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公开课课件(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2021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公开课课件(共22张PPT).ppt
![2021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公开课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93e7eee2bd960591c67746.png)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 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 有什么共性?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 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 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 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 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 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 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 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 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 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 会其意境。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 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 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 凡。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 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 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 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 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 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 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 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 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 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 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 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叹为古 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 子乎!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 民当中广为传颂。
作者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1.1《沁园春 雪》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1.1《沁园春 雪》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dfd6d5580216fc710afd4b.png)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qìn
mǎng
沁园春
莽莽
guǒ
素裹
ráo 妖娆
xùn 稍逊
fèn 分外
hán shǔ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朗读
结合注释, 理解诗意。 (找出你不理解的词句)
例句:
• 我最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娆”这一句。“素裹”写出了雪后大地的 洁净;“红装”写出了雪后天晴红日照耀 雪地的情形。读着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一 轮红日喷薄而出,给大地披上了红纱,皑 皑白雪在红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美少女 一般妩媚动人。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8/42021/8/42021/8/4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毛泽东是中国 人民的伟大领袖, 也是一位伟大的 诗人。著名诗人 臧克家说过: “毛泽东诗词是 伟大的篇章。”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 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 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 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 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 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 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yuan2]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 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 诗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5932734a7302768f993929.png)
“江山如此多娇” 抒发了词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热
爱之情。
论古今英雄
论古今英雄 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
人物的评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江山如 此多娇”总结上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 相继崛起,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 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 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 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 我用双手踏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 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 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 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 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 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 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 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 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 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 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 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 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 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
爱之情。
论古今英雄
论古今英雄 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
人物的评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江山如 此多娇”总结上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 相继崛起,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 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 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 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 我用双手踏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 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 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 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 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 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 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 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 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 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 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 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 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 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f744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1.png)
人物的自信。
任务探究
2.下阕为何要评说古代帝王?
引出末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评古落到颂今(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点明了主题。
任务探究
3.既然上述人物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 正的“风流人物呢?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 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 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 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 雄壮的宣言。
示例: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下阕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任务探究
任务一:探究词作上阕,鉴赏词作写景状物的手法 1.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任务探究
2.上阕作者以哪个字统领下文,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选取这 些景观?
用“望”字统领下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 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任务探究
3.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朗诵词作,整体把握词作内容,能鉴赏词作写景状物的手法 2.能评价词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3.能品味词作精妙的语言和将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 特色
自主学习
晓常识(1)作ຫໍສະໝຸດ 简介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还是一位才情超 迈的诗人,他以厚实的文学修养、坚强的革命意志和 博大的胸怀,表现青春意气、爱情悲欢,表现英雄壮 志、大同理想,其作品善于灵活用典、点化前人旧作 ,形象丰富生动,意境雄浑,读懂了毛泽东的诗词, 就读懂了20世纪中国那一段悲欢离合的历史,也就读 懂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它所传承的文化。
任务探究
2.下阕为何要评说古代帝王?
引出末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评古落到颂今(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点明了主题。
任务探究
3.既然上述人物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 正的“风流人物呢?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 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 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 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 雄壮的宣言。
示例: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下阕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任务探究
任务一:探究词作上阕,鉴赏词作写景状物的手法 1.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任务探究
2.上阕作者以哪个字统领下文,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选取这 些景观?
用“望”字统领下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 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任务探究
3.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朗诵词作,整体把握词作内容,能鉴赏词作写景状物的手法 2.能评价词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3.能品味词作精妙的语言和将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 特色
自主学习
晓常识(1)作ຫໍສະໝຸດ 简介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还是一位才情超 迈的诗人,他以厚实的文学修养、坚强的革命意志和 博大的胸怀,表现青春意气、爱情悲欢,表现英雄壮 志、大同理想,其作品善于灵活用典、点化前人旧作 ,形象丰富生动,意境雄浑,读懂了毛泽东的诗词, 就读懂了20世纪中国那一段悲欢离合的历史,也就读 懂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它所传承的文化。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4e1b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f.png)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 拟人化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 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 雪》教学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 雪》教学课件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87a513b8f67c1cfbd6b86d.png)
总写北国雪景。千万里冰封,千万 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到底 面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 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 趣。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 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 子?
由“望”领起,它统摄的
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
高”。
的 意 境 ?
