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地理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1、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概念。

2、认识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同自然地貌的形成。

3、了解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掌握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分布和生活方式,认识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应对策略。

4、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一定的实证研究方法,培养实际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了解地球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地理人文素质,能够积极参与地球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课程内容1、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内部和地表形态:了解地球内部岩石圈和地球外部的水、气层等及其形成和变化;认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类型和形成原因。

(2)气候变化:掌握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自然灾害: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影响,了解预防和救援措施。

2、人类地理环境(1)人口与城市:了解全球人口的分布,掌握城市和农村人口的规模和分布,了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问题。

(2)资源与环境: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认识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

3、经济地理环境(1)国际贸易: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趋势,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2)产业结构:了解全球各地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和手段。

(3)环境保护:掌握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策略,了解环境保护的实施和效果。

三、课程要求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概念,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各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了解人类地理环境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地图和计算机等工具进行科学研究。

2、思维能力和方法具备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保护地球生态和环境的意识,具备国际视野和责任感,具备全球公民的意识和素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
中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
一、课程内容
1.了解地理学概念:围绕地球、大气、水体、生态、地形等概念认识地理学,掌握地理学概念及术语。

2.研究地理环境:学习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对人类生活发展的影响,如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生态系统变化等。

3.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特点,认识国家地理空间布局的变迁与演化,以及当今社会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趋势。

4.认识地理调查:实践驱动认识地理调查,学习现代地理调查的流程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了解图表的构成及使用,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应用,能在数字地图中体会地理空间结构。

二、课程目标
1.增强地理环境意识:通过熟练运用地理学知识,深入了解中国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2.获得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地理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全面素养: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千年历史,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发展,使学生具备品格价值观、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等多方面的素
养。

三、评价标准
1.专业知识:考核学生对地理学概念、地理环境及传统文化地理特点、地理调查等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2.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地理分析、数据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3.素养能力:考核学生文化素养、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程度,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欣赏及文化融合能力。

《2023版普通高中地理学课程标准》三级概念一览—模块1

《2023版普通高中地理学课程标准》三级概念一览—模块1

《2023版普通高中地理学课程标准》三
级概念一览—模块1
本文档为《2023版普通高中地理学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三级概念一览。

以下是该模块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
1. 自然地理环境:
-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系、生物等。

- 自然资源及其分布: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草
原等。

2. 人文地理环境:
- 居民分布与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 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包括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区域经济
合作等。

3. 地理研究方法与地理技能:
- 地理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 地理技能:包括地图解读、图表分析、空间思维等。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包括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等。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包括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

以上是《2023版普通高中地理学课程标准》模块1的三级概念一览。

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科水平。

希望通过研究这些概念,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本篇文章将围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展开,从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该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了解地球表层环境及其动态变化,具备利用地理方法和技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于这一目标,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世界地理文化,认识人与地关系,掌握地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该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地理基本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地理学科核心理念、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基本知识包括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表层、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基本技能包括地图阅读与制作、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测量与实地实习等技能的学习。

地理学科核心理念强调人地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则关注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实地考察、情境模拟等。

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倡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地理实践活动。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理学习和地理实践,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等。

总结一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该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了解世界地理文化,认识人与地关系,具备利用地理方法和技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倡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地理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首先我们从两者的教学目标入手。

从目标的设定上来看,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

而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没有太多突破和创新。

可以看出,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趋势。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比较,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创新实践。

而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更多地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的重视。

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加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推行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要求。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逐步推进教育改革,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推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可以通过培训和研讨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普及,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逐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应该看到教育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好教育改革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推行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2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2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了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实施条例》,加强普通高中地理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课程标准。

未来普通高中地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地理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具有地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地理科学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总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能力,让学生通过研究地理科学理论和地理实践活动来认识地球和人类的发展、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具有地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重点和难点(一)课程重点1.地理科学基础知识的系统研究:学生应该掌握地理学科系统、整体、动态、综合和辩证的特点,在地理学基础上建立基本的、系统的、结构化的地理知识体系。

