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教案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教案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教案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学例2

师: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学生可能回答:

每屉有4个包子,有6屉。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每屉有4个包子,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三个问题吗?

师: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解答的?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生互动)

(2)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

学生可能回答(师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评价——多鼓励):

(1)每屉有4个包子,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用乘法计算:4×6=24(个),我是这样想的,要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要求每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个,所以用除法计算:24÷6=4(个),想:(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要求可以装几屉?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动,并及时评价):

(1)它们都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得数。

(2)一题求总数用乘法计算,后两道是求每份数和份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3)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道乘法算式来计算后两道除法算式的得数。

……

2.练习应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

(2)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1页第5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你提出什么问题?你又是怎样解答的。

2.完成书第21页的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求商的方法。

3.游戏:同桌完成书第21页的第8题。

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人说出相应的乘法和除法算式。然后思考: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口诀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被除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8、29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2、经历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抽象过程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除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商0的算理。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正确地掌握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1、口算: 6×8 3×5 48÷6 15÷ 3 0×7 8×0 0×9 5×0 问:说一说第二排题怎样口算? 2、教师板书三个数:18、108、180,提问:“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出示教科书第28页例5的主题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教师:四个西瓜,孙悟空打算怎么分?而猪八戒是怎样分的?(四个西瓜他一人全吃了)哪还剩多少个西瓜?(零个西瓜)平均分给唐僧、孙悟空和沙僧怎样分?(什么也分不到)什么都没有怎样表示?(用零表示) 2、如果列算式,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列算式) 板书: 0÷3= ?(学习例5) (1)、师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你是怎样想的?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想: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即0×3=0所以0÷3=0。或举例:有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0个苹果。) 此时学生可能得出结论:0除以几都得0。 (2)、质疑讨论:0÷0=?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明确: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3)、问:看谁最快说出0÷3 0÷5 0÷9得多少? (4)、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同时明确“不是0”的含义。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书本第28页做一做。 (2)集体订正。 4、出示例6: (1)、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 309÷3

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第26页的6~11题。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材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用简便方法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根据第1个问题列出除法竖式后,教材提供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1个0再计算的竖式,并提出了“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1个0”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认识到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接着教材改变例题中的条件,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呈现了简便计算的竖式,提出了“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让学生通过验算来说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能确定得数中的余数,并发现运用商不变规律变化被除数和除数时的余数变化情况。 2、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善于质疑的能力,通过数学体验,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 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设想】 在新授时从扶到放,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操作、交流,经历:尝试计算——产生知识冲突——检验说明——感悟算理——总结反思,从而理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所得结果的原理,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240÷60 30÷5 300÷50 36÷12 360÷120 24÷6 请生思考: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你是怎样想的? ①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②如:240÷60和24÷6。240里面有4个60,24里面也有4个6,个数相同,商相同(课件出示平均分的小棒图)。 2、谈话: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教案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学例2 师: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学生可能回答: 每屉有4个包子,有6屉。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每屉有4个包子,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三个问题吗? 师: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解答的?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生互动) (2)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 学生可能回答(师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评价——多鼓励): (1)每屉有4个包子,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用乘法计算:4×6=24(个),我是这样想的,要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要求每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个,所以用除法计算:24÷6=4(个),想:(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要求可以装几屉?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动,并及时评价): (1)它们都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得数。 (2)一题求总数用乘法计算,后两道是求每份数和份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3)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道乘法算式来计算后两道除法算式的得数。 …… 2.练习应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 (2)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

20 被除数是0的除法

---------------------------------------------------------------最新资料推荐------------------------------------------------------ 20 被除数是0的除法 《被除数是 0 的除法》(探究课)主备人: 刘宏炜编制人: 张蓉梁存花刘宏炜张建华王淑贤学案编号: Sx-2019-03-20 审核人: ___ _ 授课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小组: 学习内容教材 P28 页例 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 0 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0 。 2、过程与方法: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四徒展开情节,以生动 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 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 都得 0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难点掌握0 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0。 过程设计一、知识链接 282= 2408= 32-0= 1 / 4

48+0= 02= 80=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 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28 页例 5,完成自学提纲问题) 1、从 例 5 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 0 个西瓜平均分给三个人怎样 分?什么都没有怎么表示? 3、如果列算式,该怎样列算式呢? 4、 03 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28 页例 5, 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口 算。 406= 1407= 262= 482= 1802= 3606= 777= 3204= 362= 999= 4404= 98+0= 6402= 40= 4808= 25-6= 010= 02= 04= 013= 三、合作 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小组内互 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是提出,让其他学 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 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 观察例 5,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强调: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四、达标训练(1--2 题必做, 3 题选做, 4 题思考题) 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有0的除法》精品教案

