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军阀黑暗统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盲从,切中时弊。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而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偏心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偏重于对国民性的改造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偏向于片面的观察问题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的原因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 22、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1月发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与 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有组织的较量。
2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为终点。
24、中国共产党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 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孙中山的国民党,确立了建立个 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因为大会对新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成为合作的政 治基础。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 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 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 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 向农村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 ) (2)直接导火线 ) (3)五四运动的经过 ) (4)五四运动的结果 )
(1) 历史条件 ) 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 亡则国家亡! 亡则国家亡! ______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
胡
适
(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 倡导“五四” 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 究院院长等。 究院院长等。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性 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1915年 青年杂志》 标 志: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基本口号: 民主、 基本口号: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和共产主义者, 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 前途无限忠诚。 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 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 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 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蔡 元 培 (
) 浙 江 绍 兴 人
1868—194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启蒙的形式不一样。西方启蒙运动是源自世 俗生活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个体自我确证之渴望,是一种 大众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有着 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参与意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世俗化 运动,因而是一种正向的自身觉悟式的启蒙和现代性的 诞生路径。但是,中国的情况与此殊异,社会基础的缺乏 使得启蒙运动不可能生发自强烈的个体意识,也不可能 自下而上地进行启蒙,而是自上而下地由知识精英们对 大众进行灌输式的逆向式启发的文化启蒙,结果启蒙成 为‚化大众,而不是大众化‛。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 文小说,也是他开始鲁迅笔名射向封 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
视频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 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 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念的分梳:文化运动还是政治运动?
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 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 ‚赛先生‛(Science)。
毛泽东家世、家庭
据《史记 · 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 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 于江南九嶷”。
《七律· 答友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立显荣朝士 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20)远 世代永承昌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 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 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民主‛与‚科学‛ 与中国传 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 地。 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 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 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 新国家‛ 的目标不相适应。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 表《狂人日记》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 开始用鲁迅笔名射向封建礼 教的第一支标枪。
3、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作《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 传统》的讲话: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 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 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 绩。”
•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13位代表:
• • • • • • 李 达(1966)、李汉俊(1927) 张国焘(1979)、刘仁静(1987) 毛泽东(1976)、何叔衡(1935) 董必武(1975)、陈潭秋(1943) 王尽美(1925)、邓恩铭(1931)、 陈公博(1946)、周佛海(1948)、包惠僧 (19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9年)
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 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 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 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五四运五四动运前动陈前新独的新秀文文开化化始运运时动把的动标自的志己标办的志杂志定
名为《青年杂志》,可以看出他将改 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将国 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人们各有其独立自主之权, 而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 以奴自处之义务。”
“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 大精神,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
“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又因其理性特点和对自我的认识 而区别于自然界。正因为发扬了 理性自主的特点,古猿才得以进 化为人。”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 革命。它打开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缺 口,证明了资本主义不是永世长存的。 从而给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种新的希望 和前景,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的。
1917年,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 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1919年 12月,他在《新青年》发表《新青年宣言》,主张:“我 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罪 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迫使中国人民再一次思考、 探索中国的出路。这就为中国人民最终接受作 为救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内部条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 阶级的成长、壮大。
无产阶级的成长和政治觉悟的提高,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 阶级条件。
(二)内部条件
3、思想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大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 壮大了党的组织,扩大了党的 影响,锻炼了领导能力,积累 了斗争经验 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 认识,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过程 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准备了 必要的条件,奠定了中国革命 胜利的基础。
第四章思考题
五四运动有哪些历史功绩? 2.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意义 何在?
