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物理下册14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物理初二下册知识总结1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初二物理下册所有的公式
初二物理计算公式总结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2V m =ρ3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F 浮=ρ水gV 排F 浮=G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压强公式:p=SF5p=ρgh6.功与机械效率公式总结: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G-F (视重力)(2)、F浮=G (漂浮、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功:W=Fs=Gh (把物体举高)9、功率:P=W/t=FV10、机械效率:η=W有/W总⇐W总=W有+W额外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篇一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Δt。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
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20℃,温度的变化量Δt=20℃。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基本知识点复习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北师大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归纳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 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
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
也可以说成正比)7、测力计的使用:(1) 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 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 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 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 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 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初二物理下册电功率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电功率试题电功和电功率(一)1.电能表是家庭电路中测量下列哪个物理量的仪表()A.电功率B.电能C.电阻D.电压2.为了纪念物理学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其名字被用来作“电功率”单位的是()A.欧姆B.安培C.瓦特D.焦耳3.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A.空调器B.电冰箱C.电视机D.收音机4.(内蒙古包头市)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当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则该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A、5WB、500WC、300WD、3KW5.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A.安培和伏特B.焦耳和瓦特C.伏特和瓦特D.瓦特和安培电功和电功率(一)1.电能表是家庭电路中测量下列哪个物理量的仪表()A.电功率B.电能C.电阻D.电压2.为了纪念物理学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其名字被用来作“电功率”单位的是()A.欧姆B.安培C.瓦特D.焦耳3.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A.空调器B.电冰箱C.电视机D.收音机4.(内蒙古包头市)家用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当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则该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A、5WB、500WC、300WD、3KW5.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A.安培和伏特B.焦耳和瓦特C.伏特和瓦特D.瓦特和安培6.将一根电阻为60欧的电热丝接在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2安,如果通电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A.1.44某104焦B.7.2某103焦C.3.6某103焦D.1.2某102焦7.(四川广安市)2007年5月,重庆开县某小学遭雷击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苏教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单位:Pa。
1Pa=lN/m2。
初二物理典型实验介绍(八年级下册)
20
7
2.86×10-4 1.0×105 28.5
小结:
由于实验中的过程中总存在误差,注射 器中的空气不可能全部排尽等因素,而我们 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般为0~5N, 0~10N,所以我们在进行《利用注射器测量 大气压》的实验中 ,尽量选用5mL以下的一 次性注射器进行实验。
13、液体沸点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5、悬挂法求重心
❖ 视频:悬挂法求重心
6、双椎体上坡
❖ 视频:双椎体上坡 实际上双椎体还是向下滚动。
7、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 视频: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视频:水流的反冲
9、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视频: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0、 观 察 微 小 压 强 计
1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 视频:覆杯实验 ❖ 视频: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
假设实验没有误差,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容积 V/mL
1
刻度线 长L/㎝
截面积S/㎡
6
0.17×10-4
大气压值 拉力F/N /Pa
1.0×105
1.7
2
4
0.5×10-4 1.0×105
5
5
4.2 1.19×10-4 1.0×105 11.9
❖ 第二,在竖直方向测量向上拉力的校 零
在竖直方向上,测量向上的拉力时, 应手拿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 计的弹簧在受外壳的重力作用下,自然 地产生形变,使指针对准弹簧测力计刻 度盘上的零刻度线时即可。
❖ 第三,在水平方向测力前的校零 在水平方向测力前的校零方法是,手拿
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在水平平放,用手指多次 弹振弹簧测力计十外壳,使弹簧测力计中的 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减少因秤钩、金属杆的 重力作用与外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而自 由地伸展,当指针对准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 零刻度线即可。此种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 上也多有应用。如估测大气压数值的实验中 就应该进行水平校零。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7篇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7篇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初二物理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归纳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1900px。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下册《匀速直线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实验、研究报告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组织小组间的分享、交流,让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匀速直线运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运用物理语言描述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
2.学会使用基本物理量(如速度、时间、路程)来描述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速度恒定的含义,能通过实例分析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回顾之前学过的速度、时间、路程等概念,为新课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强调速度恒定、方向不变的特点,并运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
2.讲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下册《匀速直线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匀速直线运动作为初二下册物理的核心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运动学基本概念,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教学案例以初二物理下册《匀速直线运动》为背景,针对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实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许多同学想要了解初二物理的知识点,那么初二物理下册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实验注意事项:小车每次下滑的高度应该相同,目的是保证初速度相同。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差。
合力方向都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4.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合力为零)5.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点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6.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合力为0)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支持面(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相压力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 增大压强方法:①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②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③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5)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②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③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3.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能够流动,对侧壁有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要有效地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以及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等三方面采取措施。
2.我们在教室里从不同角度都能够看到讲台,这是因为射到讲台的光发生的缘故;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位同学的眼睛,而该同学也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个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3.汽化有两种方式,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都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叫做。
4.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物理学家把移
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5.图5中,图(填“甲”或“乙”)表示近
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
是透镜(填“凸”或“凹”)。
6.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作出了
如图6所示的图象。
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
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
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在家庭电路中,一般情况下,开关和灯泡采取接法;而插座和电灯采用接法。
8.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将向方向偏折。
由于光的折射,我们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填“高”或“低”)一些。
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7中画出物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10.在图8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7 图8
(11)产生,传播(12)漫反射,光路是可逆的(13)蒸发,沸腾(14)电子,正电荷(15)甲,凹(16)晶体,0℃
(17)串联,并联(18)法线,高
(21)如图1所示(像与物对镜面基本对称,并且AˊBˊ画成虚线段即可得4分。
明显不对称,得0分;AˊBˊ没有画成虚线段扣1分;无连接A Aˊ和B Bˊ的,扣1分。
如果有画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不扣分也不加分)。
(22)如图2所示(图正确得4分,每条入射光线方向错,扣2分。
缺箭头,扣1分;缺字母,不扣分)。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