看 出 ? 这 三 句 诗 写 出 了 怎 样
作 业 布 置:
❖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
• 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 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 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 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 树不多。
• “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 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 坚强信念。
6、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 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 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 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 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 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 全词的主旨所在。
总结
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表达 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江引 山无 如数
此英 多雄 娇竞
折 腰
惜 看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今朝风流人物
短于 “文治”
文韬 武略
再读理解
请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的 主要内容:
上 北国风光 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片 望——看 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 听读全诗,划出易读错,不易理解的字 词: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 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 子?
由“望”领起,它统摄的
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
高”。
的 意 境 ?
看 出 ? 这 三 句 诗 写 出 了 怎 样
作 业 布 置:
❖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
• 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 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 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 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 树不多。
• “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 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 坚强信念。
6、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 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 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 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 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 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 全词的主旨所在。
总结
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表达 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江引 山无 如数
此英 多雄 娇竞
折 腰
惜 看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今朝风流人物
短于 “文治”
文韬 武略
再读理解
请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的 主要内容:
上 北国风光 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片 望——看 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 听读全诗,划出易读错,不易理解的字 词: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公开课课件(共18张PPT)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公开课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4b25c5360cba1aa811da4e.png)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特点. 2. 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 领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4. 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词常识介绍
词是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称长短 句。一首词的句子、字数、韵律、平 仄都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唱,这就是 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名称 叫词牌,如:《浣溪沙》《水调歌头》 《如梦令》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 果有题目,写在词牌后面。词一般分 为上下阕,上阕一般写景,下阕多为抒 情.
课文朗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
4.指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B.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E.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背景介绍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 红军准备渡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在黄 河边视察地形时,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 展望革命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此词。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 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 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 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 重庆《新华日报》 上,轰动一时。
2.“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 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 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 城” “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 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 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 “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 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 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 观无比!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4f8b6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8.png)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
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
逊风
宋 太 祖
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写景的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略输
稍逊 只识
惜
数 风流人物
——激情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2022/2/172022/2/172022/2/17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72022/2/172022/2/172/17/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72022/2/17February 17,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72022/2/172022/2/172022/2/17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
上的承作用上?启下
2、毛泽东对古代五位帝王是怎样评价的? 客观公允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 进步作用,功业赫赫,为时代骄子;只可惜武功有
余,文才不足,不能成为美好河山的主宰。
3、你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
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
逊风
宋 太 祖
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写景的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略输
稍逊 只识
惜
数 风流人物
——激情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2022/2/172022/2/172022/2/17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72022/2/172022/2/172/17/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72022/2/17February 17,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72022/2/172022/2/172022/2/17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
上的承作用上?启下
2、毛泽东对古代五位帝王是怎样评价的? 客观公允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 进步作用,功业赫赫,为时代骄子;只可惜武功有
余,文才不足,不能成为美好河山的主宰。
3、你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5eebe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8.png)
江山/如此/ 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 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 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 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 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 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 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 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 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 具 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 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 才华 也欠缺;
