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夜》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夜》精品课件
整体感知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 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 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 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 投射吗?
细读感悟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
(以动写静,由听觉转入视觉)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又写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又把自己融入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 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所描绘的夜景。
夜,来了,四下一片寂静,溪水 悄悄的醒来了,轻轻的为大家唱着催 眠曲。慈祥的明月洒下她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 银装。大河上,星星与波纹互相照应,余光万点,小溪 轻轻晃动自己妙曼的身姿,喝饱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 闪着银色的光芒。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课外古诗词背诵月夜刘方平(共22张PPT)
二、写什么(内容) 1、知人论世
知人: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杜工部”。——名号
(2)盛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诗中描绘了很多战 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他的诗歌忧 民,真实感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地位
(3) 诗歌在创作上各体兼工,风格沉郁顿挫。— 格
教学课件
语文 九年级上册 RJ
课外古诗歌背诵 月夜
何香遥今 时雾怜夜 倚云小鄜 虚鬟儿州 幌湿女月 ,,,, 双清未闺 照辉解中 泪玉忆只 痕臂长独 干寒安看 。。。。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杜甫 训练概括技能 学习作者笔法——对写法(侧面描写) 2、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杜甫作为一个“诗史”与“诗圣” 高超的艺术修为与“忧国忧民”的崇高 精神品质。
侧面描写。望月怀人,自古
但这首诗,诗人却不写自己望月怀 而从侧面写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 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 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 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四、表何情(情感)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 安时,某个月夜对家中亲 人的思念,反映了离乱时
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 和平生活的渴望之情。
——《赠花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论世:
见注解2
1、社会状况:安史之乱 2、个人状况: 杜甫:被掳至长安 个人:僻乱住鄜州
2、诵读感知
何香遥今
时雾怜夜
倚云小鄜
虚鬟儿州
幌湿女月
,,,,
双清未闺
杜
照辉解中
甫
泪玉忆只
初中语文《夜》教案
初中语文《夜》教案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理解作者对夜的感受和描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分析作者运用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本文运用夜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作者对夜的感受和描绘。
2. 分析作者运用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理解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 运用夜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夜》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学生预习课文《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对夜的感受,如神秘、寂静、安宁等。
2. 教师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作品背景。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夜》,感受作者对夜的描绘。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孤独、无助等。
3. 学生讨论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如黑暗、困境等。
三、运用夜的形象反映社会现实(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夜的形象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如社会的不公、人们的苦难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夜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夜的感受和思考的短文。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夜》,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夜的描绘,分析作者运用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运用夜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 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 敬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 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 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 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zhǐ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fú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黎明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征 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 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 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
➢ 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亮店 墙,触景伤情。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 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 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 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 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 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 醒的感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 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 《昌黎先生集》。
➢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 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 离京八千里路程。
➢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 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 之身还顾惜余生!
➢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 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 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既本 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 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 严惩亦无怨悔。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 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 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 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 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 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 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 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 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颈联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 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 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写归路渺渺, “马不前”写前途茫茫。景物描写中显 露出英雄失路之悲,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尾联照应诗题,交代后事。英雄 之志,表骨肉之情,沉痛凄凉,溢于 言表。
写作特色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
炉,对比鲜明,诗味浓郁,感情真
切。
课堂小结
全诗表达了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
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念朝廷的心情。
诗文结构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 艺名庭筠,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 西省晋中市祁县)人。他是唐代诗人,又 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 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 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他 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 “三十六体”。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由望月怀 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 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承上启下,过渡自 然。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 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 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
13.诗词三首【教学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
诗杨通柳俗青清青新江,水精平炼含,蓄,善 用闻比郎兴江手上法唱,歌多声有。弦外之音。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 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 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歌赏析 •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 行路难才被弃置的惋惜, 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 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 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 “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 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 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 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 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 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 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 菜肴,收费万钱。
•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 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 我心里委实茫然。
•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 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 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 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 乘船经过日边。
•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 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 我该向北向南?
长期遭贬
辛酸、遭遇坎坷源自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用典
感叹身世 比喻
愤懑 乐 积 怀恋、观 极 怅惘 豁 进 豁达、达 取
展望未来富有哲理进取 、
感谢赠言
积极、
振作精神
昂扬
小结:作者抒发了不能任 由自己放纵,一味消沉下去 他笔锋一转,与友人相互劝 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 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 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 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
诗杨通柳俗青清青新江,水精平炼含,蓄,善 用闻比郎兴江手上法唱,歌多声有。弦外之音。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 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 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诗歌赏析 •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 行路难才被弃置的惋惜, 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 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 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 “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 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 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 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 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 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 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 菜肴,收费万钱。
•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 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 我心里委实茫然。
•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 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 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 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 乘船经过日边。
•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 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 我该向北向南?