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工人运动高潮的形成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2.机构 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党代表——廖仲恺
第二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3.北伐战争
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大革命中共产党
三大政策概念的首次提出
国民党“一大”确实没有提出“三大政策”这个名词。 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二大”,共产党指出孙中山曾规 定五条“根本方策”,其中主要是三大政策方面的内容。 邓中夏在欢迎国民党“二大”代表的讲话中,进一步把国 民党“一大”确定的政策归纳为“对外之联俄政策,对内 之工农政策,和共产党合作政策”。 1926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提出赞成孙中 山、廖仲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个政策的分子是 左派。这是中共中央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三大政策的概念。 1926年12月25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接受了“三大政策”, 即“联俄政策”、“联共政策”和“农工政策”。这是国 民党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三大政策的概念。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 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 动的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级害怕群众的愚昧。而在群众刚有点革命性 的时候,它又害怕群众的觉悟了。”
工人运动的发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时间 1922.1-3 时间 香港海 员罢工 安源路 矿工人 罢工 京汉铁 路工人 罢工 原因 领导人 结局 增加工资 抚恤死难 释放工人 签订条约 接受要求 被迫取消
1、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火线
2、过程
1919年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 为先锋。 6月5日~6月28日 :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 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
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 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展现了崭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 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 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 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 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历史意义: 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
思想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客观上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靠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虽然成立 时只是很小的政党,却拥有马克思主义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综合运用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 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2)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 张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鲁迅) 攻击的矛头: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 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抨击封建 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义” ——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 主义。
中国宣传十月革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第一人, —— 李大钊
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 李大钊为书记,张
申府、张国焘等人 是早期成员。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次论战)
第一次,与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 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第二次,与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 调中国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 第三次,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 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灭阶级 和阶级差别
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 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 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 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 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 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 化上的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资产 阶级
三民 主义
资产阶 级共和 国 人民民 主专政 的国家
资本 主义
无产 阶级
马克 思主 义
社会 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 陈独秀、 陈独秀、李大钊等
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出于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可行性的怀疑,促 使中国先进分子另辟蹊径,探索救国新方案。在经 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 进分子做出的一种历史性选择。 (P100)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明 显暴露出来。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 (3)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屡次失败的事实, 使国人对资本主义建国可行性产生怀疑。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靠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虽然成立 时只是很小的政党,却拥有马克思主义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时只是很小的政党,却拥有马克思主义最先进的思想武器。 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她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外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入: 外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入: 英国: 万两-——4900万两 英国:9600万两 万两 万两 法国: 万两——150万两 法国:520万两 万两 万两 德国: 万两——0 德国:2800万两 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 中国外贸赤字:1.66亿——1600万两 亿 万两 丝绸出口: 丝绸出口:87517担——131506担;新登记 担 担 工厂418家,新增资本 工厂 家 新增资本15858万元 万元
第四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详解
1925 年至 1927 年的大革命,就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于 1926年7月开始进行的北伐战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 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服 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继续存在。
代替北洋政府统治全中国的,是国民党控制的“中华 民国国民政府”。
第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 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 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 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 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 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 要有三种类型: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如陈独秀、李大钊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 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 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 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不过,在开始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还只是一 种朦胧的向往。正如瞿秋白所说:“社会主义的 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 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 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 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中国人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 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第一 次提到马克思 梁启超
朱执信1906年在《民报》上介绍马克思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能采取的 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73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工人运动: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 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 高潮。
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大小罢工100 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
74
香 港 海 员 罢 工
56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陈望
道翻译的《共产 党宣言》中文全 译本公开出版。
57
三次论战:
1919年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的论 战 1920年底,张东逊、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 义的论战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黄凌霜、区声白 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58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进行马克思
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创办了各种形式的
工人学校。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
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
59
1920 年 8 月 上 海 党 组 织创办的面向工人群众的 宣传刊物《劳动界》
1920年11月,上 海党组织创办的《共 产党》月刊
48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 新民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9
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
的革命传统,1939年3月,陕甘宁 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
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50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青年节。五四运动所倡 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四章_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 的领导者、组织者。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 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 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无数革命的先烈, 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 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确立党的名称
