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15—1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的值是()A.4B.2C.±4D.±22.若2x﹣5没有平方根,则x的取值范围为()A.x B.x C.x D.x3.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A.2.95×103B.2.95×104C.2.9×104D.3.0×1044.下列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27C.16或27D.21或276.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其中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4、5、6B.3、5、6C.D.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B.y=﹣2x﹣2C.y=2(x﹣2)D.y=9.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且∠OAB=45°,OC=2OA=8,∠OCB=∠ODA,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32B.36C.42D.48二、填空题11.27的立方根为.12.若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3与a+5,则a=.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度.14.如果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1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5°,则∠ADC=°.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则关于不等式x+b ≥mx﹣n的解集为.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2,0),B(0,t)为顶点作等腰直角△ABC(其中∠ABC=90°,且点C落在第一象限内),则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用t的代数式表示)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图象的距离的最大值为.三、计算题19.(8分)(1)计算﹣()﹣1+20090(2)求(x+1)2﹣49=0中x的值20.(8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且BF=CE,∠B=∠E,AC,DF相交于点O,且OF =OC,求证:(1)△ABC≌△DEF;(2)OA=OD.21.(6分)如图,已知△ABC(AC<AB<B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AB边上寻找一点M,使得点M到AC、BC的距离相等;(2)在BC边上寻找一点N,使得NA+NB=BC.22.(8分)如图,点B、C、D在一直线上,△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证:EB∥AC.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分别为A(﹣8,0)、B(6,0)、C(0,6),点D 是OC中点,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ODE的面积.24.(8分)某农户以1500元/亩的单价承包了15亩地种植板栗,每亩种植80株优质板栗嫁接苗,购买嫁接苗,购买价格为5元/株,且每亩地的管理费用为800元,一年下来喜获丰收平均每亩板栗产量为600kg,已知当地板栗的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销售方式批发零售售价(元/kg)1014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批发与零售的总销量只能达到总产量的70%,其中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经多方协调当地食品加工厂承诺以7元/kg的价格收购该农户余下的板栗,设板栗全部售出后的总利润为y元,其中零售xkg.(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总利润=总销售额﹣总承包费用﹣购买板栗苗的费用﹣总管理费用)2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45°,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1)求证:AE⊥BD;(2)若AD=2,CD=3,试求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26.(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x轴交于A(﹣6,0)与y轴相交于点B,动点P 从A出发,沿x轴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1)求b的值,并求出△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2)在点P出发的同时,动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运动时间为t(s)①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表达式表示)②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k个单位,请直接写出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的值是()A.4B.2C.±4D.±2【解答】解:∵42=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即=4,故选:A.2.若2x﹣5没有平方根,则x的取值范围为()A.x B.x C.x D.x【解答】解:由题意知2x﹣5<0,解得x<,故选:D.3.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A.2.95×103B.2.95×104C.2.9×104D.3.0×104【解答】解:把29500精确到1000的近似数是3.0×104.故选:D.4.下列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C.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6B.27C.16或27D.21或27【解答】解:①11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1、11、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11+11+5=27;②11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1、5、5,∵5+5=10<11,∴不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27.故选:B.6.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其中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4、5、6B.3、5、6C.D.2,【解答】解:A、52+4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B、52+3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C、()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D、2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故选:C.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答】解:点(﹣3,4)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8.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B.y=﹣2x﹣2C.y=2(x﹣2)D.y=【解答】解:A、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正确.B、该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C、该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D、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9.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SSA不能判定全等,错误;④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故选:B.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点O,且∠OAB=45°,OC=2OA=8,∠OCB=∠ODA,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32B.36C.42D.48【解答】解:在OC上截取OE=OD,连接BE,如图所示:∵OC=2OA=8,∴OA=4,∵AC⊥BD,∠OAB=45°,∴∠AOD=∠BOE=90°,△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OA=4,∴AC=OA+OC=12,在△AOD和△BOE中,,∴△AOD≌△BOE(SAS),∴∠ODA=∠OEB,∵∠OCB=∠ODA,∴∠OEB=∠ODA=2∠OCB,∵∠OEB=∠OCB+∠EBC,∴∠OCB=∠ECB,∴BE=CE,设BE=CE=x,则OE=8﹣x,在Rt△OBE中,由勾股定理得:42+(8﹣x)2=x2,解得:x=5,∴CE=5,OD=OE=3,∴BD=OB+OD=4+3=7,∵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AC×BD=×12×7=42;故选:C.二、填空题11.27的立方根为3.【解答】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12.若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3与a+5,则a=﹣1.【解答】解:由题意知a﹣3+a+5=0,解得:a=﹣1,故答案为:﹣1.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40度.【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相邻角为180°﹣80°=100°,∵三角形的底角不能为钝角,∴100°角为顶角,∴底角为:(180°﹣100°)÷2=40°.故答案为:40.14.如果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 =3x﹣2.【解答】解:将函数y=3x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3x﹣2.故答案为:y=3x﹣2.1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5°,则∠ADC=50°.【解答】解:∵AC=AD=DB,∴∠B=∠BAD,∠ADC=∠C,设∠ADC=α,∴∠B=∠BAD=,∵∠BAC=105°,∴∠DAC=105°﹣,在△ADC中,∵∠ADC+∠C+∠DAC=180°,∴2α+105°﹣=180°,解得:α=50°.故答案为:50.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则关于不等式x+b ≥mx﹣n的解集为x≥﹣2.【解答】解:∵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相交于点P(﹣2,1),∴不等式x+b≥mx﹣n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A(2,0),B(0,t)为顶点作等腰直角△ABC(其中∠ABC=90°,且点C落在第一象限内),则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t,t+2).(用t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过C作CE⊥y轴于E,并作C关于y轴的对称点C',∵A(2,0),B(0,t),∴OA=2,OB=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ABC=90°,∴∠ABO+∠CBE=90°,∵∠CBE+∠BCE=90°,∴∠ABO=∠BCE,∵∠AOB=∠BEC,∴△AOB≌△BEC(AAS),∴AO=BE=2,OB=CE=t,∴C(t,t+2),∴C'(﹣t,t+2),故答案为:(﹣t,t+2).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图象的距离的最大值为.【解答】解:y=kx﹣2k+1=k(x﹣2)+1,即该一次函数经过定点(2,1),设该定点为P,则P(2,1),当直线OP与直线y=kx﹣2k+1垂直时,坐标原点O到一次函数y=kx﹣2k+1的距离最大,如下图所示:最大距离为:=,故答案为:.三、计算题19.(8分)(1)计算﹣()﹣1+20090(2)求(x+1)2﹣49=0中x的值【解答】解:(1)原式=﹣2﹣2+1=﹣3;(2)(x+1)2﹣49=0则x+1=±7,解得:x=6或﹣8.20.(8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且BF=CE,∠B=∠E,AC,DF相交于点O,且OF =OC,求证:(1)△ABC≌△DEF;(2)OA=OD.【解答】证明:(1)∵BF=CE,∴BF+FC=CE+FC,即BC=EF,∵OF=OC,∴∠OCF=∠OFC,在△ABC与△DEF中,∴△ABC≌△DEF(ASA);(2)∵△ABC≌△DEF,∴AC=DF,∵OF=OC,∴AC﹣OC=DF﹣OF,即OA=OD.21.(6分)如图,已知△ABC(AC<AB<B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AB边上寻找一点M,使得点M到AC、BC的距离相等;(2)在BC边上寻找一点N,使得NA+NB=BC.【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22.(8分)如图,点B、C、D在一直线上,△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证:EB∥AC.【解答】解:(1)△ACD≌△ABE,理由如下:∵△ABC,△ADE为等边三角形,∴AB=AC,AE=AD,∠BAC=∠DAE=60°,∴∠BAC+∠BAD=∠DAE+∠BAD,即∠CAD=∠BAE,在△ACD与△ABE中,∴△ACD≌△ABE(SAS),(2)∵△ACD≌△ABE,∴∠ABE=∠C=60°,∴∠ABE=∠BAC,∴EB∥AC.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分别为A(﹣8,0)、B(6,0)、C(0,6),点D 是OC中点,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ODE的面积.【解答】解:∵D是OC中点,C(0,6),∴D(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A(﹣8,0)、C(0,6),∴,∴,∴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6,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B(6,0)、D(0,2),∴,∴,∴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3;解得,,∴E(﹣,),∴SAODE=S△ABE﹣S△OBD=×14×﹣×6×3=.四边形24.(8分)某农户以1500元/亩的单价承包了15亩地种植板栗,每亩种植80株优质板栗嫁接苗,购买嫁接苗,购买价格为5元/株,且每亩地的管理费用为800元,一年下来喜获丰收平均每亩板栗产量为600kg,已知当地板栗的批发和;零售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销售方式批发零售售价(元/kg)1014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批发与零售的总销量只能达到总产量的70%,其中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经多方协调当地食品加工厂承诺以7元/kg的价格收购该农户余下的板栗,设板栗全部售出后的总利润为y元,其中零售xkg.(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总利润=总销售额﹣总承包费用﹣购买板栗苗的费用﹣总管理费用)【解答】解:(1)由题意得y=14x+10(600×15×70%﹣x)+7×600×15×30%﹣(1500+800+80×5)×15整理得y=4x+41400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x+41400(2)∵零售量不高于总销售量的40%∴x≤600×15×70%×40%即:x≤2520又∵4>0,∴对于y=4x+41400而言,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最大值2520时,y得最大值为51480答:该农户所收获的最大利润为51480元.2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45°,将△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1)求证:AE⊥BD;(2)若AD=2,CD=3,试求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解答】解:(1)如图,设AC与BD的交点为点M,BD与AE的交点为点N,∵旋转∴AC=BC,∠DBC=∠CAE又∵∠ABC=45°,∴∠ABC=∠BAC=45°,∴∠ACB=90°,∵∠DBC+∠BMC=90°∴∠AMN+∠CAE=90°∴∠AND=90°∴AE⊥BD,(2)如图,连接DE,∵旋转∴CD=CE=3,BD=AE,∠DCE=∠ACB=90°∴DE==3,∠CDE=45°∵∠ADC=45°∴∠ADE=90°∴EA==∴BD=26.(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x轴交于A(﹣6,0)与y轴相交于点B,动点P 从A出发,沿x轴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1)求b的值,并求出△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2)在点P出发的同时,动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运动时间为t(s)①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表达式表示)②若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k个单位,请直接写出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解答】解:(1)把A(﹣6,0)代入y=﹣x+b得,b=﹣2,∴B(0,﹣2),AO=6,OB=2,AB===2,∵△PAB为等腰三角形,∴当AP=AB时,AP=2,∴P(2﹣6,0);当BP=BA时,OP=OA=6,∴P(6,0);当PA=PB时,设OP=x,则PA=PB=6﹣x,在Rt△OPB中,∵OP2+OB2=PB2,∴x2+22=(6﹣x)2,解得:x=,∴P(﹣,0);综上所述,当△PAB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2﹣6,0)或(6,0)或(﹣,0);(2)①∵点Q在直线y=﹣x+b上,∴设Q(a,﹣a﹣2),作QH⊥x轴于H,则QH=a+2,AH=6+a,∴AQ==(a+2),∵AQ=t,∴t=a+2,∴a=3t﹣6,∴Q(3t﹣6,﹣t);②由题意得,AQ=t,AP=kt,∵△APQ为等腰三角形,∴当AP=AQ时,t=kt,∴k=,当AQ=PQ时,即AH=AP,∴3t=kt,∴k=6;当PA=PQ时,在Rt△PQH中,∵HP2+HQ2=PQ2,∴(3t﹣kt)2+t2=(kt)2,∴k=,综上所述,当△APQ为等腰三角形时k的值为或6或.。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D=BC=5,DC=7,AB=13,点P 从点A 出发以3个单位/s 的速度沿AD→D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1个单位/s 的速度沿BA 向终点A 运动.当四边形PQBC 为平行四边形时,运动时间为( )A .4sB .3sC .2sD .1s2.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3.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82°B .78°C .68°D .62°4.如图,ABC ∆中,90ACB ∠=︒,4AC =,3BC =,点E 是AB 中点,将CAE ∆沿着直线CE 翻折,得到CDE ∆,连接AD ,则线段AD 的长等于( )A .4B .165C .245D .55.如图,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点P 表示的数是( )A .132--B .132-+C .132-D .13-6.当12(1)a -+与13(2)a --的值相等时,则( )A .5a =-B .6a =-C .7a =-D .8a =- 7.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3:4:5B .∠A :∠B :∠C =3:4:5 C .∠A +∠B =∠CD .a :b :c =1:2:3 8.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A .x ﹣1B .2mC .3bD .34(x+y ) 9.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 ,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 A .2B .1.9C .2.0D .1.90 10.若253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2B .x >﹣52且x ≠0C .x ≥﹣52D .x ≥﹣52且x ≠0 二、填空题 11.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__千米.1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_____km .(精确到100km )13.若函数4y kx =-的图象平行于直线2y x =-,则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14.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1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比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___台机器.16.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17.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__________.18.点()2,3A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1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 ,它的面积就增加24cm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cm .20.已知以点C (a ,b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例如:以A (2,3)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3)2=4,则以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三、解答题21.如图,一次函数23y mx m =++的图像与12y x =-的图像交于点C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且点C 的横坐标为3-.(1)求m 的值与AB 的长;(2)若点Q 为线段OB 上一点,且14OCQ BAO S S ∆∆=,求点Q 的坐标.22.某学校计划组织全校1441名师生到相关部门规划的林区植树,经过研究,决定租用当地租车公司62辆A ,B 两种型号客车作为交通工具.下表是租车公司提供给学校有关两种型号客车的载客量和租金信息:型号载客量 租金单价 A30人/辆 380元/辆 B 20人/辆 280元/辆注:载客量指的是每辆客车最多可载该校师生的人数.(1)设租用A 型号客车x 辆,租车总费用为y 元,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若要使租车总费用不超过21940元,一共有几种租车方案?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23.如图,一木杆原来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处,已知木杆原长25米,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多少米?24.解分式方程(1)11322x x x-=--- (2)2121x x x =++- 25.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C=BC ,AD 平分∠BAC ,BD ⊥AD 于点D ,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交AD 于点F ,BD =3,求BF 的长.四、压轴题26.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足3a c x +=,3b d y +=那么称点T 是点A ,B 的融合点.例如:()1,8A -,()4,2B -,当点(),T x y 满足1413x -+==,()8223y +-==时,则点()1,2T 是点A ,B 的融合点. (1)已知点()1,5A -,()7,4B ,()2,3C ,请说明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融合点. (2)如图,点()4,0D ,点(),25E t t +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点(),T x y 是点D ,E 的融合点.①试确定y 与x 的关系式;②在给定的坐标系xOy 中,画出①中的函数图象;③若直线ET 交x 轴于点H .当DTH 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7.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22y x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 轴上一点C ,CD 平分ACB ∠交x 轴于点D .(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点E 是直线BC 上一点,CDE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28.如图(1),AB =4cm ,AC ⊥AB ,BD ⊥AB ,AC =BD =3cm .点 P 在线段 AB 上以 1/cm s 的速度由点 A 向点 B 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BD 上由点 B 向点 D 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 t (s ).(1)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 =1 时,△ACP 与△BPQ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并判断此时线段 PC 和线段 PQ 的位置关系;(2)如图(2),将图(1)中的“AC ⊥AB ,BD ⊥AB”为改“∠CAB =∠DBA =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 Q 的运动速度为x /cm s ,是否存在实数x ,使得△ACP 与△BPQ 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①,在ABC ∆中,12AB =cm ,20BC =cm ,过点C 作射线//CD AB .点M 从点B 出发,以3 cm/s 的速度沿BC 匀速移动;点N 从点C 出发,以a cm/s 的速度沿CD 匀速移动.点M 、N 同时出发,当点M 到达点C 时,点M 、N 同时停止移动.连接AM 、MN ,设移动时间为t (s).(1)点M 、N 从移动开始到停止,所用时间为 s ;(2)当ABM ∆与MCN ∆全等时,①若点M 、N 的移动速度相同,求t 的值;②若点M 、N 的移动速度不同,求a 的值;(3)如图②,当点M 、N 开始移动时,点P 同时从点A 出发,以2 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到达点B 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A 返回.当点M 到达点C 时,点M 、N 、P 同时停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PBM ∆与MCN ∆全等的情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的坐标(3,2)-,过A 点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过点(2,0)C 作直线l x ⊥轴,点P 从点B 出发在x 轴上沿着轴的正方向运动.(1)当点P 运动到点O 处,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证明AP DP =,并求此时点D 的坐标;(2)点Q 是直线l 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P ∆全等,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以及此时对应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则CP=12-3t ,BQ=t ,根据题意得到12-3t=t ,解得:t=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难度不大.2.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详解】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又∵AD ⊥OC ,BE ⊥OC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DAO=∠DOB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OD=BE.AD=OE ,∵AD=4,∴OE=4,∵BE+BO=8,∴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1=∠2=180°−40°−62°=7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角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延长CE交AD于F,连接BD,先判定△ABC∽△CAF,即可得到CF=6.4,EF=CF-CE=1.4,再依据EF为△ABD的中位线,即可得出BD=2EF=2.8,最后根据∠ADB=90°,即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详解】解:如图,延长CE交AD于F,连接BD,∵∠ACB=90°,AC=4,BC=3,∴AB=5,∵∠ACB=90°,CE为中线,∴CE=AE=BE=12.5 2AB=,∴∠ACF=∠BAC,又∵∠AFC=∠BCA=90°,∴△ABC∽△CAF,∴CF ACAC BA=,即445CF=,∴CF=3.2,∴EF=CF-CE=0.7,由折叠可得,AC=DC,AE=DE,∴CE垂直平分AD,又∵E为AB的中点,∴EF为△ABD的中位线,∴BD=2EF=1.4,∵AE=BE=DE,∴∠DAE=∠ADE,∠BDE=∠DBE,又∵∠DAE+∠ADE+∠BDE+∠DBE=180°,∴∠ADB=∠ADE+∠BDE=90°,∴Rt△ABD中,2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可知AP=AB,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长度,由点P在0的左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P=AB ,△ABC 是直角三角形,∵AC=2,BC=3,由勾股定理,得:22222313AB AC BC -+=, ∴13AP AB == ∴132PC =,∵点P 在点C 的左边,点C 表示的数为0,∴点P 表示的数为:132)132-=;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表示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依据掌握勾股定理计算长度.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由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依题意,112(1)3(2)a a --+=-,即3(1)2(2)a a +=-,解得7a =-,经检验7a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相关运算知识及运算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B解析:B【解析】【分析】A 、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B 、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 的值;D 、根据比值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详解】A 、因为a :b :c=3:4:5,所以设a=3x ,b=4x ,c=5x ,则(3x )2+(4x )2=(5x )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3x=15×3=45°,4x=15×4=60°,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B选项符合题意;C、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a:b:c=1:2,所以设a=x,b=2x,x,则x2+x)2=(2x)2,故为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分式的定义判断即可.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分母均为整式.【详解】解:2m是分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可以将1.96精确到0.1,本题得以解决.【详解】1.96≈2.0(精确到0.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近似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得,2x+5≥0,解得x≥﹣52,故选:C.【点睛】a≥时有意义,正确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5.【解析】【分析】首先设当40≤t≤60时,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为y=kt+b,然后再把(40,2)(60,0)代入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出k、b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解析:5.【解析】【分析】首先设当40≤t≤60时,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为y=kt+b,然后再把(40,2)(60,0)代入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出k、b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再把t=45代入即可.【详解】设当40≤t≤60时,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为y=kt+b.∵图象经过(40,2)(60,0),∴240060k bk b=+⎧⎨=+⎩,解得:1106kb⎧=-⎪⎨⎪=⎩,∴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16 10t+,当t=45时,y=﹣110×45+6=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12.4×103.【解析】【分析】先把原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即可.【详解】6371 km =6.371×103 km≈6.4×103 km(精确到100km).故答解析:4×103.【解析】【分析】先把原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即可.【详解】6371 km =6.371×103 km≈6.4×103 km(精确到100km).故答案为:6.4×10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3.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解析: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x-4.故答案为:y=-2x-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一次函数平行系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4.(3,2)【解析】试题分析: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析:(3,2)试题分析: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 考点: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5.200【解析】【分析】【详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 ﹣50)台,根据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解析:200【解析】【分析】【详解】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则原计划可生产(x ﹣50)台,根据现在生产6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相同,等量关系为: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时间=原计划生产450台时间,从而列出方程:600450x x 50=-, 解得:x=200.检验:当x=200时,x (x ﹣50)≠0.∴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 16.【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解析:()3,4-【解析】试题分析:由点P 在第二象限内,可知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又因为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可知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所以点P 的坐标为(-3,4). 考点: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17.4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80°-100°)=40°故答案为:40°.【点睛解析:40°【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2(180°-100°)=40°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解析:(−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19.a=5【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依题意有解析:a=5【解析】【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 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依题意有(a+2)2-a 2=24,(a+2)2-a 2=(a+2+a )(a+2-a )=4a+4=24,解得a=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正方形面积公式并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20.x2+y2=1【解析】因为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即是以(0,0)半径为1的圆,则标准方程为: (x -0)2+(y -0)2=1,即x2+y2=1,故答案为: x2+y2=1. 解析:x 2+y 2=1【解析】因为原点为圆心,过点P (1,0)的圆即是以(0,0)半径为1的圆,则标准方程为:(x -0)2+(y -0)2=1,即x 2+y 2=1,故答案为: x 2+y 2=1.三、解答题21.(1) 32m =,AB =(2) (0,2)Q . 【解析】【分析】(1)把点C 的横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点C 的纵坐标,然后把点C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 的值,从而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则易求点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2)由14OCQ BAO S S ∆∆=得到OQ 的长,即可求得Q 点的坐标. 【详解】(1)∵点C在直线12y x=-上,点C的横坐标为−3,∴点C坐标为3 (3,)2 -,又∵点C在直线y=mx+2m+3上,∴3 3232 m m-++=,∴32 m=,∴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362y x=+,令x=0,则y=6,令y=0,则3602x+=,解得x=−4,∴A(−4,0)、B(0,6),∴2246213 AB=+=;(2)∵14OCQ BAOS S∆∆=,∴111346 242OQ⨯⋅=⨯⨯⨯,∴OQ=2,∴点Q坐标为(0,2).【点睛】考查两条直线相交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比较基础,难度不大.22.(1)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100x+17360(21≤x≤62且x为整数);(2)共有25种租车方案;租用A型号客车21辆,B型号客车41辆时最省钱.【解析】【分析】(1)根据租车总费用=A、B两种车的费用之和,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2)列出不等式,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利用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由题意:y=380x+280(62-x)=100x+17360.∵30x+20(62-x)≥1441,∴x≥20.1,又∵x为整数,∴x的取值范围为21≤x≤62的整数.即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100x+17360(21≤x≤62且x为整数).(2)由题意100x+17360≤21940,∴x≤45.8,∴21≤x≤45,∴共有25种租车方案,又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x=21时,y有最小值.即租用A型号客车21辆,B型号客车41辆时最省钱.【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23.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2米.【解析】【分析】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米,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米,由题意得:x2+52=(25−x)2,解得x=12,答: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2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4.(1) 无解 (2) x=1 -2【解析】【分析】(1) 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出即可;(2) 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出即可.【详解】(1)113 22xx x-=---1=x-1-3(x-2) 1=-2x+52x=4x=2 检验:当x=2时,x-2=0 x=2为曾根所以原方程无解(2)2121x x x =++- x(x-1)=2(x+2)+(x+2)(x-1)x 2-x=2x+4+x 2+x-24x=-2x=1-2检验:当x=1-2时,x+2≠0 x-1≠0,所以x=1-2是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关键点是要进行验证是否是方程的解.25.BF 的长为32【解析】【分析】先连接BF ,由E 为中点及AC=BC ,利用三线合一可得CE ⊥AB ,进而可证△AFE ≌△BFE ,再利用AD 为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即可得到∠BFD 为45°,△BF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得BF .【详解】解:连接BF .∵CA=CB ,E 为AB 中点∴AE=BE ,CE ⊥AB ,∠FEB=∠FEA=90°在Rt △FEB 与Rt △FEA 中,BE AE BEF AEF FE FE =⎧⎪∠=∠⎨⎪=⎩∴Rt △FEB ≌Rt △FEA又∵AD 平分∠BAC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AB=45°∴∠FBE=∠FAE=12∠CAB=22.5° 在△BFD 中,∠BFD=∠FBE+∠FAE=45°又∵BD ⊥AD ,∠D=90°∴△BF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FD=3∴B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四、压轴题26.(1)点C 是点A 、B 的融合点;(2)①2-1y x =;②见详解;③点E 的坐标为:(2,9)或(8,21)【解析】【分析】(1)根据融合点的定义3a c x +=,3b d y +=,即可求解; (2)①由题意得:分别得到x 与t 、y 与t 的关系,即可求解;②利用①的函数关系式解答;③分∠DTH =90°、∠TDH =90°、∠HTD =90°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x =-17233a c ++==,y =54333b d ++==, 故点C 是点A 、B 的融合点; (2)①由题意得:x =433a c t ++=,y =2533b d t ++=,则3-4t x =, 则()23-452-13x y x +==; ②令x =0,y =-1;令y =0,x =12,图象如下:③当∠THD=90°时,∵点E(t,2t+5),点T(t,2t−1),点D(4,0),且点T(x,y)是点D,E的融合点.∴t=13(t+4),∴t=2,∴点E(2,9);当∠TDH=90°时,∵点E(t,2t+5),点T(4,7),点D(4,0),且点T(x,y)是点D,E的融合点.∴4=13(4+t)∴t=8,∴点E(8,21);当∠HTD=90°时,由于EH 与x 轴不平行,故∠HTD 不可能为90°;故点E 的坐标为:(2,9)或(8,21).【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运用,此类新定义题目,通常按照题设顺序,逐次求解.27.(1)5;(2)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44,33E ⎛⎫-⎪⎝⎭或82,33E ⎛⎫- ⎪⎝⎭ 【解析】【分析】(1)先求出直线122y x =+与x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和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把点C 代入直线2y x m =-+,求出m 的值,再求它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ABC 的面积用AB 乘OC 除以2得到;(2)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平方,AC 的平方,再根据AB 的平方,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3)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出D 的坐标,再去分两种情况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对应的边长,从而得到点E 的坐标.【详解】解:(1)令0x =,则10222y =⨯+=, ∴()0,2C ,令0y =,则1202x +=,解得4x =-, ∴()4,0B -,将()0,2C 代入2y x m =-+,得2m =,∴22y x =-+,令0y =,则220x -+=,解得1x =,∴1,0A ,∴5AB =,2OC =, ∴152ABC S AB OC =⋅=△; (2)根据勾股定理,222224220BC BO OC =+=+=,22222125AC AO OC =+=+=,且22525AB ==,∴222AB BC A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CD 平分ACB ∠,∴12 AD AC BD BC==,∴1533AD AB==,∴23OD AD OA=-=,∴2,03D⎛⎫-⎪⎝⎭①如图,CED∠是直角,过点E作EN x⊥轴于点N,过点C作CM EN⊥于点M,由(2)知,90ACB∠=︒,∵CD平分ACB∠,∴45ECD∠=︒,∴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DE=,∵90NED MEC∠+∠=︒,90NED NDE∠+∠=︒,∴MEC NDE∠=∠,在DNE△和EMC△中,NDE MECDNE EMCDE EC∠=∠⎧⎪∠=∠⎨⎪=⎩,∴()DNE EMC AAS≅,设DN EM x==,EN CM y==,根据图象列式:DO DN CMEN EM CO+=⎧⎨+=⎩,即232x yx y⎧+=⎪⎨⎪+=⎩,解得2343xy⎧=⎪⎪⎨⎪=⎪⎩,∴43EN CM==,∴44,33E⎛⎫-⎪⎝⎭;②如图,CDE ∠是直角,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同理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以证得()CDO DEG AAS ≅,∴2DG CO ==,23EG DO ==, ∴28233GO GD DO =+=+=, ∴82,33E ⎛⎫- ⎪⎝⎭,综上:44,33E ⎛⎫-⎪⎝⎭,82,33E ⎛⎫-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与坐标轴交点的求解,图象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还涉及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几何知识,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求解.28.(1)全等,垂直,理由详见解析;(2)存在,11t x =⎧⎨=⎩或232t x =⎧⎪⎨=⎪⎩【解析】【分析】(1)在t =1的条件下,找出条件判定△ACP 和△BPQ 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可证∠CPQ= 90°,即可判断线段 PC 和线段 PQ 的位置关系;(2)本题主要在动点的条件下,分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全等时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当t=1时,AP= BQ=1, BP= AC=3,又∠A=∠B= 90°,在△ACP 和△BPQ 中,{AP BQA B AC BP=∠=∠=∴△ACP ≌△BPQ(SAS).∴∠ACP=∠BPQ ,∴∠APC+∠BPQ=∠APC+∠ACP = 90*.∴∠CPQ= 90°,即线段PC 与线段PQ 垂直;(2)①若△ACP ≌△BPQ ,则AC= BP ,AP= BQ ,34t t xt =-⎧⎨=⎩解得11t x =⎧⎨=⎩; ②若△ACP ≌△BQP ,则AC= BQ ,AP= BP ,34xt t t=⎧⎨=-⎩ 解得:232t x =⎧⎪⎨=⎪⎩ 综上所述,存在11t x =⎧⎨=⎩或232t x =⎧⎪⎨=⎪⎩使得△ACP 与△BPQ 全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与动点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9.