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城市道路设计教案2013四、五章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

第一章总论本章重点:1.掌握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3.掌握城市道路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概念本节重点掌握交通,城市综合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区分。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1.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展历程当中的几个基本经典理论。

第三节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思考1.掌握规划思想的变革2.掌握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发展战略第四节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2.了解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3.掌握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第五节城市交通分类1.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第六节城市道路分类1.掌握按照设计规的城市道路分类2.了解道路功能特点以及按照其他方式的分类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1.1、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的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1.2、城市综合交通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1. 按地域关系: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2. 按形式: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交通等3. 按运输性质: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4. 按交通位置: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5. 按交通性质与交通方式进行分类:(1)城市对外交通(2)城市交通(3)城市公共交通(4)城市交通系统1.3、城市道路1)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2)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3)城市结构布局骨架4)安排绿化、排水等的主要空间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2.1、中国古代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原始社会后期至商周的“井田制”道路交通《周礼》:周代,耕地、沟、道路、居住地同时规划,径,畛、涂道、路五级道路担负不同的交通,形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方格网道路系统。

道路规划课程设计

道路规划课程设计

道路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的分类、功能及规划原则。

2. 使学生掌握交通流量分析、路网布局设计等道路规划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道路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道路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进行道路规划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道路规划问题的能力,包括交通组织、道路设计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规划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城市发展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道路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安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道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基础,对城市发展、交通规划等方面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规划基本概念- 道路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道路规划的原则与目标2. 道路规划方法-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 路网布局设计原理- 道路设计标准与规范3. 城市道路规划与经济发展- 道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 道路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道路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4. 道路规划实践案例- 国内外城市道路规划案例解析- 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5. 道路规划实地考察与模拟实践- 实地考察城市道路规划现状- 模拟实践道路规划设计与评估- 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道路规划基本概念第二周:道路规划方法第三周:城市道路规划与经济发展第四周:道路规划实践案例第五周:道路规划实地考察与模拟实践教材章节关联:《城市地理学》第三章: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交通工程学》第二章: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相关章节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是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学习到如何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和谐、便捷、安全和舒适,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设计原理、交通需求量预测、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综合交通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设计工作;2.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3.增强学生与市场的对接、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交通设计原理1.交通规划概述;2.剖析城市交通特点;3.交通流理论;4.交通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交通需求量预测1.交通需求特点;2.交通数据计算方法;3.交通流量预测方法;4.交通需求量的预测。

第三章:道路交叉口设计1.道路交叉口的要求与限制;2.道路交叉口类型及其设计原则;3.交叉口设计的数学模型;4.实际应用案例。

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概述;2.路线设计方法;3.公交站点定位;4.公交线网的优化设计。

第五章:综合交通运输规划1.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和内容;2.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模式的选择;3.路网设计中的环保和节能;4.实际应用案例。

四、课程要求和评价1.学生应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独立完成课堂和作业任务;2.学生需在课后认真复习所学知识;3.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4.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论文;5.期末论文应包括所学知识的综述和应用案例的分析。

五、实践与实习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将组织实践和实习环节,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实践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实践环节的深入学习,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城市道路教案(1)

城市道路教案(1)

第五章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第一节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及等级划分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筑物使两条道路在不同平面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其原有行车速度通过交叉口。

因此,设置立体交叉是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控制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

但立体交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主要取决于立体交叉的规划、布局及设计的合理程度。

在工程上,需从技术上和经济上两方面论证修建立体交叉的必要性。

一、技术上合理1、从规划角度来说非修不可,否则无法解决N,根本上改善交叉口及其相连道路的交通现状(如西解放立交桥)。

2、相交道路等级高,如城市快速干道,要求车速到交叉口不过分降低。

3、交叉口交通量大,经常发生拥挤,阻塞现象,这是修建立体交叉最有力证据。

一般来说,当进入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是解决相交道路交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

立体交叉不仅造价高,而且由其产生的运营费用也高,因此,立体交叉是否设置、何时设置、设置成何种形式与规模,都不得应从交通需求角度进行论证,一般来说,当Q 较少时,即使在已规划为立交处也应不急于修建(可预留空地)。

而应在预测的交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才考虑设置。

当然,立体交叉从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需要一定周期,对此有关建设管理部门应超前考虑。

