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电子教案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教案.docx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任课教师:上课班级: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定线、新建公路勘测设计步骤、交叉的基础知识等。
重点:道路平纵横设计计算引出内容:绪论( 2 课时)一、了解公路的特点1、公路运输特点;2、公路工程的特点二、熟悉公路主要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与涵洞、隧道、公路排水系统、防护工程、交通服务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
三、了解公路的发展我国将用30 年的时间,建设形成8.5 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7918网”:—— 7 条首都放射线、 9 条南北纵向线、 18 条东西横向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服务经济” 、“建设资金” 。
四、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掌握)(一)公路的分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的规定: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1)交通量 : 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 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 辆(20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解释)四车道: 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2)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干线公路。
2.一级公路(1)交通量 : 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 年平均日交通量 >15000 辆 (20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 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 15000―― 30000 辆;六车道:25000―― 55000 辆(2)连接重要政治 . 经济中心和通往重要矿区 . 港口等。
3.二级公路交通量 : 各种汽车 ( 摩托车 ) 折合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 辆 (15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交通量 : 各种汽车 ( 摩托车 ) 折合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 辆 (15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
为了保证行车安 全,司机应能随时看 到前方一定距离道路 以及道路上的障碍物 或迎面来车,能及时 采取措施(刹车或绕 过),这一必要的最 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第六节 行车视距
• 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根据其采取措施的不同, 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 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制。绘制范围为红线外各 • 20-50m,或中线两侧各50-1、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内容及绘制方法
• (1)规划红线。
•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 分界线
• (2)坡口、坡脚线。
• (3)车道线
• (4)人行道、人行横道线、交通岛
• (5)地上、地下管线和排水设施
• 纵断面设计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
第二节 纵坡及坡长设计
•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要求; •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舒适的行驶,纵坡应
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应过大和过于频繁; •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水文地质、气
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具体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和 通畅; • 4、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做到就近填挖,以 减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
第二节 纵坡及坡长设计
• 5、平原微丘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 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外,应满足最小填 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 6、对连接段纵坡,纵坡应缓和、避免产生突变; •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
•
(6)交叉口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 第一节 概述
•
通过道路中线竖向剖面图称为纵断面图。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
1.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熟悉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4.能够运用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5.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任务。
6.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道路勘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道路勘测设计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
1.道路勘测设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道路勘测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4.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操作,包括野外勘测、数据处理和设计方案制定。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道路勘测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地勘测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道路勘测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保证足够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运用公路勘测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1.1 公路勘测设计的定义1.2 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2. 公路勘测设计的流程2.1 踏勘现场2.2 收集资料2.3 设计方案2.4 施工图设计2.5 设计成果审查3. 公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3.1 保障公路工程质量3.2 提高公路建设投资效益3.3 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例图片、图纸,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公路勘测设计的理解和经验。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公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实例图片、图纸等教学资源。
2.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4. 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4.1 地形测量4.2 地质勘察4.3 线路设计4.4 路基设计4.5 路面设计4.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5. 公路勘测设计的软件应用5.1 概述5.2 地形图绘制与分析5.3 设计图纸的绘制5.4 设计成果的出图与打印七、教学内容:6. 公路勘测设计的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某一级公路勘测设计6.2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勘测设计6.3 案例三:某城市快速路勘测设计八、教学内容:7. 公路勘测设计的注意事项7.1 遵守法律法规7.2 确保设计安全7.3 考虑环境影响7.4 质量控制与验收九、教学内容:8. 公路勘测设计的未来发展8.1 新技术的应用8.2 设计理念的更新8.3 行业的发展趋势十、教学内容:9. 公路勘测设计实践与拓展9.1 实习基地参观学习9.2 设计竞赛与创新实践9.3 行业交流与学术研讨10.2 课程考核方式10.3 考核内容与标准教学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一至三(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第一周2. 教学内容四至六(主要方法和技术、软件应用):第二周3. 教学内容七至九(案例分析、注意事项、未来发展):第三周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道路勘测设计中所涉及的测量工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仪器进行实地勘测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道路线形、横断面和交叉口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道路勘测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道路勘测设计的定义、作用及发展概况- 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测量工具与仪器- 常用测量工具及仪器的介绍与操作方法- 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3. 