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齐桓晋文之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动词,如,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 (《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 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解释多义词的词义
1、明: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③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⑥火尚足以明也。 ⑦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①视力 ②明白,清楚。 ③圣明,英明 ④ 明朗 ⑤高明 ,明智 ⑥照明 ⑦表明,阐明 ⑧明达,通达
2、之 ①莫之能御也 ②牛何之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④百姓之不见保 ⑤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何以异 ⑥皆欲赴愬于王 ⑦然后从而刑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⑨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⑩申之以孝悌之义 ⑾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⑿舆薪之不见 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①代词,他。 ②动词,到。 ③ 主谓之间,取独 ④主谓之间,取独 ⑤的 ⑥指示代词,那些 ⑦ 代词,他们 ⑧到/主谓之间/代词, 指国君 ⑨指示代词,这类 ⑩他们/的 ⑾代词,国君 ⑿ 宾语前置的标志 ⒀定语后置的标志
我不是吝惜那些钱财才用羊替换牛的,老百姓 说我舍不得是应该的了。 4.谨庠序Leabharlann Baidu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 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 会在道路上背负、头顶东西了。
• 6、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 哪有时间讲求礼仪哪?
痛惜
1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 一说同肢 肢体 12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推测 1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因切合本意而感到心 1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动对...感到奇怪 15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以何异,凭什么来区别 视力 1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7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来,表目的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为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②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③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④为长者折枝 ⑤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⑦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⑧若属皆且为所虏 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①是 ②是(因为) ③ 做 ④ 给,向 ⑤是(因为) ⑥做 ⑦做 ⑧被 ⑨句末语气 词,呢
3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长久 3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放,侈,放纵放荡;辟,邪,不正
3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妻子。 制,规定;事,侍奉;畜,养活 34、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之,走向 之善,向善;轻,轻易容易
3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第一个老和幼是形作动尊敬 爱护 第二个老和幼是形作名 老人 孩子
19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安抚 2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权,名作动用秤称轻重 度duo,衡量长短
2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难道副词表反问 2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还是,表选择 2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临这里指统治 攀登 24、犹缘木而求鱼也 25、殆有甚焉 恐怕可能 26、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会集 27、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 何不 反通返 回到 28、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 朝 发布;做官的人 2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 愬于王 涂通途 道路;愬通诉 申诉 30、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 以教我。 不明白;辅佐;明确地
•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尊重自己的老人,推己及人尊重别人的老人; 爱抚自己的孩子,推己及人爱护别人的孩子。 天下就可以在掌中运行了(就可以掌控天下了)。
• 8、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想要扩张领土,使秦楚来朝见,统治中原地区,安 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用这样的所作所为,来满足 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找鱼。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
现在恩德能够到达禽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百姓那里, 究竟是为什么那?
• 10、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没有关系,这就是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 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的态度:看 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 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①感到奇怪 2、异 ②区分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分开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③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④奇特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 ⑤特殊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以……为异 ⑥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惊 奇、诧异) 3、易 ①换 ①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②容易 ②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③换 ③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④改变,交替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⑤以……为易 ⑤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轻视
既然这样,那么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的 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 姓没有受到安抚,是不肯推行恩德的缘故。 2、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诗》里面说过: 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 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 我爱也。
2.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 恶乎待哉 (《逍遥游》)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 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判断句 • 1、是乃仁术也 • • 2、是诚不能也 • 3、是折枝之类也 • 4、是罔民也
•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1、王坐于堂上 • 2、构怨于诸侯 •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等 •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等
• 主谓倒装与被动句
• 宾语前置句 •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莫之能御也: • 3、何由知吾可也: • 4、牛何之: •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 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 • 7、舆薪之不见: •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 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谈论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安抚;抵御 4、何由知吾可也? 从 放弃,放下 5、王曰:“舍之!” 6、若无罪而就死地 走向 7、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 换 诸 8、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 9、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1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焉?

• • • • • • • • •
1、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刑于寡妻 7、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8、轻暖不足于体与: 9、危士臣: 10、权,然后知轻重
• 11、朝秦楚 • 12、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13、寡固不可以敌众 • 14、弱固不可以敌强 • 15、然后从而刑之 • 16、是罔民也 • 17、树之以桑
赡,足,够;奚,何,哪里
3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种植;衣,穿 名作动
3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谨,重视;申,反复说明
• 一、通假字 • 1、无以,则王乎:
• • • • • • • • • •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3、王说曰: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盖亦反其本矣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10、是罔民也: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若: 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②若无罪而就死地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⑤若是其甚与 ⑥其若是,孰能御之 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⑧若入前为寿 ⑨更若役,复若赋 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⑾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⑿曾不若孀妻弱子 ①像 ② 这样 ③ 如果 ④ 这样 你(这样) ⑤像 ⑥像 ⑦至于 (像) ⑧ 你 ⑨ 你的 ⑩ 如果 ⑾ 连词,或者 ⑿ 及,比得上
《齐桓晋文之事》
•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 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 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 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 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 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 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 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 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 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 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 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 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 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 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