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知识历代科举之八股选仕 精品

合集下载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八股文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基本信息中文名八股文别名时文制艺八比文四书文流行年代明清两朝外文名Stereotyped Writing适用场合科举制度内容简介八股文是一种极端形式化的文体,比较典型的两个特征就是对仗的修辞手法和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

这两个本来就是中国文学固有的特点,八股文只是把它们极端化了。

关于八股文的起源,学界一直有不同说法,这个实际上涉及到了对起源怎么理解的问题,这里不说了。

不过这些不同的认识也显示了,八股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着渊源的,而不是明成化年间突然搞出来这么一个新奇的东西让大家用。

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认识八股文时候的一个前提。

主要内容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

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

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

再后为“入手”,作为起讲后引出正文的突破口。

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

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

参阅《明史·选举志二》,示例: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周朝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它的深度和广度。

一、背景与起源1.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是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由周朝的孔子发扬光大,成为后来各个朝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

2.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背景是为了弥补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通过选拔优秀人才,实现社会和治理的稳定与发展。

二、八股取士的招考方式1.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通过三个主要环节来选拔人才,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标准,由此进行分层选拔。

2. 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中,考生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考试主要包括文化素养、文笔水平和政治倾向等方面的评估。

三、八股取士的影响与局限1.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的也造成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化的考试题目和答案导致了人们只追求形式化的答案,忽视了创新和思考。

2.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对社会地位的分配不公平,往往只有富贵家庭的子弟才能接受充足的知识和培训,有限的资源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3.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更像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实践和能力的培养。

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

四、个人观点与思考在我看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和发展文化的作用。

然而,它在标准化和形式化方面的过于强调,以及对个人实践和能力的忽视,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一个健康的教育体系和科举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借鉴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追求更公平、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八股文范文八股文原文及注解

八股文范文八股文原文及注解

八股文范文八股文原文及注解【八股文范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清韩菼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

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

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

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

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

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译文孔圣人对于何时出去施展才能、何时深藏不露这个问题,只有遇到合适的人,才会稍微透露一些自己的看法。

【破题】孔圣人对于“行藏”问题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颜回(颜渊,名回)紧跟自己,才可跟他说这个话题。

综合素质测评必考的国学常识200题

综合素质测评必考的国学常识200题

西安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评国学常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月亮B、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 )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 )A、乌B、巫C、肖D、萧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 )A、男角B、女角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 )A、50元B、100元C、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B、戍C、戌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A、早上B、中午C、傍晚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孟子》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A、欧阳修B、欧阳洵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B、李商隐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科举之八股文

科举之八股文

了 推 波 助 澜 的 作 用 。 ( 资 料 来 自 于 网 络 )
八 股 文 对 后 世 某 些 文 学 体 式 比 如 楹 联 的 成 熟 和 发 展 , 起
八 股 文 为 后 世 提 供 了 文 精 意 赅 的 典 范

八 股 文 的 写 作 理 论 和 技 巧 可 为 后 人 借 鉴
士 人 从 研 习 八 股 文 中 受 到 了 儒 家 伦 理 道 德 的 熏 陶
八股与私塾教育
从教学程度分,私塾并不像现代的学校那样可分成小、中、大学三级甚至 研究院等等,程度级别那样明显。私塾是高低程度浑在一起的,全看教师的水 平,有的教师程度很差,只能在三家村的小书房中,教教识字课本 “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到《论 语》就困难了。但是一般的私塾教师,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他是读完《四书》 “五经”,而且会作八股文的。 尽管好的私塾教师,能从启蒙教到参加全部科举考试,似乎是连贯制,不 分等级。而就学生言,还是可分等级的。大约是这样:一是启蒙教育,即识字 教育,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 约五至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约八至十年; 五是不断温书,不断练习作八股文,争取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这就各人情 况不同,期限也不一致了。 私塾的教育方法,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比如同时十来个学生, 不但可以分别按不同程度读不同种类的书,比如三个读启蒙读物、《三字经》、 《千字文》这类书的,两个读《论语》的,两个读《孟子》的,三个读《诗经》 的,两个读《左传》的……都可以同在一个老师的教导下、一个房间中共同高 声朗读。(资料来自于网络)
八 股 的 积 极 作 用

