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教育中的旅游形象教育——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形象为例
慢城、慢旅游及其旅游规划运用分析
2019年第11期生态旅游作者简介:汤钦(1986-),女,浙江人,硕士,研究方向:可持续旅游、旅游资源保护、文旅产业研究。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3日。
引言:近些年来,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到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慢旅游正在迅速发展,并且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新兴的慢旅游和传统的旅游模式有什么不同?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中,慢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如何更好地把这种新理念结合到当前的旅游产业转型当中去?希望我们探讨能够给接下来的旅游规划实践带来参考意义。
1慢城与慢旅游的概念1.1慢城慢城其实是工业文明发展阶段的产物。
在20世纪80年代末,意大利发起了慢食运动,主张人们的生活应当放慢节奏,享受当下。
之后慢食运动逐渐演变发展到慢城运动,在经过经济高速发展和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之后,人们更加愿意追求能够拥有良好的环境、健康的美食、悠闲的生活、独特的地方感的社区式生活,无论是时间、空间、地点以及速度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慢城理念,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截止到2011年,全球已经有23个国家开展过慢城运动,并且141座城市了成为慢城认证城市,慢城理念当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同。
1.2慢旅游有相关的研究者在通过对旅游模式的发展演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剖析后,提出了慢旅游的模式。
慢旅游是观光游向休闲游或度假游的一种观念转变的体现,放慢旅行的脚步,更深入、更主动地体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带来的新鲜认知。
也可以说,慢旅游是回归到旅游传统和本质,就像慢食运动鼓励人们享受传统食物,拒绝流水线化的快餐一样,慢旅游能让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带入思考和情感,用心品味,提高旅行质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走马观花。
1.3慢城与慢旅游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解慢旅游的发展历史后,不难发现它其实受到慢城运动很大的影响,慢城运动的本质追求是和慢旅游相同的,慢旅游就是慢城理念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结合。
国外的慢城全部都是已经被大部分为人所了解的的知名旅游景点,可以说,慢城就是慢旅游规划最好的实践地。
综合实践活动 溱湖壮锦涛声悠扬
溱湖壮锦涛声悠扬活动背景1.教育现状的需要。
长期以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死板的接受方法,使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或得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研究性课程的地位。
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计划,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全面发展。
3.本地资源的背景。
我校置身于苏中平原,家乡众多的民俗风情给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学校很好的教育资源。
4.学生现状分析。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并依托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六课的学习,了解了民俗方面的一些常识,这些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因此我们选定《溱湖壮锦涛声悠扬》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活动目标1、通过对溱潼的调查、研究,了解溱潼的历史,及其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沟通交流,动手实践、综合运用、自我管理、独立操作、敢于创作、团结协作的能力;3、获得亲身体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为将来投身社会、立足社会打好基础。
活动准备1.作为教师,自己先搜集家乡民俗的相关资料,以便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应指导。
组织学生讨论,作情感动员,并指导学生共同商讨本次活动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爱我家乡,亲近家乡民俗的意识”,并为家乡民俗的发展出谋划策。
2.作为学生,要做好知识技能准备。
如:具备文明礼仪常识、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及交流询问技巧;掌握常见的调查方法、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方法等。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上相机。
活动时间一个月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开题课阶段目标: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划分出子课题,并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明确小组的研究方向。
探析“水文化”城市旅游展示模型的构建——以扬州水城形象策划为例
文化展现给旅游者 和当地居 民呢 , 这是值 得我们深思 的问题 。 简单 的实物展 示 已经 不再需要更多 的诠 释与创新 。 当今旅游的 主题 以互动式 的休 闲活动为主 , 我们应该 以静态的 “ 水文化 ”旅游过渡 到动态的参 与式 “ 水文化 ”旅 游。
维普资讯
探析 “ 水文化 ’ ’
二 “ 水文 化”旅游展示系统的核心性 开发
近几年 内,扬 州市 建成了 “ 扬州水文 化博 物馆” ,整 个博物馆从 “ 的历 史” 水 、 “ 的 文化 ” 水 的治 理 ” 水 的 利 用 ”等 水 、“ 、“ 四个 方 面 , 面 展 示 扬 州 与 水 生 生相 息 的 全 关系 。水博馆 内以实物展 出为主 ,展 馆的 8 %以上都 是实物 ,同时增 加了天宁寺模 0 型 、扬 州三把 刀和大量 与水相 关的模型 , 充分体现 了扬 州的古城特色。 此外 , 州 扬 顺利完成 了 “ 运河文化 公园”的建设 ,这 种专 题性 的 文化 公 园以 水上游 览 线为 中 心 , 穿扬 州市 区, 途经过五 台胜景 、 贯 沿 东 关古渡 、东门遗址 、古河新韵 、普哈丁墓 园、 吴道 台宅第 、 山园 、 氏盐商住宅 、 康 卢 何 园 等 2 个 已经 开 发和 尚 未 开 发 的 景 点 , 6 众多 的历 史遗 迹和古建小品掩映其 问,原 汁 原味地 展 现运 河历 史和 运 河文 化 。然 而 ,一些 问题 我们不容忽视 : 开发 中的瓶颈问题 : ( ) 一 、现有综合性 的水文化 博物馆以 “ 实物展示 ”为主 ,缺乏 “ 互动参与性 ” 。 ( ) 水博 物馆 具有科学性 、 二 、 艺术性 , 但往往 因缺乏普遍性 、观赏性 、休闲性和 趣 味性而导致 吸引力不 足。 ( 、人对 水的感情错综复杂 ,静态 三) 式展 览无法使 游客 表达对 水的讴歌 与激愤 之情 , 但休 闲模 式的单一化又使游客 或居 民对 城市 “ 水文化 ” 的深入 了解望而却步。 ( 、建设专题性 的水文化公 园,如 四) “ 河 文 化 公 园 ” 是 一 项 突破 性 的 举 措 , 运 , 但从 “ 文 化 ” 的 完 整 意 义 上 看 其 缺 乏 一 水