(1)203;(2)①t =83;②a =185;(3)t =6.4或t =103 【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得答案;(2)①由题意得:BM =CN =3t ,则只可以是△CMN ≌△BAM ,AB =CM ,由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②由题意得:CN ≠BM ,则只可以是△CMN ≌△BMA ,AB =CN =12,CM =BM ,进而可得3t =10,求解即可;(3)分情况讨论,当△CMN ≌△BPM 时,BP =CM ,若此时P 由A 向B 运动,则12-2t =20-3t ,但t =8不符合实际,舍去,若此时P 由B 向A 运动,则2t -12=20-3t ,求得t=6.4;当△CMN≌△BMP时,则BP=CN,CM=BM,可得3t=10,t=103,再将t=103代入分别求得AP,BP的长及a的值验证即可.【详解】解:(1)20÷3=203,故答案为:203;(2)∵CD∥AB,∴∠B=∠DCB,∵△CNM与△ABM全等,∴△CMN≌△BAM或△CMN≌△BMA,①由题意得:BM=CN=3t,∴△CMN≌△BAM∴AB=CM,∴12=20-3t,解得:t=83;②由题意得:CN≠BM,∴△CMN≌△BMA,∴AB=CN=12,CM=BM,∴CM=BM=12 BC,∴3t=10,解得:t=10 3∵CN=at,∴103a=12解得:a=185;(3)存在∵CD∥AB,∴∠B=∠DCB,∵△CNM与△PBM全等,∴△CMN≌△BPM或△CMN≌△BMP,当△CMN≌△BPM时,则BP=CM,若此时P由A向B运动,则BP=12-2t,CM=20-3t,∵BP=CM,∴12-2t=20-3t,解得:t=8 (舍去)若此时P由B向A运动,则BP=2t-12,CM=20-3t,∵BP=CM,∴2t-12=20-3t,解得:t=6.4,当△CMN≌△BMP时,则BP=CN,CM=BM,∴CM=BM=12 BC∴3t=10,解得:t=10 3当t=103时,点P的路程为AP=2t=203,此时BP=AB-AP=12-203=163,则CN=BP=16 3即at=163,∵t=103,∴a=1.6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有:t=6.4或t=10 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是常用的手段.30.(1)证明见解析;(2,3)D ;(2)存在,(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解析】【分析】(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ABP ≌△PCD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AP =DP ,DC =PB =3,易得点D 的坐标;(2)设P (a ,0),Q (2,b ).需要分类讨论:①AB =PC ,BP =CQ ;②AB =CQ ,BP =PC .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a 、b 的值,得解.【详解】(1)AP PD ⊥90APB DPC ∴∠+∠=AB x ⊥轴90A APB ∴∠+∠=A DPC ∴∠=∠在ABP ∆和PCD ∆中A DPC AB PCABP PCD ∠=∠⎧⎪=⎨⎪∠=∠⎩()ABP PCD ASA ∴∆≅∆AP DP ∴=,3DC PB ==(2,3)D ∴(2)设(,0)P a ,(2,)Q b①AB PC =,BP CQ =223a a b ⎧-=⎪⎨+=⎪⎩,解得03a b =⎧⎨=±⎩或47a b =⎧⎨=±⎩ (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 ②AB CQ =,BP PC =,322a a b +=-⎧⎨=⎩,解得122a b ⎧=⎪⎨⎪=±⎩ 1(,0)2P ∴-,(2,2)Q -或1(,0)2P -,(2,2)Q - 综上:(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综合题.涉及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一次绝对值方程组的解法等知识点.解答(2)题时,由于没有指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所以需要分类讨论,以防漏解.。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ABC ∆中,90ACB ∠=︒,4AC =,3BC =,点E 是AB 中点,将CAE ∆沿着直线CE 翻折,得到CDE ∆,连接AD ,则线段AD 的长等于( )A .4B .165C .245D .52.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EC BD =,则EDF ∠等于( )A .62︒B .56︒C .34︒D .124︒3.如图,点P 在长方形OABC 的边OA 上,连接BP ,过点P 作BP 的垂线,交射线OC 于点Q ,在点P 从点A 出发沿AO 方向运动到点O 的过程中,设AP=x ,OQ=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随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D .随x 的增大,y 先减小后增大 4.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E ,已知ABC 的面积为28.6AC =,4DE =,则AB 的长为( )A .4B .6C .8D .10 5.一次函数y=kx ﹣1的图象经过点P ,且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 的坐标可以为( )A .(﹣5,3)B .(1,﹣3)C .(2,2)D .(5,﹣1)6.如图,动点P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半圆O 匀速运动到点B ,再以相同的速度沿直径BA 回到点A 停止,线段OP 的长度d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7.下列四组线段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a =,5b =,6c =B .3a =,4b =,5c =C .2a =,3b =,4c =D .1a =,2b =,3c =8.如图, Rt ABC 中,90,B ED ∠=︒垂直平分,AC ED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ABC 的周长为24,ABE 的周长为14,则AC 的长( )A .10B .14C .24D .159.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10.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2,1),则k 的值( )A .﹣2B .﹣12C .2D .12二、填空题11.点P (﹣5,12)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12.如图所示的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棋子A 的坐标为(﹣2,﹣3),棋子B 的坐标为(1,﹣2),那么棋子C 的坐标是_____.13.如图,点C 坐标为(0,1)-,直线334y x =+交x 轴,y 轴于点A 、点B ,点D 为直线上一动点,则C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4.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6cm ,AC =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C ′处,那么CD =_____.15.计算112242⨯+=__________. 16.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为40°,则底角为_____________. 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1x m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8.已知点(,)P m n 在一次函数31y x =-的图像上,则2296m mn n -+=___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0,4B ,作BOC ,使BOC 与ABO 全等,则点C 坐标为____.(点C 不与点A 重合)20.如图,在△ABC 中,AB =5,AC =13,BC 边上的中线AD =6,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21.小明用30元买水笔,小红用45元买圆珠笔,已知每支圆珠笔比水笔贵2元,那么小明和小红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吗?22.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点E .求证:BAD C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DC ,延长线段CB 到E ,使BE=AD ,连接AE 、AC ,且AE=AC ,求证:(1)△ABE ≌△CDA ;(2)AD ∥EC .24.已知函数y 1=2x -4与y 2=-2x +8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1)x 取何值时,2x -4>0?(2)x 取何值时,-2x +8>0?(3)x 取何值时,2x -4>0与-2x +8>0同时成立?(4)求函数y 1=2x -4与y 2=-2x +8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5.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点A 的对应点为点C .(1)若A (6,0),B (0,4),求点C 的坐标;(2)以B 为直角顶点,以AB 和OB 为直角边分别在第一、二象限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OBE ,连DE 交y 轴于点M ,当点A 和点B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判断并证明AO 与MB 的数量关系.四、压轴题26.如图1所示,直线:5L 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当OA OB =时,求点A 坐标及直线L 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17AM =,求B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接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3.问:当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27.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请写出DE 、BD 、C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 中,∠ACB =90°,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 点的坐标.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4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两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0)D t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不与A 点重合),射线//BF x 轴,延长DC 交BF 于点E .(1)求证:AD BE =;(2)连接BD ,记BDE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BDE 是以B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6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直线交x 轴于点C ,且AB =BC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AB上一点,点Q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设点Q横坐标为m,求点P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不要求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M在y轴负半轴上,且MP=MQ,若∠BQM=45°,求直线PQ 的解析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延长CE交AD于F,连接BD,先判定△ABC∽△CAF,即可得到CF=6.4,EF=CF-CE=1.4,再依据EF为△ABD的中位线,即可得出BD=2EF=2.8,最后根据∠ADB=90°,即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详解】解:如图,延长CE交AD于F,连接BD,∵∠ACB=90°,AC=4,BC=3,∴AB=5,∵∠ACB=90°,CE为中线,∴CE=AE=BE=1 2.52AB =, ∴∠ACF=∠BAC ,又∵∠AFC=∠BCA=90°,∴△ABC ∽△CAF , ∴CF AC AC BA =,即445CF =, ∴CF=3.2,∴EF=CF-CE=0.7,由折叠可得,AC=DC ,AE=DE ,∴CE 垂直平分AD ,又∵E 为AB 的中点,∴EF 为△ABD 的中位线,∴BD=2EF=1.4,∵AE=BE=DE , ∴∠DAE=∠ADE ,∠BDE=∠DBE ,又∵∠DAE+∠ADE+∠BDE+∠DBE=180°,∴∠ADB=∠ADE+∠BDE=90°,∴Rt △ABD 中,24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A解析:A【解析】【分析】由AB=AC ,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BF=CD ,BD=CE ,利用SAS 得到三角形FBD 与三角形DEC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的性质,可以找出∠EDF 与∠A 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求解.【详解】解:∵AB=AC ,∴∠B=∠C ,在△BFD 和△EDC 中,,,,BF DC B C BD CE ⎧⎪∠∠⎨⎪⎩=== ∴△BFD ≌△EDC (SAS ),∴∠BFD=∠EDC ,∴∠FDB+∠EDC=∠FDB+∠BFD=180°-∠B=180°-1802A ︒-∠=90°+12∠A , 则∠EDF=180°-(∠FDB+∠EDC )=90°-12∠A=62°.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3.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BQ ,由矩形的性质,设BC=AO=a ,AB=OC=b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222PQ PB BQ +=,然后得到y 与x 的关系式,判断关系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BQ ,由题意可知,△OPQ ,△QPB ,△ABP 是直角三角形,在矩形ABCO 中,设BC=AO=a ,AB=OC=b ,则OP=a x -,CQ b y =-,由勾股定理,得:222()PQ y a x =+-,222PB x b =+,222()BQ a b y =+-,∵222PQ PB BQ +=,∴222222()()y a x x b a b y +-++=+-,整理得:2by x ax =-+, ∴221()24a a y x b b=--+, ∵10b-<, ∴当2a x =时,y 有最大值24a b; ∴随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找到y与x的关系式,从而得到答案.4.C解析:C【解析】【分析】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作DF⊥AC于F,∵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DF=DE=4,∴112228 AB DE AC DF即112246428 AB解得,AB=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的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k>0,A、把点(﹣5,3)代入y=kx﹣1得到:k=﹣45<0,不符合题意;B、把点(1,﹣3)代入y=kx﹣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C、把点(2,2)代入y=kx﹣1得到:k=32>0,符合题意;D、把点(5,﹣1)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0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P点半圆O、线段OB、线段OA这三段运动的情况分析即可.【详解】解:①当P点半圆O匀速运动时,OP长度始终等于半径不变,对应的函数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段线段,排除A答案;②当P点在OB段运动时,OP长度越来越小,当P点与O点重合时OP=0,排除C答案;③当P点在OA段运动时,OP长度越来越大,B答案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答案.【详解】解:A.因为42+52≠6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因为32+42=52,所以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C. 因为22+32≠4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D. 因为12+2≠32,所以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能依据这一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CE;接下来,依据AE=CE可将△ABE的周长为:14转化为AB+BC=14,求解即可.【详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ABE 的周长为:AB+BE+AE=AB+BE+CE=AB+BC∵ABC 的周长为24,ABE 的周长为14∴AB+BC=14∴AC=24-14=1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B解析:B【解析】【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将点(﹣2,1)代入y =kx 即可求出k 的值.【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2,1),∴1=﹣2k ,解得k =﹣12,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熟练掌握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1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点P(-5,12),∴点P到原点的距离==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解析:1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点P(-5,12),∴点P到原点的距离=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2,1)【解析】【分析】先由点A、B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得点C坐标.【详解】解:由点A、B坐标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棋子C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解析:(2,1)【解析】先由点A、B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得点C坐标.【详解】解:由点A、B坐标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棋子C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点A、B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13.【解析】【分析】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段C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 【详解】连接AC,过点C作CD⊥AB,则CD的长最短,如图,对于直线令y=0,则,解得x=-4,令x=0解析:16 5【解析】【分析】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段C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详解】连接AC,过点C作CD⊥AB,则CD的长最短,如图,对于直线334y x=+令y=0,则3304x+=,解得x=-4,令x=0,则y=3,∴A(-4,0),B(0,3),∴OA=4,OB=3,在Rt △OAB 中,222AB OA OB =+∴5 ∵C (0,-1),∴OC=1,∴BC=3+1=4, ∴1122ABC S BC AO AB CD ==,即1144=522CD ⨯⨯⨯⨯, 解得,165CD =. 故答案为:16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面积相等求出CD 的长.14.3cm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BC′=BC ,C′D =CD ,然后求出AC′,设CD =x ,表示出C′D 、A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析:3cm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BC ′=BC ,C ′D =CD ,然后求出AC ′,设CD =x ,表示出C ′D 、A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C =90°,BC =6cm ,AC =8cm ,∴AB 10cm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BC ′=BC =6cm ,C ′D =CD ,∴AC ′=AB ﹣BC ′=10﹣6=4cm ,设CD =x ,则C ′D =x ,AD =8﹣x ,在Rt △AC ′D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C ′D 2=AD 2,即42+x 2=(8﹣x )2,解得x =3,即CD =3cm .故答案为:3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此类题目熟记性质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详解】112242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悉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解析:40°或70°【解析】解: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40°)÷2=70°;当4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4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70°或40°.故答案为:40°或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不明确4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所以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17.m>1且m≠2.【解析】【分析】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详解】原方程整理得:2x-m=x-1解得:x=m-1因为x>0,所以解析:m>1且m≠2.【解析】【分析】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详解】原方程整理得:2x-m=x-1解得:x=m-1因为x>0,所以m-1>0,即m>1.①又因为原式是分式方程,所以,x≠1,即m-1≠1,所以m≠2.②由①②可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m>1且m≠2.故答案为:m>1且m≠2.【点睛】考核知识点: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分母不等于0是注意点.18.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直接代入求出即可.【详解】把x=m,y=n代入y=3x-1,可得:n=3m-1,把n=3m-1代入===.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直接代入求出即可.【详解】把x=m ,y=n 代入y=3x-1,可得:n=3m-1,把n=3m-1代入2296m mn n -+=223196())31(m m m m -+--=2229186196m m m m m -++-+=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正确代入点的坐标求出是解题关键.19.或或【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OB=4,OA=2∵△BOC≌△ABO∴OB=OB=4,OA=OC=2解析:()2,4或()2,0-或()2,4-【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的点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2,0A,()0,4B∴OB=4,OA=2∵△BOC≌△ABO∴OB=OB=4,OA=OC=2∴123C(2,0),C(2,4),C(2,4)--故答案为:()2,4或()2,0-或()2,4-【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注意要分多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0.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解析:15【解析】【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BD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BD和△CED中,BD CDADB EDCAD CE=⎧⎪∠=∠⎨⎪=⎩,∴△ABD≌△CED(SAS),∴CE=AB=5,∠BAD=∠E,∵AE=2AD=12,CE=5,AC=13,∴CE2+AE2=AC2,∴∠E =90°,∴∠BAD =90°,即△ABD 为直角三角形,∴△ABD 的面积=12AD •AB =15.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解答题21.小明和小红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解析】【分析】首先设每支水笔x 元,则每支圆珠笔(x+2)元,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30元买水笔的数量=用45元买圆珠笔的数量,求出每支水笔的价钱,再算出购买的水笔的数量,数量是整数就可以,不是整数就不合题意.【详解】设每支水笔x 元,则每支圆珠笔(2)x +元. 假设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则30452x x =+. 解这个方程,得4x =.经检验,4x =是原方程的解.但是,3047.5÷=,7.5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答:小明和小红不能买到相同数量的笔.【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2.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D DAE ∠=∠,然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 DC =,则DAE C ∠=∠,从而使问题得解.【详解】解:∵AD 平分BAC ∠∴BAD DAE ∠=∠,∵DE 垂直平分AC ,∴DA DC =,∴DAE C∠=∠,∴BAD C∠=∠【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相关性质正确推理论证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SSS就可以证明△ABE≌△CDA;(2)由△ABE≌△CDA可以得出∠E=∠CAD,就可以得出∠ACE=∠CAD,从而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在△ABE和△CDA中{AE AC AB CD BE AD===∵△ABE≌△CDA(SSS);(2)∵△ABE≌△CDA,∴∠E=∠CAD.∵AE=AC,∴∠E=∠ACE∴∠ACE=∠CAD,∴AD∥E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4.(1)x>2;(2)x<4 ;(3)2<x<4;(4)2(平方单位)【解析】【分析】利用图象可解决(1)、(2)、(3);利用图象写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详解】由图可知:(1)当x>2时,2x−4>0;(2)当x<4时,-2x+8>0;(3)由(1)(2)可知当2<x<4时,2x−4>0与−2x+8>0同时成立;(4)联立y1=2x-4与y2=-2x+8,解得x=3,y=2,∴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3,2),所以函数y1=2x-4与y2=-2x+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2×(4−2)×2=2(平方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画出两函数图象.25.(1)C(-4,-2);(2)AO= 2MB.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过C点作y轴的垂线段,垂足为H点,证明△ABO≌△BC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C在第三象限即可求得C点坐标;(2)过D点作DN⊥y轴于点N,证明△DBN≌△BAO,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N=AO,DN=BO,再证明△DMN≌△EMB,可得MN=MB,于是可得AO=2MB.【详解】(1)解:过C点作y轴的垂线段,垂足为H点.∴∠BHC=∠AOB=90°,∵A(6,0),B(0,4)∴OA=6,OB=4∵∠ABC=90°,∴∠ABO+∠OBC=90°,又∠ABO+∠OAB=90°,∴∠OBC=∠OAB,∵在△ABO和△BCH中BHC AOBOBC OABAB BC∠=∠⎧⎪∠=∠⎨⎪=⎩∴△ABO≌△BCH,∴AO=BH=6,CH=BO=4,∴OH=2,∴C(-4,-2).(2)AO= 2MB.过D点作DN⊥y轴于点N,∴∠BND =∠AOB =90°,∵△ABD 、△O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OBE =90°,AB =BD ,BO =BE ,∴∠DBN +∠ABO =∠BAO +∠ABO =90°,∴∠DBN =∠BAO ,∴△DBN ≌△BAO ,∴BN =AO ,DN =BO ,在△DMN 和△EMB 中,∵DN =BO=BE ,∠DNM =∠EBM ,∠DMN =∠EMB ,∴△DMN ≌△EMB ,∴MN =MB =12BN =12AO ∴AO =2MB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5y x =+;(2)223)PB 的长为定值52 【解析】【分析】(1)先求出A 、B 两点坐标,求出OA 与OB ,由OA= OB ,求出m 即可;(2)用勾股定理求AB ,再证AMO OBN ∆≅∆,BN=OM ,由勾股定理求OM 即可; (3)先确定答案定值,如图引辅助线EG ⊥y 轴于G ,先证AOB EBG ∆≅∆,求BG 再证BFP GEP ∆≅∆,可确定BP 的定值即可.【详解】(1)对于直线:5L y mx m =+.当0y =时,5x =-.当0x=时,5y m =.()5,0A ∴-,()0,5B m .OA OB =.55m ∴=.解得1m =.∴直线L 的解析式为5y x =+.(2)5OA =,17AM =.∴由勾股定理,2222OM OA AM =-=.180AOM AOB BON ∠+∠+∠=︒.90AOB ∠=︒.90AOM BON ∴∠+∠=︒.90AOM OAM ∠+∠=︒.BON OAM ∴∠=∠.在AMO ∆与OBN ∆中,90BON OAM AMO BNO OA OB ∠=∠⎧⎪∠=∠=︒⎨⎪=⎩.()AMO OBN AAS ∴∆≅∆.22BN OM ∴==..(3)如图所示:过点E 作EG y ⊥轴于G 点.AE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EB ∴=90ABO EBG ∠+∠=︒.EG BG ⊥,90GEB EBG ∴∠+∠=︒.ABO GEB ∴∠=∠.AOB EBG ∴∆≅∆.5BG AO ∴==,OB EG =O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 BF ∴=BF EG ∴=.BFP GEP ∴∆≅∆.1522BP GP BG ∴===. 【点睛】本题考查求解析式,线段的长,判断定值问题,关键是掌握求坐标,利用条件OA= OB ,求OM ,用勾股定理求AB ,再证AMO OBN ∆≅∆,构造 AOB EBG ∆≅∆,求BG ,再证BFP GEP ∆≅∆.27.(1)证明见解析;(2)DE =BD +CE ;(3)B(1,4)【解析】【分析】(1)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证明∠ABD=∠CAE ,证明△ABD ≌△C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D ,AD=CE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3)根据△AEC ≌△CFB ,得到CF=AE=3,BF=CE=OE-OC=4,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答.【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ADB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90°∴∠CAE =∠ABD∵在△ADB 和△CEA 中ABD CAE ADB CEA AB CA ∠=∠⎧⎪∠=∠⎨⎪=⎩∴△ADB ≌△CEA (AAS )∴AE =BD ,AD =CE∴DE =AE +AD =BD +CE即:DE =BD +CE(2)解:数量关系:DE =BD +CE理由如下:在△ABD 中,∠ABD=180°-∠ADB-∠BAD ,∵∠CAE=180°-∠BAC-∠BAD ,∠BDA=∠AEC ,∴∠ABD=∠CAE ,在△ABD 和△CAE 中,BDA AECAB CA⎪∠∠⎨⎪⎩==∴△ABD≌△CAE(AAS )∴AE=BD,AD=CE,∴DE=AD+AE=BD+CE;(3)解:如图,作AE ⊥x轴于E,BF⊥x轴于F,由(1)可知,△AEC≌△CFB,∴CF=AE=3,BF=CE=OE-OC=4,∴OF=CF-OC=1,∴点B的坐标为B(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详见解析;(2)36(04)2BDEt tS-+≤<=;(3)存在,当78t=或43时,使得BDE是以B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EBC DAC∠=∠,CEB CDA∠=∠,再判断出BC AC=,进而判断出△BCE≌△ACD,即可得出结论;(2)先确定出点A,B坐标,再表示出AD,即可得出结论;(3)分两种情况:当BD BE=时,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2223(4)t t+=-,即可得出结论;当BD DE=时,先判断出Rt△OBD≌Rt△MED,得出DM OD t==,再用OM BE=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证明:射线//BF x轴,EBC DAC∴∠=∠,CEB CDA∠=∠,又C为线段AB的中点,BC AC∴=,在△BCE和△ACD中,EBCDAC BC AC ⎪∠=∠⎨⎪=⎩,∴△BCE ≌△ACD (AAS ),BE AD ∴=;(2)解:在直线334y x =-+中, 令0x =,则3y =,令0y =,则4x =,A ∴点坐标为(4,0),B 点坐标为(0,3),D 点坐标为(,0)t ,4AD t BE ∴=-=,113(4)36(04)222BDE ABD B S S AD y t t t ∴==⋅=-⨯=-+<;(3)当BD BE =时,在Rt OBD ∆中,90BOD ∠=︒,由勾股定理得:222OB OD DB +=,即2223(4)t t +=-解得:78t =; 当BD DE =时,过点E 作EM x ⊥轴于M ,90BOD EMD ∴∠=∠=︒,//BF OA ,OB ME ∴=在Rt △OBD 和Rt △MED 中,==BD DE OB ME ⎧⎨⎩, ∴Rt △OBD ≌Rt △MED (HL ),OD DM t ∴==,由OM BE =得:24t t =- 解得:43t =,综上所述,当78t=或43时,使得△BDE是以B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29.(1)全等,理由见解析;(2)t=3.5秒或5秒【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利用AAS定理证明△ACD≌△CBE;(2)分点F沿C→B路径运动和点F沿B→C路径运动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ACD与△CBE全等.理由如下:∵AD⊥直线l,∴∠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在△ACD和△CBE中,ADC CEBDAC ECBCA CB∠=∠⎧⎪∠=∠⎨⎪=⎩,∴△ACD≌△CBE(AAS);(2)由题意得,AM=t,FN=3t,则CM=8-t,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点N在BC上时,△C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点N沿C→B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6,解得,t=3.5,当点N沿B→C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解得,t=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时,△C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0.(1)y=﹣2x+6;(2)点P(m﹣6,2m﹣6);(3)y=﹣x+3 2【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BC的解析式;(2)证明△PGA≌△QHC(AAS),则PG=HQ=2m﹣6,故点P的纵坐标为:2m﹣6,而点P在直线AB上,即可求解;(3)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3,可求m的值,进而可得点P,点Q的坐标,即可求直线PQ的解析式.【详解】(1)∵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0,6),点A(﹣3,0),∴AO=3,BO=6,∵AB=BC,BO⊥AC,∴AO=CO=3,∴点C(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则036k bb=+⎧⎨=⎩,解得:26kb=-⎧⎨=⎩,∴直线BC解析式为:y=﹣2x+6;(2)如图1,过点P作PG⊥AC于点G,过点Q作HQ⊥AC于点H,∵点Q横坐标为m,∴点Q(m,﹣2m+6),∵AB=CB,∴∠BAC=∠BCA=∠HCQ,又∵∠PGA=∠QHC=90°,AP=CQ,∴△PGA≌△QHC(AAS),∴PG=HQ=2m﹣6,∴点P的纵坐标为:2m﹣6,∵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6,∴2m﹣6=2x+6,解得:x=m﹣6,∴点P(m﹣6,2m﹣6);(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于点E,∵AB=BC,BO⊥AC,∴BO是AC的垂直平分线,∴AM=CM,且AP=CQ,PM=MQ,∴△APM≌△CQM(SSS)∴∠PAM=∠MCQ,∠BQM=∠APM=45°,∵AM=CM,AB=BC,BM=BM,∴△ABM≌△CBM(SSS)∴∠BAM=∠BCM,∴∠BCM=∠MCQ,且∠BCM+∠MCQ=180°,∴∠BCM=∠MCQ=∠PAM=90°,且∠APM=45°,∴∠APM=∠AMP=45°,∴AP=AM,∵∠PAO+∠MAO=90°,∠MAO+∠AMO=90°,∴∠PAO=∠AMO,且∠PEA=∠AOM=90°,AM=AP,∴△APE≌△MAO(AAS)∴AE=OM,PE=AO=3,∴2m﹣6=3,∴m=92,∴Q(92,﹣3),P(﹣32,3),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y=ax+c,∴932332a ca c⎧-=+⎪⎪⎨⎪=-+⎪⎩,解得:132ac=-⎧⎪⎨=⎪⎩,∴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word版)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数学〔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面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Rt△ABC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5、4、3;B.13、12、5;C.10、8、6;D.26、24、103.点P a5,a 1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那么点P的坐标为〔〕A.〔4,-2〕;B.〔-4,2〕;C.〔-2,4〕;D.〔2,-4〕4.点(x1,y1)、(x2,y2)在直线y xb上,假设x1x2,那么y1与y2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5..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局部,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6.在无锡全民健身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下图.以下四种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A.50B.62C.65D.688.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1对B.2对C.3对D.4对第7题图第8题图第6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16的算术平方根是.函数y=x-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初二数学试卷第1页共8页10.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为40°,那么它的底角为°.11.3184900精确到十万位的近似值是.12.假设一次函数2是正比例函数.那么m的值是_______,假设一次函数y=〔m+l〕x+m-l2(x1,y1),(x2,y2),当x1x2时,y1y2,那么m的取值范y=〔m+l〕x+m-l的图像上有两个点围是______.13.当b为时,直线y2x b与直线y3x4的交点在x轴上.14.直线AB经过点A〔0,5〕,B〔2,0〕,假设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恰好过坐标原点,那么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1=∠2,要使△ABD≌△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即可).16.如图,Rt△ABC中,C90,AC4cm,BC3cm.现将△ABC进行折叠,使顶点A,B重合,那么折痕DE cm.1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那么△EDF的面积为.18.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点M,N在边BC上,且∠MAN=45°.假设BM=1,CN=3,那么MN的长为.AAC BDE MFGA B N第16题E B D C第15题第18题C第17题三、解答题〔共52分〕19.计算题:〔每题3分,共计6分)〔1〕:(x5)216求x;〔2〕计算:(1)12532753A4BO20.〔此题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1,3〕,A点B〔5,1〕.〔1〕只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求作一个点P,使点P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点P到A,B 两点的距离相等;②点P到∠xOy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保存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在〔1〕作出点P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初二数学试卷第2页共8页21.〔此题6分〕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沿对角线B D折叠,使点A落在平面上的 F点处,DF交BC于点E.〔1〕求证:△DCE≌△BFE;〔2〕假设CD3,DB=23,求BE的长.22.〔此题5分〕:如图,△ABC中,AC=BC,∠ACB=90o,D是1A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E,且AE=2BD,求证:BD是∠ABC的平分线.E DC B23、〔此题7分〕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假设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选择其中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运输工具途中速度(km/h)途中费用(元/km)装卸费用(元)装卸时间飞机2001610002火车100420004汽车50810002假设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h,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km.(1)、如果用W1、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W1、W2、W3与x间的关系式;(2)、当x=250时,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初二数学试卷第3页共8页24、〔此题8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30cm ,AC=40cm ,点D 在线段AB 上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终点A 运动,设点D 的运动时间为t . 〔1〕AB=cm,AB 边上的高为cm; 〔2〕点D 在运动过程中,当△ BC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 t 的值.25.〔此题8分〕如图,函数y =x +1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一次函数 = +的图象经过点〔0,﹣1〕,与x 轴以及=+1的y kxbByx图象分别交于点 C 、D ,且点D 的坐标为〔1,n 〕,〔1〕那么=, =, b =;nkD〔2〕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函数y =x +1的函数值,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A〔3〕求四边形 AOCD 的面积;〔4〕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点 P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 O C是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 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初二数学试卷 第4页共8页26.〔8分〕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5、10、 13,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1〕〔2分〕△ABC的面积为:.〔2〕〔3分〕假设△DEF三边的长分别为5、8、17,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3〕如图3,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局部,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 的面积分别为13、10、17,请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3分〕初二数学试卷第5页共8页2021-2021无锡市新区八上数学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B D A C C C A 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9.,≥310.40°或70°11.×10612.1,m<-14x13.b=814.y=-515.BD=CD〔不唯一〕3x21718.10三.解答题:〔共52分〕19.〔1〕-1,-9;〔2〕9+5;20.〔1〕AB中垂线与∠XOY平分线的交点P。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111222,y k x by k x b=+⎧⎨=+⎩的解为()A.2,4xy=⎧⎨=⎩B.4,2xy=⎧⎨=⎩C.4,xy=-⎧⎨=⎩D.3,xy=⎧⎨=⎩2.已知:△ABC≌△DCB,若BC=10cm,AB=6cm,AC=7cm,则CD为()A.10cm B.7cm C.6cm D.6cm或7cm3.计算021( 3.14)()2π--+=()A.5 B.-3 C.54D.14-4.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A.(﹣5,3)B.(1,﹣3)C.(2,2)D.(5,﹣1)5.在-227,-π,0,3.14, 0.1010010001,-313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已知A(a,b),B(c,d)是一次函数y=kx﹣3x+2图象上的不同两个点,m=(a﹣c)(b﹣d),则当m<0时,k的取值范围是()A.k<3 B.k>3 C.k<2 D.k>27.下列分式中,x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A.21xx+B.221(2)xx-+C.211xx-+D.2xx+8.2的整数部分用a表示,小数部分用b表示,42的整数部分用c表示,小数部分用d表示,则b dac+值为()A.12B.14C.212D.2+129.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C .(﹣1,﹣2)D .(﹣2,1)10.已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6,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6)-B .(6,3)-C .(3,6)-D .()3,3-或(6,6)-二、填空题11.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 1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312y x =-+的图像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若12x x >,则1y ______________2y14.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90BC AD A ∠=︒,点P 从A 点出发,沿折线AB BC CD →→运动,到点D 时停止,已知PAD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点P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O =AB ,∠OAB =90°,OB =12,点C 、D 均在边OB 上,且∠CAD =45°,若△ACO 的面积等于△ABO 面积的13,则点D 的坐标为 _______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是试题卷,不能答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解题中的辅助线和需标注的角、字母、符号等务必添在答题卡的图形上。