道路线形设计- 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线形设计中的平曲线、竖曲线设计- 线形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4. 道路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横断面设计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横断面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5. 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不同类型交叉口的设计要点- 交叉口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6.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 实地勘测与测量操作- 道路线形、横断面和交叉口设计的实践操作- 团队协作完成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道路勘测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测量工具与仪器第三周:道路线形设计第四周: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五周:交叉口设计第六周: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均与教材中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进行系统学习。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
第1周礼拜23-4节教材章节及名称第一章绪论教课目标和要求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公路勘察设计》的研究内容、特色和学习方法,掌握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察设计的依照;认识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会计算远景设计交通量。
教课重点与难点重点: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难点:道路等级区分教课过程(包含教课方法、手段、电教设施、教具、CAI 课件使用及教课程序等)1.1 道路运输特色及其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1.2 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1.3 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3.1 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1.3.2 城市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1.4 道路勘察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课外作业网上查问“7918 ”规划参照书目教材章节及名称教课目标和要求孙家驷·公路勘察设计·重庆大学第一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察设计·同济大学第一版社第1周礼拜53-4节第一章绪论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公路勘察设计》的研究内容、特色和学习方法,掌握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察设计的依照;认识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会计算远景设计交通量。
教课重点与难点重点:道路远景设计交通量的计算难点:道路勘察设计依照的在设计中的作用教课过程(包含教课方法、手段、电教设施、教具、CAI 课件使用及教课程序等)1.5 道路勘察设计依照1.5.1 设计车辆1.5.2 设计车速1.5.3 交通量1.5.4 通行能力。
1.6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课外作业参照书目3题(设计交通量计算)孙家驷·公路勘察设计·重庆大学第一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察设计·同济大学第一版社第2周礼拜23-4节教材章节及名称教课目标和要求第二章汽车行驶性能介绍汽车行驶特征的意义、目的、道路线性设计的保证举措,掌握汽车行驶稳固性剖析。
教课重点与难点重点:汽车行驶的稳固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固性研究难点:汽车行驶的稳固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固性怎样保证教课过程(包含教课方法、手段、电教设施、教具、CAI 课件使用及教课程序等)2.1 研究汽车行驶特征的意义2.2 汽车的驱动力及其行驶阻力2.3 汽车行驶的稳固性2.3.1 汽车横向行驶的稳固性一、汽车横向不产生滑移的条件课外作业参照书目孙家驷·公路勘察设计·重庆大学第一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察设计·同济大学第一版社第2周礼拜53-4节教材章节及名称教课目标和要求第二章汽车行驶性能介绍汽车行驶特征的意义、目的、道路线性设计的保证举措,掌握汽车行驶稳固性剖析。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内容概要孙家驷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11章,包括:概论,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设计,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道路交叉设计,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道路勘测,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可供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用作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专业课教材。
书籍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通与道路运输第二节我国道路发展概况第三节道路的分类、等级及组成第四节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二章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第一节道路勘测设计管理第二节道路设计控制要素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原理第二节直线设计第三节圆曲线设计第四节缓和曲线设计第五节平面线形设计与计算第六节视距第七节平面设计成果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第一节纵断面设计原理第二节纵断面设计标准第三节纵断面设计与计算第四节纵断面设计成果第五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横断面组成第二节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设计第三节超高及加宽第四节横断面视距的保证第五节横断面设计第六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六章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道路规划概要第二节公路网规划第三节城市道路网规划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七章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第一节选线概要第二节平原区选线第三节山区及丘陵区选线第四节道路定线第五节公路总体设计第六节城市快速路、高架路、环形路的总体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道路交叉设计第一节道路交叉概要第二节道路平面交叉第三节道路立体交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第一节道路排水系统及组成第二节公路排水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道路勘测第一节道路勘测的要求第二节道路初测第三节道路定测第四节道路勘测验收及核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第一节道路环境工程设计第二节道路景观设计第三节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文件编制。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公路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勘测设计概述公路勘测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2. 公路勘测设计准备工作收集资料、踏勘现场确定设计标准和参数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3. 公路勘测设计方法与技巧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交叉口设计4.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环保措施及可持续发展5. 公路勘测设计案例分析我国典型公路勘测设计案例介绍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公路勘测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公路施工现场,加深对勘测设计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公路勘测设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国内外典型公路勘测设计案例。
4. 实地考察:联系公路施工单位,安排学生实地考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地形图绘制和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3. 提高学生对路基、路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和设计方法的认识。
