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1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辱没于低贱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而不用千里马称呼.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的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按照它马能日行千里的能力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出色的资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和平常的马一样都不行,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喂饱它,使它的才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马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站在马儿旁对着千里马说:“天下就没有什么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是他们不识千里马啊.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恭敬的等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因此我很愚笨但最终(我)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深的山坳和巨大的峡谷中.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十首经典登高诗
以下是十首经典登高诗: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 《登高》-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5.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7. 《九日登高》-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重阳阻雨》- 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时及野人回。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拼音版、带拼音、注音、精校)
《登dēnɡ 幽yōu 州zhōu 台tái 歌ɡē 》作zuò 者zhě :陈chén 子zǐ 昂án ɡ前qián 不bú 见jiàn 古ɡǔ 人rén ,后hòu 不bú 见jiàn 来lái 者zhě 。
念niàn 天tiān 地dì 之zhī 悠yōu 悠yōu ,独dú 怆chuàn ɡ 然rán 而ér 泪lèi 下xià 。
【注zhù 解jiě 】:1、幽yōu 州zhōu :古ɡǔ 十shí 二èr 州zhōu 之zhī 一yī ,现xiàn 今jīn 北běi 京jīnɡ 市shì。
2、悠yōu 悠yōu :渺miǎo 远yuǎn 的de 样yàn ɡ 子zi 。
3、怆chuàn ɡ 然rán :悲bēi 伤shānɡ 凄qī 凉lián ɡ 。
4、泪lèi :眼yǎn 泪lèi 。
【韵yùn 译yì 】:先xiān 代dài 的de 圣shèn ɡ 君jūn ,我wǒ 见jiàn 也yě 没méi 见jiàn 到dào ,后hòu 代dài 的de 明mín ɡ 主zhǔ ,要yào 等děnɡ 到dào 什shén 么me 时shí 候hou ?想xiǎnɡ 到dào 宇y ǔ 宙zhòu 无wú 限xiàn 渺miǎo 远yuǎn ,我wǒ 深shēn 感ɡǎn 人rén 生shēnɡ 短duǎn 暂zàn ,独dú自zì 凭pín ɡ 吊diào,我wǒ 涕tì 泪lèi 纵zòn ɡ 横hén ɡ 凄qī 恻cè 悲bēi 愁chóu ! 【评pín ɡ 析xī 】诗shī 人rén 具jù 有yǒu 政zhèn ɡ 治zhì 见jiàn 识shí 和hé 政zhèn ɡ 治zhì 才cái 能nén ɡ ,他tā 直zhí 言yán 敢ɡǎn 谏jiàn ,但dàn 没méi 有yǒu 被bèi 武wǔ 则zé 天tiān 所suǒ 采cǎi 纳nà ,屡lǚ 受shòu 打dǎ 击jī ,心xīn 情qín ɡ 郁yù 郁yù 悲bēi 愤fèn 。
(完美版)《登幽州台歌》
8
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作者 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 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 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 情。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 代贤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 万分担忧。
写作背景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 的文人,那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 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直言上谏,但 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 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 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 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陈子昂作 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 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 登幽州台歌》。
9
(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 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 ,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不由 得“怆然涕下”?
