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设想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依法缴纳的税款。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公平视角出发,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从理论角度来看,公平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核心目标。
公平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考虑。
在纵向上,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应当按照收入水平逐级增加,实现渐进税率。
这样,高收入人群将承担更多的税负,从而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在横向上,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应当包括所有的个人收入来源,不仅包括工资薪金,还包括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等。
这样,不同收入来源的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2019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有的10个税率调整为7个税率,同时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这一改革举措使得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公平,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创新,如推行了实名制个税APP,方便纳税人进行申报和缴纳。
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提升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税率调整和起征点提高仅解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问题,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税负依然较重。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影响公平性的实现。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高收入人群可能存在逃税行为,导致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不公平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应当进一步完善渐进税率制度,逐步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率,实现更加公平的财富再分配。
应当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将更多的收入来源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防止个人逃税行为的发生。
还应当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完善纳税人的申报和缴纳手续,提高征收的效率和透明度。
基于公平视角下的个税改革方向的研究
基于公平视角下的个税改革方向的研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个税制度的公平性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个税改革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基于公平视角进行个税改革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公平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个税改革的方向,并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公平视角下的个税改革意义传统上,个税是政府对个人所得进行征税的一种税收方式,其征收的税率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税收体系,对于个税征收的公平性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基于公平视角进行个税改革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促进财富公平的实现,其次也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税收征收与社会建设中。
二、个税改革方向1. 差异化税率在个税改革中,差异化税率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在现行个税制度中,采用的是等级累进税率,即收入越高的人群缴纳的比例越高。
差异化税率则是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设计不同的税率档次,通过差异化的税率来实现更加公平的税收征收。
2. 赋予家庭收入的考虑在个税改革中,可以考虑将家庭收入纳入考虑范围。
家庭收入可以更好地反映个人的实际财产状况,通过将家庭收入纳入考虑,可以更公平地进行个税征收。
3. 加强资产属性的考虑在个税改革中,也可以考虑更多地加强资产属性的考虑。
个人拥有的不动产、股票等资产可以作为征税的依据,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个人的财富状况,实现更加公平的税收征收。
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可以制定不同的税率档次。
对于低收入者,可以适当降低税率,以减轻负担;对于高收入者,可以适当提高税率,以促进财富公平的实现。
2. 加强社会保障性质的个税优惠政策在个税改革中,可以考虑对社会保障性质的支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于子女教育支出、医疗费用支出等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个税改革中,需要考虑方向的可行性。
当前,个税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推动差异化税率等方向的改革将更具可行性。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亟需我们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分类征税制度,包括11级税率,税率从3%到45%不等。
同时,我国还有很多税前扣除项目,可以有效减少个人应纳税款。
然而,这种制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税率不够合理、减税项目过多、逃税现象严重等。
其次,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阶段性调整中,维护了一些阶层的利益。
比如在2018年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中,取消了“三险一金”、子女教育等扣除项目。
这导致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中低收入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负担加重。
总体而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无法实现社会公平,导致中低收入群体负担重、高收入群体优惠较多、逃税现象严重等问题。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亟待实施。
在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时,我们应该以公平为导向,坚持税收公正的原则,实现财富分配的合理性。
以下是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个措施:1、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针对逃税现象严重,应加强征收管理。
增强对于逃税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泛滥的逃税行为得到有力打击。
在征收管理方面,应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增强征收能力和效率。
2、提高高收入者所得税比重高收入群体的应纳税款由于税率过低,比较低不能很好地保证税负的合理性。
应该对高收入群体适当加重个人所得税负担,将高收入区间调整到更高的比例。
同时,对于官员股票改制所涉税金,要按照市场价值收取个人所得税。
3、扩大税前扣除项目对于中低收入的群体,可以适当扩大税前扣除项目,尤其是对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租房、医疗支出等项目可以有所减免,使其缓解财务压力,提高税制公平性和适应性。
4、完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资格认定制度制定一套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资格认定制度,反映纳税人的真实家庭收入情况,以此进行应税人的分类,帮助制定目标财政公共支出计划,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财富再分配。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基于实现税收公平的视角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基于实现税收公平的视角一、本文概述税收公平作为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于确保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的一种,其税制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对于实现税收公平具有特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改革及其完善对策,特别是在实现税收公平视角下的考量。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税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分类所得税制的局限性、税收负担不公平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税制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包括转向综合所得税制的必要性,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要性。