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 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 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习例6中的(2)题。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三年级(下)第12讲 简单除法竖式

第十二讲 简单除法竖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解决乘法数字谜时,应该优先填出两个乘数,而在处理除法数字谜时,则要优先把除数和商填出来(尤其是除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1 补全下图中的竖式: 9 6 7 1 分析:除数只有一个数字不知道,应该是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除法竖式中存在着许多减法算式,这些减法经常是解题的关键,例如例题1中就存在着两个减法: 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减法都可以用首位或末位进行判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得到一位数,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是多少? 补全下图中的竖式: 例题2 2 9 6 7 1 减法 减法 练习1 补全下图中的竖式: 2 7 1 4 5 1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页信息窗3后两幅图、第10-11页的绿点和红点、11-12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学习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讨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3.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学会处理特殊情况问题的捷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算理及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我们采访了果汁厂,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果品生产车间去逛一逛,看看那里有没有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数学问 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部分情境图) 看了这些情景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存入问题银行,并引导学生提出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出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二)教师提出探讨要求: 1.怎样列式试着用竖式计算。 2.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解决,若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探讨。 (三)小组探究、交流,探讨完成问题。教师巡视,随机查看,个别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交流质疑第一个问题(被除数中间有0) (1)交流学生自学探究: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 (204÷2= 因为是平均分) 试着估算一下 (204看作200,200除以2等于100;所以204除以2大约等于100) 【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试着用竖式算:

(压轴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压轴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检测 (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学校买来188个气球,每9个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束。 A. 20 B. 21 C. 22 2.在()÷3=69……2这一算式中,被除数是()。 A. 75 B. 209 C. 141 3.一个三位数除以4,末尾有2个0,这个数可能是()。 A. 200 B. 820 C. 400 4.3人5时共生产零件150个,算式150÷5是表示()。 A. 1人1时生产的零件个数 B. 3人1时生产的零件个数 C. 5人1时生产的零件个数 5.603 ÷8=()。 A. 7......43 B. 75......3 C. 76 (3) 6.小军在游泳池游一个来回,共游100米,这个游泳池泳道长()。 A. 100米 B. 200米 C. 50米 7.要使□□÷5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不能()。 A. 大于5 B. 等于5 C. 小于5 8.小明1分钟打55个字,小新8分钟打800个字,谁打字快?( )。 A. 小明 B. 小新 C. 一样快 9.计算150×8的末尾有()个0。 A. 1个 B. 2个 C. 3个 10.380×2()280×3 A. < B. > C. = 11.估算318÷8时,可以把318看成()来估算 A. 300 B. 400 C. 320 12.小红40分钟做了36道计算题,是小明所做题的3倍。小明做了()。 A. 76道 B. 12道 C. 6道 二、填空题 13.在课间活动中,乐乐4分钟跳绳288下,小宇3分钟跳绳255下。这两位小朋友,________跳得慢一些。 14.要使7□3÷7的商中间有0,□里最大填________。 15.口算120÷6时,想:________个十除以6是________个十,就是________。 16.张老师4分打了480个字,李老师5分打了505个字,________打字的速度快一些。17.□65÷6,如果商是两位数,□最大应填________;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小应填________。 18.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________×7<35 ________×5<401 20×________<165 134-________>131 19.9□6÷3中,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________。

被除数为0的除法评课

被除数为0的除法 邓蕾《被除数为0的除法》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平均分和除法后继续学习有关0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0不能作为除数”。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朱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学习趣味性。 一、复习引入: 在学习新知识前,朱老师特地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信封,出示题目“把信封里的小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个?”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分一分,运用刚学过的“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知识,列出除法算式。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够顺利完成,但有些小朋友,因发现信封里没有小圆片而不知所措,这是朱老师为新知识特意埋下的伏笔。通过学生的疑问适时引出新知识:“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0”。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 二、新授: 朱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创设了猴王分桃子的情景。通过每天桃子数和小猴数的不断变化,引出新知。第一天,猴王将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求每只小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这道题巩固了旧知。第二天,猴王没有桃子分给8只小猴子,问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这道题目巩固了“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0”的新知。第三天,猴王带了10个桃子但是没有小猴子来拿桃子,问怎么办。通过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从而引出本课难点:“0不能作为除数”。 三、巩固练习:在练习环节,朱老师通过练习的层层递进,巩固了学生对“0除以任何数(0除外),商都是0”的运用能力,强化了“0不能作为除数”。的记忆。 这节课,朱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工整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干净,有启发性,课堂节奏紧凑,流畅。教学过程重点突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在老师创设的数学故事中轻松地学习新知识。