制定党的纲领
明确中心任务 选举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演了中国 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红色旅 程的伟大起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 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 民主主义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遭到破产之后,没有受到欧 洲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影响。
“一个革命的政党在革 命高潮中完全不能领导, 可见他快要死亡了,故此 次运动中的一般新领袖对 于国民党均不满意,而有 利于新的政党产生,中国 革命需要组织各派力量以 反对帝国主义而引导革命 的党了。‛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 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 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 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 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 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 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 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 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 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 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 《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 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 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 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 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 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 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 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 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抨 击。‛ —— 斯 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 家争鸣”的景象。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组织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合影
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进一步研究 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们着重从马克思、恩 格斯的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宣传马克 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积极进行马克 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公 开出版。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是一件开天 辟地的大事,它给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 民带来了光明和希 望,使中国革命焕 然一新。
新的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新的彻底的革命纲领。
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方法:依靠人民群众。
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在 经济基础、阶级结构、思想文化 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推动着中 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 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 1919年的五四运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的爆发
巴黎和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 和出 约席 上巴 签黎 字和 的会 通的 告中 国 代 表 拒 绝
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国民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四)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五)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国共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 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张凯峰 zkftju@
一、袁世凯窃权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 北京,清朝起用袁世凯率领 北洋军进行镇压。袁世凯在 得到南方同意让权的确切保 证后,对清帝实行逼宫。 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 。随即,袁世凯声明赞成“ 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 院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 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二、袁世凯称帝
1、民初政治乱局 黄远庸:“自民国成立以后,国之上下咸苦于政争,盖欲得 一日之息以为幸。……纯以两造之势力赌一国之基础,以为 胜负,一切政治问题法律问题云者,皆特藉以为名目,而利 用政党及议会以为傀儡。今以大借款为例,甲党之报,今赞 成而前反对,乙党之报,则今反对而前赞成,甚至同在一时 ,赞成唐绍仪之借款者,而不赞成熊希龄之借款,赞成熊希 龄之借款者,而不赞成唐绍仪之借款。又试以对于政府态度 而论,于其未入国民党之先,则甲党赞成,而乙党思推倒之 ,同此一人,而前后有尧桀之别……推其原因所由来,不外 所争在两派势力之消长。绝无与于国事之张弛而已。”
章太炎:“用一人必求同意,提一案必起纷
争。始以党见忌人,终以攻人利己。财政部 官制议二月不成,六总长名单以众妒而反对 ;裁兵之案,延宕逾时,省制之文,磋磨累 月,以至政务停顿,人才淹滞,名为议员, 实为奸府。”
二、袁世凯称帝
1、民初政治乱局 袁世凯: “国家既采法治主义,庶政皆藉 法律以行;而国会纷争,议案丛 脞,累日不能决一条,经月不能 颁一律。律文既缺,何所遵依? ” “查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 ,束缚政府,使对于内政外交及 紧急事变,几无发展伸缩之余地 。本大总统……身受其苦痛,且 间接而使四万万同胞无不身受其 苦痛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四章(精)
(二)国民革命的目标 打到列强,除军阀!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1. 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 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 中国共产党 2.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 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 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3.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 产党人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 动 四1 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范畴 2、从领导力量看,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 五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上看,以马克思 四主义为指导,奔向社会主义。 4、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说,它促进了马克思 运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 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上海: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 北京:李大钊、张国焘。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包慧僧。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谭平山、谭植棠。 日本,法国留学生。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国二 工、 人马 运克 动思 的主 结义 合与 中
1.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 次论战。
(四)国民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 的认识过程
二、 实 行 国 共 合 作
1、由一大盲目排外——二大要建立“民主联合战 线” 2、由主张“党外合作”——同意“党内合作” 3、由少数党员合作——全党确立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6年6月中共三大,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 1. 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 政治基础 —— 新三民主义
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李大钊(1889-1927) , 河北乐亭人。1916年回 国后担任《晨钟报》、 《甲寅》等报刊的编辑。 《新青年》杂志主编和 主要撰稿人之一,并把 新文化运动引向以传播 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 化方向。
胡适(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1910年 考取庚款留美官费生, 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 学、哥伦比亚大学。 留美期间,他广泛涉 猎各种社会思潮,着 手研究中国文学的改 革问题,成为新文化 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 的主要倡议者。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要求:
1、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 条”;
2、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其他权 利归还中国; 3、七项“希望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 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 自主等。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 月 革 命 爆 发
1917年11月7日晚9点,向冬宫发起了总攻
全俄苏维埃 第二次代表 大会上列宁 宣布苏维埃 政权成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 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 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 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 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 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 式是崭新的。 (2)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 的作用。 (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 的爱国主义精神。”-江泽民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民主与科学。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5、李大钊是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6、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
7、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1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2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3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8、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
9、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1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3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10、北洋政府迫于五四运动的压力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11、1919 年6 月5 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包括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学反封建的彻底性。