3.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作答。

★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ABCD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 )A.6个B.5个C.4个D.3个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52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A.15或16B.16或17C.15或17D.15.16或174.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 )A.20°B.30°C.35°D.40°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10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15cmB. 20cmC. 25cmD.20cm或25cm6.如图,已知∠CAB=∠DAB,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使△ABC≌△ABD的是( )A.AC=ADB.BC=BDC.∠C=∠DD.∠ABC=∠ABD7.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 =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B.7C.5D.4第9题图 8.若()22316m x x+-+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 )A. 3B. -5C.7D. 7或-19.如图,在△ABC 中,AB =AC ,BE=CD ,BD =CF ,则∠EDF 的度数为 ( ) A .1452A ︒-∠ B .1902A ︒-∠ C .90A ︒-∠ D .180A ︒-∠第10题 10.如上图,等腰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D 于E 、F 两点,M 为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N ,连接DM ,下列结论:① DF =DN ;② △DMN 为等腰三角形;③ DM 平分∠BMN ;④ AE =32EC ;⑤ AE =N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312360.1250.2522⨯-⨯⨯- = 1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3234a ab - = 13.若2,3,mn xx ==则2m nx+=14.若A (x ,3)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2,y ),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5,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 =3 cm ,△ABD 的周长是13 cm ,则△ABC 的周长为 _________第15题图 第17题图1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为4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7.如图,∠AOB =30°,点P 为∠AOB 内一点,OP =8.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2第18题图1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 =80°,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1点,∠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2点,依此类推,∠A 4BC 与∠A 4CD 的平分线相交于A 5点,则∠A 5的度数是 。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一、二、三B.二、三、四C.一、二、四D.一、三、四
2.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 )
A.5B.6C.8D.10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 )
(1)求 关于 的函数表达式;
(2)若要求购进 水果的数量不少于 水果的数量,则应该如何分配购进 、 水果的数量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是多少?
23.建立模型:如图1,已知△ABC,AC=BC,∠C=90°,顶点C在直线l上.
(1)操作:
过点A作AD⊥ 于点D,过点B作BE⊥ 于点E.求证:△CAD≌△BCE.
(2)如图2,当 为等边三角形时, 是 的延长线上一点, 在 上时,作 ,求证: ;
(3)在(2)的条件下, 的平分线 交 于点 ,连 ,过 点作 于点 ,当 , 时,求 的长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y=﹣5x+3与y轴交于点(0,3),因为k=-5,所以直线自左向右呈下降趋势,所以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
∴AB= =5cm,
∵点D为AB的中点,
∴OD= AB=2.5cm.
∵将△AOB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
∴OB1=OB=4cm,
∴B1D=OB1﹣OD=1.5cm.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线段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3a b c === B . 1.5,2, 2.5a b c === C .5,12,13a b c ===D .1,2,3a b c ===2.当12(1)a -+与13(2)a --的值相等时,则( )A .5a =-B .6a =-C .7a =-D .8a =-3.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23y x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22y x =+B .25y x =-C .21y x =+D .21y x =-5.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27B .3πC .4-D 32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的平方根是3 B 16±4 C .1的平方根是1 D .4的算术平方根是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3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 A .(2,0) B .(-2,0) C .(6,0) D .(-6,0) 8.下列一次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A .y=﹣3xB .y=x ﹣2C .y=﹣2x+3D .y=3﹣x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 A .48 kgB .48.9 kgC .49 kgD .49.0 kg10.下列分式中,x 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 )A .21x x+B .221(2)x x -+C .211xx -+ D .2x x + 二、填空题11.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1x ax +=+的解为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_____km .(精确到100km )1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5cm,则周长为__________cm.14.已知点P(m﹣2,2m﹣1)在第二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15.如果2x-有意义,那么x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______.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 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17.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18.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则气温t(℃)与高度h(m)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19.如图,已知直线l1:y=kx+4交x轴、y轴分别于点A(4,0)、点B(0,4),点C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l2:12y x n=+经过AB的中点P,点Q(t,0)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Q作QM⊥x轴,分别交l1、l2于点M、N,当MN=2MQ时,t的值为_____.2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它的面积就增加24cm,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cm.三、解答题2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都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一同驶往甲地后停车.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2)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3)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2.已知y 是x 的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下表是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 x ··· 1 2 3 5 7 9 ··· y···1.983.952.631.581.130.88···小腾根据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 与x 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 ①x =4对应的函数值y 约为________; 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在ABC ∆中,4AB =,8BC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3CE =,连接AE . (1)求证:ABE ∆是直角三角形; (2)求ACE ∆的面积.24.如图,△ABC 中,∠ABC =30°,∠ACB =50°,DE 、FG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E 、G 分别为垂足. (1)求∠DAF 的度数;(2)若△DAF 的周长为10,求BC 的长.25.快车和慢车都从甲地驶向乙地,两车同时出发行在同一条公路上,途中快车休息1小时后加速行驶比慢车提前0.5小时到达目的地,慢车没有体息整个行驶过程中保持匀速不变.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y 1千米,慢车行驶的路程为y 2千米,图中折线OAEC 表示y 1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OD 表示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快车休息前的速度是 千米/时、慢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2)求图中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线段OD 与线段EC 相交于点F ,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并解释点F 的实际意义.四、压轴题26.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足3a c x +=,3b dy +=那么称点T 是点A ,B 的融合点.例如:()1,8A -,()4,2B -,当点(),T x y 满足1413x -+==,()8223y +-==时,则点()1,2T 是点A ,B 的融合点.(1)已知点()1,5A -,()7,4B ,()2,3C ,请说明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融合点. (2)如图,点()4,0D ,点(),25E t t +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点(),T x y 是点D ,E 的融合点.①试确定y 与x 的关系式;②在给定的坐标系xOy 中,画出①中的函数图象;③若直线ET 交x 轴于点H .当DTH 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7.如图,A 点的坐标为(0,3),B 点的坐标为(﹣3,0),D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不与B ,O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AE ,使得AE ⊥AD ,且AE =AD ,连接BE 交y 轴于点M .(1)如图,当点D 在线段OB 的延长线上时, ①若D 点的坐标为(﹣5,0),求点E 的坐标. ②求证:M 为BE 的中点. ③探究:若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OMBD的值是否是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AO ,DO ,AM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2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以AB 为边向AB 左侧作等边△ABE ,直线CE 与直线AD 交于点F .请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DFC 的度数可以求出来.”小强:“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线段DF 和CF 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小伟:“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就可以将问题解决.” ......老师:“若以AB 为边向AB 右侧作等边△ABE ,其它条件均不改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求∠DFC 的度数;(2)在图1中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32)和B (2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的横坐标为3.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30.在Rt ABC 中,ACB =∠90°,30A ∠=︒,点D 是AB 的中点,连结CD .(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若P 是线段C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连结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结BF ,请猜想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 是线段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若三角形中两边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对每项进行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A.2222223491625,525,a b c +=+==+=,B.222221.52 2.254 6.25,2.5 6.25,a b c +=+==+=,C.22222251225144169,13169,a b c +=+==+=,222222(2)123,39,.1D 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正确计算出每项的结果.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由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依题意,112(1)3(2)a a --+=-,即3(1)2(2)a a +=-,解得7a =-,经检验7a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相关运算知识及运算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A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 【详解】解:直线23y x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2x-3+2,即y=2x-1.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平移问题,掌握平移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B解析:B 【解析】 【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A.2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B.3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C.=-2,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6.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A 、(﹣3)2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 4,故该项错误;C 、1的平方根是±1,故该项错误;D 、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该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7.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求出平移后的解析式,继而令y=0,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可知3y x =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函数解析式应为36y x =+, 此时与x 轴相交,则0y =, ∴360x +=,即2x =-, ∴点坐标为(-2,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先出平移后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解:A、∵一次函数y=﹣3x中,k=﹣3<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B、∵正比例函数y=x﹣2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正比例函数y=﹣2x+3中,k=﹣2<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D、正比例函数y=3﹣x中,k=﹣1<0,∴此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9.D解析:D【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48.96≈49.0(精确到十分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即可判断.【详解】A.x=0时,x2=0,A选项不符合题意;B.x=﹣2时,分母为0,B选项不符合题意;C.x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C选项符号题意;D.x=﹣2时,分母为0.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求出a的范围即可【详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a=x+1解得:x=1-a,由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a<0,且1解析:12且a a>≠【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求出a的范围即可【详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a=x+1解得:x=1-a,由分式方程解为负数,得到1-a<0,且1-a≠-1解得:a>1且a≠2,故答案为: a>1且a≠2【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求出x的值再进行分析12.4×103.【解析】【分析】先把原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即可.【详解】6371 km =6.371×103 km≈6.4×103 km(精确到100km).故答解析:4×103.【解析】【分析】先把原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即可.【详解】6371 km =6.371×103 km≈6.4×103 km(精确到100km).故答案为:6.4×10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解析:25cm【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cm为腰,因为5+5=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情况不成立;故答案为:25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4.<m<2.【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2,2m﹣1)在第二象限,∴,解不等式①得,m<2,解不等式解析:12<m<2.【解析】【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2,2m﹣1)在第二象限,∴20210mm-<⎧⎨->⎩①②,解不等式①得,m<2,解不等式②得,m>1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2<m<2,故答案为12<m<2.【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2【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x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2.故填: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x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2.故填: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列式求解即可,比较简单.16.4【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解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当DP=DE时,DP最小,∵BD⊥DC,∠A=90°,∴∠DEB=∠DEC=90°=∠A,∠BDC=90°,∴∠C+∠CDE=90°,∠CDE+∠BDE=90°,∴∠BDE=∠C,又∵∠ADB=∠C,∴∠ADB=∠BDE,∴在△ABD和△EBD中A DEBADB BDEBD BD∠=∠⎧⎪∠=∠⎨⎪=⎩,∴DE=AD=4,即DP的最小值为4.17.(-1,-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3),故答案是:(-1,解析:(-1,-3).【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点(-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3),故答案是:(-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变化规律.18.t=﹣0.006h+20【解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升高1m 气温下降0.006℃,由此写出关系式即可.【详解】∵每升高1000m 气温下降6℃,∴每升高1m 气温下降0.006℃,∴气温解析:t=﹣0.006h+2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升高1m 气温下降0.006℃,由此写出关系式即可.【详解】∵每升高1000m 气温下降6℃,∴每升高1m 气温下降0.006℃,∴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为t=﹣0.006h+20,故答案为:t=﹣0.006h+2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正确找出气温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10或【解析】【分析】先求出的值,确定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M 、N 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MN ,MQ 的代数式,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借助于方程求得t 的值即可;解析:10或227 【解析】【分析】先求出k n ,的值,确定12l l ,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M 、N 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MN ,MQ 的代数式,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借助于方程求得t 的值即可;【详解】解:把()40A ,代入到4y kx =+中得:440k +=,解得:1k =-, ∴1l 的关系式为:4y x =-+,∵P 为AB 的中点,()40A ,,()0,4B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2,2P ,把()2,2P 代入到12y x n =+中得:1222n ⨯+=,解得:1n =, ∴2l 的关系式为:112y x =+, ∵QM x ⊥轴,分别交直线1l ,2l 于点M N 、,()0Q t ,, ∴(),4M t t -+,1,12N t t ⎛⎫+ ⎪⎝⎭, ∴()1341322MN t t t ⎛⎫=-+-+=- ⎪⎝⎭,44MQ t t =-+=-, ∵2MN MQ =, ∴33242t t -=-, 分情况讨论得:①当4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10t =;②当24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227t =; ③当2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102t =>,故舍去;综上所述:10t =或227t =; 故答案为:10或227. 【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点,能够表示出线段的长度表达式,合理的使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一定的难度.20.a=5【解析】【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依题意有解析:a=5【解析】【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依题意有(a+2)2-a2=24,(a+2)2-a2=(a+2+a)(a+2-a)=4a+4=24,解得a=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正方形面积公式并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560;(2)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3)y=-60x+540(8≤x≤9).【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题意得出慢车往返分别用了4小时,慢车行驶4小时的距离,快车3小时即可行驶完,进而求出快车速度以及利用两车速度之比得出慢车速度;(3)利用(2)所求得出D,E点坐标,进而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1)由题意可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千米;故答案为:560;(2)由题意可得出:慢车和快车经过4个小时后相遇,相遇后停留了1个小时,出发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增大,快车到达甲地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由图分析可知快车经过3个小时后到达甲地,此段路程慢车需要行驶4小时,因此慢车和快车的速度之比为3:4,∴设慢车速度为3xkm/h,快车速度为4xkm/h,∴(3x+4x)×4=560,x=20,∴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3)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为4×60=240km,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0-3×60=60km,∴D(8,60),∵慢车往返各需4小时,∴E(9,0),设DE的解析式为:y=kx+b,∴90860k bk b+⎧⎨+⎩==,解得:60540kb-⎧⎨⎩==.∴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60x+540(8≤x≤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D,E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2.(1)作图见解析;(2)①2(2.1到1.8之间都正确);②该函数有最大值(其他正确性质都可以).【解析】试题分析:(1)描点即可作出函数的图象;(2)①观察图象可得出结论;②观察图象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如下图:(2)①2(2.1到1.8之间都正确)②该函数有最大值(其他正确性质都可以).考点:函数图象,开放式数学问题.23.(1)详见解析;(2)185.【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AE=CE=3,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2)作AH⊥BC,由1122AB AE BE AH•=•可得高AH,再求面积.【详解】(1)因为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所以AE=CE=3因为BC=BE+CE所以BE=BC-CE=8-3=5因为32+42=52所以AB 2+AE 2=BE 2所以ABE ∆是直角三角形;(2)作AH ⊥BC由(1)可知1122AB AE BE AH •=• 所以435AH ⨯=所以AH=125所以ACE ∆的面积=11121832255EC AH •=⨯⨯= 【点睛】 考核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逆定理.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和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关键.24.(1)20°;(2)10.【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 =DB ,FA =FC ,得到∠DAB =∠ABC =30︒,∠FAC =∠ACB =50︒,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BAC =180︒﹣∠ABC ﹣∠ACB =180︒﹣30︒﹣50︒=100︒,∵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DA =DB ,∴∠DAB =∠ABC =30︒,∵FG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FA =FC ,∴∠FAC =∠ACB =50︒,∴∠DAF =∠BAC ﹣(∠DAB +∠FAC )=20︒;(2)∵△DAF 的周长为10,∴AD +DF +FC =10,∴BC =BD +DF +FC =AD +DF +FC =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5.(1)300,75,60;(2)y 1=100x ﹣150(3≤x ≤4.5);(3)点F 的坐标为(3.75,225),点F 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3.75小时时,快车与慢车行驶的路程相等【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可直接得出甲、乙两地的距离;根据图象可得A 、B 两点坐标,然后利用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即可;(2)根据快车休息1小时可得点E 坐标,根据快车比慢车提前0.5小时到达目的地可得点C 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3)易得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只要求直线EC 与直线OD 的交点即得点F 坐标,为此只要解由直线EC 与直线OD 的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即可,进而可得点F 的实际意义.【详解】解:(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休息前的的速度为:150÷2=75千米/小时,慢车的速度为:150÷2.5=6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300,75,60;(2)由题意可得,点E 的横坐标为:2+1=3,则点E 的坐标为(3,150),快车从点E 到点C 用的时间为:300÷60﹣0.5=4.5(小时),则点C 的坐标为(4.5,300),设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1=kx +b ,把E 、C 两点代入,得:4.53003150k b k b +=⎧⎨+=⎩,解得:100150k b =⎧⎨=-⎩, 即线段EC 所表示的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1=100x ﹣150(3≤x ≤4.5);(3)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60y x =,设点F 的横坐标为a ,则60a =100a ﹣150,解得:a =3.75,则60a =225,即点F 的坐标为(3.75,225),点F 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3.75小时时,快车与慢车行驶的路程相等.【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两个函数的交点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读懂图象信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点C 是点A 、B 的融合点;(2)①2-1y x =;②见详解;③点E 的坐标为:(2,9)或(8,21)【解析】【分析】(1)根据融合点的定义3a c x +=,3b d y +=,即可求解; (2)①由题意得:分别得到x 与t 、y 与t 的关系,即可求解;②利用①的函数关系式解答;③分∠DTH =90°、∠TDH =90°、∠HTD =90°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x =-17233a c ++==,y =54333b d ++==, 故点C 是点A 、B 的融合点;(2)①由题意得:x =433a c t ++=,y =2533b d t ++=,则3-4t x =, 则()23-452-13x y x +==; ②令x =0,y =-1;令y =0,x =12,图象如下:③当∠THD =90°时,∵点E (t ,2t +5),点T (t ,2t−1),点D (4,0),且点T (x ,y )是点D ,E 的融合点.∴t =13(t +4), ∴t =2,∴点E (2,9);当∠TDH =90°时,∵点E(t,2t+5),点T(4,7),点D(4,0),且点T(x,y)是点D,E的融合点.∴4=13(4+t)∴t=8,∴点E(8,21);当∠HTD=90°时,由于EH与x轴不平行,故∠HTD不可能为90°;故点E的坐标为:(2,9)或(8,21).【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运用,此类新定义题目,通常按照题设顺序,逐次求解.27.(1)①E(3,﹣2)②见解析;③12OMBD,理由见解析;(2)OD+OA=2AM或OA﹣OD=2AM【解析】【分析】(1)①过点E作EH⊥y轴于H.证明△DOA≌△AHE(AAS)可得结论.②证明△BOM≌△EHM(AAS)可得结论.③是定值,证明△BOM≌△EHM可得结论.(2)根据点D在点B左侧和右侧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即可分别求出结论.【详解】解:(1)①过点E作EH⊥y轴于H.∵A(0,3),B(﹣3,0),D(﹣5,0),∴OA=OB=3,OD=5,∵∠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DOA≌△AHE(AAS),∴AH=OD=5,EH=OA=3,∴OH=AH﹣OA=2,∴E(3,﹣2).②∵EH⊥y轴,∴∠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BM=EM.③结论:OMBD=12.理由:∵△DOA≌△AHE,∴OD=AH,∵OA=OB,∴BD=OH,∵△BOM≌△EHM,∴OM=MH,∴OM=12OH=12BD.(2)结论:OA+OD=2AM或OA﹣OD=2AM.理由:当点D在点B左侧时,∵△BOM≌△EHM,△DOA≌△AHE∴OM=MH,OD=AH∴OH=2OM,OD-OB=AH-OA∴BD=OH∴BD=2OM,∴OD﹣OA=2(AM﹣AO),∴OD+OA=2AM.当点D在点B右侧时,过点E作EH⊥y轴于点H∵∠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AD=AE∴△DOA≌△AHE(AAS),∴EH=AO=3=OB,OD=AH∴∠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OM=MH∴OA+OD= OA+AH=OH=OM+MH=2MH=2(AM+AH)=2(AM+OD)整理可得OA﹣OD=2AM.综上:OA+OD=2AM或OA﹣OD=2AM.【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8.(1)60°;(2)EF=AF+FC,证明见解析;(3)AF=EF+2DF,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可设∠BAD=∠CAD=α,∠AEC=∠ACE=β,在△AC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2α+60+2β=180°,从而有α+β=60°,即可得出∠DFC的度数;(2)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证明△AEG≌△ACF,然后再证明△AFG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出EF=EG+GF=AF+FC;(3)在AF上截取AG=EF,连接BG,BF,证明方法类似(2),先证明△ABG≌△EBF,再证明△BFG为等边三角形,最后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可设∠BAD=∠CAD=α,又△ABE为等边三角形,∴AE=AB=AC,∠EAB=60°,∴可设∠AEC=∠ACE=β,在△ACE中,2α+60°+2β=180°,∴α+β=60°,∴∠DFC=α+β=60°;(2)EF=AF+FC,证明如下:∵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AD⊥BC,∴∠FDC=90°,∵∠CFD=60°,则∠DCF=30°,∴CF=2DF,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又AE=AC,∴∠AEG=∠ACF,∴△AEG≌△ACF(SAS),∴∠EAG=∠CAF,AG=AF,又∠CAF=∠BAD,∴∠EAG=∠BAD,∴∠GAF=∠BAD+∠BAG=∠EAG+∠BAG=∠60°,∴△AFG为等边三角形,∴EF=EG+GF=AF+FC,即EF=AF+FC;(3)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结论:AF=EF+2DF.证明如下:同(1)可设∠BAD =∠CAD =α,∠ACE =∠AEC =β,∴∠CAE =180°-2β,∴∠BAE =2α+180°-2β=60°,∴β-α=60°,∴∠AFC=β-α=60°,又△ABE 为等边三角形,∴∠ABE=∠AFC=60°,∴由8字图可得:∠BAD =∠BEF ,在AF 上截取AG =EF ,连接BG ,BF ,又AB=BE ,∴△ABG ≌△EBF (SAS ),∴BG =BF ,又AF 垂直平分BC ,∴BF=CF ,∴∠BFA=∠AFC=60°,∴△BFG 为等边三角形,∴BG=BF ,又BC ⊥FG ,∴FG=BF=2DF ,∴AF =AG +GF =BF +EF =2DF +E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9.(1)y+2;(2)△AOD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t =23. 【解析】【分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 =kx +b ,即可求解;(2)由点A 、O 、D 的坐标得:AD 2=1,AO 2=3,DO 2=4,故DO 2=OA 2+AD 2,即可求解; (3)点C,1),∠DBO =30°,则∠ODA =60°,则∠DOA =30°,故点C1),则∠AOC =30°,∠DOC =60°,OQ =CP =t ,则OP =2﹣t .①当OP =OM 时,OQ =QH +OH,即2(2﹣t )+12(2﹣t )=t ,即可求解;②当MO =MP 时,∠OQP =90°,故OQ =12O P ,即可求解;③当PO =PM 时,故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 解:(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 =kx +b 得:3=220k b b ⎧+⎪⎨⎪=+⎩,解得:=32k b ⎧⎪⎨⎪=⎩,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3x+2;(2)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x+2,则点D(0,2),由点A、O、D的坐标得:AD2=1,AO2=3,DO2=4,故DO2=OA2+AD2,故△AOD为直角三角形;(3)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3x+2,故点C(3,1),则OC=2,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30°,即∠DBO=30°,则∠ODA=60°,则∠DOA=30°故点C(3,1),则OC=2,则点C是AB的中点,故∠COB=∠DBO=30°,则∠AOC=30°,∠DOC=60°,OQ=CP=t,则OP=OC﹣PC=2﹣t,①当OP=OM时,如图1,则∠OMP=∠MPO=12(180°﹣∠AOC)=75°,故∠OQP=45°,过点P作PH⊥y轴于点H,则OH=12OP=12(2﹣t),由勾股定理得:PH 32﹣t)=QH,OQ=QH+OH 32﹣t)+12(2﹣t)=t,解得:t=33;②当MO=MP时,如图2,。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362B .332C .6D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23-,B .()23,C .()23--,D .()23-, 3.当12(1)a -+与13(2)a --的值相等时,则( )A .5a =-B .6a =-C .7a =-D .8a =- 4.关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提出如下命题:命题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命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对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命题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以上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的平方根是3 B 16±4C .1的平方根是1D .4的算术平方根是2 6.下列各点中,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四象限的点是( )A .(1,2)B .(﹣1,2)C .(1,﹣2)D .(﹣1,﹣2)7.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 8.一次函数y =﹣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9.估算x =5值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0<x <1 B .1<x <2 C .2<x <3D .3<x <4 10.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1x a x -=+的解为负数,则字母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1 B .a ≤﹣1且a ≠﹣2C .a >﹣1D .a <﹣1且a ≠﹣2 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函数y =3x +b 和y =ax -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 +b >ax -3的解集是________.12.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 )是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 1<x 2,则y 1﹣y 2_____0(填“>”、“<”或“=”).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n =+的图像与y kx b =+的图像交于点(1,2)P -,则方程组,y mx n y kx b =+⎧⎨=+⎩的解为________.14.如图,点C 坐标为(0,1)-,直线334y x =+交x 轴,y 轴于点A 、点B ,点D 为直线上一动点,则C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5.矩形ABCD 中,其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16.在△ABC 中,AB=AC ,∠BAC=100°,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 ,若△ABD 为直角三角形,则∠ADC 的度数为_____.17.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比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乙每小时所做零件的个数为_____.18.如图,ABC ∆中,B C ∠=∠,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且BF CD =,BD CE =,55FDE ∠=︒,则A ∠=__________︒.19.点P (3,-4)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20.函数y 1=x+1与y 2=ax+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3)直接写出点1A 的坐标22.如图,在边长为12cm 的正方形ABCD 中,M 是AD 边的中点,点P 从点A 出发,在正方形边上沿A B C D →→→的方向以大于1 cm/s 的速度匀速移动,点Q 从点D 出发,在CD 边上沿D C →方向以1 cm/s 的速度匀速移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 、Q 相遇时即停止移动.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s),正方形ABCD 与PMQ ∠的内部重叠部分面积为y (cm 2).已知点P 移动到点B 处,y 的值为96(即此时正方形ABCD 与PMQ ∠的内部重叠部分面积为96cm 2).(1)求点P 的速度:(2)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23.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 (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端点画一条长度为13的线段MN ;(2)在图②中,A 、B 、C 是格点,求∠ABC 的度数.24.已知,如图,//AB CD,E是AB的中点,CE DE=,求证:AC BD=.25.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4)和B(﹣1,﹣5)两点.(1)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3)判断(﹣5,﹣4)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求出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四、压轴题26.阅读并填空: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 AC=,D是边AC延长线上的一点,E在边AB 上且联接DE交BC于O,如果OE OD,那么CD BE=,为什么?解:过点E作EF AC交BC于F所以ACB EF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OEF∠=∠(________)在OCD与OFE△中()________COD FOEOD OED OEF⎧∠=∠⎪=⎨⎪∠=∠⎩所以OCD OFE△≌△,(________)所以CD FE=(________)因为AB AC=(已知)所以ACB B=∠∠(________)所以EFB B∠=∠(等量代换)所以BE FE=(________)所以CD BE=27.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AB AC=,AD AE=,DAE BAC∠=∠.(初步感知)(1)特殊情形:如图①,若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则DB__________EC.(填>、<或=)(2)发现证明: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DE 绕点A 旋转,当点D 在ABC 外部,点E 在ABC 内部时,求证:DB EC =.(深入研究)(3)如图③,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CE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4)如图④,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点C 、D 、E 在同一直线上,AM 为ADE 中DE 边上的高,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AM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拓展提升)(5)如图⑤,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将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连结BE 、CD .当5AB =,2AD =时,在旋转过程中,ABE △与ADC 的面积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A (32,32)和B (23,0),且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OC 与AB 交于点C ,且点C 的横坐标为3.(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连接OA ,试判断△AOD 的形状;(3)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设PQ 与OA 交于点M ,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29.如图,已知直线l 1:y 1=2x +1与坐标轴交于A 、C 两点,直线l 2:y 2=﹣x ﹣2与坐标轴交于B 、D 两点,两直线的交点为P 点.(1)求P 点的坐标;(2)求△APB 的面积;(3)x 轴上存在点T ,使得S △ATP =S △APB ,求出此时点T 的坐标.30.如图已知ABC 中,,8B C AB AC ∠=∠==厘米,6BC =厘来,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C 的长度;(2)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Q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4)若点Q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v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顺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NP=ND,3∠BOP=∠BOD,∠AOP=∠AOC,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即可.详解: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M、N,如图,则MP=MC,NP=ND,3∠BOP=∠BOD,∠AOP=∠AOC,∴PN+PM+MN=ND+MN+M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于H,则CH=DH,∵∠OCH=30°,∴OH=123CH=3OH=32, ∴CD=2CH=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P (2,-3)关于x 轴对称,∴对称点与点P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与原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由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依题意,112(1)3(2)a a --+=-,即3(1)2(2)a a +=-,解得7a =-,经检验7a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相关运算知识及运算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逐一分析即可得解.【详解】假设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知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这就与题设两个角不等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同时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可知命题1,2正确;因为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所以当最大边所对角是锐角时,可知另外两个角也为锐角,则命题3正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时斜边,而另外两个角为锐角,所以直角所对斜边最大,所以命题4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A、(﹣3)2的平方根是±3,故该项错误;B4,故该项错误;C、1的平方根是±1,故该项错误;D、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该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1,2)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1,2)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1,﹣2)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D、(﹣1,﹣2)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7.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还存在,∴根据可以根据三角形两角及夹边作出图形,所以,依据是AS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k=-2<0,∴一次函数经过二四象限;∵b=3>0,∴一次函数又经过第一象限,∴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2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估值,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D【解析】【分析】先求出分式方程的解,由分式方程有意义的条件可知1x ≠-,即方程的解1≠-,由解为负数可知分式方程的解小于0,可得字母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1),得2x ﹣a =x +1,解得:x =a +1,∵解为负数,∴a +1<0,∴a <﹣1,因为分式有意义,则10x +≠,1x ≠-,即11a +≠-,解得2a ≠-∴a <﹣1且a ≠﹣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解的情况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中易忽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x >-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象知,当x >-2时,y =3x +b 的图象在y =ax -3的图象的上方,故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 >-2故解析:x >-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象知,当x >-2时,y =3x +b 的图象在y =ax -3的图象的上方,故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了议程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题型较好,难度不大.【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1)、B(x2,y2)是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1<x2,∴y1>y2.∴y1﹣y2>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3.【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进行判断.【详解】∵函数的图像与的图像交于点,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12 xy=-⎧⎨=⎩【解析】【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进行判断.【详解】∵函数y mx n =+的图像与y kx b =+的图像交于点(1,2)P -,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mx n y kx b =+⎧⎨=+⎩的解是12x y =-⎧⎨=⎩, 故答案为:1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14.【解析】【分析】过点C 作直线AB 的垂线段CD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 的长.【详解】连接AC ,过点C 作CD⊥AB,则CD 的长最短,如图,对于直线令y=0,则,解得x=-4,令x=0解析:165【解析】【分析】过点C 作直线AB 的垂线段CD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 的长.【详解】连接AC ,过点C 作CD ⊥AB ,则CD 的长最短,如图,对于直线334y x =+令y=0,则3304x +=,解得x=-4,令x=0,则y=3,∴A(-4,0),B(0,3),∴OA=4,OB=3,在Rt △OAB 中,222AB OA OB =+∴AB=22435∵C(0,-1),∴OC=1,∴BC=3+1=4,∴1122ABCS BC AO AB CD==,即1144=522CD⨯⨯⨯⨯,解得,165 CD=.故答案为:16 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面积相等求出CD的长.15.(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解析:(0,3)【解析】【分析】画图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得第四点的坐标,再解答.【详解】如图,根据图形易知第四点的坐标是(0,3).故填:(0,3).【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邻边垂直,对边平行.本题画出图后可很快求解.16.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和∠C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B=AC,∠BAC=100°,∴∠B=∠C=40°解析:130°或9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B和∠C的度数,然后根据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即可求得∠ADC 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B=AC,∠BAC=100°,∴∠B=∠C=40°,∵点D在BC边上,△ABD为直角三角形,∴当∠BAD=90°时,则∠ADB=50°,∴∠ADC=130°,当∠ADB=90°时,则∠ADC=90°,故答案为130°或9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17.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列方程为:=,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析:8【解析】【分析】【详解】解:设乙每小时做x个,则甲每小时做(x+4)个,甲做60个所用的时间为604x+,乙做40个所用的时间为40x,列方程为:604x+=40x,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所以乙每小时做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甲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是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SAS 定理判定△FBD≌△D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FDB=∠DEC,从而求得∠DEC+∠EDC 的度数,然后求出∠C 的度数,最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A.【解析:70︒【解析】【分析】根据SAS 定理判定△FBD ≌△DC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FDB=∠DEC ,从而求得∠DEC+∠EDC 的度数,然后求出∠C 的度数,最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A.【详解】解:∵BF CD =,B C ∠=∠,BD CE =∴△FBD ≌△DCE∴∠FDB=∠DEC∵55FDE ∠=︒∴∠FDB++∠EDC=∠DEC+∠EDC=180°-55°=125°∴∠C=180°-125°=55°∴∠A=180°-2×55°=7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判定定理正确推理论证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9.4【解析】试题解析:根据点与坐标系的关系知,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故点P (3,﹣4)到x 轴的距离是4.解析:4【解析】试题解析:根据点与坐标系的关系知,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故点P (3,﹣4)到x 轴的距离是4.20.−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0,当x<2时,y>0,∴使y 、y 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解析:−1<x<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x>−1时,y 1>0,当x<2时,y 2>0,∴使y 1、y 2的值都大于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x<2.故答案为:−1<x<2.【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x 轴上方的图象的y 值大于0三、解答题21.(1)(2,3)-;(2)画图见解析;(3)(1,1)-【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解答即可;(2)ABC ∆各顶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A 1,B 1,C 1,然后用线段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1)点B 的坐标是(2,3)-;(2)如图,(3)点1A 的坐标是(1,1)-.【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2.(1)3 cm/s ;(2)()()()144120418021481081289t t y t t t t ⎧-≤≤⎪=-<≤⎨⎪-<≤⎩. 【解析】【分析】(1)由于P 的速度比Q 的速度大,因此P 到达B 点时,Q 在DC 边上,此时重叠部分面积为正方形的面积减去△DQM 和△ABM 的面积,求解即可;(2)分三种情况讨论:当点P 在边AB 上时,当点P 在边BC 上时,当点P 在边CD 上时,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得,AB=AD=CD=BC=12,∵M 是AD 边的中点,∴AM=MD=6,由题意可知当P 到达B 点时Q 在DC 边上,DQ=t ,∴ABM DMQ ABCD y S S S =--△△正方形 , ∴11961212612622t =⨯-⨯⨯-⨯⨯, 解得,t=4,∴ P 点的速度为12÷4=3 cm/s ;(2)当点P 在边AB 上时,04t ≤≤, APM DMQ ABCD y S S S =--△△正方形,111212636=144-1222y t t t =⨯-⨯⨯-⨯⨯ 当点P 在边BC 上时,48t <≤,DMQ ABCD AMPB y S S S =--△正方形梯形()1112123126126=180-2122y t t t =⨯-⨯-+⨯-⨯⨯ 当点P 在边CD 上时,8t <≤9,MQ y S =△P ,()112336=108-122y t t t =⨯⨯--⨯; 综上所述,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144120418021481081289t ty t tt t⎧-≤≤⎪=-<≤⎨⎪-<≤⎩.【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动点问题,注意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45°【解析】【分析】(1)根据网格和勾股定理即可在图①中,以格点为端点画一条长度为13的线段MN;(2)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可得三角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ABC的度数.【详解】解:(1)如图根据勾股定理,得MN22AM AN+2223+13(2)连接AC∵221310AC+221310BC,222425AB=+=∴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网格问题,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见解析【解析】【分析】由CE=DE易得∠ECD=∠EDC,结合AB∥CD易得∠AEC=∠BED,由此再结合AE=BE,CE=DE 即可证得△AEC≌△BED,由此即可得到AC=BD.【详解】∵CE DE=,∴ECD EDC∠=∠,∵//AB CD,∴AEC ECD ∠=∠,BED EDC ∠=∠,∴AEC BED ∠=∠,又∵E 是AB 的中点,∴AE BE =,在AEC 和BED 中,AE BE AEC BED CE DE =⎧⎪∠=∠⎨⎪=⎩,∴AEC ≌BED .∴AC BD =.【点睛】熟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1)y =3x ﹣2;(2)图象见解析;(3)(﹣5,﹣4)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23. 【解析】【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2)利用两点法画出直线即可;(3)把x =﹣5代入解析式,即可判断;(4)求得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即可求得.【详解】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b∵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4)和B (﹣1,﹣5)两点∴245k b k b +=⎧⎨-+=-⎩, 解得:k 3b 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3x ﹣2;(2)描出A 、B 点,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3)由(1)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将x=﹣5代入此函数表达式中得,y=3×(﹣5)﹣2=﹣17≠﹣4∴(﹣5,﹣4)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由(1)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令x=0,则y=﹣2,令y=0,则3x﹣2=0,∴x=23,∴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2×23=23.【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的关系,然后证明OCD OFE△≌△,写出证明过程和依据即可.【详解】解:过点E作//EF AC交BC于F,∴ACB EF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O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OCD 与OFE △中()()()COD FOE OD OED OEF ⎧∠=∠⎪=⎨⎪∠=∠⎩对顶角相等已知已证, ∴OCD OFE △≌△,(ASA )∴CD F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 AC =(已知)∴ACB B =∠∠(等边对等角)∴EFB B ∠=∠(等量代换)∴BE FE =(等角对等边)∴CD 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进行证明.27.(1)=;(2)证明见解析;(3)60°,BD=CE ;(4)90°,AM+BD=CM ;(5)7【解析】【分析】(1)由DE ∥BC ,得到DB EC AB AC=,结合AB=AC ,得到DB=EC ; (2)由旋转得到的结论判断出△DAB ≌△EAC ,得到DB=CE ;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DAB ≌△E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结论;(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5)根据旋转的过程中△ADE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而在旋转的过程中,△ADC 的AC 始终保持不变,即可.【详解】[初步感知](1)∵DE ∥BC , ∴DB EC AB AC=, ∵AB=AC ,∴DB=EC ,故答案为:=,(2)成立. 理由: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 ,在△DAB 和△EAC 中AD AEDAB EACAB AC⎪∠⎪⎩∠⎧⎨===,∴△DAB≌△EAC(SAS),∴DB=CE;[深入探究](3)如图③,设AB,CD交于O,∵△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AE,AB=AC,∠DAE=∠BAC=60°,∴∠DAB=∠EAC,在△DAB和△EAC中AD AEDAB EACAB AC⎪∠⎪⎩∠⎧⎨===,∴△DAB≌△EAC(SAS),∴DB=CE,∠ABD=∠ACE,∵∠BOD=∠AOC,∴∠BDC=∠BAC=60°;(4)∵△D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AEC=135°,在△DAB和△EAC中AD AEDAB EACAB AC⎪∠⎪⎩∠⎧⎨===,∴△DAB≌△EAC(SAS),∴∠ADB=∠AEC=135°,BD=CE,∵∠ADE=45°,∴∠BDC=∠ADB-∠ADE=90°,∵△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为△ADE中DE边上的高,∴AM=EM=MD,∴AM+BD=CM;故答案为:90°,AM+BD=CM;【拓展提升】(5)如图,由旋转可知,在旋转的过程中△ADE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最大,∴△ADC面积最大,∵在旋转的过程中,AC始终保持不变,∴要△ADC面积最大,∴点D到AC的距离最大,∴DA⊥AC,∴△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的最大为2+12×AC×AD=5+2=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旋转过程中面积变化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8.(1)y=﹣33x+2;(2)△AOD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t=23或33.【解析】【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即可求解;(2)由点A、O、D的坐标得:AD2=1,AO2=3,DO2=4,故DO2=OA2+AD2,即可求解;(3)点C3,1),∠DBO=30°,则∠ODA=60°,则∠DOA=30°,故点C3 1),则∠AOC=30°,∠DOC=60°,OQ=CP=t,则OP=2﹣t.①当OP=OM时,OQ =QH+OH3(2﹣t)+12(2﹣t)=t,即可求解;②当MO=MP时,∠OQP=90°,故OQ=12O P,即可求解;③当PO=PM时,故这种情况不存在.【详解】解:(1)将点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得:33=2203k bk b⎧+⎪⎨⎪=+⎩,解得:3=2kb⎧⎪⎨⎪=⎩-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3x+2;(2)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x+2,则点D(0,2),由点A、O、D的坐标得:AD2=1,AO2=3,DO2=4,故DO2=OA2+AD2,故△AOD为直角三角形;(3)直线AB的表达式为:y=﹣3x+2,故点C(3,1),则OC=2,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30°,即∠DBO=30°,则∠ODA=60°,则∠DOA=30°故点C(3,1),则OC=2,则点C是AB的中点,故∠COB=∠DBO=30°,则∠AOC=30°,∠DOC=60°,OQ=CP=t,则OP=OC﹣PC=2﹣t,①当OP=OM时,如图1,则∠OMP=∠MPO=12(180°﹣∠AOC)=75°,故∠OQP=45°,过点P作PH⊥y轴于点H,则OH=12OP=12(2﹣t),由勾股定理得:PH32﹣t)=QH,OQ=QH+OH32﹣t)+12(2﹣t)=t,解得:t=33;②当MO=MP时,如图2,则∠MPO=∠MOP=30°,而∠QOP=60°,∴∠OQP=90°,故OQ=12OP,即t=12(2﹣t),解得:t=23;③当PO=PM时,则∠OMP=∠MOP=30°,而∠MOQ=30°,故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t=2323.【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含30°的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还利用了方程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29.(1)P(﹣1,﹣1);(2)32;(3)T(1,0)或(﹣2,0).【解析】【分析】(1)解析式联立构成方程组,该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3)求得C的坐标,因为S△ATP=S△APB,S△ATP=S△ATC+S△PTC=|x+12|,所以|x+12|=32,解得即可.【详解】解:(1)由212y xy x=+⎧⎨=--⎩,解得11xy=-⎧⎨=-⎩,所以P(﹣1,﹣1);(2)令x=0,得y1=1,y2=﹣2∴A (0,1),B (0,﹣2),则 S △APB =12×(1+2)×1=32; (3)在直线l 1:y 1=2x +1中,令y =0,解得x =﹣12, ∴C (﹣12,0), 设T (x ,0), ∴CT =|x +12|, ∵S △ATP =S △APB ,S △ATP =S △ATC +S △PTC =12•|x +12|•(1+1)=|x +12|, ∴|x +12|=32, 解得x =1或﹣2,∴T (1,0)或(﹣2,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将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各点的坐标.30.(1)6-2t ;(2)全等,理由见解析;(3)83;(4)经过24s 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BC 边上相遇【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BP ,由PC=BC-BP ,即可求得;(2)根据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分别求出两个三角形中,点运动轨迹的边长,由∠B=∠C ,利用SAS 判定BPD △和CQP 全等即可;(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得出BP=PC ,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求点P 的运动时间,然后求点Q 的运动速度即得;(4)求出点P 、Q 的路程,根据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度,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知,BP=2t ,则PC=BC-BP=6-2t ,故答案为:6-2t ;(2)全等,理由如下:∵p Q V V ,t=1,∴BP=2=CQ ,∵AB=8cm ,点D 为AB 的中点,∴BD=4(cm ),又∵PC=BC-BP=6-2=4(cm ),在BPD △和CQP 中BD PC B C BP CQ =⎧⎪∠=∠⎨⎪=⎩∴BPD △≌CQP (SAS )故答案为:全等.(3)∵p Q V V ≠,∴BP CQ ≠,又∵BPD △≌CPQ ,∠B=∠C ,∴BP=PC=3cm ,CQ=BD=4cm ,∴点,P Q 运动时间322BP t ==(s ), ∴48332Q CQ V t===(cm/s ), 故答案为:83; (4)设经过t 秒时,P 、Q 第一次相遇,∵2/p V cm s =,8/3Q V cm s =, ∴2t+8+8=83t , 解得:t=24此时点Q 走了824643⨯=(cm ),∵ABC 的周长为:8+8+6=22(cm ),∴6422220÷=,∴20-8-8=4(cm ),经过24s 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BC 边上相遇,故答案为:24s ,在 BC 边上相遇.【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的追及问题,熟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全等的判定依据和动点的运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动点中追及问题的方向.。