七、教学内容6. 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地形图的种类和作用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图的分析与应用7. 道路线形设计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直线和圆曲线的设计技术缓和曲线的设计与应用8. 路基、路面设计路基设计的关键因素路面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路基、路面设计的注意事项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道路线形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路基、路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和设计方法。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勘测设计概述公路勘测设计的定义公路勘测设计的作用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2. 公路勘测设计准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方案制定3. 公路勘测设计方法测量方法地形图绘制路线设计路基设计4. 公路勘测设计注意事项设计规范遵守环境保护工程质量控制5. 公路勘测设计软件应用概述常用软件介绍软件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路勘测设计。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公路勘测设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资料:收集实际工程案例,用于分析。
4. 软件:准备公路勘测设计相关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实施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分别为4个学时/周,共8周完成。
2.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实践。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分析一个典型的公路勘测设计项目,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流程、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案例二:分析一个高速公路勘测设计项目,重点讨论设计规范遵守、环境保护和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参数、标准和规范。
3. 学会使用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2. 道路勘测设计参数道路等级和类型道路线形设计参数道路交叉口设计参数3. 道路勘测设计规范我国道路勘测设计规范概述道路线形、交叉口、路面等方面的设计规范4. 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常见道路勘测设计软件介绍地形图绘制与处理道路设计图的绘制5. 实际操作演练地形图的识读与分析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纵、横断面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参数和规范。
2. 演示法:展示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道路勘测设计相关教材或讲义。
2. 课件: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参数和规范。
3. 软件: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如AutoCAD、MicroStation等)。
4. 地形图和设计图纸:用于实际操作演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实际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效率。
3.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的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计划:单元一:道路勘测设计概述(2课时)单元二:道路勘测设计参数(2课时)单元三:道路勘测设计规范(2课时)单元四: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2课时)单元五:实际操作演练(16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工程素养。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的基本方法;(3)熟悉道路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编制;(4)了解道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管理。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2)能够阅读和分析道路工程图纸;(3)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和招投标能力;(4)能够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道路测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原理与流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 内容:道路工程基本概念、勘测设计流程、设计标准与规范。
2. 道路线形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道路线形设计- 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设计。
3. 路基与路面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 路基设计;第四章 路面设计- 内容:路基结构、路基稳定性分析、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设计。
4. 道路工程图纸阅读与编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图纸- 内容:图纸基本知识、图纸阅读方法、图纸编制要求。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5)3.3曲线设计 (6)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7)四、纵断面设计 (10)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0)4.2纵坡及坡长设计 (10)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1)4.4竖曲线设计 (11)五、横断面设计 (15)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5)5.2路肩设计 (15)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5)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7)六、总结 (18)参考文献 (18)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4.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道路勘测设计;5.具备道路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具备道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道路工程概述:道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道路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道路勘测设计原理: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道路设计的依据和原则;道路线形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3.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我国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主要内容;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应用实例。
4.道路工程项目实践: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要点;道路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道路工程项目,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设计的具体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道路勘测设计的实践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道路勘测设计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学术论文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教学课件,以便于讲解和演示;4.实验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计算机等。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概论一、道路运输的特点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国防安全,就必须有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组成的。
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对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起着主要的作用;水运在通航的地区起着廉价运输的作用,运输成本低;航空运输主要快速运输旅客、运载贵重物资或紧急物资;管道运输多用于运输液态或气态物质,如石油、煤气等;而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其效益十分显著。
以上各种以上方式,相互交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互相衔接,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综合以上体系。
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其特点是:(1)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地集中和分散货物;(2)能深入到货物集散点直接装卸而不需要中转,可大大节约时间和费用,对短途运输效益显著;(3)可深入到各中、小城市和偏僻山区、农村,以加快货物的运输;(4)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5)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修建,公路运输不仅在短途运输中有优势,而且在中、长途运输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道路分公路和城市道路。