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五步导学案 设计人:王长霞审核人:王钰娜目标导航: 1、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或直接写出算式答案。 一、诱思导学 1、直接写出得数 80÷20 = 320÷80 = 450÷90= 140÷70 = 540÷60 = 400÷50= 二.质疑研学 1、例8:队鼓50元一个,队号40元一个,兰兰带了900元。 (1)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多少个? 列式计算:() 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答:。 同桌说一说:比较两种竖式的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 (2)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 列式计算:() 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 想一想:余数应该是20还是 2?为什么? 答:。 观察以上两个竖式,你能总结出这类计算题的简便计算方法吗?

小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了几个0,余数的末尾就要()几个0,这样才能保证算式的成立。 三、达标评学 1、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 960÷60 850÷30 800÷70 900÷200 800÷50= 700÷30= 9000÷300 = 7700÷700= 2、想一想,填一填。 (1)720÷30 = 72÷()=() (2)5600÷400 = 56÷()=() (3)900÷60 = ()÷6 =() (4)6300÷700=()÷()=() 四、得知博学 先列竖式计算,再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74÷3= 740÷30= 7400÷300= 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时,()不变,但 ()发生了()的变化。 五、反思促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2、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出示题目: 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 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15=(30÷3)÷(15÷□) 45÷9=(45×□)÷(15×6) 600÷120=60÷□=300÷□=□÷40 核对之后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商不变规律掌握得非常好了。今天我们要来利用商不变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篮球的单价和篮球的总价,要我们求什么?这也就是要求篮球的数量。你会列式吗?教师列式的同时说:数量等于总价除以单价。 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列怎样的竖式进行计算呢?汇报:两种情况: 一种是900除以50,一种是90除以5,一种可能是9除以5。你对这些同学列的竖式有什么想法?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哪位同学列的竖式看上去简便些? 看来同学们都觉得这位同学的算式列的非常简便,但是,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抄对题目,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竖式合并起来,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可以怎样算? 学生看书后:看懂了吗?书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 那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这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表示什么意思? 2、谈话:现在老师要买对号,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指名板演。共同看板演的算式,指着式中余下的“2”。提问: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里的2对准了900的哪个数位?所以这个2表示的是2个10,就是20。

【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4除数是10的除法(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4除数是10的除法 一、单选题 1.,把除数看作()来试商,商是() A. 60,6……8 B. 40,4 C. 70,6……69 D. 30,4 2.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组。 A. 8 B. 13 C. 4 D. 7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多有()位。 A. 1 B. 2 C. 3 4.48÷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A. 个位 B. 百位 C. 十位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8500除以65的商是两位数 6.判断对错. 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比除数小. 7.从18里减去3,连减6次,刚好减完。 8.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9.拿出8个●,摆一摆,填一填。 ①每2个1份,能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②每4个1份,能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③每1个1份,能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10.560÷12=________……________. 11.口算. 70×50=________ 45×20=________ 3000÷6÷5=________ 1600÷8=________ 50×60=________ 60×90=________ 909÷3=________ 11×90=________ 297÷6≈________134÷7≈________

12.推算 12=6×2 12=3×4 20=________×2 20=________×4 20÷2=________ 20÷4=________ 13.看图计算:184个气球大约能扎成多少束? ________ ________ 四、解答题 14.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共550千克,计划15天吃完,如果按3天吃了87千克算,这批大米够不够吃? 15.3位同学进行打字比赛。 谁打得快? 五、综合题 16.列式计算. (1)665的25倍是多少? (2)一个数的36倍是828,这个数是多少? (3)38除一个数,商27,余35,求这个数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课 件www.5yk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4254923.html,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如:60÷3= ,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 ,想:3×( )=60,由于3×(20)=60,所以:60÷3=20.

