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申屠江平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增强软实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引企入教作者简介:申屠江平(1968-),男,浙江东阳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农村问题..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2008年“民间资本引入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08CGYD060YB,课题主持人:申屠江平高职院校要改善实训、实习的条件.就必须联系行业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化,是专业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化与应用,是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2006年l 1月13日召开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特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建立起来,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杨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顾了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历程,总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基本功能,并分析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针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作情况提出了几点思考,以促进实训基地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功能;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1-0210-02一、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建设回顾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评估方案中就专设了“校内实训条件”这一观测点,其中提到校内实训基地要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功能。

这表明教育部开始重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

虽然该评估方案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表述较为笼统,在高职院校中却引起很大反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逐渐成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2006年11月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生产性实训”这一概念,“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007年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推荐预审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此后,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多次提到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技师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技师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技师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新形势下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通过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与运行、合作保障、监督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使毕业生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实训基地是技师学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也是评价技师学院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笔者实践,试对技师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做如下探讨。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实训基地,学生通过真实或仿真实训,可以完成该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学习要求。

但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有所不同,管理上也无法实现与企业接轨,学生难以学到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

校外实训基地则主要建立在一些行业企业中,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全方位锻炼。

但由于企业以营利为目标,往往会使生产过程难以兼顾实训要求,加上实训单位较分散,学校管理和考核难以到位。

因此要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照教学计划得到技能锻炼,尚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弥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不足,一些技师学院尝试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与校外实训基地相比,容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但由于学校缺少生产管理经验,因此只有引企入校,校企联合共同建设,才能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的对接、课堂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尚没有统一的定位。

笔者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应具备以下五个功能:一是满足实践教学功能,在基地内学生能完成实训教学目标。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摘要:校内实训基地是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与研究,论述了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育;就业竞争力一、引言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内部建设的具有实际生产性质的实训场所,通过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与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在实践中,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模仿真实工作场景的机会;三是提供专业设备和材料,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实用技能;四是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五是为学校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与交流。

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和方法校内实训基地应该与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

根据实践经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的练习;二是提供专业设备和材料,如机械加工、电子制作等;三是设置相关的实验、测试和实验报告等环节,以检验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学习成果;四是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根据需求来定制相关的实训内容和实训设备;二是与企业合作,共同组织各类实训活动;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管理水平;四是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

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历程及思考

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历程及思考
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在全 真 的职业环境 中培养 。 传统 做法上 , 国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能力和素质 的培养途径 我
主要包括在校 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和到社会企事业单位
估的全面铺开 , 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
实习。 虽然这两种途径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等
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 足 , 体 表现 在 : 具 在校 内实 验实 训 , 更多 的是 对 已有 知
教 学模 式 ”t I 随着新 一轮 的高 职 院校人 才培 养 工作 评 1 。
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 域实 际工作 的基本能力和职业 岗位技能 ,即具备某 种特 定 岗位 的职业 能 力与 素质 。 高 等职 业教 育 人才培养 目标 决定 了高职 院校 学生
识、 理论 的验 证和对 生产技 术或经 营 的模 拟 。 以形成 难 企业生产 、 经营 、 的真实人文环境 , 管理 无法使 学生得到 实际 的职业体验 和训 练 , 不利于学生综合 素质和职业能
划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 目的不断推进 . 有关我国高 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也逐渐深化。
建设 、质量优先的全新阶段 。教高 1 号文确定 了以 6
“ 校企合 作 ,工学结合 ”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要
求 ,进一步明确 了高职院校校 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 设 的必 要 性 ,进 一 步 厘定 了高 职 院校 校 内生 产性 实
新 ,标 志 着 高 职教 育 由规模 扩 张 全 面转 向注 重 内涵
营, 客观上为相关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提供了可能 , 并 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 了学生实 习难 的问题 。 广东农 工商 如 职业 技术学 院于 2 0 年 9月创 办的学生 实 习超 市 , 01 就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分析和实践探索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分析和实践探索

