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修订版一二单元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食物蝴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太阳系和地球运动,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原因。
2. 地球的磁场和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地球的磁场对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
3. 地球与月球,探讨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关系,月相变化原因,月球的表面特征等。
4. 人类活动与地球,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地球运动、地球内部结构、月球运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要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17.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 ,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18.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19.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20.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1.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22.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一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较多,部分如下:
课程总目标:能通过各种形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单元一:观察与察觉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完成《观察记录单》。
单元二:形状与结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测量和记录、整理
数据。
探究硬币或铁丝等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单元三:运动和力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决定下沉快慢的因素。
单元四:生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成长需要时间和营养)。
单元五: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的公转(四季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例如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
道常见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以及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等。
建议查阅教材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五上科学一二单元复习要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课: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蒲公英的种子落在自然界任何地方都会发芽吗?)2、做对比实验时,能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
3、为什么做对比实验要两组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答: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要有多个证据的支撑才行。
4、为什么要用三粒种子做实验?这样做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5、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膨胀,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土壤,阳光3、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洗水纸上,保持纸的一端湿润,出现了什么现象?绿豆种子的根往有水的一边长。
解释: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当水环境改变后,他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4、香蕉树生长在热带雨林,阔叶;松树生长在山地,针叶;仙人掌生长在沙漠,叶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需求。
(如企鹅生长在南极,脂肪厚。
;青蛙需要冬眠)2、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3、蚯蚓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4、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5、鱼必须生活在水中,一旦离开了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6、实验计划: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什么叫做食物链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什么叫消费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在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蔷薇,消费者的是蚜虫,瓢虫,小鸟4、什么叫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掉多种食物。
北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北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制定本复习计划。
本计划将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复习。
一、复习目标1. 巩固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复习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物质- 物质的三态-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2. 第二单元: Measurement-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 质量、温度的测量3. 第三单元:光现象- 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4. 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宇宙的组成5.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 水的净化- 食物的消化与营养三、复习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做好笔记。
2.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辅导。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复习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完成相关练习题。
2. 第二周:复习第二单元,完成相关练习题。
3. 第三周:复习第三单元,完成相关练习题。
4. 第四周:复习第四单元,完成相关练习题。
5. 第五周:复习第五单元,完成相关练习题。
6. 第六周:整体复习,进行阶段测试。
五、注意事项1. 学生要按时完成复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家长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以上复习计划,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北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第一课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们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3、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4、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照射到物体上,所以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更看不到物体的颜色5、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6、生活中常见的光源有哪些?举例说明答:太阳、萤火虫、发光鱼、燃烧的蜡烛、工作的电视机屏幕第二课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无法绕过障碍物被眼睛所感知。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3、日常生活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举例说明(1)只闻其声,不见其人(2)影子的形成(3)小孔成像(4)射击“三点一线”(5)激光准直(6)排队的整齐度第三课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透明)、部分通过(半透明)、不通过(不透明)等现象3、你能用光的传播方式的道理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吗?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第四课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垂直照射的情况下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光倾斜照射的情况下,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2、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3、当我们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入水中时,实际上是光从空气传播进入到水中传播,也就是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第五课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它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2、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3、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五年级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包括空气、水、阳光、养分和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包括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因此它们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否则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虽然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从绿色植物(生产者)到凶猛的肉食动物(消费者)为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以下是一个食物链的例子:草→兔→鸟→蛇→螳螂→鹰。
食物链中至少有三种动植物,从左到右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指向吃者。
吃与被吃的关系要合理。
五年级第二单元:光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有太阳、蜡烛、手电筒和萤火虫等。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小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小结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能量
-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活动中的能量变化;