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一方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动中充分领略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萦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 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 以反省。‛ 梁启超一战后到欧洲考察后指出: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中,好 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 途是生是好。‛
既然西方人对自己都怀疑了,那么中国人为什么 还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呢? 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 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可以看出他
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敬告青年》
陈独秀(1880-1942) 安徽怀宁人
胡适(1891-1952) 安徽绩溪人
第四章第四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重要内容重要内容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
“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 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 的出路。‛ ——毛泽东
李大钊: 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 物质之下。
‚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以渡世危崖。‛
思考:
对西方的怀疑只是说明了转向的必然性,为什么 转向东方、转向马克思主义?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19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①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 根源, 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 之为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之为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②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又脱离了 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 革命实践,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革命实践,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③不少领导人看问题很片面,存在绝对肯定 不少领导人看问题很片面, 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后期
1917年俄 1917年俄 国十月革 命以后, 命以后,传 播马克思 主义
(三)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②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④推动了文化平民化和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⑤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小结: 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 1915年陈独 秀在上海创 青年》 办《青年》 杂志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1. 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 领导核心。 领导核心。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2.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 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 国革命有了新前途。 国革命有了新前途。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5.旗帜: 民主 科学” 5.旗帜:“民主”与“科学” 旗帜 民主”
民主
(德先生 德先生)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赛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我们现在认定, 我们现在认定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陈独秀 《新青年》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方面,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 1.政治方面,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 政治方面 中国; 中国; 2.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方面 3.思想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思想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方面
二、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三新) 五四运动的背景(三新) 1.新的时代条件。 新的时代条件。 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3.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五四运动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日趋激化以 根本原因 : 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所引起的空前民族危机。 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所引起的空前民族危机。 直接原因( 导火线) 2. 直接原因 ( 导火线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 失败。 失败。
(三)五四运动的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两种主力) 五四运动的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两种主力)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5月4日—6月3日 6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主权,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罢课 被捕 罢课,罢工, 罢课,罢工,罢市 释放,罢免, 释放,罢免,拒签 第二阶段 6月6日—7月初 7 上海 无产阶级
运 ①马克思主义斗旴的 惺和 。 动 ②恘 、悁 、恎 马克思主义的
③大 的 。
。
特 点
①斟敷 马克思主义 的恘 。 ,恘 运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②斟惱 中国的 恘 的思想。 ③ 敉 旐愓 同 动 敹 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上海 北京 武汉 长沙 广州 济南 巴黎 东京 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陈独秀、李汉俊、 1920、 陈独秀、李汉俊、李达 1920、8 李大钊、张申府、 1920、 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 1920、10 董必武、 1920秋 董必武、陈潭秋 1920秋 毛泽东、 1920秋 毛泽东、何叔衡 1920秋 谭平山、谭植棠、 1920秋 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 1920秋 王尽美、 1921春 王尽美、邓恩铭 1921春 周恩来、 1921、 周恩来、赵世炎 1921、3 周佛海、 1921、 周佛海、施存统 1921、3 活动
2.兴起标志:1915年 2.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兴起标志:1915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陈独秀
3.活动基地: 3.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活动基地
思 想 自 由 兼 容 并 包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 旧址, 旧址, 新文化运动的活动 基地) 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 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 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 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李大钊 李大钊
新旧民主主义 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 1840—1919 1919) (1840 1919)
新民主主义 1919—1949 1949) (1919 1949)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革命主力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结果 革命方向 革命范畴
反侵略( 反侵略(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人 资产阶级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参 会 代 表:
上海 北京 长沙 武汉 济南 广州 旅日 李达、 李达、李汉俊 张国焘、 张国焘、刘仁静 毛泽东、 毛泽东、何叔衡 董必武、 董必武、陈潭秋 王尽美、 王尽美、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马林、 包惠僧, (包惠僧,受陈独秀 派遣出席了会议 )
会议通过了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会议通过了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 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以无 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 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 消灭阶级、 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 消灭阶级 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 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的条 件和党的纪律等; 件和党的纪律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 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 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 1.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 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 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 2.提出群众路线革命方法。 2.提出群众路线革命方法。 提出群众路线革命方法
民
群
众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社会主义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钊,陈独秀。 伍
②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③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初步胜利的表现:释放被捕学生, 初步胜利的表现: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 卖国贼,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卖国贼,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 生 在 天 安 门 前 集 合
学生散发传单
1919年6月7日和6月9日,《申报》大幅报导,上海工 1919年 日和6 申报》大幅报导, 界和商界、学界一致行动,实行罢工、罢课、罢市。 界和商界、学界一致行动,实行罢工、罢课、罢市。
6.主要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6.主要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民主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科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改为宣传马克思 主义。 主义。
中篇: 中篇: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 1919年五四运动起, 1949年新中国成 年五四运动起 立前夕,近代中国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立前夕,近代中国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 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 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 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是按照列宁的 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 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运动基础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