科技信息
职教 与帕 分 析 和 实 跬 搽 索
嘉 兴职 业技 术 学 院 金 智 鹏
[ 摘 要 ] 高职校 内实训 基地建设是提 高“ 应用型 高技 能” 才培养质量 的重要 一环。本文就 高职校 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指 导思想、 人 建 设模 式和运行中存在 的问题等进行 了分析研 究和 实践探索。 [ 关键词 ] 高职实训 建设模 式 存在问题 校 内实训基地建设是 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 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提 高 高职人 才培养质量 的关键环节 , 是高职教育显著的特点和标 志。 刻认 深 识校内实践教 学的 内涵 、 点 , 索校 内实训基 地建设 的路 径与模式 , 特 探 探讨校 内实训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 对于更好地 培养 优质高技能人才 、 有 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具 有重 要意义。 校 内 实训 基 地 建 设 的 指 导 思 想 高职校 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 以服务为宗 旨 , 以就业 为导向 ,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 的职业教 育指导思想为导 向 , 与地方产业结构相结 合, 与企业生产实 际相结合 , 与学生 职业技 能培养相结合 。 1 . 要与地方 的产业结构 、 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 高 职教育 主要是 培养适 应地 方经 济发展 需要 的高技 能应 用型人 才, 高职教育 的发展必须与地方 经济发展相适应 ,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 构、 经济增长方式 的改变来优化 专业群设置 。因此 , 高职院校在规划建 设校 内实训基地时 , 应密切关 注地方的产业特色 和发展规划 , 多征求政 府部 门和企业 的意见 ,以保证 校内实训基地 的建设 能与地方 的经济 发 展需要相匹配 , 使高职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和前 瞻性 。 2校企合作 、 . 营造真实 的实践教学环境 校 内实训基地要努力 营造 与企业对接 的实践 教学环境和实践教 学 项 目。 但要是缺少企业 的实质性参与 , 内实训基地 的企业氛 围和实践 校 教学项 目的生产性都难 以得 到保证 。 因此 , 内实训基地 的设计 、 校 建设 、 运行 和管理 , 都必须 紧密联 系地 方企业和行业 , 极探索校企共建校 内 积 实践教学基地 的新模式 , 使校 内生产性实训 的比重 逐步加大 , 切实提 高 学生 的专 业 技 能和 职 业 素 养 。 3“ 、 ” . 改 建 结合 , 分期建设完善 资金 问题始终是各高职 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的瓶颈。在资金 紧缺 的 情况 下 , 内实训 基地建设要 走“ 、 结合 的道路 , 注重现有资 源 校 改 建” 要 的整合利用 , 充分挖掘老设备 的使用效率 , 避免在 建设 过程 中过分追 求 采购新设施新设备 , 杜绝 资源 浪费。此外 , 分期建 设完善的办法也是众 多院校都采用 的基本方法 。 将立足 于现有 资源、 满足基本技 能实训作 为 近期建设 目 , 心设计 、 标 精 实施 , 确保人才培养 目 的实现 ; 标 将实训基 地 的完整 功能实 现作 为远期建设 目标 , 按专业建设 的需要分期投入 , 步 逐 加以完 善。 4 .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 资格鉴定 我国 自2 0 0 0年起就逐 步实行 了就业准入 制度和职业资格证制度 , 持证上 岗已是 国家 劳动部 门落实到各个行业 的基本要求 。但现实状 况 是, 生产 服务第一线 的技 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 能人才严重不足 , 而他 们 中间具 有中高级职业 资格证 的更 是凤毛膦角。因此 , 高职校 内实训 基地 应充分利用其 师资 、 备、 设 场地等 硬件和软件 条件 , 积极 争取成为 国家 劳动部门或行业协会 的技 能鉴定站 , 照职业 资格鉴定的具体要求 , 按 面 向学生和社会 开展 职业技 能培训和考证 服务 ,并逐步使之成 为本 地区 职业技能培训 和职业 技能鉴定的中心。 高职校 内实训 基地建设要 因地 制宜 ,确保其使用效益 , 为集教 成 学、 培训 、 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 职业 二 、 内实 训 基 地 的 建 设 模 式 探 析 校 1生 产性 实 训 基地 模 式 . 即可承担部分或全部经营性生产环 节的实训基地 。生产性 实训基 地多采 用“ 校企 合作 ” 的方式 , 由高 职院校 与企业本 着“ 建 、 担 、 共 共 共 享” 的原则 , 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 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必须引人 企业真实的生产流程 、文化氛 围和管理模式 ,按照生产要求 来运行管 理, 做到校企一体 、 教学做一体。 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实训 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校企优势 互补 。 学校投资相对较少。在这种完 全真实的生产环境 和生产 实践中 , 学生能全面地 了解生产过程与加工 工艺 ; 而且 , 通过企业化 环境的熏 陶 与企业化的管理约束 , 能促使学生养成 良好 的职业素养 。 该模式的缺点是实训的组织管 理压力较大 , 实训 内容 受到限制 , 许 多知识和技能无法在相对单一 的生产过程 中得到体验 和锻 炼 ,不利 于 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此外 , 由于人才培养的培训性 , 品的合格率 产 和优质率不高 , 这导致部分企业不愿承担教学和学生实训任务 。 2教学性实训基地模式 . 即以单项技能学 习、 锻炼为 主 , 不承担或很少承担 生产 任务的实训 基地 。 教学性实训基地多 由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的需要 , 自行筹措建设经费 , 自主运行管理 。 该模式 的优点是学校拥 有基地的绝对管理权 ,能根据教学计划 和 人才培养需要安排全体学生进行实训 。 学生在这里可 以比较 系统 、 整 完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不仅需依托课堂教学,还需要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文将从建设与运营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性1.培养实践能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2.促进学生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选择就业,因此他们的就业能力是学校关注的焦点。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练习工作技能,增加实际工作经验。

