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四个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制订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总结交流活动成果。
1、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实施活动的蓝图。
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指导者、活动时间、组织形式、活动目标、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衰现形式、活动总结评价等内容。
制定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实施活动方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教师要督促学生落实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组织协调各种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情况。
3、总结交流活动成果。
总结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的展示,也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总结交流的形式有动态和静态两种。
说明“综合与实践的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说明“综合与实践的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汾水道小学李海英(一)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也是“问”??问题从何而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准备阶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而问题则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去关注、去观察、去思考,就可能提出问题。
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可以从平时的观察中将学生的兴趣的汇集起来,从中选择受关注面比较大的话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二方面,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
在学生生活经历中处处蕴藏着问题,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问题;三方面,问题来源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的观察与思考。
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自身生活,形成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活动主题就是从学生的问题中来。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的方面,帮助学生确立主题。
学生问卷的可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你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你想从研究这些事物的哪些方面?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你认为研究这个问题你有哪些有利条件?研究这个问题时,将会有哪些困难?你希望有哪些方面的帮助?你想自己独立研究还是与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调查问卷,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分析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是否切实可行。
从而,帮助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问题讨论会,提供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的机会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其他(心得)之“四环节教学法”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其他论文之“四环节教学法”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没有统一教材、只规定供选择的几个领域,要求地方、学校、学生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
依据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我们重点在课程资源开发及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逐步形成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局面。
综合实践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体现经验和生活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
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成,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几节课来完成,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堂,而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一个生成的课堂。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展开研究活动,对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团队合作,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
综合实践课的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课堂教学的结构也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明显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从内容上说是各学科的延伸和扩展,从形式上说综合实践课更注重过程。
综合实践课和其它学科又有相近的一面,它的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和各学科相似。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综合实践的基本教学结构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语言、实物、活动等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综合实践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
如“我们身边的发明家”活动课时,可让学生事先了解有关奚仲的故事,可利用“奚仲造车的故事”导入新课。
创设教学情景的形式多种多样,利用故事、多媒体的视听图画等均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演示讲解,学习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些课是需要动手操作的,需要教师边讲授边演示。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般步骤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般步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很多,比如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专题研讨型、设计制作型、家庭体验型、社区实践型、成果交流型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就实施而言,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但从前段时间的实验来看,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1、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2、构成活动小组;3、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任务分工、保证条件等)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宜过大,要小、近、实,具有可操作性。
2、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制作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或计划。
开题课:要按上要求写好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着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收集资料、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
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1、跟踪指导2、关注进程3、指导方法4、随时调整5、注意安全要将学生搜集的资料帮助梳理归类,有体现老师的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一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有:1、总结交流的内容要全面:如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
2、成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口头材料、实物、图片、音像制品、简单的书面材料。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环节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认为组织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一、细心选题学生的活动主题往往是从生活背景中、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
如:“珍爱我们的眼睛”,主题产生背景源于一次学校组织的体检,患上假性近视的学生询问有关知识,教师也就以此为契机组织了这次活动;再如:一次数学课上,教师发现有些学生不听课往外看,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学生在看窗外的蜘蛛网。
这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带他们走出课堂,进行了一次“关于蜘蛛网的研究”的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及时发现这些既是学生感兴趣的又是他们亲身经历或身边随处可见的主题,才能使活动的内容贴近生活。
这样,学生搜集资料才能更迅速、更丰富,研究性学习才能更投入。
二、精心策划学生对课题是否感兴趣,还要看教师的策划成功与否。
这一环节要设置必要的障碍、悬念,使研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渴望排疑解难、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
如:在“关于水的探究”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出示地球仪和有关缺水国家的视频,使学生产生了“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为什么会缺水?”“世界上的水到底有多少?”“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缺水?”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耐心引导主题确立后,教师要根据活动前对问题的预设,将问题的层面扩大、加深,以便引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活动进一步的实施奠定基础。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如:在“关于水的探究”的主题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提出了许多喜欢探究的问题,比如世界上可供饮用的水有多少?缺水的国家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缺水的现象?中国是不是缺水的国家?水会被用光吗?水是否能再生?等。
综合实践教学四个环节(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入手,探讨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策略。
一、综合实践教学的概念综合实践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综合实践教学四个环节1.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实践教学目标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体现学生发展需求:实践教学目标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3)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实施。
