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三
第六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1.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1-1概念: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1-2类型:
1-2-1以教养方式因素划分:
“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向度(西蒙兹,P127)“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
向度(施艾弗,P128)
“以接受―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向度(马丁与麦考伯,P129)
1-2-2 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
专制型、溺爱性、放任型、民主型(鲍尔特温)(母亲性格)“细致的
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情动型”(森重敏) 1-2-3 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
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 1-2-4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交互组成四
种类型
民主权威型:中等程度的关爱与限制;态度温和;接纳孩子合理意见;亲子间采
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平等、尊重、鼓励独立与树立个人特质。
绝对权威型:很少关爱,最大限制;控制与服从;不尊重孩子的看法;要求过高,
态度粗暴。
娇惯溺爱型:较多关爱,较少限制;具有过度保护倾向;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
宠爱,处处袒护、事事包办。
忽视冷漠型:很少关爱,放纵孩子;缺乏交流,不予关注。
2.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2-1民主权威型的影响:儿童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
2-2绝对权威型的影响:儿童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2-3娇惯溺爱型的影响:儿童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
2-4忽视冷漠型的影响:儿童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性强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由四类对象,四个过程,两种环境,和社会大背景等四个要素构成。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中的对象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由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组成。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四个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
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社会大背景。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法:
能分辨比较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领会概念
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教育及其有关问题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前教育学旨在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为您汇总学前教育学的相关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知识。
一、儿童发展理论
1. 蒙台梭利理论
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具有敏感期,通过自主活动和感官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潜能。它注重环境的准备和引导,提倡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
2. 洛克理论
洛克理论强调儿童的知觉和运动能力对他们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它鼓励儿童通过亲身经验来学习,并通过感官刺激和运动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
3. 维果茨基理论
维果茨基理论主张儿童的发展是社会交往和合作的结果。它强调通过与成年人和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在具有适当的挑战和支持的情境中。
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 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前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认知、
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各种能力。
2. 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
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例如语言、数学、
科学等。这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学前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成
为社会的有益成员。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师生互动
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与儿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笔记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三)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社会大背景的制约(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基本过程(五)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考核要求
(一)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
1.识记:(1)儿童;(2)家长;(3)指导者;(4)组织管理者2.领会: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所各自具有的特点。(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
1.识记:(1)儿童发展过程;(2)家庭教育过程;(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4)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2.领会: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各自所具有的特点。(三)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社会大背景的制约
1.领会:(1)对家庭影响的环境因素;(2)社会大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制约。2.简单应用:通过对本班幼儿家庭的访问,分析家庭主、客观环境及社会大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1.识记:(1)情报研究的过程;(2)调查研究的过程;(3)经验
总结的过程;(4)实验研究的过程;(5)质化研究的过程;(6)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2.领会:(1)情报研究的概念;(2)调查研究的概念;(3)经验总结的概念;(4)实验研究的概念;(5)质化研究的概念。(五)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领会: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领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家庭
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的概念及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二)家庭的生命周期(三)家庭结构的概念及类型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经科学测定我国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都处于原始人群时期。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是生产劳动教育。长辈将简单劳动工具的制造、取火的技术、渔猎的经验、采集和农作物栽培的经验,以及原始手工业如捻麻线以制衣,造土、调土以制陶器等技术传授给后代,使他们从小就爱劳动、会劳动。二是生活习俗教育.三是原始的宗教教育。
四是原始的艺术教育。
五是体格和军事训练。
三、儿童公育机构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庠”。史书上的记载和解释都说明,“
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多样
第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四,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第二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第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系大家庭,经济基础是原始公有制,实行共产制家庭经济,一对配偶的个体家庭尚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分财富。抚养孩子是公社的责任,对儿童实行的是公养公教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计划古代没有严格的按年龄分期与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只有小学与大学的划分,小学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只有民间自办的小学或宫廷办的宫廷小学,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一.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我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的主要经验是: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三)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它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幼儿年幼,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他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逐渐形成习惯,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核心。尊长敬上,是对儿童进行常规训练的最重要的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三
第六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1.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1-1概念: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1-2类型:
1-2-1以教养方式因素划分:
“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向度(西蒙兹,P127)
“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向度(施艾弗,P128)
“以接受—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向度(马丁与麦考伯,P129)
