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教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折线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复习分数计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复习分数计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复习分数计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分数计算。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比较大小等基本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分数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分数计算,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情境,比如分水果、分享食物等,让他们感受到分数的重要性。
2. 知识回顾: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回顾一下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和分数的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
例如,我会展示如何将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以及如何将一个分数与一个整数相乘或相除。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6. 应用拓展: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分数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们能否产生对分数计算的兴趣和共鸣。
我需要确保选取的情景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自然地引出分数计算的概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回顾和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3.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定义及性质。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与评价: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二章:几何图形复习教学目标:1. 回顾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作业与评价: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种几何图形,绘制一幅有趣的图形画。
第三章:量的计量复习教学目标:1. 回顾和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业与评价: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与复习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2. 数的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立体图形的认识。
4.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的认识、平均数的计算。
5. 应用题: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利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应用题。
2.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简便计算的方法、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学生预习课本内容。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课堂讲解:教师按照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应用题等知识点。
4.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6.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回顾。
本单元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平面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册的重点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平面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换。
3.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4.掌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分数和小数的互换。
3.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4.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践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决,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数及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那么混合运算。
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空间及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及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统计及概率。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中位数、众数。
二、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三、复习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优秀12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优秀12篇)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篇一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8-1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我有见解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活动一回顾圆的知识圆:曲线图形圆的组成:圆心、半径、直径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直径、半径都有无数条。
圆的特点: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是否掌握圆的。
特征活动二、回顾圆周长和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圆的周长c=πd或c=2πr 回忆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活动三:做自主练习6、8题6题是利用圆的知识解决自然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水波传送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水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第8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不同图形面积公式计算。
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公式。
关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活动四:做自主练习10、11题。
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11题是实际操作并计算的题目。
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体会两圆的半径比,周长比,直径比是相等的。
学生口答:要求扩建后圆形花坛的周长与面积,需要先求出扩建后花坛直径。
关注测量的方法正确。
活动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篇三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0()。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180()。
教学准备:篇四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难点:篇五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篇六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与复习二教案
一、周密的策划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且复杂,需要老师对教学任务有周密的策划。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虑,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理性的安排教学任务繁重,需要老师进行理性的安排。
在教学期间,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科特点等,确定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更为有效。
三、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在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资源的特点等,采取恰当的教学法,包括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理性学习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浮躁情绪,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学习,不追逐短期的成绩和效果,而是注重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
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交流、多合作,积极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整理与复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整理与复习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六、注重评价与反思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加深对自身学习情况和能力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欠缺,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总复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最后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途径,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六、说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2. 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通分与约分,图形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水果、计算土地面积等,引导学生复习分数和图形的相关知识。
2. 复习分数加减法(10分钟):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3. 复习分数乘除法(10分钟):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4. 复习图形面积和体积(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进行巩固。
6.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易错点。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2. 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3. 典型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frac{3}{4}+\frac{1}{6}=\frac{11}{12}$、$\frac{5}{8}\frac{2}{5}=\frac{9}{40}$、$\frac{3}{5}\times\frac{4}{7}=\frac{12}{35}$、$\frac{4}{9}\div\frac{2}{3}=\frac{2}{3}$。
(2)长方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301.44立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分数和图形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2.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3.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4.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5.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4.展示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1.让学生快速朗读四位数2.通过课件展示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1.向学生提问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2.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规律第二课时一、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1.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给学生一些乘法口诀题目进行练习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演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让学生做一些整数计算题目第三课时一、综合练习1.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课堂小结在本次课堂中,我们通过复习四位数的读法、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拓展相关数学题目七、板书设计•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将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我们将会通过教材第103页的内容,来回顾和巩固数对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小动物找家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复习数对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回顾教材第103页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数对的定义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孩子们跟随步骤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给孩子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自己用数对表示给定的物体的位置,然后互相交换检查。
5.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室里找到某个物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数对表示你课桌的位置。