-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化;
- 热能的传递和节约;
- 光能的应用。
第二单元:万物各有特性
- 物体的分类;
- 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物体的重量和密度;
- 物体的浮力和压力。
第三单元:地球和太阳系
- 地球的特性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太阳系的组成和宇宙;
- 恒星时间和太阳的运行;
- 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和昼夜更替。
第四单元:生的基本特征
- 生命现象和生命特征;
-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作用;
-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 动物的脊椎和无脊椎分类;
- 动植物的生命史和繁殖。
第五单元:生态和环保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生物的生存和变异;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
第六单元:科学史话
- 科学的概念和历史;
- 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
-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进步。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同学们掌握科学知识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四五单元重点
一单元白天和黑夜2,很久以前,人们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被称为日晷或者太阳钟。
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
3,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是地平日晷,晷面和大地相平,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是赤道日晷,晷面和赤道相平。
4,手掌日晷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5,地球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6,月亮靠反射太阳光变亮。
月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叫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月相变化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7,昼夜交替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据此编出了用于计时的花钟。
8,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蜜蜂,蝴蝶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蝙蝠,刺猬,蛾等。
9.测量室外温度要注意不要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阳光,闪电等属于自然光源,灯光,烛光等属于人造光源。
又可以这样分类,阳光,烛光属于热光源,萤光是冷光源,萤光还是生物光源的代表。
光在空气或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中国古代的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外面景物的倒像。
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3.当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被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能反射光,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我们常用的镜子就是很好的反光物体。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镜子,潜望镜,万花筒,哈哈镜等。
4.镜子中的像与物体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视野大,凹面镜成的像会放大。
哈哈镜的镜面是不平的,是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组合。
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与单元总结合集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与单元总结合集目录1. 单元一:观察世界2. 单元二:生活中的水3. 单元三:天气现象4. 单元四:物质的颜色和形状5. 单元五:物质的变化6. 单元六:磁铁的作用7. 单元七:动物的生活8. 单元八:动物的特征单元一:观察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观察世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知识:- 观察是通过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来感知事物的方法。
- 观察应该准确、仔细、全面、有条理。
- 观察可以用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变化和规律。
单元二:生活中的水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的特性、用途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重点知识:-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水的用途:饮水、洗净、种植、发电等。
-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等。
单元三:天气现象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和产生原因。
重点知识:- 不同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现象的特征:温度、湿度、风向等。
- 天气现象的产生原因:气温、湿度、气压等。
单元四:物质的颜色和形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颜色和形状与物质特征的关系。
重点知识:- 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物质的特征。
- 物质的形状:物质的形状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物质的特征。
- 物质特征的联系:物质的颜色和形状与物质的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
单元五:物质的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变化及其原因。
重点知识:-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固态、液态、气态的相互转变。
- 物质变化的原因:加热、冷却、溶解等因素可以引起物质的变化。
- 物质变化的特征:颜色、形状的改变。
单元六:磁铁的作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重点知识:- 磁铁的特性:磁铁有吸引铁和钢的特性。
- 磁铁的作用: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钢制品,可以制造磁力场等。
单元七:动物的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重点知识:- 动物的生活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性和行为方式。
北师大小学科学五上知识点
北师大小学科学五上知识点一、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a.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别及性质b.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c. 物体的透明性和光泽度d. 物质的硬度和柔软度e. 物体的绝缘性和导电性2. 物质的变化a.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b. 物质的化学变化:燃烧、腐烂等c. 物质的物理变化:溶解、磁化等3. 能量的转化a. 能量的形式:热能、光能、声能等b. 能量的转化过程:摩擦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二、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和效果a.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b.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等2.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a. 运动的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b. 运动的描述和表示方法:位移、速度、加速度等c. 运动的测量:使用尺子、计时器等工具进行测量3. 摩擦力和重力a. 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使物体停下、减慢或改变方向b. 重力的作用和影响:使物体具有重量,使物体朝向地面方向运动三、光、热和声1. 光的传播和反射a.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传播等b.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 光的反射现象和应用:镜子、光束的反射等2. 热的传导和传感a. 热的传导方式:导热、对流、辐射等b. 热的传导和材料的关系:导热性能和材料的选择c. 热的传感现象和应用:热导仪、温度计等3. 声的传播和产生a. 声的传播方式:声波沿直线传播b.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声音的大小和高低c. 声音的产生和控制:声带的振动、乐器等四、电和磁1. 电流和电路a. 电流的概念和由来:电荷的运动和流动b. 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电源、导线、电阻等c.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电流的分流和合流2. 磁铁和磁力a. 磁铁的性质:具有吸引力和斥力的特点b. 磁力的作用和应用:磁铁吸附物体、指南针指向等3. 电能和磁能a. 电能的产生和转化:电池、发电机等b. 磁能的产生和转化:电磁铁、电磁感应等综上所述,北师大小学科学五上的知识点主要涉及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光、热和声、电和磁等方面。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本科学教案旨在为小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研究提供全套教学计划。
以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颜色与变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颜色和物质的变化。
教案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 引入物质的颜色,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特征;2. 探究物质的变化,例如溶解、沉淀和燃烧等,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3. 进一步让学生探索物质的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温度对物质变化的影响。
第二单元:人体的相似与差异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相似和差异,以及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内容如下:1. 探索人体的外部结构,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头、躯干、四肢等部位的名称和功能;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3.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的构造和器官的功能,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教案内容包括:1. 引入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一些常见的转化现象,例如水的沸腾和蒸发;2. 进一步探究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例如燃烧和光能的产生等;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运动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和简单机械原理。