4、铁路干线与城市道路相交相互干扰很大。

如西解放立交桥,原来泰来街过来的人都要跑过铁路,立交后汽车厂大车都走此路,不再走红旗街。

5、地形、环境条件适宜。

立体交叉占地较大,道路网系统规划应预留立交用地,可先采用环形交叉口。

由于我国规划工作起步较晚,道路交通发展过快,导致立交用地预留不足,而拆迁、征用土地支付的建设费用很大。

因此,一方面应重视对未来立交用地的预留规划,另一方面要从道路网系统上考虑立交的设置。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城市道路设计Urban Road Design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4 学分:2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正确理解和运用城市道路的规范和标准。

2、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能进行平、纵、横断面的综合设计。

3、能正确分析平交路口和立交路口的交通特性和设计方案。

4、掌握各类交叉口一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立面设计。

5、能够描述公用设施和道路排水的一般设计要点和步骤。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全日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设的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横、平、纵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及立体交叉口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等有关内容。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1 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及国内外发展概况1.2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及几何设计基本依据1.3教学内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难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三)小结我国城市道路的悠久历史,城市道路按城市骨架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道路性质分: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特殊性道路。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2.1教学内容:汽车行驶速度2.2教学内容:城市交通流特征2.3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2.4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计算(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交通流特征,交通量,通行能力概念难点:设计小时交通量及通行能力计算(三)小结交通一般是指人与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道路设计教案共9页

城市道路设计教案共9页
②确定设计年限的年平均交通量时,应综合考虑现有交通量,正常增长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发展交通量等。
有关方向不均系数及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详见P34、35(讲解)
教案纸
时间
分配
教学过程
(二)路段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1、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大城市采用Ⅰ级标准;(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
中等城市采用Ⅱ级标准;(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20~50万)
小城市采用Ⅲ级标准;(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不足20万)
(各类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P11表2-1。)
(三)设计年限: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
快速路、主干路:20年;
次干路:15年;
另(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技术指标P15,了解)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规划P17,了解)
教案纸
时间
分配
教学过程
第二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车行道宽度=车道数×车道宽度
车道数=道路交通量÷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因此要确定:交通量、通行能力及车道宽度。
一、道路通行能力:
(一)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
式中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支路:10~15年。
按功能、交通目的等其它分类见P12、13(了解)
教案纸
时间
分配
教学过程
三、城市道路的总宽度
即红线宽度——道路横横断面范围内各种工程设施与街区的沿街建筑的分界线。
确定红线宽度应考虑的内容:道路横断面形式、定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

道路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结构、功能和设计原则。

2. 学生能了解我国道路分类及相应的设计标准,掌握不同类型道路的设计要点。

3. 学生能掌握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道路案例,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2. 学生能运用道路设计软件进行简单道路设计的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道路设计项目的探讨和实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道路设计专业的热爱,树立为我国交通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学生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等多方面因素,培养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3. 学生通过道路设计的学习,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道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对道路设计有一定的兴趣,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掌握道路设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道路设计基本概念:包括道路的功能、分类、设计原则及标准,对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道路线形设计:讲解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应课本第二章内容。

3. 道路交叉口设计:介绍交叉口类型、设计原则、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等内容,对应课本第三章内容。

4.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包括排水系统、照明设施、交通标志标线等设计要求,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5. 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讲解道路绿化原则、植物选择、景观设计方法等,对应课本第五章内容。

6. 道路设计软件应用:教授道路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课本第六章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城市道路设计英文名称: Urban Roads Design课程号: 0520009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桥隧工程方向)和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秋学时数: 32学分数: 2.0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桥隧工程方向为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桥隧工程方向为考查)先修课程:测量学、公路勘测设计A后续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城市道路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和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桥隧工程方向)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过程和设计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2.知识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公路线形设计的基础上,明确城市道路设计的依据、程序、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掌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线形设计有关标准及其制定依据,重点掌握平、纵、横断面设计及交叉口平面、竖向设计方法,了解立体交叉口、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及道路排水的设计方法。

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规范、利用相关的参考书籍解决实际城市道路设计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城市道路概述了解城市道路的发展变化,理解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依据、组成、功能及特点。

理解城市道路网结构型式和特点,掌握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和道路红线规划的定义、作用和内容。

(2)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掌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分隔带、路拱横坡的设计方法;通过与公路设计加以对比,掌握城市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的内容和特点。