,

八股取士进阶练习A

八股取士进阶练习A

进阶练习题A一、单项选择:1.明朝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A.四书五经B.《四库全书》C.诗赋D.《资治通鉴》【答案】: A【解析】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颁布科举程式,规定考试内容包括四书、经义、论、判、昭、经史时务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书、经义,到明宪宗时期规定首场考经义做八股文,题目就是摘自四书五经的原文,并且逐步以首场为重。

故选A。

2.十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A.答卷的行文格式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C.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D.考中者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答案】: C【解析】文章议论的内容必须根据指定的书目,模仿古代圣贤语气,不得有个人发挥的见解。

故选C。

3.某人是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读书人,请从他一生的四个场景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A.清晨起来埋头读《孟子》B.经过各级学校考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C.曾经三次参加科举考试D.考试中的诗赋得到了考官的赞扬【答案】: D【解析】八股文的命题都出自四书五经的原文;文章的格式必须按照固定的套路做成八股文,特别是明朝中后期,更以首场的八股文为重,不考诗赋。

故选D。

4.“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言论抨击的是()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文字狱【答案】: B【解析】此言论出自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他目睹了明朝末期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之下的吏治腐败、统治危机日益深重的状态,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危害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要大。

故选B。

5.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最根本的目的是()A.实现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B.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C.选拔可用的忠实奴仆D.扼杀人们的才智【答案】: C【解析】略二、材料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科举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科举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科举制度)1.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2.科举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3.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5.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6.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7.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

4、影响(课本)
目标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看①纷②南知北纷迁识方南的结战迁民构乱众归 不带纳 断来经 ,东了济社晋先重会南进心经朝的的济时期生南遭产移到技了术严和重工破江 心具坏南的的南(,开移根大发奠本批为定原民经基因众济础)重
南③移南的迁过的程民众增加唐了代南中方后的期劳动力,推动经了济南重方心开经始济南的移
忽必烈的历史贡献:
①采用中原王朝的年号纪年
②定国号为元
③都城:大都
④灭南宋,统一全国
⑤加强中央集权
⑥重视农业生产
⑦疏通大运河
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归纳完颜阿骨打的贡献
统一女真,公元1115年,完 颜阿骨打在会宁(黑龙江阿 城)称帝,国号金,他就是 金太祖。
努尔哈赤的功绩是什么?
元昊的主要功绩
①统一女真各
唐太宗:李世民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 大,吸取隋亡教训 ②政治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重视州
县长官的人选,提高了地方官的素质
③经济上: 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
④民族关系上: 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 文化交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7、元朝时期疏通大运河
①目的: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②另外开凿了两段:会通河,通惠河
1、大运江南游玩更加便利 C为从江南运粮食 D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C)
A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边防
1)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 2)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②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
3)仿照汉制,建立了官制和 军事制度.

国学知识竞赛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国学知识竞赛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国学知识竞赛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论语》D.《古诗十九首》答案:B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属于儒家经典;《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2.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的语句()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C解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A.《孟子》B.《庄子》C.《论语》D.《荀子》答案:C解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

4.《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相如D. 司马懿答案:B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5.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汉书》B.《左传》C.《史记》D.《战国策》答案:C解析: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肯定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

《汉书》是东汉班固编撰的断代史;《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答案:B解析:《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之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之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之科举作者:焦文林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1年第04期1. 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1)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2)察举制:又称举荐制。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2.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

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3. 与科举相关的内容(1)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021年整理〗《知识拓展明代的科举考试及八股文》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知识拓展明代的科举考试及八股文》优秀教案

明代的科举考试及八股文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

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

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

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

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

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八股文八股文的产生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

历代学者多数认为,它滥觞于北宋的经义。

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

宋代的经义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在代圣人立言这点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雏型。

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遂演变成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

此后一直沿用,直到近代戊戌变法,才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而废除。

这种文体,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破题”用两个句子说破题目要义。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