【2】 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 ②.用“几十”与 “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 ,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 ,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笔算除法 【1】【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P23【6.1】24【6.2】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

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题1.口算. 360÷9= 900÷9= 500÷5= 720÷8= 402÷2= 600÷5= 305÷5= 120÷4= 400÷5= 2.我是估算小能手. 406÷2≈909÷3≈215÷5≈608÷2≈ 707÷7≈208÷3≈909÷9≈105÷5≈ 3.竖式计算. 218÷2= 321÷3= 763÷7= 104÷2= " 906÷3= 515÷5= 408÷4= 806÷2= 4.列式计算. (1)908除以9,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一个数连加8次,和是816,这个数是多少 ) (3)被除数是825,除数是4,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5.解决问题. 1、麻雀4天捉了804只害虫,它平均每天捉多少只害虫

2、3月12日是植树节。三年级一班计划栽树416棵,4天完成。平均每天载多少棵 3、图书馆买来科技书206本,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图书馆买来故事书多少本你能把这道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4、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才吃808只害虫,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

{ 参考答案 1.口算. 40 100 100 90 201 120 61 30 80 2.我是估算小能手. 200 300 40 300 100 60 100 20 3.竖式计算. 109 107 109 52 $ 302 101 204 403 4.列式计算. (1) 908÷9=100 (8) (2)816÷8=102 (3)825÷4=206 (1) 5.解决问题. 1、804÷4=201(只) 答略。 2、416÷4=104(棵) 答略。 % 3、206×3=618(本) 答略。 图书馆买来故事书618本,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图书馆买来科技书多少本4、808÷8=101(只)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十二)(I)卷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十二)(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共5题;共31分) 1. (5分)直接写出得数 45×50=810÷90=75×20=102×39≈240÷78≈ 750÷25=112×4=800÷40=633÷7≈596×11≈ 2. (5分)计算 78÷10= 66÷10= 70×10= 100÷10= 10÷10= 10× 8= 3. (15分)想一想,填一填。 (1)25×6+3=153 153÷6=________……________ (2)102×7+4=718 718÷7=________……________ (3)205×4+1=821

821÷4=________……________ (4)28×8+5=229 229÷8=________……________ 4. (5分)列式计算。 (1)一个数除以27的商是15,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多少? (2)甲数的16倍比乙数多13,已知乙数是707,甲数是多少? 5. (1分) (2020三下·陇县期中) 小马虎做除法,把除数9看成了6,得出商是76,余数是5。正确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共5题;共3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答案:3-2、答案:3-3、答案:3-4、考点: 解析: 答案:4-1、 答案:4-2、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被除数为0的除法沪教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 2、通过观察数量的变化,初步感知函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4、在教学中渗透数形思想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0除以不是0的数,商都是0。初步理解被除数为0的除法的实际含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谁算的又好又快(开小火车) 16宁4= 24 - -8= 45 - -5= 18 - 『2= 32 - 8= 28 - -4= 72 - -8= 50 - 『5= 14宁2=35 - -5= 20 - -4= 70 - H 10= (其中72- 8, 50- 5, 70十10讲一讲是怎么想的,并讲一讲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分糖果 今天,我们的四位好朋友要给大家分糖果。 (1)出示12粒糖果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 4 人,每人能分到几粒?老师用小圆片来代替糖

果,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分一分。(分法多样性) 师:算式怎么列? 生:12-4=3 (粒)板书 师:“12、4、3”分别表示什么? 生: 1 2表示一共 1 2粒,也就是总数;4表示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份数; 3 表示每人能分到 3 粒,也就是每份数。 (2)出示 4 粒糖果(口答)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 4 人,每人能分到几粒?算式怎么列? 生:4宁4=1 (粒)板书 师:“ 4、4、1 ”分别表示什么? (3)出示空盒子 师:盒子里有几粒糖果?平均分给 4 人,每人能分到几粒? 生:一粒也分不到 师:一粒也分不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0 师:算式怎么列? 生:0十4=0 (粒)板书 (4)盒子里没有糖时,要分给我们全班同学,算式怎么列? 0 - 39=0 (粒)板书 分给100 个小朋友,算式又怎么列? 0 - 100=0 (粒)板书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除数为0 的除法 2、同桌讨论:你们能找找被除数为0 的除法的小秘密吗?被除数为0,商也都为0 3、那0十0可以吗?(小组讨论)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 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如:60÷3= 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3=20. 【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 想:3×=60,由于3×=60,所以:60÷3=20. 【2】 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 ②.用“几十”与 “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 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 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笔算除法 【1】【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P23【6.1】24【6.2】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2讲 有余除法附答案解析

第2讲有余除法 一、知识要点: 1、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 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2、(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6=8……[ ],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练习1: (1)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8=3……[ ] (2)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4=7……[ ] (3)下题中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应为________。 [ ]÷[ ]=12 (4) 【例题2】算式[ ]÷[ ]=8……[]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练习2: (1)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4……[] ②[ ]÷[ ]=7……[] ③[ ]÷[ ]=9……[] (2)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3……[] ②[ ]÷[ ]=6……[] (3)算式[ ]÷8=[ ]……[]中,商和余数都相等,那么被除 数最大是几? 【例题3】算式28÷[ ]=[ ]……4中,除数和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练习3: (1)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①22÷[ ]=[ ] (4) ②65÷[ ]=[ ] (2) ③37÷[ ]=[ ] (7) ④48÷[ ]=[ ] (6)