这对于学生未来顺利就业至关重要。

3.提高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劳动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品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在建设中,需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设置不同的实训场地和设备。

对于机械类专业,需要配备金属加工车间、机械加工设备等;对于电子类专业,需要配置电子实验室、电路板制作设备等。

还需要考虑安全设施的建设,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教师团队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教师团队。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产教融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各工种的实习,以提高技能水平,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之后并不一定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还要经过企业的二次培养才能真正地适应岗位需要,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改变这种状况,各个学校都在探索将企业和实训基地结合起来,使实训基地具有生产的功能,将传统的消耗性实习转变为生产性实习,学生加工的零件就是企业的产品。

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教学队伍的建设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也是建设的难点。

企业的产品往往不是某个学科教师可以单独设计生产的,需要一些跨专业的教师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打破以往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抓好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丰富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具有参考价值。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八合一”。

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八合一”,可以看出,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师傅,要让学生实习的任务和企业的产品一致,又要在完成实训的同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不是传统教师单兵作战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

1、教学团队的规模组织行为学的团队理论,AOL公司的总裁说,优秀团队的秘密在于:“往小处想。

理想的情况下,你的团队人数应该为7-9人”。

他的建议是有不少证据支持的。

泛通常来说,最有效的团队规模不超过10人。

而且专家建议,在能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最少的人数。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团队的规模应参考管理学上团队规模的经验,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一般以团队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6人,年轻教师5-8人,服务性人员1-2人,总数不超过20人为宜。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素质实训师资队伍和完备的实训条件为保障,立足培养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突出职业岗位需要,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教学需要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连接,努力提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政府应强化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的衔接,也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要保持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态势,政府必须在立法、财政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法规,成为校企合作有力的推动者。

总体而言,政府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也有限,尤其是关于校企合作教育的指令性条款较少。

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高效的员工培训,科研成果优先转让给合作企业,必要时学校调整教学计划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等。

只有为企业做好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让企业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才能赢得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

而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同样受益,企业会主动分担实训任务和基地运行成本,为学生提供校内外顶岗实习岗位,同时,借助合作企业的生产投入、技术指导及市场经营优势,营造全真的工作环境,不仅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培养了师资队伍,促进实训基地良性循环发展。

加强订单式培训模式,达成校企共贏局面订单式培训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与市场、与企业、与多元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是突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将企业和学校以"订单"的形式紧密的捆绑在一起,由自由独立的主体上升为"利益共同体",实现高职院校、订単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生产环境,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规模不足、设备陈旧、流程不畅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对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探讨研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研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可以更好地挖掘高职院校资源,优化教学设施和实训器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对象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引言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是本研究的主要对象。

在高职院校中,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研究对象包括高职院校内已建立的实训基地,以及对于未来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的相关政策和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育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1. 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的岗位需求,因此需要更加贴合实际岗位的实训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与产业接轨,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学科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1. 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布局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实训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实训基地的各个功能区域,确保实训基地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2. 实训设备的配置和更新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是实训教学的重要保障,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和更新实训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3. 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实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实训基地的开放机制实训基地应该建立健全的开放机制,充分利用实训资源,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实训服务。