八年级上册无锡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无锡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无锡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变时,整式2253m 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 C(-6,-2);(2)不发生变化,值为3-3)EN=12(EM-ON),证明见详解. 【解析】【分析】 (1)作CQ ⊥OA 于点Q,可以证明AQC BOA ≅,由QC=AD,AQ=BO,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点C 的坐标;(2)作DP ⊥OB 于点P ,可以证明AOB BPD ≅,则有BP=OB-PO=m-(-n)=m+n 为定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2253m n +-3-(3)作BH ⊥EB 于点B ,由条件可以得出∠1=30°,∠2=∠3=∠EMO=15°,∠EOF=∠BMG=45°,EO=BM,可以证明ENO BGM ≅,则GM=ON,就有EM-ON=EM-GM=EG ,最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就可得出EN=12(EM-ON).【详解】(1)如图(1)作CQ ⊥OA 于Q,∴∠AQC=9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AB,∠CAB=90°,∴∠QAC+∠OAB=90°,∵∠QAC+∠ACQ=90°,∴∠ACQ=∠BAO,又∵AC=AB,∠AQC=∠AOB,≅(AAS),∴AQC BOA∴CQ=AO,AQ=BO,∵OA=2,OB=4,∴CQ=2,AQ=4,∴OQ=6,∴C(-6,-2).(2)如图(2)作DP⊥OB于点P,∴∠BPD=90°,△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B=BD,∠ABD=∠ABO+∠OBD=90°,∵∠OBD+∠BDP=90°,∴∠ABO=∠BDP,又∵AB=BD,∠AOB=∠BPD=90°,≅∴AOB BPD∴AO=BP,∵BP=OB-PO=m-(-n)=m+n,∵A ()23,0-,∴OA=23,∴m+n=23,∴当点B 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AO=BP=m+n=23,∴整式2253m n +-的值不变为3-.(3)()12EN EM ON =- 证明:如图(3)所示,在ME 上取一点G 使得MG=ON,连接BG 并延长,交x 轴于H.∵OBM 为等边三角形,∴BO=BM=MO,∠OBM=∠OMB=∠BOM=60°,∴EO=MO,∠EBM=105°,∠1=30°,∵OE=OB,∴OE=OM=BM,∴∠3=∠EMO=15°,∴∠BEM=30°,∠BME=45°,∵OF⊥EB,∴∠EOF=∠BME,∴ENO BGM ≅,∴BG=EN,∵ON=MG,∴∠2=∠3,∴∠2=15°,∴∠EBG=90°,∴BG=12EG, ∴EN=12EG, ∵EG=EM-GM,∴EN=12(EM-GM), ∴EN=12(EM-ON).【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1)证明:PC=PE;(2)求∠CPE的度数;(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90°(3)AP=CE【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得出AB=BC,∠ABP=∠CBP=45°,结合PB=PB得出△ABP ≌△CBP,从而得出结论;(2)、根据全等得出∠BAP=∠BCP,∠DAP=∠DCP,根据PA=PE得出∠DAP=∠E,即∠DCP=∠E,易得答案;(3)、首先证明△ABP和△CBP全等,然后得出PA=PC,∠BAP=∠BCP,然后得出∠DCP=∠E,从而得出∠CPF=∠EDF=60°,然后得出△EP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AP=CE.【详解】(1)、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P=∠CBP=45°,在△ABP和△CBP中,又∵ PB=PB ∴△ABP ≌△CBP(SAS),∴PA=PC,∵PA=PE,∴PC=PE;(2)、由(1)知,△ABP≌△CBP,∴∠BAP=∠BCP,∴∠DAP=∠DCP,∵PA=PE,∴∠DAP=∠E,∴∠DCP=∠E,∵∠CFP=∠EFD(对顶角相等),∴180°﹣∠PFC﹣∠PCF=180°﹣∠DFE﹣∠E,即∠CPF=∠EDF=90°;(3)、AP=CE理由是:在菱形ABCD中,AB=BC,∠ABP=∠CBP,在△ABP和△CBP中,又∵ PB=PB ∴△ABP≌△CBP(SAS),∴PA=PC,∠BAP=∠DCP,∵PA=PE,∴PC=PE,∴∠DAP=∠DCP,∵PA=PC ∴∠DAP=∠E,∴∠DCP=∠E∵∠CFP=∠EFD(对顶角相等),∴180°﹣∠PFC﹣∠PCF=180°﹣∠DFE﹣∠E,即∠CPF=∠EDF=180°﹣∠ADC=180°﹣120°=60°,∴△EPC是等边三角形,∴PC=CE,∴AP=CE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3.已知△ABC中,AB=AC,点P是AB上一动点,点Q是AC的延长线上一动点,且点P从B运动向A、点Q从C运动向Q移动的时间和速度相同,PQ与BC相交于点D,若AB=82,BC=16.(1)如图1,当点P为AB的中点时,求CD的长;(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E,当点P、Q在移动的过程中,设BE+CD=λ,λ是否为常数?若是请求出λ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4;(2)8【解析】【分析】(1)过P点作PF∥AC交BC于F,由点P和点Q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得出BP=CQ,根据PF∥AQ,可知∠PFB=∠ACB,∠DPF=∠CQD,则可得出∠B=∠PFB,证出BP=PF,得出PF=CQ,由AAS证明△PFD≌△QCD,得出,再证出F是BC的中点,即可得出结果;(2)过点P作PF∥AC交BC于F,易知△PBF为等腰三角形,可得BE=12BF,由(1)证明方法可得△PFD≌△QCD 则有CD=12CF,即可得出BE+CD=8.【详解】解:(1)如图①,过P点作PF∥AC交BC于F,∵点P和点Q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BP=CQ,∵PF ∥AQ ,∴∠PFB=∠ACB ,∠DPF=∠CQD ,又∵AB=AC ,∴∠B=∠ACB ,∴∠B=∠PFB ,∴BP=PF ,∴PF=CQ ,又∠PDF=∠QDC ,∴△PFD ≌△QCD ,∴DF=CD=12CF , 又因P 是AB 的中点,PF ∥AQ ,∴F 是BC 的中点,即FC=12BC=8, ∴CD=12CF=4; (2)8BE CD λ+==为定值.如图②,点P 在线段AB 上,过点P 作PF ∥AC 交BC 于F ,易知△PBF 为等腰三角形,∵PE ⊥BF∴BE=12BF ∵易得△PFD ≌△QCD ∴CD=12CF ∴()111182222BE CD BF CF BF CF BC λ+==+=+== 【点睛】 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熟悉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1),在ABC 中,90A ∠=︒,AB AC =,点D 是斜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 且90EDF ∠=︒.(1)求证: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ABC 的面积为7,求四边形AEDF 的面积;(3)如图(2),如果点E 运动到AB 的延长线上时,点F 在射线CA 上且保持90EDF ∠=︒,DEF 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3.5;(3)是,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连接AD ,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BDE ≌△ADF(ASA),进而分析证得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由题意分析可得S 四边形AEDF =S ∆ADF +S ∆ADE =S ∆BDE +S ∆CDF ,以此进行分析计算求出四边形AEDF 的面积即可;(3)根据题意连接AD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BDE ≌△ADF(ASA),进而分析证得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证明:如图①,连接AD.∵∠BAC=90˚,AB=AC,点D 是斜边BC 的中点,∴AD ⊥BC ,AD=BD ,∴∠1=∠B=45°,∵∠EDF=90°,∠2+∠3=90°,又∵∠3+∠4=90°,∴∠2=∠4,在△BDE 和△ADF 中,∠1=∠B ,AD=BD,∠2=∠4,∴△BDE ≌△ADF(ASA),∴DE=DF,又∵∠EDF=90°,∴Δ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由(1)可知DE=DF ,∠C=∠6=45°,又∵∠2+∠3=90°,∠2+∠5=90°,∴∠3=∠5,∴△ADE ≌△CDF ,∴S 四边形AEDF =S ∆ADF +S ∆ADE =S ∆BDE +S ∆CDF ,∴ S ∆ABC =2 S 四边形AEDF ,∴S 四边形AEDF =3.5 .(3)是.如图②,连接AD.∵∠BAC=90°,AB=AC ,D 是斜边BC 的中点,∴AD ⊥BC,AD=BD ,∴∠1=45°,∵∠DAF=180°-∠1=180°—45°=135°,∠DBE=180°-∠ABC=180°-45°=135°,∴∠DAF=∠DBE ,∵∠EDF=90°,∴∠3+∠4=90°,又∵∠2+∠3=90°,∴∠2=∠4,在△BDE 和△ADF 中,∠DAF=∠DBE ,AD=BD,∠2=∠4,∴△BDE ≌△ADF(ASA),∴DE=DF,又∵∠EDF=90°,∴△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在ABC 中,AB AC =,点D 在BC 边上,且60,ADB E ∠=︒是射线DA 上一动点(不与点D 重合,且DA DB ≠),在射线DB 上截取DF DE =,连接EF .()1当点E 在线段AD 上时,①若点E 与点A 重合时,请说明线段BF DC =;②如图2,若点E不与点A重合,请说明BF DC AE=+;()2当点E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DE DB>时,用等式表示线段,,AE BF CD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答案】(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BF=AE-CD【解析】【分析】(1)①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到B C∠=∠,再由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DF∆是等边三角形,之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性质得到120AFB ADC∠=∠=︒,推出ABF 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由△DEF为等边三角形得到DA=DG,再推出AE=GF,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整理出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作出AG ,由(1)可知,AE=GF,DC=BG,再由线段的和差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①证明:AB AC=B C∴∠=∠,60DF DE ADB=∠=︒,且E与A重合,ADF∴∆是等边三角形60ADF AFD∴∠=∠=︒120AFB ADC∴∠=∠=︒在ABF∆和ACD∆中AFB ADCB CAB AC∠=∠⎧⎪∠=∠⎨⎪=⎩ABF ACD∴∆∆≌BF DC∴=②如图2,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ADB=60°DE=DF∴△DEF为等边三角形∵AG∥EF∴∠DAG=∠DEF=60°,∠AGD=∠EFD=60°∴∠DAG=∠AGD∴DA=DG∴DA-DE=DG-DF,即AE=GF由①易证△AGB≌△ADC∴BG=CD∴BF=BG+GF=CD+AE(2)如图3,和(1)中②相同,过点A做AG∥EF交BC于点G,由(1)可知,AE=GF,DC=BG,∴+=+==BF CD BF BG GF AE=-.故BF AE C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AC上(“点D不与,A C重合),点E是射线6.如图,ABCB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B C重合),连接DE,以DE为边作作等边三角形∆,连接CF.DEF(1)如图1,当D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同侧时,过点D 作//DG AB ,DG 交BC 于点G ,求证:CF EG =;(2)如图2,当DE 反向延长线与AB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同侧时,求证:CD CE CF =+;(3)如图3, 当DE 反向延长线与线段AB 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异侧时,猜想CD 、CE 、CF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3)CF =CD +CE ,理由见详解.【解析】【分析】(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得∠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2)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3)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DG=DC.∵DEF ∆是等边三角形,∴DE=DF ,∠EDF=60°,∴∠CDG-∠GDF=∠EDF-∠GDF ,即:∠GDE=∠CDF ,在∆ GDE 和∆ CDF 中,∵DE DF GDE CDF DG DC =⎧⎪∠=∠⎨⎪=⎩,∴∆ GDE ≅ ∆ CDF(SAS),∴CF EG =;(2)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如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DG=DC.∵DEF∆是等边三角形,∴DE=DF,∠EDF=60°,∴∠CDG-∠CDE=∠EDF-∠CDE,即:∠GDE=∠CDF,在∆ GDE和∆ CDF中,∵DE DFGDE CDFDG DC=⎧⎪∠=∠⎨⎪=⎩,∴∆ GDE≅∆ CDF(SAS),∴CF GE=,∴CD CG CE GE CE CF==+=+(3)CF=CD+CE,理由如下: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DG AB,∴∠CDG=∠A=60°,∠ACB=60°,∴CDG∆是等边三角形,∴DG=DC=GC.∵DEF∆是等边三角形,∴DE=DF,∠EDF=60°,∴∠CDG+∠CDE=∠EDF+∠CDE,即:∠GDE=∠CDF,在∆ GDE和∆ CDF中,∵DE DFGDE CDFDG DC=⎧⎪∠=∠⎨⎪=⎩,∴∆ GDE≅∆ CDF(SAS),∴CF GE==GC+CE=CD+C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5),B(12,0),在y轴负半轴上取点E,使OA=EO,作∠CEF=∠AEB,直线CO交BA的延长线于点D.(1)根据题意,可求得OE=;(2)求证:△ADO≌△ECO;(3)动点P从E出发沿E﹣O﹣B路线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到B点处停止运动;动点Q从B出发沿B﹣O﹣E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到E点处停止运动.二者同时开始运动,都要到达相应的终点才能停止.在某时刻,作PM⊥CD于点M,QN⊥CD于点N.问两动点运动多长时间△OPM与△OQN全等?【答案】(1)5;(2)见解析;(3)当两动点运动时间为72、174、10秒时,△OPM与△OQN全等【解析】【分析】(1)根据OA=OE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ASA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解决问题.(2)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分三种情况讨论:当点P、Q分别在y轴、x轴上时;当点P、Q都在y轴上时;当点P在x轴上,Q在y轴时若二者都没有提前停止,当点Q提前停止时;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0,5),∴OE=OA=5,故答案为5.(2)如图1中,∵OE =OA ,OB ⊥AE ,∴BA =BE ,∴∠BAO =∠BEO ,∵∠CEF =∠AEB ,∴∠CEF =∠BAO ,∴∠CEO =∠DAO ,在△ADO 与△ECO 中,CE0DA0OA 0ECOE AOD ∠=∠⎧⎪=⎨⎪∠=∠⎩, ∴△ADO ≌△ECO (ASA ).(2)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PO =QO 时,易证△OPM ≌△OQN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点P 、Q 分别在y 轴、x 轴上时PO =QO 得:5﹣t =12﹣3t ,解得t =72(秒), ②当点P 、Q 都在y 轴上时PO =QO 得:5﹣t =3t ﹣12,解得t =174(秒), ③当点P 在x 轴上,Q 在y 轴上时,若二者都没有提前停止,则PO =QO 得:t ﹣5=3t ﹣12,解得t =72(秒)不合题意; 当点Q 运动到点E 提前停止时,有t ﹣5=5,解得t =10(秒),综上所述:当两动点运动时间为72、174、10秒时,△OPM 与△OQN 全等.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已知:在ABC ∆中,,90AB AC BAC =∠=︒,PQ 为过点A 的一条直线,分别过B C 、两点作,BM PQ CN PQ ⊥⊥,垂足分别为M N 、.(1)如图①所示,当PQ 与BC 边有交点时,求证:MN CN BM =-;(2)如图②所示,当PQ 与BC 边不相交时,请写出线段BM CN 、和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MN BM CN =+(或BM MN CN =-或CN MN BM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先证AMB CNA ≌∆∆,得到,AM CN BM AN ==,即可证得MN CN BM =-;(2)由(1)知AMB CNA ≌∆∆,得到,AM CN BM AN ==,即可确定MN BM CN =+.【详解】证明:∵,BM PQ CN PQ ⊥⊥,∴∠AMB=∠CAN=90︒,∵∠BAC=90︒,∴∠CAN+∠ACN=90︒,∠CAN+∠BAM=90︒(或CAN ACN CAN BAM ∠+∠=∠+∠)∴BAM ACN ∠=∠,在AMB ∆和CNA ∆中,∵AMB CNA BAM ACN AB CA ∠=∠⎧⎪∠=∠⎨⎪=⎩,∴()AMB CNA AAS ≌∆∆,∴,AM CN BM AN ==,∵MN AM AN =-,∴MN CN BM =-.(2)MN BM CN =+(或BM MN CN =-或CN MN BM =-).理由:∵,BM PQ CN PQ ⊥⊥,∴∠AMB=∠CAN=90︒,∵∠BAC=90︒,∴∠CAN+∠ACN=90︒,∠CAN+∠BAM=90︒(或CAN ACN CAN BAM ∠+∠=∠+∠),∴BAM ACN ∠=∠,在AMB ∆和CNA ∆中,∵AMB CNA BAM ACN AB CA ∠=∠⎧⎪∠=∠⎨⎪=⎩,∴()AMB CNA AAS ≌∆∆,∴,AM CN BM AN ==,∴MN AN AM BM CN =+=+.【点睛】此题考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正确确定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由此得到对应相等的线段,确定它们之间的和差关系得到BM CN 、和MN 之间的关系式.9.探究与发现: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一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1)观察“规形图(1)”,试探究∠BDC 与∠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 放置在△ABC 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 、XZ 恰好经过点B 、C ,若∠A =40°,则∠ABX+∠ACX = °.②如图(3),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40°,∠DBE=130°,求∠DCE 的度数.【答案】(1)∠BDC=∠BAC+∠B+∠C,理由见解析;(2)①50;②∠DCE=85°.【解析】【分析】(1)首先连接AD并延长至点F,然后根据外角的性质,即可判断出∠BDC=∠BAC+∠B+∠C;(2)①由(1)可得∠A+∠ABX+∠ACX=∠X,然后根据∠A=40°,∠X=90°,即可求解;(3)②由∠A=40°,∠DBE=130°,求出∠ADE+∠AEB的值,然后根据∠DCE=∠A+∠ADC+∠AEC,求出∠DCE的度数即可.【详解】(1)如图,∠BDC=∠BAC+∠B+∠C,理由是:过点A、D作射线AF,∵∠FDC=∠DAC+∠C,∠BDF=∠B+∠BAD,∴∠FDC+∠BDF=∠DAC+∠BAD+∠C+∠B,即∠BDC=∠BAC+∠B+∠C;(2)①如图(2),∵∠X=90°,由(1)知:∠A+∠ABX+∠ACX=∠X=90°,∵∠A=40°,∴∠ABX+∠ACX=50°,故答案为:50;②如图(3),∵∠A=40°,∠DBE=130°,∴∠ADE+∠AEB =130°﹣40°=90°,∵DC 平分∠ADB ,EC 平分∠AEB ,∴∠ADC =12∠ADB ,∠AEC =12∠AEB , ∴∠ADC+∠AEC =1(ADB AEB)2∠+∠=45°, ∴∠DCE =∠A+∠ADC+∠AEC =40°+45°=8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熟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90BAC ∠=,点D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与点B C 、不重合),以AD 为腰作等腰直角ADE ∆,连接CE .(1)如图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直接写出,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线段,BC CE 的位置关系,线段,,B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BC CE ⊥,CE BC CD =+,理由见解析;(3),BC CE CD BC CE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AB=AC ,∠BAC=90°,AD=AE ,∠DAE=90°,判定△ABD ≌△ACE (SAS ),利用两角的和即可得出BC CE ⊥;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BC CE CD =+;(2)同(1)的方法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BD=CE ,∠ACE=∠ABD ,从而得出结论;(3)先根据SAS 证明△ABD ≌△ACE ,得出ADB AEC ∠=∠,BD CE =,从而得出结论.【详解】(1)∵△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AE =AD ,在△△ABD 和△ACE 中90AB AC BAC DAE AD AE ⎧⎪∠∠=︒⎨⎪⎩=== , ∴△ABD ≌△ACE (SAS ),∴∠B =∠ACE ,BD=CE,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B=90︒,∴∠ACE +∠ACB=90︒,即BC CE ⊥,∵BC=BD+CD, BD=CE ,∴BC CE CD =+;(2)BC CE ⊥,CE BC CD =+,理由如下:∵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90AB AC AD AE BAC DAE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ABD ACE SAS ∆≅∆∴BD CE =∵BD BC CD =+∴CE BC CD =+,∴ABD ACE ∠=∠,∵090ABD ACE ∠+∠=∴090ACE ACB ∠+∠=∴BC CE ⊥.(3),BC CE CD BC CE ⊥=+,理由如下:∵ABC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0,,90AB AC AD AE BAC DAE ==∠=∠=,∴BAC BAE DAE BAE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ABD ACE SAS ∆≅∆,∴ADB AEC ∠=∠,BD CE =,∵CD BD BC =+,∴CD CE BC =+,∵090ADE AED ∠+∠=,即090ADB CDE AED ∠+∠+∠=∴090AEC CDE AED ∠+∠+∠=,∴090DCE ∠=,即BC CE ⊥.【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利用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三角形全等.二、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11.如图1,△ABC 中,AB =AC ,∠BAC =90º,D 、E 分别在 BC 、AC 边上,连接 AD 、BE 相交于点 F ,且∠CAD =12∠ABE .(1)求证:BF =AC ;(2)如图2,连接 CF ,若 EF =EC ,求∠CFD 的度数;(3)如图3,在⑵的条件下,若 AE =3,求 BF 的长.【答案】(1)答案见详解;(2)45°,(3)4.【解析】【分析】(1)设∠CAD=x ,则∠ABE=2x ,∠BAF=90°-x ,∠AFB=180°-2x-(90°-x)= 90°-x ,进而得到∠BAF =∠AFB ,即可得到结论;(2)由∠AEB=90°-2x ,进而得到∠EFC=(90°-2x )÷2=45°-x ,由BF =AB ,可得:∠EFD=∠BFA=90°-x ,根据∠CFD=∠EFD-∠EFC ,即可求解;(3)设EF =EC =x ,则AC=AE+EC=3+x ,可得BE=BF+EF=3+x+x=3+2x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设∠CAD=x ,∵∠CAD =12∠ABE ,∠BAC =90º, ∴∠ABE=2x ,∠BAF=90°-x ,∵∠ABE+∠BAF+∠AFB=180°,∴∠AFB=180°-2x-(90°-x)= 90°-x ,∴∠BAF =∠AFB ,∴BF =AB ;∵AB =AC ,∴BF =AC ;(2)由(1)可知:∠CAD=x ,∠ABE=2x ,∠BAC =90º,∴∠AEB=90°-2x ,∵EF =EC ,∴∠EFC=∠ECF ,∵∠EFC+∠ECF=∠AEB=90°-2x ,∴∠EFC=(90°-2x )÷2=45°-x ,∵BF =AB ,∴∠BFA=∠BAF=(180°-∠ABE)÷2=(180°-2x)÷2=90°-x ,∴∠EFD=∠BFA=90°-x ,∴∠CFD=∠EFD-∠EFC=(90°-x )-(45°-x)=45°;(3)由(2)可知:EF =EC ,∴设EF =EC =x ,则AC=AE+EC=3+x ,∴AB=BF=AC=3+x ,∴BE=BF+EF=3+x+x=3+2x ,∵∠BAC =90º,∴222AB AE BE +=,∴222(3)3(32)x x ++=+,解得:11x =,23x =-(不合题意,舍去)∴BF=3+x=3+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勾股定理,用代数式表示角度和边长,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和方程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ABC △中,已知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点F ,求证:AF EF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延长AD 到点G ,使得AD DG =,连接BG ,结合D 是BC 的中点,易证△ADC 和△GDB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以及等量代换,得到△AEF中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等角对等边证得AE=EF.【详解】如图,延长AD到点G ,延长AD到点G,使得AD DG=,连接BG.∵AD是BC边上的中线,∴DC DB=.在ADC和GDB△中,AD DGADC GDBDC DB=⎧⎪∠=∠⎨⎪=⎩(对顶角相等),∴ADC≌GDB△(SAS).∴CAD G∠=∠,BG AC=.又BE AC=,∴BE BG=.∴BED G∠=∠.∵BED AEF∠=∠∴AEF CAD∠=∠,即AEF FAE∠=∠∴AF E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定义:如果一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2个小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好线”: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小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好好线”.理解:(1)如图1,在ABC∆中,AB AC=,点D在AC边上,且AD BD BC==,求A∠的大小;(2)在图1中过点C作一条线段CE,使BD,CE是ABC∆的“好好线”;在图2中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好好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画出一种即可);应用:(3)在ABC ∆中,27B ∠=,AD 和DE 是ABC ∆的“好好线”,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边上,且AD BD =,DE CE =,请求出C ∠的度数.【答案】(1)36°;(2)见详解;(3)18°或42°【解析】【分析】(1)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三对角相等,设∠A=∠ABD=x ,表示出∠BDC 与∠C ,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即可确定出∠A 的度数.(2)根据(1)的解题过程作出△ABC 的“好好线”;45°自然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过底角一顶点作对边的高,发现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可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种情形以一底角作为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则另一底角被分为45°和22.5°,再以22.5°分别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顶角,易得其中作为底角时所得的三个三角形恰都为等腰三角形;(3)用量角器,直尺标准作27°角,而后确定一边为BA ,一边为BC ,根据题意可以先固定BA 的长,而后可确定D 点,再分别考虑AD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或者底边,兼顾A 、E 、C 在同一直线上,易得2种三角形ABC ;根据图形易得∠C 的值;【详解】解:(1)∵AB=AC ,∴∠ABC=∠C ,∵BD=BC=AD ,∴∠A=∠ABD ,∠C=∠BDC ,设∠A=∠ABD=x ,则∠BDC=2x ,∠C=°180-2x 可得°180-22x x = ∴x=36°则∠A=36°;(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①当AD=AE时,∵2x+x=27°+27°,∴x=18°;②当AD=DE时,∵27°+27°+2x+x=180°,∴x=42°;综上所述,∠C为18°或42°的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外角间的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1)已知△ABC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2)已知△ABC中,∠C是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B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请探求∠ABC与∠C之间的关系.【答案】(1)图形见解析(2) ∠ABC与∠C之间的关系是∠ABC=135°-34∠C或∠ABC=3∠C或∠ABC=180°-3∠C或∠ABC=90°,∠C是小于45°的任意锐角.【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角度,要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运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计算出可能的角度,或者先从草图中确认可能的情况,及角度,然后画上.(2)在(1)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需要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列方程,可得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试题解析:(1)如图①②(共有2种不同的分割法).(2)设∠ABC=y,∠C=x,过点B的直线交边AC于点D.在△DBC中,①若∠C是顶角,如图,则∠CBD=∠CDB=90°-12x,∠A=180°-x-y.故∠ADB=180°-∠CDB=90°+12x>90°,此时只能有∠A=∠ABD,即180°-x-y=y-1902x⎛⎫-⎪⎝⎭,∴3x+4y=540°,∴∠ABC=135°-34∠C.②若∠C是底角,第一种情况:如图,当DB=DC时,∠DB C=x.在△ABD中,∠ADB=2x,∠ABD=y-x.若AB=AD,则2x=y-x,此时有y=3x,∴∠ABC=3∠C.若AB=BD,则180°-x-y=2x,此时有3x+y=180°,∴∠ABC=180°-3∠C.若AD=BD,则180°-x-y=y-x,此时有y=90°,即∠ABC=90°,∠C为小于45°的任意锐角.第二种情况:如图,当BD=BC时,∠BDC=x,∠ADB=180°-x>90°,此时只能有AD=BD,∴∠A=∠ABD=12∠BDC=12∠C<∠C,这与题设∠C是最小角矛盾.∴当∠C是底角时,BD=BC不成立.综上所述,∠ABC与∠C之间的关系是∠ABC=135°-34∠C或∠ABC=3∠C或∠ABC=180°-3∠C或∠ABC=90°,∠C是小于45°的任意锐角.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1)问是计算与作图相结合的探索.本问对学生运用作图工具的能力,以及运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并结合“方程思想”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本题不仅趣味性强,创造性强,而且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15.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连结AD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AD⊥BC ,BD=AD ,∴∠B=∠BAD=∠DAC=45°,又∵BE=AF ,∴△BDE≌△ADF(SAS),∴ED=FD ,∠BDE=∠ADF,∴∠EDF=∠EDA+∠ADF=∠EDA+∠BDE=∠BDA=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连结AD∵AB=AC ,∠BAC=90° ,D为BC中点 ,∴AD=BD ,AD⊥BC ,∴∠DAC=∠ABD=45° ,∴∠DAF=∠DBE=135°,又∵AF=BE ,∴△DAF ≌△DBE (SAS ),∴FD=ED ,∠FDA=∠EDB,∴∠EDF=∠EDB+∠FDB=∠FDA+∠FDB=∠ADB=90°.∴△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等于底边的一半,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6.如果一个三角形能被一条线段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称这条线段为这个三角形的特异线,称这个三角形为特异三角形.(1)如图1,ABC ∆是等腰锐角三角形,()AB AC AB BC =>,若ABC ∠的角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且BD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则BDC ∠= 度.(2)如图2,ABC ∆中,2B C ∠=∠,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求证:AE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若ABC ∆是特异三角形,30A ∠=,B 为钝角,不写过程,直接写出所有可能的B 的度数.【答案】(1)72;(2)证明见解析;(3)∠B 度数为:135°、112.5°或140°.【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C=∠ABC=∠BDC=2∠A ,据此进一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通过证明△ABE 与△AEC 为等腰三角形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分当BD 为特异线、AD 为特异线以及CD 为特异线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详解】(1)∵AB=AC ,∴∠ABC=∠C ,∵BD 平分∠ABC ,∴∠ABD=∠CBD=12∠ABC , ∵BD 是△ABC 的一条特异线,∴△ABD与△BCD为等腰三角形,∴AD=BD=BC,∴∠A=∠ABD,∠C=∠BDC,∴∠ABC=∠C=∠BDC,∵∠BDC=∠A+∠ABD=2∠A,设∠A=x,则∠C=∠ABC=∠BDC=2x,在△ABC中,∠A+∠ABC+∠C=180°,即:x+2x+2x=180°,∴x=36°,∴∠BDC=72°,故答案为:72;(2)∵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A=EC,∴△EAC为等腰三角形,∴∠EAC=∠C,∴∠AEB=∠EAC+∠C=2∠C,∵∠B=2∠C,∴∠AEB=∠B,∴△EAB为等腰三角形,∴AE是△ABC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当BD是特异线时,如果AB=BD=DC,则∠ABC=∠ABD+∠DBC=120°+15°=135°;如果AD=AC,DB=DC,则∠ABC=∠ABD+∠DBC=75°+37.5°=112.5°;如果AD=DB,DC=DB,则∠ABC=∠ABD+∠DBC=30°+60°=90°,不符合题意,舍去;如图4,当AD是特异线时,AB=BD,AD=DC,则:∠ABC=180°−20°−20°=140°;当CD为特异线时,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度数为:135°、112.5°或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点 B是 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C、D在x正半轴上.(1)如图,若∠BAO=60°,∠BCO=40°,BD、CE 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直接写出CF的长_____.(2)如图,△ABD是等边三角形,以线段B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BCQ,连接 QD并延长,交 y轴于点 P,当点 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满足 PD=23DC?请求出点C的坐标;(3)如图,以AB为边在AB的下方作等边△ABP,点B在 y轴上运动时,求OP的最小值.【答案】(1)6;(2)C的坐标为(12,0);(3)3 2 .【解析】【分析】(1)作∠DCH=10°,CH 交BD 的延长线于H,分别证明△OBD≌△HCD 和△AOB≌△FH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2)证明△CBA≌△Q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Q=∠BAC=60°,求出CD,得到答案;(3)以OA 为对称轴作等边△ADE,连接EP,并延长EP 交x 轴于点F.证明点P 在直线EF上运动,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详解】解:(1)作∠DCH =10°,CH 交 BD 的延长线于 H ,∵∠BAO =60°,∴∠ABO =30°,∴AB =2OA =6,∵∠BAO =60°,∠BCO =40°,∴∠ABC =180°﹣60°﹣40°=8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D =∠CBD =40°,∴∠CBD =∠DCB ,∠OBD =40°﹣30°=10°,∴DB =DC ,在△OBD 和△HCD 中,==OBD HCD DB DC ODC HDC ∠∠⎧⎪=⎨⎪∠∠⎩∴△OBD ≌△HCD (ASA ),∴OB =HC ,在△AOB 和△FHC 中,==ABO FCH OB HC AOB FHC ∠∠⎧⎪=⎨⎪∠∠⎩∴△AOB ≌△FHC (ASA ),∴CF=AB=6,故答案为6;(2)∵△ABD 和△BCQ 是等边三角形,∴∠ABD =∠CBQ =60°,∴∠ABC =∠DBQ ,在△CBA 和△QBD 中,BA BDABC DBQBC BQ=⎧⎪∠=∠⎨⎪=⎩∴△CBA≌△QBD(SAS),∴∠BDQ=∠BAC=60°,∴∠PDO=60°,∴PD=2DO=6,∵PD=23DC,∴DC=9,即 OC=OD+CD=12,∴点 C的坐标为(12,0);(3)如图3,以 OA为对称轴作等边△ADE,连接 EP,并延长 EP交 x 轴于点F.由(2)得,△AEP≌△ADB,∴∠AEP=∠ADB=120°,∴∠OEF=60°,∴OF=OA=3,∴点P在直线 EF上运动,当 OP⊥EF时,OP最小,∴OP=12OF=32则OP的最小值为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八年级的小明同学通到这样一道数学题目:△ABC为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AB边上任意一动点,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E=BD.(1)如图①,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DE = ;(2)如图②,点E 在运动过程中,DE 与E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F 是AC 的中点,连接EF .