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生理形态的响应
施氮水平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施氮水平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李钱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01期摘要:以辽东地区的油松和落叶松树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在不同供氮条件下对两种松树苗的高度及茎叶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对松树苗的株高影响显著,但是过低和过量氮素都会对株高产生抑制效果。
油松和落叶松分别在1~16 mmol/L和在1~8 mmol/L 的浓度时氮素作用显著。
生物量积累方面,松树茎生物量积累随着氮素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叶的生物量积累油松和落叶松分别在16 mmol/L和8 mmol/L时积累速度最快。
关键词:辽东;油松;落叶松;氮收稿日期:20151123作者简介:李钱(1983—),男,辽宁铁岭人,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98031引言落叶松和油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林业资源,而且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目前许多施肥多以氮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因为苗木体内氮元素的含量对苗木质量好于其他元素。
辽东地区冬季时间长,并且气温低,减缓了有机物的矿化速度,使林地氮素含量低,成为限制松树生长的因素。
本研究采用采用单一氮元素对松树生长进行研究,以期对辽东地区松树育苗以及林间施肥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与地点在辽宁省清原县附近一苗圃,选取1年长势良好的油松和落叶松树苗。
2.2试验设计2015年4月1日分别将油松和落叶松苗盆栽于25 cm×30 cm塑料盆中,每个盆栽3各幼苗,每个处理3盆。
移栽后用营养液统一培养30 d,每隔3 d浇相同水量和营养液,2015年5月1日开始进行氮肥处理,设6个处理分别为N1:1 mmol/L,N2:2 mmol/L,N3:4mmol/L,N4:8 mmol/L,N5:16 mmol/L,N6:32 mmol/L,每个处理重复3次。
除了氮元素之外营养液其他成分与之前相同,每3天浇一次,一次200mL。
油松的育苗方法技术
油松的育苗方法技术油松育苗可播种育苗,也可容器育苗。
种子采集油松的种子在9月上中旬成熟。
当球果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就应及时采收。
采种前母树要选择树龄为20年以上,发育健壮、干形好、抗性1 / 14强、无病虫害的树木作为采种母树。
采下来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摊开晾晒,每天翻动一次。
几天后球果鳞片卷曲自行裂开,再用木棍轻轻敲打并来回翻动,种子就自动脱出。
将收集起来的种子经过搓揉去翅,筛选去杂,晒干后即可贮藏。
2 / 14选地、整地油松育苗地要选择在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盐碱地不宜育苗。
山地要选择地势平缓的阴坡半阴坡,土层深厚的生荒地和腐殖质含量多,病虫害少的地方。
以东北坡、北坡为好,地势应选山腹或较平坦的地方,坡度小于30度为佳。
整地在前一年雨3 / 14季进行,深耕20~25cm,第二次深秋浅耕15~18cm,浅耕后立即耙耱,使耕后的表土层平坦而疏松。
作床多采用大田式垄作育苗。
优点是保持土壤湿润,垄面疏松,通风良好,浇灌时省水,苗木根系发育良好,地温高,须根、侧根均多,同时利于机械4 / 14操作。
作垄的规格是:垄底80cm,垄顶平面50cm,垄高15~20cm,作垄方向以南北为宜,垄面搂平,每垄开沟3行。
山地水平阶面梯田上筑床,宽1~1.5m,长度根据地形决定。
种子处理油松种子处理有两种方法。
温水浸种快速催芽和冷冻雪藏。
一般多用温水浸种快速催5 / 14芽。
是在播种前10天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先用1-2%浓度的硫酸亚铁浸泡1小时,再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用清水淘洗两次,然后用45℃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放在温暖的地方,摊放在湿麻袋或草袋上,覆盖,每天撒水和翻拌一次,当种子裂嘴达70%以上即行播种。
6 / 14播种油松播种季节分为春播和秋播。
一般春播为好,应尽力早播种,秋播应在结冻前进行,可免去种子催芽程序。
播前灌足底水,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幅3~7cm,行距15~20cm,覆土1cm左右。
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影响研究
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油松新生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施氮水平对根系生长、地上部生长、叶片生理特性以及生长调节物质等均有显著影响。
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氮肥条件下,油松新生苗生长状况良好,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地上部生长健壮,叶片生理特性较优,生长调节物质得到有效调节。
结论表明,适宜的氮肥施用对油松新生苗生长具有积极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氮肥施用对油松生长的长期效应,以及结合其他元素施肥的效果,为油松苗木生长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施氮水平、油松、新生苗、生长影响、根系、地上部、叶片、生理特性、生长调节物质、结论、展望1. 引言1.1 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影响研究背景油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其幼苗期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成活率和未来的生长发育。
施氮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油松新生苗生长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施氮水平不仅会影响油松新生苗的根系生长,还会对地上部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产生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油松新生苗生长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了解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油松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从而促进油松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氮素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规律,为油松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林木生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油松林木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施氮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的影响机制,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油松新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探讨氮肥对根系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作用;2. 探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油松新生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分析氮肥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程度;3. 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油松新生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氮肥对叶片功能的影响机制;4. 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油松新生苗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揭示氮肥对生长激素的调控作用。