通过开放实训基地,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五、结语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机制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与产业结合的重要环节。

关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各中职院校只有充分理解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 才能对实训场所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

本文就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素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考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培养为重点”的办学理念,抓住实习实训这个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教学力度,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各中职院校大力兴建校内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

各校只有充分理解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 才能对实训场所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

一、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1、实践教学功能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训基地最基本的一项功能。

也就是说,实训基地要为学生提供场所和条件,让学生在这里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在实训基地里,学生可以对相应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借此获得“工作过程实战经验”。

2、职业培训功能:实训基地除了对校内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外,还应重视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逐步提高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可利用实训基地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地,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面向社会,对农村务工人员、城镇待业下岗人员、企业员工以及各级各类职校教师进行长期或短期、高层次或基础层次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在岗培训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生源和经费,盘活内部资源,同时还可进一步改善实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完善软件,改善硬件。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文章从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依据职业教育系统理论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重视的问题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软件和硬件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实训基地;体系功能;建设目标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职业学校办学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前瞻性思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在着眼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回顾我校三十余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技能人才。

我校从2009年开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施工企业合作,先后承揽了电气控制柜组装、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等工程,将实训教学与生产零距离有机结合,学生的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节约了教学成本,取得了学生实训技能提高和学校经济效益创收的双丰收。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场地、设备需求,满足一定量的生产性实训。

1.2实训基地的功能取向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是生产性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应实现社会职业技术培训、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教师培训、职业素质训导和技能竞赛等功能。

我校实训功能发挥有限,实训基地建设应从长远考虑实现多功能取向,这对学校发展、特色建设和效益都有大的现实意义。

1.3实训基地的“四新”建设实训基地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中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各专业工种实训中心的建设既要学习参考其它职业学校先进理念模式、也要认真分析市场熟知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构成,更要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加以调研学习,使基地建设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120素质能力提升实训基地是技师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实现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平台,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主要途径,更是全面落实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和保证办学的基本条件,对更好地推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现状随着成都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训基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当前,我院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实训基地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内涵建设重复。

建设实训基地时,资源的投入、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所属主管部门的分配都是现实问题,没有规范的制度保障,各个部门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布局,造成个别实训基地的重复建设。

实训基地不满足企业、行业发展、产业转型需求。

虽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了面向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行业和社会的发展,学院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

同时,由于学校受条件限制,更偏重于理论教育,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并不能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消耗型实训为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较少,未能实现生产经营型实训,效益不突出。

学院的实训基地通常只能提供基础消耗型的实训,与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较少,且契合度差,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了基地资源的利用率,无法突出经济效益,运行成本高。

二、建设实训基地新模式目前,实训基地在数量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的需求,在功能上更无法适应个体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按照学院的发展规划,实训基地应该开放化、网络化,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工作场景。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室在学院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和使用效益,必须充分使用实训室设备,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出台相关配套的制度,明确管理主体,便于归口部门统一集约管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v c to a d c t n hi a e ic s e h o oain a d c r ceit s o a usp o u tv r cie x lr s te mo fc mp s p o u t e o ain le u ai .T s p p rds u ss t e c nn tto n haa trsi fc mp r d c ie p a tc ,e p oe h de o a u r d ci o c v pa t e a e o sr cin nd te tv p o lms n h c n tucin,S a o c e e h p r o e f pomoi c mp prd cie p a t e a e rci b s c n t t a atn ie rb e i te o sr to c u o O s t a hiv t e u p s o r t ng a us o u tv r ci b s c
( 湖南 科技 工业职 业技 术学 院 , 潭 4 0 ) 湘 12 7 1
( n nS inea dT c nlg n uta oain l n e h ia olg , in tn4 0 , hn ) Hu a ce c n e h ooyId s ilV ct a dT c nc l l e Xa ga 1 7 C ia r o a C e 1 2
摘要 : 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 高技 能人才培养质量、 实 现 高职教 育 目标 的 关键 环 节 。 本文探 讨 了校 内生产 性 实训 的 内涵 、 点, 索校 内生产 性 实训基 地建设 的模 式 , 建设 中注意 的 问题 , 到生 特 探 以及 以达 产性 实训基 地建 设的 目的 。

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点思考

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点思考

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点思考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亟需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校内实践中,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积累相关工作经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如何建设具有实用性和成效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实训基地是高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须条件。

