(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北大西洋公约》5.(2018河南,17,1分)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美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
这些有助于(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6.(2018山东潍坊,24,2分)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7.(2017湖南长沙,21,3分)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8.(2017广东,22,3分)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标题应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9.(2017河南,17,1分)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0.(2016山东聊城,22,2分)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科索沃战争11.(2016贵州安顺,8,3分)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二、非选择题12.(2018江苏苏州,32,6分)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国情不同,工业化的路径也不同。
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
其经验主要有:以农促工。
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
……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
……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
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
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
“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
(2分)(2)据材料二,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3)与美国不同,苏联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据材料二,这一策略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2分)13.(2017陕西,21,8分)(节选)民族主义,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民族主义可分为积极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的兴起】材料一【民族主义与一战】材料二【民族主义在战后】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
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战争对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A行为,并分析图B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3)举一例能体现一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的史实。
材料三作者认为孙中山是“民族主义领袖”,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D “100年前”即1918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战期间,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支援协约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故选D。
2.D 由材料信息可知,“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大批牛、羊、马被消耗,说明经济严重受损,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大都被破坏。
由此可判断答案为D。
3.C 本题考查对1917年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理解。
1917年俄国先后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影响力远不如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因此题干中叙述的革命应是“十月革命”。
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后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故A错误;苏俄退出一战并不代表一战结束,B的观点错误;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结束的并不是封建统治,故D错误。
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可以看成是“独特道路”,故选C。
4.A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经过激烈的争吵后签署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
这一和约导致德国民众的复仇主义,最终成为二战爆发的一个诱因,故A正确。
B、C分别是在华盛顿会议和慕尼黑会议上签署的,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1949年,排除D。
5.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体现了列宁要发展生产力的愿望,这有助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B项符合题意。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排除A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排除C项;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6.A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国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包括钮扣价格这样的小事情。
价格的统一,反映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
A项符合题意。
7.C 据“瓜分世界”“你知道,这是英国人的”并联系所学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英国的殖民霸权受到挑战,故选C项。
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8.A 由所学可知,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由地图中的“奥匈帝国”可判断该地图为1918年以前的欧洲,分析各选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
9.D 此题考查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是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故选D。
10.A 漫画中的信息非常丰富,需要细心分析英、法、美、德四个国家的主张,德国扬言“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德国说此话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使得德国的利益受到损害。
而美国却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因此,答案为A。
11.D 题干材料讽刺了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人们生活日用品严重匮乏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故选D项。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斯大林模式政治体制弊端的表现;C项与材料不符。
二、非选择题12.答案(1)主要经验:以农促工;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2)布哈林主张: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本国节约获取资金。
斯大林主张:剥夺农民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3)国际环境: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以工业化的发展为线索,考查对美国、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第(1)问,分析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可知,主要经验有:以农促工;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归纳。
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获取资金;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
斯大林主张:用强制的办法,剥削农民来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第(3)问,据材料二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是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下实行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
13.答案(1)建立:1804年。
(1分)影响: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欧洲的传播;引起欧洲人民反抗,促进民族主义兴起。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2)评价:刺杀行为,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但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