油松繁育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8)油松繁育栽培技术要点分析常 毅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百花林场,甘肃天水 741020摘要 油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在整个林业系统中占比较大。
油松因其特性,在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提升油松的种植质量,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分析了油松的形态特点和生物学特点,探究了油松繁育和栽培油松技术及其要点。
关键词 油松繁育;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8–0105-03由于油松结构致密,材质较为坚固,既可用于制作家具,又可用于木纤维工业、船舶行业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油松树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现有的油松树繁育与栽培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要求,所以必须对油松的种植技术进行革新与改良。
1 油松概述1.1 形态特点作为一种常绿乔木,油松可以高达30 m以上,胸径1.5 m以上,树皮为灰褐色或红褐色,树皮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
老树树冠平顶,小枝较粗,无毛,幼苗期为时呈白粉色。
针叶为两根针一簇,厚且坚硬,长度为10~15 cm,茎为1.5 mm,5~8个树脂道,少数的尖部处有1~2个中生。
叶鞘宿生,球果卵圆形,4~9 cm。
成熟后为浅黄色,通常在树上长年不脱落,鳞盾较为肥硕,经常凸起,形状为扁平的菱形,或是多角的菱形,其横脊的位置较为明显,在鳞脐处有刺。
种子呈椭圆状,长6~8 cm,翅长1 cm,有褐色条带。
1.2 生物学特点油松是一种很好的耐寒植物,可以在-25 ℃的低温下生存,喜光。
在充足的阳光下,其可以完全自然再生,是较好的植树造林品种。
油松在1~2年内长成小树苗,对光照的需求不高。
4~5年后的油松幼树要求足够的光照。
油松在春季生长,一般在4—5月生长最繁茂;进入夏季后,油松的生长就会稍微停滞,直到8月才会加快,11月后随着土壤的冻结,油松的生长停止[1]。
陕西黄龙山林区不同生境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及更新研究
4、油松人工林凋落物显著影响油松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存活。野 外不同播种方式显著影响油松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状况,萌 发率依次为清灌清草清枯>清草清枯>清灌清枯>清灌 清草>对照;清灌清草和清清灌清草清枯处理下幼苗高度、 基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3cm厚凋落 物及先铺凋落物再播种显著降低油松种子的萌发率及始萌发时 间。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液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根长和茎长 无显著影响。
说明凋落物主要通过阻碍种子与地面的接触影响了油松种子萌 发。5、适时的进行抚育间伐,能促进油松林木的生长和保证油 松群落的持续发育。
黄龙山林区,10a和30a油松人工林应分别进行一定强度的抚育 间伐,同时注意林下灌木和草本的保护,不断完善林分复层结 构,让森林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群落的持续发育能 力。合理强度的间伐(阳坡间伐强度应小于阴坡)形成不同大 小的林窗,能够提供幼苗自然更新及生长的适宜条件;进一步 适当清理灌木、草本和枯落物能促进种子萌发,保证油松幼苗 的存活和生长。
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油松人工林的持续发育。2、林下缺少3a以上 的幼苗;小林窗下缺少7a以上的幼苗;中林窗下幼苗年龄结构 较完整,但5、6a幼苗数量相对较少。
1~10a油松幼苗幼树可分为1~3a、4~7a和8~10a3个阶段, 1~3a幼苗能否存活是种群能否成功更新的关键。林窗促进幼苗 的定居和生长,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状况总体表现为阴坡中林窗 >阳坡中林窗>阳坡小林窗>阴坡小林窗>阳坡林下 >阴坡林下。
陕西黄龙山林区不同生境油松人工林 群落特征及更新研究
油松是陕西黄土高原主要的造林树种。本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 不同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 综合比较分析建群种的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和幼苗更新状况;对油松人工林间伐产生的林窗内1~10年生油 松幼苗的年龄结构、高度、基径、针叶长、根系形态学特征、 根茎叶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油松幼苗天然更新的因素; 在野外不同播种方式和室内不同枯落物厚度、不同浓度枯落物 浸提液对油松种子处理条件下,分析了油松种子萌发状况及影 响因素,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油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油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作者:张欣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6期摘要对油松的主要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进行概述,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探讨,对科学认识、扩繁及积极推广该树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松;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03-011 分布范围油松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东至山东蒙山;西至青海大通河、祁连山、湟水流域,宁夏贺兰山一带;南至川甘接壤地区,向东到达山西太行山、吕梁山,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黄龙山,河北燕山;北至内蒙古德阴山。
油松的垂直分布因地而异,油松在黑龙江、辽宁、青海的海拔分布分别为500 m以下、500 m以下、2 700 m左右。
常与油松混交的树种有白桦、辽东栎、蒙古栎、山杨、花楸、栓皮栎、小叶椴等[1-3]。
目前,我国油松造林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向低海拔(1 200 m以下)的荒山丘陵和西北黄土地区发展。