接下来,文章将重点分析在实现税收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包括如何优化税率结构、拓宽税基、完善税收减免政策等,以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
文章还将探讨如何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透明度等措施,保障税收公平原则的有效实施。
文章将总结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的重要性,强调在实现税收公平视角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还将对未来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现状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自实施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现行税制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
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虽然操作简便,但其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容易导致相同收入水平的纳税人因所得来源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税负,这与税收公平原则相悖。
费用扣除标准设置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赡养人口等因素,使得部分纳税人承担过重的税负。
税收征管体系尚不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漏洞,一些高收入群体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税收,导致税负不公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提供劳务所得获得收入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实践,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做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现状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降低经济发展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税制框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2018年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包括提高起征点、调整税率结构、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方面。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有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2.加大税收征管力度随着税收征管技术的不断提升,税务部门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
这有助于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促进税收的规范征收。
3.拓宽税收征收范围个人所得税改革还着力于拓宽税收征收范围,将更多的纳税人纳入到征税体系中,实现全民税收,增加税收总量。
这有助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
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框架尚未完全健全,税率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扣除标准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力度还有待加大。
税收征管的精准度和全面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还需要不断加强。
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深度改革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深度改革,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思考,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税收制度的特点,总结出一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1. 提高起征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征点是决定个人纳税的起点,起征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其改革与调整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公平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历程、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推动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概述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指出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回顾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税制的改革历程、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制度基础。
在概述部分,本文还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税制结构、税率设计、扣除项目、税收征管等方面。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当前税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在概述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即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应更加注重公平性原则,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率设计、增加扣除项目等措施,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也指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其制度现状和改革需求日益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制度设计、税收征管、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制度设计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税制,即将所得划分为不同类别,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
这种税制虽然便于征管,但容易造成收入来源多样化的纳税人税负不公,难以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
同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税率结构和扣除项目等设置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以及家庭负担等因素,导致税收负担在不同纳税人之间分布不均。
在税收征管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信息获取不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1.税负不公平: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往往通过各种途径规避个人所得税,导致他们的税负率较低;中低收入者往往需要承受较高的税收压力,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2.个税起征点过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较低,导致许多中低收入者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给他们带来不小的负担。
3.税收征管难度大: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许多高收入者甚至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纳税,导致国家税收损失严重。
二、建立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1.提高个税起征点:建立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首先需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税率结构,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高收入者的税负率。
2.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可以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即在保留分类征收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综合征收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所得进行合理分类,实现个税的综合征收。
3.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各种逃税行为,提高征管效率,确保国家的税收利益不受侵害。
4.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参与公益事业和创新创业的个人,可以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创新创业活动。