1-2-2 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
专制型、溺爱性、放任型、民主型(鲍尔特温)
(母亲性格)“细致的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情动型”(森重敏)
1-2-3 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
1-2-4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交互组成四种类型
民主权威型:中等程度的关爱与限制;态度温和;接纳孩子合理意见;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平等、尊重、鼓励独立与树立个人特质。
绝对权威型:很少关爱,最大限制;控制与服从;不尊重孩子的看法;要求过高,态度粗暴。
娇惯溺爱型:较多关爱,较少限制;具有过度保护倾向;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宠爱,处处袒护、事事包办。
忽视冷漠型:很少关爱,放纵孩子;缺乏交流,不予关注。
2.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2-1民主权威型的影响:儿童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
2-2绝对权威型的影响:儿童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
2-3娇惯溺爱型的影响:儿童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
2-4忽视冷漠型的影响:儿童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性强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经科学测定我国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都处于原始人群时期。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是生产劳动教育。长辈将简单劳动工具的制造、取火的技术、渔猎的经验、采集和农作物栽培的经验,以及原始手工业如捻麻线以制衣,造土、调土以制陶器等技术传授给后代,使他们从小就爱劳动、会劳动。二是生活习俗教育。三是原始的宗教教育。
四是原始的艺术教育。
五是体格和军事训练。
三、儿童公育机构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庠”。史书上的记载和解释都说明,“
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多样
第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四,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第二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第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系大家庭,经济基础是原始公有制,实行共产制家庭经济,一对配偶的个体家庭尚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分财富。抚养孩子是公社的责任,对儿童实行的是公养公教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计划古代没有严格的按年龄分期与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只有小学与大学的划分,小学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只有民间自办的小学或宫廷办的宫廷小学,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一。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我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的主要经验是: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三)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它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幼儿年幼,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他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逐渐形成习惯,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核心。尊长敬上,是对儿童进行常规训练的最重要的内容。
(完整word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
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
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
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
.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
3
,
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黄人颂认为
的科学。对儿童的教育从初生后就开始,从初生到三岁前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
自考0040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速记宝典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403适用天津黑龙江浙江
山东广东广西)
速记宝典
简答题
命题来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及内容。
答题攻略:
(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
(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
答: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考点2: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答:家庭内部因素:
①家庭规模结构及人员素质: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
②家庭中的代际情况:代际层次越多,关系越复杂;
③家庭的传统及背景:对家庭关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外部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家庭关系;
②法律和道德风俗;
③宗教。
考点3: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②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奠基作用;
③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考点4:祖辈家长的作用
答:祖辈家长是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
①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在生活上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五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五
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1-1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
家庭教育指导是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
由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的家长,所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成人教育。带有师范性质,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1-2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幼托教养机构、街道乡镇、企事业机关、大众传媒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2-1目的: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2任务:优化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2-3对象:家长与子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不同身份的家长
2-4原则:(P272-278)
双向互动原则:
家长主体原则:
共同成长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整体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3-1要求:指导内容的时代性、指导内容的阶段性、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3-2类别:
3-2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
对新婚夫妇的指导内容:
对孕妇及其丈夫的指导内容:
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
对1岁半-3岁婴幼儿的家长的指导内容:
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
4.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4-1概念:指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
4-2常用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
4-3指导形式的要求:多样性、开放性、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复习材料一
一、简答
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综合多种感官法;(二)表
象指导法;(三)愉快学习法;(四)试误法;(二)家长辅导方案;(三)多曼早
期教育法;
(四)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方法举例:
(1)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2)任务分解法;
(3)发展儿童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8.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测查、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6.你认为学前特殊儿童个别
化教育计划应该包含哪此内容?二、论述题
1.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3.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
如何“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五)及时反馈法;(六)实践法;
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主要有哪些?(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
育的原则;(二)多重感官协同原则;(三)自然性原则;(四)安全性原则;(五)全面性原则;(六)持久性原则。
3.测量、鉴别听觉障碍儿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纯音测听法;(二)言语
测听法;
(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1)反射测听法;(2)受激反应测听法;(3)游戏测听法。
4.学前听觉早期干预的观念有哪些?(一)回归主流观念;(二)整合教育观念。
5.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别化原则;(二)量力性原则;(三)整合性原则;(四)反复性原则。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内容包括哪些区域?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及训
练的计划和方法?(一)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9.超常儿童的才能根据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可分为哪类?哪三大典型特征?