教案内容如下:1. 引入机械运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自动门、自行车等机械设备的运动方式;2. 探究简单机械原理,例如杠杆、轮轴和滑轮等;3.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并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运动,例如门把手拉动门的原理。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的大致内容,通过这套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请注意,教案的具体细节和教学内容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实际教学情况而有所调整和修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供参考)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供参考)第一单元:人类的健康课时一:人体- 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功能- 教学内容:- 人体的基本结构:头、躯干、四肢- 器官功能:心脏、肺、胃、肝等- 教学活动:- 观察人体模型,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分组合作,讨论不同器官的功能和重要性-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功能课时二:健康的生活惯- 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惯和健康饮食惯- 教学内容:- 卫生惯:勤洗手、保持整洁、规律作息等- 健康饮食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不挑食等- 教学活动:- 观看卫生惯的动画视频,学生进行讨论- 分组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并分享给全班-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健康饮食惯课时三:感冒的预防与治疗- 目标:掌握感冒的预防和简单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感冒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保持清洁、避免接触患者等- 感冒的简单治疗方法:休息、多喝水、吃药等- 教学活动:- 分角色扮演,模拟感冒的传播和预防情景- 小组合作,制作感冒预防海报,展示给全班- 研究成果:学生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能够预防感冒并掌握简单治疗方法课时四: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目标:认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增强体质、锻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等- 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适宜人群- 教学活动:- 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的好处- 分小组制作运动项目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并推广给大家- 研究成果: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第二单元:物体与材料课时一:物体的性质- 目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外观和性质- 教学内容:- 物体的外观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 物体的性质:硬软、轻重、透明不透明等- 教学活动:- 组织观察不同物体的外观特征,并进行描述- 分组合作,判断物体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外观和性质课时二:物体的变化- 目标:认识物体的变化和变化原因- 教学内容:- 物体的常见变化:拉长、缩短、融化、凝固等- 物体变化的原因:温度变化、外力作用等- 教学活动:- 进行物体的拉长、缩短等实验,观察变化过程- 分组探究不同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研究成果:学生了解物体的常见变化和变化原因,并能利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课时三: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目标: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教学内容:- 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纸张、布料等- 材料的特性:导电性、可塑性、韧性等- 教学活动:- 分角色扮演,模拟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场景- 制作材料特性表格,整理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根据特性和用途进行材料分类,并了解材料的特性课时四:材料的环保意识- 目标:培养材料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材的行为惯- 教学内容:- 材料的环保与非环保性质:可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等- 节约用材的方法和重要性:合理使用纸张、减少剩饭剩菜等- 教学活动:- 观看环保材料制作的视频,进行讨论交流- 分小组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材- 研究成果:学生了解材料的环保性质,培养节约用材的意识和惯以上为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供参考,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在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将探索许多有趣而又充满奥秘的科学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科学世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例如,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它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骆驼则有厚厚的驼峰,能够储存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提供能量。
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很大。
比如,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生长出不同的植物。
在寒冷的地方,多是耐寒的针叶林;在温暖湿润的地区,阔叶林则更为常见。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比如,草被兔子吃,兔子被狐狸吃,这就构成了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形态或生理特征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但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生物可能无法适应,导致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第二单元:光光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色彩。
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镜子能够反射光,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像。
光还会发生折射现象。
把一根筷子放进水里,看起来好像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不同颜色的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光的色散现象。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和色散形成的。
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也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的表面形态多种多样,有高山、平原、海洋、峡谷等。
山脉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
地壳运动使得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从而隆起形成山脉。
而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冲刷河岸和河床,带走泥沙;在河流流速减慢的地方,泥沙会沉积下来,形成平原或三角洲。
风也会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
大风卷起沙子和尘土,不断地侵蚀岩石和地面。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最新版科学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全册
最新版科学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基
础知识点全册.txt
最新版科学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全册
本文档包含了最新版科学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的基础知
识点。
以下是各单元的简要介绍:
第一单元:运动
- 运动的分类:主要介绍了物体的平动和转动两种运动形式。
- 运动的速度:解释了速度的概念,包括速度的计算方法。
- 运动的方向:介绍了运动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轨迹的关系。
第二单元:光
- 光的传播:解释了光的传播形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弯折传播。
- 光能的应用:介绍了太阳能、电能、照明灯和摄影等方面光
能的应用。
第三单元:磁
- 磁铁的性质:介绍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以及磁铁的两
极性。
- 磁的应用:解释了磁的吸引力和磁的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第四单元:声音
- 音的传播:解释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中的传
播和固体中的传播。
- 声音的变化:介绍了声音的高低、响亮、长短等变化。
第五单元:物质
- 物质的分类:介绍了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状态。
- 物质的变化:解释了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不同类
型的变化。
- 物质的测量:包括了尺度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以上是《最新版科学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全册》的简要介绍。
详细内容请参考该教材。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1-2课知识点
无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
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
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
平原
海拔较低
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察世界地形图
(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和丘陵,棕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色或淡紫色表示积雪和冰川。
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4.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
(1)迅速拉开时,可以看到泥层断裂。迅速挤压时,可以看到泥层隆起。
(2)泥层模拟的是岩层。
2.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的危害
(1)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5.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
第1课 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地形