2 形态特征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Garr.)为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又称黑松(东北)、短叶松(《中国树木志略》),高达30 m,直径1.8 m;树冠塔形或卵圆形,孤立老树冠平顶,扁圆形或伞形。
一年生枝淡灰黄色或淡褐红色;冬芽褐色。
叶二针一束,长6.5~15.0 cm,粗硬。
一年生小球果的鳞顶部有刺,球果卵圆形,长4~9 cm,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刺,熟时暗褐色,常宿存树上数年不落;种子卵形,长6~8 cm,翅长约1 cm,有褐色皮厚,呈纵裂,或皮薄,呈龟纹状浅裂[4-5]。
3 生物学特性(1)油松属温带树种。
抗寒能力较强,可耐-25 ℃的低温。
分布区以北的黑龙江省,引种的油松在个别年份有枝条冻死现象。
油松适应大陆性气候,在年降水量仅有300 mm左右的地方(如大青山)也能正常生长,在年降水量较多的地方生长良好。
(2)油松是喜光树种。
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
油松的育苗栽植技术油松是我国常见的经济林种,可以用于木材、绿化、防沙等领域。
在进行油松的育苗和栽植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以确保油松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1.选用优良种子选种是育苗的关键,选择具有较高萌发能力、较高生长速度、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的种子。
在选种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种子的外观和色泽是否健康,有无虫害和病菌感染。
2.适当的播种时间适当的播种时间是确保油松幼苗生长的关键。
一般而言,油松的播种时间以早春为宜,这样能够让幼苗在生长期间避开严寒和暴雪等极端天气,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
3.合适的育苗基质油松幼苗的根系比较发达,因此需要一个有机质含量较高、透气性好、湿度容易掌控的育苗基质。
将基质混合适量的腐熟鸡粪、腐熟有机肥等,可以提高基质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幼苗生长。
4.控制温度和湿度育苗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而言,育苗箱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可控制在60%-7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对油松幼苗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预处理苗木在进行油松的栽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预处理。
将苗木浸泡在稀薄的红霉素水溶液中10-15分钟,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2.选择适宜的栽植地点油松喜欢光照充足、土壤墒湿、排水好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栽植地点时,可以选择光照充足的场所,并且挑选排水良好且土质适中的土地。
3.控制栽深油松树冠较大,根系也相对发达,栽植时需要注意控制树苗的栽深。
一般而言,栽苗时根颈应该留在地面上,树干挺拔,这样有利于树苗的生长和发展。
4.补充营养在栽植过程中,可以给油松树苗补充一些适当的营养物质。
比如,较为常见的是在土壤中添加一些速效肥、磷酸根等,有助于促进树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5.浇水养护栽植后的油松树苗需要经常浇水养护,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季节,需要定期给树苗浇水。
同时,在树苗生长中,也需要及时除去杂草,以免对树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控制光照条件下白桦和油松幼苗的生理响应
t r o l l e d Li g h t I ns t e ns i t y Co n di t i o ns
Wa n g F an g,Li u Ni n g,Fe n g Qi an g ( Co l l e ge o f Fo r e s t r y,Sh a n xi Ag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Ta i g u S h a n xi 0 3 0 8 0 1,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Be t u l a Pl a t y ph yl l a S u k a n d P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i s C a r t .a r e t wo ma i n p i o n e e r t r e e s p e c i e s a mo n g t h e mo u n —
o l d Be t u l a Pl a t yp h y l l a S u k a n d Pi n u s Ta b u l a e fo r mi s Ca r r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b u t s t o ma t a l c o n d u c t a n c e s i g n i f i —
J . S HANXI AGRI C. UNI V.( Nat u r a l Sc i e n c e Edi t i o n)
油松造林育苗及造林技术
油松造林育苗及造林技术作者:毛景学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2期油松,属松科针叶常绿乔木,可高达30米左右。
它的树皮下部为灰褐色,喜光、深根、抗风。
油松造林看着简单,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掌握油松的种植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油松的产量,以便更加快速地进行造林。
为使种子发芽整齐,出苗快,可进行浸种催芽。
常用的方法是温水浸种,然后混沙催芽或用“生豆芽”法催芽。
温水浸种:以种子体积2~8倍的50~60℃温水浸泡种子,不断搅拌,待温度降到30℃以下时,放置自然冷却,浸泡一昼夜,捞出后进行催芽。
混沙催芽:以种子2~3倍的湿沙与种子混合均匀。
“生豆芽”法催芽:把用温水浸过的种子堆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盖严,或将种子放入容器中,放在热炕上,每天用温水淘洗一遍,待种子大部裂嘴时即可进行播种。
2.1 平地苗圃育苗选地和选茬:油松育苗地应选择有灌溉条件、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切忌黏重土和积水的土地,更不要选在盐碱地。
土壤pH值达8.0以上时不易保苗。
苗圃地的前茬对油松苗的生长和成活影响很大,选地时应注意榆树、刺槐、黑枣、蔬菜茬不宜选用。
杨树、柳树、板栗为好,没有感染立枯病的油松重茬苗木生长良好。
整地和土壤消毒:整地前先施基肥并灌足底水,然后翻耕、整平、做床,做床后进行土壤消毒。
常用的方法是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床面,宽1米、长10米的床面,喷洒药液10~15公斤,然后浇水,待土壤湿度适当时,松土整平进行播种。
播种:春季播种宜早,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中旬要完成播种作业。
雨季也可进行播种。
开沟条播通风良好,有利苗木生长,且便于管理。
沟中心距20厘米,沟宽4~5厘米,覆土1~1.5厘米,覆土后稍加镇压。
每亩播种15公斤左右。
在高寒地区,为提高地温,以垄作播种为好。
苗木管理:播种后至出土前一般不要灌水,如果天气太干燥,土壤保墒能力差,干土层发展到种子层深度时,可在播种行间开小沟进行灌水。
水渗后将沟填平。
油松幼苗耐干旱,怕淤、怕涝,易染立枯病,在苗木出齐后的30~50天,为提高地温,防止日灼,促进根系发展,灌水要掌握少量勤浇。
油松生态习性