(3)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了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基本形式及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与交通分析,理解交叉口的车道数确定和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掌握交叉口视距计算、缘石半径及拓宽设计,以及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方法,了解环形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设计的一般过程。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路面的结构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和影响因素。

3. 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路面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城市道路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增强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培养专业素养。

2. 学生在课程中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识到道路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理工科方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实践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原理- 路面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2.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参数- 路面设计中的力学原理- 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3.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步骤-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设计图纸的绘制4. 不同类型路面设计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特殊路面5.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 设计方案分析- 优化改进措施6. 计算机辅助城市道路路面设计- 常用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技巧- 设计成果输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原理第3-4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参数第5-6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步骤第7-8周:不同类型路面设计特点第9-10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案例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本课程将按照以上大纲进行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中涉及的各类工程图纸和标准规范。

3.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城市道路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城市道路工程案例,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城市道路工程现场考察、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道路工程与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从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工程概述: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内容:城市道路功能、分类及设计要求。

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讲解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主要设计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

3.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质量控制。

4.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讲解城市道路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沥青、水泥混凝土、基层材料、排水材料。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设计的规范、标准和要求;3.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城市交通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城市交通问题,认识到道路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环保优先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设计基本概念:道路分类、功能、设计车速等;2. 城市道路设计原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3. 城市道路设计流程: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标准: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5. 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设计策略;6.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CAD、GI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7. 城市交通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拥堵、安全、公交优先等;8. 课程实践: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制作、成果展示。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如下:第1周:城市道路设计基本概念;第2周:城市道路设计原理;第3周:城市道路设计流程;第4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标准;第5周: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第6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第7周:城市交通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第8周:课程实践与成果展示。

城市道路施工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道路施工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施工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施工中涉及的工程技术,如道路设计、土方工程、路面铺设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知识及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道路施工案例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道路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在实际工程中与他人有效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认识到城市道路施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劳动价值。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施工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施工的整体认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际工程感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城市道路施工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施工基本概念:包括道路施工的定义、分类及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施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安排:第1章,第1-2节。

2. 道路施工流程与关键环节:详细介绍道路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步骤、验收标准等,重点讲解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安排:第1章,第3-4节。

3. 道路工程设计:学习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主要设计内容,如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等。

教学内容安排:第2章,第1-3节。

4. 土方工程:介绍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包括挖方、填方、压实等。

教学内容安排:第3章,第1-2节。

城市道路的初步设计本科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的初步设计本科课程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湖南科技大学致志路K0+000.000-K1+366.356段的初步设计作者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土木工程学院路桥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路桥方向)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湖南科技大学致志路K0+000.000—K1+366.356段的初步设计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12年3月 25日开始至2012年 6月5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该设计路段地形图、水文地质资料、交通量调查(预测)资料;城市道路设计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CAD绘图等教材,鸿业设计软件及其他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⑴路基平、纵、横断面的设计以及土石方的调配;⑵高边坡稳定性分析;⑶平面交叉口设计;⑷路面结构层的设计;⑸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对以上内容,根据设计需要可增删某项内容,亦可对某项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⑴提交内容:a)论文部分:⒈平、竖曲线要素计算;⒉横断面形式的拟定与计算;⒊土石方计算及调配;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⒌平面交叉口的立面设计;⒍路面结构设计计算;⒎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b)图纸部分:⒈路线平面图;⒉路线纵断面图;⒊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及路基横断面图;⒋路面结构图;⒌平交口立面图;⒍排水系统图纸等。

⑵要求:毕业设计的格式必须符合土木学院对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

图幅布置合理,比例准确,图面整洁,字迹工整。

图纸应注明注意事项,工艺要求,技术措施,质量标准,材料质量和规格等。

6 发题时间:2012 年 3月25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名)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成绩:摘要本设计为湖南科技大学致志路初步设计,起点桩号K0+000.000,终点桩号K1+366.356,道路全长1366.356m。