(4)注重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是综合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践教学项目:根据课程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项目,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
(2)实践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协调。
(3)实践教学地点:根据实践教学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地点,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
(4)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实践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3. 实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施是综合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五环节(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遵循以下五个环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一、确定活动主题1. 了解学生需求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期望和建议。
2. 分析课程资源教师需分析课程资源,包括教材、网络、社区、学校等,确定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源,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3.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学生需求和课程资源,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活动主题:(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等;(2)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3)挖掘地方特色,开展地域性综合实践活动;(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综合实践活动。
二、设计活动方案1. 明确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具体、可操作,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师需根据活动主题,设定合理的目标。
2. 制定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预期成果等。
教师需根据活动目标,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3. 设计活动方法活动方法包括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等。
教师需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 准备活动资源活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场地、设备等。
教师需提前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实施活动1.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准备,包括:(1)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活动背景;(2)分配任务,明确分工;(3)培训技能,提高活动效果。
2. 活动开展活动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3)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包括:(1)回顾活动过程,分享经验教训;(2)展示活动成果,评价学生表现;(3)反思活动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包括(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准备阶段1. 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考核方式等。
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的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内容,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3)实践教学的方法: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实验、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
(4)实践教学的步骤:明确实践教学的具体步骤,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资源的准备实践教学资源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选派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2)实践教学场地:提供适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场地,如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中心等。
(3)实践教学设备:配备必要的实践教学设备,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实践教学资料: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教材、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书等资料。
二、实践教学实施阶段1.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班级的组建: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合理组建实践教学班级。
(2)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实践教学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实践教学纪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纪律管理,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实践技能。
(2)实践总结:学生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思考分解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思考分解
一、基本环节
1.主题选择: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情境,选择一个主题,例如环保、食品安全等。
2.目标设定: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例如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升动手能力等。
3.活动准备:准备相关资料、材料和场地,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组成。
4.活动实施: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环节。
5.结果总结: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反思活动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6.经验分享: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他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项目制学习:将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成一个项目,设计学生在项目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共同分工和协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实践能力。
3.独立探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源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区实践: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社区服务来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5.制作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制作成果展示,例如制作海报、演讲、展览等,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和学习过程。
以上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与方法进行思考分解的一些建议,每个环节和方法的具体实施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标来设计和调整。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活动环节分为(3篇)
第1篇一、准备阶段1. 确定实践教学主题: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主题,确保实践教学活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2.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人员分工等,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实施能力,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
4.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5. 实践教学资源准备:收集整理与实践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设备、场地等资源,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二、实施阶段1. 实践教学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4. 教师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给予指导,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 交流与分享: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进行交流与分享,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
三、评估阶段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
4. 实践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反思和评价,分析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为后续实践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四、总结与改进阶段1. 教师总结: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实践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
简述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步骤
简述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步骤综合与实践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步骤,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简述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步骤。
一、知识综合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散落在各个知识点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框架。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二、实践引导在知识综合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实践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步骤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引导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任务或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反思总结实践之后,学生需要进行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步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总结,学生可以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梳理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巩固巩固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