油松生态习性生态习性: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知识拓展】油松是松树的一种,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中国特有树种,产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等省区,木材富含松脂耐腐,适作建筑、家具、枕木、矿柱、电杆、人造纤维等用材,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油松种植技术!油松的生长习性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我国产于吉林南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100~2600米地带,多组成单纯林,垂直分布由东到西、由北到南逐渐增高,辽宁、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有人工林。
油松的播种技术1、种子采集:选择树龄30年至50年的树形美观、干性好、抗性强且无病虫害的油松作采种母株,10月上旬球果成熟后是采种的最佳时节,采回的球果放置于通风处晾晒,种子脱出经净种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喷雾进行消毒,晾干后采取干藏法放置于低温干燥处贮藏备用。
2、容器育苗:选择背风向阳,便于操作之地作为育苗地。
育苗地要经翻耕,做成低床或平床。
用高10厘米、直径7厘米的营养钵作育苗容器,用沙壤土和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制作成基质,并经消毒处理。
3、催芽播种:油松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可用45℃温水浸种24小时,吸足水后捞出用湿布进行覆盖,每天进行喷水,一周后种皮开裂即可用来播种。
播种前,将营养钵整齐排列在苗床上,然后进行播种,每个营养钵播种5粒至7粒种子,播后用素沙土进行覆盖,土厚要超过钵高2厘米,然后进行喷水,并经常保持钵土湿润。
油松的苗圃消毒1、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两药混合后,再与12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此法对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2、福尔马林: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过2天后便可播种扦插,对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油松培育
油松培育一.油松分布水平分布:原产中国。
自然分布范围广,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
朝鲜亦有分布。
垂直分布:生于海拔100-2600米地带,多组成单纯林。
其垂直分布由东到西、由北到南逐渐增高。
二.生态学特性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25℃的气温下均能生长。
三: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油松主要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内的山地造林,分布区外因有其他适生的松树,故引种油松的必要性不大。
扩大油松栽培范围主要是沙地和干旱黄土高原沟壑地。
油松造林,要重视选择适宜的地形部位。
在较干旱的低山丘陵及西北黄土地区,土壤水分是油松成活、生长的重要因子,因此,一般只能在阴坡、半阴坡造林。
低山阳坡上油松人工林生长缓慢、稳定性差,病虫害比较多,难于长成规格材,不如改用侧柏、栓皮栎等树种。
如北京妙峰山林场低山阳坡上,23年生油松人工林平均高仅4.2米,平均胸径5.9厘米;而同地21年生栓皮栎人工林,平均高6.8米,平均胸径7.3厘米。
海拔较高地段,油松对坡向的选择就不太严格,在薄土(土层厚度小于25厘米)上阴坡生长优于阳坡,在厚土层的阳坡生长反优于阴坡。
为培育油松大径级用材林,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造林地2.整地:1.疏去过密的枝;2.回缩过长的枝;3.补充偏冠的缺枝。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以保证油松树形优美、整齐一致、生长良好、不影响城市的公益设施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为目的的必要管理技术。
应采取哪些措施,要视绿化场所、位置、占用空间及艺术造型等具体目的而定。
一般都离不开去除冗枝、病虫枝、疏除生长方向不合适的旺长枝。
油松塔状的树形属性一般来说适当保证中心领导干的顶端优势较低为合适,对于塑造工艺型枝还要采取拉枝、摘心等技术实施。
3.造林密度油松幼年时生长较慢,干形不够端直,侧枝又较粗壮,再加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差,所以要适当密植,4.混交造林:营造油松纯林,火险性大,病虫害多,改良土壤的效果差,应营造混交林。
油松
油松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之一。
木材坚实,富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
油松是温带树种。
抗寒能力较强,可耐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而且油松是喜光树种,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它还适生于森林棕壤、褐色土及黑垆土,以在深厚肥沃的棕壤(湿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下形成的高盐基、微酸性棕色土壤)及淋溶褐土上生长最好。
油松的根系发达,蒸腾强度较低,所以较耐土壤干旱,在山顶陡崖上能正常生长。
油松对土壤养分条件不高。
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及灰分元素的数量较其他树种少,枝叶中氮素及灰分元素含量也少,故改良土壤的性能较低,生长速度中等,幼年时生长较慢,一般2年生苗高20—30厘米,第3年开始长侧枝,从第4年或第5年起开始加速高生长,连年生长量可达40—70厘米,一直维持到30年生左右,以后高生长减缓。
油松的高生长集中在春季,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伸展较广。
根系发育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深厚沙土及多裂隙母岩的山地土壤上形成深根系,主根深可达3米以下,但在少裂隙母岩的薄土上则形成浅根系,主根深入母质层后遇到机械阻力,迅速变细。
根系在土壤解冻时开始生长,4—5月生长旺盛,初夏干旱时生长停顿,8月份又加速生长,延至11月以后土壤解冻时停止。
良种选育油松造林的范围广,面积大,用种量多,过去由于各地种量不平衡,种子质量不一,有的好,有的差,许多地方选用良种,造林效果好;有的未经选种,种子质量差,新造幼林生长缓慢,过早结实,干形生长不良,病虫害也多。
因此,在生产上加强良种选育,建立高产稳定的良种基地非常必要。
1、母树林:一般都是从现有林中选择优质林分,改造为母树林。
选择母树林要注意立地条件适于油松生长,最好在平缓的土层深厚的阳坡和半阳坡,林分本身又基本同龄、林相整齐、生长旺盛、干形端直、无病虫害。
区划母树林后要采取以疏伐为主的一系列抚育管理措施。
疏伐既是一种留优去劣的人工选择,又是一种促进林木结实,培养低干宽冠母树的措施。
油松栽培技术要点探究
油松栽培技术要点探究油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广泛应用于林业和造林业。
油松栽培技术是掌握油松培育和管理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着重探讨油松栽培技术要点,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油松种植。
1.选好地块:油松生长适宜温度为10-25℃,降雨量600-1000毫米,同时要求土壤富有养分,含水能力强,排水性良好。
选择地块时应注意土壤的类型和营养状态。
2.培育优质幼苗:从种子开始培育,经过一系列的育苗、移植和定植后,最终得到的幼苗应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幼苗应当健康、生长良好、根系发达、树形美观,同时也要抵抗病虫害和环境逆境的能力强。
3.定植技术:定植是种植油松的关键,如地块准备、树籽深度、定量水、植株对齐等要点必须严格遵循。