[工学]城市道路设计教案2013四、五章.ppt

[工学]城市道路设计教案2013四、五章.ppt
第四章 城市快速路
概念:城市内修建的由 主路、辅路、匝道等组 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 行的道路系统。 特点:主路具有单向双 车道或多车道,全部控 制出入,通行能力大。 设计车速:60Km/h、 80Km/h 、
100Km/h 。
第一节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一、通行能力 1、概念 通行能力
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度量道路在 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也称道路容量。
3、车道数
按照交通量与道路设计通行能 力的关系确定 6车道为宜 至少4车道 4车道要考虑紧急停车带
二、车行道 1、车行道宽度 车行道宽度包括主路与辅路两部分 主路车行道宽度:行车道宽度、紧急停车带、路缘带 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采用3.75m、小车道可用3.5m
二、车行道
高架路按交通组成划分车道宽 小车为主的车道 3.5m 大、小车混行车道 3.75m 路缘带 0.5m 两侧防撞墙0.5m
4、紧急停车带
☆为保证快速路通行能力及行车安全,四车道的快速路应设 2.5m宽连续或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 ☆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500m设一处
☆高架式快速路一般 采用连续式 ☆平地式快速路可采 用缩窄两侧带的方式 设置
5、辅路
辅路是为了解决快速路沿路两侧单位及街区机动车与快速主路 交通出入联系而设置的道路,同时承担沿线非机动车与行人交 通。
80
60
最大超高(%)
6
5
4
平曲线长度 快速路平曲线或圆曲线长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6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170
140
100
圆曲线最小长度(m) 85
70
50
停车视距

城市道路教案(1)

城市道路教案(1)

第五章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第一节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及等级划分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筑物使两条道路在不同平面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其原有行车速度通过交叉口。

因此,设置立体交叉是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控制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

但立体交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主要取决于立体交叉的规划、布局及设计的合理程度。

在工程上,需从技术上和经济上两方面论证修建立体交叉的必要性。

一、技术上合理1、从规划角度来说非修不可,否则无法解决N,根本上改善交叉口及其相连道路的交通现状(如西解放立交桥)。

2、相交道路等级高,如城市快速干道,要求车速到交叉口不过分降低。

3、交叉口交通量大,经常发生拥挤,阻塞现象,这是修建立体交叉最有力证据。

一般来说,当进入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是解决相交道路交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

立体交叉不仅造价高,而且由其产生的运营费用也高,因此,立体交叉是否设置、何时设置、设置成何种形式与规模,都不得应从交通需求角度进行论证,一般来说,当Q 较少时,即使在已规划为立交处也应不急于修建(可预留空地)。

而应在预测的交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才考虑设置。

当然,立体交叉从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需要一定周期,对此有关建设管理部门应超前考虑。

4、铁路干线与城市道路相交相互干扰很大。

如西解放立交桥,原来泰来街过来的人都要跑过铁路,立交后汽车厂大车都走此路,不再走红旗街。

5、地形、环境条件适宜。

立体交叉占地较大,道路网系统规划应预留立交用地,可先采用环形交叉口。

由于我国规划工作起步较晚,道路交通发展过快,导致立交用地预留不足,而拆迁、征用土地支付的建设费用很大。

因此,一方面应重视对未来立交用地的预留规划,另一方面要从道路网系统上考虑立交的设置。

城市道路设计毕业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毕业设计

第1 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处理各种道路交通问题,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

建立交通工程专业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涉及从道路交通的产生到形成,从道路设施的设计到科学系统地管理与控制,以及交通事故的防治与处理等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还要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掌握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试用以及应用。

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就是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设计、城市交通的规划、区域交通的规划等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只是局限于道路工程设计,对于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比肩缺乏,这使得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尤其是交通功能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城市道路中的交叉口渠化、港湾公交站台设置、市政管线布置以及绿化、景观、安全、环保等要求缺乏通盘考虑②道路交通流组织、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行车速度与延误等定性、定量的交通分析更是空白。

③车道数、车道宽度与道路功能、行车速度等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分析研究,盲目机械地套用设计规范。

.④道路的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交通流构成缺乏分析。

⑤行人过街、路边停车、公共交通的相关设计、城市交通景观设计缺乏完整的考虑。

这些导致城市道路存在使用功能紊乱、道路交通秩序混乱、道路交通使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安全低下、道路景观不尽人意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利用道路空间,为道路使用者提供高效、安全、舒适、便捷、准时的交通系统,使得交通环境交通质量不断提高,不断适应于交通需求,逐渐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城市道路教案