在AB 边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DE +EF 值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答案】(1)23;(2)DE =CE ,理由见解析;(3)这个最小值为27;【解析】【分析】(1)如图①,过点E 作EH ⊥BC 于H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 =DB =AE =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H =1,EH 3=,由勾股定理可求解;(2)如图②,过E 作EF ∥BC 交AC 于F ,可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AE =EF =AF =BD ,由“SAS ”可证△DBE ≌△EFC ,可得DE =CE ;(3)如图③,将△ABC 沿AB 翻折得到△ABC ',连接C 'F 交AB 于点E ',连接CE ',DE ',过点F 作FH ⊥AC '于点H ,由“SAS ”可证△ACE '≌△AC 'E ',可得C 'E '=CE ',可得当点C ',点E ',点F 三点共线时,DE +EF 的值最小,由勾股定理可求最小值.【详解】(1)如图①,过点E 作EH ⊥BC 于H ,∵△ABC 为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E 是AB 的中点,∴AE =BE =2=DB ,∠ABC =60°,且EH ⊥BC ,∴∠BEH =30°,∴BH =1,EH 3=3=∴DH =DB +BH =2+1=3,∴DE 2293DH EH =+=+=23故答案为:3(2)DE =CE.理由如下:如图②,过E 作EF ∥BC 交AC 于F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 年 级 数 学 试 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9的平方根是( ).A .3B .-3C .±3D .±32、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3B . 2、3、4C . 3、4、5D .4、5、63、下列说法: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2a 没有平方根;③任何实数的立方根有且只有一个;④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的数是0和1.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下列各组图形,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A B C D5、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6、为筹备本班元旦联欢晚会,在准备工作中,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什么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再决定最终买哪种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他最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加权平均数 D .众数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 的坐标为 (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 .(3,1)B .(2,2)C .(3,2)D .(-2,2)8.下列一次函数中,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 .y =x B .y =-x C .y =x +1 D .y = x -19、如图所示,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则重叠部分ABCD 一定是( ). A .菱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梯形10、一水池蓄水20 m 3,打开阀门后每小时流出5 m 3,放水后池内剩下的水的立方数Q (m 3)与放水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表示为( )A B C D(第9题图)(第7题图)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比较大小:32(填“>”、“<”、或“=”).12、写出一个你所学过的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 .13、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底角(指锐角)是 度.14、 如图,若直线l 1:32-=x y 与l 2:3+-=x y 相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332y x y x 的解是 . 15、 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2),点C 的坐标为(5,5),要使以A 、B 、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点D 坐标在第一象限,那么点D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5分。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A .2B .2±C.2 D.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在x轴上,点C的坐标为(1,0),2AC-=.将Rt ABC∆先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坐标是( )A.(1,2)-B.(4,2)-C.(3,2) D.(2,2)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x y-=-⎧⎨+=-⎩的解为41xy=-⎧⎨=⎩,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x+5与y=﹣12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A.(﹣4,1)B.(1,﹣4)C.(4,﹣1)D.(﹣1,4)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0.220.22a b a ba b a b++=++B.231843214332x y x yx yx y++=--C.n n am m a-=-D.221a ba b a b+=++5.中国传统服装历史悠远,下列服装中,是轴对称的是()A.B.C.D.6.甲、乙两车从A 地出发,匀速驶向B 地.甲车以80km/h 的速度行驶1h 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 地并停留1h 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 (km )与乙车行驶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 ;②m =160;③点H 的坐标是(7,80);④n =7.5.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8.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 -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2,-5)B .(-4,-3)C .(0,-3)D .(-2,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B .()2,3-C .()3,2-D .()3,2--10.如果0a b -<,且0ab <,那么点(),a b 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 A .x ﹣1B .2mC .3b D .34(x+y )12.若3n +3n +3n =19,则n =( ) A .﹣3 B .﹣2 C .﹣1 D .0 13.我们知道,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 ) A .1B .2C .4D .无数14.如图,已知AB AD =,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定ABC ≌ADC 条件的是A .BC DC =B .BAC DAC ∠=∠ C .90BD ︒∠=∠= D .ACB ACD ∠=∠ 15.下列各点中,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是( )A .(﹣2,﹣3)B .(2,﹣3)C .(﹣4,3)D .(3,﹣4)二、填空题16.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17.如图①的长方形ABCD 中, E 在AD 上,沿BE 将A 点往右折成如图②所示,再作AF ⊥CD 于点F ,如图③所示,若AB =2,BC =3,∠BEA =60°,则图③中AF 的长度为_______.18.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0y ax b a =+≠和()0y kx k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220y ax b y kx --=⎧⎨--=⎩的解是 _______.20.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AD⊥BC于点D,则∠BAD= °.2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2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0,2),如果将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CB,那么点C的坐标是.23.如图,已知直线l1:y=kx+4交x轴、y轴分别于点A(4,0)、点B(0,4),点C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l2:12y x n=+经过AB的中点P,点Q(t,0)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Q作QM⊥x轴,分别交l1、l2于点M、N,当MN=2MQ时,t的值为_____.24.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25.对某班组织的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已知80.5~90.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10,频率是0.2,那么该班级的人数是_____人.三、解答题26.小红驾车从甲地到乙地,她出发第xh 时距离乙地ykm ,已知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图中的折线表示她在整个驾车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1)B 点的坐标为( , );(2)求线段AB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小红休息结束后,以60km/h 的速度行驶,则点D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27.如图,已知函数12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一次函数2y kx b =+的图像经过点(0,4)B ,与x 轴交于点C ,与12y x =+的图像交于点D ,且点D 的坐标为2,3n ⎛⎫ ⎪⎝⎭.(1)求k 和b 的值;(2)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28.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点A 的对应点为点C .(1)若A (6,0),B (0,4),求点C 的坐标;(2)以B 为直角顶点,以AB 和OB 为直角边分别在第一、二象限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OBE ,连DE 交y 轴于点M ,当点A 和点B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判断并证明AO 与MB 的数量关系. 29.已知△ABC .(1)在图①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B 的平分线和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D 、E 分别是边BC 和AB 上的点,且CD BE =,连接OD OE 、求证:OD OE =;(3)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点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BEF 的周长等于BC 边的长,试探究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0.某玉米种子的价格为a 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价格打8折,某科技人员对付款金额和购买量这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用列表法做了分析,并绘制出了函数图象,以下是该科技人员绘制的图象和表格的不完整资料,已知点A 的坐标为(2,10),请你结合表格和图象: 付款金额y a7.5 10 12 b购买量x (千克)11.522.53(1)a = ,b = ;(2)求出当2x >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A ,()6,4B ,D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A B D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13t <<).(1)点D 的坐标是______;(2)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_(用t 表示);(3)求POD 的面积S 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对应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直接作答. 【详解】解:4的平方根是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D解析:D 【解析】先求出A 点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所得到的的坐标A ',再求出A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坐标A '',A ''即为变换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 【详解】将Rt ABC ∆先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坐标为A '(-1,2),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A '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3个单位长度,故变换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是A ''(2,2). 【点睛】本题考察点的坐标的变换及平移.3.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 y x y -=-⎧⎨+=-⎩的解为41x 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 =x +5与y =﹣12x ﹣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4,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4.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依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 【详解】A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10,应得210102a ba b++,即A 不正确,B . 26(3)184321436()32x y x y x yx y ⨯++=-⨯-,故选项B 正确,C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与原分式不相等,即C 项不合题意,D .22a ba b++不能化简,故选项D 不正确.【点睛】此题考察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需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不能在分子和分母中加减同一个整式,这是错误的.5.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乙追上甲的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可判断①,根据乙由相遇点到达B点所用时间可确定m 的值,即可判断②,根据乙休息1h甲所行驶的路程可判断③,由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即可判断④.【详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乙的速度为120km/h.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则m=160,②正确;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通过分段函数图像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明确图像中的信息是解题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0k >∵一次函数y x k =+中,1>0, 0k > ∴一次函数y x k =+经过一、二、三象限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与各项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B解析: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4,−3). 故选B. 【点睛】考查点的平移,掌握上下改变纵坐标,左右横左标变化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 【详解】解:点()3,2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轴对称.熟记①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0a b -<,且0ab <可确定出a 、b 的正负情况,再判断出点(),a b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正负性,然后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0a b -<,且0ab <,∴a 0,0b <>∴点(),a b 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1.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分式的定义判断即可.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分母均为整式.【详解】 解:2m是分式,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详解】 解:13339n n n ++=, 1233n +-∴=,则12n +=-,解得:3n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3.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该图形对称轴条数为2条.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4.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AB=AD,BC=D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S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B=AD,∠BAC=∠DAC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SAS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AD,∠B=∠D=90°再加上公共边AC=AC可利用HL判定△ABC≌△AD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AD,∠ACB=∠ACD再加上公共边AC=AC不能判定△ABC≌△ADC,故此选项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5.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各点所在象限,再根据到x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可得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3,进而可得答案.【详解】A、(﹣2,﹣3)在第三象限,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2,﹣3)在第四象限,到x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4,3)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3,﹣4)在第四象限,到x轴的距离为4个单位,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象限判定坐标,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解析:(1,1)【解析】【分析】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推出AC=OC,求出AC、OC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D,推出CD=OD,即可求出B的坐标.【详解】解:过A作AC⊥直线y=x于C,过C作CD⊥OA于D,当B和C重合时,线段AB最短,∵直线y=x,∴∠AOC=45°,∴∠OAC=45°=∠AOC,∴AC=OC,由勾股定理得:2AC2=OA2=4,∴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OC=OA×CD,22=2CD,∴CD=1,∴OD=CD=1,∴B (-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到垂线段最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当B 和C 重合时,线段AB 最短,题目比较典型,主要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17.3-【解析】【分析】作AH⊥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析:3-3【解析】【分析】作AH ⊥BC 于H .证明四边形AFCH 是矩形,得出AF=CH ,在Rt △ABH 中,求得∠ABH=30°,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BH=3,可求出HC 的长度即为AF 的长度.【详解】解:如下图,作AH ⊥BC 于H .则∠AHC=90°,∵四边形形ABCD 为长方形,∴∠B=∠C=∠EAB=90°,∵AF ⊥CD ,∴∠AFC=90°,∴四边形AFCH 是矩形,,AF CH =∵∠BEA =60°,∴∠EAB=3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H=90°-2∠EAB=30°,∵在Rt△ABH 中, AB=2,∴112AH AB ==, 根据勾股定理2222213BH AB AH -=-=∴3AF HC BC BH ==-=-故填: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变化,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能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解得:x >1.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解析:1x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 解得:x >1.故答案为:1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19.【解析】【分析】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所以交点P 也上移两个单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是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交点P (-4,-2解析:40x y =-⎧⎨=⎩【分析】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所以交点P 也上移两个单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2y ax b --=是()0y ax b a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20y kx --=是()0y kx k =≠图像上移2个单位得到,∴ 交点P (-4,-2),也上移两个单位得到P '(-4,0),∴++2+2y ax b y kx =⎧⎨=⎩的解为40x y =-⎧⎨=⎩, 即方程组220y ax b y kx --=⎧⎨--=⎩ 的解为40x y =-⎧⎨=⎩, 故答案为:40x y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20.30【解析】【分析】根据正三角形ABC 得到∠BAC=60°,因为AD ⊥B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AD 的度数.【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正三角形ABC 得到∠BAC=60°,因为AD ⊥B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AD 的度数.【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 ,AD ⊥BC ,∴∠BAD=12∠BAC=30°,故答案为30°.21.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解析:12cm.【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①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②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所以其周长是12cm.故答案为1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构成条件. 22..【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点D,∵∠CBD+∠ABO=90°,∠ABO+∠BAO=90°,∴∠CBD=∠BAO,在△ABO与△BCD中,∠CBD=∠BAO,,.解析:(21)【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点D,∵∠CBD+∠ABO=90°,∠ABO+∠BAO=90°,∴∠CBD=∠BAO,在△ABO与△BCD中,∠CBD=∠BAO,∠BDC=∠AOB, BC=AB ,∴△ABO ≌△BCD (AAS ),∴CD=OB ,BD=AO ,∵点A (1,0),B (0,2),∴CD=2,BD=1,∴OD=OB-BD=1,又∵点C 在第二象限,∴点C 的坐标是(-2,1).23.10或【解析】【分析】先求出的值,确定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M 、N 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MN ,MQ 的代数式,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借助于方程求得t 的值即可;解析:10或227 【解析】【分析】先求出k n ,的值,确定12l l ,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M 、N 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MN ,MQ 的代数式,由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借助于方程求得t 的值即可;【详解】解:把()40A ,代入到4y kx =+中得:440k +=,解得:1k =-, ∴1l 的关系式为:4y x =-+,∵P 为AB 的中点,()40A ,,()0,4B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2,2P ,把()2,2P 代入到12y x n =+中得:1222n ⨯+=,解得:1n =, ∴2l 的关系式为:112y x =+, ∵QM x ⊥轴,分别交直线1l ,2l 于点M N 、,()0Q t ,,∴(),4M t t -+,1,12N t t ⎛⎫+ ⎪⎝⎭,∴()1341322MN t t t ⎛⎫=-+-+=- ⎪⎝⎭,44MQ t t =-+=-, ∵2MN MQ =, ∴33242t t -=-, 分情况讨论得:①当4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10t =;②当24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227t =; ③当2t <时,去绝对值得:()33=242t t --, 解得:102t =>,故舍去;综上所述:10t =或227t =; 故答案为:10或227. 【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点,能够表示出线段的长度表达式,合理的使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一定的难度.24.(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 -4得:0=2x -4,x=2,即一次函数y=2x -4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2,0)解析:(2,0)【解析】【分析】把y=0代入y=2x+4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把y=0代入y=2x-4得:0=2x-4,x=2,即一次函数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故答案是:(2,0).【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25.50【解析】【分析】利用数据的总数=该组的频数÷该组的频率解答即可.【详解】解:该班级的人数为:10÷0.2=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数据的总数与解析:50【解析】【分析】利用数据的总数=该组的频数÷该组的频率解答即可.【详解】解:该班级的人数为:10÷0.2=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数据的总数与频数、频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点B的坐标为(3,120);(2)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100x+420;(3)D点表示此时小红距离乙地0km,即小红到达乙地.【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知C点坐标,根据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可得B点坐标;(2)利用待定系数法,由A、B两点坐标可求出函数关系式;(3)D点表示小红距离乙地0km,即小红到达乙地.本题解析:(1)由图象可知,C (4,120),∵小红驾车中途休息了1小时,∴点B 的坐标为(3,120);(2)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根据题意,当x=0时,y=420;当x=3时,y=120.∴42001203k b k b =+⎧⎨=+⎩ ,∴100420k b =-⎧⎨=⎩, ∴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100x+420.(3)D 点表示此时小红距离乙地0km ,即小红到达乙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题意读懂图象的基本能力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的技能,属基础题.27.(1)k 和b 的值分别为2-和4;(2)23x >;(3)103. 【解析】【分析】(1)根据点D 在函数y =x +2的图象上,即可求出n 的值;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b 的值;(2)根据图象,直接判断即可;(3)用三角形OBC 的面积减去三角形ABD 的面积即可.【详解】(1)函数12y x =+的图像过点D ,且点D 的坐标为2(,)3n ,则有28233n =+=. 所以点D 的坐标为28(,)33. 所以有4,28.33b k b =⎧⎪⎨+=⎪⎩ 解得2,4.k b =-⎧⎨=⎩所以k 和b 的值分别为2-和4. (2)由图象可知,函数y =kx +b 大于函数y =x +2时,图象在直线x =23的左侧, ∴x <23, 故答案为:x <23. (3)已知函数12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则点A 坐标为(0,2).所以422AB OB OA =-=-=.函数2ykx b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C ,令20y =,则240x -+=.2x =.所以点C 坐标为(2,0).∴2OC =.则四边形AOCD 的面积等于112104222233BOC BAD S S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交点,解决此题时,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第(3)小题中,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利用整体减去部分的方法进行计算.28.(1)C (-4,-2);(2)AO = 2MB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过C 点作y 轴的垂线段,垂足为H 点,证明△ABO ≌△BCH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C 在第三象限即可求得C 点坐标;(2)过D 点作DN ⊥y 轴于点N ,证明△DBN ≌△BAO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N =AO ,DN =BO ,再证明△DMN ≌△EMB ,可得MN =MB ,于是可得AO =2MB.【详解】(1)解:过C 点作y 轴的垂线段,垂足为H 点.∴∠BHC =∠AOB =90°,∵A (6,0),B (0,4)∴OA =6,OB =4∵∠ABC =90°,∴∠ABO +∠OBC =90°,又∠ABO +∠OAB =90°,∴∠OBC =∠OAB ,∵在△ABO 和△BCH 中BHC AOB OBC OAB AB BC ∠=∠⎧⎪∠=∠⎨⎪=⎩∴△ABO ≌△BCH ,∴AO =BH =6,CH =BO =4,∴OH =2,∴C (-4,-2).(2)AO = 2MB .过D 点作DN ⊥y 轴于点N ,∴∠BND =∠AOB =90°,∵△ABD 、△O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OBE =90°,AB =BD ,BO =BE ,∴∠DBN +∠ABO =∠BAO +∠ABO =90°,∴∠DBN =∠BAO ,∴△DBN ≌△BAO ,∴BN =AO ,DN =BO ,在△DMN 和△EMB 中,∵DN =BO=BE ,∠DNM =∠EBM ,∠DMN =∠EMB ,∴△DMN ≌△EMB ,∴MN =MB =12BN =12AO ∴AO =2MB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9.(1)见解析;(2)见解析;(3)ABC ∠与EOF ∠的数量关系是2180ABC EOF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ABC 的平分线;利用基本作图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完成; (2)如图,设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G ,作OH ⊥AB 于H ,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OH=OG ,BH=BG ,继而证明EH =DG ,然后可证明OEH ODG ∆≅∆,于是可得到OE=OD ;(3)作OH ⊥AB 于H ,OG ⊥CB 于G ,在CB 上取CD=BE ,利用(2)得到 CD=BE ,OEH ODG∆≅∆,OE=OD,EOH DOG∠=∠,180ABCHOG∠+∠=,可证明EOD HOG∠=∠,故有180ABC EOD∠+∠=,由△BEF的周长=BC可得到DF=EF,于是可证明OEF OGF∆≅∆,所以有EOF DOF∠=∠,然后可得到ABC∠与EOF∠的数量关系.【详解】解:(1)如图,就是所要求作的图形;(2)如图,设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G ,作OH⊥AB于H,∵BO平分∠ABC,OH⊥AB,OG垂直平分BC,∴OH=OG,CG=BG,∵OB=OB,∴OBH OBG∆≅∆,∴BH=BG,∵BE=CD,∴EH=BH-BE=BG-CD=CG-CD=DG,在OEH∆和ODG∆中,90OH OGOHE OGDEH DG=⎧⎪∠=∠=⎨⎪=⎩,∴OEH ODG∆≅∆,∴OE=OD.(3)ABC∠与EOF∠的数量关系是2180ABC EOF∠+∠=,理由如下;如图 ,作OH⊥AB于H,OG⊥CB于G,在CB上取CD=BE,由(2)可知,因为 CD=BE ,所以OEH ODG ∆≅∆且OE=OD ,∴EOH DOG ∠=∠,180ABC HOG ∠+∠=,∴EOD EOG DOG EOG EOH HOG ∠=∠+∠=∠+∠=∠,∴180ABC EOD ∠+∠=,∵△BEF 的周长=BE+BF+EF=CD+BF+EF=BC∴DF=EF,在△OEF 和△OGF 中,OE OD EF FD OF OF =⎧⎪=⎨⎪=⎩, ∴OEF OGF ∆≅∆,∴EOF DOF ∠=∠,∴2EOD EOF ∠=∠,∴2180ABC EO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相关性质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属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解题能力.30.(1)5,14a b ==;(2)42y x =+【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购买量是函数的自变量x ,也可看出2千克的金额为10元,从而可求1千克的价格,即a 的值,由表格可得出:当购买量大于等于2千克时,购买量每增加0.5千克,价格增加2元,进而可求b 的值;(2)先设关系式为y=px+q ,然后将(2,10),且x=3时,y=14,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p ,q 的值,从而确定关系式;【详解】解:(1)购买量是函数中的自变量x ,设射线OA 解析式为:y=mx ,把A (2,10)代入得:10=2m ,即m=5,∴射线OA 解析式为y=5x ,把x=1代入得:y=5,即a=5;根据题意得:b=2×5+(3-2)×5×80%=10+4=14;故答案为:5;14.(2)当x >2时,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px+q ,∵y=px+q 经过点(2,10),又x=3时,y=14,∴210314p q p q +=⎧⎨+=⎩, 解得:42p q =⎧⎨=⎩, ∴当x >2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4x+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图表中点的坐标是解题关键.31.(1)(3,4);(2)(6,t -6)(3)()()()20632161022621013t t S t t t t ⎧<≤⎪⎪=-+<≤⎨⎪-<<⎪⎩【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A 、B 的坐标,即可求出OA=BC=6,OC=AB=4,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点D 的坐标;(2)画出图形,易知:点P 的横坐标为6,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点P 的运动路程,从而求出AP 的长,即可得出点P 的坐标;(3)分别求出点P 到达A 、B 、D 三点所需时间,然后根据点P 运动到OA 、AB 、BD 分类讨论,并写出t 对应的取值范围,然后画出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各种情况下S 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详解】解:(1)∵长方形O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A ,()6,4B ,∴OA=BC=6,OC=AB=4,BA ⊥x 轴,BC ⊥y 轴∵D 是BC 的中点,∴CD=BD=12BC=3 ∴点D 的坐标为(3,4)故答案为:(3,4);(2)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如下图所示易知:点P 的横坐标为6,∵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时间为t∴点P 运动的路程OA +AP=t∴AP=t -6∴点P 的坐标为(6,t -6)故答案为:(6,t -6);(3)根据点P 的速度可知:点P 到达A 点所需时间为OA ÷1=6s点P 到达B 点所需时间为(OA+AB )÷1=10s点P 到达D 点所需时间为(OA+AB+BD )÷1=13s①当点P 在OA 上运动时,此时06t <≤,过点D 作DE ⊥x 轴于E∴DE=4∵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OP=t∴122S OP DE t =•=; ②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此时610t <≤,由(2)知AP=t -6∴BP=AB -AP=10-t∴OCD OAP BDP OABC S S S S S =---△△△长方形=111222OA AB OC CD OA AP BD BP •-•-•-• =()()111644366310222t t ⨯-⨯⨯-⨯⨯--⨯⨯- =3212t -+; ③当点P 在BD 上运动时,此时1013t <<,∵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时间为t∴点P 运动的路程OA +AB +BP=t∴BP=t -OA -AB=t -10∴DP=BD -BP=13-t12S OC DP =• =()14132t ⨯- =262t - 综上所述:()()()20632161022621013t t S t t t t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长方形中的动点问题,掌握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江苏省无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无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