4.施肥管理技术:油松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施肥管理技术。
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配置,同时注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毒有害物质不能施用。
5.控制松毛虫:松毛虫是油松主要的病虫害。
要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止病虫害的危害,减轻其破坏作用。
6.定期修剪:修剪可以保持油松形态良好,促进其分枝和树形变得更加美观。
同时也可以去除一些不良的长枝和快速生长的树枝。
1.选好地块:油松栽培所需的温度、降雨量以及土壤类型等是要事先了解的。
油松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25℃,此外,油松对土壤要求比较高,它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有氮、磷、钾和钙。
同时也需要注意,油松不耐长时间涝水,所以地块排水条件也需要考虑。
要先对选好的地块进行化验,判断其土壤的类型和营养状况,然后进行改良,质量差的土地要补充肥料、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来改进土壤。
2.培育优质幼苗:油松幼苗育种种类繁多,选用适应环境的优质、强健的苗木,能够提高油松育苗的成功率。
在育苗过程中,为了提高幼苗的生存率和繁殖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优良的种子:采用富含营养元素的纯种或优良杂交亲本结合生育力强的松子进行人工的化授、授粉和收集子实。
油松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
油松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油松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一、引言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种子萌发及苗木生长对于油松林的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油松种子的萌发条件、生态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然而,对于油松种子萌发的生态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欠缺和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油松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的系统综述,进一步了解油松种子萌发的生态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油松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油松种子萌发的环境要求油松种子的萌发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合适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之一。
油松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其中20-25摄氏度为最适温度。
此外,光照和湿度也对油松种子的萌发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光照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而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则会对种子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湿度对种子的吸收水分和萌发进程也有重要影响,种子在较高湿度下更容易萌发。
三、栓皮角质化与种子萌发油松种子的外果皮经过栓皮角质化后,其内部的种皮可以避免过早吸水,提高种子的耐旱性和抗腐病能力。
栓皮角质化的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干旱和寒冷环境下,外果皮栓层会形成得更厚,内部种皮则变得更薄。
这样的变化使得种子能够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
四、种子萌发的生态机制油松种子萌发的生态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湿度、温度、土壤条件等。
光照能够刺激种子中的激素合成,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湿度和温度影响种子的吸水和代谢过程,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助于种子的萌发。
土壤条件对油松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也有重要影响,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和养分供应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
五、影响油松种子萌发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油松种子的萌发。
其中,种子的品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种子的大小、形状和存储时间等都会影响种子的质量和萌发率。
此外,种子中的内在生长调节物质也对种子萌发起着重要作用。
油松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油松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作者:冯振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03期收稿日期:2023-12-09作者简介:冯振(1980—),男,辽宁朝阳人,高级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研究。
摘要: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针叶树种,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等领域。
油松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是优良的造纸、家具和建筑材料。
然而,油松在栽培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研究油松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松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03油松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抗旱、耐寒性。
油松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且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侵袭。
对此,需要对油松病虫害防治加以重视,采取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油松的成活率。
1 油松的栽培技术1.1 生长环境要求和选择油松是一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较高。
首先,油松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pH值的要求较为宽容,但对含盐量的要求较低。
其次,油松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选择生长环境时,应尽量避免阴暗潮湿的地区[1]。
最后,油松对气候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寒冷和干燥的环境较为敏感。
