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
文化常识: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
文化常识 纪传体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 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共计一百三十篇,篇 目分别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 论的综合。
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 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 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 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 物。 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 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空白演示
2019-7-22
➢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介绍
目
录
➢ 文化常识
➢ 前四史——著作及作者
编年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 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 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 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
[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
体、国别体、断代体)
篇一: 史书体例常识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
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都是哪本
古代史书四种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
都是哪本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1、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2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3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著史体裁。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
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
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
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4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 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之邯郸勺丸创作
1、纪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纪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辑,是我国现存纪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纪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纪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不雅念,比较容易反应出史事产生和成长的时代布景;其缺点是不容易集中反应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办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法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
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规模.纪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规模.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纪传体与编年体比较
班级:历史师范姓名:胡月箫
我国史书的撰述主要分为两种纪传体和编年体,二者各有其优劣。并且都在某个阶段适应了历史的发展,互为表里又相互斗争。
纪传体是司马迁创造的,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纪传体最大的特点是体大思精。体大主要是指记、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形式,能容纳大量的历史内容;思精,是指纪传体史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体大思精的体系形象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结构。本纪、世家、列传具有不同的载述笔法,就是一种等级序列。所以纪传体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适应了封建统治的思想体制。
从编纂学的角度来看,纪传史的结构能容纳丰富的历史素材。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刘知几评评论说:“《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此其所以为长也。”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因为以人物为写作重心,所以纪传体能够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人物,使其栩栩如生。而纪传体通过对人物的评价,也能较好的反映出作者的史观。其中项羽虽不是帝王,但司马迁却将其归为本纪,足以看出此人物在作者眼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可知纪传体能够很好的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自己的憎恶。
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
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
编年体是按年⽉⽇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是以⼈物为中⼼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创。《⼆⼗四史》全是纪传体。
编年体和纪传体区别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按年、⽉、⽇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较容易反映出同⼀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2.纪传体:通过记叙⼈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量⼈物传记为中⼼内容,是记⾔、记事的进⼀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代表⼈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然、社会各⽅⾯的历史。
表,是⽤来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法⼀⼀写⼊列传的众多⼈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部史书⾥形成⼀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有⾃⼰特殊的规格。
「古代文化常识」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能分得清楚吗?
「古代文化常识」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能分得清楚
吗?
历史,是跟语文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以全国卷和新高考卷为例,每一年文言文阅读板块都有一道题专门考查古代的一些概念,而这些概念来自方方面面,有历法、官职、礼俗、地理、教育、衣食住行等。而高考文言文的选材,最常见就是史书篇目,尤以人物传记为主。
今天小编老师就来带大家搞清楚史书体例中的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纪传体与“二十四史”
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史实,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即官方正史,都依照《史记》,以纪传体编纂。
纪传体史书包含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载记和史论等部分,其中:
1.本纪:记述帝王或者实际统治者的事迹,如《史记》的《项羽本纪》;
2.世家:主要记载诸侯、贵族的历史,如《史记》的《赵世家》、《楚世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历代正史中,只有《史记》存在“世家”体系,且历史功绩较大,历代祭祀不绝之人,司马迁也将其纳入“世家”中,如《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3.列传: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要注意的是,凡侯王而能世袭的,《史记》原列入“世家”,后代的纪传体史书则取消“世家”一类,统称为“列传”。少数列传则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如《明史》的《外国·日本列传》。
4.书志: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如《史记》的《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
5.史表:采用表格的形式记载各个历史时期重要历史事实,对于那些在历史事件中起过作用而没有立传的人物,也可于表中载之。一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优缺点
编年体、xx与纪事本末体的优缺点
编年体以年代(时间)为中心,但一件史事的起止常常要跨越数年或数十年,在此期间还会发生其他重要史事。因此,在同一年中要记若干史事,而同一事件又会分散记载在若干年中,使一件事的脉络淹没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中,给读者的翻阅造成极大不便。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一件史事,往往与多人有关,这样一件史事往往要分散记载于若干人物传记之中,许多重大史事被割裂成片段。同时,同一事件在许多人传记中记述,又会出现重复。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叙述事件始末,没有重复。同时这种体裁把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叙述,使读者既可了解事件的始末,又能了解人物在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纪事本末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年、纪传二体的缺点。
纪事本末体的缺点
首先,从保存史料的作用上看,不如编年体和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只能从全部历史中选择其某些方面作系统论述,而不能对全部历史作全面系统的介绍。
其次,纪事本末体将错综复杂的历史有机整体,分割为一些孤立的历史事件,使其失去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1/ 1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纪传体、编年体和国别体,有哪些区别?记住了,涨知识
纪传体、编年体和国别体,有哪些区别?记住了,涨知识
古人记录历史事件时,会用到纪传体、编年体和国别体,这三者有哪些区别呢?