这种基地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它通常配备着专业化设备和实验器材,供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此外,实训基地还是学校和行业协作的桥梁,同时发挥了推动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日益普及,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陈旧、数量不足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或资源来购买新的实验器材和设备。

旧的设备往往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求,同时不能满足新工艺和技术的应用。

政策缺乏支持在一些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这会影响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

一些青年学生创新项目之外,在政策的支持缺乏下,可能无法获得适当的资源和资金。

多校共用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因为资源较少,可能不得不把一些实训基地设在共享场所中。

虽然这样可以节省费用,但也容易导致实训基地场地、设施的不足和损坏。

实训基地建设的应对策略针对当前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策略供参考: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学校应该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确立负责人和专门机构,定期进行管理和维护。

同时,鼓励技术中心或者实验室建设和多样化的实践工作,提高实际操作的效率和实用性。

提高实训基地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增加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拨款,确保资金的使用到位,同时制定支持性的政策,向学校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和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实践创新、奖学金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工作,促进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

关于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关于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关于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较多问题,学校和之间未能顺利对接,最终影响了就业质量。

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理顺社会发展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矛盾,2006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训基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首次提出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进一步说明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高职学生技能成长需要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从业者技能要求不断提升。

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长期开展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尽快进入员工角色。

在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战略选择,也成为了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

高职生产性实训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平台之上的一种实训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保障,以“实际生产过程为平台、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

实训基地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达到教师与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

同时,还可以将消耗性实习转变为创造效益的生产过程,发挥实训基地自我造血的功能,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添置设备、设施,也可以为热爱学习的贫困生提供助学的途径,为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的问题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建设融教学、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为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目标。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摘要: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本质内涵的剖析,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企共建、职业化实训、企业型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几个方面的建设要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与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育部倡导建设主体多元化、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在高职教育经历数量上大规模发展、显性的硬件教育资源条件逐步趋同、迫切需要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以求内涵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

怎样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其增强内涵发展,来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当今每个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1 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认识与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按其教育的本质属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突出技术技能性教育,重视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

这一标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规格的职业性。

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是从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角度来设定,以适应岗位的工作能力为重点,以符合职业岗位群或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针对某种职业岗位的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而进行的教育;二是技术和技能的应用性。

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应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能将技术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程中,能对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对各种信息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所培养的是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2023年度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3年度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3年度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逐渐得到了重视。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其教育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

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建设思路、实践方案和建设效果。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1.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教学资源之一,它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校内就能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

2.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中职学校的定位就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促进学校升学和就业率的提高学生能够在校内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将来到社会上就业时,具备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从而可以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建设思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当依据学校特点和专业特征,结合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出具有规划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

1. 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经验,明确实训项目的目标和内容。

2. 配置合理的实训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实际操作需求。

3. 配置专业师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

4.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级分层分类实施实训,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

5.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

三、实践方案1. 目标制定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确定实训项目和目标,为后续实施提供指导。

2. 设备购置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场地和设备购置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预算,保证设备质量和数量。

3. 师资配备招聘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4. 实训规划制定具体的实训计划和时间表,分级分层分类实施实训,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

5. 企业合作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师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刘玲娣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11期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新形势下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通过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与运行、合作保障、监督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使毕业生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实训基地是技师学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也是评价技师学院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笔者实践,试对技师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做如下探讨。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实训基地,学生通过真实或仿真实训,可以完成该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学习要求。

但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有所不同,管理上也无法实现与企业接轨,学生难以学到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

校外实训基地则主要建立在一些行业企业中,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全方位锻炼。

但由于企业以营利为目标,往往会使生产过程难以兼顾实训要求,加上实训单位较分散,学校管理和考核难以到位。

因此要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照教学计划得到技能锻炼,尚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弥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不足,一些技师学院尝试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与校外实训基地相比,容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但由于学校缺少生产管理经验,因此只有引企入校,校企联合共同建设,才能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的对接、课堂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尚没有统一的定位。

笔者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应具备以下五个功能:一是满足实践教学功能,在基地内学生能完成实训教学目标。