在选择油松的生长环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光照和气候等因素,以创造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1.2 育苗技术油松育苗技术是油松栽培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在育苗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
其次,在选择育苗基质时,应选用通气性好、保水性强的基质,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侵袭。
再次,在育苗期间,需要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浇水和施肥,以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油松种植条件分析及造林技术有效提升的方法总结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45近几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人们也逐渐提升了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尤其在快速提高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在发展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环保理念,各地都在不断针对林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动,造林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所以此情况下针对油松造林技术加强分析有重要意义。
选择油松进行造林时,其中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要明确油松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条件特点,然后再针对造林技术进行分析,还要在造林中加强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从整体提高油层造林效果,发挥出油松造林的价值。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为了将森林覆盖面积提高,对林业工程进行大力推动,最后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对于造林工作来说,在其中发挥了显著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造林工作的落实,油松在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油松来说,其自身生命力较为顽强,而且还有抗寒抗旱的效果,此树木的树冠较稀,同时天然整枝相对较高,相处于全光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天然更新,所以在造林工程中,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树种。
但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为了整体提升造林效果,还要针对造林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发挥出油松造林的作用,推动当地林业实现持续发展。
一、油松生长习性和种植条件针对油松生长习性进行分析,首先,油松的生长速度,比大部分树木会更快一些,而且根系更为发达。
当处于幼苗阶段时,整体生长并不快,两年生苗木的高度,平均在20cm左右,当生长到第3年时开始生长出侧枝。
树龄处于4~5年时,此阶段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
在造林的1~3年,根系在此时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涨速并不快,随着长到4~5年后,此时就会进入快速生长期,一般能达到35cm左右高度。
在每年的夏初时期,油松一般生长速度较快,当时间推移到6月末时,就会逐渐停止生长。
其次,面对外界的自然环境时,油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自身耐旱性、耐寒性超强。
油松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松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生长性能。
油松育苗技术对于保障油松林木的质量和生长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油松的栽培过程中,也需要对其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以保障油松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将介绍油松育苗和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一、油松育苗技术(一)播种量的控制播种量是影响油松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减少播种量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形成侧枝,提高幼苗的疏密度,降低疏苗率。
一般情况下,油松幼苗的播种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2~3千粒左右。
(二)培育基质的选用和处理对于油松幼苗,主要选用沙土或腐叶土等为培育基质。
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杂草种子。
消毒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
化学消毒通常以氯化汞或甲基溴为主要消毒剂,物理消毒通常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的方法。
(三)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油松幼苗的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油松幼苗的适宜温度为10℃~25℃之间,湿度为70%以上。
在室内育苗时,可以采用加湿器和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
(四)肥料的施用油松幼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要适当施用肥料。
一般情况下,主要采用复合肥和生长调节剂进行施肥,在施肥时需要注意控制肥料的浓度和施用量。
(一)白蚁防治白蚁是油松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取食幼苗的根部和嫩叶,导致幼苗死亡。
防治白蚁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采用杀白蚁菌和线虫等,进行喷施和浇灌等操作,化学防治则主要采用氯丹、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喷洒处理。
(二)松毛虫防治综上所述,油松育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保障油松林木质量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病虫害类型进行不同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浅析油松的林学特性