巩固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步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巩固,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通过巩固性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强化,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总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步骤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知识综合、实践引导、反思总结和巩固,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述综合实践的教学步骤(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简述综合实践的教学步骤,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选择活动主题: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活动主题,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有意义。
(3)设计活动方案:教师应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评价方式等。
(4)准备活动资源:根据活动需要,准备必要的场地、器材、教材、课件等资源。
2. 实施阶段(1)导入:教师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状态。
(2)分组: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分工。
(3)开展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4)观察与指导: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
(5)交流与分享: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与分享,展示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3. 评价阶段(1)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活动参与度、完成任务情况、收获与不足等。
(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从多个角度评价他人的表现。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反馈与总结阶段(1)学生反思:学生根据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调整教学方案:根据活动反馈,教师对后续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课活动环节
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课,我校特制定以下活动环节。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1)教师提前一周将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通知给学生。
(2)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提前做好相关资料搜集、准备。
(3)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准备必要的器材和场地。
2. 活动实施(1)热身环节1)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主题、目的和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分组环节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便于协作。
2)教师对每组进行编号,并指定组长。
(3)活动开展1)各小组根据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活动内容可包括:游戏、手工制作、科技实验、社会实践等。
3)各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调整活动进度。
(4)展示环节1)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2)教师对各组活动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总结环节1)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活动成果和意义。
2)学生分享活动感受,表达对活动的喜爱。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4)宣布活动结束,组织学生有序离场。
3. 活动总结(1)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亮点、不足之处等。
(2)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对活动进行评价。
(3)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对活动进行改进。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团队协作:观察各小组在活动中的沟通、协作情况。
3. 创新实践: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社会责任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阶段(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评价阶段。
以下将详细阐述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二、准备阶段1. 确定课程目标在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这些目标应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展开,具体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2.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
内容应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制定教学计划为了确保课程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4. 准备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教学软件等。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5. 组织学生分组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开展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
三、实施阶段1. 导入新课在实施阶段,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堂讲解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3. 活动开展在讲解完课程内容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形式多样,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
4. 合作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 检查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总结阶段1. 课堂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不足及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内容应包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3. 教师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度、反思总结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3篇)
第1篇一、实践准备1. 确定实践目标和内容实践准备阶段首先要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实践目标应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贴近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2. 制定实践计划在实践准备阶段,要根据实践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
实践计划应包括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人员、实践内容、实践进度安排等。
实践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 组织实践团队实践团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其组织形式和人员配置要合理。
实践团队应由教师、学生和实践单位相关人员组成。
教师负责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负责实践操作,实践单位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场所和设备。
4. 准备实践资料实践资料包括实践指导书、实践操作手册、实践报告模板等。
实践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实践操作手册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实践报告模板为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提供了参考。
二、实践实施1. 开展实践操作实践实施阶段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践计划进行实际操作。
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交流与合作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通过合作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指导与反馈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整体反馈。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整体反馈则是对整个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4. 实践记录学生要在实践过程中做好实践记录,包括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心得等。
实践记录有助于学生回顾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三、实践总结1. 实践报告撰写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撰写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应包括实践背景、实践目标、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实践体会等。
实践报告要真实反映实践过程,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课课程环节
一、课程背景综合实践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环节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课程准备阶段(1)教师准备:教师需根据课程主题,提前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场地。
(2)学生准备:学生需了解课程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 课程实施阶段(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3)实践活动:a.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活动场地和器材,讨论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b. 动手操作: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各项任务。