2.地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学生应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生态问题等,从而增强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课程难点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应学会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遥感技术、地理定位和测量技术等现代地理科技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2.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认识:学生应该在地理教育中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理念的教育,提高其全球视野和地球意识,增强对地球社会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

三、课程要求(一)基本要求1.增强学生的地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保观念。

2.开发学生地理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关于世界和自然的基本认识和认知能力。

4.加强学生地理实践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以地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地理现象和问题加以发掘和研究。

(二)具体要求1.课程内容应以学科内涵为主线,建立科学完备的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2.利用创新型教学方式和教育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本标准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地理教学改革,推进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

一、基本要求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

2. 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当代世界和国家命运与前途。

3. 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分析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 突出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和应用地理学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人地关系1.1 人口与城市1.2 农业与农村1.3 产业与能源1.4 交通与通讯1.5 旅游与社会生活2. 自然地理2.1 大气环境与气候2.2 水环境与水资源2.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2.4 地理智慧与地理信息技术3. 地理实践3.1 综合考察与实地考察3.2 组织研究与实证研究3.3 开展实践与服务活动三、教学要求1. 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倡导和谐学风和科学态度。

2. 采用多样化、个性化、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和动力。

3. 坚持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 重视评价机制,鼓励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研究。

四、教材建设1. 建立适应新课标和地理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教材体系。

2. 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提高教材互动性和适应性。

3. 加强教材评估,推进素质教育。

五、教师发展1. 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地理教学水平。

2.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倡导优秀地理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地理教学改革。

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培养符合当代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视野极具价值,因此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这是2017年发布的最新版本,将在2020-2021学年起执行。

本文将深入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深入理解该标准,以便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总体要求、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材建设、课堂实践等部分组成,标准明确了地理教学的方针和要求,这表明地理教学应该重视过程式思维和创新能力,关注教学过程的渗透性和实施的质量。

首先,总体要求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强调经验性学习,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自主性的理解,提供开放式教学环境,实现主体性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明确了门类、类别、主题和细分内容,将以普通高中地理七大主题:自然与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环境营养、地理可持续发展、地图制图、地理定位及人类居住状况、市场经济地理等为核心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再者,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明确的,有五个方面:即基本素养、实践素养、价值观素养、全球视野素养及跨学科连接性素养。

第一是基本素养,具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分级,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为主;第二是实践素养,具体e实践和实践能力,也就是实践活动的设计、执行和总结,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综合素养;第三是价值观素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整合分析地理现象,探索其背后的价值取向;第四是全球视野素养,学生接受从国际视角看待地理现象的教育,培养对世界各地文化及共同性素养;最后是跨学科连接性素养,即学生从科学、技术、人文等多学科的视角了解地理现象,培养客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还明确了教材建设的明确要求,教材应兼顾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多样性,考虑社会发展、政策环境、学生特点等,要求本科教材必须紧贴标准,遵循定位、主题、细分实施的原则,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课堂实践要求,要求以实践学习为主,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重视学生探究、实践、实践分析、实践总结等参与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完整word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完整word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老教材课程标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老教材课程标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老教材课程标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老教材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需要具备运用地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读图、用图、分析图表、计算、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要培养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包括笔试、实践操作、作品评定等,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老教材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基础知识、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及其规律。

同时,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前沿性的学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地理学科的基本兴趣和基本素养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地理学科的基本兴趣和基本素养的形成。

具体包括,1.了解地球基本形态和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2.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地理问题;3.掌握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4.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二、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与方法等几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态、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地表形态、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图的使用方法;2.自然地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3.人文地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商业地理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4.地理技术与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等地理技术和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

三、教学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2.注重地理实践和地理技能的培养;3.注重地理思维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4.注重地理素养和地理兴趣的形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1.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相互关系的理解;3.地理技术和地理方法的基本应用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地理学科的基本兴趣和基本素养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