5.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技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征管体系,提高征管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通过以上几点改革措施,可以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提高税收效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如何保证公平视角下的税收制度,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公平视角出发,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人税收公平问题从个人所得税的角度来看,公平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税收征收的公平,即征收对象应该公平合理,不应该给予特权;二是税负的公平,即纳税人应该按照其财富或收入水平交纳应得的税款。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征收范围不够广泛,税制不够公平等问题。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需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税收制度的公平性。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扩大征税范围,完善税收制度,提高气水平,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收力度等方式来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公平性。
二、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收差距问题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税收差距也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问题。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劳动所得税率相对较高,而资本所得税率相对较低。
这种税收差距不仅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平,还会对劳动者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税收平等。
在税收制度设计中,可以逐步提高资本所得税率,降低劳动所得税率,以实现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在税收上的公平。
三、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的协调问题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需要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的协调。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人对社会保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就导致了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不协调。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可以适当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扣除项目,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财富保护,确保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的协调。
这不仅可以提高税收制度的公平性,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四、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问题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更加重视税收征收的效率问题。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1. 引言1.1 税收公平原则的重要性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其在整个税收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应该按照纳税人的财务能力分配,让每个纳税人在税负和税收负担上都得到公平对待。
通过实现税收公平原则,可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公平和稳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税收制度的信任和认可。
税收公平原则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尤为重要,因为个人所得税是直接与纳税人个人财务能力挂钩的税种。
如果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公平,就会导致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税收公平原则,确保个人所得税制度能够按照纳税人的财务能力进行公平分配,让每个纳税人都能够承担相应的税收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税收制度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方面,部分高收入人群逃避征税,导致税收公平不足;个人所得税对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过重,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
为了实现税收公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2. 正文2.1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1. 提高税收公平性: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税收的公平性。
当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着很多漏洞和不公平之处,比如高收入者逃税漏税的问题比较严重,而低收入者却需要承担更重的税收负担。
通过改革,可以使税收更为公平合理,让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收入水平缴纳相应的税款。
2. 刺激经济增长:个人所得税改革还旨在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通过降低税收负担,可以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经济活动,增加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3. 促进社会公平:个人所得税改革还可以帮助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视角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1)
公平视角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会计公平视角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史海凤摘要: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虽然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因此,本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以公平为视角,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和征管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社会公平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两原则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侧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计征体系已不能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所以,我国个人所得税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结合,更注重公平的思路。
依据这一总体思路,本文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具体改革建议:改分类所得税制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优化费用扣除标准,建立激励和督促个人申报的税务制度等。
一、转变征税模式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有三种:分类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是指对同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按其所得的不同来源,将他们分为不同类别的所得,并对每一类所得按照单独的税率来计算其所得税的制度。
我国是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的征税模式。
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是课税简便,能够进行源泉控制,能有效地防止偷漏税。
但其不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许多国家用综合所得税制取代了分类所得税制或实行综合分类相结合的税制。
综合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综合征收。
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
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
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