2. 教室里有一个物品,它的位置是(4,6),请你在教室地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答案:1. 例如:(3,5)2. 在地图上标出(4,6)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有些孩子会混淆列和行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的给予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实际中运用数对,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拓展延伸:数对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玩游戏时,我们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角色的位置;在制作地图时,我们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各个地点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复教案复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目标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经由过程窥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窥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复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复办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复过程1、创设情形,导入复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研究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
(板书课题)2、回顾整理,建构收集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按照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五年级数学下册与复习教案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
2. 数的运算: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
3.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立体几何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4. 量的计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5.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概率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 探究发现:通过实际操作、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安排1. 数的认识:安排2课时,巩固万以内数、千以内数、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2. 数的运算:安排4课时,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几何图形:安排2课时,巩固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及计算。
4. 量的计量:安排2课时,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5. 统计与概率:安排2课时,巩固统计图的认识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及概率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1. 方程与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简易方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倍数与因数整理和复习|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倍数与因数整理和复习|西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倍数与因数单元。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素数与合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回忆起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能够区分素数和合数,并能找出一个数的素数因子。
4. 理解和应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应用,重点是学生能够独立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理解和区分素数和合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例题和练习题。
2.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解释重点概念。
3. 练习题纸,包含各种类型的因数和倍数问题。
4. 小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苹果,其中有20个红苹果和10个黄苹果,请问红苹果是黄苹果的几倍?黄苹果是红苹果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引发他们对因数和倍数的兴趣。
2. 回顾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我会用PPT课件展示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释,例如:“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同时,我会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练习求因数和倍数: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题纸,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求因数和倍数的题目。
同时,我会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以巩固学生们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4. 区分素数和合数:我会用PPT课件展示素数和合数的定义,并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同时,我会让学生们尝试找出一些数的素数因子。
5. 应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会用PPT课件展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并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与运算1.1 整数:复习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千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
1.2 小数:复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3 分数: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2.2 立体图形: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3. 第三章:量的计量3.1 时间:复习年、月、日、时的认识与计算。
3.2 货币:复习人民币的认识与计算。
3.3 长度、面积、体积: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统计: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分析。
4.2 概率:复习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简单概率的计算。
5. 第五章:解决问题与数学应用5.1 方程与方程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2 比例与应用:复习比例尺、实际距离、单价、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
2. 练习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进行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册书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
教材在编写时重点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
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复习,把这本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2.更好地理解一些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想象力。
4.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三)
课时课题
课时
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能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立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独立计算:填表
长(a)
宽(b)
高(h)
底面积
(S)
表面积
体积
(V)
长方体
1.8米
0.6米
1.5米
10厘米
42平方厘米
教学过程
备注
立方体
棱长
8分米
3、应用题
(1)一个长方体油箱,长和宽都是0.5米,高是0.4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3、除以上这些概念,你还知道哪些?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学生可以看书,可以小组讨论,整理成图表。
(2)大组汇报交流、辨析、说明。(图表可以多样化,关键在于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下:
教学过程
备注
1
质数
合数——分解质因数
整除 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奇数
2、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约数大。( )
(3)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4)18和23没有公约数。( )
(5)如果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丙数,那么,甲数和乙数必定都是丙数的约数。( )
请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四、复习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②如果用瓷砖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③如果池内水深2米,这个游泳池注水多少吨?(1立方米水重1吨)
a、弄清题意,认真审题
b、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
C、反馈,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作业《作业本》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也能比较熟练地化聚和换算。还复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以及解答相应的应用题。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单位的化聚和换算掌握得比较好,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具体应用,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造成错误也比较多,对这些学生要加强训练。
教学过程
备注பைடு நூலகம்
一、揭题: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再现,形成网络
1、提问再现有关概念。
(1)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特点是概念多,你们还记得吗?这些概念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在这些概念中,你认为什么概念最基本?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2、整理、疏通有关概念。
(1)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让学生分别写出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并完成课本第136页第7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
六、作业
总复习第9、10题,第11题第③小题。
除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个别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只能多分析讲解。而对分解质因数,以及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学生都掌握得很好。
把10÷3=3……1 1.2÷4=0.3 15÷5=3
4÷0.5=8 30÷5=6 按要求填入表中
整除
除尽
除不尽
(2)复习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
联系30÷5=6即30能被5整除,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关系:30是5的倍数,5是30的约数。引导学生想一想,5的倍数还有吗?30 的约数还有哪几个?并举例说明。从约数、倍数还可知道什么?(公约数、公倍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整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说说化聚的方法
3、独立填括号。
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0.1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68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59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70厘米=( )分米=( )米
1、说一说,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9和38 28和42 9和11
让学生先做,后反馈、交流、讲评。(注意两个数的关系,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并让学生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3、试做求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8、24和72 7、4和5 24、30和32
(2)一个理发法庭铜块,棱长16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铜重8.9千克。10个这样的铜块重多少千克?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体积是360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体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0米,深是2.5米。
①环绕游泳池的水面,在池壁上用红漆画一条界线,这条界线的 长是多少?
单元课题
总复习(二)
课时课题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熟练地分解质因数,以及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除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
6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65升=( )毫升=( )立方厘米
73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反馈。
二、复习长方体和立方体。
1、复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立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总复习教案
单元课题
总复习(一)
课时课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并能比较熟练地化聚和换算。
2、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三、综合应用
1、填空。
(1)1——20的各数中,(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
(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数是( )。
(3)一个数既是16的倍数,又是16的约数,这个数是( )。
让学生先填写,后指名口答,说说想法,进行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