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台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普通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于2020年5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该课程标准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有:
1. 课程性质: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综合性和区域性。

2. 课程基本理念:包括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以及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3. 课程设计思路:从内容选取、课程结构、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4.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5. 课程内容: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别介绍了各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和要求。

6. 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此外,该课程标准还针对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1. 简介本文件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强调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掌握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学生还需具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方式,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 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3.1 地球与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地图的编制与使用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和地图应用能力。

3.2 自然地理涵盖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强调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然地理素养。

3.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

3.4 区域地理以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地理特点、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区域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价4.1 课程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和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4.2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宗旨,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

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

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一、简介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优化,力求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地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二、课程目标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的主要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2.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地理知识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3.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资源、人口和经济的综合认识,促进他们形成独立、全面的地理思维;4.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三、课程内容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地球与地图本模块主要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时空、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及地图的基本认识和运用能力。

2. 自然地理本模块探讨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现象背后的自然规律,包括地球的内外层构造、地质过程、地形地貌、天气气候和生物等。

学生通过学习自然地理,能够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3. 人文地理本模块介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讯、文化与旅游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人文地理,能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适应。

4. 地理实践本模块以地理实践为重点,包括地理调查与实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问题的探究等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观察、实地考察、探究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式2023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等多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重要阶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本文将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课程。

首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具备地理知识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基本任务下,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其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部分。

地球与地图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图的基本知识,自然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人文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人文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对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理解,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与实验、调查与研究、图例与地图、模型与模拟等。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最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等。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和基本要求,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依据,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地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的联系与融合。

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

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

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有志于从事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建议在选修课程中修满4学分。

高中必修模块——“地理 1”结构分析一、“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次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1”还主要是自然地理,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应该说本模块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本模块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7个模块之中,“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模块侧重于地球科学和自然地理的模块,都涉及到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

所以,学习本模块有利于学习以上选修模块。

另外,即使偏重于人文地理的模块,如“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要从地理角度深入理解,仍然需要学习本模块的内容。

即使学习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仅需要有自然地理的基础,还需要以地理视角、地理观念来看待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运用地理方法研究问题,而本模块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具有其他模块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然,反过来先学习选修模块也可以为更好地学习本模块积累感性知识。

二、“地理1”内部结构分析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

本模块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

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传统内容,教学课时一直不少于54课时(每周3课时,一学期按18周计算)。

本模块的教学课时只有32课时,并且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按原来课程设计的内容量也要压缩。

所以,必须用全新的思路来选择本模块的学习内容。

1. 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1)本模块知识内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

因为,这样既可以突出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又可以大大删减传统的学科知识。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本模块的内容标准没有对生物、土壤要素作学习要求。

对于某自然地理要素,所选择的内容也很不系统。

例如,关于地质只选择了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关于地貌的知识只选择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关于大气的知识只选择了大气受热、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关于水的知识只选择了水循环和洋流。

即使选择的内容,对其要求也简单明确。

例如,关于太阳,只要求其对地球的影响,删除了关于太阳本身的知识;关于洋流,只要求其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删除了洋流的成因、类型等知识。

(2)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模块的内容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

本模块共有9条“标准”(占全部“标准”的一半)体现了此项能力培养,并又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

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

本模块共有6条“标准”(占全部“标准”的1/3)体现了此项能力培养。

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本模块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宇宙环境及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基本地理观念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

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本模块主要围绕一些基本的地理观念培养来设计内容。

这些基本的地理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模块遵循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将人地关系作为内容设计的主线。

例如,天文部分侧重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自然环境部分关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及其地理意义;并且单列出一块内容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四个方面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模块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因此,本模块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

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

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3.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知识的矛盾,改变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本模块内容设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于课程内容设计,即从同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性因素、基础性因素的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透过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然后由个别的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例如,为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选择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为案例;说明自然条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要求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参考:/sKcjs/lists/200604/542.html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连载1)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首先阐明了此次高中地理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接着便给出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这些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