3)“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 历 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 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上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阙Hale Waihona Puke 赏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 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 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 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 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 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 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 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 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 具 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 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 才华 也欠缺;
3)“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 历 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 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上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阙Hale Waihona Puke 赏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62a9ddbceb19e8b9f6ba15.png)
明确字词读音:
分( fèn )外 妖娆( yāo ráo ) 成吉思汗( hán ) 还看今朝( zhāo ) 数( shǔ )风流人物
结合课后注释与工具书,解释字意
惟: 只。 上下: 上上下下,即上游和下游。 顿: 立刻。 蜡: 白色。 须:等到。 素: 白色。 妖娆: 艳丽多姿。 竞: 争。 折腰: 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输、逊: 都是差的意思。
——岑参 ——柳宗元 ——韩愈 ——杜甫 ——纳兰性德
沁
园
春
·
毛
雪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 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小结: 下阙主要写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 的评价,抒发作者的伟大抱负及 胸怀。
总结:
上阙写景: 物——江山
下阙抒情: 人——英雄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 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 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作业布置:
1,收集毛主席其他与《沁园春.雪》在写作手 法上相似的诗词,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品味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所抒发的感 情,融入作者的写作特色,将这首词改写成一 篇小作文。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总写北国风光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上 阙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沁园春·雪》公开课(共33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雪》公开课(共33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5f66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5.png)
万
望惟
大
顿
山原
欲
须看
分外
江 引 惜略 唐 稍 一成 只 俱数 还
• 背诵这首词
北
江山
望
惜
山
欲
一
只
须
俱
谢谢各位 领导、老师 光顾指导!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 是这首词旳题目。
《沁园春》这个词牌要求114个字,分上 下两阕què ,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 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 儿沁水公主旳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沁园春·雪》写于1936
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
泽东在全党全军旳领导地
今朝(zhāo )分(fèn)外妖娆( ráo )
数风流人物( shǔ )
稍逊风骚 ( sāo )
四、诗歌朗诵
•停止 •节奏 •重音 •感情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 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
荣县长山初中 刘跃武
• 导入:1936年2月,身为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旳毛泽东看到北国雪 景写下一首词,存于箱底,一直秘而不宣。 1945年10月,在重庆谈判期间,这首词在 《新民晚报》刊登,轰动了山城重庆,甚 至轰动全国。蒋介石因为自己旳气势被毛 泽东压倒,气急败坏,召集了一大批御用 文人,要求他们写出一首词来胜过毛泽东 旳词。然而,这些御用文人绞尽脑汁、挖 空心思也没有写出来。于是,毛泽东旳这 首词就响彻祖国旳大江南北。这首词就是 《沁园春·雪》
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赞美 江山如此多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质课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质课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ee92907e21af45b207a8a7.png)
2021/10/232021/10/232021/10/2310/23/2021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32021/10/23October 2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32021/10/232021/10/232021/10/23
温故而知新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 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 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 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 题目。
读一读:
q ìn m ǎ ng y ā o r áo f èn
朗读指导
情感 语调 语速
诵读训练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以前三句为例分析这 首词的朗读技巧。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听读这首词
体会语速、语调、感情的变化
再读这首词
• 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
情感的变化。
•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沁园春 雪
上阕:写景抒情 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
论抒情,意境壮美
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豪迈,颇能代表毛 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 抒怀之作。
• 你是从哪些句子理解了词的内容并感受到作者
情怀的?(可从表达方式或写作手法来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我们的目标:
1.朗读这首词,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情 感。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32021/10/23October 2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32021/10/232021/10/232021/10/23
温故而知新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 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 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 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 题目。
读一读:
q ìn m ǎ ng y ā o r áo f èn
朗读指导
情感 语调 语速
诵读训练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以前三句为例分析这 首词的朗读技巧。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听读这首词
体会语速、语调、感情的变化
再读这首词
• 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
情感的变化。
•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沁园春 雪
上阕:写景抒情 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
论抒情,意境壮美
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豪迈,颇能代表毛 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 抒怀之作。
• 你是从哪些句子理解了词的内容并感受到作者
情怀的?(可从表达方式或写作手法来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我们的目标:
1.朗读这首词,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情 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a15450ddccda38376bafb6.png)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篇名解释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标题。词牌是词的 格式的名称,它决定了这首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 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 要内容。《沁园春·雪》意为:一 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 雪的词。
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
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
公
开
发
表
.
感悟朗诵
容易错读的字词:
分外: 应读(fèn) 不读(fēn) 妖娆: 应读(ráo) 不读(yáo) 稍逊风骚: 应读(xùn)
不读(sūn) 成吉思汗: 应读(hán)
不读(hàn) 数风流人物: 应读(shǔ )
不读(sh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红妆素裹,分
须晴外日妖,娆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三句意义 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 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 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 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 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 雄豪情。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毛泽东
篇名解释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标题。词牌是词的 格式的名称,它决定了这首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 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 要内容。《沁园春·雪》意为:一 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 雪的词。
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
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
公
开
发
表
.