公路是指城市郊区以外的道路,起连接城市与城市的作用,线路较长;而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必要设施,是城市总平面布置的骨架。
二、我国道路发展概况道路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我国的道路建设可追溯到公元2300年前那长达7000KM的“丝绸之路”,它是当时欧亚大陆交通的动脉。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教案
第1讲:授课时间:2003年3月5日第1,2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第三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授课目的:1.了解我国道路发展状况2.了解《公路技术标准》基础知识;掌握公路等级划分依据与方法重点:1。
公路发展规划2.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标准难点: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一讲: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网(构成)→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现代交通组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所组成。
这些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具特点。
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陆路运输特点: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二次、三次),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因受铁路轨道控制高速铁路:轮轨磁悬浮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
单车运量小;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属于平面服务;即可承担直达运输,又可承担其他运输方式的转运任务。
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终端运输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特点:利用天然水运资源,只需加以整治,即可使用;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方式:内河海洋(近海、远洋)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特点: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特点: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安全性好2.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公路运输可以深入到城市、工厂、矿山、村庄,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避免中转重复装卸,批量不受限制,时间不受约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最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概论一、道路运输的特点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国防安全,就必须有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组成的。
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对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起着主要的作用;水运在通航的地区起着廉价运输的作用,运输成本低;航空运输主要快速运输旅客、运载贵重物资或紧急物资;管道运输多用于运输液态或气态物质,如石油、煤气等;而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其效益十分显著。
以上各种以上方式,相互交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互相衔接,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综合以上体系。
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其特点是:(1)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地集中和分散货物;(2)能深入到货物集散点直接装卸而不需要中转,可大大节约时间和费用,对短途运输效益显著;(3)可深入到各中、小城市和偏僻山区、农村,以加快货物的运输;(4)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5)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修建,公路运输不仅在短途运输中有优势,而且在中、长途运输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道路分公路和城市道路。
公路是指城市郊区以外的道路,起连接城市与城市的作用,线路较长;而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必要设施,是城市总平面布置的骨架。
二、我国道路发展概况道路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我国的道路建设可追溯到公元2300年前那长达7000KM的“丝绸之路”,它是当时欧亚大陆交通的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授课时间:2003年3月5日第1,2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第三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授课目的:1.了解我国道路发展状况2.了解《公路技术标准》基础知识;掌握公路等级划分依据与方法重点:1。
公路发展规划2.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标准难点: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一讲: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网(构成)→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现代交通组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所组成。
这些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具特点。
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陆路运输特点: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二次、三次),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因受铁路轨道控制高速铁路:轮轨磁悬浮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
单车运量小;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属于平面服务;即可承担直达运输,又可承担其他运输方式的转运任务。
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终端运输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特点:利用天然水运资源,只需加以整治,即可使用;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方式:内河海洋(近海、远洋)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特点: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特点: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安全性好2.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公路运输可以深入到城市、工厂、矿山、村庄,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避免中转重复装卸,批量不受限制,时间不受约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最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
公路(Highway):是指连接城市之间的道路。
城市道路(Urban road):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它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交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设施,是城市总平面布置的骨架。
道路勘测设计: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一、道路发展史古代: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有了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驰道,颁布“车同轨”法令,使得道路建设得到一个较大的发展。
近代:本世纪初(1902年)汽车输入我国,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
从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建设。
到194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有8.1万公里。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防,国家对公路建设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来,公路建设迅速发展,197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1994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万公里,并实现了县县通公路,97%的乡及78%的村通了汽车。
公路的技术标准也有明显提高,1994年底达到等级的公路有84万公里,截止到1995年底通车里程已达2141公里。
在此期间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航测遥感,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己转化为生产力,基本上改变了公路建设的落后面貌。