民俗与旅游
民俗与旅游我的家乡——泰州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
泰州旅游资源丰富。
泰州旅游景点包括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红色旅游景点,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
泰州旅游景点有千年古刹光孝寺、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公园等人文景观,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有溱湖风景区、里下河水乡湿地、泰兴银杏群落森林公园、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有黄桥战役纪念馆、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更有享有“溱潼会船甲天下”美称的中国溱潼会船节、梅兰芳京剧艺术节、郑板桥艺术节等民俗节庆活动。
民俗节庆1、溱潼会船节溱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民间传说丰富多彩。
南宋绍兴元年,一支从山东南下投奔岳家军的义民队伍行至溱湖,与金兵遭遇,打得金兵落花流水,义民也伤亡惨重,血染溱湖。
溱湖百姓含悲收葬为国捐躯的英雄,并于每年清明节撑船来此祭扫,久而久之,便形成清明撑会船的习俗,由此演化成每年一度的水乡民间盛会——溱潼会船节。
每年清明节,四乡八镇的数百船只,上万船民来此聚会,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
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她是\'92中国友好观光年江浙沪旅游目的地之一,\'95中国江苏民俗风情游首游式亦在此举行,2001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中国泰兴银杏节中国泰兴银杏节由“银杏艺术节”、“银杏科技节”演化而来。
每年在银杏成熟的时候举办此节,旨在以银杏为媒、宣传泰兴。
银杏节期间,一般都要举办论坛、科技市场、产品交易、信息发布、项目洽谈、人才引进以及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以促进泰兴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提高泰兴的知名度,强化招商引资、院企对接、项目开发等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2年来,银杏节为泰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泰州师专旅游管理学院“感悟水城慢生活”征文】
【泰州师专旅游管理学院“感悟水城慢生活”征文】梦游水天堂2011级商务管理尤瑜琳水,灵动而生生不息,柔弱却不失刚强,泽润万物却不思索取,以大自然母亲的胸怀包容尘世的一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聃在《道德经》中把水等同于最高精神的道,深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也就把水做为心灵的寄托。
依一汪碧水,掬一把在手心,则会令人心一派澄明。
慢,恬静而与世无争,怡然却不失进取;慢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修炼;慢是一种心境,是坐看云起云涌、闲看花开花落的淡然怡情;慢是心的一种解放和宁静,是抛弃是非名利和直面困难的平和心态。
有那么一座城市,曾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那么一座城市,三水交融,夙冠淮南;有那么一座城市,人们临水而居,晨钟暮鼓,祥和安宁;有那么一座城市,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们在水中品味慢生活。
这就是泰州,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古城。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下的时候,整个泰州开始苏醒了。
它不同于我自身曾经生活的地方那么繁杂,没有仓促的上班步伐,没有大量汽车的鸣笛声,没有拥挤的交通。
它有着的是淡宁、有着的是享受生活的人们,让我感受到了“小城市,大生活”的特点。
泰州的慢,慢在早晨。
伴着清早的晨曦,在和煦的阳光下起个早。
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胡同里,你会被这里弥漫的早餐香味所吸引。
泰州人所说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大概就是说的这么一种平和宁静的早餐文化把。
在我记忆中的早餐,是学生边走边吃的和时间赛跑,是工人狼吞虎咽的充饥开始工作,只有无所事事老人,才会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慢慢停下脚步享受早餐。
在泰州,走进一家早茶店,学生,老人,工人,都细细的品尝着这美味的早餐,把它作为新一天美好开始的起点,昨夜烦恼的终点。
以早茶最为讲究的泰州,烫干丝和鱼汤面是早茶中最为有名的食物。
如果来泰州,有幸在清早来上一份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尝尝泰州地方特色的薄荷糖和麻糕,和店主聊聊门口青石的历史,讲讲店旁古桥何时架起,你就能真正体味并爱上这种慢生活的滋味,会在繁忙的人生中找到一份别样的恬静和安逸。
以水文化推动城市建设新提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 —
以江 苏省 泰 州 市 为例
叶 帆
摘 要:水是泰州的特 色和灵魂 ,水文化是泰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现代城市建设 中得到一定的传承和发展。城市建设 中融入水文化 需注意防止模仿化 、急进化 、认识偏差化等问题 。在城建新提升战略中做足水文化,需要更新理念 、彰显特 色、注重细节 、提升效益、集思广益。 关键 词 :城 市 ; 建设 ; 水 文 化 ; 水 工程 ;特 色 水 是城市生存和发 展 的重要 支撑 和保 障 ,城市 依水 而建 、因水 而 兴。泰州古称 “ 海 陵” ,地处江淮尾 间 ,濒江近 海 ,境 内河 湖密布 、水 网纵横 ,有 1 6 0 0 0多条河流 、近千平方公 里的水面积 。水 是泰州的特 色 和灵魂 ,水文化是泰州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泰州城市建 设不仅要在 外 在的有 形工程上 实现新 提升 ,也要在 内在 的文化建设上 实现新提升 ,充 分传承和发扬泰州的水文化 ,打造 富有泰州特色的文化新城 。 水文化在泰州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状况 泰州的 “ 泰 ” 有学者 将之 释为 “ 三人 治水 谓之 泰”,又称 泰州 由 江 、淮 、海三水组成 ,也可以诠释为众人 治水 ,国泰民安。应该说 ,泰 州城市文化多与水有关 ,水文化渗 透到社会 各个方 面。泰州城市 的水 文 化底蕴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已得到一定的传承和发 展。
2 、循序渐进防止 “ 急进化”
1 、水利规划设计体现文化特 色