长期遭贬
辛酸、遭遇坎坷源自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用典
感叹身世 比喻
愤懑 乐 积 怀恋、观 极 怅惘 豁 进 豁达、达 取
展望未来富有哲理进取 、
感谢赠言
积极、
振作精神
昂扬
小结:作者抒发了不能任 由自己放纵,一味消沉下去 他笔锋一转,与友人相互劝 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 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 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 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最新】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 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飞扬,飘扬。
酒店门口 挂的青色酒幌。
诗意: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房。青色的酒幌 飘扬在小桥流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 山岗。正是莺儿啼鸣,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赏析:下片移步换景,从眼前的小园转向远处的茅堂小桥。“远 远围墙”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 流水、小桥,动静相间,风光如画,引人遐想。”偶然乘 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词人 的怡然自得。“正莺儿啼”三句,又是特写春之一偶,以 “莺啼”“燕舞”“蝶忙”集中表现春的生命活力。“啼” “舞”“忙”三字精练准确,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无题板书设计内容首联情景交融映衬别离之悲颔联比喻谐音表达相思之深颈联想象丰富表白相思之苦尾联引用典故托鸟传达情意风格朦胧婉曲深情无限第2课时北宋有这样一个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名字叫秦观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李商隐以 “无题”为名写下了很多首诗,大多描写爱情,这首诗就是其中较为 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解读赏析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后一个“难”指分别时痛苦的心境。连用两个“难”字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有情人相思难解的愁苦。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采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蚕吐丝的“丝”谐 音相思的“思”,用春蚕吐丝,丝尽而死,蜡烛燃烧,烧尽泪止,来 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相思之苦,眷恋之深。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教学课件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xiǎng 幼小的孩子 hèdān zhìxié lô ng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烧,烤
zhu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以上为 全诗的第一 部分,写作者 旁观农民收 割麦子,目睹 农民全家出 动忙碌艰辛 的劳动场面.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文章改写成现代 文.
2· 月夜
刘方平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详,他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 • 刘方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
句。
•
•
译文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 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 拿”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bǐng
bì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 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 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做官的俸禄 年底
竟然 从事,做 yàn
zēng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 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结构全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交代时间地点
描 写 悲 惨 场 景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烧,烤
zhu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以上为 全诗的第一 部分,写作者 旁观农民收 割麦子,目睹 农民全家出 动忙碌艰辛 的劳动场面.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文章改写成现代 文.
2· 月夜
刘方平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详,他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 • 刘方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
句。
•
•
译文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 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 拿”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bǐng
bì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 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 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做官的俸禄 年底
竟然 从事,做 yàn
zēng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 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结构全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交代时间地点
描 写 悲 惨 场 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夜》课件
夜
作者简介
谢尔盖· 亚历德罗维 奇· 赛宁(1895~1925年), 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 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 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 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 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 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 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
整体感知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Leabharlann 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在枝叶荫蔽下,看跳纵 的鹿糜把指顶花蛊里的蜜 蜂惊吓。不过,虽然我喜 欢和你赏玩 这些景色,我 的心灵更乐于和纯洁的心 灵(她的言语是优美情思 的表象)亲切会谈;因为 我相信,人的至高的乐趣 是一对心灵避入你的港湾。
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拉起来,
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美丽的姑娘到牧场上会情人。
燃烧在心中的苹果,
闪出矢车菊的光色。
我拉起手风琴, 歌唱那双蓝色的眼睛。
闪动在湖中的缕缕波纹不是霞光,
那是山坡后面你那绣花的围巾。
拉起来,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让美丽的姑娘能听出情人的喉音。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 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 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 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 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和由衷赞美之情。
拟人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 切披上银装。( ) 比喻、拟人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 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拟人 )
拓展阅读
哦,孤独
济慈 哦,孤独!假若我和你必需 同住,可别在这层叠的一片灰 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到 大自然的观测台去,从那里— —山谷、晶亮的河,锦簇的草 坡看来只是一柞;让我守着你。
作者简介
谢尔盖· 亚历德罗维 奇· 赛宁(1895~1925年), 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 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 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 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 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 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 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
整体感知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Leabharlann 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在枝叶荫蔽下,看跳纵 的鹿糜把指顶花蛊里的蜜 蜂惊吓。不过,虽然我喜 欢和你赏玩 这些景色,我 的心灵更乐于和纯洁的心 灵(她的言语是优美情思 的表象)亲切会谈;因为 我相信,人的至高的乐趣 是一对心灵避入你的港湾。
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拉起来,
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美丽的姑娘到牧场上会情人。
燃烧在心中的苹果,
闪出矢车菊的光色。
我拉起手风琴, 歌唱那双蓝色的眼睛。
闪动在湖中的缕缕波纹不是霞光,
那是山坡后面你那绣花的围巾。
拉起来,拉起红色的手风琴。
让美丽的姑娘能听出情人的喉音。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 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 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 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 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和由衷赞美之情。
拟人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 切披上银装。( ) 比喻、拟人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 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拟人 )
拓展阅读
哦,孤独