15. 如图,△ ABC中, AB=AC, DE垂直平分 AB,BE⊥ AC, AF⊥ BC,则∠ EFC= ▲ °
第 11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16. 如 图 , 在 一 个 单 位 为 1 的 方 格 纸 上 , △A1A2A3 , △A3A4A5,△A5A6A7,…,是斜边在 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 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 1A2A3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0) , A2(1 , -1) , A3(0 , 0) ,则依图中所示规律, A2015 的坐 ▲.
求下列各式中的 x. (1)
2x 2 11 39
19. (本题满分 8 分)
△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 作△ ABC关于 y 轴成轴对称的△A 1B1C1;
(2) 将△A1B1C1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
△A2B2C2;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
(3) 在 x 轴上求作一点 P,使 PA1+PC2 的值最小,点
[ 来源: 学 &科&网Z&X&X&K]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有 10 小题,共 80 分.) 17.(每小题 3 分,共 6 分)计算
( 1) 16 3 8 3 27 ( 2)( -1 ) 2015+( π - 3 10 ) 0 +2 1 - ( 2) 2 +( 3 1.5 ) 3
18. (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 2)将图 1 中的 △OA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角,连结 AC、 BD 得到图 2,这时( 1)中的两个结论
12. 已知 y 与 x 成正比例 , 当 x= 4 时 ,y = 3.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O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50A ∠=︒,则BOC ∠的度数为( )A .80︒B .100︒C .105︒D .120︒ 2.下列成语描述的事件为随机事件的是( ) A .守株待兔 B .水中捞月 C .瓮中捉鳖D .水涨船高 3.变量x 、y 有如下的关系,其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28y x = B .||y x = C .1y x = D .412x y = 4.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等于( )A .2±B .2C .16±D .16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8B 36C .a b(a >0,b >0) D 7 7.下列各点中在第四象限的是( ) A .()2,3--B .()2,3-C .()3,2-D .()3,2 8.一次函数y=kx ﹣1的图象经过点P ,且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 的坐标可以为( )A .(﹣5,3)B .(1,﹣3)C .(2,2)D .(5,﹣1)9.已知一次函数()1y m x =-的图象上两点11(,)A x y ,22(,)B x y ,当12x x >时,有12y y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B .0m <C .1m >D .1m <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76BEC ∠=,则ABC ∠=( )A .70B .71C .74D .7611.我们定义: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长是3,那么这个三角形称作帅气等腰三角形.已知ABC ∆中,32AB =,5AC =,7BC =,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若其中一个三角形是帅气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A .0条B .1条C .2条D .3条12.如图, Rt ABC 中,90,B ED ∠=︒垂直平分,AC ED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ABC 的周长为24,ABE 的周长为14,则AC 的长( )A .10B .14C .24D .1513.已知:如图,点P 在线段AB 外,且PA=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A .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B .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且AC=BCC .取AB 中点C ,连接PCD .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14.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C =3:4:5B .a :b :c =1:2:3C .∠A =∠B =2∠CD .a =1,b =2,c 31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A .﹣2B .﹣1C .0D .2二、填空题16.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 ,5cm ,则周长为__________cm .17.如果2x -有意义,那么x 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______.18.如图,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的A 地出发向南偏西4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B 地,再由B 地向北偏西15º的方向行驶50海里到达C 地,则A 、C 两地相距____海里.19.点()2,3A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20.若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1a +与25a -,则a =_______.2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2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 ,它的面积就增加24cm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cm .23.已知x =a 时,多项式x 2+6x+k 2的值为﹣9,则x =﹣a 时,该多项式的值为_____.24.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 AB=4 cm.点是BC 边上的动点,以AD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在点D 从点B 移动至点C 的过程中,点E 移动的路线长为________cm.25.如图,等边△ABC 的周长是18,D 是AC 边上的中点,点E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如果DE =DB ,那么CE 的长是_____.三、解答题26.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如图1,我们把一个四边形ABCD 的四边中点E ,F ,G ,H 依次连接起来得到的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吗.小敏在思考问题时,有如下思路:连接AC .结合小敏的思路作答:(1)若只改变图1中四边形ABCD的形状(如图2),则四边形EFGH还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参考小敏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一下问题;(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连接AC,BD.①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写出结论并证明;②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直接写出结论.27.如图1,在Rt△ABC中,∠ACB=90°,动点M从点A出发沿A-C-B向点B匀速运动,动点N从点B出发沿B-C-A向点A运动.设MC的长为y1(cm),NC的长为y2(cm),点M的运动时间为x(s);y1、y2与x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1)线段AC= cm,点M运动 s后点N开始运动;(2)求点P的坐标,并写出它的实际意义;(3)当∠CMN=45°时,求x的值.28.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老师:我们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小华: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小明:那直角三角形中是否存在奇异三角形呢?问题(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猜想:“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是”或“否”)问题(2):已知Rt ABC 中,两边长分别是5,52,若这个三角形是奇异三角形,则第三边长是_____________;问题(3):如图,以AB 为斜边分别在AB 的两侧作直角三角形,且AD BD =,若四边形ADBC 内存在点E ,使得AE AD =,CB CE =.试说明:ACE △是奇异三角形.29.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 、B 型芯片,其中A 型芯片的单价比B 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 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 型芯片的条数相等. (1)求该公司购买的A 、B 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 型芯片?30.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都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一同驶往甲地后停车.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图中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2)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3)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1.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AD 边上找一个位置建报亭H ,使报亭H 到小路两端点A 、C 的距离相等.(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H 的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代作图结果)(2)如果AD =80m ,CD =40m ,求报亭H 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延长AO交BC于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AO=BO=CO,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OAB=∠OBA,∠OAC=∠OCA,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得∠BOD=∠OAB+∠OBA,∠COD=∠OAC+∠OCA,从而不难求得∠BOC的度数.【详解】延长AO交BC于D.∵点O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AO=BO.同理:AO=CO.∴∠OAB=∠OBA,∠OAC=∠OCA.∵∠BOD=∠OAB+∠OBA,∠COD=∠OAC+∠OCA.∴∠BOD=2∠OAB,∠COD=2∠OAC.∴∠BOC=∠BOD+∠COD=2∠OAB+2∠OAC=2(∠OAB+∠OAC)=2∠BAC.∵∠A=50°.∴∠BOC=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A解析:A【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详解】解:A.守株待兔是随机事件,故A 符合题意;B.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故B 不符合题意;C.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故C 不符合题意;D.水涨船高是必然事件,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即可确定有几个函数.【详解】A. 28y x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B. ||y x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C. 1y x =,y 是x 的函数,故正确; D. 412x y =,y 不是x 的函数,故错误; 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4.A解析:A【解析】【分析】平方为4,由此可得出答案.【详解】±2.所以这个数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比较简单,注意不要漏解.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即可.【详解】∵-3<0,2>0,∴点P(﹣3,2)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原式=,故A不符合题意;(B)原式=6,故B不符合题意;(C)ab是分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在选项中找到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即可.【详解】解:A.(-2,-3)在第三象限;B.(-2,3)在第二象限;C.(3,-2)在第四象限;D .(3,2)在第一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在第四象限内,那么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 >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kx ﹣1的图象的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k >0,A 、把点(﹣5,3)代入y=kx ﹣1得到:k=﹣45<0,不符合题意; B 、把点(1,﹣3)代入y=kx ﹣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C 、把点(2,2)代入y=kx ﹣1得到:k=32>0,符合题意; D 、把点(5,﹣1)代入y=kx ﹣1得到:k=0,不符合题意,故选C .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 >0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12x x >时,有12y y <判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x 的比例系数小于0,那么m-1<0,解出即可.【详解】解:∵当12x x >时,有12y y <∴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m-1<0∴ m <1故选 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熟记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0.B解析:B【解析】【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 ,进而可得∠EAB=∠ABE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A 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ABC 的度数.【详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BE ,∴∠A=∠ABE ,∵76BEC ∠=,∠BEC=∠EAB+∠ABE ,∴∠A=76°÷2=38°,∵AB=AC ,∴∠C=∠ABC=(180°-38°)÷2=7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定义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各边的长度画出三角形ABC ,作AD ⊥B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BD ,结合图形可分析出结果.【详解】已知如图,所做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作AD ⊥B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2-CD 2=AB 2-BD 2所以设CD=x,则BD=7-x所以52-x 2=(2-(7-x )2解得x=4所以CD=4,BD=3,所以,在直角三角形ADC 中3==所以AD=BD=3所以三角形ABD 是帅气等腰三角形 假如从点C 或B 作直线,不能作出含有边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故符合条件的直线只有直线A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设计与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注意第二问的分类讨论的思想,不要丢解.12.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CE;接下来,依据AE=CE可将△ABE的周长为:14转化为AB+BC=14,求解即可.【详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ABE的周长为:AB+BE+AE=AB+BE+CE=AB+BC∵ABC的周长为24,ABE的周长为14∴AB+BC=14∴AC=24-14=1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利用SAS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B、过线段外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不能保证也平分此条线段,不符合题意;C、利用SSS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D、利用HL判断出△PCA≌△PCB,∴CA=C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A、C即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B、D即可.【详解】A、∵∠A:∠B:∠C=3:4:5,∠A+∠B+∠C=180°,∴∠A=45°,∠B=60°,∠C=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B、∵12+22≠3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C、∵∠A=∠B=2∠C,∠A+∠B+∠C=180°,∴∠A=∠B=75°,∠C=3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D、∵12+)2=2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判断出b的符号,再找出符合条件的b的可能值即可.【详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0,∴四个选项中只有2符合条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一次函数y=kx+b:当k>0,b>0⇔y=kx+b 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k<0,b<0⇔y=kx+b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解析:25cm【解析】【分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0厘米的边长做腰或5厘米的边长做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从而求解.【详解】解:①以10cm为腰时,三角形周长为10+10+5=25cm;②以5cm为腰,因为5+5=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情况不成立;故答案为:25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7.2【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x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2.故填: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x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2.故填: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列式求解即可,比较简单.18.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在点B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解析:50【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不难求得AC的距离.【详解】解:∵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上,点C在点B的北偏西15°方向上,∴∠ABC=45°+15°=60°∵AB=BC=50,∴△ABC是等边三角形,∴AC=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方向角问题,能够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9.(−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解析:(−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0.1【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2a+1+2a-5=0,解方程求出a值即可.【详解】∵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与2a-5,∴2a+1+2a-5=0,解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2a+1+2a-5=0,解方程求出a值即可.【详解】∵某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与2a-5,∴2a+1+2a-5=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1.5或【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解析:5【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②长为3、45;∴或5.考点:1.勾股定理;2.分类思想的应用.22.a=5【解析】【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依题意有解析:a=5【解析】【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有(a+2)2-a2=24,先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求解.【详解】解: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依题意有(a+2)2-a2=24,(a+2)2-a2=(a+2+a)(a+2-a)=4a+4=24,解得a=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正方形面积公式并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23.27【解析】【分析】把代入多项式,得到的式子进行移项整理,得,根据平方的非负性把和求出,再代入求多项式的值.【详解】解:将代入,得:移项得:,,即,时,故答案为:27【点睛解析:27【解析】【分析】把x a =代入多项式,得到的式子进行移项整理,得22(3)a k +=-,根据平方的非负性把a 和k 求出,再代入求多项式的值.【详解】解:将x a =代入2269x x k ++=-,得:2269a a k ++=-移项得:2269a a k ++=-22(3)a k ∴+=-2(3)0a +,20k -30a ∴+=,即3a =-,0k =x a ∴=-时,222636327x x k ++=+⨯=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平方的非负性.把a 代入多项式后进行移项整理是解题关键.24.【解析】试题解析:连接CE ,如图:∵△ABC 和△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AE=AD ,∠BAC=45°,∠DAE=45°,即∠1+∠2=45°,∠2+∠3=45°,∴∠1=解析:【解析】试题解析:连接CE ,如图:∵△ABC 和△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AB ,2AD ,∠BAC=45°,∠DAE=45°,即∠1+∠2=45°,∠2+∠3=45°, ∴∠1=∠3, ∵2AC AE AB AD== ∴△ACE ∽△ABD ,∴∠ACE=∠ABC=90°, ∴点D 从点B 移动至点C 的过程中,总有CE ⊥AC ,即点E 运动的轨迹为过点C 与AC 垂直的线段,22,当点D 运动到点C 时,2,∴点E 移动的路线长为2cm .25.3【解析】【分析】由△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AC 边上的中点可得∠DBE=30°,由DE=DB 得∠E =30°,再证出∠CDE=∠E ,得出CD=CE=AC=3即可.【详解】∵△ABC 为等边解析:3【解析】【分析】由△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AC 边上的中点可得∠DBE=30°,由DE=DB 得∠E =30°,再证出∠CDE=∠E ,得出CD=CE=12AC=3即可. 【详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AC 边上的中点,∴BD 为∠ABC 的平分线,且∠ABC=60°,∴∠DBE=30°,又DE=DB ,∴∠E=∠DBE=30°,∵等边△ABC 的周长为18,∴AC=6,且∠ACB=60°,∴∠CDE=∠ACB-∠E=30°,∴∠CDE=∠E,∴CD=CE=12AC=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D=CE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是平行四边形;(2)①AC=BD;证明见解析;②AC⊥BD.【解析】【分析】(1)如图2,连接A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①由(1)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且FG=12BD,HG=12AC,于是得到当AC=BD时,FG=HG,即可得到结论;②若四边形EFGH是矩形,则∠HGF=90°,即GH⊥GF,又GH∥AC,GF∥BD,则AC⊥BD.【详解】解::(1)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如图2,连接AC,∵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EF∥AC,EF=12AC,同理HG∥AC,HG=12AC,综上可得:EF∥HG,EF=HG,故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①AC=BD.理由如下:由(1)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且FG=12BD,HG=12AC,∴当AC=BD时,FG=HG,∴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②当AC⊥BD时,四边形EFGH为矩形.理由如下:同(1)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AC⊥BD,GH∥AC,∴GH⊥BD,∵GF∥BD,∴GH⊥GF,∴∠HGF=90°,∴四边形EFGH为矩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点四边形,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7.(1)10,1;(2)P为(103,0);点P的实际意义为:点M运动到点C,MC=0;(3)当∠CMN=45°时,x的值为2或4.【解析】【分析】(1)由函数图像可知,AC=10,点M运动1秒后,点N开始运动;(2)由点M为匀速运动,则先计算点M的速度,然后求出点M运动到点C时的时间,即求出点P的坐标;(3)先求出点N在BC上的运动速度和在AC上的运动速度,结合∠CMN=45°,则CM=CN,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点M在AC上,点N在BC上;②点M在BC上,点N在AC上;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根据函数的图像可知,当点M与点A重合时,AC=MC=10cm,当点N与点B重合时,BC=NC=8cm,由图可知,点M运动1秒后,点N开始运动,故答案为:10,1;(2)由题意,点M为匀速运动,则点M的速度为:1083/6cm s+=,∴当点M运动到点C时,MC=0,则点P的横坐标为:103,∴点P的坐标为:(103,0);点P的实际意义为:点M运动到点C,MC=0;(3)由图可知,点N在BC上运动的速度为:84/31cm s=-,点N 在AC 上运动的速度为:102/83cm s =-; ∵∠CMN=45°, ∴△C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MC=NC ,①如图,当点M 在AC 上,点N 在BC 上时,有设x 秒后,∠CMN=45°,∴103MC x =-,84(1)NC x =--,∴10384(1)x x -=--,解得:2x =;②如图,当点M 在BC 上,点N 在AC 上时,有点N 到达点C 所用的时间为3x =,设x 秒后,∠CMN=45°,∴310MC x =-,2(3)NC x =-,∴3102(3)x x -=-,解得:4x =;综合上述,当∠CMN=45°时,x 的值为2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一元一次方程,线段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函数图像,根据函数图像找到关键点,从而进行计算,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解题.28.(1)是;(2)53;(3)见解析【解析】【分析】问题(1)根据题中所给的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直接进行判断即可.问题(2)分c 是斜边和b 是斜边两种情况,再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所给的三角形是否符合奇异三角形的定义.问题(3)利用勾股定理得AC 2+BC 2=AB 2,AD 2+BD 2=AB 2,由AD=BD ,则AD=BD ,所以2AD 2=AB 2,加上AE=AD ,CB=CE ,所以AC 2+CE 2=2AE 2,然后根据新定义即可判断△ACE 是奇异三角形. 【详解】 (1)解:设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为a ,则a 2+a 2=2a 2,∴符合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真命题;故答案为:是;(2)解:①当52为斜边时,另一条直角边225255, ∵22255252(或22255225)∴Rt △ABC 不是奇异三角形,②当5,52是直角边时,斜边2252553 ∵22553=100,2252100 ∴222553=252,∴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故答案为53;(3)证明∵∠ACB=∠ADB=90°,∴AC 2+BC 2=AB 2,AD 2+BD 2=AB 2,∵AD=BD ,∴2AD 2=AB 2,∵AE=AD ,CB=CE ,∴AC 2+CE 2=2AE 2,∴△ACE 是奇异三角形.【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奇异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29.(1)A 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 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80.【解析】【分析】(1)设B 型芯片的单价为x 元/条,则A 型芯片的单价为(x ﹣9)元/条,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3120元购买A 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 型芯片的条数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 条A 型芯片,则购买(200﹣a )条B 型芯片,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B 型芯片的单价为x 元/条,则A 型芯片的单价为(x ﹣9)元/条,根据题意得: 312042009x x=-, 解得:x =35,经检验,x =35是原方程的解,∴x ﹣9=26.答:A 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 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设购买a 条A 型芯片,则购买(200﹣a )条B 型芯片,根据题意得:26a +35(200﹣a )=6280,解得:a =80.答:购买了80条A 型芯片.【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0.(1)560;(2)快车的速度是80km/h ,慢车的速度是60km/h .(3)y=-60x+540(8≤x≤9).【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题意得出慢车往返分别用了4小时,慢车行驶4小时的距离,快车3小时即可行驶完,进而求出快车速度以及利用两车速度之比得出慢车速度;(3)利用(2)所求得出D ,E 点坐标,进而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1)由题意可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千米;故答案为:560;(2)由题意可得出:慢车和快车经过4个小时后相遇,相遇后停留了1个小时,出发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增大,快车到达甲地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由图分析可知快车经过3个小时后到达甲地,此段路程慢车需要行驶4小时,因此慢车和快车的速度之比为3:4,∴设慢车速度为3xkm/h ,快车速度为4xkm/h ,∴(3x+4x )×4=560,x=20,∴快车的速度是80km/h ,慢车的速度是60km/h .(3)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为4×60=240km ,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0-3×60=60km,∴D(8,60),∵慢车往返各需4小时,∴E(9,0),设DE的解析式为:y=kx+b,∴90860k bk b+⎧⎨+⎩==,解得:60540kb-⎧⎨⎩==.∴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60x+540(8≤x≤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D,E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31.(1)详见解析;(2)报亭到小路端点A的距离50m.【解析】【分析】(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与点H,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H点即为所求;(2)根据作图可知:A H=H C,设AH=xm,则DH=(80﹣x)m,HC=xm,在Rt△DHC中,222DH CD HC+=,∴222(80)40x x+=﹣,解得:x=50,答:报亭到小路端点A的距离50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等知识,得出A H=H C,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