而我国现在的征管水平显然还无法达到这种要求,国家还不能对纳税人各种类型、来源的所得进行较好地掌握和监控。
因此,当前我国还不具备实施综合所得税制的条件,所以,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转变不应对个人所得税原有制度彻底否定,而应在原有税收制度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行“渐进式”改革,现阶段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基于实现税收公平的视角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基于实现税收公平的视角一、概述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税收工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税制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税收公平原则作为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税收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纳税人,确保税收负担与其经济能力相匹配。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改革历程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分类税制到现行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逐步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税收负担不均、税收征管难度大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
本文将从实现税收公平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改革及其完善对策。
通过对现行税制模式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税收保障。
1.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重要性在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及其完善对策时,首先需明确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重要性。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其税制模式的设置直接关系到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
一个合理、公平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减少社会贫富差距,还能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公平合理,既要考虑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又要考虑社会公共需要和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
在个人所得税领域,实现税收公平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充分体现税收公平原则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
这包括税基的确定、税率的设置、税收减免政策的制定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确保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
同时,税制模式还应当具有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试论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引言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直接征税方式,它对于提高税收收入、促进财富分配公平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在面对社会经济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推动公平税收制度建设,我国正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本文将从税收公平的角度,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个人所得税制现状及问题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基于分类税制原则,将收入划分为11个不同的类别,并对不同类别的收入采取不同的税率水平。
虽然这种分类税制在早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随着经济变革和财富分配失衡的问题增多,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着税负过重的问题。
很多中低收入者因为税率较高,扣除标准较低,实际上缴纳了过高比例的个人所得税。
这导致了税收公平的缺失,加大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不利于财富的合理分配。
其次,在税收筹划方面,有些高收入者可能通过各种合法手段避税,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这种情况下,税收公平性更加受到质疑,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等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其实际贡献相符的利益回报。
全面性改革的必要性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我国正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全面性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制度更加公平、简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效能。
全面性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税负合理分配通过调整税率结构、提高扣除标准等手段,全面性改革旨在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减轻社会阶层间的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
这样可以促使中低收入者获得更多收入,增加其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2. 提高税收公平性全面性改革可以减少税收筹划的空间,防止高收入者通过各种途径逃税。
通过引入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政策和监管机制,使税收制度更具公平性,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
3.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减轻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等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可以激发他们的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应当是追求税收公平。
税收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是税率差异过大的问题。
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级累进税率制度,即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应纳税额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设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纳税负担差距明显。
其次是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公平。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然而这些优惠政策并不公平,往往是对特定群体或特定行业的偏执照顾,缺乏普惠性和公平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从税率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两方面入手。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进行优化调整。
应当建立起合理的税率结构,缩小不同收入层次之间的税负差距。
可以考虑在当前税率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税率级别,使税率更加分散细化,减少高收入人群的税负,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确定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差距、个人家庭负担等因素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匹配,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动态调整。
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应更加公平合理。
目前我国存在着很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等。
这些优惠政策的设立往往偏重于刺激消费和支持特定产业,忽视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基本民生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减免。
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应更加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不应偏袒特定群体或特定行业。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应加强税务管理和征收的公平性。