近年来 ,泰州注重将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规划和设 计 ,在编制 《 泰 州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 、《 泰州城 市水环境治 理规划》 及 《 市区 水利现代化规 划》 过程 中 ,对主 城区提 出 了 “ 一 横 、两 纵、三环碧 水 绕凤城” 等文化概 念 ,重点 打造 “ 一 轴 、两 带 、三 圈” 的水 文化建 设 区。在水利部和省政 府批复 同意 的 《 水生态 文 明城市建 设试 点实施 方 案》 中,提出要形成 “ 一脉、一城 、一湖 、的水文化体系。 2 、水 文化 工程 提 升 文化 品 住 是承载着泰州文化的河道 。如反映泰州凤凰文化 的凤凰 河 ,反映 泰州盐税文化 的老通扬运河 ,反映现代水利成果 的引江河 ,作 为城市 清 水通道 、生态走廊 、景观游 园的周 山河等 ,都在建设的过程 中融入 了泰 州文化元素 。二是承 载着 泰州文 化 的涵 闸堤坝 。如长江 沿线 的百 里江 堤 、里下河地 区的垛 田菜花 、靖江 的夏仕港 闸、高港水利枢 纽 、东城河 泵站等 ,它们 已不仅仅是 防洪工程 ,同时 已经凝结为一种文 化景观 、地 理标 志。三是承载着 泰州水文化 的桥梁 ,数量也不在 少数。百凤桥 、莲 花桥 、观凤桥 、鸾凤桥 、腾龙桥等一批水利文化桥梁在我 国桥梁装饰 史 中初露头角 ,正形 成独特的泰州 风格 。 3、水 文化 景 区融入 文化 元 素 泰州已建成的风城河 风景区 、凤凰河 国家水 利风景 区 、引江河 国家 水利风景区 、姜堰溱湖风景区 、兴化水 上森林 风景 区等生态景 观,较好 地将泰州文化在水 景观中得到了传 承和发 展。如具有千 年古姿 的风城 河 大手笔构筑 了望海楼 、桃园 、文会堂等一批水 文化景点 ,展示 出新 的风 韵 ;集防洪 、城建 、环保 、旅游 、文化 功能于一体的凤 凰河不仅是 一条 市区 的绿色通道 ,而且滨河地区移步换景 ,美不胜收。这些沿 河湖配建 的水利景 区、小游园等水利景观工程 ,将古城泰州的人文典故 、水 利文 化 、廉政文化 、盐税文化 、戏曲文化 、园林风格 、生态绿化等 融人景 区 之 中,真正体现 出城在水 中、水在绿中 、绿在景 中、景在城 中的泰州水 城特色 。 二 、城 市 建设 中 融入 水 文化 需 注 意 的 问题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 中重 视水文化 建设 ,必将会 改善城 市综合 环境 , 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增强城市 的活力与个性 。但是 ,在 水文化打造 过程 中 ,如果 不能 注重个性 、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 、通 盘考虑 ,往往会 变成郑人学 步 、画蛇添 足 ,留下败笔和遗憾 。因此 ,在城市 建设 中弘扬 水文化 ,建议注意以下几 点 :
泰州的水文化
泰州的水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
同样,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
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史时,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和摇篮。
考古的新发现以及运用高新技术研究的结果证明: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一切凡在远古时代中国有水的地方,都在共同地孕育着我国的文明。
古泰州就是受水的滋哺,受江、淮、海三水的作用形成的一颗具有璀璨历史文化的明珠城市。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
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淤涨,淮水汛期的漫溢带来浮土、有机质的沉淀、冲积,大海的潮汐相拥、推托,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如玉一般地浮出于三水之间,或橙黄、或碧绿,密如蛛网的河,纵横飘逸是其纹饰;薄如蝉翼的雾,晶莹剔透,遮其清晨,罩彼薄暮。
泰州没有山,只有水,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古时又别称泰州为“三水”。
泰州现在的内河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她给我们留下了水城一体、双河绕城的独特风韵。
泰州的城原是城墙内外各有一条环河,水映城影、城夹水中、城与河互为增色;泰州的市原是因河成市,东、西、南、北、中各有一条市河,加上一条横缠在城中的玉带河,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是盐船如织、商贾夹岸。
我们的先人,或者说泰州历史上著名的官员,十分重视泰地的水利建设,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所筑的捍海堰,可使泰民“波澜不惊”,被民众称“范公堤”遗存至今。
宋奸相秦桧之妻弟州守王涣,却在泰州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开市河、造桥梁、筑城墙、主持刻印建筑学术专著《营造法式》。
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历史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
论旅游中的文化嫁接、设计及其责任--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项目推进为例
度假 、 娱乐及购物 的一种旅游 形式。 “ 慢 生活” 旅游重 点在于 自然景观和生活体验项 目的打造 , 但“ 慢 生活 ”
也要依靠文化提高旅游层次 。如何增加 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 的文化含量 ?笔者认为 ,最首要的措施 应该是 将 “ 慢 生活 ”与历史文化嫁接起来 。
文化资源 与旅游项 目嫁接
论旅游 中的文化嫁接 、设计及 其责任
— —
以 “ 泰 州水城慢 生活”旅 游项 目 推进 为例
张树俊
( 中共泰 州 1 市委党校 ,江 苏泰 州 I 2 2 5 3 0 0 )
摘
要:旅游景观吸引力和旅游产 业的发 展与文化含 量密切相 关,增 强旅 游的文化含量是提
升旅游层次 的必然要求。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的发展与层级的提 升所依 靠的正是 文化的力量。以 文化提升旅游层级 ,要搞好文化资源与旅游项 目的嫁接 ,精心进行活动项 目的情境设 计、情感 激 发和节奏控制 ;要进行旅游深度与景 区魅力角色体 验设计 、文化渗透设计、对应互补设 计,努力 提 高景观 吸弓 I 力 ,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要提升旅游 品质 ,增强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旅 游文化的 “ 化人”功 能,促进旅游事业的持续发 展。
2 01 4年 第 2期
重庆三峡 学院学 报
No . 2 . 20 1 4
第 3 0卷 ( 1 5 0期 ) J O U R NA L O F C H ON G Q I NG T HR E E G O R G E S U NI V E R S I T Y
V_ 0 1 . 3 O No. 1 50
为此 ,地方旅游一定要搞好景区的情境设计 , 让游客在旅游情境 中体验到别样 的生活 ,感受到不 同的文化 。比如泰 州是 以祥和幸福为核心 的慢生活 文化 ,泰州凤城河慢 生活旅游景区的开发,就应该
泰州市情简介
泰州市情简介泰州,位于江苏省腹地,是中国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历史上的泰州,由黄海、长江、淮河的共同作用冲积而成;今天的泰州,南隔长江与无锡、常州遥相呼应;通扬运河从泰州东部而入,贯穿全境,将其与南通、扬州连成一体;北部的稻河、草河,更是淮河门户,成为连接盐城等苏北城市的重要通道;从古至今,泰州素有“淮海名区”的美称。
泰州下辖靖江、兴化、泰兴三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姜堰三区以及医药高新区;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2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8万;泰州整体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最低处的兴化,海拔仅有1.2米;最高处的靖江孤山,海拔也不过55.6米;泰州,四季分明。