济慈 哦,孤独!假若我和你必需 同住,可别在这层叠的一片灰 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到 大自然的观测台去,从那里— —山谷、晶亮的河,锦簇的草 坡看来只是一柞;让我守着你。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PPT优质课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分散:一作“羁旅”。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 李光弼激战。
“李白令我们兴奋,王维、孟浩然令我们 安详,李商隐令我们着迷,但真正令我们感 动的是杜甫,他给我们的是灵魂的震撼。”
-----余光中
阅读诗歌《月夜忆舍弟》,完成下面 各题。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诗圣”。 这首诗的体裁是 五言律 诗。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 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 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 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 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 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 千古名句。
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 离死别的焦虑; 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 关、戍鼓、孤雁鸣叫,这一个个意 象给整首诗笼罩上浓重悲凉的气氛。
5、那夜,杜甫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别的? 明确:看到了露水和月亮。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 悲伤。”
过了立秋,已经到了白露节气。白露 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凉的是天气,凉的 更是诗人的心。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所以四百年后的那天 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
——浅浅语使人愁。 八百年后的那天, 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
——含情往复不可言。 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PPT课件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写当中; 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写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
叙事: 《桃花源记》 说明: 《核舟记》
写景: 《小石潭记》 言志: 《岳阳楼记》
初读全文,学习字 词
zhé
谪守
fēi
淫雨霏霏
chán
忧谗畏讥
zhǔ yú
属予
yào
隐曜
zhǐ tīng
岸芷汀兰
shāng
浩浩汤汤
离开 国都 人家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
(连词)至于 和煦日光
动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一片
停歇
水中小洲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 全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尽头,穷尽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一起 端,执
qiáng jí
樯倾楫摧
xié
偕忘
朗诵指导 掌控正确的朗诵骈句的方法
例
三字句: 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读全文,疏通文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贬
做太守
越明年,
政通 人和,
百废
到了 第二年
顺利
和乐
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 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期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和远大抱负。
叙事: 《桃花源记》 说明: 《核舟记》
写景: 《小石潭记》 言志: 《岳阳楼记》
初读全文,学习字 词
zhé
谪守
fēi
淫雨霏霏
chán
忧谗畏讥
zhǔ yú
属予
yào
隐曜
zhǐ tīng
岸芷汀兰
shāng
浩浩汤汤
离开 国都 人家说坏话
极点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
(连词)至于 和煦日光
动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一片
停歇
水中小洲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 全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尽头,穷尽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一起 端,执
qiáng jí
樯倾楫摧
xié
偕忘
朗诵指导 掌控正确的朗诵骈句的方法
例
三字句: 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读全文,疏通文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贬
做太守
越明年,
政通 人和,
百废
到了 第二年
顺利
和乐
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 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期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和远大抱负。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5日
8
2020年10月5日
【俄】叶赛宁
9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奇·叶赛宁
(1895-1925),俄罗
斯诗人。早期诗作描写
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
法制农民生活,他的抒
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
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
自然景色,被誉为“天
才的乡村歌手”、苏维
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2020年10月5日
10
2020年10月5日
1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济 慈
2020年10月5日
2
作者简介:
▪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喜爱文学。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 《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 有《夜莺颂》、《秋颂》等,他的诗想象丰富, 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济慈诗才横 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 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 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 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赏析
夜的美体现在哪? 万籁俱寂 (1、4节)
静 溪水轻唱 (以动写静) (2节)
银辉洒落 (3节)
2020年10月5日
11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 同的角度展开描写?
▪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 和静景。
2020年10月5日
12
小结
1、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夜是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诗人陶醉 其中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闲适, 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钟情与 热爱。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2020年10月5日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4
请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2020年10月5日
5
大地的诗歌是什么意思?
诗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动听的声音, 比喻成“大地的诗歌”
如何理解“从来”一词的含义?
▪ 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 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 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 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 来不会”死亡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4.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5.柴2020门年10闻月5日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14
课堂总结
▪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 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 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 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 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 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 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 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 宁静的心境
2020年10月5日
3
蝈蝈和蛐蛐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闻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2.《夜》在朗
2020年10月5日
13
拓展延伸
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夜的名句:
1.“小楼一夜听风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020年10月5日
15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年10月5日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6
2020年10月5日
6
诗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旨?
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 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 亡”。
2020年10月5日
7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 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 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 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 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