海拔
特点
高原
海拔较高,在10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如:3.5÷5=0.7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如:3.5÷0.5=7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x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5.33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333...,3.12323...,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258)7、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_上小圆点,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圆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东→西), 太阳的(位置)决定了影子的方向 , 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东),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太阳的(高度)决定了影子的长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
(中午 12 点)影子最短,太阳高度最大。
3、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下午 1—2 点)气温最高。
4、人们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了(日晷)。
日晷也叫(太阳钟),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
日晷测定时间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
5、日晷是根据太阳影子变化的规律制成的(计时)工具。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是(赤道日晷)。
7、(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地球的地轴总是(倾斜)的。
8、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 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9、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0、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8 点,那么,中国香港应该在(晚上 8 点),美国应该在(上午 7点),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电视直播。
11、当北京是白天时,美国华盛顿是(黑夜)。
12、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3、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
13、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是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一面的(部分面积)。
14、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用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水。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否则实验就无法对比不科学了
5、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研究的那个问题(或因素)就作为唯一改变的条件;
其余的所有因素都作为不变的条件。
理解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即我们研究的那个问题;而其他的条件全部相同)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也就是:谁被谁吃)。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直接或间接消费。
12、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螳螂、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 1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
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1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7、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8、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
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群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9、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水少的生态瓶中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态瓶里的小鱼增加了,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20、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为动物(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鱼)为植物(水草)提
供二氧化碳和养料。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防治沙尘暴的方法:还
林还草
22、人类的活动会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
些什么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的空气,土壤,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地下宝藏……
23、自然保护区: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课本21、22页资料库)
24
25(课本13页)
26 1.选择的材料;2.制作的过程;3.注意的事项。
第二单元光
1: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不是自己发的光)。
2,方向随着光源位置,光源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
3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应该越来越小。
(在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的情况下,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它挡住的范围越大,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
4、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不同侧面的形状不
同,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
5。
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例如: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7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例如: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越来越短,在早上。
8受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方向的影响;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经历了长—短—长、由西到北再到东的变化;古代人们用日影计时的仪器叫日晷(guǐ)。
9、、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0、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镜面或其他物体时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了,这。
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反光镜、潜望镜、汽车反光镜、万花筒、弯道的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等,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灯罩可以把灯
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
12、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建筑广泛使用玻璃幕墙就给人们带来
了光的污染。
13、人或动物的眼睛,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
的光源。
14、光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5、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日夜不停地把光
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6、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
来了温暖。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千万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17、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它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凹面
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又叫凹镜。
它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
还有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
点燃奥运圣火利用得是凹面镜。
18、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
器。
19、同一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与所照射的光的强弱有关;
20、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21、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22、物体反光(或吸热)能力的高低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色(如黑色)的物体
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浅色(如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
的能力弱,
23、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宇航服是为了减少辐射。
24、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
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包括三部分:1.集热器(冷水加热部分)2.保温箱(保持水温)3.控制系统(控制冷热水进出)
25
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
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右图,因为不
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
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
实验结果明显地
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验;
26、图表:①会画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小木块的(课本25页)
②会画树在太阳不同角度下照射产生的(课本26页)
③会画凹面镜和凸透镜的(课本34页)
27 1.选择的材料;2.制作的过程;3.注意的事
项。
②简易热水器的制作方法:1.选择的材料;2.制作的过程;3.注意
的事项。
28、光的构成(课本43页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