感悟朗诵
容易错读的字词:
分外: 应读(fèn) 不读(fēn) 妖娆: 应读(ráo) 不读(yáo) 稍逊风骚: 应读(xùn)
不读(sūn) 成吉思汗: 应读(hán)
不读(hàn) 数风流人物: 应读(shǔ )
不读(sh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红妆素裹,分
须晴外日妖,娆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三句意义 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 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 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 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 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 雄豪情。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3ab8ae2cc58bd63186bdba.png)
2. 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的主要内容。 答:上 北国风光 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片 望——看 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下 片
数风流人物列抒举 发历 诗代 人英 的雄 抱人 负物不足 惜——数 昂扬向上,积极乐观
3.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下阙呢? 答:描写北国雪景,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议论历史人物,表现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4.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答:先总写后分写,先实写后虚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 “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 “舞”和“驰”通过以动写静,形象地赋予了高原飞动 的气势,使之生机勃勃。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自学指导1:1分钟
1、读准字音。
mǎng
惟余mǎ莽ng莽
想象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毛泽东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 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 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 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 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 丝毫怀疑。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教师点拨:10分钟
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简 要分析下列语句。
片 望——看 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下 片
数风流人物列抒举 发历 诗代 人英 的雄 抱人 负物不足 惜——数 昂扬向上,积极乐观
3.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下阙呢? 答:描写北国雪景,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议论历史人物,表现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4.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答:先总写后分写,先实写后虚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 “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 “舞”和“驰”通过以动写静,形象地赋予了高原飞动 的气势,使之生机勃勃。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自学指导1:1分钟
1、读准字音。
mǎng
惟余mǎ莽ng莽
想象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毛泽东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 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 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 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 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 丝毫怀疑。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教师点拨:10分钟
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简 要分析下列语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沁园春雪共28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沁园春雪共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2fe8fdbc1eb91a37f0115c7e.png)
这首词表达 什么思想感情?
1. 表达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
2. 抒发创旷世 伟业的抱负 和信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拓展训练: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 。
?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夸张、 E借代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D)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B)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BE
1、词的上片写景部分由哪个字统 领?统领哪几句,作者写了哪些景 物?
词的上片写景部分由“望”字 统领,统领了下面七句:“长城内 外……欲与天公试比高”,作者写 了雪、长城、黄河、山脉和高原。
上片的写景,哪几句是实 景,哪几句是虚景?
概括写北方雪景——实景 具体写北方雪景——实景 想象雪过天晴之景——虚景
上阕的写景,哪几句是静景, 哪几句是动景?
静景:千里冰封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分析“舞”、“驰”、“顿”的
表达效果
舞 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曲
折形容白雪皑皑的高原“蜡象”
驰 奔腾,两个字化静为动,使
群山高原生机勃勃
顿
强调黄河瞬间失去波涛滚滚 的气势,突出了其变化之快
品读下片,思考问题
1.在上下阕之间起过渡作用的是哪几句? 2.“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哪些英雄 人物? 他们有什么共性? 3.“惜”字领起哪几句?“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4.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 乏文采?根据是什么? 5.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什么 表达方式? 6.找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句子,体会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合作探究题目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改写为 “山如银蛇,原 似蜡象”好不好, 为什么?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e2311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c.png)
整体感知
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北国雪景,展壮丽河山 下阕:评历史人物,抒诗人抱负
拓展
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应具备哪些素质?
是具有敏锐头脑和杰出洞察力的人, 并且,有挑战一切既有的陈规的勇气的人, 是具有伟大领导能力的人,是会巩固一切 友谊,宽容所有敌人的人,更是一个能守 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而从不言败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在我心中堪称“风流人 物”。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 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 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含无 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 自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 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 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的,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 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 的英雄豪情。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互文说法。千万里的大地都被冰冻封住了, 大雪依然还在飘飞。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群山好像一条条白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
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大山高原)都在 跳动,想要和老天比一比谁高。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https://img.taocdn.com/s3/m/66d414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b.png)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 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 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写下了这首咏雪词赠他。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等都是巧用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把“山”“原”人格化,生 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此外,运用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 味十足。
词作小结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 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 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 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 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互文
动静 结合
“千里”“万里”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为 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意境开阔、 气魄宏大。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一动 一静,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3、上阕还分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字起总领作用
?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唐
宋
太
太
匡
民
胤
成 吉 思 汗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雄才大略
✓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诗文赏析
诗人又是如何评论他们?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伟大的 政治家 军事家 诗 人 一身文武双栖 将军利剑诗人笔
整体感知
朗读: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 顿、速度、节奏
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 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zxxkw
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 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 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 感情? 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 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 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学习下阕
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 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 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 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 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 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 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叹为古 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 子乎!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 民当中广为传颂。
“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 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 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 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 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 概。)
zxxkw
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 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 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 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 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6、讨论:“山, 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 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 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 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 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 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 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 挠的精神。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 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 有什么共性?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 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 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 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 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 请找出这个词。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 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 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 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 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 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 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 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 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 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 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 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 续写地域的辽阔。
总结词的层次与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 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 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 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 完成课课练上习题
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 贯起来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 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 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 深,感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 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 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 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 《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 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 是这首词的题目。
7、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 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 “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 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 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 点明了主题。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 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 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 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 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 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 会其意境。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 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 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