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6桥
教材分析
一篇感动人心的好小说,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之美:一位普通的老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留给自己至爱的儿子,用自己血肉之躯构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更构筑起一座沟通百姓的心灵之桥!整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构思独具匠心,巧设悬念,尤其在结尾之处,更是神来之笔;语言极富张力,洗练而生动,读起来,如诗如歌颇具韵味。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课文,感受老共产党员的人性之美。
3、抓住课文中极富感染力的语段,感受凝练如诗的文字,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环境描写、谋篇布局)的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感受人性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色。
难点:对课题《桥》的深刻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对“父爱”的深刻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洪水的知识,了解当代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桥》(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1.引入课题:(1)听写词语:咆哮惊醒狞笑拥戴乱哄哄沙哑(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大段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
揭示目标:①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感受老汉的崇高精神.②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自主探究一: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14分钟)独学:读一读:有感情地读14—23自然段.画一画: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想一想: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他为什么这样做?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互学:议一议: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群学: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师小结: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
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自主探究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独学: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课文第三部分品一品:老汉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想一想: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这生的希望给别人,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老汉精神!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这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互学:议一议: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群学: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小结:是啊,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威严的大山,作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
老师作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一座山我不知道你的姓,你的名但我知道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哦,老汉!你是一座山一座镇定的山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一座刚毅的山抵挡了可怕的灾难更是一座深情的山留下了高贵的人格哦,老汉!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永远,永远!三、达标检测,拓展提升.(10分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洛河镇中心小学余帆
教材简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名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谈歌的《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洁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四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2.多用简短的语句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但此阶段学生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向文本,去理解、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从而有自己的体悟。
能从一篇篇课文中感知不同文体不同的风格及其特点。
这篇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学生第一次接触,我想以本节课为例,让学生换个角度,从小说文体的特点出发,从情节、环境、人物三方面入手欣赏文本,品读人物。
为以后读小说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从情节、环境、人物三方面欣赏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小说文体的特点。
2.在品读中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和语言的生动形象。
体悟表达方
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质疑解难,走进老支书的内心世界,想象说话,体会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品读感悟人物形像;学习表达方法;理解题目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开门见山,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歌的小说《桥》。
2.明确学习思路。
此微型小说在当年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到底魅力何在?我们一起去欣赏。
一般情况下,欣赏小说可以哪几方面入手?
情节的曲折;人物的形象;环境的描写。
二、品读欣赏,感悟形象
1.感知情节的出乎意料,体会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
(1)自由读文,关注情节,读着读着,哪些地方是你想不到的?
(2)交流反馈,适时点拨、引导。
预设:前后呼应:揪出的是他的儿子。
设置悬念:文章结尾才告知两人的关系,而且都死了。
2.品读环境描写
(1)本文在情节上设置悬念,震撼人心,引人入胜,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请同学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大声读出来。
(2)出示精彩语句,体会洪水的凶猛与肆虐。
A.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B.这些描写洪水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习表达方法:比喻、拟人、
C.这些语句的顺序能换吗?是的,这些描写把我们带入那个可怕的情景中,告诉我们情况越来越急,威胁越来越大,生存的机会越来越小。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A.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B.齐读句子。
3.品读人物形象
(1)所有意想不到的情节,生动精彩的环境描写都是为这个人物形象服务的。
请你静心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支书生动传神的语句,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2)交流感悟:
预设:他像一座山。
体会沉稳、靠山。
语言描写:体会无私无畏
动作描写:揪、推,体会不徇私情
三、揣摩内心,拓展升化
就在一揪一推一瞪中,饱含千言万语。
可是在那样危急时刻,他们什么也没有说。
请你任选一题,写写父亲或儿子内心的独白。
1.练习写话。
任选一题,写写父亲或儿子的内心独白:
(1)父亲从队伍中揪出儿子——儿子啊, 1.父亲从队伍中揪出儿子——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
(3)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
(4)父亲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儿子啊,
2.展示交流。
3.理解课题的含义。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试着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写身边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
(2)试着从情节、环境、人物三方面着手去欣赏其他小说。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少年闰土》等。
希望把所学所获能学以致用,延续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板书设计:
16.桥
情节设置悬念
无私无畏语言
人物老支书不徇私情动作
舍己为人神态
情节比喻、拟人教后反思: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本着要有文体的教学意识,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引领学生去欣赏、去品读、去感悟,希望学生能从中感悟小说的特点,老汉的高尚品质,并能习得表达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走进文本通过品读感悟有自己的体会。
比如课堂上,品读“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时。
学生杨道琼说出老汉是人民的靠山。
有如此理解,出乎意料,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小练笔时,很多学生能写出
自己独特的感悟。
其次,学生在欣赏小说时,能学习体会到一些表达方法。
再就是,课堂上能关注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帮助生成自己的理解,能表达得更好,扎实落实语用的目的。
真实的课堂是有缺憾的!本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情预设不够准确。
第一次从小说三要素去欣赏文本,学生对于情节这个词语理解不透彻,导致学生走弯路。
内容设计还可优化,如果精读细品深悟,学生受益会更大,就不会出现老师很赶的节奏,而且对课题的升华理解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