春、秋两季,温暖宜人;夏季湿热,冬季阴冷,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气候。
泰州,又被称为“汉唐古郡”,2100年前的西汉元狩六年,设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改为海陵郡;约1050年前的南唐升元元年,升格为州,先民企盼“龙凤呈祥,国泰民安”,始称泰州,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2100年的时间里,泰州涌现的名人,灿若繁星。
三国时期的吴国的吕岱,官至司马。
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堪比“大《易》之制”“《春秋》之典”。
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胡瑗创办了安定书院,首创分科教学,倡导“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创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明代王艮创立了“泰州学派”,其“百姓日用即道”学说,影响深远。
清代至近代,泰州诞生了大画家郑板桥、戏剧理论家刘熙载、大诗人吴嘉纪、棋圣黄龙士、大雕塑家吴广裕以及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现代喜剧之父丁西林等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泰州更是英才辈出。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两院院士李德仁、李德毅、童凯、侯德元、支秉彝、夏道行和叶培建、中国象棋大师徐天红和谢靖、国际象棋棋后侯逸凡等,先后从泰州走出去,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泰州,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关于科普旅游工作的思考——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
是推介科普பைடு நூலகம்点。为扎实推进 体 、 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平台和途径 ,
全市科普旅游 ,市科协除在 《 泰兴科 网站 、微 博 、微 信 等新 兴传 播媒 体 也 升 文 化 品 位 普旅游指南 》、泰兴科协网站向公众 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利用。要结合科 党 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 提 出了推 推介泰兴科普旅游线路外 ,还将各基 普旅游的创新性 、知识性 ,建立技术 动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 地 、景点联系人 、联系电话向社会公 含量高 、表现形式多样的科普旅游 门 路 ,为我们以文化为统领 、以旅游为 开 ,方便公众及时咨询和 出游。
户网站 ,利用多媒体技术 ,打造展现 载体 、以科普为 内容发展科普旅游指
二是增加科普设施建设投入 。为 科普旅游魅力的网络平台。 建立微博 、 明了方向。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 , 增强各基地 、场馆的科学性 ,市科协 微信上的公共账号 ,积极与市民和游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将科 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 , 帮助各基地 、 客互动 , 及时发布科普旅游动态信息 , 普资源与旅游资源及旅游活动结合 ,
导游队伍建设,聘请景点工作人员 、
科普志愿者等担任导游 ,并加强培训 和管理 ,以提升科普旅游的专业水准
( 三) 加 大科 普旅 游推 广力度 ,
以及用科技捍卫健康的企业使命 。
泰兴市科普旅游景点虽数量较多, 和科技含量。
革命 老 区黄 桥镇 祁巷 村 小南 湖生 但却比较分散,且层次相差较大。有
具 有 磅礴 之 势 的 《 济 川赋 》浮 雕 ,规 连接器公司、 宏大特钢公司等企业也先 带 来 的乐 趣 。 同时 ,要 加强 科普 旅 游
模宏大的医药文化和科技文化展厅 , 让游人为之震撼 ,进一步呈现了企业 深邃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人文氛围 ,
“水城慢生活,泰州最吉祥”的解读
1 泰州概况泰州地处江苏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
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称为“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
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杰出代表。
泰州被称为中华凤城,自古以来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形成特有的“水城慢生活、泰州最吉祥”的城市文化,本文对此进行全面解读,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提供借鉴。
2 水城的解读对于水城文化,体现在泰州的方方面面。
直观层面上是水多、桥多;“水天堂,夜游城”体现的是水城夜游;兴化千岛垛田,分布于水流湖泊之中,菜花盛开时,乘船在垛田之间穿梭游玩,惊叹于自然生态之美,体现的是水上菜花;水上森林,在不利于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下,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发地水林渔游生产体系,既保护环境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的是水上森林。
2.1 水多、桥多古时泰州水多桥多。
城内由南往北有中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外围是两圈玉带河,河道纵横交错,交织成网。
目前泰州城市打造的是“双水绕城”,是指畅通城市水系,对流经泰州城区的凤城河、周山河、凤凰河、南官河等河流进行景观提升,最终形成“内环凤城河抱老城、外环南凤城河护新城”的“8”形态。
凤城河岸树木和绿植错落有致,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游客流连忘返。
城市慢跑步道、轻骑道、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每天早晚,这里都会有很多市民锻炼身体,成为休闲纳凉好去处。
双水绕城首先是紧贴市民对公共休闲的需求,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对外呈现出来的是致力于保护城市水资源和水城文化,给予游客独特的水城感受。
对于城市水城特色的挖掘,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中水多,自然桥多,民间流传有一百零八座之多,广为熟知的有税务桥、老高桥、宝带桥、迎春桥、升仙桥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的变化,一些桥得到了修缮,一些桥也随着河道一同消失。
茶香文化体验之旅泰州示范点申报材料·水城慢生活的早茶时光
茶香文化体验之旅泰州示范点—水城慢生活的早茶时光(泰州老街·三水湾)泰州地处长江下游、东海之滨,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自古经济繁荣,富于鱼盐之利。
泰州人口密度较低,生态环境优越。
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谐的生活氛围,始终如一的平民气息,使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祥泰之州”。
