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201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统语文试题【2014.3.6】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云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2014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云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精品资料】权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Word精排版,可下载自由编排,供学生学习参考使用云南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ǎn) 浸渍.(zì)虬.枝(qiú) 锲.而不舍(qì)B.徘徊.(huí) 辍.(chuî) 惬.意(qiâ) 千里迢迢..(tiáo)C.琐屑.(xiâ)两栖.(qī) 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D.瑰.丽(guī) 恐吓.(hâ) 悼.念(diào) 皮开肉绽.(zhà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锲而不舍”的“锲”读qiâ。

B项“徘徊”的“徊”应读huái,D项“悼念”的“悼”应读dào。

本题考查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识记能力。

虽然只是平常的字词,但也要注意书写,这就是提醒考生在备考前,对于常见的字词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如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钉针砭厉行节约歪风斜气B.缭草急躁一愁莫展出类拔萃C.禁锢狼藉人才倍出冥思遇想D.苍茫斑斓陈词滥调漫不经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装钉”应为“装订”,“歪风斜气”,应为“歪风邪气”。

B项“缭草”应为“潦草”,“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C项“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

本题虽是一些简单的字词,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容易写错,因此考生在备考前,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如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十年来,中国史前遗址的发现层出不穷,仅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就有数千处。

当代考古学家认为,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过不少地方性的文化圈。

观察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趋向,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聚落分布的密度很大。

换言之,人类的聚落不断地繁衍,不断地分化,星罗棋布,散见各处。

其二,地方文化虽多,却逐渐凝聚为几个范围相当大的文化圈,而这些文化圈的分布形态与后世中国的地域区划也往往十分契合。

是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既有繁衍分化的现象,也有凝聚融合的现象,整个进行的过程是两者交替重叠。

其扩散到一定程度,随即因接触与互相影响而有融合。

在扩散的过程中,人口繁殖导致聚落的扩大、分化与增殖,这是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人口增殖的自然现象。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子孙繁衍是人群亲缘关系的延伸;另一方面,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群通过婚姻与结盟的方式组合为更大的群体。

于是,扩散与融合加强并扩大了亲缘纽带,而与社群纽带纠结不分,邻里乡党与亲族婚姻成为中国人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

自古迄今,中国人见面,“贵姓”与“贵处”总是必问的问题。

亲属关系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

同宗,何尝真有血缘关系?同乡,更是空泛的认同。

但是,中国人认为这些纽带是重要的联系。

这一观念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一个文化圈有多大的范围,其原来成分仍由地方文化演化,仍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这些独特性也许来自古代的部落,也许来自古代的种姓。

各个原有的群体也必有其各自认同的象征,象征的形式可能以祖先、宗神的形式出现,可能以自然神作为地方的保护神出现,也可能以某种事物为象征符号。

总之,群体的自我认同表现为诸种诸样的可能方式,而这些象征往往是神圣的。

但是,当不同群体融合为较大的群体时,各个族群之间的象征符号也必须融合为一个共同神祇以代表所有成员。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云南昆明一中2014届高三开学考试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云南昆明一中2014届高三开学考试

昆明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2024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一模)英语试题

2024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一模)英语试题

2024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一模)英语试题一、听力选择题1.A.He couldn’t find a place to smoke.B.He just needs smoking when thinking.C.He thinks it horrible to stop smoking.D.He couldn’t find a way to stop smoking.2. What did Johnson do at the weekend?A.He attended a competition.B.He prepared for a speech.C.He played football with friends.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Cousins.B.Classmates.C.Uncle and niece.4.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Classmates.B.Colleagues.C.Brother and sister.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exam?A.Happy.B.Uncertain.C.Disappointed.二、听力选择题6.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At home.B.At the cleaner’s.C.At a clothing store.2. What is the right way to wash the sweater?A.By hand.B.By dry cleaning.C.By machine.3.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 now?A.Sorry.B.Angry.C.Strange.7.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word版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word版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试题

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试题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4届11月份统一考试 (昆明三中、玉溪一中) 语 文 命题:玉溪一中高2014届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二、 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分)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我还没有适应周围的一切,就要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一手拄着一根拐杖伯恩斯先生的身子几乎全部要靠那根拐杖支撑他不只是在听我说话,更是像海绵一样吸进我诉说的每一点内容第卷表达题 (3分)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_____。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A.④①⑤②⑥③B.④③⑤⑥②①C.⑤①④⑥②③D.⑤③④②⑥①16、将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云南省昆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云南省昆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语文整理录入:青峰弦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法思想与秦的富强韩毓海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干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戒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夸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2014云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4云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5、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云南省第一次高三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第一次高三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

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

与之相较,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行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行优劣比较,强调文化间不可比较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提倡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为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

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

在文化的产生和延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个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

一方面,这种观念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

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

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采取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塑造了人自身,从而产生了文化。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忽视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品格。

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word版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word版

2014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命题:玉溪一中高2014届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北方,冬季通常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暖。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个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

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做热源。

采取集中供热可以有条件地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

还可以腾出大批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

然而,集中供热也有不足之处,如:一次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居住者日益提高的对供暖舒适度的要求;集中供热也不能适应在规定的采暖期前后气温骤降的特殊情况。

相对于集中供热而言,分散采暖的规模可以小到分户采暖,也可以是整栋楼宇或整个小区。

其供热方式也多样化,如家庭用的烧天然气的壁挂采暖炉,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各种热泵,各种太阳能采暖装置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没有集中供热的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分散采暖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多。

分散采暖的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使用灵活,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人民冬季取暖需求。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节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是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的关键。

对集中供热的热源部分,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效率。

对热网和用户端来说,都需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来增强换热设备的效率,同时减少输送蒸汽或热水的耗功。

其中,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比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提高25%,而流体流动阻力却降低25%,显著增强了热网的经济性。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Word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Word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5届12月份统一考试语文命题:昆明三中高三备课组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综评】这套试卷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综合复习内容为依据,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题类型都是学生熟悉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是无从下手。

第语言运用难度也不大。

作文是材料作文,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难度。

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写的深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之,本次的试卷题型稳定,难易适中,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照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第Ⅰ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

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

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斗”指争斗,战斗。

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

“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

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

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

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

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

份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

份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

份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昆明三中、玉溪一中)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请将各题答在相应位置,写在该题框外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闲话信仰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

这话大体不错。

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

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

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

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

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

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

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

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

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