浅析油松的林学特性榴,杯≮,精浅析油松的林学特性崔洲平在呼市地区用油松大面积荒山造林和街道绿化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从荒山到平原无处没有它的身影,就其表现来看是本地十分理想的发展树种.油松是典型的喜光树种,适合于荒山造林,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和其它树种一样,油松幼苗期能耐一定庇荫,随着树龄的增大,它的喜光也变强.油松在生长过密的林地见不到光明或光照少会出现生长不良,发生枯死.在林分中,油松一般只能处在第一林层.油松对土壤水分,养分要求不严格,是耐干旱,耐瘠薄的树种.在荒山岭顶,陡崖上它也能正常生长,它具有强大的向土壤深处及四周扩展的根系.从其生理上讲,油松针叶的构成有利于减少蒸腾,针叶有下陷的气孔以及表面的腊质层;从植物生理角度讲,油松上述生态上的干旱适应性,通常称之为旱生结构;从对土壤水分的要求看,它属中生旱生树种,这对于我们进行日常的绿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因此,在我们对油松林的管理过程中,如北郊油松林带,油松巳进人壮龄阶段,或成林阶段后期,平日可以不给水,只要满足其营养面积即可.过密地段,必须采取措施,适度变疏,不能侧枝互相交叉重叠,这样对树生长不利,会造成树体从顶部以下枝条枯死(自然整枝加重的结果),密林也对防火不利.油松管理浇水不能多,偏少或者少浇水为益.在平坦的地区,土壤疏松,可以不浇水,但疆77/.S7f8.牛必须掌握油松最适土壤水分条件(一般土显潮,用手握有凉感,能成形,松手即散).油松幼年对土壤养分条件改善反应并不灵敏,施肥多.反而生长不良.油松根系呼吸要求良好的土壤通气状况,如在季节性积水地方,油松管理要求土壤要潮,不要湿.另一方面油松不耐坚实(指对土壤).油松是对土壤通气要求较高的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目前呼市绿化带上生长的油松,这方面的问题存在较重,亟待去解决.土壤坚实度增大,土壤的孔隙就相应减外?,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土壤中氧气含量严重不足,这对树木根系进行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产生极不利影响,严重时可使组织窒息死亡.土壤坚实度大,还会使土壤微生物减少,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减慢,土壤中有效养分大大减少,特别是菌根真菌数量的锐减,既减少了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根表面积(主要是根毛),又减少了空气中N的固定,这就使得城市园林树木的生长普遍较差,尤其表现在油松上,要改变状况,土壤中应掺人碎树枝,适量碎砖瓦.油松对土壤养分条件的要求:油松是耐瘠薄的树种,它从土壤中吸收N素及灰分元素的数量较其它树种少,凋落物中灰分含量也少.油松的根系穿透力较强,能利用土壤下层呐蘩割II融l嚣I分解出来的养分,因此立地条件土壤的疏松, 荒山花岗岩,片麻岩是否多裂隙,对于油松生长是很重要的.正由于它的耐瘠薄,所以可以在沙地上引种.当然,油松在疏松肥厚的土壤上生长得更好,与土壤养分比起来,土壤水分对油松更显重要,更起主导的作用.这一点,我们苗圃,绿化道路工作中参照极为重要油松一般在中性或微酸土壤上生长,在干旱土壤如PH值太高,对油松生长是不利的.盐碱土中油松不能生长,油松适生范围PH7.0—7.5.从生长速度看,油松的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它的地上部分幼年时生长较慢,一般二年生苗高2O厘米左右,第三年开始发侧枝,从第四年或第五年起高生长开始变旺.从乌素图荒山造林看,定植后的二年生油松苗,开始前三年生长有限,第五六年才能开始加速生长. 北部防风林带定植的油松树(一般高3米左右),移植后进人加速生长需四年以后才明显看好.油松在适应的天然条件下林中能形成通直饱满的树干,但我们目前栽种的人工苗木往往树干弯曲,这可能一方面由于遗传性能不良或密度太小,全光下生长的油松侧枝粗壮而造成,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病,虫,风害以及人为,机械对顶芽的损坏所引起的结果. 油松为直根系树种,主根明显,侧根发达,主要吸收根群分布在土层3O一40厘米近地表层内.吸收根上有菌根菌共生,这对于油松的养分吸收有很大意义,这就是油松移植为什么要带土.在油松的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真菌菌丝组成鞘状结构,包围着油松的吸收根尖,形成菌根,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之间通常是共生的关系.分布在土壤中的真菌菌丝,由于分枝多,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它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类不仅供给真菌本身的需要,而且供给油松生长,并且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故真菌分解的N素供油松生长利用,而且还可以供给油松酶,植物生长素,酶能使高等植物细胞难以溶解的贮藏营养物质加速发酵,从而产生丰富的溶解糖,增加了根的吸收作用,所以油松移植必须带土,否则生长,成活没有保障.油松在呼市地区的生长规律,以防风林为例,在生长季内,油松的高生长主要在5月,6 月间,6月底高生长停止,开始形成顶芽,此时的平均气温为2O左右,6月平均降水量为46毫米左右,一共生长约6o天,其高生长状况主要受到前一年的营养状况决定,前一年风调雨顺,土壤水分好,下一年长势就旺;油松针叶生长从5月中下旬才开始从茎上分开,到高生长停止后,开始旺盛生长,直到8月份;油松的直径生长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1O月左右结束,大约150天左右;根系生长和高生长差不多同时开始,雨季生长旺盛,此时,根的愈合,再生能力也强.油松内部养分积累主要在生长季后半期,此时,顶芽也在充实.所以要掌握油松这些生长规律,安排好油松的抚育管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城市油松树木的管理,了解其林学特性是重要的,必须的,但从另一角度看,建立必要的绿化管理档案,条例,也是必不可少的.植树要有档案,内容要完备,从土壤情况,苗术情况,栽植情况,每年的气象资料,植物的物候情况,生长情况,每年是如何管理的,要了解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些树木才能长好.否则,树长不好,粗放的"靠天吃饭"已不能适应现代都市绿化美化的要求.。
油松日常养护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松日常养护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生活习性和特点: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
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树平顶;小枝粗壮,雄球花柱形,长1.2-1.8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穗状;球果卵形或卵圆形,长4-7厘米。
种子长6-8毫米,连翅长1.5-2.0厘米、翅为种子长的2-3倍。
花期5月,球果第二年10月上、中旬成熟。
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平顶,小枝较粗,褐黄色,无毛,幼时微被白粉;冬芽矩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边缘有丝状缺裂。
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径约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具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二型层皮下层,在第一层细胞下常有少数细胞形成第二层皮下层,树脂道5-8个或更多,边生,多数生于背面,腹面有1-2个,稀角部有1-2个中生树脂道,叶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
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二、主要病虫害:1、油松针枯病又名落叶病,是危害油松的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油松感病后针叶由暗绿变为灰绿,后变红褐色脱落。
落下的病叶,以后都变为灰褐色或灰黄色,一般到第二年的春天在各种病叶上就会产生典型症状:即先在病叶上出现纤细的横线,将病叶分割成若干小段,在小段上长出椭圆形小黑点约0.2至0.3毫米,即分生孢子器;并逐渐产生较大的椭圆形黑色突起,即病菌的子囊盘;条件适宜时中央有一纵裂缝,显露出乳色物,即子囊和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过冬。
次年3、4月间形成子囊盘,4、5月遇雨或潮湿时,子囊盘吸水膨胀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从针叶的气孔侵入,传染期长达3个月,老叶、新叶都有受害。