1999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33.6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1万公里。
200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40.2698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6314公里。
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表明,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7.98万公里。
除港、澳、台地区外,到200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
1990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到2001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加拿大(1.9万公里)、仅次于美国(8.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2002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2万公里,2002全年新建高速公路5583km。
全国形成了贯通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到2001年底,全国99.3%的乡镇通了公路,91.8%的行政村百姓出门有公路走,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1和1.0个百分点。
全国公路路网结构改善,好路越来越多。
到2001年底,全国有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5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路面铺有沥青、水泥的等级公路达到13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8.7%。
拥有二车道及以上的宽阔好路有22多万公里。
第二次公路普查信息发布网站/21世纪公路网/中国公路网/时代公路网/最新普查结果证实,到200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万公里,超过了加拿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全国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通了高速公路。
从1988年我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能走过的进程,书写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普查显示,到2001年底,我国共有公路桥梁28.4万座,其中特大型桥梁1580座。
目前,长江上已修建有公路桥45座,黄河上有68座。
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虎门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特大桥相继通车,标志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第一次全国公路普查在1979年。
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在22年时间里,我国新修了82万公里公路,占现有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
我国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经审定,到2000年12月31日,全国公路总里程为168万公里(不含村道),其中国道11.9万公里、省道21.2万公里、县道46.2万公里、乡道80.1万公里、专用公路8.6万公里。
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6万公里、一级公路2.5万公里、二级公路17.8万公里、三级公路30.5万公里、四级公路79.1万公里、等外公路36.4万公里。
在公路总里程中,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8.3%,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为13.1%。
按照路面等级分:高级路面里程24.1万公里、次高级路面里程41.2万公里、中级路面里程44.2万公里、低级路面里程43.1万公里、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
全国共有公路桥梁27.9万座,1031.2万延米,其中特大桥1457座,131.7万延米;公路隧道1684处,62.8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5处,5.4万延米。
全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为17.5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为99.2%,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90.8%。
二、道路现状评价上述资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与国内其他工业相比,仍相当滞后,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公路运输的要求。
归纳起来,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量少。
用两个指标表达:(1)公路通车总里程:目前通车里程虽己达175.8万公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
如美国为630万公里,日本140万公里,印度160万公里。
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8万公里和1.9万公里,法国国土仅为中国的十七分之一,高速公路里程已达9000公里;日本国土很小,而高速公路已达近7000公里。
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少差距。
从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看也比较偏低,中国仅为0.82%,而发达国家已达1.5%左右,如加拿大为1.88%,德国已达1.72%,美国为1.37%,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发展也很快。
(2)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从总体上讲,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密度偏低。
美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67公里,英国为160公里,法国为147公里,日本为303公里,印度为61公里,而我国只有17.5公里。
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42公里,英国为63公里,法国为140公里,日本为91.5公里,印度为22公里,而我国只有11公里。
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的13.1%多,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8.3%,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36.4万公里,占22%左右。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
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占9%,有的公路防护设施不全,抗灾能力很差,据统计每年水毁就达几个亿。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跟不上交通量发展的速度。
据统计:我国干线公路有50%的路段,其交通量都在2000辆/昼夜以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这就是说,有50%的现有干道需要改造成二级以上的公路。
而现有的10.8万公里的国道网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30%。
因此加快公路建设是当务之急。
3.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到2000年底全国仍有353个乡(0.8%),6.9万个村(9.2%)不通公路。
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
上海95.4km,天津85.1km,北京81.0km,海南61km,广东58km,江苏56.6km。
10km以下的省有5个,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省13.8km,排位倒数六。
4.通行能力低。
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
5.服务水平低。
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
三、发展规划1.发展方向(1)提高等级与加大密度并举。
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
(未来10年计划新建3万公里)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旧路技术改造:直接改造:二级公路以下公路可直接改建为二级或一级公路新建复线:二级公路改造,增设高速公路复线(2)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大型车、小型车发展,控制中型车(3)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
(4)管理信息化发展。
2.发展规划(1)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3.5万公里)1990~2020年,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2003年,完成“两纵两横”;2020年,完成“五纵七横”。
为发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交通部在“七五”期末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
即在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总方针指导下,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网”的方针,从“八五”开始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规划。
“三主一支持”中的公路主骨架即国道主干线系统,它是国道网中由专供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和原汽车专用一、二级公路为主组成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