城市道路教案

第四章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一、交通分析( 一) 交叉口定义:一条道路与另一条道路 ( 或铁路 ) 交汇或相互通过称为交叉,其共同的空间部分称为交叉口。

( 二) 交叉口特点⑴是道路交通的咽喉,是各种车辆和行人在此通过、交汇、转向的部分;⑵各种车辆相互干扰,使得交通阻塞,速度降低,通行能力降低,易发生交通事故;⑶受信号灯影响,在交叉口延误时间多。

⑷在交叉口周期性的刹车、起动,对于燃料、零件和轮胎的消耗也都很大。

所以,交叉口完善了道路网的交通功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产生交通混乱和事故、增加行车延误时间、降低道路通行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及交通管理的大部分问题都集中在交叉口。

( 三) 交叉口交通分析为了分析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将交叉口内每一可能的车流方向用一条标明行进方向的流线来表示,这样的流线称为交通流线。

交通流线在交叉口间的道路上基本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在交叉口,车辆来自不同方向,驶向不同目的地,交通流线出现了分叉、汇合、相互交叉等现象。

1、产生的交通特征点:①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②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 小于 90o) 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③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 大于 90o) 相互交叉的地点;2、特征点对交通的影响:①分流点:车流由一股分成两股,车辆在驶出车队前要减速判断驶出的可能性,给后续车辆造成通行障碍;②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相互插入会对原有车流造成影响。

③冲突点:车辆容易产生碰撞,左转与直行、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车辆都会产生冲突点。

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

在交叉口设计时,除作好几何尺寸设计,还应通过交通管理手段,尽量设法减少冲突点、合流点,尤其要减少和消灭冲突点。

3、特征点在交叉口的分布情况:三条道路相交:分流点 3 个,合流点 3 个,冲突点 3 个,共 9 个;四条道路相交:分流点 8 个,合流点 8 个,冲突点 16 个,共 32 个;五条道路相交:分流点10 个,合流点 10 个,冲突点 50 个,共 70 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⑴在平面交叉口,冲突点的个数随相交道路条数剧增,而不与相交道路条数成比例。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of City Road》课程编码:520110053总学时:24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的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道路设计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城市道路设计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景观设计;排水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1-2了解几何设计基本依据;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3了解道路建筑限界。

重点: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难点: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第2章城市道路网规划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2-2了解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2-3了解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评价。

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难点: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第3章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授课学时:5基本要求:3-1了解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

3-2了解无障碍频道体系规划与设计。

重点: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难点:平曲线计算;竖曲线计算第4章城市快速路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了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

4-2了解出入口设计。

4-3了解高架路设计。

重点: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难点:通行能力计算;平曲线计算;竖曲线计算第5章道路平面交叉授课学时:5基本要求:5-1了解信号控制平面交叉;环行平面交叉。

5-2了解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5-3了解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