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泰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交通便利,“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十分丰富。
”明清以来,泰州市肆繁华,人民安居乐业,成为里下河地区传统的盐业生产中心和茶叶集散中心。
一代代徽州茶商群体来此创业、生活,留下了胡源泰茶砖、稻河古街区、新安会馆等丰富的茶商历史遗存。
徽州茶商带来了太平猴魁、大方茶、祁门红茶等名优茶叶,不仅满足了泰州人的茶叶消费,也极大地丰富了泰州“皮包水”早茶休闲生活的文化内涵。
泰州早茶,是以喝茶(龙井、福香茶)为引,以精致点心(鱼汤面,烫干丝)为内容,辅以听书看戏,是悠闲、轻松、自在的“水城慢生活”。
来泰州吃早茶,体验水城慢生活,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体验点一:水城泰州的慢生活场景(泰州老街街面)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有一条青砖黛瓦的古明清建筑带,绵延过千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这就是“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能让人穿越百年沧桑,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为各地游客留下了一个忆古怀旧、品味生活的平台。
泰州老街展现的人文、戏曲、民俗、美食,巧妙地体现了泰州历史文化元素,是体验泰州大众生活、中国特有的闲适文化最佳处。
1、茶叶消费和特产总汇。
老街虽然不以茶叶商铺为特色(泰州的茶庄分布较广),但也有着大定名陶茶艺馆等高档次茶庄。
泰州虽不产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泰州人用银杏、荷叶等地方特产为原料,发明、生产出银杏茶、大麦茶、荷叶茶等新茶品种。
除了与茶叶相关的特产,老街上特产商铺林立,靖江肉脯、绿壳鸡蛋、黄桥烧饼、嵌桃麻糕、小磨麻油、鱼饼虾球、丝光薄荷糖等尽可放心选购,不失为馈赠亲友、自家私享的特产佳品。
泰州市戏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泰州市戏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装┊┊┊┊┊订┊┊┊┊┊线┊┊┊┊┊┊┊┊┊┊┊┊┊泰州市戏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戏曲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虽然戏曲文化旅游的起步不算太早,但是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性和体验性,戏曲旅游正在蓬勃发展。
泰州拥有丰富的戏曲旅游资源,“戏曲三家村”是泰州建设时间最长,文化积淀最浓厚的景区,吸引了大批的戏曲爱好者来此学习交流。
但是由于戏曲本身的传承性难,受众性小以及泰州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戏曲旅游开发缺乏深度,专业人才缺乏,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泰州戏曲旅游资源的研究和SWOT分析,明确了泰州戏曲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一些方案,以加快泰州戏曲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泰州戏曲文化旅游资源 SWOT分析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装┊┊┊┊┊订┊┊┊┊┊线┊┊┊┊┊┊┊┊┊┊┊┊┊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Tourism in Taizhou[Abstract] Opera tourism is a new way of traveling.Although opera tourism started late.But because people demand more and mor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ourism,opera tourism is booming.Taizhou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ree opera park”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oldest one and has the strongest cultural accumulation in Taizhou.It ha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opera lovers to here travel and learn drama knowledge.But some problems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tourism:opera itself is difficult to smriti,not have too much viewers;Tourism infrastructure is not perfect;The lack of depth of traditional opera tourism development;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insufficient propaganda .This passage through a study 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operas and SWOT analysis in Taizhou,def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suggestion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aizhou opera tourism.[Keywords] Tai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SWOT Analysis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装┊┊┊┊┊订┊┊┊┊┊线┊┊┊┊┊┊┊┊┊┊┊┊┊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戏曲文化旅游的概念与意义 (1)(一)戏曲文化旅游概述 (1)(二)泰州发展戏曲文化旅游的意义 (1)二、泰州戏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 (2)(一)泰州戏曲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2)(二)泰州戏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3)三、泰州戏曲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4)(一)优势 Strength (4)(二)劣势 Weakness (4)(三)机遇 Opportunity (6)(四)挑战 Threaten (6)四、泰州戏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7)(一)明确戏曲旅游的文化定位和市场定位 (7)(二)树立泰州戏曲旅游的品牌形象 (8)(三)培养戏曲旅游专业人才 (8)(四)提高“戏曲文化三家村”的知名度,加强戏曲旅游宣传 (9)(五)开发有特色的戏曲工艺品 (9)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装┊┊┊┊┊订┊┊┊┊┊线┊┊┊┊┊┊┊┊┊┊┊┊┊泰州戏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引言2016年4月,位于泰州凤城河畔的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开馆,这个带“国”字的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泰州发展戏曲文化旅游的决心更加坚定。