10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6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
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 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7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思考: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时间(前——后) 思考: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
登幽州台歌的背景故事
登幽州台歌的背景故事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引吭高歌,觉此事非无趣兮。
悲终黄昏,睢困中年。
万事行尽,还如烟霏。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名篇。
陈子昂(613-681),字儆之,号墨客,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人,是唐朝隋唐诗派的代表之一,吴中诗派中的后起之秀。
他的诗作以豪迈高远、雄浑壮烈著称,篇章洋溢着浓浓的边塞之情和壮志凌云的舞姿,诗中描述了登上幽州山的游人在高台上俯瞰风光,感叹人生苦短、岁月匆匆的情景。
比较有名的还有《鸡鸣寺》等篇。
这首诗的背景故事,流传甚广。
据传说,唐代大将军霍去病的后裔霍光,在唐代天宝三年(742年)被贬至幽州,游历至雁门山登高,仰望北方辽阔无边的天地形势,感叹到天地的辽阔壮阔,自己的人生却如此短暂和渺小,于是创作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此外,据历史记载,陈子昂为唐天宝年间名将陈叔达的
族孙。
陈叔达曾经奉唐太宗之命凉州地方行边,临别时曾令家族子弟守护边疆,守卫国家安危。
因此,陈子昂在创作《登幽州台歌》时也借鉴了祖辈英勇的事迹,表达了对家国尽忠的情怀。
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传说的背景故事,都形成了《登幽州台歌》的源远流长的有趣历史背景。
唐诗三百首之登幽州台歌(带拼音带译文)
唐诗三百首之登幽州台歌(带拼音带译文)第一卷:七言古诗dēng yōu zhōu tái gē登幽州台歌cháo dài:táng cháo zuò zhě:chén zǐáng朝代:唐朝作者:陈子昂qián bújiàn gǔrén ,hòu bújiàn lái zh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niàn tiān dìzhīyōu yōu ,dúchuàng rán ér tìxi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注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2)前:过去。
(3)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4)后:后来(5)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6)念:想到。
(7)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8)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9)涕:眼泪。
简介: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六上古诗词《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实验附小 冯振华 制作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பைடு நூலகம்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涕下:泪下。
今译: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 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鉴赏:
本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 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 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 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首诗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 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抑扬变化, 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想一想,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 悲从中来, 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 来抒发自 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登幽州台歌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一首古体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 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 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 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 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 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 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 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 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 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 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 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 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 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 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 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 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 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 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 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 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 力。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写登楼眺望, 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 人孤单寂寞与悲哀苦闷的心情,两相照应分外动人。浩瀚的 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的站在这个时间和 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登幽州台歌原文
登幽州台歌原文范文一:关于《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成就了陈子昂的诗人形象,也被后人推崇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的写作主题是“登高望远”,通过对幽州台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引领读者尽情感受壮美的山水景象。
从文字的运用上看,陈子昂采用了典雅庄重的笔调,通过言辞优美的句子,将实际景象和抒情主题巧妙融合在一起。
在整首诗中,陈子昂运用了许多传神生动的比喻,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幽州台的美。
例如,“白云深处有人家,遥望苍梧千里霞”中的“千里霞”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幽州台上空的云彩和霞光之美;“红旗半卷出栏杆,春色三分满园”中的“春色”则直观地描绘出诗歌中广阔的自然场景,形象生动。
总体而言,这首《登幽州台歌》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文思想和理念。
这首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要点分析:此文主要对《登幽州台歌》的写作主题、文字运用和艺术价值进行介绍。
采用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尽可能地突出重点。
用词分析:例如“言辞优美”、“生动形象”、“诗歌中广阔的自然场景”等,这些用词直接体现了文章的主要点,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此外,在用词上,文章还运用了托物起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富诗意和感染力。
范文二:《登幽州台歌》解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
其中,《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有着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诗。
这首诗歌由唐代陈子昂所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
陈子昂的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景仰之情。
在文中,作者形容幽州台的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用最朴实的词语,描绘这广袤的山河及礁石,展示了诗人的咏叹之情。
此外,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还采用诸多比喻和修辞手法,为幽州台的景色穿上了更美的衣裳。
例如“岭外音书断,经冬犹婉转”中的“犹婉转”一词,生动地形容了幽州台的远景,令人动容。
登幽州台歌古诗鉴赏
登幽州台歌古诗鉴赏
哎呀,说起,那可真是一首让人感慨万千的古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
昂站在那幽州台上,放眼望去,前边看不到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圣君,后边又看不到求才若渴的明君。
这感觉,就好像你在茫茫人海中拼命
呼喊,却没有一个懂你的人回应,多孤独啊!
你想想,咱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刻?比如你满心
欢喜地分享自己的梦想,却被周围的人当成笑话,那种失落,不就跟
陈子昂似的吗?