重点:信号控制平面交叉、环行平面交叉难点:信号控制平面交叉计算;环行平面交叉计算第6章道路立体交叉授课学时:5基本要求:6-1了解立交的选型;立交主线横断面;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立交匝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0.32
0.34 0.35 0.36
0.5
0.54
0.57 0.59 0.61
0.7
0.75
0.8
0.83 0.85
0.84
0.87
0.89 0.91 0.92
1.0
1.0
1.0
1.0
1.0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路段的运行时间及速度和通畅性是划分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 依据,也是道路使用者感受最为敏感的方面。 公路分为四个服务等级: ☆一级服务水平描述的交通流主要在自由流运行状态下,交通 流中的车辆可以毫不受阻的发挥行驶性能,保证司机获得高水 平的舒适感。 ☆ 二级服务水平描述的交通流是自由流向稳定流过渡的情况, 交通流中的车辆行驶性能的发挥稍微受限制。提供给司机的舒 适感仍然较高。 ☆三级服务水平仍然保持稳定的运行条件,交通流中的车辆行 驶自由度受到明显的限制,司机为了行车安全,紧张程度明显 增加。 ☆四级服务水平描述的主要是饱和和不稳定的限制流情况,交 通流中的车辆行驶自由度受到严重的制约,很小干扰就能造成 交通阻塞,司机的身心舒适感较差。
2、红线宽度
影响因素:交通发展要求的通行能力、地形条件、城市其它设 施布置、远期发展等
最小值:40米 城市中心区:50-60米 城市外围:50-100米 高架路上、下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 应预留宽度 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 离,抗震设防城市要求大于5-10米 高架路桥梁边缘与建筑物的距离宜 大于4.5米
4、紧急停车带
☆为保证快速路通行能力及行车安全,四车道的快速路应设 2.5m宽连续或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 ☆不连续的紧急停车带500m设一处
☆高架式快速路一般 采用连续式 ☆平地式快速路可采 用缩窄两侧带的方式 设置
5、辅路
辅路是为了解决快速路沿路两侧单位及街区机动车与快速主路 交通出入联系而设置的道路,同时承担沿线非机动车与行人交 通。
设计速度≤40km/h 平地整体式设在主路两侧带 外侧 高架式设在高架路下地面层
辅路
☆平地整体式快速路的辅路一般宜采用单向交通,出入口采用 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
☆在横断面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采用分隔带或标线分隔
☆仅供单向机动车、非 机动车通行时辅路宽 ≥8.5m, ☆交通量大时可用1213m
辅路
高架式断面辅路可采用三、 四幅路形式
3、车道数
按照交通量与道路设计通行能 力的关系确定 6车道为宜 至少4车道 4车道要考虑紧急停车带
二、车行道 1、车行道宽度 车行道宽度包括主路与辅路两部分 主路车行道宽度:行车道宽度、紧急停车带、路缘带 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采用3.75m、小车道可用3.5m
二、车行道
高架路按交通组成划分车道宽 小车为主的车道 3.5m 大、小车混行车道 3.75m 路缘带 0.5m 两侧防撞墙0.5m
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服务
设计速度(km/h)
水平
等级
120
100
80
V/C 最大服务交 V/C 最大服务交 V/C 最大服务交通
通量Pcu/h/ln
通量Pcu/h/ln
量Pcu/h/ln
一 0.34
750
0.31
650
0.25
500
二 0.74
1600
0.67
1400
0.60
1200
计算行车速度与主路出入口(上、下匝道口)计算行车 速度一致 与主路行车道之间设分隔带 双车道7m宽 平地式断面不设,以辅路代替
3、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设在快速路出、入口(高架路 上、下匝道)衔接路段,与辅路或匝道相接。
☆宜为单车道 ☆宽度与直行方向主路车道宽 度相同 ☆长度满足设计车辆加、减速 行程要求
以行驶小车为主的4车道快速 路,设2条3.5m小车道,2条 3.75m混行车道,设紧急停车 带
6车道快速路,设2条3.5m小 车道,4条3.75m混行车道
8车道快速路,设4条3.5m小 车道,4条3.75m混行车道
2、集散车道
当快速路出入口(上、下匝道)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织以 及减速的规定时,应增设集散车道。
5、快速路服务水平分级
快速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
服务 水平 等级
A
B
C
D
E
F
交通运行特征
自由流,行车自由度 大 自由流,行车自由度 适中 接近自由流,车速可 维持设计车速 行车自由度受限,车 速有所下降 饱和车流,行车没有 自由度 拥塞状态,强制车流
V/C(交通量/道路容量)比率
车速(Km/h)
100 80 60 50 40-30
地面与高架(隧道)主路 通过匝道联系
道路设计基本原则: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
第二节、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1、横断面分类 整体平地式、高架(地道)分离式 横断面组成 整体平地式 快速机动车道、变速车道、紧急停车带、中间 带、两侧带、辅路(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 道)、人行道、 路肩等
高架(地道)分离式
由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组成 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紧急停车带、 集散车道组成 地面辅路系统由机动车道、中间带、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 人行道、路肩组成 两者依靠匝道上、下联系
二、服务水平
1、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 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 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2、服务交通量:不同的服务水平允许通过的交通量 3、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的关系 不同的服务水平对应不同的服务交通量 服务水平越高,服务交通量就越小 允许的服务交通量大,服务水平就低 4、服务水平分级 服务水平按下列指标划分 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 车辆行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 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 行车的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等) 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的满意程度 经济性(行驶费用)
三 0.88
1950
0.86
1800
0.75
1500
四 接近 1.0
<2200
接近 1.0
<2100
接近 1.0
<2000
7、服务水平等级的选用
城市道路服务水平等级的选用 主线C级 匝道D级 公路采用的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三级 三、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乘以设计服务水平的 V/C比率(最大服务交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