c. 小组合作:在活动中,学生需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d. 检查与反馈:教师巡回检查,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4)总结与反思:a. 小组总结:每组代表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b.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c. 反思与改进: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课程拓展阶段(1)知识拓展: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关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实践活动拓展: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课程评价1. 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团队合作、动手操作能力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完成情况、问题解决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三环节和五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三环节和五要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主要有三大环节: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其过程由活动定向、活动展开、活动总结组成的循环发展过程构成。
(一)活动定向主要任务: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二)活动展开主要任务:制定方案、展开活动、亲历过程、强化体验(三)活动总结主要任务:回顾过程、展示成果、反思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要落实五个要素:一般而言,情境创设、主题协商、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
(一)情境创设创设适合活动展开的情境。
情境创设方式是多样的,如在活动场所投放相关材料、工具,播放电影音材料,构建虚拟的活动场景,或是进入真实的生活和生产现场等。
(二)主题协商师生民主协商是活动主题生成的原则。
教师是主题确立的启发引导者,学生是主题的决定者。
主题要最大限度地适合学生兴趣、经验、地方资源。
(三)实践探究学生围绕主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开展实践探究。
教师是指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学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
在探究中,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通过和社会、自然的接触,学生能够更具体、更直观地体验客观世界,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构建新的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实践探究中要争取家长和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四)经验分享分享过程体验和实践探究的成果通过经验分享,丰富和发展认知,强化情感体验。
在此一过程中学会合作和互动,学会学思结合,促进系统反思。
(五)成果发布把实践探究的成果以小论文、作品、设计方案、设计制作、过程展板等形式,利用可能的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
这个过程本身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活动”。
要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和渠道进行成果发布。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四个环节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四个环节“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环节一:选题——问题引领环节二:开题——探寻解径环节三:做题——实践操作环节四:结题——交流评价。
现在我就“开题”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什么?联系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研究课题。
比如《营养早餐问题的研究》、《我校初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我校部分中学生厌烦数学的情况调查》。
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的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关键问题:选择恰当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
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其次、探寻解径时不要拘泥于经验,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①理解分析:确立选题之后,师生共同分析题目的要求、目标,真正做的动手之前心中有数。
②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比如:查阅文献、图书馆搜集、现场调查、网络资源、问卷调查,方式方法多样,变化多端,关键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有任务、都有责任,各司其职。
这样做照顾到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也同样体现了教育教学中兼顾公平性的原则。
③确定计划学生们通过多种准备工作,具体确定研究的计划和方案,落实到书面上。
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完成方案设计表(附录)填写,做好口头论证准备。
学生代表进行口头论证。
学生评审课题研究方案(附录),最后确定解决方法。
④综合研究学生根据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加工所资料;根据计划小组、全班、师生综合研究,最后确定实践操作的步骤。
条条大路通罗马,依据课题,通过各种各样的可行的方法是学生最后的出结论。
开题是选题的继续,也是做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四种课型的主要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四种课型的主要环节1.选题指导课⑴老师介绍总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等,组织学生讨论加深理解。
⑵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如知识准备、背景材料、探究方法等),或老师直接介绍相关的知识。
⑶引导学生从总课题中发现不同的探究方向从而提出子课题,并通过讨论使每个子课题表述清楚、内涵明确、范围恰当。
⑷组织学生分组,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老师可作适当调整和安排。
⑸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子课题的探究目标,提出猜想与假设,划分步骤或阶段,明确探究方法,确定探究路径,最后指定专人撰写探究方案。
2.中段指导课⑴老师要组织学生展示前阶段所做的探究。
⑵组织学生讨论前阶段学生的探究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薄弱环节。
⑶针对学生探究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老师的方法指导和学生之间的深入探究。
⑷指导学生归纳并明确后阶段的探究任务。
3.成果整理课⑴老师发检查学生小组获取的资料。
⑵让学生小组甄别提取有用信息,整理汇总,分类命名编号。
⑶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用图表、坐标等方法),定量或定性分析,找出相关要素或发现规律,回答课题提出的假设。
⑷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制作:如汇总资料装订成册、写总结和体会、制作PPT、编写小报、制作实物(或模型)、绘制图形、撰写作品或小论文、排练表演节目等等。
4.成果汇报课⑴准备环节:学生小组间PK后组成2—3个汇报小组,可布置实物(如小报、汇编、模型等)展示,制作PPT进行汇报。
⑵汇报环节:主持人全面简要介绍本课题的探究情况(含二、三级子课题名称、目标及内容,达成情况等),汇报小组重点介绍本子课题提出的问题与假设,探究的方法,探究的历程,达成的效果等,小组成员最好都要参与汇报(可解说、展示、表演、发表个性化意见等)。
⑶答辩环节:先后由其它小组成员和到场的老师自由提问,由汇报小组现场答辩。
⑷点评环节:由指导老师或评委现场点评(包括学生现场表现、目标达成、成果评价等)。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各课型及其教学流程 (1)选题指导课教学流程:(2)课题实施指导课教学流程:(3)成果(资料)整理课教学流程:(4)成果汇报(展示)课教学流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有哪几个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有哪几个环节?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为依托,同时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追求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现以最为常见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一领域为例,谈一谈它的教学设计有哪几个环节及其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有活动主题的提出,然后要明确活动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活动过程的设计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一、提前准备。
教师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设计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二、拟定方案。
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
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三、实施活动。
师生走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四、交流总结。
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
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3-6年级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起始阶段,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使这门课程不断完善,最终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四个环节“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
环节一:选题——问题引领
环节二:开题——探寻解径
环节三:做题——实践操作
环节四:结题——交流评价。
现在我就“开题”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什么?联系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研究课题。
比如《营养早餐问题的研究》、《我校初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我校部分中学生厌烦数学的情况调查》。
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的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关键问题:选择恰当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
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其次、探寻解径时不要拘泥于经验,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①理解分析:
确立选题之后,师生共同分析题目的要求、目标,真正做的动手之前心中有数。
②收集资料: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比如:查阅文献、图书馆搜集、现场调查、网络资源、问卷调查,方式方法多样,变化多端,关键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有任务、都有责任,各司其职。
这样做照顾到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也同样体现了教育教学中兼顾公平性的原则。
③确定计划
学生们通过多种准备工作,具体确定研究的计划和方案,落实到书面上。
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完成方案设计表(附录)填写,做好口头论证准备。
学生代表进行口头论证。
学生评审课题研究方案(附录),最后确定解决方法。
④综合研究
学生根据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加工所资料;根据计划小组、全班、师生综合研究,最后确定实践操作的步骤。
条条大路通罗马,依据课题,通过各种各样的可行的方法是学生最后的出结论。
开题是选题的继续,也是做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者,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实事,整合学校活动。
注意多方面的知识应用,在开题时不能只是在数学学习的范围之中。
数学活动课程建设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系统总揽全局的思考,更需要立体构建网络的策略。
我们将进一步系统构建数学活动课程,在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