税收征收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税收公平起着关键作用。
应当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加大对高收入人群和高收入行业的税收监管力度。
应加强税收征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税收信息系统,改进税收征收的流程和方式,提高征收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秉持公平为核心,促进税收制度的公平正义。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如何从公平视角出发,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个人所得税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和税收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的社会状态。
税收公平,就是政府征收税收时对纳税人采取公平和合理的措施,避免因税制而导致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在当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税率过高的问题。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可达4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税率水平。
虽然这种税率水平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有使拥有高额资产的富人应负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因素作用,但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其负担并不公平,需要通过改革,真正实现税收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其次,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协调好税收和福利的关系,既不能让纳税人感到过高的税负,也不能让他们缺乏社会保障。
因此,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以确保纳税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经济保障,增强纳税人的信心和对税收政策的信任。
最后,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积极开展宣传,提高普通公民的税收意识和行为规范。
税收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由于知识限制和习惯等因素,很多纳税人并不了解税收政策,也不太会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甚至存在偷逃税款等问题。
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纳税人的意识,引导公民合理遵守税收法规,促进税收制度的公平和透明。
综合来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从公平视角出发,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宣传和引导,从而真正实现税收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纳税人更加信任政府,更加支持税收政策,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个人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税种,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行深度改革。
下面我就对个人所得税深度改革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应该更加合理和公平。
当前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层次,但是这些税率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我们可以参考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采取渐进税率制度,即根据个人收入的多少逐渐增加税率。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需要调整。
当前的起征点较低,导致许多低收入者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建议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更加公平地分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也需要改革。
目前,我们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自行申报和按月预缴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漏税风险和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建议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改为全面纳税,即由单位直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样可以减少个人逃税行为,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效率。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应注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励个人创造性劳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于特定行业或者特定人群给予税收减免或者免税政策,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个人所得税的深度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为了更合理、公平地征收个人所得税,我们应该对个人所得税税制进行调整,提高起征点,改进征收方式,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相信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更加科学、公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改革思考
0 我 x4 % .0 3 7 5 人 民共 和 国公 益 事业 捐 赠 法 》 定 的公 得 红 利 3 0万 元 。 们 按 以下 两种 方 法 元 ) 5 一1 5 5万元 6 . 万 元 。 规
益事业 的捐赠。公益性社会团体 , 是指 进 行 税 务筹 划 :
同时符 合 下 列 条 件 的基 金 会 、 慈善 组 织 1 果 按 照 以公 司名 义 捐 赠 。 过 . 如 超
、
思 想
月 1日起 施 行 , 旨在 努 力 实现 十 七 大报 度改革如何体现“ 人性化”是应以个人单 , 告提 出 的到 2 2 0 0年 “ 理 有序 的收 入 独 纳税还是 以家庭联 合纳税 , 为学业界 合 成 分 配 格 局 基 本 形 成 ,中 等 收 入 者 占多
( ) 一 从基尼 系数看纳税单位 选择
取 向
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 , 而以家庭为单位的 纳税制度呼声甚高。笔者认 为, 单独提高
基尼 系数是 国际上用来综 合考察 居 民内部 收 入 分 配 差 异状 况 的一 个
数, 绝对 贫困现象基本 消除” 的社 会 目
级 以上人 民政府 及其部门 , 用于《 中华
的利 润 总 额 为 10 0万 元 , 事 长 可 分 万 元 ] 【0 万 元 一1 O万元 一 .5 0 董 一[3 0 5 03 万
距 、 节 分 配 、 现 社 会 公 平 方 面 的 作 调 实
一Hale Waihona Puke 定。 工资、 薪金所 得以每月收入额减 除
费 用 35 0元 后 的 余 额 为应 纳 税 所 得 0
额 , 适 用超 额 累进 税 率 , 率 为 3 并 税 %至 用 还 十分 有 限 。 4 % 。修 改 后 的个 税 法 已于 2 1 5 0 1年 9 新个 税法 实施 之后 ,个 人所 得 税制
浅谈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浅谈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引言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重要的税收形式,它直接影响到个人及家庭经济状况,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税收的公平性。
然而,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税收公平性,我国正进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本文将从税收公平角度出发,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
1.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问题在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1 进阶税率过于集中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了7个级别的超额累进税率表,税率区间过于集中。
这导致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税负差异较小,缺乏对高收入者的有效税收约束。
1.2 个税起征点过低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这导致了相对较低收入者也要承担一定的税务负担。
起征点过低会使得个人所得税制缺乏一定的进步性,无法充分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
1.3 社会保险费与个人所得税的缺乏协调性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与个人所得税制之间存在着缺乏协调性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缴纳基数与社会保险缴纳基数并不一致,导致高收入者可以通过转移收入的方式规避个人所得税。
2. 全面性改革的意义为了提高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性,我国正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