8月后病叶陆续脱落。
分生孢子一般无再侵染作用。
4、5月份雨水渐多、湿度大,土壤瘠薄干旱、树木生长衰弱,有利于病菌传播、侵染和发病。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生理形态的响应
作者:高林芝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7期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相关研究,了解了油松幼苗生理形态对温度的响应,为研究华北油松林油松种群的空间格局、油松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环境对油松育苗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这项研究是利用人工气候箱完成了3种不同温度下的处理工作,并探究了油松幼苗的形态响应。
关键词:油松;温度;形态响应;叶绿素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5.17.114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
油松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耐干旱、瘠薄,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有很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已经成为了黄土高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存的多为人工油松林,保存完好的天然林比较少。
目前,对人工油松林的研究主要包括林分生长过程、冠层特性、天然林和人工林在群落特征、多样性方面的差异等内容。
这项研究以一年生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梯度测量油松幼苗的生理形态指标,主要包括幼苗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茎生物量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等内容,以期了解油松幼苗生理形态对温度的响应。
1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0年春于山西省种子站购买了油松种子,温水浸种24 h,使种子脱离休眠状态后称重(百粒种子克数),播三育苗盘,每盘播种100粒,育苗盘的培养基质采用的是泥炭土与蛭石的混合物,其中,泥炭土与蛭石的体积比为50∶50,每日浇水1次,发芽期为7~15 d。
幼苗生长2周后,将长势一致的幼苗用镊子小心移植到蔬菜苗盘中,培养基质同上,随后缓苗1周。
育苗期和试验期均在试验室内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开始前,先准备幼苗、人工气候箱等试验材料和设备,而试验中所用的幼苗都是通过种子发芽获得的。
在试验过程中,使用3个光照培养箱,并设置3个温度作相关处理,昼夜温度分别为20 ℃/10 ℃、28 ℃/18 ℃、24 ℃/14 ℃。
每个温度下放置油松幼苗5株,共15株,而且幼苗随机摆放并编号。
另外,培养箱可分为2层或3层,在摆放幼苗时,要尽量保证每层都
能受到足够的光照。
在处理期间,每日视基质的湿润程度用喷壶浇1次水,无需施肥,处理时间为30 d。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油松幼苗叶生物量的影响
在昼24 ℃/夜14 ℃的温度下,油松幼苗叶生物量明显优于昼20 ℃/夜10 ℃温度下的油松幼苗叶生物量,但是,油松幼苗叶生物量并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继续上升。
在昼28 ℃/夜18 ℃的温度下,油松幼苗叶的生物量会下降,但差异并不显著。
统计检验结果可知,在昼
20 ℃/夜10 ℃的温度下和高温处理环境中,油松幼苗叶生物量的差距不大。
昼24 ℃/夜14 ℃温度下的油松幼苗叶生物量比昼20 ℃/夜10 ℃温度下油松幼苗叶生物量高89%.这说明,昼24 ℃/夜14 ℃的环境更利于叶的生长。
2.2 对油松幼苗茎生物量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茎生物量差异显著。
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在昼24 ℃/夜
14 ℃的温度下,油松幼苗茎生物量要大于昼20 ℃/夜10 ℃和昼28 ℃/夜18 ℃处理下的幼苗茎生物量;昼24 ℃/夜14 ℃温度下的幼苗茎生物量与昼20 ℃/夜10 ℃温度下的幼苗茎生物量相比,差异显著。
2.3 对油松幼苗茎生物量比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变化,油松幼苗的茎生物量比整体呈现出很小的变化,差异并不显著。
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后可以知道,昼24 ℃/夜14 ℃温度下油松幼苗的茎生物量比与昼20 ℃/夜10 ℃和昼28 ℃/夜18 ℃温度下的茎生物量比相比,分别高出了26%和11%.
2.4 对油松幼苗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
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可知,昼24 ℃/夜14 ℃下的油松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与昼28 ℃/夜18 ℃下的油松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相比,其差异显著,并且高出36%.这说明,昼24 ℃/夜14 ℃的环境有利于油松幼苗总叶绿素数量的合成。
3 结论
温度是影响生物群落生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变低会引发植物冻害,温度变高又会给植物带来生理形态方面的变化,并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温度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白天,林内气温低于林外,夜间,林内气温高于林外;晴天,林内外气温差异比较
大,阴天则比较小;生长季,林内平均气温高于林外,其最大差值出现在6月,最小差值出现在10月。
由此可知,林内气温梯度变化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松生长也会发生变化。
另外,油松高生长过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即顶芽萌动期(4月)、高生长速生期(5月—6月初)、高生长缓慢期(6月)和顶芽形成期(7—10月)。
其中,高生长高峰出现在每年5月,最高峰一般在10—15日这5 d中。
胸径生长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即初生长期(4月)、速生期(5月)、持续生长期(6月、7月)、二次生长期(8月、9月)和渐止生长期(10月)。
其中,5月、8月和9月这3个月胸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0%以上。
观察不同温度下油松幼苗的形态指标,结果显示,在昼24 ℃/夜14 ℃温度下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茎生物量比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高于在昼
20 ℃/夜10 ℃和昼28 ℃/夜18 ℃温度下各元素的含量。
这说明,油松喜在昼24 ℃/夜14 ℃的温度下生长,温度升高不利于油松生长。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油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127-134,305-310.
[2]罗伟祥,刘广全,李家珏,等.西北主要树种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38-245.
[3]白静,田有亮,韩照日格图,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植物生态学报,2008,22(3):21-32.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