无锡市惠山区度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锡市惠山区度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9的平方根是( ) A .±3B .3C .-3D .± 32.下列四种汽车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2.0151精确到百分位是( ) A .2.0B .2.01C .2.015D .2.024.以下列数组为边长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 ) A .6,7,8 B .0.2,0.3,0.5C .1,1, 3D .2,3,55.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A .AB =AC B .BD =CD C .∠B =∠C D .∠BDA =∠CDA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A .(-2,3)B .(4,-5)C .(1,0)D .(-8,-1)7.已知正比例函数y =(≠0)的函数值y 随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 的 图像经过的象限为( )A .二、三、四B .一、二、四C .一、三、四D .一、二、三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已知A 、B 是两格点,若△ABC 为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等腰三角形,且S △ABC =1.5,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9.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b 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 =2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的方程1-b =2的解为( )A .=0B .=-1C .=-2D .=1 10.在无锡全民健身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像(全程)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① 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 ② 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 ③ 甲比乙先到达终点; ④ 两人都跑了20千米. 正确的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8=_________.12.函数y =x -1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3.点P (2,-3)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4.周长为16的等腰三角形,其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____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6,△DEF 的周长是7,AF ⊥BC 于F ,BE⊥AC 于E ,且点D 是AB 的中点,则AF =________________.(第8题)ABA BCD1 2(第4题)(第10题)ACDEADEn17.已知一次函数y =+b 与y =m +n 的图像如图所示,若0<+b <m +n ,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 中,AB =17,BC =10,CA =21,AM 平分∠BAC ,点D 、E 分别为AM 、AB 上的动点,则BD +DE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分)19.(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1) 计算:232÷412+27; (2) 求(-2)2=9中的值.20.(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利用网格线进行画图,别忘了标上字母噢!)(1) 在图1中,画一个顶点为格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2) 在图2中,已知线段AB 、CD ,画线段EF ,使它与AB 、CD 组成轴对称图形;(要求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线段)(3) 在图3中,找一格点D ,满足:①到CB 、CA 的距离相等;②到点A 、C 的距离相等.21.(本小题满分6分)已知:如图,∠ACB =∠DBC ,AC =DB .求证:AB =DC .(图1) C BD A(图2)ACB(图3)BA CD22.(本小题满分6分)已知一次函数y=+b的图像经过点(-2,4),且与正比例函数y=2的图像平行.(1) 求一次函数y=+b的解析式;(2) 求一次函数y=+b的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 若A(a,y1),B(a+b,y2)为一次函数y=+b的图像上两个点,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23.(本小题满分8分) 某化妆品公司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没有底薪,只拿销售提成;方案二:底薪加销售提成.设(件)是销售商品的数量,y(元)是销售人员的月工资.如图所示,y1为方案一的函数图像,y2为方案二的函数图像.已知每件商品的销售提成方案二比方案一少7元.从图中信息解答如下问题(注:销售提成是指从销售每件商品得到的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数量的费用):(1) 求y1的函数解析式;(2) 请问方案二中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是多少元?(3) 小丽应选择哪种销售方案,才能使月工资更多?24.(本题满分9分)现有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 dm 、4 dm 、3 dm 的无盖长方体木箱(如图,AB =5 dm ,BC =4 dm ,AE =3 dm).(1) 求线段BG 的长;(2) 现在箱外的点A 处有一只蜘蛛,箱内的点C 处有一只小虫正在午睡,保持不动. 请你为蜘蛛设计一种捕虫方案,使得蜘蛛能以最短的路程捕捉到小虫. (请计算说明,木板的厚度忽略不计)A BC DEFGH-※※※※※※※※※※※※※※※※※※※密※※※※※※※※封※※※※※※※※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25.(本题满分9分)已知:如图1,△ABC 中,AB =13,BC =14,AC =15.将线段AB 沿过点A 的直线翻折,使得点B 的对应点E 恰好落在BC 边上,折痕与BC 边相交于点D ,如图2所示.(1) 求线段DE 的长;(2) 在图2中,若点P 为线段AC 上一点,且△AEP 为等腰三角形,求AP 的长.小李在解决第(2)小题时的过程如下:① 当EA =EP 时,显然不存在;当AE =AP 时,则AP =__________;(需填空)② 对于“当P A =PE 时的情形”,小李在解决时遇到了困难.小明老师对小李说:对于这个“直线形”图形直接解决困难时,我们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如以点D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轴,然后求出AE 中垂线的直线解析式,然后求出点P 的坐标,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AP 的长……请根据小明老师的提示完成第(2)题中②的求解,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求出AP 的长.ABC(图1)ABCDE(图2)ABCDE(备用图)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26.(本题满分10分)已知:如图1,一次函数y =m +5m 的图像与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23的图像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3.(1) 求点B 的坐标;(2) 若点Q 为直线OC 上一点,且S △QAC =3S △AOC ,求点Q 的坐标;(3) 如图2,点D 为线段OA 上一点,∠ACD =∠AOC .点P 为轴负半轴上一点,且点P 到直线CD 和直线CO 的距离相等.① 在图2中,只利用圆规.....作图找到点P 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不得在图2中作无关元素.) ② 求点P 的坐标.(图2)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C 3.D 4.D 5.B 6.B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22 12.≥1 13.(2,3) 14.5,5或 4,6 15.5或13 16.7 17.3<<5 18.8 注:第14题和第15题,答对一半得1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分)19.解:(1)原式= 2×32×29+3 3 ……(2分) (2) -2=3或-2=-3 ……(2分)=2×33+3 3 ……………(3分) =5或=-1.………(4分)=1133. …………………(4分) 注:解对一个得2分.20.解:每个作图得2分.21.证:在△ABC 和△DCB 中,⎩⎪⎨⎪⎧AC =BD ,∠ACB =∠DBC , BC =BC ,……………(3分)∴△ABC ≌△DCB .……………(5分) ∴AB =DC . ……………(6分)22.解:(1)y =2+8;………(2分) (2)S =16;………(4分) (3) y 2>y 1.…(6分)23.解:(1)y 1=14;………(2分) (2)底薪350元;………(5分)(3)① >50,方案一;………(6分) ② =50,任选;………(7分)③ 0≤<50,方案二.………(8分) 注:此处没有注明0≤不扣分24.解:(1)BG =5; ………(2分)(2)解:①137;……(4分) ②125=55;……(6分) ③117=313;…(8分).以上答案不化简均不扣分 ∴最短路程为313.………(9分) 25.(1) DE =5; …(2分) (2)AP =13; ……(4分)(3)直线AE 的解析式为y =512+11924;…(6分) P (16942,41863);……(8分)AP =845126.…(9分)26.解:(1)m =1, ………(1分) B (0,5) ;………(2分)(2)Q (-12,8)或 Q (6,-4);………(6分) (每个答案2分) (3)以点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与轴的交点即为P ;………(8分)(每个点1分,用直尺连线的做法不得分)(4)P (-5+22,0)或(-5-22,0) .………(10分) (每个点1分)。