他感叹天地如此广阔,悠悠无穷,而自己却如此渺小和孤独,忍不
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这就好比你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周围没
有一个人影,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那种苍茫和无助,能不让人落泪吗?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陈子昂
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我觉得啊,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说出了我们每个
人在某些时刻都会有的那种孤独和迷茫,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难道不是它
的魅力所在吗?。
《登幽州台歌》原文及注释译文
《登幽州台歌》原文及注释译文
《登幽州1台歌》
作者:唐·陈子昂
前2不见古人3,后4不见来者5。
念6天地之悠悠7,独怆然8而涕9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以前招贤的英明的圣君,以后也见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独自悲伤地流下泪。
中心:作者因无人欣赏自己的才气,怀才不遇,感到悲伤凄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不在彰显着中国⼈的浪漫情怀。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课⽂原⽂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 【朝代】宋 飞来⼭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层。
游⼭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
⼭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箫⿎追随春社近,⾐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拄杖⽆时夜叩门。
⼰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知识点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昂(661~702),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唐代⽂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昂是唐诗⾰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充实,语⾔刚健⽽质朴,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对唐代诗歌影响巨⼤。
现存诗⼀百多⾸,其中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集》传世。
⼆、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昂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轻率,少谋略。
陈⼦昂进⾔,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翻译 前:过去。
古⼈:古代能够礼贤下⼠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
怆然:悲伤的样⼦。
涕:眼泪。
译⽂: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才的贤明君主。
80字以内的爱国诗词登幽州
80字以内的爱国诗词登幽州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涕下一作:泪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
历代诗论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韩愈《荐士》
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 ——胡应麟《诗薮》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尝试对诗歌进行翻译,说一说,从这 首诗中,你能读出何种情感?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 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苍劲质朴,对后世影 响极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 从中受到启迪。 其年少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 岁即举进 士,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在 26 岁、 36 岁时两 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远见。 38 岁时父死,陈 子昂居丧期间,权臣罗织其罪名,加以迫害,冤 死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 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 得,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 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悲伤地留下 眼泪。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浩瀚的天 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 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自身渺小,叹息知音 难求,无立身之处。
文学常识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 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 而得名。
联系所给材料,有感情朗读诗歌,说 说“古人”、“来者”各代表什么?再次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 看不到后世求 才的明君。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 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 人生的孤独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及赏析
[键入文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及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译诗】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赏析:
1。
《登幽州台歌》练习题及答案
《登幽州台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解析】D、“涕”解释为“眼泪”。
2、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解析】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天地如此之大,抱负却无从施展,强烈的希望与强烈的失望,形成了无法排解的巨大忧愤、郁闷。
三、赏析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1、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2、答: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句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句
答:登幽州台歌的主旨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解析:《登幽州台歌》是由唐朝的陈子昂写的一首古诗,该古诗的主旨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通过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在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中,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古诗全文是: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感情: 陈子昂在诗中的情 绪。
登幽州台歌——总结
• 陈子昂压卷之作。 • 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
情和孤独之感 。
艺术特色:
一、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 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
作者介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 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 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 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 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 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 他心情非常苦闷。
• “后不见来者”,后代的贤君 也将会有的,但人的生命是 如此短暂,自己又怎么能见 得着呢!前代的贤王见不着, 后代的贤君等不到,空有治 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 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 的事情啊!
内容解析:
1、孤独 2、生之短促 3、怀才不遇
封 建 士 子 共 同 的 命 运
}
人 类 摆 脱 不 了 的 命 运
• 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 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 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 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 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 望的“眼前”与“身后”, 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 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 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 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 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 的表现。
•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 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 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 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 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 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 动人形象。全诗的语句长短 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 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 叹之情。
•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 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 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 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它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 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 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 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 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 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 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 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一二句:时间:俯仰古今,时间绵长。 前--后;古人--来者。两用“不见”相连, 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 三四句:空间: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 生不逢时,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
二、社会意识、宇宙意识。 三、深受《楚辞》的影响 。
1、《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 及兮,来者吾不闻。 2、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常见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 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田园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学习目标: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中所 流露出来的孤单寂寞悲哀的情绪。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 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 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 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 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 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 位贤才。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涕:古时指眼泪。
诗歌大意
前两句:(在幽州台上)我 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 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 的贤君。 后两句:当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 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 怅然泪下.
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
• 意译 •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 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 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 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 间,我独自忧伤啊,让 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 了衣襟! • 直译 •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 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 恻悲愁!
天 地 人——孤独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 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 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 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 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 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 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 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 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 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 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 “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 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 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 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 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 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即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 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 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 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事物, 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 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 深切动人。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 象融合的整体。)
杜甫:“国朝盛文章,子昂 始高蹈”。 胡应麟《诗薮》:唐初承袭 梁隋,陈子昂 独开古雅之源。
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
• 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 “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 的哀叹。“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 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们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这样的 无能之人;至于作者自己,如有像燕昭王这样的 统治者,才能一定会得到施展,抱负终会实现。 但这一切不过是感慨而已,因为前代的贤王已成 过去,是见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