以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的重心。

在这四股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

这种八股文专讲形式,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空洞无物,没有什么内容。

国学知识:历代科举之“八股选仕”

国学知识:历代科举之“八股选仕”

【导语】制度是我国早期出现的⼀种⼈才选拔制度,从产⽣到废除历时⼀千三百多年。

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宋,⾄元代稍有停顿。

盛于明终于清。

隋朝统⼀中国以后,隋⽂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正式废除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

当时,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活⽅⾯的政治论⽂,叫试策,按照成绩的⾼低来录取。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步完善。

唐代科举考试科⽬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的考试称制科。

考试的内容常科有秀才、明经、进⼠、俊⼠、明法等50多种科⽬,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

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科考成绩开榜之后,进⼠及第称“登龙门”。

宋代确⽴了三年⼀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考开始实⾏糊名和誊录,把考⽣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徇私舞弊。

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糊名制;宋仁宗时期,省试、州试实⾏糊名制,后来⼜进⼀步将考⽣的试卷另⾏誊录。

明朝科举制进⼊了⿍盛时期,科举考试严密超过历代。

考试规定内容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学》、《中庸》、《论语》、《孟⼦》,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五经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和《春秋》。

明代⼠⼈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学校。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由南、北直⾪和各布政使司举⾏,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次。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称礼闱,于乡试的第⼆年举⾏。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由皇帝亲⾃主持,只考时务策⼀科。

殿试完毕后,次⽇改卷,⼜次⽇放榜。

录取分三甲:⼀甲三名,赐进⼠及第,第⼀名状元,⼆名榜眼,三名探花。

⼆甲赐进⼠出⾝,三甲赐同进⼠出⾝。

进⼠榜⽤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榜,中进⼠称⾦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

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称为散馆。

八股取士进阶练习B

八股取士进阶练习B

进阶练习题B一、单项选择:1.一个读书人的科举考试试卷主要分成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其正式议论的部分使用排比对偶行文,他做的是()A.骈文B.八股文C.楚辞D.赋【答案】: B【解析】略2.上题提到的读书人,可能是哪个朝代的?()①汉朝②唐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③【答案】: C【解析】判断出上题的读书人做的是八股文之后,根据科举考试做八股文的信息可以判断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时期,因为在明朝和清朝,科举考试用八股取士。

汉朝还没有科举考试的制度,唐朝虽然已经将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但是没有做八股文的规定。

故选C。

3.下列属于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影响的是()①一些寒门子弟得以晋身,扩大了统治基础②选拔出的官吏更容易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③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④完善科举考试制度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答案】: C【解析】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读书人脱离实际,有很多弊端,不能起到完善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

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故选C。

4.下列属于各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封建统治的措施是()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八股取士④大兴文字狱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焚书坑儒”是秦朝秦始皇统一思想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八股取士”是明朝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也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文字狱”主要是明清时期钳制思想,控制言论的措施,清朝时大兴文字狱。

故选C。

5.关于明朝科举制度()①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开始八股取士③科考的八股文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A.①②③④全对B.①②③④都不对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答案】: A【解析】略二、材料解析:材料一苏轼在论述我国选官制度时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明朝的八股取士,究竟坏在了什么地方?

明朝的八股取士,究竟坏在了什么地方?

明朝的八股取士,究竟坏在了什么地方?科举之制,盛于唐而狃于宋,至明始坏。

而论及明代的科举,八股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所谓的“八股”,是对于科举考试中特定文体的一种称呼。

这种文体有着严格的规范,士子们必须按照官方规定的模式进行写作。

在名家所著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很少有提及“八股文”的著作。

想来也是,不仅是后世的研究者们对八股文嗤之以鼻,就连明代的士子们对八股文也抱有厌恶之意,只不过八股文为他们的进身之本,才勉强习之罢了。

清朝方苞编撰的八股文选本:《钦定四书文》八股文的考试是贯穿明清两代的。

话虽如此,我们亦可以将明朝单独拿出来研究八股。

在笔者看来,八股文代表着两层含义。

其一是文体上的限制,此即所谓的八股体制;其二是经义上的限制,这一点便关乎思想了。

这两种含义并不是同一时间形成的,它们各有其发展的规律。

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明代的八股文。

八股文的一些常识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文学成就。

可当历史发展到明朝,似乎就断了代。

其实,明朝也有其文学上的产物,那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虽有一个“文”字,但其却不像普通文章那样的松散,八股文自有一套严谨的格律、对仗。