2016年初惠山区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

2016年初惠山区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

2016年初惠山区初二数学期末试卷2016.1本周导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面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等于()A.2 B.8 C.2D.34.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cm B.12cm C.15cm或12cm D.15cm5.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13,一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60 B.30 C.20 D.32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的值可以是()A.2 B.0 C.-1 D.-27.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下列函数图象能表达这-过程的是()8.如图,∠MON=90°,OB=2,点A是直线..OM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B,作∠MAB与∠ABN的角平分线AF与BF,两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F,求点A在运动过程中线段BF的最小值为()A.2 B.C.4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9.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10.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一次函数y=3x-2的图像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x1>x2,则y1______y2(填“>”“=”“<”)12.如图,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PE丄OA于E,PF丄OB于F,若PE=3,则PF=________.13.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________.14.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c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c的解集为________.15.在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581亿帕的钢材.4.581亿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帕.(精确到千万位).16.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________.17.图中的两个滑块A,B由一个连杆连接,分别可以在垂直和水平的滑道上滑动.开始时,滑块A 距O点20厘米,滑块B距O点15厘米.问:当滑块A向下滑到O点时,滑块B滑动了____厘米.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2),点B的坐标是(2,0),连结AB,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包括两端点),直线y=-x上有一动点Q,连结OP、PQ,已知△OPQ的面积为,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6分)19.(本题满分9分)(1)计算:(-1)2-+(-2)0;(2)已知:-8(x-3)3=27,求x的值.(3-20.(本题满分6分)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解题.(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由(1)、(2),请说明线段EF与线段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本题满分6分)如图,Rt△ABC中,∠C=90°,AC=6,BC=8.(1)求AB的长;(2)把△ABC沿着直线AD翻折,使得点C落在AB边上E处,求折痕AD的长.22.(本题满分6分)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1)分别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x轴、y轴的对称图形;(2)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23.(本题满分5分)如图,一次函数=x-2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求过B、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24.(6分)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平分∠ACD,CE=BD,求证:(1)△ABD≌△ACE;(2)△ADE为等边三角形.25.(本题满分8分)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距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求出点M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线MN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C两点,分别过A、C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相交于B点,直线y=x与直线MN交于点P,已知AC=10,OA=8.(1)求P点坐标;(2)作∠AOP的平分线OQ交直线MN与点Q,点E、F分别为射线OQ、OA上的动点,连结AE与EF,试探索AE+EF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MN上存在点G,使以点G、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G点的坐标.八年级数学期末答案201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B 2.D 3.C 4.D 5.B 6.A 7.C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9.4 10.X≥2 11.> 12.3 13.30°15.84.610⨯ 16.20 17.10 1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6分) 19.(1)解:原式=1- 4+ 1 ……2分 = -2 .…… 3分 (2)解: 327(3)8x -=- .…… 1分 . 332x -=- .…… 2分 32x =.……3分(3)解:原式= 分= ……3分20.(1)、(2)题作图:由作图可知线段EF 与线段BD 的关系为:互相垂直平分. 证明过程(略): 得分说明:(1)、(2)作图各1分,(3)结论正确1 分,证明过程. 3分21.解:(1)∵∠C =90° ∴222BC AC AB +=----------------1分 ∵AC =6,BC =8,∴108622=+=AB ------------2分(2)根据折叠可得:AC =AE =6,CD =ED ,则BE =4,--------3分 设CD =DE =x ,则DB =8-x ,∵DE 2+EB 2=DB 2,∴(8-x )2=42+x 2,--------------------4分解得:x =3,--------------------------------------5分∵222CD AC AD += ∴533622=+=AD ---------------6分 22.解:(1)如图所示:……………… 4分(2)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22122ABD S ∆=⨯⨯⨯=.………………6分∠BOA=∠ADC=90°AB=CA∴△ABO≌△CAD(AAS),∴AD =OB =2,CD =OA =3,OD=OA+AD=5.则C的坐标是(5,-3)..……2分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b=-25k+b=∴A、B两地的距离为30千米.……1分(2)由图可知,甲的速度:30÷2=15千米/时,乙的速度:30÷1=30千米/时,30÷(15+30)=23,23×30=20千米.∴点M的坐标为(23,20),……3分表示23小时后两车相遇,此时距离B地20千米.……4分(3)设x小时时,甲、乙两人相距3km,①若是相遇前,则15x+30x=30﹣3,解得x=35.…… 5分k=②若是相遇后,则15x+30x=30+3,解得x=1115.……6分③若是到达B地前,则15x﹣30(x﹣1)=3,解得x=95.…… 7分∴当35≤x≤1115或95≤x≤2时,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8分26(1)∵AC=10,OA=8,∴OC=6=都在直线MN上,∴,解得.X=,247)……3分……4分最小值为42……6分(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201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 )A. B. C. 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 等于 ( ) A.2B.8C. 22D. 234.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 和3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 A.9cm B.12cm C.15cm 或12cm D.15cm 5.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13,一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 A.60 B.30 C.20 D.326.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 A. 2B. 0C. -1D. ﹣27.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下列函数图象能表达这-过程的是 ( )8.如图,∠MON =90°,OB=2,点A 是直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B ,作∠MAB 与ABCD第8题∠ABN 的角平分线AF 与BF ,两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F ,求点A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BF的最小值为( ) A.2C.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9.16的算术平方根是10.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 .11.一次函数y=3x-2的图像上有两点A(11,x y ),B(22,x y ).若1x >2x ,则1y 2y (填“>” “=” “<”)12.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PE 丄OA 于E ,PF 丄OB 于F ,若PE =3,则PF = .13.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BCD 沿CD 折叠,B 点恰好落在AB 的中点E 处,则∠A = .14.直线l 1:y=k 1x+b 与直线l 2:y=k 2x+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b <k 2x+c 的解集为15.在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581亿帕的钢材.4.581亿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帕.(精确到千万位).第12题第13题16. 如图,△ABC ≌△DEF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17.图中的两个滑块A ,B 由一个连杆连接,分别可以在垂直和水平的滑道上滑动.开始时,滑块A 距O 点20厘米,滑块B 距O 点15厘米.问:当滑块A 向下滑到O 点时,滑块B 滑动了 厘米。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0,2),点B 的坐标是(2,0),连结AB ,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包括两端点),直线y =-x 上有一动点Q ,连结OP,PQ,已知△OPQ,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 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6分) 19.(本题满分9分)(1)计算:20(1)(2)--; (2)已知:27)3(83=--x ,求x 的值。

(3)20.(本题满分6分)已知△ABC ,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解题。

(1)作∠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2)作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F . 由(1).(2):请说明线段EF 与线段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18题第17题第16题AC第14题21.(本题满分6分)如图,Rt△ABC中,∠C =90°,AC=6,BC=8(1)求AB的长(2)把△ABC沿着直线AD翻折,使得点C落在AB边上E处,求折痕AD的长。

22.(本题满分6分)如图,下列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1)分别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x轴、y轴的对称图形;(2)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23.(本题满分5分)如图,一次函数223y x=-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求过B.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24.(6分)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平分∠ACD,CE=BD,求证:(1)△ABD≌△ACE (2)△ADE为等边三角形.25.(本题满分8分)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距B地的距离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求出点M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线MN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C两点,分别过A,C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相交于B点,直线y=x与直线MN交于点P,已知AC=10,OA=8.(1)求P点坐标;的平分线OQ交直线MN与点Q,点E、F分别为射线OQ、OA(2)作AOP上的动点,连结AE与EF,试探索AE+EF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MN上存在点G,使以点G,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G点的坐标.备用图八年级数学期末答卷201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6分)八年级数学期末答案201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B 2.D 3.C 4.D 5.B 6.A 7.C 8.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9.4 10.X ≥2 11.> 12.3 13.30° 14.x <115.84.610⨯ 16.20 17.10 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6分)19.(1)解:原式=1- 4+ 1 ……2分= -2 .…… 3分(2)解: 327(3)8x -=- .…… 1分. 332x -=-.…… 2分 32x = .……3分(3)解:原式= …… 2分……3分20.(1)、(2)题作图:由作图可知线段EF 与线段BD 的关系为:互相垂直平分. 证明过程(略):得分说明:(1)、(2)作图各1分,(3)结论正确1 分,证明过程. 3分21.解:(1)∵∠C=90° ∴222BC AC AB +=----------------1分∵AC=6,BC=8,∴108622=+=AB ------------2分(2)根据折叠可得:AC=AE=6,CD=ED ,则BE=4,--------3分设CD=DE=x ,则DB=8-x ,∵DE 2+EB 2=DB 2,∴(8-x )2=42+x 2,--------------------4分解得:x=3,--------------------------------------5分∵222CD AC AD += ∴533622=+=AD ---------------6分 22.解:(1)如图所示:……………… 4分(2)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22122ABD S ∆=⨯⨯⨯=.………………6分 23. ∵一次函数y=23x-2中, 令x=0得:y=-2;令y=0,解得x=3,∴B 的坐标是(0,-2),A 的坐标是(3,0).如图,作CD ⊥x 轴于点D .∵∠BAC=90°,∴∠OAB+∠CAD=90°,又∵∠CAD+∠ACD=90°,∴∠ACD=∠BAO .在△ABO 与△CAD 中,∠BAO=∠ACD∠BOA=∠ADC=90°AB=CA∴△ABO ≌△CAD (AAS ),∴AD = OB =2,CD = OA =3,OD=OA+AD=5.则C 的坐标是(5,-3). .……2分设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kx+b ,根据题意得:b=-25k+b=-3解得……4分∴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125x -- .……5分 24.解:(1)∵ΔABC 等边三角形 ∴AB=AC ∠BAC=∠B=∠ACB=60°-----1分 ∴∠ACD=120° ∵CE 平分∠ACD ∴∠ACE=21∠ACD=60°-----------------------2分 ∴∠ACE=∠B------------------------------------------------------------------------------------3分 ∵CE=BD……… ∴△ABD ≌△ACE----------------------------------------------------4分 ∴AD=AE ∠CAE=∠BAD ∴∠DAE=∠BAC=60°----------------------------------5分 ∴△ADE 为等边三角形-----------------------------------------------------------------------6分25.(1)∵x=0时,甲距离B 地30千米,∴A 、B 两地的距离为30千米。

……1分(2)由图可知,甲的速度:30÷2=15千米/时,乙的速度:30÷1=30千米/时,30÷(15+30)=23 ,23×30=20千米。

∴点M 的坐标为(23,20), ……3分 表示23小时后两车相遇,此时距离B 地20千米。

……4分 (3)设x 小时时,甲、乙两人相距3km ,①若是相遇前,则15x+30x=30﹣3,解得x=35。

…… 5分 ②若是相遇后,则15x+30x=30+3,解得x=1115。

……6分 ③若是到达B 地前,则15x ﹣30(x ﹣1)=3,解得x=95。

…… 7分 ∴当35≤x≤1115或95≤x≤2时,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

……8分 k=15- b=-226(1)∵AC=10,OA=8,∴6=∴C(0,6);设直线MN的解析式是y=kx+b(k≠0),∵点A、C都在直线MN上,∴,解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