这一改革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增加个人所得税制的进步性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将更多的税负压力放在高收入者身上,可以增加个人所得税制的进步性,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
2.2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通过调整起征点,将更多的低收入者纳入到减免范围内,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
这将减轻低收入者的税务负担,使得个人所得税制更加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2.3 增强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险的协调性全面性改革还可以解决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险的协调性问题。
通过统一个人所得税缴纳基数和社会保险缴纳基数,可以减少高收入者通过转移收入规避个人所得税的可能性,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3. 面临的挑战尽管个人所得税制全面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3.1 政策设计的挑战全面性改革需要通过政策设计来调整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税率结构。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在税收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应当根据纳税人的能力和财富大小,使纳税人在税收负担方面得到公平对待。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税收公平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税收公平原则的角度,对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解析。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遵循以能力为基础的税收原则。
能力原则是指个人所得税应当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和财富状况征收,贫富差距大的纳税人应当负担更高的税收,而贫富差距小的纳税人应当负担较低的税收。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当采取差别税率的征收政策,相对富裕的纳税人应当征收更高的税率,而相对贫困的纳税人应当征收较低的税率,以实现税收的公平。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符合社会公平原则。
社会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征收过程中应当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对弱势群体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的公平。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当针对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制定相应的纳税政策,如设立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遵循税收公平原则,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当加强税收征收过程中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加强税收征收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确保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遵循税收政策的可持续性原则。
税收政策的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税收政策应当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保持税收的合理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当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确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税收政策的可持续性,促进税收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税收公平原则,确保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只有在税收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使个人所得税改革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设想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公平”一词更是出现了20多次。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说法在其中不同部分、不同章节反复出现,显示出国家推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决心。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唯一一个用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税种,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本文从税收公平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的公平缺失的现状,并基于公平视角就今后如何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个税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税收公平;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指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报告中不但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而且“公平”一词更是出现了20多次。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说法在其中不同部分、不同章节反复出现,显示出国家推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决心。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唯一一个用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税种,其在设计之初就担负着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即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从而达到收入公平分配。
因此,公平应该成为个人所得税制坚持的首要原则。
1994年~2012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4%上升至5.8%。
可以说个人所得税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显著成绩的背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也暴露出许多与税收公平相悖离的问题。
因此,在税收公平的视角下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下一步的改革方向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税收公平的内涵税收公平包括税收的经济公平和税收的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税收的经济公平强调纳税人收入与税款缴纳相对称,由于纳税人资源禀赋差异等方面的原因,纳税人应税所得会有较大的差距,这时就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高收入者多征税,低收入者不征或少征税,以创造大体同等或大体公平的客观的竞争环境。
税收的社会公平是社会正义的客观要求,强调的是纳税人的机会均等和分配差距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主要表现为一种要素收入,由于各人占有的要素不同,致使人们的收入分配存在着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会越来越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也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时就需要通过税收机制达到社会有序发展的目标,这就是税收的社会公平。
由于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因此该作用的实现就是税收社会公平原则精神的体现。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公平缺失的现状(一)现行税制要素缺乏公平1、分类征收制无法实现税收的社会公平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实行的是分类征收制,将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细分为11大项,对于这11大项应税所得分别采取别的所得,采取不同的计征办法、适用不同的征收税率。
因此,从表面上看个人所得税是一个税种,但实际上它是由11个不同类别的个人所得税构成的。
虽然这种分类征税模式征管手续较为简便,便于征纳双方执行,但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分类征税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分析中发现,2005年~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率多在15%以上,2005年、2008年、2011年分别达到了37.61%、35.28%和29%;财产性收入则增长率多在19%以上,2006年、2007年、2011年分别达到了26.49%、42.83%和24.7%;而工薪收入增长率增长率则多在10%~12%左右(见表1)。