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大全1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庠: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庠既是原始氏族部落储存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
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
2.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
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
儿自己抓取。
3.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4.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
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5.男唯女俞: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
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
6.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
种启蒙教育形式。与一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蒙养教育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特指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方法和手段所
自考0040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和答案共十多套汇总
2010年 10月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0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 , 每小题 1分 , 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属于(
A. 情报研究 b 、调查研究 C. 实验研究 d 、行动研究
2. 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
A. 血缘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
C. 对偶家庭
D. 一夫一妻制家庭
3.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出核心化趋势和(
A. 多极化趋势
B. 小型化趋势
C. 多元化趋势
D. 联合化趋势
4. 以下选项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
A. 生育功能
B. 性生活功能
C. 生产功能
D. 抚养赡养功能
5. 人们对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是(
A. 教育手段
B. 教育方法
C. 教育观念
D. 教育原则
6. 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的
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A. 教育观
B. 人才观
C. 儿童观
D. 价值观
7. 中国有句俗话“ 儿子是自己的好”, 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
A 非正规教育 B. 充满亲情的教育 C. 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 无所不在的教育
8. 在家庭中 ,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A. 亲子关系
B. 道德关系
C. 母子关系
D. 情感关系
9.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 , 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 尊重爱护孩子 , 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 , 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
A. 民主权威型
B. 绝对权威型
学前教育史自考复习资料
填空题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
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3.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尚书大传》中是13 岁。8 岁岁入小学成为10 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 岁,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
4.“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
5.“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
6.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7.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8.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9.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10.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1.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
12.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13.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
14.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
155.我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6.”说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17.最早记载胎教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
18.儿童诗歌的类别有识字类、训诫类、知识掌故类。
19.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提出孕妇对外界事物要“慎所感” 的理论,为“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p1
(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
1.学前儿童是指0~6岁儿童;
2.学前儿童的家长指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0~6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
3.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4.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p2
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p3
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
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的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客观的环境因素指学前儿童在家庭内生活、游戏、学习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家长的年龄、从事的职业和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等。主观的环境因素包括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值、家庭的心理氛围和家庭作风等。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情报研究
(一).情报研究的概念p5
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情报研究的基本过程p6
专题情报的收集,包括查找目录索引、查找情报资料—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专题情报目录索引、专题情报内容摘要、专题情报研究综述。(三).情报研究的作用是:1.为确定研究课题服;2.为设计研究方案服务;3.为认识研究、提高理性认识服务。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p6
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差研究的基本过程p6
确定调查的课题—判断调查研究所属的类型—提出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案,调查内容的设计方案,调查的手段和调查资料的统计方案—安排并实施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提高调查内容的设计质量是关系到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水平的关键。
(三).调查研究的类型p7
1.现状研究:
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
2.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
3.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
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发展研究
发展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特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延伸或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三.经验总结
(一).经验总结的概念p8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体验。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家庭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经验总结类别与基本过程p9
1.基本过程:具有详实的事实材料—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提炼家庭教育经验
的主题—揭示家庭教育经验的内在机制。
2.经验总结的类别:分为具体经验、一般经验和科学经验三个层次。
四.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的概念p9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得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得一种研究方法。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p10
实验研究计划—按照计划由执教者实施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观测实验效果—对通过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分析后撰写报告。
(三).实验研究的两种类型:一般采用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不采用轮组实验。
五.质的研究
(一).质的研究的概念p11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也称为参与观察研究法。
(二).质的研究的过程p12
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90年代质与量的研究并重,采用质与量的途径进行教育研究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