(2)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请写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算式[ ]÷4=[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例题4】算式[ ]÷7=[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练习4: (1) 下列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①[ ]÷6=[ ]……[ ] ②[ ]÷5=[ ]……[ ] ③[ ]÷4=[ ]……[ ]

被除数是0的除法

教案20 被除数为0的除法 胡桥学校 教学内容:二年级教本p35 被除数为0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圆片等。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平均分糖”这一典型例子来探究“当盒子是空的时,每人能平均分到几粒糖”这一课题,学生可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并推广到一般“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2.学生实际 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知道分东西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本课借助小组活动分圆片,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阶段 二、展开阶段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3= 1×0= 0=□×9 0×5= 7×0= 0=4×□ 8×1= 1×1= 0=□×10 2、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来分一分,练一练。 组长平均分小圆片,组员用除法算式 表示分的结果,把算式写下来。(每组 的杯子里面都有圆片) 1、组长继续平均分盒子里的红星,结 果又如何?组员尝试在练习纸上写除 法算式。 (其中有3个小组的盒子是空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找数量关系) 开火车口算。 小组分小圆片, 写除法算式。 继续分小红星, 写除法算式。 通过小组分 圆片,进行复 习。小组汇报 时,说说算式 中的数表示 的意思,为后 面找数量关 系打好基础。 第2次分东西 时,有的小组 的盒内是空 的,在分的时 候会引起争

有关0的除法

商末尾有零的笔算除法 课型:新授课 三维目标: 1、是学生初步理解零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等于零的道理。学会计算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德育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零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等于零。 教学难点: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前置性小研究: 笔算750÷5= 631÷3= 我发现: 我提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前加油站:小主持人主持口算接龙。(带有零的口算除法)师:首先让我们掌声有请今天课前加油站的小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由我来主持课前加油站环节,请同学们把目光聚集在白板上,快速的说出口算答案。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主持人:同学们的口算又快又准,看来课下一定下了不少功夫,下面就让我们根据“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等于零”的知识,来一起学习“商末尾有零的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前置性小研究,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快速订正结果。师:一寸光阴一寸金 生:寸金难买寸光阴(坐端正) 2、小组合作交流前置性小研究 3、全班汇报 4、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5、汇报的小组提出挑战980÷7= 三、拓展练习 1、谁来当当小考官。(同学出一道商的末尾是零的除法,考考其他同学) 2、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让这道除法的末尾带零的? 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除尽,末尾是零。 ②被除数的强两位正好除尽,各位数字比除数小。 3、小组合作交流 4、全班汇报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5、全班补充,找出规律 6、请同学出类似习题,并说出自己的出题方法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①被除数除以除数时末尾不够商一,写零占位。

《被除数的末尾需补“0”的除法》

被除数的末尾需补“0”的除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5页绿点问题、信息窗2、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全面掌握其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相关题目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过程中,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末尾补“0”这一处理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养成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的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导学提纲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拟订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课前了解学生对三峡工程是否全面了解,从中体会到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的情感,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提示自主预习 导学提纲 三峡永久船闸门共有24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宽20.2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问题1:丽丽的书桌高0.77米,闸门的高是书桌的多少倍? (1)列式解决问题,想一想这样列式的理由。 (2)想一想怎样计算结果,写出计算过程。 (3)想一想你的算法合理吗?为什么这样计算?

扩 大到 原来的100倍扩 大 到 原 来 的 100 倍 不 变 问题2:利用你想出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写出计算过程。 4.08÷3.4 2.46÷0.06 10.5÷0.21 计算后观察: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该怎么办? 完成的学生同桌或小组内小声交流,对于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互问、互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顺学而教”做好准备。 完成导学提纲的时间15分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问题1,评价质疑,研究算法,理解算理。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预测:学生会利用上节课学的知识,选将除数0.7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使他变成整数,为了让商不变,在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的同时,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这时问题出现了:被除数38.5只有一位小数,小数点该如何向右移动呢? 揭示课题:被除数的末尾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 (2)展示38.5÷0.77的计算方法,交流算理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计算过程。 ①②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0.77=50 ÷ 77 =50 学生讲解①计算过程和想法 质疑:在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交流情况预测:在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扩大了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