由此可见,对于那些应税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收入分计等多种手段逃避纳税,不缴或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以工薪收入为主的人群反要多缴税。
因此,该模式无法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从而导致税负不公平,不能起到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无法实现税收的社会公平。
表1 200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增幅(%)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年卷相关资料整理2、应税项目不清,造成实质上的税负不公我国现行的分类征收制,将所得项目根据来源不同细分为11大项,看上去清晰明了,然而由于实际征收管理中存在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所得之间的界定往往就比较模糊。
例如: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
对于这两项所得来说,均属于劳动所得,具有相同的性质,应该同等纳税。
然而在现行的分类征收模式中却将两项分开,并赋予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这样一来,就造成实质上的税负不公。
相同收入的纳税人会因为他们取得收入的类型不同而承担的税负不同,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税收歧视,无法实现公平税负的纳税原则。
同时对于税务机关来说,还要花费时间确认为哪类所得,人为增加征税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
3、费用扣除标准不够合理2006年至今,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进行了“小步微调”,其中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从原来每月800元的定额扣除,调整为1600元、2000元、3500元,这种扣除标准采用的是“一刀切”式的标准化待遇,其标准制定显得过于简单。
它没有区分家庭人口结构、婚姻状况、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各方面因素,只是进行了单纯的定额扣除。
如此一来,对于收入相同,家庭负担不同的纳税人也需要缴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这就会使部分纳税人在纳税观念上产生扭曲,不利于税款的顺利征收。
对于劳务报酬等征收项目来说,对它们费用扣除的设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
使纳税人可以通过分解收入,改变收入次数等方式获得减免,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4、税率设计不够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用的模式,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采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计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3%-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这种方式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虽然前者的最高边际税率45%远高于后者35%,但实际上后者的税负往往要远高于前者。
因此,这种不合理的税率结构导致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严重不公,具有明显的歧视“生产经营所得”之嫌,与当前我国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相悖。
(二)现行税收征管缺乏公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方式主要有两种: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和由纳税人自行申报,但现行两种方法的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够健全。
由于现行税收制度对于代扣代缴义务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使得一些应税项目的代扣代缴责任难以落实,难以达到税源控制的目的。
从目前纳税申报情况看,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瞒报、不报的情况相当普遍。
由于缺乏有效的纳税信息,因此在税收征管中对纳税人的评审与稽核就无法全面展开,给税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现行个人所得税要求对年收入超过12万,或者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在境外取得收入以及取得应税收入但无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人,实行自行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但是,由于自行申报制度缺乏约束,同时我国也不具备个人收入申报和个人财产登记核查制度挂钩的个人收入财产监控体系,加之现实当中许多的收付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现金的形式实现,因此我国税务部门不能够完整、准确地获得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的信息资料,致使许多应进行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可以轻易逃避纳税。
而且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也造成了个人所得税款的大量流失。
同一纳税人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完整、准确地统计汇总,让其纳税,在实际征管过程当中,自行申报者寥寥无几,高收入者的偷税现象普遍存在,这对诚实纳税的广大工薪阶层极为不公。
这种征收状况不但没有促进公平分配,反而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差距。
三、从公平视角下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路(一)从税制的角度完善个人所得税1、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制个人所得税的混合征收制模式,融合了综合征收制与分项征收制的长处,一方面,将特定的个人所得项目制定专门的征收方法,实行分项征收;另一方面,对于经常发生的所得项目要综合计税,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税款征收现状出发,为增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又为今后全面实施综合所得税制打下基础,可在原有的分类税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采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制。
比如,一方面可将个人取得的普遍性、经常性所得实行综合征收办法,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各种经常性所得,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租赁和财产转让所得等进行加总,减去法定减免额和其他扣除项目金额,就其余额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另一方面将个人取得的一次性、偶然性所得实行分类征收办法,即将个人的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继续实行分类征收办法。
2、规范费用的扣除项目现行个税制度所采用的“一刀切”的费用扣除方式,无法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体现不出量能负担原则。
如果采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制,应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设计费用扣除项目与扣除标准。
比如对纳入综合征收的部分,费用扣除实际上包括成本扣除和生计扣除两方面。
前者总体上可实行据实扣除,后者可以分成基础性扣除、赡养家庭扣除、特殊性扣除三项。
基础性扣除是每个纳税人都可享受的扣除,应实行指数化。
夫妻两人同为纳税人的,后两项扣除只能有一人申报扣除,不得重复扣除。
赡养家庭扣除是根据费用扣除标准适度提高原则,合理体现对纳税人赡养义务的生计费用扣除和特别的费用支出。
建议将家庭赡养系数纳入赡养扣除,每赡养一位老人与抚育一个子女都可享受基础性扣除数额一定比例,比如30%的待遇。
特殊性扣除是对个人年龄、大病医疗支出负担、意外事故或盗损失以及车房贷款利息支出情况等的扣除。
基于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了城乡差距和总体收入差距,建议增加对教育支出的扣除。
3、合理调整超额累进税率对于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的调整,应该减少现行税率的税率档次,降低边际税率,因为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引起纳税人心理的不平衡,诱使其增加偷逃税的动机。
因此可以我国现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将原最高45%的边际税率降低为35%,这样既与国际税率大趋势相符,同时还能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税负保持一致,实现公平税负的目的。
(二)从税收征管的角度完善个人所得税为保证混合征收制顺利实施,要不断增强公民自行申报纳税意识,减少国家税收流失,除应继续重视代扣扣缴的征管方式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对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管理,实行代扣扣缴和自行申报纳税并重的征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