泰州旅游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专业实践报告泰州市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所在院(系、班级):旅游与社会发展学院小组组长:沈子瑶 12230432小组成员:欧阳静文 12230429彭思嘉12230430孙玥 12230433沈晓虹 12230431薛林钰 12230441指导教师:孙景荣二○一五年十二月1项目概况本小组此次对泰州旅游市场进行营销策划,以下是本小组对泰州旅游市场进行的一些调查与研究,并根据问题所在点,提出观点策略。
2 泰州市概况2.1泰州市简介2.1.1自然环境及区域位置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
西南、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东临南通,西接扬州,东北部、北部与盐城、淮安毗邻,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
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
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米~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米~5米。
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
市区面积639.6平方千米。
2.1.2泰州旅游资源特色泰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文化组合较好;生态环境相对优越,有保存较好的水乡湿地及水体景观;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旅游开发基础好,社会环境优越。
人文特色拥有着两千多年建成历史的泰州人文荟萃,众多历史名人在泰州仍保留其活动遗迹并建有名人纪念馆,如扬州八怪郑板桥、京剧名家梅兰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等,灿烂的人文历史成为泰州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也让泰州旅游辨识度更高。
泰州沿江文化旅游新地标概念规划设计方案
加强沿江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文化旅 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打造泰 州市沿江文化旅游产业带。
THANKS
以“文化传承、旅游体验、生态环保、创新发 展”为核心设计理念,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 化遗产,同时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
强调生态环保,充分利用沿江地区的自然景观 资源,注重绿化和环境美化。
创新发展,将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多元素 融合,打造具有现代感的旅游体验项目和设施 。
02
规划总体概述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将泰州沿江地区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旅 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 地,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文化繁荣。
规划布局与功能划分
• 规划布局:根据泰州沿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本次规划将整个区域划分为“ 一心、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资源循环利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通过分类回收、加工处理等方式,将城市垃圾、建筑废弃物 等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 费。
水资源循环利用
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低碳发展
发展绿色交通
推广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排 放对环境的影响。
功能区
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设施,应合理规划布局 ,满足游客需求。
交通组织
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提高游客的 可达性与便利性。
标志性建筑与景观设计
标志性建筑
规划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如文化馆、博物馆等,提升整体形象。
我的旅游生活
我的旅游生活
张久玺
【期刊名称】《小学生时空》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张久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旅游文化教育中的旅游形象教育——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形象为例
2.陈向宏:油腻旅游的生活突围——旅游生活方式构建10个方面
3.历史寻根与慢生活旅游——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为例
4.历史寻根与慢生活旅游——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为例
5.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旅游,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丛”思维推进景点“簇”建构——以江苏省泰州市乡村旅游为例
以“丛”思维推进景点“簇”建构——以江苏省泰州市乡村旅游为例张树俊【摘要】推进乡村旅游“丛”思维,必须注重旅游景点的“簇”建构.“簇”建构在开发模式上需要景点由分列式开发向综合式开发推进,由单主题开发向团主题开发推进,由独立式开发向融合式开发推进,促进景点的创新;在资源利用模式上需要由生产型向信息型推进,由独步型向带动型推进,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推进;在景点建构模式上需要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推进,由视觉型向多觉型推进,由单一型向混合型推进.【期刊名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乡村旅游;“丛”思维;景点;“簇”建构【作者】张树俊【作者单位】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75“丛”思维是丛林以“簇”而构的一种应用性思维模式。
目前在乡村旅游景点设计方面,不少景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景点单一化、独立化,每个景点都只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相关景点有机组织起来的“簇”,因而旅游层次难以提升。
为此,要提升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水平,应该在“丛”思维的背景下,对旅游景点进行“簇”建构。
(一)景点开发要由单主题向“团”主题推进客观地说,乡村旅游景区的魅力不仅取决于景区观赏景点的品级高低,更取决于多重景点的组合配套,而这种组合又不是景观的简单堆积。
过去,为了彰显景区特色,一些地方常常是一景点一主题,甚至是一景区一主题,因而景区单一,更不能“丛簇成团”。