二是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实训设备为企业生产型设备,学生能参与真实生产过程。

三是实训教师团队中既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也有企业的能工巧匠。

四是校企共建共管,优势互补,引进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并进行产品研发,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是学生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均能得到提高,“零对接”的毕业生比例有较大提高。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1.整体性原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备完成技能训练、产品生产、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功能,还可以承担技能竞赛以及新产品研发等更多功能,所以应在规划、布局、管理、运行等方面综合考虑各项功能的实现,统筹规划,使基地建设更具科学性。

2.职业性原则在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教学设备的配置、实训环境布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应按照企业工作流程,体现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文化环境,突出其职业性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3.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训基地设备的建设要具有超前意识、现代教学与生产管理意识,设备配置上一定要具有先进意识,不能只满足具备生产功能,一定要体现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满足技术改革和研发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新设备和管理方式。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根据投资主体可以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融合型模式。

1.学校主导模式投资主体是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或财政资金。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组织实训和生产,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引进企业产品,把生产过程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权明确,在实训与生产协调方面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能确保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缺点是学校一次性投入资金过大,而企业由于在生产、管理中的参与度较小,所以积极性不高。

2.企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提供生产和实训场地、管理和服务,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以及生产过程的指导、产品的销售等。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校自己投入较小,实训与生产能紧密结合,企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缺点是企业的主要关注点是生产而非实训教学,当生产与实训出现矛盾时,难以保障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

3.校企融合型模式校企融合型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规划、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共同协商确定,优势互补。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实训能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校企共同承担资金投入,降低了实训成本。

缺点是实训内容安排要依据企业生产来定,当企业生产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教学与生产产生的矛盾,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四、校企融合式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建设三种模式中,校企融合型模式容易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要求,但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校企融合型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保障机制应成立专门机构,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进行科学管理,责任到人。

如成立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负责教学、生产、设备、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的具体事项等。

要建立完善的基地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责、利,在合作项目选择、基地运行、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质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基地有效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2.运行协调机制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产品的质量和完成期限有很高要求,而教育教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教学与生产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

为保证基地有效运行,首先要协调好实训教学与生产的关系,校企双方应建立运行协调机制,在人才培养规划、实训方案、生产经营等方面共同协商,避免出现矛盾。

3.质量监控与考核机制考虑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殊性,必须建立单独的质量监控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基地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与考核。

二是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控与考核,要建立以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实训过程,注重提高综合素质。

考核内容要综合实训考核与生产考核,如学生实训目标的实现情况、生产的参与过程及完成产品的质量情况、职业素养提高等方面。

4.合作发展机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四位一体”功能,并能承担相关的技能竞赛活动。

因此,首先要对合作企业投入的实训设备、技术、师资支持、产品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转型能力等方面严格考察,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合作。

其次,校企双方要进行充分调研与沟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标准等,其中重点是如何将生产与实训有效融合。

第三,校企双方还应根据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及时调整合作方式及合作内容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模式不断更新。

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关注的问题从学院的实践来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中应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环境要符合企业生产现场实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呈现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使学生能体验真实生产环境。

因此在进行基地建设时,环境布置、企业文化的营造、管理制度、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应体现生产现场实际,让学生感受职业环境。

还应根据实训基地针对的专业及专业群,对实训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生产岗位和实训工位合理设置,有些专业的基地在条件允许时,最好能够划分出按工作岛方式进行实训的仿真实训区域。

2.实训基地设备应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实训基地建设要具有超前意识,选择的合作企业应该属于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先进,同时拥有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的现代化企业,能代表行业发展趋势,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

设备购置也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要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学校实际,以满足生产及实训教学先进性要求的条件下适度为好。

3.实训基地要确保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使学生在参与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体验企业真实环境。

所以不能完全将基地等同于生产企业,将实训等同于生产活动,将学生等同于企业员工。

基地内既要强调产品和质量,又不能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必须保证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融合,使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参与生产过程中完成学习。

4.学院要主动服务,创造条件吸引企业进行合作校企的深度合作是困扰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企业积极性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企业与学校合作,主要是想借助学校场地,使学生参与生产而获得较高利润回报。

因此,为提高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创造条件,吸引企业热情合作,如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冠名权,主动为企业提供场地和科研服务,开展订单培养,为合作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建立员工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等。

5.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几年,许多技师学院在校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并未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技能性和针对性。

因此,必须构建适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关注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组织纪律,通过课堂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对接,遵循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能力发展规律,各阶段的培养模式与实训内容要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而确定。

参考文献:[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