从文章段落来讲,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然“八股”之名并非因其有八个板块。

“截本题为两截,每截作四股”,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中的短句,比如一题是“百姓足,孰与不足”,让你以圣人的口气来写一篇八股。

那么你前四股就要写“百姓足”,后四股则写“孰与不足”。

股是相对的意思,所以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共有八段,这便是八股文名称的来源。

除了文体上的限制外,八股文对文章的思想亦有严格的限制。

《明史·选举志》谓八股文“代古人语气为之”,即写作八股文的士子们必须以圣人之语气阐述圣人之思想,不能掺杂个人思想于其中,这亦是八股文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要研究八股文,首先我们要知道它为何成为当时的主流。

明朝将科举发展到了极致,明初选官,有科举晋升、有荐举出身、有学校晋升。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用来选拔人才的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

用来选拔人才的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

用来选拔人才的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如果我问:古代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文呗。

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

相对于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历史要短暂得多,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而八股文要到明代才出现。

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也不仅仅考八股文,明代的乡试要考三场,首场试经义,此即所谓的“八股文”,第二场试“论”及应用文写作,第三场试“策”;清代的乡试也是考三场,首场试经义及韵诗,第二场试经文,第三场试“策”。

在八股文尚未登场的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就更丰富多样了。

宋代的科考实行两级试:发解试与省试。

发解试相当于初试,由各州郡主持,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质;省试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仕途。

至于殿试,通常都不黜落,只排定名次。

宋代科举又分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各个专科,以选拔专业人才。

此外还有“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悉许应诏”的特别考试,叫作“制科”。

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录取的人数也最多。

后王安石罢诸科,只保留进士科与制科,另设新明法科遴选司法官。

我们要介绍的主要是进士科省试与殿试的试题。

宋代省试的科目虽然屡经变革,但有四个科目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

殿试通常都是试策。

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X我们都习惯将现在的高考比拟为古代的科考,其实科举要比高考重要得多,高考只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门槛而已,科举却是传统社会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发现优秀的治国人才,“网罗天下之英隽”,因此需要以试诗赋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以试经义考查对经典义理的理解与阐释,以试论考查应试者的学识与见解,以试策考查解决时务的识见与才干。

宋人轻诗赋而重经义、策论,如司马光极力反对以诗赋取士:“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大者道徳器识以弼谐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县,其次方畧勇果以扞御外侮,小者刑狱钱谷以供给役使,岂可专取文艺之人,欲以备百官、济万事邪?”诗赋题目在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经义与策论的重要性则得到强化。

古代科举知识

古代科举知识

古代科举知识古代科举知识时间:2012-01-04 17:24:33 点击数: 194科举之论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废除于清代末年,历时一千三百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

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

这自然是一个进步,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以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重问题。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必然产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的结果。

从隋代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种有力的改革,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史上,曾产生出七百多名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从此,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选士:科举制度建立之前的选举取士制度。

西周选士,统属于学校。

“国学”、“乡学”为统治者培养人材,择优而任以官爵。

自汉代至南北朝选士之法,学校与选举并行。

中央的太学及“鸿都门学”和“四姓小侯学”的学生,学成后可得相应官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知识:历代科举之“八股选仕”
制度是我国早期出现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从产生到废除历时一千三百多年。

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宋,至元代稍有停顿。

盛于明终于清。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正式废除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当时,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按照成绩的高低来录取。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考试的内容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50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科考成绩开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考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

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时期,省试、州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进一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明朝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科举考试严密超过历代。

考试规定内容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五经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和《春秋》。

明代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入学校。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一次。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科。

殿试完毕后,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翌年起废除。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

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详细说明了八股文的起源、格式和演变情况‘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1465—1487以后。

股者,对偶之名也。

……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

……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

若长题则不拘此。

……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

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

然后提出夫子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