“团”不只是多种景点(包括旅游活动)的一种有机组合,更是“团”主题的体现。
“团”主题就是由景点“簇”形成的景点主题团。
如泰州的田园牧歌就是景区30多个景点组成的“团”主题,30多个景点又分为田园风光、宠物表演、畜牧文化、竹园观赏、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特色佳肴、草原风情和烧烤露营等各个小景点,形成各个不同的小“团”主题,这就使得景区景点杂而不乱,极具魅力。
再如泰州的祁巷小南湖景区除打造了特色种植、特色餐饮、特色文化休闲、特色体育健身等产品外,还新增了跑马、卡丁车、射击、野战游戏等项目,这就使祁巷小南湖由单一的生态主题景区,变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主题“团”景区。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篇: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摘要:民俗旅游是弘扬民族文化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泰州是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本文了解了江苏泰州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让人们认识到它的繁荣与发展,并且对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其功能进行分析,挖掘出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开发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引言: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我们既要挖掘、整理、开发海宁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所以,为了让泰州的旅游资源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调查了解它的情况。
一、开发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
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
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泰州历史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抗金英雄岳飞、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从业,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
千年古刹光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园、崇儒祠、岳王庙、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俱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现代高科技文明的日益普及,使泰州传统的民俗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正趋于消亡,我们必须通过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利用使它们保存下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文明的内容。
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泰州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泰州海陵区为例
·199·艺科论坛摘 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形态和外在空间物质环境形态特征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所感知到的对该城市总体印象的集中体现。
本文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了城市意象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可应用性,以泰州市海陵区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实地考察阐述了其历史人文要素及空间物质要素的特征及结构,探讨了其传统文化、水文化、现代建设综合城市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基本途径,从中试图得出泰州市城市形象塑造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意象;人文历史;空间环境;城市形象;泰州市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形态和外在空间物质环境形态特征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所感知到的对该城市总体印象的集中体现。
城市独特的人文和物质环境对塑造独特而和谐的城市品牌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并处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如何塑造自身的城市形象,为人们提供日常的愉悦以及旅游者眼中的城市文化美感,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以泰州市海陵区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展开探讨,以求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1 城市意象理论分析城市意象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观察者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该概念首先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所著《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
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的可读性,他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他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从总体上来说,林奇思想的核心是物质环境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心理意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的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以及城市意象的个性和结构。
通过实例分析,他将重复着的城市意象元素形态类型分为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五大要素。
2 泰州市海陵区意象要素分析泰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古称汉阳、海陵,南唐时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
泰州的水文化
泰州的水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
同样,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
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史时,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和摇篮。