•体裁不同
1.纪传体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是由司马迁创建的一种史书体裁,以《史记》为起始;
2.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来记述历史,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起始;
3.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记述历史,以《国语》为起始,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撰写。
•记述重点不同
1.纪传体是通过某一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活动,来反映当时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纪传体的重点是历史人物;
2.编年体的重点是时间,严格按照年、月、日来记述历史事件。具体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些什么样的事,有点类似于大事记;
3.国别体的重点是各个诸侯国,主要记录在某一个诸侯国中,相关人物的言行活动。
•优劣势不同
1.纪传体记述的范围更广一些,有利于突出某些历史关键人物。但与此同时,往往会造成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夸大;
2.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可以清晰地体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却不能全貌展现某一历史事件,从而使某些关键的历史人物,淹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
3.国别体注重真实历史的记录,相对比较客观,但各家学说都有,思想主题会显得纷杂。而且因为以各个诸侯国为单位记述,有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事件,难免会重复记录。
当然,对于纪传体、编年体和国别体,这三种记述历史的史书体裁,我们后人也不应该吹毛求疵。这世间的事物,总是有利,则必然有弊。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认为,举一利,不如除一弊的原因。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之杨若古兰创作
1、纪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纪年体史书是按活着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辑,是我国现存纪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纪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别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纪年体以时间为中间,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长处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布景;其缺点是不容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旧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方式,觉得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间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
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纪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纪传体与编年体优缺点:
纪传体与编年体优缺点:
纪传体的优点:(1)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史籍;(2)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3)便于广泛记载历史人物。
纪传体的缺点:(1)不能集中记录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2)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
编年体的优点:(1)便于表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2)便于表明历史事件的关系;(3)避免叙事重复啰嗦。
编年体的缺点:(1)不能连续叙述历史事件全部情况;(2)难于记载年月不明的历史事件;(3)于偏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事件。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之迟辟智美创作
1、纪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纪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纪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年夜的一部).另外,纪年体史书还有孔子《年龄》、"年龄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年龄左氏传》)、《年龄公羊传》、《年龄谷梁传》等.
纪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
时间观念,比力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布景;其缺点是不容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年龄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早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列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开创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
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纪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都有哪些(区别介绍)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都有哪些(区别介绍)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注意: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才是《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以国家为中心的风格对于详细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但在事件和整体的描述上仍有不足,可以很好地把握一个国家的发展脉络。但有些人可能对某些事件的具体描述一无所知。总的来说,把握整个时代的发展脉络还不太直观。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优缺点
编年体、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的优缺点
编年体以年代(时间)为中心,但一件史事的起止常常要跨越数年或数十年,在此期间还会发生其他重要史事.因此,在同一年中要记若干史事,而同一事件又会分散记载在若干年中,使一件事的脉络淹没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中,给读者的翻阅造成极大不便.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一件史事,往往与多人有关,这样一件史事往往要分散记载于若干人物传记之中,许多重大史事被割裂成片段。同时,同一事件在许多人传记中记述,又会出现重复。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叙述事件始末,没有重复.同时这种体裁把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叙述,使读者既可了解事件的始末,又能了解人物在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纪事本末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年、纪传二体的缺点。
纪事本末体的缺点
首先,从保存史料的作用上看,不如编年体和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只能从全部历史中选择其某些方面作系统论述,而不能对全部历史作全面系统的介绍。
其次,纪事本末体将错综复杂的历史有机整体,分割为一些孤立的历史事件,使其失去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