考古的新发现以及运用高新技术研究的结果证明: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一切凡在远古时代中国有水的地方,都在共同地孕育着我国的文明。
古泰州就是受水的滋哺,受江、淮、海三水的作用形成的一颗具有璀璨历史文化的明珠城市。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
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淤涨,淮水汛期的漫溢带来浮土、有机质的沉淀、冲积,大海的潮汐相拥、推托,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如玉一般地浮出于三水之间,或橙黄、或碧绿,密如蛛网的河,纵横飘逸是其纹饰;薄如蝉翼的雾,晶莹剔透,遮其清晨,罩彼薄暮。
泰州没有山,只有水,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古时又别称泰州为“三水”。
泰州现在的内河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她给我们留下了水城一体、双河绕城的独特风韵。
泰州的城原是城墙内外各有一条环河,水映城影、城夹水中、城与河互为增色;泰州的市原是因河成市,东、西、南、北、中各有一条市河,加上一条横缠在城中的玉带河,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是盐船如织、商贾夹岸。
我们的先人,或者说泰州历史上著名的官员,十分重视泰地的水利建设,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所筑的捍海堰,可使泰民“波澜不惊”,被民众称“范公堤”遗存至今。
宋奸相秦桧之妻弟州守王涣,却在泰州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开市河、造桥梁、筑城墙、主持刻印建筑学术专著《营造法式》。
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历史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 自然 、 社会 经济 等 方 面 的旅 游 要 素 的 综合 感 知 和 印象 ,既包 含 了具体 的 有形 的景 观形 象 ,如 文物 古 迹、 建筑 等 ,又包 含 了抽 象 的 无 形 的环 境 形 象 ,如 旅游 服 务 、 社会 环 境 等 。 ” _ 2 旅 游形 象 直接 影 响 到旅
教育 是 重 中之重 。因为旅 游形 象 的定 位取 决 于该 区
域 的旅 游资 源 构 成 、 “ 地脉” 、 “ 文脉” 特 色 和客 源 市 场意 向, 而“ 地脉” 和“ 文脉” 的梳 理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梳理“ 地脉” 和“ 文脉” 对 于 大 中小 学 生 正 确 认 识 和
游 区的 知名度 , 而知名 度是 一种无 形 的旅游 生产 力 。
观赏这些旅游对象 , 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 培
养 民族精 神 、 爱 国情 感 。这 些 都 是 建设 现代 精 神 文
明 的深 厚 土壤 。 ” _ 】 为此 , 大 中小 学 旅游 文 化 教 育就 显得 非 常重要 。而在 旅 游 文 化 教 育 中 , 旅 游 形 象 的
开展旅 游形象教 育具有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旅游文化教 育;慢生 活; 旅 游形 象;地脉 ;文脉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0— 0 5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7 6 1 5 ( 2 0 1 4 ) 0 3—0 0 3 1— 0 6
随着 我 国旅 游 事业 的 蓬勃 发 展 , 大 中小 学 的学 生参 与旅 游
教 育文 化 论 坛
2 0 1 4年
第 3期
J i a o Y u We n H u Q L u n To n
找 地方 独有 的特 色 , 进 而确 定开 发主题 , 并 对主题 进
行 深化 、 加工 , 挑选 适 当 的项 目加 以组 装 , 是 旅 游 开 发 的一 条 重要 思 路 。“ 地 脉” 是指一个 地域 ( 国 家、 城市 、 风景 区) 的地 理 背 景 , 即 自然 地 理 脉 络 。 “ 文脉 ” 是指 一 个 地 域 ( 国家 、 城市 、 风 景 区) 的社 会 文化 氛 同和社 会文 化 脉 承 , 即社 会人 文脉 络 。旅 游 项 目成败 的关键 在 于 正确 确 定 旅 游 开 发 主题 , 而 主 题 的确定 又取 决 于 对 当地 “ 地脉” 和“ 文脉 ” 的 准确 把握 和对 客源 市场 的深 入分析 及定 位 。
要完 善 和提 升“ 泰 州水 城慢 生 活 ” 旅游形象 , 当务 之 急在 于 , 我们要 梳 理好 “ 泰 州水城 慢生 活 ” 的“ 地脉”
和“ 文脉 ” 。
在旅 游规 划 中 , 准 确地 把握 、 分 析一个 地域 的地
体 验旅 游 目的地 的文 化 资 源 , 增 强旅 游 的文 化 内涵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4— 2 5
脉 和文脉 , 梳理 出地脉 和文 脉 的主线 , 实质 上就 是寻
作 者简介 : 孙 建国( 1 9 5 7一) , 男, 江苏泰州人 , 泰州学 院旅游管理学 院院长、 教授 、 作家 、 泰州市有 突出贡献 的 中青年 专家。兼任 中国作家协会 江苏分会会 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 中国儿童文学 研究会会员 、 泰州市历史文化 研究会副秘书长 、 泰州市文艺评论 家协会 副主席兼秘书长 ,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 儿童文学。
的“ 慢 生活” 与 自然地 理 脉 络 和 社 会 人 文脉 络 的 密切 关 系 , 得 出结论 : 旅 游 项 目成 败 的 关键 在 于 正 确 确 定旅 游 开 发 主 题, 而 主 题 的 确 定 又取 决 于 对 当地 地 脉 和 文脉 的 准 确 把 握 和 对 客 源 市 场 的 深 入 分 析 及 定 位 。 本 文 对 于各 大 中 小 学
假如大中小学生来到泰州旅游第一时间的第一印象就是泰州水城慢生活的旅游形象口号得每到一地旅游就会梳理地脉和文脉进而在泰旅游期间了解并体会水城慢生活的文化元素内涵和外延就会提升他们泰州一游的深度度和长度并将慢生活理念渗透到以后日常生活中去这就达到了旅游文化教育中旅游形象教育的目的
教育文化论坛
2 0 1 4 年3 期
旅 游 文 化 教 育 中 的 旅 游 形 象 教 育
以“ 泰 州 水城 慢 生 活" 旅 游 形 象 为 例
荆、 建 国
( 泰州学院 旅游管理学 院 , 江苏 泰州 2 2 5 3 0 0 )
摘
要 : 本文从旅游 文化教 育 中的旅游形 象教 育出发 , 以“ 泰 州水 城慢 生活” 旅 游形 象为例 , 探讨 了当下世界 流行
有 人类 居住 。南唐 升元 元年 ( 9 3 7年 ) 升海 陵县 为 泰 州, 取 安泰之 意 , 泰州 之名始 于此 。泰 州水 陆交通 便
利: 江 都至海 安 的公路 穿越 市 区 , 南官 河 、 治 汀河 、 秦 东 河及 新老 通扬 运 河 在 此 交 汇 。泰 州水 资源 丰 富 ,
不断 升 温 。对 于 大 中 小 学 生 而 言 , “ 旅 游 是 弘 扬 民
具有 较 强 的历 史 意义 和现实 意义 。
一
、
基 于旅 游 形 象教 育 的 地脉 和 文脉
族 文 化教 育 , 建设 富 有 民族 特 色 的精 神 文 明 的有 效 途径 。旅 游景 观 中积 淀着 丰 富 的民族 多元 文化 。各 类 古 建筑 的结 构 形 式 、 建造工艺 、 图案 雕 饰 等 , 都 折 射 出具有 民族 特 色 的文化 内涵 。作 为旅 游 资源 的风 土人 情 , 有 关 景物 的诗 词 歌 赋 与 神话 传 说 等旅 游 文 学, 承载 着华 夏 民族 的性 格 、 心理、 精神、 伦理道德。 旅 游文化 教 育离不 开旅 游形 象教 育 。旅游形 象 是旅 游 资源 的本体 素质 及其 服务 环节 在旅 游者 心 目 中的综合 认知 印象 , 对 大 中小学生 而 言 , 也 是第一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